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水
建龙
康吟
赏
辛 弃
心
疾亭
•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 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 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 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 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 中原的奋斗。
• 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悲愤。
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了解辛弃疾。
•
经历
归纳总结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 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 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 文为词”的特色。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 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 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 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英雄词人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蓝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 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
凭栏远眺的身影,凝重苦难的历史,细数不尽的时光。 多少次梦回千里沙场,多少次泪湿枕巾。金戈铁马, 气势如虹,无奈“无人会,登临意”,沉重压抑着你的呼 吸。梦里,你呓呓低语,好男儿当上沙场,飞度关山,踏 碎冰河,收复江山。 你曾是山东大汉,却为江南游子,于蛙鼓声中,稻谷 香里,举杯独酌,却是饮不尽的国仇家恨。你像夸父,更 像一只飞蛾,以治国安邦、寻找光明为己任,不顾粉身碎 骨,毅然决然地投向了南宋那场熊熊烈火。 剑在手,问杀敌报国路何在;剑拭亮,坐等王令斩楼 兰;剑出鞘,跃马上路心茫然。英雄词,谁读懂;英雄心, 谁能懂?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学习词的艺术表
现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
•
1.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
言的能力。
•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
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目标
•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在
志向、情感
• 南归前:参加义军,抗金杀敌
北上抗金
• 南归后:为国献策,《美芹十论》《九议》
收复失地
•
任地方官, 民生(安定)军事(“飞虎军”) 无路请缨
•
闲置20年,回乡种田
壮志未酬
•
晚年起用,含恨而终
•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
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
品尝,如今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究竟回到了家乡没有?也不要
像三国许汜一样,只顾着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
备。可惜我年华如流水一般逝去,真为这风雨飘荡中的祖国而忧
愁,树木尚且长这么高大了,人又怎么能不老大呢!请谁去唤来
穿红着绿手持红巾的温情美女,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三) 以“英雄泪”为切入点,赏析本词。(学 生每人挑选一句最喜欢的诗句加以赏析并发言。 提示:结合词人经历和写作背景请说说词中的 意象、典故是怎样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的?)
➢品读词意
所见
楚天、长江、遥岑 落日、楼头、断鸿
所为 看、拍
愁恨 愤懑
慨叹 休说-报国雄心
所想 三个典故 应羞-为国忘私 可惜-不遇之慨
思考:《水龙吟》和《念奴 娇·赤壁怀古》在情感表达和 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 满怀愁恨。
落日
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 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浩渺壮阔 气势雄浑 苍茫悲凉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
断鸿
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江天 无边无际 空寂苍凉
营 造
山景 满怀愁恨
了 一
落日 愁苦悲凉
种 苍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
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
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
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思考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 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
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
着大好江山,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 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
背景
这首词作于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 九年,却闲置不用,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 也未被采纳,不得实现报国之愿。不能被重用是因 为他的几个特殊身份: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 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 以朝廷不肯让他带兵复国,还受到主和派的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不平。当他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大 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写下这 首慷慨激昂的词。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刘备 —雄才大略 正面
桓温 —叹时光流逝
师生共研,欣赏词作。
• 师:同学们,面对这样的辛弃疾,你不想对他说一点什么 吗?
• 辛弃疾,我想对你说:
•
• 生:辛弃疾,我想对你说,在人生的道路之上你可以选择归 隐,你可以选择随波逐流,然而你都没有选择,但是你选择 了抗金收复失地,抗金收复失地是你的信仰,你用你正确的 信仰做了正确的选择。 生:辛弃疾,我想对你说,虽然你生时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 你没有办法走上战场去杀敌,去抗金,但是你的信念感动了 我,感动了所有的人,让我们明白,你的爱国之情感染了我 们,影响了我们。 生:辛弃疾,你虽然没有成就惊天伟业的大事,但是你是一 个男子汉、大丈夫。 生:就像前面同学说的那样,辛弃疾的一生并没有做什么惊 天地泣鬼神大事,但是我想对他说: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凉
、
空
阔
的
断鸿哀鸣 增添江南游子
意
的愁怨
境
。
思考 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 己内心的情绪?
