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德育论文

合集下载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3篇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3篇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3篇班级德育论文范文1引言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对班级德育的关注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班级德育的意义班级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班级德育,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合作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班级德育的方法与策略1. 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是班级德育的首要任务。

班规班纪应该包括学生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纪律要求,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

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班级社团、合作项目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集体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集体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鼓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律惯。

可以通过设置研究计划、考勤管理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管理自己的行为。

结论班级德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班级德育的实施。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2引言班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德育的目标班级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德育工作,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惯。

班级德育的关键要素1.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德育的基础。

班级应该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和人际交往能力。

2. 强化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应贯穿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讲座、演讲、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和创新潜能对班级德育至关重要。

班级应提供丰富多样的研究机会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结论班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德育论文20篇(五篇范文)

德育论文20篇(五篇范文)

德育论文20篇(五篇范文)第一篇:德育论文20篇爱在点点滴滴奇台四中杨亚红内容摘要: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

的确,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真情、热情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每个孩子在爱中收获、成长。

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学生的表率,要想办法走进学生心里,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要有敏锐洞察力,充分发挥班级的优势特点。

一个与学生贴心,用全身心的爱去感染班级的班主任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教育学生要舍得付出,人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花心血,让我们用真诚的师爱去唤醒学生,感化学生,转化学生吧。

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

从教将近20年,班主任工作也干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我本着“持育人以德,以德育人”的理念,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学习上鼓励,生活上关心,行为上规范,用良好的师表形象感染学生。

其实这是我们每位老师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

用心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用真情、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宗旨。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以下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切身体会。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表率初二学生是初中阶段非常关键的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思想变化很大。

作为一个班主任,这时如果工作不做细致,不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会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学生的思想工作自然很难做。

为此,作为一个班主任,做什么事都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否则,学生就不会买你的帐。

由于我带语文这门学科,工作任务相对比较多,也比较忙。

但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也比较多,我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平常的点滴空闲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

我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及时到达班级,做自己该做的事。

但我首先必须做到:每天早上我到校比较早,督促学生做值日、早读;中午、下午的自习课我也是比较早的进班……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教室,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本职工作,正如滴滴甘露,润物无声。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第一篇: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德育工作论文(一)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

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

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

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

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5篇)德育方法论文(5篇)德育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熟悉力量和实践力量的人。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消失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乐观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

教育是培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同学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简单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

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扬唯一的价值观,向同学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老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进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

很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同学闻所未闻,就是老师也颇感生疏。

受老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老师并不能够完全关心同学顺当解决全部的道德难题。

而且社会道德原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

老师也需要仔细学习和深刻思索,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

老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肯定正确。

像以往那样由老师代替同学作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唯恐过于简洁了。

对老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同学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进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

青少年同学必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推断、自我选择、自我掌握和自觉成长。

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力量。

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

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同学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意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意道德尊严的确立。

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

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缺乏制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

中小学和谐德育论文

中小学和谐德育论文

中小学和谐德育论文摘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就是按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关爱他人。

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力所能及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培养忧患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格力量,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需要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潜移默化的战略任务。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学生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在近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感到,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仍有许多偏颇之处。

上有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下有一线教师的不断尝试;从主体教育活动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再从德育处专门负责到提倡全员德育,可以说,德育工作无处不在。

可德育现状却令人担忧:学校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很少对学生进行德育专题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少,生活常识、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得不到锻炼。

过早承受超出身心的压力,社会与经济领域竞争意识过早渗透。

在德育的开展中,如脱离少年儿童实际、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而基础的教育则太少。

因而,在这一代少年儿童中不少出现如:与人为善、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缺陷。

这应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在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时,有学者也提出了“开展和谐德育,构建和谐学校”的主题研究。

他们认为:和谐德育,是以满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和谐德育研究认为,和谐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佳存在状态,使学校物质设施发挥最大效能,学校精神高度文明,学校制度人性化,且个因素之间相互照应、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并实现最优化配置的理想状态。

和谐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和谐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和谐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一、什么是和谐的德育也就是说,在和谐关系的基础上,没有了条条框框的强制性约束,不再拘泥于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不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让学生与各种规章制度和谐相处。

下面说道和谐方法。

我们这里提到的和谐方法,就是我们实行和谐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

而这些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的基础上,被牢牢禁锢,脱离不了课本,诸如思想品德的说教,以及英雄主义思想的灌输,变相的体罚,还有举办一些毫无特色,全国统一的课外活动。

