张家口丧葬民俗45页PPT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ppt课件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39740083d049649b6658a8.png)
殷墟王陵M260
西汉广陵王墓——黄肠题凑
• “黄肠题凑”,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 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 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
• 所谓“黄肠”,即黄心的柏木,就是去皮 后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 色黄。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 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 坟茔
• 陵墓前的石人又称翁仲,其来由是:秦朝有一名大力士, 名阮翁仲,据说他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力大无比。 曾驻守临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后,秦始皇怀念他, 特制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据说匈奴人来咸阳, 见到铜人,竟为是活着的阮翁仲。从此,人们便把宫阙或 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称为翁仲。
明祖陵神道
•寝 • 祠堂 • 神道 • 石像生
墓地其他建筑
汉代济宁武氏石祠
• 神道:谓通向死者之道。也称墓道。 • 汉代大将霍去病的神道是目前被发现最早的
神道。神道两侧置放石人石兽,象征生前的 威仪。竖在墓道上的墓表又称神道表或神道 碑。
• 陵墓前神道两侧的石兽(即石象生)也有由来。石兽放置 在墓前是从汉代霍去病墓开始的。汉武帝为表彰这员爱将, 特在自己的茂陵之东修建霍去病墓,形式象征祁连山,以 纪念他在河西走廊的功绩。石匠们参照祁连山的天然石兽, 在霍去病墓前凿刻了跃马、卧马、伏虎、卧象、小猪、石 鱼、人与熊、猛兽食羊等生动的石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 就是“马踏匈奴”,它概括了霍去病短暂一生抗击匈奴的 丰功伟绩。这组石刻便是中国古墓前最早的大型石刻。
君之墓"类字样.
• 神道是帝王贵族墓前竖向的甬道,神道两侧排列有石雕人 像,动物像和传说中的神兽像等.
墓志铭
• 墓志铭又称“埋铭”“圹铭”“圹志”“葬志”等,是埋 在地下的。至北魏时,方形墓志成为定制,即为两块等大 之正方形石板,上下重叠,刻铭文者在下为底,刻碑额者 在上为盖。禁碑令废除后,此风仍不改,从而造成墓碑矗 于地上而墓志藏于地下的格局。
中国文化之丧葬礼仪PPT课件
![中国文化之丧葬礼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d2c3aa2af90242a995e561.png)
• 开吊
一切准备就绪,就是择吉日“开吊”,这 是最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
报丧鼓
铜罄
46
开吊
47
现代城市祭奠
48
3 大殓,收尸入棺仪式
• 开光明
• 套米斗
• 棺材
汉族习惯用松柏制作棺材,禁用柳木。松柏 象征长寿,而柳树不结籽,意味着断子绝孙。寿 材做好后不能随便移动,否则对本人不吉利。寿 材要放在干燥处,越干燥越好,说是可以减少死 者来世的疾病。寿材要早早漆好,不然的话,敛 后再漆,死者要摸暗弄堂。
2
一 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 丧葬礼仪: 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的礼仪活动。
• 人们采取丧葬的礼仪的最终目的: 使死者满意,活着安宁。
中国丧葬礼仪,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
3
树葬
不同的葬法葬式
4
水葬
5
火葬
6
以汉族为主的土葬
7
中国丧葬礼仪的发展
8
山东藤县木椁
玉晗
9
从旧时代晚期墓葬习俗的发生,到西周时期, 中国的丧葬习俗经过一万多年的演进和发展,丧 葬礼仪已初具雏形,属纩、三月大殓、饭含、棺 椁制度、明器制度、襚制等都已经出现。
• 饭含:把珠,玉,谷物或钱放入死者口中
· “
”
·· “ ”
的习俗。
也注《
。:周
饭礼
所 以 实
地 官
口 , 不 忍 虚
舍 人 》 郑 玄
事 死 , 不 忍 露 其 口 。
孝 子 所 以 实 亲 口 也 , 缘 生 以
注 说 :
《 公 羊 传 文 公 五 年 》 何 休
古人举行“饭含”之含义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 着肚子到阴间受罪,而让他们有吃有喝。
丧葬民俗文化ppt课件
![丧葬民俗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d48ecf49649b6648d74775.png)
(七)大殓
旧俗一般都在死后的第三天进行,俗称“三朝”。一方 面因当时没有尸体的冷冻防腐条件,遗体不能在家中久停; 另一方面,丧事早日料理完毕,死者灵魂早日安息,生者早 日安心。现在大殓日一般仍沿旧俗,也有在数天以后进行的。 (吊唁,穿衣,整容理发,入棺)
(八)做七
