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奇异的声现象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内容来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主题:第三节奇异的声现象
课时:1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
2、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现象和三个特征后开设的一节,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极大的兴趣,渐渐培养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
3、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极大的兴趣,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大胆的思考讨论,搞清楚现象的本质
目标
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
通过回声,共鸣有趣的声现象的介绍,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评价任务
1、认识回声和共鸣现象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文件,回声现象引入新课,回声现象
二、进行新课
1.回声
由美丽的弋阳圭峰四声谷出现的回声现象,引出回声概念。
问题:回声是怎么形成的?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回声的概念
1、回声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
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形成回声
提出问题:为什么离障碍物距离近时就感觉不到有回声呢? 学生思考讨论
结论: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秒以上才能听到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秒,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让学生试着计算发声体距离障碍物多远就能听到回声?结论:17m
由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回声现象,并进行解释。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莺莺塔等建筑中的声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混响、混响时间
声波在大厅中传播时,被四壁不断反射,即使在声源停止声辐射后,还会有声音的感觉,但由于声波的能量,不断被四周的墙壁和其它障碍物吸收,所以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只能维持有限的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所维持的这段时间叫混响时间。
3.共鸣
用音叉演示共鸣现象如教材中图3-4-3,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弹起。提出下列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右边的音叉振动,通过什么传播给左边的音叉?
(2)如果是真空,左边的音叉能振动吗?
(3)如果左边换个不同频率的音叉,还能发生此现象吗?
通过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对声波和共鸣有了感性认识。知道右边的音叉振动产生了声波,声波具有能量,当左边的音叉与右边音叉频率相同时,获得能量最大,以至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接着给共鸣下定义: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共鸣。
达标检测
物理导学案相应练习
三、小结
回声的概念: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称为回声
人耳听到回声的时间: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秒以上
共鸣: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共鸣。
四、布置作业
物理导学案练习及提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