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护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课件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课件
.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
1.1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 ⑴中药的含水量 ?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
2.1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 ⑴温度 ? ⑵湿度 ? ⑶空气 ? ⑷日光 ? ⑸霉菌和害虫
.
中药的分类贮存方法
1.植物类药材 ? ⑴重点养护品种 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这类中
⑴常见易发霉的中药有:甘草、当归、 羌活、紫菀、黄芩、远志等,它们含 有霉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在适宜 条件下,极易霉变。
⑵易生虫的中药有:川芎、当归、板蓝 根、半夏、甘草、桔梗等。
.
? 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
1.花类药材在贮藏中常发生退色、发霉、虫蛀、走气、 花冠脱落变形等现象。在贮藏时,应根据各花类药 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贮藏。
.
附:各类中药饮片分类( 植物药)
?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 部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 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 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 豆、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 角、胖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 年健、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 枝核、桑椹、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 菜子、青葙子、急性子等。
? 害虫来源?1)产地收取加工 (2)运输过程 (3)贮 藏过程 (4)包装物或容器 (5)库房内外的清洁工 作做得不好
.
3.1 变色

中药养护知识

中药养护知识

中药养护知识
第27页
中药养护知识
含挥发油中药
❖ 根类药材: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 风
❖ 根茎类药材:川芎、姜、羌活、苍术 ❖ 茎木类药材:檀香、降香、沉香 ❖ 皮类药材:厚朴、肉桂 ❖ 叶类药材:艾、紫苏叶 ❖ 花类药材:玫瑰花、丁香、番红花、金银花、月
季花 ❖ 果实种子类药材:茴香、花椒、砂仁、陈皮、吴
第7页
常见霉菌种类
❖ 黑酵菌 ❖ 云白霉 ❖ 绿霉菌 ❖ 兰霉菌 ❖ 蛀药不蛀性,霉药不治病
中药养护知识
第8页
中药发霉主要原因
❖ 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菌寄生 ❖ 受潮湿影响 ❖ 中药本身“发汗” ❖ 生虫后引发发霉 ❖ 外界环境不清洁
中药养护知识
第9页
发霉危害
❖ 药品变质失效 ❖ 产生有毒致癌物质
❖ a. 时间与温度 杀虫温度应45~52℃,时间4~6 小时。
❖ b. 薄摊勤翻普通摊3~5cm为宜,每小时翻动一 次。
❖ c. 晒后先将药聚堆,保持堆内高温,到达杀虫 目标。
第16页
中药虫蛀防治
❖ (3)经验储备 ❖ a. 反抗法 人参加细辛、冰片与灯心草、
泽泻与牡丹皮、土元与大蒜、三七与樟 脑。
❖ 运输过程中遭到感染 ❖ 贮藏过程中保管不妥
❖ 包装物或容器本身染有害虫或 虫卵
❖ 库房内外清洁卫生做不好
中药养护知识
第13页
中药养护知识
常见中药害虫
❖ 谷象 ❖ 米象 ❖ 大谷盗 ❖ 赤拟谷盗 ❖ 药谷盗 ❖ 锯谷盗 ❖ 日本标本虫
❖ 烟草甲虫 ❖ 赤毛皮蠹 ❖ 地中海粉螟 ❖ 印度谷螟 ❖ 粉斑螟 ❖ 粉螨
❖ 含挥发油多药材易散失气味。 ❖ 含盐分较多药材易潮解。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课件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课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养护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养生方式。

中药养护能够帮助人们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对中药的了解不够深入,很多人对中药养护存在一些误解。

因此,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药养护知识,本次培训课件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药养护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中药材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中药养护的基本原理中药养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

这些成分能够在人体内发挥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症等作用,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缓衰老进程,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1.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精补肾的功效。

人参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

适合体虚乏力、失眠多梦、面色苍白的人群食用。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黄芪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体虚乏力、易感冒、乏力无力等症状。

适合体虚乏力、易感冒、乏力无力的人群食用。

3.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养颜的功效。

枸杞子可以改善肝肾功能,提高免疫力,减缓衰老进程。

适合肝肾功能不佳、视力模糊、皮肤干燥的人群食用。

三、中药养护的正确使用方法1. 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材:不同的人群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材进行养护。

根据自身的体质、需求以及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行养护。

2. 合理使用中药材:中药材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需要合理使用。

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适。

同时,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材。

3. 注意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中药材的煎煮方法对于发挥其功效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中药材需要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用大火煮沸,最后转小火慢煮一段时间。

不同的中药材煎煮的时间和火候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管 理。通过建立中药储存与养护数 据库,实现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全
面监控和管理。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 。例如,采用绿色包装材料、节 能冷藏设备等措施,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质量标准建设
为了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质量 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 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 规范,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整
04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中药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
草药霉变
由于湿度、温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 ,草药容易发生霉变,影响药效和安 全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保持干燥、通风、阴凉等。
药效流失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在储存过程中可能 会逐渐流失,影响药效。因此,需要 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条件,如密封 包装、低温储存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 知识
汇报人: 2023-12-11
目 录
•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 中药养护基础知识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实践应用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中药储存的意义和目的
01
02
03
保证中药质量
中药储存和养护是保证中 药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 重要。
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
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货架、垫板 、通风设备、除湿设备等,以满足中 药的储存和养护需求。
仓库布局
合理规划仓库空间,根据中药的分类 和储存要求,设置不同的储存区域, 如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等。