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 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 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 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 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盈掬。 •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
前线。 • 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 (1)描述并简析上片的意境。
答: (2)结合诗句分析,下片首句提到的“诗情”是怎样一 种感情。 • 答: • 2、欣赏完本词,我们钦佩于辛弃疾的爱国情怀,请联系 当今实际,说说你将如何学习有效地爱国?请写下来。
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
情操。
根据《学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一)齐声朗读本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节奏,注意把握词 中的意象、典故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
• (二)请以辛弃疾的口吻,以散文化的语言,用第一人称,描述本 词内容。
•
楚地的天空,辽阔千里,处处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
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眺望遥远起伏的山岭,犹如美女头
上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流落江南
的游子,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
楼上向远处眺望,。我把宝刀看了又看,把亭上栏干拍遍,而南
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领会自己的用意,无人是知己。
不要象晋朝官宦张季鹰一样说鲈鱼鲜美,正好可以切细煮熟
思考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 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 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 孤独与痛苦。
景色: 江天、山 上片: 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 会、登
寓情于景 比喻
张翰 —乐于归隐 反面
许汜 —谋取私利 下片:
用典 —
为国为民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 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 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 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 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 眼欲穿的形象。
——梁衡
真可谓:
报国欲死无战场 栏杆拍遍悲断肠
作业:
•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练习题。 • 霜天晓角 仪真江上夜泊① • 黄机② •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乡思 —为国为民 —控诉当朝 —哀叹虚掷年华
• 张翰 :乐于归隐
反 例
有家难回的乡思, 以及对金人、对南 宋朝廷的激愤
许汜:谋取私利
不学、不愿,
用 典
刘备 :雄才大略
赞赏,志在为国 为民
正 例
桓温 :叹时光流逝
忧惧国事飘 摇,时光流 逝,北伐无 期
楚天千里、 气势阔大、笔力遒 江水无际 劲、磊落的胸襟
借 景 远山连绵
抒
引起词人的忧 愁和愤恨
情 落日
南宋国势衰颓
报
动国
作: 看、
无 路、 壮
拍、志
无难
人酬
断鸿
飘零的身世和孤寂 的心境
会
的 悲 愤
思考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 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 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建龙
康吟
赏
辛 弃
心
疾亭
•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 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 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 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 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 中原的奋斗。
• 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悲愤。
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了解辛弃疾。
•
经历
归纳总结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 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 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 文为词”的特色。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 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 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 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英雄词人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蓝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 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
凭栏远眺的身影,凝重苦难的历史,细数不尽的时光。 多少次梦回千里沙场,多少次泪湿枕巾。金戈铁马, 气势如虹,无奈“无人会,登临意”,沉重压抑着你的呼 吸。梦里,你呓呓低语,好男儿当上沙场,飞度关山,踏 碎冰河,收复江山。 你曾是山东大汉,却为江南游子,于蛙鼓声中,稻谷 香里,举杯独酌,却是饮不尽的国仇家恨。你像夸父,更 像一只飞蛾,以治国安邦、寻找光明为己任,不顾粉身碎 骨,毅然决然地投向了南宋那场熊熊烈火。 剑在手,问杀敌报国路何在;剑拭亮,坐等王令斩楼 兰;剑出鞘,跃马上路心茫然。英雄词,谁读懂;英雄心, 谁能懂?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学习词的艺术表
现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
•
1.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
言的能力。
•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
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目标
•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在
志向、情感
• 南归前:参加义军,抗金杀敌
北上抗金
• 南归后:为国献策,《美芹十论》《九议》
收复失地
•
任地方官, 民生(安定)军事(“飞虎军”) 无路请缨
•
闲置20年,回乡种田
壮志未酬
•
晚年起用,含恨而终
•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
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
品尝,如今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究竟回到了家乡没有?也不要
像三国许汜一样,只顾着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
备。可惜我年华如流水一般逝去,真为这风雨飘荡中的祖国而忧
愁,树木尚且长这么高大了,人又怎么能不老大呢!请谁去唤来
穿红着绿手持红巾的温情美女,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三) 以“英雄泪”为切入点,赏析本词。(学 生每人挑选一句最喜欢的诗句加以赏析并发言。 提示:结合词人经历和写作背景请说说词中的 意象、典故是怎样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的?)