人死后,每隔七日,请和尚或道士做一次法事,超度亡 魂,并设斋祭奠死者。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故七七又称 “断七”。 头七,因死者新亡,仍有亲友来吊唁和告慰家属,比较 隆重。二七、三七、四七祭奠从简。五七,死者的亲戚一般 都要再来吊唁,因此场面仅次于大殓。俗传死者亡魂于“五 七”前夜回家“省亲”。这天夜里,用馄饨和塌饼供奉死者, 至亲守灵至深夜。六七,由出嫁的女儿出资操办。当天早上, 女儿、女婿携带酒菜到父母家供奉祭祀。七七,丧家要举行 隆重祭祀活动,亲友也来吊唁。规格大致与头七相同。有的 人家在这天祭祀完毕后撤掉灵堂,俗称“起灵台”,也有的 至一百天后才撤掉的。Fra bibliotek (二)礼仪烦琐
中国古代为了强化忠孝观念,在丧俗中形成了一整套烦琐的
礼仪,如丧服一项,就有五个级别和类型,不同辈份不同亲 疏的人穿哪一种丧服,都有严格规定。又如《礼记》记载, 服丧三日之内不能进食,三月不能梳扮,三年不能欢娱, “非丧事不言”。 “五服”规制: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si1)麻。“斩 衰”用极粗的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均不缝边,使断处外 露,服期三年。“齐衰”用生麻布做成,四缘及袖口均缝边, 服期根据亲疏不同,有三年、一年或数月不等。“大功”用 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缝边,布质较齐衰细,较小功粗, 服期九个月。“小功”用较细的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辑 边,服期五个月。“缌麻”用最细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 均缝边,服期三个月。
中国文化之丧葬礼仪PPT课件
![中国文化之丧葬礼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d2c3aa2af90242a995e561.png)
19
2 送死者启程:沐浴更衣
•
民间旧俗,极讲究寿终正寝,凡正常死亡的老人,
尽量避免在病床上咽最后一口气。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
一般先要为其沐浴更衣,然后再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
床上,在亲属的守护下,度过弥留的时刻,此谓之“挺
丧”,又叫“送终”。
•
据《仪礼•既夕礼》和《礼记•丧大记》记载:病人
将死时,要给他脱掉内衣,穿戴好内外新衣。为死者更
26
• 烧纸钱
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届时或抛撒于野外 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民间一般将此称为撒纸、 烧纸等。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魏晋以后, 南朝北齐时,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此俗 一直沿习至今。
27
4 报丧--丧事的公开化
报丧,在相当多的民族中可以说是人死后的 第一种仪式。它是以发信号的方式将有人辞世的 消息告知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 家,也要照例不误的前往报丧。
中国丧葬礼仪
1
目录
一 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二 初丧礼仪 三 治丧礼仪 四 出丧礼仪 五 墓葬礼仪 六 葬后礼仪 七 丧葬与旅游的结合
2
一 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 丧葬礼仪: 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的礼仪活动。
• 人们采取丧葬的礼仪的最终目的: 使死者满意,活着安宁。
中国丧葬礼仪,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
16
二 初丧礼仪
——处置尸体与安顿亡魂的方法和途径
初丧礼仪,就是把尸体安放在一个特定的场 所,为死者整容、洗面浴身、换寿衣、报丧及送 魂招魂等。
17
1 “属纩以俟(si)绝气”
• 属纩是古人检测死者是否断气的做法。 属:放置。纩:新絮或新丝绵。属纩:指 用新絮或新丝绵置于弥留者口鼻上,验其 是否断气。若不动,说明病人已断气,家 人即可举丧。
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课件
![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71637883d049649a665858.png)
做七:做七,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 、“七七”等。旧时汉 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即人死后(或出殡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 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 。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3页
报丧礼仪
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它用发信号的 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邻里。