这样的生硬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够将和谐的元素带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同时也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实行德育教学,了解其真正的思想追求。

而我们所说的和谐方法,就是在一定水准上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强大感召力,让学生在内心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缔造自己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提升自身内在。

中小学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我们实行德育教育,就是要让中小学生理解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要求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大环境,而是在自己小社会的氛围中,实现新一代国家希望应有的价值。

二、和谐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都能够正常的理解,并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关系着我们中国的未来。

而中小学德育工作并不但仅学校自身的工作,它是一个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的工程体系。

但是,经过作者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对于德育教育,似乎只有学校将德育教育放在一个很明显的位置上,而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的方面对此并不重视。

并且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把网络环境以及文化市场看做德育教育的杀手,让学生与其生活环境割裂开来。

这样的做法是违反和谐德育建设的。

而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依赖生活环境,将周围的社会各个层面的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对环境加以理解以及利用,这样才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实现和谐德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德育论文3000字范文

德育论文3000字范文

德育论文3000字范文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德育的定义、德育的重要性、德育的实施方式和德育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德、行为品德和学习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道德滑坡、道德沦丧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再次,德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德育的实施方式。

德育工作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

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应当注重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使其成为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来源。

其次,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全员参与。

德育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够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再次,要注重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

德育教育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最后,要注重德育教育的评估和激励。

德育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

四、德育的评价。

德育工作的评价是衡量德育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德育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学校的德育氛围和师生的道德风貌等方面。

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是德育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应当通过考核、评比等方式进行评价。

德育论文(多篇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多篇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多篇德育论文)正文第一篇:德育论文谈谈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要想做好这工作,并未一朝一夕的事,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教育业一样,必须细水长流。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化整为零,把德育工作具体化。

德育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下面我就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对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期,他们身上会体现出很多特点,如:自主性,叛逆性,模仿性,可塑性等,这一阶段思想品德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价值观、人身观的形成。

在这一敏感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巧妙地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中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行为规范、奖惩制度要具体而精简。

虽说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主见,但毕竟他们年龄还小,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所以教师在开学初要把行为规范的要求表达清楚,如班干部的分工,班级卫生工作,作业收发工作等。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要几时处理到位,奖罚分明,公平公正。

另外,相关规定不能定得太多太细,否则执行起来有很大难度。

二、要持之以恒。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一个人是长久之计,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要很长时间。

所以教师要深思熟虑,一旦定下了规矩就要坚持执行下去,若半途而废,或是对一部分学生执行而对另一部分学生不执行,就会令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处事方式不满,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无视班级规矩,为所欲为,这样必然给班级的的管理和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要建立自主管理的制度。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要在行为规范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得力的班干部,让班干部管理班级,同时带动其他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这一方面有利于班级管理,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培养独立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毕业德育论文(推荐5篇)

毕业德育论文(推荐5篇)

毕业德育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毕业德育论文大学四年匆匆而逝,我们即将要走出大学的校门。

我想说,时间飞逝,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

大学的四年,是美好的四年。

许多上班之后的朋友说,真怀念大学的四年。

四年,有学习的勤奋,有恋爱的浪漫,有运动的活力,有朋友的情意。

这一切的一切,何尝不让人留恋与怀念。

最近走在校园里,我能感受到几分离别的味道。

让人忍不住感慨一下,还有一个月,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告别这熟悉的味道。

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是欣慰还是遗憾,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

大学见证了我心灵的成长,从大一的稚嫩到大四的成熟,这是一个必要的阶段。

大一时很好奇,对周围的陌生的一起都充满期待,期待一个完美的学业,期待一份浪漫的爱情。

它是那么的纯真,那样的富有活力与期望。

大二开始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它开始转变,而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虽然不一定是学习,虽然不一定是对是错。

大三开始学会了判断,开始对自己的行为鉴别和纠正,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大四,学会了坚定,变得成熟,懂得是非对错,开始实行计划,为自己未来生活作出努力。

走过,即使我们没能力为它留下什么,也要保存一些关于它的回忆。

这样才不枉我们经历过的大学生活,记住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那些人和事,不管他们带给我的记忆是怎么样的,学会宽容和关爱,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因为魔力,能加快我们的成长,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成长与他们、与大学有关。

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回忆大学的点点滴滴,梳理我的心路历程,对过去的总结,能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认清自己,也是一种收获。

