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第二版)精品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运动生理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一)稳态与调节 1、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的细胞外液;如: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 2、稳 态:是指机体能在一定的环境变化范围内保持机体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如:温度、酸碱度、O2与CO2分压差、渗透压等的相 对稳定;要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和对环境的适应必须由人体内的三 种调节机制相应调整才能完成,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器 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2、计算方法 基础代谢BMR(KJ)=体表面积BSA(㎡)×基础代谢率BMR (KJ· ㎡ -1· h-1)×24(h) 我国体表面积(㎡)=0.00607×身高(cm)+0.0127×体重(kg) -0.0698 国际通用公式(㎡)=0.0061×身高(cm)+0ຫໍສະໝຸດ Baidu0128×体重(kg) -0.1529
二、运动生理学在健身和竞技中的应用 (一)运动生理学在健身领域中的应用 以前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在运动中的应激反应、运动时肌肉收 缩与心肺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在逐渐发展到针对不同人群 (如:儿童、老人、孕期等人群)及特殊个体(慢性疾病患者等人 体)进行科学健身指导的健身运动处方研制。 (二)运动生理学在竞技领域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机能疲劳与恢复、运动营养补剂、运动选材、训 练监控等方面的应用。
运 动 生 理 学
(本 科)
教 学 要 点


重 点:运动生理学的基础概念 。
一、任务、研究对象与方法 1、概念: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一次运动练习(急性运动)或反复运动 (长期运动训练或长期锻炼)中的功能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1)人体功能活动发生变化和产生这些功能变化的原因。 (2)合理健身、科学教学和训练。 (3)评价各项功能的测试方法以及教、科研。 3、研究对象:正常人体,内容是在运动中的反应和适应。 4、研究方法: (1)人体实验和测定法 *运动现场测定: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训练法: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而设计。 *功能测定与评定:按不同人群,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功能测定。 (2)动物实验法
(二)人体的总能量代谢 1、概念 (1)氧热价: 营养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的氧所产生的热量,称该物 质的氧热价。 (2)呼吸商(RQ):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量的比 值称为呼吸商。即:RQ = CO2÷O2
2、计算方法 第一步:先算呼吸商 → 查表 → 得出氧热价 第二步:用耗氧量×氧热价=产热量 3、三种能源物质的参数比较 能源物质 氧热价(KJ· L -1 ) 呼吸商 糖 20.9 1.00 脂 肪 19.7 0.71 蛋白质 18.8 0.80 (三)运动时的能耗量 计算方法 公式一: 能耗量(E)=〔相对代谢率(RMR)+1.2〕×〔基础代谢率(BMR) ×体表面积(BSA)÷60〕×T(min) 单位:kcal 注:相对代谢率(RMR)=运动时净能耗量/基础代谢率 也可用心率计算: 男:RMR=0.072×心率-5.608; 女:RMR=0.065×心率-4.932。 公式二: 能耗量(E)={〔运动强度(METs)-1〕×3.5×体重(kg)÷200} ×运动时间(min) 单位:kcal
CP(PCr) + ADP ≒ C(肌酸)+ ATP 糖在无氧条件下 + ADP + Pi → 乳酸 + ATP 糖或脂肪在有氧条件下 + O2 + ADP + Pi → CO2 + H2O + ATP 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1、糖: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糖,1g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 放约4kcal;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主要有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三种, 其来源一是食物供给,二是体内的糖异生。 2、脂肪:脂肪是细胞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1g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可 释放约9.5kcal。 3、蛋白质:1g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大约释放4.3kcal的热量。 注: 1kcal=4.184 kJ;1KJ=0.239Kcal 四、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1、概念: 基础代谢(BMR):是指人体在清醒、静卧、空腹和20℃左右的环 境温度等条件下的能量代谢率。
第一章 运动的能量代谢
重 点:1、肌肉收缩时的能量代谢。
2、体育运动与三种供能系统间的关系。 一、基础常识 1、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本特征,包括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两方面。 2、能量代谢:在人体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在进行物质代谢的同时伴 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3、ATP(三磷酸腺苷或称腺苷三磷酸)是细胞内能量的获得、转换、 储存和利用等环节的关系纽带;在分解代谢时,动物细胞主要在线 粒体获取转换的能源物质ATP,ATP是一种既是能量受体又是能量 供体的物质。 二、ATP的分解释能与生成和稳态 1、ATP的分解释能 反应式:ATP ≒ ADP + Pi + E(能量) 2、ATP的生成和稳态 ATP的代谢水解产物ADP、AMP、Pi是再合成 ATP的效应剂,首先是CP(PCr)(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转移 至ADP合成ATP,其次是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的合成ATP,一 旦细胞中的ATP合成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机体会迅速出现疲 劳状态。能量反应方式如下:
(二)兴奋与兴奋性 1、兴 奋:是指活组织在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可传播的、伴有 电活动变化的反应过程。*常见能兴奋的组织是肌肉、神经、腺 体等;不能兴奋的组织主要有骨组织、毛发等。 2、兴奋性:组织能够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叫兴奋性。 3、刺 激:能引起机体兴奋的各种因子叫刺激,最小值称阈刺激或阈 强应;各种刺激必需具备三个条件:①强度 ②时间 ③强度与时间 的变化率。 (三)反应与适应 1、反 应:是指在不同的环境或运动条件刺激下,细胞或机体的内部 代谢和外部表现所发生的暂时性,应答性功能的变化。 2、适 应:是指机体随其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能力与 特性。 (四)反馈与前馈 1、反 馈:是指机体在机能调节过程中,调节系统与被调节的器官之 间存在着环形的闭合联系,称反馈调节或反馈作用;分为:正反 馈和负反馈。 2、前 馈:是指预先发出纠正信号,使调节具有预见性。
我国正常人的BMR平均值如下:(单位:KJ·㎡ -1·h-1) 年 龄 : 11-15 16-17 18-19 20-30 31-40 41-50 男 性 : 195.5 193.4 166.2 157.8 158.7 154.1 女 性 : 172.5 181.7 154.1 146.4 142.4 142.4 50以上 149.1 13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