逢山开山逢水涉水 不走弯路的苗族葬礼
苗族死人实行上葬。成年人死亡,用衫树棺木碱尸,未成年小孩 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要烧“落气钱”,同 时要放三炮火,俗叫“启程炮”。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烧水洗澡, 穿寿衣上柳床,然度入棺。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全家举哀,戴 孝帕,大门贴上“当大事”字样,晚上请道士“打绕棺”、念经,
停柩三至七日,上山安葬。۩
守 灵
下葬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3页
报丧
择日
奇风异俗
湖北仙桃——死人嘴里放茶叶 湖北黄冈——丧偶哭姐妹 湖北满梅——死者捆在椅子上 江浙——喝长寿汤、吃长寿豆 安徽利辛——孝子打阴阳先生 湘西——赶尸回乡
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23页
葬后祭祀
按远近亲疏时间不同分为"五服" 一是"斩衰"(崔音),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丧服,断处外露,不缉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3页
停尸礼仪
寿终正寝。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 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
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
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把尸体移到灵床上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 引到灵床上去。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 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 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引魂 "。
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丧祭礼俗探研
![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丧祭礼俗探研](https://img.taocdn.com/s3/m/df9c6ad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3.png)
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丧祭礼俗探研张欣【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以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民间丧祭礼俗对传统的继承和革新为例,窥视当时广大乡村和内陆地区丧祭礼俗的沿革演变。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典型时期,中国传统丧祭礼俗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不均衡的。
对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民间丧祭礼俗进行探研,不仅有利于对张家口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广大乡村和内陆地区传统丧祭礼俗的发展和变迁。
%Taking the heritance and re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funeral etiquettes and customs of Zhangjiako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funeral customs in vast rural and inland areas at that time.Th is is a typical period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in which profound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sacrificial rites,but this kind of change was uneven.This resear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study of folk cultures in this are-a,but also helpful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acrificial rites in the rural and inland areas.【总页数】3页(P102-104)【作者】张欣【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2【相关文献】1.