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材中的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媒介和凭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正确解读文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感受和领略文本赋予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学习认识事物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

因此文本是语文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最需要关注的部分。

文本解读要求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凭借个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来解释文本的精神活动过程。

文本解读既要解读出文本的字面意思,更要能够体会出文本的内在涵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重视文本解读,提升解读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解读,这是文本解读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若文本都读不清楚,以其昏昏,是不有使人昭昭的。

但是,有不少教师往往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时将文本的基本内涵解读错了,甚至解读错了还不自觉。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它不仅体现了有些教师本身知识与能力不足,还体现了有些教师价值意识的模糊与价值观念的混乱。

误读文本存在的问题不小,盲目拔高、自觉曲解就是一种。

这种解读自以为是创新,其实是很危险的。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本身有它固有的文本意义,而不是任意揉搓的面团。

要避免这样的曲解,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作者、
尊重文本本身。

二、读出文本的层次性
评价教师的文本解读,首先看教师能不能把文章读懂读透,因为文本的解读是有层次性的。

教师常常因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问题,使得文本解读不能纵深进入。

另外,有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依赖固有的传统理解,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

于是课堂不求讲好,但求讲对,这种只求无过的文本处理方式,也会把我们的语文教学引向一个浮于表面的死胡同,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同时,天常日久,教师也将成为不会自我思考的“传声筒”了。

三、明确文本解读的指向性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能不能把文章读懂读透,并且明确在文本的多重价值中核心价值是什么;第二是教师把对文本的解读传递给学生时,要考虑是否给了学生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否把握住了文本的核心指向,而且是最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指向。

四、要读出教师应该给学生的东西
教师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要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放松心情,试着用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来欣赏作品,通过自己的文学素养,获得最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然后,又要回归教师角色,把这些体验和感受,根据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不同,确定最应传递给学生的东西。

教师不一定把读到的东西全部传给学生,因为学生是有层次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处理。

五、处理好文本内与文本外的关系
如何处理比较好?一是拓展的内容要为文本服务,上的还是语文;二是注意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这一点很重要,拓展的东西可以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但效果更好的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我们在新的教学过程中又对学生已有的积累进行复现与提炼,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一要立足于本,二要立足学生,三要立足课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互动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师只有回归文本,才能真正走进语文,才能进入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境界中去,从而带领学生进入到心灵世界去学语文、用语文,也才能让人文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心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