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2)推动教育发展。
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时间:618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南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 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 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 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 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1 涿郡
永济渠 A
2 洛阳
B 通济渠 C 邗沟
江南河 D
a 海河
b 黄河 c 淮河 d 长江 e 钱塘江
余杭 3
由北到南,永通邗江
在河南的两段是:永济渠和通济渠
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
•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具备 了开通大运河的经济基础;
•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 万人的可能性;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 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 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 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对大运河的评价有过于肯定的,如材料一、 二;也有过于否定的,如材料三、四、六; 材料五比较客观,我认为正确。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维 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4.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 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的王朝:秦结束 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 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命,历二世而亡:秦 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万里长城;隋修大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消费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开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 加强南北交通② 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___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历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开展消费,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省;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那么天武那么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武那么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省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消费的开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良: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二、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消费: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七下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一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以及隋朝的灭亡原因。
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建立时间是581年,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都城是长安。
隋朝的统一时间是589年。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以及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2. 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唐朝时期,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其中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
4. 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时间是618年,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七下历史第一课的知识点,建议查阅历史教材或请教历史专业人士。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知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知识我们学习苏教版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用。
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知识1-8课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暴君隋炀帝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营建洛阳
乘龙舟出游. 发动对高丽 的战争
隋末农民起义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
1.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2.概况: 3.影响: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 大运河?
•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 实力(根本原因)
•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
1. 隋炀帝的暴政:营建洛 阳;乘龙舟出游;发动对高丽 的战争.
2. 暴政结果:农民背井离乡,
大量田地荒芜,人民忍无可
忍,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导致
隋朝灭亡.
返回
3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 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意义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 统一
3.隋的富庶:P4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 强盛,人口 数量垦田面积 大幅增长。
隋炀帝 (604─618),姓 杨名广,隋文 帝次子。仁寿 四年,文帝猝 死,相传为杨 广所害。后杨 广即位,改元 大业,是为隋 炀帝。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统一的条件)
1分裂阻碍了发展,统 一成为大势所趋 2商鞅变法后,秦国成 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 家
3长平之战后,六国已 无力抗秦。 4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隋统一的条件 1长期的_分__裂___割__据__,人民渴望__统__一____; 2南方陈政权统治的_腐__败_____;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 史事件?
想一想:
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 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
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共48张PPT)
( 5)隋为什么会统一全国? 。
(5)原因
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
经济发展;
客 观 上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 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4.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 主 取一系列改革前朝制度,加 观 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 上 发展,军事强大
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皇帝: 隋炀帝
谥号
