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 3.原因是阿长给“我”买回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她
做到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4.心理描写;夸张。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
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5.因为“我”非常喜欢而且想得到一本《山海经》,长妈
妈很想满足“我”这个想法。这表现了长妈妈朴实善良的 性格特征。
朝花夕拾导学案
(二)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 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 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 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 情的怀念。 关于藤野先生的六个典型事例: ①藤野先生的第一节课——表现先生中规中矩,学究气,略 有些古板; ②上讲堂忘记带领结——对外表不拘小节; ③添改“我”抄的讲义——先生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 ④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表现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 ⑤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⑥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表现他严谨求实的精神 ,对骨学的浓厚兴趣。 朝花夕拾导学案
朝花夕拾导学案
答案: 1. (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
(4)了解裹脚 2.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表现了作
者的敬爱、感激、怀念之情。 3. “正人君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是指帝国主义、封建
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或为统治者服务的反动文 人),表达了作者对此类人憎恨与讽刺的思想感情。 4.作者经历了匿名事件、看电影事件,认识到中国人的麻 木不仁。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痛苦,要真正解 救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使民众的思想觉悟。正如 作者所言:“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 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 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朝花夕拾导学案
• 如何考:
• 1.文中的她指的是谁?她为我做了什么事令我一生 难忘?
• 2. “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最 为心爱的宝书”?
• 3.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这句话中“发 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分篇了解及常见考题
(一)《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情节有:①阿长名称的由来。②切切察察 的毛病。③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 ④令人烦恼的规矩。⑤讲长毛的故事。⑥给“我” 买《山海经》。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 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到最后 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 海经》。
朝花夕拾导学案
创作背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10篇回忆文章,写于 1926年2月到11月。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 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遭到反动政府的迫 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苦,还 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 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 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 〈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 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在繁 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 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 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 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 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导学案
第二部分:“故乡重逢”,所写的主要事件有二:①绣花鞋 事件,②让座风波。
第三部分:“绍兴共事”,主要事件是“报馆案风波”。
第四部分:“绍兴诀别” ,主要写范爱农之死,抒发了作 者思念哀悼之情。
朝花夕拾导学案
• 如何考:
• 1.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句中“那一天” 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 2.文中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各是因为什么? • 3.范爱农后来的结局怎样?作者揭示其不幸
遭遇和悲惨结局的目的是什么? •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
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朝花夕拾导学案
答案: 1.范爱农的老师被害,同乡会的学生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
斥满清政府,写文章悼念。但是范爱农反对。“我们”认 为他冷酷,懦弱。 2.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等人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 损国体。第二次是因为火车上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 显得封建。 3.溺水身亡。在当时浑浑噩噩的国度里,范爱农的死在于 不满现状、不屈不挠而又无力改变现实的心志,对黑暗的 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范爱农是一个孤傲、正直、倔强、追求革命的爱国者。 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范爱农的同情和 悼念。
•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 句话属于什么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 达效果?
ຫໍສະໝຸດ Baidu• 5.综合全文内容,说说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 ?这突出了她怎样的朝性花夕格拾导特学案征?
答案: 1.她是“我”的保姆长妈妈,她为童年的“我”买回了渴
望已久的《山海经》。 2. 《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
朝花夕拾导学案
(三)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 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 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 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本文的故事情节如下:
第一部分:“东京相识”,所写的主要事件有二:①徐锡麟 被杀,②“同乡会”争执。
• 如何考:
•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我”和藤野先生 相处的四件事。
• 2.从“我”和藤野先生的相处中,可以表现 出藤野先生哪些特点?其中又蕴含作者怎样 的情感?
• 3.“正人君子”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又指 代谁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结合全文分析,谈谈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是什么?
《朝花夕拾》 导学案
朝花夕拾导学案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至 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 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 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 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 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 为“民族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