中药养护知识

中药养护知识

中药养护知识中药养护是指通过使用中药材及药方,来调理和保养身体健康的一种养生方法。

中药养护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中医传统医学中,被认为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养生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中药养护的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药养护方法。

首先,中药养护的基本理念是“治未病”。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平衡等有关。

所以,中药养护着重于调节人体的整体平衡,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药养护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节、穴位按摩、药材浴等。

其中,饮食调节是中药养护的核心部分。

中医学认为,不同食物的性味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通过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式来调理身体。

比如,人们可以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绿豆糖水来消暑;还可以选择具有健脾益肾作用的山药来补充营养。

此外,穴位按摩也是中药养护的一种常见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中有许多穴位,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比如,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按摩合谷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

另外,药材浴是一种将中药材加入浴水中进行的养生方法。

药材浴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药材的有效成分,起到养血活络、温通经络、舒筋活络的作用。

比如,人们可以用当归、川芎、红花等药材来泡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除了上述方法,中药养护还有一些特殊的养生技巧,比如活血化瘀的拔罐疗法、清热解毒的草药熏蒸等。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身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养护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人来说,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药养护。

同时,中药养护也不应该忽视现代医学的作用,合理地结合中西医疗的优势,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总之,中药养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方法,通过调理人体整体平衡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药养护方法多样且灵活,包括饮食调节、穴位按摩、药材浴等。

中药养护知识PPT课件

中药养护知识PPT课件

化学成分 非水溶性物质
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脂肪、脂溶性 维生素、挥发油、树脂、部分生物碱等 水溶性物质 糖、果胶、有机酸、鞣制、苷类、蛋白质、 氨基酸及大部分无机盐类等 生物碱可能会氧化,分解而变质 苷类易水解 鞣质宜氧化变色 挥发油类易挥发而变质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温度 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对中药霉变的影响 对中药害虫的影响 湿度 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对中药霉变的影响 对中药害虫的影响 空气 日光 风
变色:指中药在采收加工、炮制、贮藏过程 中, 由于加工、炮制、保管养护不当而引起中药 自身固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原因:因酶的作用引起的变色
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
温度、湿度、氧化作用及日光等
防护:密封 控制环境因素 烘烤 晾晒
容易变色的中药
玫瑰花、月季花、菊花、凌霄花、槐花、 红花等。
泛油 指某些含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或糖类
反应,是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趋光性 趋温性 假死性 趋化性 防护:清洁卫生
密封 控制环境 对抗贮藏 高温杀虫
容易生虫中药 1.根茎类 党参、人参、独活、白芷、防风、板蓝根、泽
泻、前胡、川乌、草乌等 2.果实种子类 瓜蒌、桑葚、枸杞、薏苡仁、大枣、芡实等 3.花类
菊花、款冬花、凌霄花、金银花等 4动物类 蛤蚧、冬虫夏草、刺猬皮、乌梢蛇等
指中药在质量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形式。
生理生化变化
指具有生理功能的生物体由于生命活动引起自身组成物质的变化。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中药自身的因素 含水量可造成:虫害、霉变、 潮解、软化风化 走味等质变
气温25℃,含水量25%枸杞宜发生虫害
霉菌的细胞的新陈代谢主要 是在水的作用下进行的 实践证明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把中药本身的含 水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质量不易发生变 异。

中药养护知识

中药养护知识

中药养护知识
中药养护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定期检查:对于储存的中药材,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观察药材的颜色、气味、质地等,以及检查是否有虫蛀、霉变等情况。

2. 保持干燥:中药材需要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因为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药材发霉或虫蛀。

3. 避免阳光直射:长时间阳光照射会使中药材的颜色变深,质地变脆,因此应避免阳光直射。

4. 通风:中药材需要通风,以保持干燥和防止虫蛀。

但是要注意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5. 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应该分类储存,以避免相互影响。

6. 遵循医嘱:在使用中药材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随意使用或更改药方。

7. 注意保质期:中药材也有保质期,应该注意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的药材。

中药养护相关知识点总结

中药养护相关知识点总结

中药养护相关知识点总结中药的分类中药通常可以分为中草药和中药材两类,中草药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用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而中药材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采收后的整体。

中药根据其性味和功效可以分为寒热温凉四性,以及苦甘辛咸酸五味。

根据其功效作用又可以分为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润燥止咳、理气消滞等不同类别。

在中医养生中,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进行调理,这也是中药养护的基础。

中药养护的原理和方法中药养护的原理主要包括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滋养脏腑、祛邪守正等。