大学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回忆过去,或许能找到答案。

关于友情。

友情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群体里的一个个体,每个人都离不开群体。

友情是雨,默默的包围着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尤其能体现出来;友情是阳光,温暖的照耀着我们,在心情低落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友情是海洋,能包容的一切欢喜和悲伤,化解一切误会和不满。

(德育研究)探讨和谐德育研究和实验论文

(德育研究)探讨和谐德育研究和实验论文

探讨和谐德育研究和实验论文德育研究●一、概念的界定1、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的本质必然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德育内外部各要素的整体和谐互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2、和谐德育研究。

和谐德育研究,是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德育要素的整体联系入手,深化多层面教育规律的研究与运用,构建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德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研究模式。

3、研究的理论基础。

和谐德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原理为理论基础,传承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公正即和谐”的思想,吸纳教育学、社会学的和谐思想。

●二、研究的意义1、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建构和谐德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和谐地发展。

3、发展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内容。

目前,各级学校之间的衔接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和谐因素,这是制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德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构建和谐德育体系,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途径构建和谐德育最主要是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和谐:德育目标的和谐;德育内容的和谐;德育过程的和谐;德育方法的和谐;德育环境的和谐;德育评价的和谐。

德育论文(通用5篇)

德育论文(通用5篇)

德育论文(通用5篇)德育论文(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论文篇1摘要: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

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

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关键词:刍议;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

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

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

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

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二、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有关高中德育论文范文一:浅论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篇一【摘要】高中生德育空白造成众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不健全。

文章试从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关心学生,以情动人;重视“偶像”的力量,多角度看问题;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悟化,直接影响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古至今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学校教育的神圣职能。

鉴于当代中学生令人堪忧的道德现状,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来解决此重大问题?怎样使德育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具体的实施,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是值得很多根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研究的问题。

在此,以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结合个人的教学感受,从语文这个学科的角度,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人们经常说,医生做错某件事,只会影响一个人;但一个教师,如果本身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平不足,那么影响的就是几十人,甚至几代人。

鉴于此,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你所教授的学生。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踏踏实实的学习,我本人在工作中就早来晚走,在一些细节上也认真处理。

比如说,上高一时,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做值日时,有的学生就只是简单的扫地、擦黑板,讲桌上经常留下一层厚厚的粉笔灰,上课前我都会用毛巾把桌子擦干净在上课,一星期以后,每次去上课讲桌都是干净的。

所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教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就会慢慢地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关心学生,以情动人观点很老,效用不菲。

分班后,来了一位别班的学生,该生在教过他的教师的眼里:懒,不听课,天天都是趴在桌子上,成绩很差,基本被老师放弃。

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构建和谐教育美论文

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构建和谐教育美论文

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构建和谐教育美论文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开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开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开展规律的根底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开展的一种德育形式。

1.1和谐教育具有智育与他育相结合的特性。

教育把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展作为重要的目的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重申了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开展的要求,也表达了和谐开展的思想。

在学生全面开展方面,德育是保障,智育是根底,体育是条件,心育是关键。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有不少的学校是只抓智育而忽略其他的。

抓好智育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之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抓好智育就要认真研究智育规律,遵循智育规律,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各类层次学生智慧程度的进步。

此外,学校还应当抓好德育、体育、心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要通过教育使得学生积极向上、身心安康、能辨真假、能知善恶、能鉴美丑、热爱劳动,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此前的不和谐教育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新时期的和谐教育必须是德育与他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1.2和谐教育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过程。

教育是使学生获得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科学加人文教育才是完好的教育。

我们如今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科学素养教育尚还做得不够,人文教育也亟待需要加强。

人文教育中真假、善恶、美丑是根本评价标准,但在这方面,中国教育做得还很不够。

一个学生科学素养再好,没有人文素养作为支撑,他很难融入社会进而有效地效劳社会。

我们认为和谐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或整合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更为完好和完善。

1.3和谐教育是方法和艺术的统一。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我们在教育施行过程中应讲求艺术,艺术地进展教育,才能焕发师生的热情、师生的感受力、师生的创造力。

单纯地讲求方法会走到技术至上的羊肠小道上去,单纯地讲求艺术会撇离科学育人的轨道,只有坚持方法加艺术,以方法为根底,艺术地施行教育,才能有教育机智、教育才能的形成和提升。