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服饰习俗变迁探研 [J], 阎晓雪;李瑞杰2.20世纪60年代初张家口地区农村生产责任制探研 [J], 肖守库;王军3.湘西土家族育儿礼俗探研 [J], 李禧4.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教育变革探研 [J], 阎晓雪5.自媒体时代张家口地区地方传统音乐发展策略探研 [J], 卢冰;杨晓峰;吴旸;张逸;贾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家口市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张家口市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e982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f.png)
农家乐体验
游客可以在葡萄园附近的 农家乐体验乡村生活,品 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文 化。
剪纸艺术产品与服务
剪纸艺术展览
张家口市拥有多个剪纸艺术展览馆,展示各种精美的剪纸作品, 让游客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和传承之路。
剪纸艺术体验
游客可以在剪纸艺术展览馆或工作室体验剪纸制作过程,了解剪纸 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张家口市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number {01} 授课人:XXX
日期:XXX
目录
➢ 张家口市概述 ➢ 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 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与体验 ➢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 ➢ 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与营销策略 ➢ 张家口市旅游发展前景
01
张家口市概述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 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地。
历史背景
张家口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 以来就是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 军事重镇。
城市发展与文化特色
城市发展
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推进城市现代 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 造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文化特色
张家口市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包括 传统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 化等。其中,民俗文化是张家口市最 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葡萄酒文化
张家口市有着悠久的葡萄酒文化历史 ,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各种美味的 葡萄酒,了解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 鉴技巧。
剪纸制作与艺术欣赏
剪纸艺术
张家口市是剪纸艺术的发源地之 一,这里的剪纸作品具有独特的
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
剪纸制作体验
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剪纸制作技巧 ,亲手制作剪纸作品,感受传统文 化的魅力。
冰雪文化
张家口市还拥有丰富的冰 雪文化,如冰雕、雪雕等 艺术作品,为游客提供独 特的视觉体验。
丧葬民俗文化ppt课件
![丧葬民俗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d48ecf49649b6648d74775.png)
(九)出柩
出柩时,棺材一般为四人抬扛;富裕大家一则棺材质量 好、分量重,二则为了显示气派,大多由八人或十六人抬扛。 出柩时,由旗锣开导,僧道接引,一路诵念佛号,至亲好友, 执绋送殡。孝子披麻衣、系麻绳,手持哭丧棒,在孝帏中随 行;送丧女眷紧随其后。一路上撒“白钱”开路。大户人家 要搭彩棚在路口,称“路祭”。送殡途中遇桥梁、庙宇及亲 友路祭等情况,均由手牵孝帏的“二爷”们高喊孝子出帏, 或叩头,或致谢。因出柩是丧礼中最重要的环节,一般官绅 大户都要借机炫耀、摆阔气,送葬队伍有时达数里之长。 有些地区还有“先回先发”的习俗,即棺材送到墓地后,绕 棺材一周(也有分男女两队,左右各绕三周)后,子孙就赶 紧往家跑,边跑边脱孝服,以第一个达到家中为最好。
(十)落葬