中药养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膳调理、草药泡脚、中药浴、草药熏蒸、中药按摩、草药吸入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调理人体的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等,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和维护。

常用的中药养护药材1. 人参:人参是一种极受欢迎的滋补中药,其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和人参皂苷元等微量元素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疲劳能力,对于改善身体疲劳、调理气血不足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2. 枸杞子: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明目、滋补肝肾、养肝明目、强壮身体等功效。

常用来治疗肝肾阴亏导致的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养生品。

3. 黄芪:黄芪入肺、脾、肾三经,具有益气固表、健脾和胃、扶正抗邪等功效。

适合体质虚弱,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人群食用,有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4. 当归:当归性味辛、温,具有活血调经、补血滋阴、润燥理气等功效。

常用来治疗血虚气短、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症状,同时也是女性常用的滋补药材。

除了这些常用的中药养护药材外,还有很多其他中药材也具有不同的养护作用,选择适合自己体质和疾病状况的中药养护药材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中药养护的注意事项1. 鉴别真伪:在选购中药养护药材时一定要注意鉴别真伪,购买正规渠道的中药材,避免购买劣质或者掺假中药材。

2. 合理搭配:在服用中药养护药材时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合理搭配,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要避免过量使用中药。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一、中药品质变异现象中药(含中成药)在运输、储藏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等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这种现象称为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中药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是很复杂的,变异不仅取决于各种中药本身的性质,而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们必须探讨变异现象的种类,了解发生变质现象的原因,积极地进行防治。

1.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中药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

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黄绿青霉素、灰黄霉素等。

常见的霉菌有黑酵菌、云白酶、绿霉菌、兰霉菌等几类。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许多中药都含有蛋白质、淀粉、醣类及黏液质等,给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⑵受潮湿的影响一般中药在储藏前虽经干燥,但在储藏的过程中仍易吸潮,特别是在霉雨季节,空气很潮湿,中药极易从外界吸收水分,从而提高了中药的含水量,此时的外界温度也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中药霉烂变质。

⑶中药本身“发汗”中药当受到焖热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表面,这种现象称之为“发汗”。

凡发汗的中药其外表必定潮湿,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菌落极易生长,并由中药的表面逐渐深入内部,引起中药霉烂。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后,害虫在生活的过程中要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因此,中药的温度升高、湿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了生活的条件,往往引起霉变。

此外,在储藏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不清洁,也是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药饮片验收养护基本知识培训

中药饮片验收养护基本知识培训

中药饮片验收和养护基础知识1引起中药饮片变异的原因和危害1.1常见原因1.1.1药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如含脂肪油、含挥发油、糖分、粘液质多,易走油,易挥发等。

1.1.2储存时温度、湿度的影响存储温湿度不当会导致饮片发霉、虫蛀等现象。

1.1.3饮片的周转率中药饮片储存过久会导致所含成分自然变色、走油。

1.2危害使药物变质失效,消耗饮片,造成浪费,甚至可产生有毒致癌物质。

2常见的中药饮片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存过程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者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逐渐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2.1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

★产生原因:中药饮片中含有的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成分,故最易生虫。

★代表药物:白芷、北沙参、娑罗子、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2.2发霉: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霉变现象。

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

★产生原因: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代表药物: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2.3泛油:习称“走油”。

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产生原因:某些饮片本身含有挥发油、油脂、糖类较多,再加上温湿度等原因存储不当,使其内部油脂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

★代表药物:含油脂高的饮片有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丁香、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含糖量多的饮片有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2.4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

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饮片的外观,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内在质量。

★产生原因: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导致保管不善。

★代表药物: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由白色变为黄色;颜色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为了做好养护工作,必须掌握各种药材的性质和变异特点,下面将中药材以及饮片按照炮制方法不同分成几种类型,并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养护管理。

第一节中药饮片的保管一、中药饮片定义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的产品。

其类型,按中药材特点与炮制要求而定,通常分为净选类、切制类、炮炙类、加工类。

二、中药饮片的储存的一般原则(1)中药饮片应按炮制日期(生产日期),先进先出,以免储存日久,发生变质。

(2)中药饮片由于截断面积增加,与外界空气接触面也随之扩大,因此,吸湿与污染的机会亦随之增加,除严格控制饮片含水量在9%~13%的同时,还应该根据药材与所加辅料的性质,选用适当容器储存,严格执行温湿度管理。

三、中药饮片的储存分类保管(一)净选类饮片虽然加工时经过整理除杂,但自然属性未变,储存在外因条件下,仍会产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质量变异,固宜贮阴凉干燥处。

(什么是净选类饮片:是以中药材为原料药,通过挑拣、筛簸、刷撞等加工,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直接供药用的饮片。

基本保持了中药材的形、色、气味和有效成分。

如葶苈子、丁香、番泻叶、菊花、土鳖虫等。

)(二)切制类饮片以片、丝、段、块为大类,此类饮片经烘烤干燥,成品含水量低,但由于表面积增大,若储期过长或保管不善,仍易受潮、虫蛀、霉变等。

1、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如山药,泽泻,白芍,葛根等,切片后要及时干燥,并防污染,宜贮通风干燥阴凉处,防虫蛀。