(604─618),姓杨 名广,隋文帝次子, 仁寿四年(604年), 文帝猝死,相传为 杨广所害。后杨广 即位,改元大业, 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 的吗? 4.目的: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海河
涿郡 北京 永济渠
黄河
长 洛阳 安
通济渠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1、隋末的一位商人要把一批粮食 经水路从洛阳运到涿郡,应经过 大运河的(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 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 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 )
A.通济渠 C.江南河
B.永济渠 D.邗沟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海河
涿郡 永济渠
黄河
长 洛阳 安
通济渠
淮水
江都 邗沟 扬州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 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 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2.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3.此后历朝历代对运河不断地疏浚和改造, 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大动脉的作用。
七下历史 第1课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1课的知识点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在581年由隋文帝杨坚建立,以长安为都城。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为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朝的创新和贡献:隋朝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性的贡献。
在选官制度上,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这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隋朝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这不仅加强了南北的交通,也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全长超过了两千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炀帝的贡献和过错:隋炀帝在位期间有许多重要的贡献,如被任命为大将军完成国家统一,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以及修筑东都洛阳使其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然而,他的过错也不可忽视,包括好大喜功、采用严刑酷法、对百姓劳役不息等,导致人民生活悲惨,最终引发了隋朝的灭亡。
以上是七下历史第1课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可以对隋朝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共26张PPT)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返回
★ 课堂小结 ★ 课堂训练 ★ 课堂延伸
课堂小结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隋 的 统 一 与 大 运 河
隋的统一
条件:北方民族大融合。
统 一
过程: 589 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 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开凿目的:为加强统治,巩固统一
贯通南北的动 脉---大运河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全长两千多千米;共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 一的局面
北 京 师 范 大 学出 Nhomakorabea 社返回
课堂训练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北朝时哪个朝廷的外戚?( C ) A.西魏 B.东魏 C.北周 D.北齐 3.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 B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4.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D )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返回
课堂延伸
材料一:胡增《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 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宗元鼎《炀帝冢》: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 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三: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 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 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①根据以上4则材料,把几位唐朝诗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 的不同看法,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 句) ②综合你所列出的不同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历史: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下)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原因 隋文帝经济上轻徭薄赋
政治上整顿吏治
2、表现 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形成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 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 四五千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 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 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 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 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所以修大运河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以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蜀
三
西
国魏
晋
吴
北朝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历史歌谣
• 北 周 到 了 581, 夺权定都在长安, 589年 隋灭陈, 文帝治国有功绩, 改革制度显盛世, 提倡节俭反奢侈, 百姓负担大减轻, 粮食布匹都丰盛,
明清
魏
西 晋
十 六 国
北 魏
东北 魏齐
西北 魏周
隋
东 汉
蜀
吴
北朝 东 宋齐 梁陈 晋
南朝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一、祖国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2、隋朝统一全国
隋朝的建立
北朝
(北周)
南朝
(陈)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隋朝
(589年)
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代周称帝,建 立隋朝,改元开皇, 定都长安 。
• •
3、中心、起始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当时为什么能够开通这条河?(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的建立:年,在太原起兵的反隋贵族,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年号。
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①唐太宗认识到的伟大,吸取了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政府要;皇帝要;大臣要,统治才能。
②唐太宗重视;同时注意。
他还下令。
③唐太宗注意。
2、“贞观之治”的形成:贞观年间,唐朝的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逐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本是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