和谐德育论文

和谐德育论文

和谐德育尊重为先——谈毕业班管理中和谐德育天津市实验中学邢洁和谐德育是指“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在学校的德育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完成学业慢慢逐渐成长,而教师也是一个处在成长的动态过程中。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把和谐德育落到实处,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我认为其关键的切入点就是——尊重。

毕业班级,面临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学生生理和心理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学生每天过着“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接触的人无外乎“老师、同学、家长”。

因此,作为教师将尊重的理念融入班级,营造班级和谐的学习氛围、家校和谐的情感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让社会、学校、家庭一路同行,为学生的升学保驾护航,尊重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先决条件。

一、宽容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不成熟解释宽容并不是放纵,宽容也不能取代教育。

但是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老师如果一味地以“胜利者”自居,对学生的错误不依不饶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面临毕业的日子里,教师处理问题要注重效率,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和感染学生。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

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

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立场、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

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要从原则上严要求不姑息,从实际上则要耐心倾听他们的理由,对于其中真善美的部分给予肯定切忌全盘否定。

高考复习的最后一段日子,学生小B对班主任经常和家长沟通很不满意,不愿意家长为自己操心烦恼,于是很不冷静地给老师发了“恐吓短信”。

中学德育论文 让我们更加和谐(优选.)

中学德育论文 让我们更加和谐(优选.)

让我们更加和谐——论师生关系与德育工作的相互影响转眼半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面的德育工作,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德育和知识教育工作的实施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更好的组织教育。

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面临并呈现出各种新情况需要重新审视与研究。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认为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一、以理服人,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他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

”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正如孔子所讲的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作为一名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学生,首先要管好自己,自己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榜样。

这样,教师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自己也会从严要求自己,这样一来,会不自觉地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

二、课堂上多些微笑,多实施“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听课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德育论文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

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第二篇:德育论文浅谈儿童的学校德育内容摘要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在学生的学校德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为促进人的德性成长和发展而存在。

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红遍了大江南北,节目中五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好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做得十分到位,也使得很多父母重视了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德育受重视程度。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校德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

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

老师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中,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关键词:学校德育首位主体可行性可持续性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学校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德育要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个体的道德品质相统一。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论文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论文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论文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先进国家,我们一直将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对社会建设的要求,也是对人们的精神和道德建设的要求。

因此,在和谐社会下,德育教育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我们强调的是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

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艺术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一代。

其次,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组织学生去进行义务劳动、实践社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了解他们自己。

这种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让他们更加珍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再次,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专业性。

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

只有在专业素质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并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最后,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应该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动关系。

在现代化社会,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全面素质。

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更加平等、开放和互信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总之,在和谐社会下,德育教育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我们要通过德育教育为实现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有我们把德育教育作为基础和支撑,才能培养出健康、成熟、阳光的新一代,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德育尊重为先
——谈毕业班管理中和谐德育
天津市实验中学邢洁
和谐德育是指“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在学校的德育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完成学业慢慢逐渐成长,而教师也是一个处在成长的动态过程中。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把和谐德育落到实处,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我认为其关键的切入点就是——尊重。

毕业班级,面临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学生生理和心理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学生每天过着“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接触的人无外乎“老师、同学、家长”。

因此,作为教师将尊重的理念融入班级,营造班级和谐的学习氛围、家校和谐的情感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让社会、学校、家庭一路同行,为学生的升学保驾护航,尊重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先决条件。

一、宽容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不成熟解释
宽容并不是放纵,宽容也不能取代教育。

但是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老师如果一味地以“胜利者”自居,对学生的错误不依不饶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面临毕业的日子里,教师处理问题要注重效率,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和感染学生。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

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

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立场、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

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要从原则上严要求不姑息,从实际上则要耐心倾听他们的理由,对于其中真善美的部分给予肯定切忌全盘否定。

高考复习的最后一段日子,学生小B对班主任经常和家长沟通很不满意,不愿意家长为自己操心烦恼,于是很不冷静地给老师发了“恐吓短信”。

对于高考无望、无视学校纪律、身上已有处分的小B来说,这件事情无疑会让他陷入困境。

班主任没有把学生推到教务处而是倾听了学生的理由:因为高考和父亲冷战,只和母亲有短信联系,可是母亲有心脏病,经不起每次“打击”(老师打电
话汇报完情况),于是对班主任有了怨恨,发了“恐吓短信”。