2、含挥发油较多的饮片如当归、川芎、木香、薄荷、荆芥等,储存室温不宜过高,反之易丧失香气或导致泛油,温度大则易吸潮霉变和虫蛀,固宜贮阴凉干燥处,防蛀。

3、含糖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熟地黄、肉苁蓉、天冬、党参等,应贮通风干燥处,密封贮存,防霉蛀。

4、种子果实类饮片种子果实类饮片有的经炒制后增强了香气,如莱菔子、紫苏子、扁豆、薏苡仁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仓虫或鼠咬,固宜储存在缸、罐中。

(什么是切制类饮片:把中药材切制为横片、段、丝、块等制作方法称为切制类饮片)(三)炮炙类饮片1、酒、醋炙饮片酒炙饮片:如大黄、常山、黄芩、当归等;醋炙饮片:如大戟、芫花、甘遂、香附、商陆等,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中草药的养护

中草药的养护

中草药的养护方法有:1.清洁养护法:保持中药材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灰尘和污染物的侵害。

2.除湿养护法:通过控制湿度,防止中药材受潮和发霉。

可以使用除湿机、干燥剂等设施进行除湿。

3.通风法: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中药材受潮和产生有害气体。

4.吸湿防潮法:使用吸湿剂、防潮剂等物品,吸收空气中的湿气,防止中药材受潮。

5.密闭养护法:将中药材放入密闭的容器中,防止空气和水分进入,达到防潮、防虫、防鼠等目的。

6.罩帐密封贮藏法:在密闭容器内,使用罩帐将中药材密封起来,防止空气和水分进入,达到更好的养护效果。

7.库房密闭储存法:将中药材储存在密闭的库房中,通过控制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养护的目的。

8.低温储存法:将中药材储存在低温环境下,延长其保存期限。

可以使用冰箱、冷库等设施进行低温储存。

9.高温养护法:通过高温处理,杀灭中药材中的害虫和微生物,达到养护的目的。

10.干燥养护法:使用干燥剂、烘干机等设施,将中药材干燥处理,防止受潮和发霉。

11.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法:使用射线辐射的方法,杀灭中药材中的害虫和微生物,达到养护的目的。

12.包装防腐药养护法:在中药材的包装中加入防腐剂,防止中药材受潮和发霉。

13.蒸汽加热养护法:使用蒸汽加热的方法,杀灭中药材中的害虫和微生物,达到养护的目的。

14.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养护法:使用中药挥发油进行熏蒸,杀灭中药材中的微生物,达到防霉的目的。

15.气体灭菌养护法:使用气体灭菌的方法,杀灭中药材中的微生物,达到养护的目的。

16.气幕防潮养护法:在密闭容器内,使用气幕将中药材密封起来,防止空气和水分进入,达到更好的防潮效果。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一、引言中药材作为重要的中药原材料,对于中医药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养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养护管理的规范措施和方法。

二、中药材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养护管理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范的养护管理,可以保持中药材的原有特性和药效,防止因贮藏不当而导致中药材发生质量问题。

三、中药材养护管理的基本原则1.温度控制:中药材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应保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

2.湿度控制:中药材容易吸湿,因此应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并要定期检查、通风、防潮。

3.通风保护:合理的通风对于中药材的贮藏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潮湿的可能性,保持中药材的质量。

4.避光贮藏:中药材应避免阳光直射,需要贮藏在阴凉处,避免颜色、气味等特性发生改变。

四、中药材养护管理的详细步骤1.检查质量:在贮藏之前应对中药材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到病虫害感染或其他污染。

2.分类贮藏: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贮藏条件的要求,将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分类贮藏。

3.包装贮藏:将中药材放置在密封的容器或包装中,防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药材的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中药材养护管理的注意事项1.避免混贮:不同种类的中药材不宜混贮,以免相互影响。

2.避免异味:中药材的贮藏环境不宜有异味,以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3.避免霉变:中药材容易发霉,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避免发生霉变。

六、结语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使养护管理人员了解并掌握正确的中药材养护管理方法,为中药材的质量保驾护航。

中药贮藏与养护6大必会考点

中药贮藏与养护6大必会考点

第八单元中药贮藏与养护6大必会考点1.中药饮片常见质量变异现象2.中成药贮藏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3.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4.中药贮藏要求术语5.常用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6.中药养护技术必会考点1中药饮片贮藏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可以发生多种质量变异现象的总结【例·最佳选择题】乳香受热后易A.泛油B.风化C.潮解D.粘连E.虫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乳香受热易粘连。

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由于熔点较低,遇热则发黏而粘结在一起,或含糖分较高的饮片,吸潮后粘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

金银花、菊花在贮存中容易发生A.变色B.风化C.虫蛀D.泛油E.气味散失『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菊花、金银花在贮存时容易变色。