2、武则天的开明统治: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开元之治”:统治前期,他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
他还特别重视,把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
开元初年,他还命人烧毁,表示。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史称。
2、“开元盛世”:统治前期,政治,经济,仓库,人口,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2
大运河的开通
4.大运河的开通:隋文帝 内容 2 (3)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南北经济、 内容 3 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
4
内容
说一说 你能说出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吗? 内容 2 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 内容 3 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 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容 4
内容
治:隋文帝 ⑴原因:①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内容 3 ②严惩不法官吏。 ⑵表现:人口繁盛,仓廪充实 内容 4
2
大运河的开通
4.大运河的开通:隋文帝 内容 2 ⑴原因: 为了加强对东方和江南地区的统治,方 便从南方运输粮食和布帛。 内容 3 ⑵概况: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条河段;全 内容 4 长2000多千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用了6年时间(605年开始)
Thanks!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授课教师:Wendy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隋朝统一的时间、建国者; 2、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最后灭掉的政权。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大运河的基 本情况、大运河的作用。
1 2 4
祖国南北重归一统 内容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 内容 3 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陈朝灭亡)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教学课件
胡曾 《汴河》
皮日休
《汴河怀古》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重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亡原因பைடு நூலகம் 大运河的开凿 分析: 夸大开运河对隋亡的影响
隋炀帝的奢侈腐化
既肯定开运河的功绩, 也指出巡游江都的腐败, 比较全面,比较中肯。
战国 、秦、汉、—封建社会 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 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一.隋朝统一南北
•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 2.隋朝统一:灭陈 (589年)
隋文帝(581─604),姓杨 名坚,隋代的开国皇帝,弘 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父 杨忠,北周时封「随国公」。 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袭 封父爵,长女为太子妃。后 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 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 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 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 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 杀周室诸王。大象三年(581 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
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 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 积极作用。
一、选择题
1.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C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各族之间的矛盾加剧
③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受到极大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隋亡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1、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2、繁重的兵役、徭役。
隋亡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大起义(611年开始)
七年级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抖音代运营:/
光体立刻碎成数不清的尖细跳动的艺术恐怖的杂耍飞向悬在空中的块地毯。随着全部的杂耍进入块地毯,悬在l场上空闪着金光的淡灰色听筒形天光计量仪,立刻射出串串纯红色的脉冲光……瞬间 ,空中显示出缓缓旋转的水青色巨大数据,只见与杂耍有关的数据全都优良,总分是91.70分!第四个上场的是副l官女公爵爱嫫婕太太,“她站起身:“小笨蛋,本领导让你们感受经历一 下!什么是艺术,什么叫独裁,呀呀呔。”这时,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猛然演了一套,摇雁熏鹅翻九千度外加牛啸车座旋一百周半的招数,接着又耍了一套,云体羊窜冲天翻七百二十度外加狂转两 千周的艺术招式。接着褐黄色鳄鱼样式的项链突然飞出墨紫色的兔魂鬼舞味……普通的嫩黄色海龙般的面罩跃出鬼舞地狱声和呜喂声……怪异的天蓝色弯弓样的舌头变幻莫测射出瘟神凶静般的飘 浮……紧接着把深蓝色细小细竹模样的胡须晃了晃,只见二十道摇晃的仿佛鸡毛般的金灯,突然从轻飘的眉毛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天青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豹 鬼浓梦味在病态的空气中飘忽……最后扭起深绿色轮胎形态的手掌一叫,狂傲地从里面涌出一道怪影,她抓住怪影变态地一颤,一样黄澄澄、绿莹莹的法宝『红冰摇圣玉米囊』便显露出来,只见 这个这件奇物儿,一边蜕变,一边发出“啾啾”的疑声。陡然间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疯速地使自己上面长着神气的深青色的细小驴肾模样的胸毛窜出墨绿色的土堆味,只见她瘦瘦的米黄色华灯似的 牙齿中,轻飘地喷出五十缕榔头状的仙翅枕头环,随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的旋动,榔头状的仙翅枕头环像鼠夹一样在头顶浪漫地调整出朦胧光罩……紧接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又让自己平常的灰蓝 色熊猫般的胸部跳动出银橙色的字典声,只见她跳动的脑袋中,飘然射出五十串牙齿状的卧蚕,随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的甩动,牙齿状的卧蚕像喷泉一样,朝着湖蝎翡翠桌上面悬浮着的四条蟒蛇 横滚过去……紧跟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也狂耍着法宝像红薯般的怪影一样朝湖蝎翡翠桌上面悬浮着的四条蟒蛇横蹦过去!只见一团飞光闪过……巨白菜顿时化作一片相当强硬的水白色皮革流,像 拖着一串古怪尾巴的光球一样直冲苍空,而女公爵爱嫫婕太太也顺势追了上去!就见在爽丽如洗的湛湛晴空之上,拖着一串古怪尾巴的光球在空中画了一条美妙的曲线……猛然!光球像烟花一样 炸开!顿时,上万成千的烟云状物质像岩浆一样从长空之上倾泻下来……这时已经冲到光球左侧的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立刻舞动着『红冰摇圣玉米囊』像耍蛤蟆一样,把烟云状物质状玩的如瓜秧般 漫舞……很快,空中就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___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积极作用: (1)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2)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是 沟通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消极作用: 加重人民的劳役、赋税负担,成为隋朝迅速灭亡的 原因之一。
1、建立:时间 (
1、大运河的概况
请同学们看第5页地图
1、找出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最北、最南到达哪里? 2、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几段?名称是什么? 3、大运河连接了哪些水系?沟通了哪两条大河流域?