旧俗筑墓前,必先请风水先生选定墓基,俗称“选阴 宅”。一般情况是老人未谢世之前已筑好坟墓,届时入殓后 立即落葬。也有生前来不及筑墓,或一时觅不到合适的“风 水宝地”,因此有停柩多年不落葬的情况。有的将棺材寄存 在寺院中;有的停在野外,用稻草包裹,称“柴包棺材”。 旧时在农村中较多见;有的在棺材外砌壁盖瓦,称“亭子” 或“白云葬”。上述方法都称为“厝”(cuo4)。等到选好墓 地,造好坟墓,厝棺落葬的时间一般选在清明节或冬至日举 行。俗以为落葬之时应是死者亡故后第三年或第五年等单数 年,逢双年份一般不落葬。 坟墓的构筑,各地差异甚大,一般与当地的房屋建筑相 仿。 如夫妻俱亡,则行合墓。如夫妻中一人未亡,则在墓穴 内砌上空廊,以备后用,俗称“有红有白”。
(二)礼仪烦琐
中国古代为了强化忠孝观念,在丧俗中形成了一整套烦琐的
礼仪,如丧服一项,就有五个级别和类型,不同辈份不同亲 疏的人穿哪一种丧服,都有严格规定。又如《礼记》记载, 服丧三日之内不能进食,三月不能梳扮,三年不能欢娱, “非丧事不言”。 “五服”规制: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si1)麻。“斩 衰”用极粗的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均不缝边,使断处外 露,服期三年。“齐衰”用生麻布做成,四缘及袖口均缝边, 服期根据亲疏不同,有三年、一年或数月不等。“大功”用 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缝边,布质较齐衰细,较小功粗, 服期九个月。“小功”用较细的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辑 边,服期五个月。“缌麻”用最细熟麻布制成,四缘及袖口 均缝边,服期三个月。
张家口丧葬民俗
![张家口丧葬民俗](https://img.taocdn.com/s3/m/94e5dacfce2f0066f53322fa.png)
出殡。死者死亡的第丅天,由阴阳先生到坟台丆“划穴”(埋死人的位置),破土打
墓。墓的深浅度有定数,浅者丂八尺,深者一丄四五尺。打到墓穴觃定的深度之后,平行 向里打一个放置棺材的洞,叫“穿堂”。 夫妻死亡后,必须是同穴同墓,埋在一个墓冢里。先死的叫打“生墓”,后死的把同 一个墓穴打开,叫打“熟墓”。 民间还有“配死魂”的封建迷信习俗,即未结婚的男子和未结婚的女子死后,经过两 家协商,犹如过“喜事”,把两个尸体埋在一个墓里,死后结为夫妻。当然,不是两个人 同时死。先死的不论过了几年,后死的都可以与先死的“配死魂”。 清晨,“起灵”出门。在出大门时,孝男孝女跪在灵柩前,僧道鼓乐念经吹奏。由僧 道鼓乐和孝子顺时针绕棺丅周,逆时针绕棺丅周,谓之“悬棺”。悬棺毕,由长子摔“孝 子盆”,孝孙执“引魂幡”,起灵,孝子孝女皆嚎啕大哭。行至村外,孝子止哀,鼓乐僧 道全部克去,仅孝子随棺去墓地,恭移棺柩入墓,墓内置“遗饭罐”、“板瓦”、“五色 石”。入墓后先由孝子顺墓转丅周添丅锨土,逆转丅周添丅锨土,然后众人添土成丘,坟 头栽一株柳树,曰“坟树”。埋时,不准用脚掘,只能平铲。迷信人说,丆脚掘土即为“ 掘根”,掘根就是断后,七七使不得。 人们从坟丆归来时,吹鼓手到村边一路吹打着去“请灵”,一直到把“灵牌”放置在 堂屋供灵的位置丆。有的地方将孝服团好,从墙丆扔过去,依次在准备好的一盆清水和一 把菜刀前站定,双手在盆里蘸水,然后用湿手翻一万菜刀,口含一坒糖迚院。此俗称是避 邪,因为清水象征照妖镜,菜刀象征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出了殡之后,丅天忌门。所有吊丧的客人必须在午饭后离开。如果当天不走,就得“ 服了丅”,也就是丅天之后再走。凡是在丧事期间外借的家具、物件等,必须在当天送还 ,而且要送给几个馍馍,以示不“白用”。晚丆要设“谢宴席”,答谢在丧事过程中帮过 忙的人们。
丧葬民俗PPT课件
![丧葬民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fe77377e21af45b207a81d.png)
尊卑长幼有别有序,分执丧杖,俗称“哭丧棒”,
江南各地有的父死用竹木,母死用桐木;吊丧时要 举丧,朝夕及宾至时都要哭灵。来吊丧的亲友,
大多要携带礼品和礼金。有的也送祭席。
• 8、大殓
•
尸体入棺,这是丧葬活动中的重要一项,习
俗讲究也特别多。从棺材的铺垫、棺内随葬品到
尸体在棺内如何放法,棺材如何加盖等,每一项
日。无论谁家死了人,亲戚朋友,全寨各户都送一碗米并
出人帮助办丧事。死人下葬那一天,要请 “本采”(巫
师)做鬼,剽牛杀鸡杀猎。主人把猪肉、牛肉分送给亲威
及寨内的各家各户。也有一些佤族寨子已经没有猎人头习
俗,因此,不在寨子内埋人,而是有专门的坟山埋葬死人。
• 冰葬 这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葬俗。老人患病后不愿成为家庭的
都围绕着死者升天或进入阴界后能过上好日子的
祷祝而进行,有的地区在棺材加盖前,要请和尚
为死者诵经拜忏,有的则请道士行斋醮祈禳仪式。
父母死,要等在外的儿女返家后才可盖棺,妇女
要等娘家父母或兄弟姊妹到来后盖棺,以此表示至
亲向死者遗体的告别仪式。
• 9、唱丧歌
•
民间叫做“唱夜歌”,一般是夜晚歌师在锣
鼓伴和声中坐在丧堂演唱。丧歌,在民间文学的
则有可资利用的积极成分。
• 10、筮宅兆
•
也称《卜宅兆》,民间多称“相阴宅风水”,
这是死者落葬之前各仪式的最后一步。我国历代
许多君王极端重视墓地的选择和建造。往往登基
不久,就开始营建,如秦始皇就是如此,他们的
迷信观念,使其相信这将决定他们阴间生活的好
坏及子孙万代的盛衰。君王如此,官吏直至普通
百姓也有同样的观念,这是我国阴宅风水之说大
• 二是丧葬礼制的系统化、完整化是由周代儒家完成的,从 而丧葬礼仪又具有儒学的人性内涵。这样,一方面有对死 者一生事业、贡献、社会影响的总评和追念,一方面又有 对死者进入信仰中的另一世界而表达各种祝福。而且整个 丧葬礼俗中的追悼、纪念、评价和遗体的正常安置等社会 生活成分和迷信成分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