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

各种饮片都有其固有的色泽,这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要质量标志之一。

饮片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温度和湿度、日光、霉变、化学药剂的使用、硫黄熏蒸等)使饮片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影响饮片质量。

比如硫黄熏后,产生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亚硫酸,具有还原作用,可使饮片褪色;再如由于保管不善,某些饮片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有些饮片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有些饮片由鲜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花类药。

因此,色泽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其内在质量。

必会考点2中成药贮藏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易虫蛀的常见剂型:蜜丸、水丸、散剂等;2.易霉变的常见剂型:蜜丸、膏滋、片剂等;3.易发生酸败的剂型: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等;4.易挥发的剂型:芳香水剂、酊剂等;5.易沉淀的剂型:药酒、口服液、注射液等。

独家记忆中成药质量变异口诀:1.虫蛀:虫蛀中药,水雾弥散。

注解:水=水丸,弥=蜜=蜜丸,散=散剂。

2.霉变:一片美滋甜蜜。

注解:片=片剂,美=霉变,滋=膏滋,蜜=蜜丸。

中药材(饮片)养护基础知识

中药材(饮片)养护基础知识

中药材(饮片)养护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一、关于中药材(饮片)养护的法规规定二、中药材(饮片)的特性三、影响中药材(饮片)品质变异的因素四、中药材(饮片)品质变异现象五、中药材(饮片)养护技术简介六、常用中药材(饮片)的养护一、关于中药材(饮片)养护的法规规定1)GMP规定:《GMP》中药饮片附录(2014年第32号公告)1.1)人员要求(14条):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1.2)库房要求(24条):仓库应有足够空间,面积与生产规模相适应;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分库存放;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设置专库存放,并有相应的防盗及监控设施。

1.3)仓储设施(25条):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温、湿度进行监控,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贮存易串味、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如专库、冷藏设施)。

1.4)包装要求(34条):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应至少符合食品包装材料标准料标准。

1.5)工作内容(35条):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质量要求贮存、养护,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建立养护记录;养护方法应当安全有效,以免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2)GSP规定2.1)第22条(三):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2)第47条设施设备:a、药品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b、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备;c、有效调控温湿度及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设备;d、自动监测、记录库房温湿度的设备;2.3)第48条: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应当有专用的库房和养护工作场所。

2.4)第84条:养护人员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主要内容是:(一)、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作业;(二)、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三)、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四)、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五)、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六)、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七)、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储存与养护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以及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方法。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和时间是影响中药变质的主要自然因素。

其中,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灰尘和微生物都会对中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保管中需要根据季节和药品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

温度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

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时间方面,一般储存5年以上,“先进先出,___先出”原则。

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蛀害,害虫侵入药物内部引起组织破坏的现象。

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

害虫的来源有多种,如从产地采收时受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杀灭害虫及卵,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虫,害虫本能的传播(成虫传播),空仓未经彻底灭虫,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等。

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密切,含多量淀粉、含糖粉高、含蛋白质多、含脂肪油大的药物易虫蛀。

而含辛辣、苦味成分一般不易虫蛀。

药物的质地也会影响虫蛀情况,柔润的药物在潮湿状况容易生虫,而坚硬致密的药物则不易受到虫蛀。

药物的完整度也会影响虫蛀情况,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的药物害虫不易侵入。

药物的加工炮制也会影响虫蛀情况。

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耗药品,造成浪费等。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以上因素,同时在包装上标注批号和负责期,遵循“先进先出,陈货先出”原则,对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1
常见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1.霉变 ◆2.虫蛀 ◆3.变色 ◆4.泛油 ◆5.散气变味
不常见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6.风化 ◆7.潮解 ◆8.粘连 ◆9.腐烂
1.1 霉变
◇概念: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 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条件: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
害虫来源1)产地收取加工 (2)运输过程 (3)贮 藏过程 (4)包装物或容器 (5)库房内外的清洁工 作做得不好
原因: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有利于害虫
生长繁殖 举例:白芷、北沙参、婆罗子、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3.1 变色
概念:药材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 管养护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5.叶和全草类饮片 大青叶、桑叶、桔叶、蒲公英、地丁、车前 草、马齿见、垂盆草、 鹅不食草、墨旱连、 半边莲、扁蓄、浮萍、透骨草等.
6.树脂类饮片 血竭、乳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阿魏、 松香.
30
2.含糖份和油脂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根茎、 果实或种子部位,含糖类或油脂成分) 党参、当归、天冬、麦冬、黄精、玉竹、牛膝、木 香、独活、远志、桔梗、板蓝根、明党参、地黄、 熟地黄、玄参、百部、紫苑、前胡、白芨、薤白、 天麻、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桃仁、苦杏仁、柏 子仁、郁李仁、火麻仁、酸枣仁、栝楼、栝楼子、 枸杞、使君子、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大枣、龙 眼肉、黑芝麻、栀子等。
§原因:⑴中药本身的性质 ⑵温、湿度的影响; ⑶贮藏保管不善。
§举例:■含挥发油:当归、丁香等
▪ 含脂肪油 :柏子仁、桃仁、杏仁等 ▪ 含糖量多 :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5.1 散气变味