班主任听了小B 的话先是问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我没有找你?(因为小B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老师只好和他妈妈联系)”“为什么你的妈妈会犯心脏病?(被小B气的)”“是不是希望老师不管你?”当小B对最后一个问题说“是”的时候,班主任说“你认为对自己的学生不闻不问的老师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吗?”看着小B沉默不语,班主任接着说“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之所以肯和你谈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你没有匿名,说明你敢做敢当;二是你发短信的初衷是为了妈妈,虽然你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好,甚至说很差,但是看到你很关心妈妈的健康,在意妈妈的感情,我尊重你对妈妈的孝心。

但是你知道吗?这样做的结果丝毫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令自己陷入窘境。

既然选择了参加高考就认真地对待这段日子,既然要在学校度过最后两个月就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我想这是让妈妈放心的最好办法,因为老师不会姑息你无视学校纪律的行为……”
这个学生犯的错误可算是够严重了,又是有“前科”的学生,如果教育者对他失去教育的信心,其结果可能是把学生推向社会。

当他怀着不满的情绪面对社会时会出现畸形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老师的这番教育会影响到小B,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不要选择那个最极端的。

小B在和班主任的谈话后,出勤好了,每天穿校服,他的妈妈很高兴。

“尊师重教”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新时期,“尊生”也同样是“重教”的表现。

老师大都对品学兼优的喜爱有佳,对成绩不好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冷眼看待。

殊不知他们的身上也有闪光的地方,尊重他们不成熟的解释,帮助那些可贵的星火燎原可能会挽救一个学生而不是葬送。

一位好老师要有一颗真正无私的心,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

在面临高考的最后日子里,聪明的班主任要稳住军心,对于个别现象细心观察,找准切入点、简单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因素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

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这不仅是教育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使每一个学生都“人尽其材”。

班中的小Y从对学习一直不够投入,升入高三以来,几次月考打击了他的信心,尤其是数学和文科综合。

他和家长商量想参加艺术特长生的培训,因为小学时学过绘画,想通过这条路为自己的高考增加筹码。

小Y说:“既然我没有实力和别人拼分数,那么只有依靠我的优势来为自己开创新的道路,我有信心考好艺术专业课,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有自己的梦想。

”看得出小Y是一个有追求的
学生,不愿意盲从地生活。

经过多次的谈话,班主任发现小Y对这个事情已经有充分的准备,并不是心血来潮,于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最后小Y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尊重”帮助我们构建“双主体”和谐的民主融合的师生观。

三、理解家长的苦衷,尊重家长的教育方式
整体化的大德育观告诉我们: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教育措施,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多渠道、多方位教育和谐整体的德育效应。

“尊重”教育带来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效应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我们以前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不需要家长的关心和教育,教师则不能正确看待家长,尤其是“后进生”的家长,总认为家长不负责任,不与老师配合,一来二去,家长和学校(主要是教师)之间变得不和谐。

在和谐德育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认识到家长也是被尊重的对象,不再一味地埋怨家长,而是和他们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方法。

教师和家长形成的强大合力,才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对学生教育的着眼点和方法也不一样。

尤其是在毕业班,面对孩子一次次高高低低的成绩,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时候教师应该承认并尊重这样的差异,理解家长的苦衷,帮助他们调整心态。

学生在最后两个月拼搏的日子里,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

不管成绩如何,应该看重的是学生奋斗的过程。

班里的小X同学在一次月考后和老师谈话的过程中说:“我妈说了,我水平也就到这儿了,脑子太笨,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老师听完很惊讶,小X在班里属于比较努力的学生,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是这样的评价未免太打击人了,“怎么会呢?你数学成绩是班里进步最大的,下次注意均衡好几个学科的力量,老师相信你还会进步。

”听完学生竟然感动地哭了。

家长会上,老师把它作为案例拿出和家长一起探讨,家长们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会给学生带来那么大的痛苦。

事后,小X同学的家长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确实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没有注意孩子心理的变化。

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老师和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这种需求,满足他们,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对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也要通过沟通帮助他们摆正位置,切不可像教训学生那样对待家长。

五、小结
尊重是人类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基本伦理理念或“最起码的道德共识”。

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

孩子是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
往往不是在受尊重的范围内。

社会转型期,在学生个体意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尊重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前提,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教师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教师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

在毕业班级适时宽容学生的错误,尊重他们不成熟的解释,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身后的家庭教育,就是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

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