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朗读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段朗读教学初探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中的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通过朗读学生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感知,从而提升到情感朗读。

【关键词】: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的要求,不能互相分割、分别要求,应该一以贯之、密不可分的,但在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体现循序渐进。朗读目标要求第一学段表述是这样的: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学段是“学习用”要求较低,它强调的是在老师的指导,示范下去用普通话朗读,它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如何使落到实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必须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好汉语拼音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语调等。万丈高楼平地起,拼音就好比建高楼时的地基,我觉得学好汉语拼音是说好普通话的关键,是学会普通话阅读的第一步是基础。因此,在教学汉语拼音时,老师的发音必须准确无误,要多次范读,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变化,有必要跟学生讲清楚发音的部位,让他们知其然也要知所以然,练读时多多体会。只有掌握了汉语拼音才能更快地认识汉字和学习普通话,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注重朗读给足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要读好课文,有感情地读,首先要会读,读正确。而课堂40分钟,我们所

要完成的任务很多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读课文,对学生作适当的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注重学生课前的朗读预习。教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必须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久而久之、熟能生巧、能力自然形成。课前朗读预习时,我明确要求学生做:一读二划三练。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划”要划出生字、难词,还要划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d、t、n、l等容易混淆的音节。把划出来的词语练读正确做到字正腔圆。我以为在预习中把音节读标准,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音节的音乐美,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三、检查预习效果,指导正确读课文

学生之前做了预习,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效果只需稍作点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进行正音训练。如学《静夜思》一课时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静、床、明、光、上、霜、望、乡。翘舌音:是:上、霜。平翘舌比较训练:思——是。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轻声,变调、儿化及多音字的读法。如我在教《我为你骄傲》这课时,引导学生读好轻声:玻璃、打招呼、老奶奶、窗户、出去、逃走了、攒起来,《小鹿的玫瑰花》出现了一丛、一起、一天、一周、一个月、一朵、一阵等类似“一”“不”的变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做点拨,还有儿话音如:不一会儿、雨点儿、脚尖儿、一个劲儿等等,这些首次出现在低年级课本中的时候就应该重视,教师可范读,指导学生把声、韵、调、轻声、儿化、音变读正确。我以为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了,不仅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下基础,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朗读的兴趣。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那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呢?这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在读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实效。因此在读书时我明确规定:1、音质圆润声音宏亮;2、吐词清楚;3做到“六不”不错字、不加字、不丢字、不复读、不断读、不读破词句。通过正确流利熟读,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初步了解,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在初读课文时,因为学生先预习所以字音已不是问题,重点是在课堂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可采用多种方式读。教师范读很重要,从某种意义讲,教师朗读得好就能为一堂课打下成功的基础。我要求学生听范读时做到眼盯文,耳听音,心想停顿学长处找不足。多种形式的赛读也是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学习《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时,我先是分小组比赛朗读自然段,然后用开火车的方式每人读一句,最后都来当小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告诉他应该怎么样读,学长处,找不足。这篇课文有5个自然段,17句话,我教学时努力做到人人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经常进行练中赛,赛中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这样的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渲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情境,营造一种生气勃勃的课堂气氛,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轻松与愉悦之中活跃思维,领会知识,激发和创造激情。在班里渲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充满了情感,教师在教学时若以自己的真实情感朗读,运用语言技巧创设情境就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反响和共鸣,学生的情

感是具体而清晰的想象和具体而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读文可以品评角色,体验真情,感受美好,读中促思,使一个个字化作活生生的形象再现学生脑海中,使学生入境入情。《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感情丰富、意境优美的小诗。这首诗充满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通过听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学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有了这样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朗读时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美美的朗读,美美地感受,真正进入情境、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朗读动情是一种有效而常用渲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另外在教学中尽可能因人因地因时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文中的情感。如在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江南鱼米之乡的美丽景象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让孩子们明白的。这时,我给他们展示一幅放大的课文插图,文中的一切跃然图上,对于“两岸树木绿,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之乡”这些词有了深切体会。只有感受着语言的优美,才能有感情地读好整篇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只有把字词读准确,把句段读通顺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我对低年级朗读教学的点滴体会,不正之处,还望斧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

[3]中小学教学小百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