中药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知识

第一节中药的贮存与养护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撕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常见的变异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虫蛀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再生长为蛹,最后羽化为成虫,一般易在饮片重叠空隙处、裂痕以及碎屑中发生。

虫蛀饮片大多数先危害表面,继而深入内部为害,有的则在药材表面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幼虫在内部为害。

轻则蛀成孔洞,严重的被蛀空而成粉末状。

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2.发霉发霉,又称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

霉变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

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开始时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成黄色或绿色的菌丝,这些菌逐渐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很多有机物分解,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3.泛油泛油,习称“走油”。

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饮片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

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丁香等;另一种为含脂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为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酸后才会溢出便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

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养护知识要点

中药养护知识要点

中药养护知识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其防护一、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指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世医德温度(20°C-35°C)、相对湿度达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酶溶蚀药材组织,致使中药成分发生变化。

(一)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1.中药内含可供霉菌生长、繁殖的养料(中药含水分、蛋白质、淀粉、糖类及黏液质等);2.受潮湿影响;3.中药本身“发汗”(中药含水量较高,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表面的现象,也称水淞);4.生虫后引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后,害虫在生活过程中要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

因此,中药温度湿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了生长繁殖的条件,往往引起霉变);5.环境不清洁。

(二)中药霉变的防护措施:1.严格控制中药含水量;2.调控贮藏环境,包括密封,用生石灰、木炭、硅胶、氯化钙等吸湿,气调养护(用充氮降氧、充二氧化碳降氧或抽真空降氧等方法),冷藏(将温度控制在10°C以下、0°C以上);3.药剂熏蒸(用硫黄、磷化铝、环氧乙烷等熏蒸剂进行熏蒸,但要小心使用)。

(三)容易发霉的常见中药:1.根及根茎类,如党参、当归、人参、知母、紫菀、天冬、怀牛膝、泽泻、独活、玉竹、黄精等。

2.果实种子类,如白果、柏子仁、胡桃仁、火麻仁、橘络、全瓜蒌、山茱萸、女贞子、莲子心、桑椹、巴豆、千金子、枸杞、大枣等。

3.花类,如菊花、红花、金银花等。

4.全草、叶类,如马齿苋、大蓟、小蓟、豨莶草、鹅不食草、车前草、龙葵、蒲公英、扁蓄、桑叶、大青叶等。

5.动物类,如蛤蚧、刺猬皮、鹿筋、狗肾等。

6.茎皮藤木类,如黄柏、桑白皮、桑寄生、川槿皮、鸡血藤、首乌藤等。

二、虫蛀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

(一)的主要来源:1.原药材在产地采收加工处理不当;2.运输过程中出现害虫;3.贮藏过程中出现害虫;4.贮藏中药的包装物或容器出现害虫或虫卵;5.库房内清洁工作做得不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养护知识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其防护一、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指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世医德温度(20°C-35°C)、相对湿度达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酶溶蚀药材组织,致使中药成分发生变化。

(一)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1.中药内含可供霉菌生长、繁殖的养料(中药含水分、蛋白质、淀粉、糖类及黏液质等);2.受潮湿影响;3.中药本身“发汗”(中药含水量较高,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表面的现象,也称水淞);4.生虫后引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后,害虫在生活过程中要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

因此,中药温度湿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了生长繁殖的条件,往往引起霉变);5.环境不清洁。

(二)中药霉变的防护措施:1.严格控制中药含水量;2.调控贮藏环境,包括密封,用生石灰、木炭、硅胶、氯化钙等吸湿,气调养护(用充氮降氧、充二氧化碳降氧或抽真空降氧等方法),冷藏(将温度控制在10°C以下、0°C以上);3.药剂熏蒸(用硫黄、磷化铝、环氧乙烷等熏蒸剂进行熏蒸,但要小心使用)。

(三)容易发霉的常见中药:1.根及根茎类,如党参、当归、人参、知母、紫菀、天冬、怀牛膝、泽泻、独活、玉竹、黄精等。

2.果实种子类,如白果、柏子仁、胡桃仁、火麻仁、橘络、全瓜蒌、山茱萸、女贞子、莲子心、桑椹、巴豆、千金子、枸杞、大枣等。

3.花类,如菊花、红花、金银花等。

4.全草、叶类,如马齿苋、大蓟、小蓟、豨莶草、鹅不食草、车前草、龙葵、蒲公英、扁蓄、桑叶、大青叶等。

5.动物类,如蛤蚧、刺猬皮、鹿筋、狗肾等。

6.茎皮藤木类,如黄柏、桑白皮、桑寄生、川槿皮、鸡血藤、首乌藤等。

二、虫蛀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

(一)的主要来源:1.原药材在产地采收加工处理不当;2.运输过程中出现害虫;3.贮藏过程中出现害虫;4.贮藏中药的包装物或容器出现害虫或虫卵;5.库房内清洁工作做得不好。