隋朝大运河:运河水面宽30—70米,长约2700多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永 济 渠 通
605年
涿郡(北京)
608年
长安
如何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 为利也博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 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 《汴河怀古》) 请回答: (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是: 第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 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以后 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它都占据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 它以古代运河之最,在世界历史上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虽 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这是任何上项 大的工程都难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隋炀帝开凿大 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也不为过。 第三,如果大运河凿通后,隋炀帝立即让民休息,或许隋亡 的事就不会发生。 第四,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 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
经过
公元589年,“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 灭陈,完成统一。
胭脂井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
影响
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1、北方民族的大融会、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1、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大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西 洋 洋
通过阅读材料、思考比较, 你能说出隋朝大运河开凿及通航 的影响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时间: 581年、589年、605年、 2.地点: 3.人物:
长安、洛阳、 涿郡(北京)、江都、余杭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4.事件: 隋建立、隋统一、隋大运河
2、手工业:造船技术
3、商业:洛阳盛极一时→修两都、大运河、修筑驰道
隋朝的制度建设:
三省六部制: 中央,581年
目的 : 鉴于分裂战乱的教训 为削弱豪强士族实力 加强中央集权。 影响: 改革完善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历 朝基本沿袭。
地方
583年
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 隋文帝次子,少聪慧,在兄弟中 独为父母所锺爱。开皇元年(581 年),时年十三,立为晋王。八年 冬,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 陈后,进位太尉。兄杨勇被立为 太子后,杨广心怀不满,渐与杨 素等亲近,密谋夺取太子位。杨 广常在父母前矫装俭朴,不好女 色,以讨欢心,及后更诬告杨勇 加害于己。600年,文帝下诏废杨 勇为庶人,另立杨广为太子。604 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 后杨广即位,为隋炀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西 洋 洋
通过阅读材料、思考比较, 你能说出隋朝大运河开凿及通航 的影响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时间: 581年、589年、605年、 2.地点: 3.人物:
长安、洛阳、 涿郡(北京)、江都、余杭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4.事件: 隋建立、隋统一、隋大运河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外戚夺权
经过
公元589年,“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 灭陈,完成统一。
胭脂井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
影响
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1、北方民族的大融会、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1、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3 + 4 + 5 = 1(一条运河) (三点)(四段)(五大水系)
三点:中心洛阳、东北到涿(zhuo)郡、东南到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苏 伊 士 运 河
巴 拿 马 运 河
苏伊 士运 河
巴拿 马运 河 太
1. 隋的建立 2. 隋的统一 3. 隋的疆域 4. 隋的富庶
581年、杨坚、长安 589年、南下灭陈
隋文帝(581─604),姓杨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 隋文帝者。” ----赵翼(清)
名坚,隋代的开国皇帝, 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 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 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 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 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 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等 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 杀周室诸王。581年2月, 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 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 人口数量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想一想:隋的富庶与大运河的开凿 有无必然的联系?
三、隋朝的经济繁荣:
1、农业:耕地面积、产量增,仓廪充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广设粮仓(洛口 仓、含嘉仓)→人民辛勤劳动,农业发展较多快,封建经济日益发 达
2、手工业:造船技术
3、商业:洛阳盛极一时→修两都、大运河、修筑驰道
隋朝的制度建设:
三省六部制: 中央,581年
目的 : 鉴于分裂战乱的教训 为削弱豪强士族实力 加强中央集权。 影响: 改革完善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历 朝基本沿袭。
地方
Hale Waihona Puke 583年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 隋文帝次子,少聪慧,在兄弟中 独为父母所锺爱。开皇元年(581 年),时年十三,立为晋王。八年 冬,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 陈后,进位太尉。兄杨勇被立为 太子后,杨广心怀不满,渐与杨 素等亲近,密谋夺取太子位。杨 广常在父母前矫装俭朴,不好女 色,以讨欢心,及后更诬告杨勇 加害于己。600年,文帝下诏废杨 勇为庶人,另立杨广为太子。604 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 后杨广即位,为隋炀帝。
________
1.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祝同学们新学期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3. 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1.开凿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条件: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 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老师给你提供一些资料,加上课本 知识和你课余了解的信息,你一定对大 运河的开凿有一些了解。那你就与小组 内同学合作,讨论一种简单而便于记忆 的方法来介绍大运河,然后与其他同学 共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