➢品读词意
所见
楚天、长江、遥岑 落日、楼头、断鸿
所为 看、拍
愁恨 愤懑
慨叹 休说-报国雄心
所想 三个典故 应羞-为国忘私 可惜-不遇之慨
思考:《水龙吟》和《念奴 娇·赤壁怀古》在情感表达和 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 满怀愁恨。
落日
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 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浩渺壮阔 气势雄浑 苍茫悲凉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
断鸿
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江天 无边无际 空寂苍凉
营 造
山景 满怀愁恨
了 一
落日 愁苦悲凉
种 苍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
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
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
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思考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 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
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
着大好江山,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 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
背景
这首词作于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 九年,却闲置不用,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 也未被采纳,不得实现报国之愿。不能被重用是因 为他的几个特殊身份: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 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 以朝廷不肯让他带兵复国,还受到主和派的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不平。当他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大 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写下这 首慷慨激昂的词。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刘备 —雄才大略 正面
桓温 —叹时光流逝
师生共研,欣赏词作。
• 师:同学们,面对这样的辛弃疾,你不想对他说一点什么 吗?
• 辛弃疾,我想对你说:
•
• 生:辛弃疾,我想对你说,在人生的道路之上你可以选择归 隐,你可以选择随波逐流,然而你都没有选择,但是你选择 了抗金收复失地,抗金收复失地是你的信仰,你用你正确的 信仰做了正确的选择。 生:辛弃疾,我想对你说,虽然你生时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 你没有办法走上战场去杀敌,去抗金,但是你的信念感动了 我,感动了所有的人,让我们明白,你的爱国之情感染了我 们,影响了我们。 生:辛弃疾,你虽然没有成就惊天伟业的大事,但是你是一 个男子汉、大丈夫。 生:就像前面同学说的那样,辛弃疾的一生并没有做什么惊 天地泣鬼神大事,但是我想对他说: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凉
、
空
阔
的
断鸿哀鸣 增添江南游子
意
的愁怨
境
。
思考 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 己内心的情绪?
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 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 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 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 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盈掬。 •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
前线。 • 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 (1)描述并简析上片的意境。
答: (2)结合诗句分析,下片首句提到的“诗情”是怎样一 种感情。 • 答: • 2、欣赏完本词,我们钦佩于辛弃疾的爱国情怀,请联系 当今实际,说说你将如何学习有效地爱国?请写下来。
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
情操。
根据《学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一)齐声朗读本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节奏,注意把握词 中的意象、典故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
• (二)请以辛弃疾的口吻,以散文化的语言,用第一人称,描述本 词内容。
•
楚地的天空,辽阔千里,处处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
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眺望遥远起伏的山岭,犹如美女头
上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流落江南
的游子,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
楼上向远处眺望,。我把宝刀看了又看,把亭上栏干拍遍,而南
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领会自己的用意,无人是知己。
不要象晋朝官宦张季鹰一样说鲈鱼鲜美,正好可以切细煮熟
思考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 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 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 孤独与痛苦。
景色: 江天、山 上片: 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 会、登
寓情于景 比喻
张翰 —乐于归隐 反面
许汜 —谋取私利 下片:
用典 —
为国为民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 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 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 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 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 眼欲穿的形象。
——梁衡
真可谓:
报国欲死无战场 栏杆拍遍悲断肠
作业:
•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练习题。 • 霜天晓角 仪真江上夜泊① • 黄机② •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乡思 —为国为民 —控诉当朝 —哀叹虚掷年华
• 张翰 :乐于归隐
反 例
有家难回的乡思, 以及对金人、对南 宋朝廷的激愤
许汜:谋取私利
不学、不愿,
用 典
刘备 :雄才大略
赞赏,志在为国 为民
正 例
桓温 :叹时光流逝
忧惧国事飘 摇,时光流 逝,北伐无 期
楚天千里、 气势阔大、笔力遒 江水无际 劲、磊落的胸襟
借 景 远山连绵
抒
引起词人的忧 愁和愤恨
情 落日
南宋国势衰颓
报
动国
作: 看、
无 路、 壮
拍、志
无难
人酬
断鸿
飘零的身世和孤寂 的心境
会
的 悲 愤
思考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 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 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