(二)中药害虫的危害性:1.使中药重量减轻,甚至降低以致失去疗效;2.使中药不洁或污染,不仅对治疗无益,反而带来危害;3.有的品种被虫蛀之后,容易走油或影响饮片的质量;5.带来经济损失。

(三)中药害虫的趋性:所谓趋性,即害虫在外界条件刺激下引起运动的反应。

1.趋光性;2.趋温性;3.假死性;4.趋化性(对异性分泌的生物激素有正趋性,对化学药剂有负趋性。

(四)中药虫蛀的防护措施:1.清洁卫生;2.密封;3.控制环境因素;4.对抗贮藏;5.高温杀虫:1)曝晒法,适用于不怕变色、不宜融化和不宜碎裂的药物;2)烘烤法,将温度控制在50°C以上、80°C以下,适用于体积不大,成分不易挥发或不易泛油的药物;3)蒸煮法,适用于性质特殊、蒸后不失气味、不变色、不泛油的药物。

(五)容易生虫的常见中药:1.根类人参、党参、当归、南沙参、独活、白芷、防风、板兰根、前胡、川乌、草乌、甘遂等。

2.根茎类川芎、藕节、泽泻、生地等。

3.果实类全瓜蒌、瓜蒌皮、枸杞、皂角、大枣、桑椹、桂圆肉、核桃仁、白果等;4.种子类莲子、莲子心、芡实、薏苡仁、黑芝麻、火麻仁、柏子仁、桃仁、杏仁等。

5.花类菊花、金银花、款冬花、凌霄花等。

6.藤木皮类鸡血藤、肉苁蓉、锁阳、海风藤、青风藤、桑白皮等。

7.动物类及其他类鹿茸、蕲蛇、乌蛇、蛤蚧、刺猬皮、鹿筋、鸡内金、冬虫夏草等。

三、变色各类中药都具有其固有的色泽,色泽不仅是中药外表美观的标志,也是中药品质好坏的指标之一。

中药的变色是指中药在采收加工、炮制、贮藏过程中,由于加工、炮制、保管养护不当而因其中药自身固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变色的发生往往使不少中药变质失效,不能再供药用。

尤其是目前很多易变色的中药缺乏可靠的方法来保证质量时,那么防止中药变色就更显中药了。

(一)中药变色的原因1.因酶的作用引起的变色,如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类成分的中药都易变色。

2.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一些中药在发霉发热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对中药有机物质的严重分解,菌体自身及其代谢产物的色素与药物坏死组织的颜色混杂在一起,呈现变色,同时产生哈臭味、酸味或霉酒味。

此外受阳光照射,具有鲜艳色素的中药,也会变色。

3.非霉因素引起的变色如中药所含蛋白质内的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中药所含糖或糖酸类物质分解或有活泼的羟基,能与含氮化合物进行缩合、环合等化学反应,形成棕色色素或其它的色素,以致中药变色。

此外,中药在加工炮制或干燥的过程中因火加热或曝晒,温度升高而使中药变色,活在霉蛀后用硫黄等熏蒸而发生变色。

总之,中药变色通常与温度、湿度、空气中氧的作用及日光的照射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二)中药变色的防护措施1.密封2.控制环境因素3.烘烤易变色药物受潮时可低温烘烤,但应注意烘烤时间不能过长,药物不能过分干燥。

4.晾晒在气候干燥、阳光较弱时可用晾晒的方法进行干燥,但应注意方法和程度。

如佛手片不宜过干,款冬花不宜过多翻动,避免阳光照射而褪色等。

(三)容易变色的常见中药容易变色的中药范围很广,比较明显的的是色泽鲜艳的中药,如玫瑰花、月季花、梅花、款冬花、腊梅花、扁豆花、菊花、玳玳花、红花、山茶花、金银花、槐花(米)、莲须、莲子心、橘络、佛手片、小通草、麻黄等。

其中又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

四、泛油中药泛油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或糖类较多的中药,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其表面呈现油状物质,并伴有变色、变味的现象。

这类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黏、颜色变深等都被称为“走油”或“泛油”。

包括含植物油脂多的中药(如苦杏仁、桃仁等)出现内外色泽严重加深,油质渗透外表,氧化后出现具有油哈气;含黏液质或糖分多的中药(天冬、党参等)质地变软,外表发黏,里面颜色加深,但无油哈气;动物类药材(如刺猬皮、九香虫等)躯体易残,色泽加深,外表呈油样物质,“哈喇”(即酸败)气味强烈。

这几种现象均统称“泛油”。

(一)泛油的原因1.中药本身的性质如含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或糖类较多。

2.温、湿度的影响3.贮藏保管不善(二)中药泛油的防护措施 1.气调养护 2.控制环境因素(温湿度、阳光等) 3.晾晒除昆虫类中药,一般均可晾晒。

但不能曝晒和反复晒,否则会导致色泽加深,质地变硬。

4.烘烤一般植物类中药泛油可采用低温烘烤,如白术、白果、天冬等。

动物类中药除狗肾、刺猬皮、鹿筋、水獭肝外,一般均可烘烤。

(四)容易泛油的常见中药容易泛油的常见中药有:天冬、麦冬、党参、川牛膝、怀牛膝、板兰根、柏子仁、当归、核桃仁、使君子仁、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猬皮、蛤士蟆油、壁虎、蝼蛄、斑蝥、虻虫、蜈蚣、蟋蟀、红娘子、青娘子、乌梢蛇、蕲蛇、蛤蚧、水獭肝、鹿筋等。

五、气味散失气味散失是指一些含有一些易挥发成分(如含挥发油等)的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成分挥散损失,使得中药的气味变淡或散失的现象。

中药的气味是中药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挥散走气使其有效成分减少,气味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疗效的降低或丧失。

(一)中药气味散失的原因温度高、贮存时间长、包装不严都是气味散失的原因。

在气味散失过程中,如果温度增高、湿度增大或药材本身受潮,也是加快挥发、造成气味散失的原因。

(二)中药气味散失的防护措施 1.密封 2.控制环境因素环境宜干燥、阴凉、避光,低温低湿是主要措施。

注意沉香、肉桂、厚朴、檀香等不能过分干燥,同时也最忌风吹。

3.晾晒这类中药受潮时只能在干燥的空气中阴干、晾干,不能曝晒或在潮湿的空气中通风。

(三)容易散失气味的中药中药中由于挥发油的存在,使得某些药材具有浓郁的芳香气或特异气味。

挥发油在植物中分布甚广,尤以伞形科、木兰科、樟科、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及姜科等植物的药材中挥发油含量最为丰富。

以散失气味的常见中药有:1.根类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风等。

2.根茎类川芎、生姜、羌活、苍术等。

3. 茎木类檀香、降香、沉香等。

4.皮类厚朴、肉桂等。

5.叶类艾叶、紫苏叶等。

6.玫瑰花、丁香、臧红花、金银花、月季花等。

7.果实种子类小茴、八角茴香、花椒、吴茱萸、香橼、枳壳、枳实、陈皮、青皮、白豆蔻、砂仁、肉豆蔻等。

8.全草类藿香、薄荷、荆芥、茵陈、香薷等。

9.其他类如樟脑、乳香、没药、苏合香、麝香、冰片、阿魏、龙涎香等药材。

六、风化指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矿物类中药在干燥空气中逐渐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在其表面形成粉状或全部形成粉状物的变异现象。

易风化的中药有芒硝(Na2SO4·10H2O)、绿矾(FeSO4·7H2O)、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硼砂(Na2B4O7·10H2O)等。

易风化中药应贮存在阴凉、避风、避光的库内。

风化后的中药药用价值要依风化产物是否失去药性而定。

芒硝风化产物是风化硝(应与玄明粉加以区别),作用基本同芒硝,但其性缓而不泄利;明矾、硼砂等因风化不完全,只在表面风化成粉状物,故可入药;绿矾风化产物是碱式硫酸铁,风化物不宜药用。

七、潮解指在一定温度、湿度影响下,含可溶性糖或无机盐类成分(有的中药本身就是无机盐)较多的中药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态的现象。

易潮解的中药,矿物类如芒硝、绿矾、硼砂、硇砂、大青盐和秋石等;糖、盐加工炮制品如糖参、全蝎(盐制)、天冬;海产品如海藻、昆布;中成药有糖衣片、散剂、颗粒剂等。

易潮解的中药由于其本身性质的原因亲水性强。

但只要控制好库内温、湿度,特别是湿度,在密封条件下,贮存在阴凉、避风、避光的环境中,药物就不会产生潮解的现象。

八、升华指某些主要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异现象。

易升华的中药有樟脑、冰片、薄荷脑等。

这类中药都是经蒸馏冷却制备而成,含挥发性成分的结晶性物质。

易升华中药的贮存养护宜采用小包装或小件严密固封,调节好库内温、湿度,贮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就不会产生升华的现象。

九、粘连、融化指含糖胶、树脂、蜡质等成分的固态中药,在温度升高的影响下,自身变软,黏结成块,然后由固态变为浓厚黏臭的融流状态的变异现象。

易产生粘连、融化的中药有蜂蜡、阿魏、甘草浸膏、鸡血藤浸膏、乳香及各种胶囊等。

(一)连、融化的原因1.耐热性差这类中药的软化点、熔点较低,耐热性差。

2.吸湿性强糖胶体(如阿胶)、树脂(如乳香)等类药物多含可溶性糖、蛋白质、树胶等亲水性成分。

3.品质纯度低中药的品质纯度不高,含有较多杂质,也是造成融化的原因之一。

(二)粘连、融化的防护措施易粘连、融化中药的贮存养护宜采用小件固封,调节库房内温、湿度,贮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