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1)

合集下载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2)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2)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2)三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技术的研究,是认识交通总体结构之历史文化作用的基础。

中国交通史研究重视实证性的特征,也因此得以体现。

这一层面的研究,以交通道路考定所受到的重视最为突出。

上文说到的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等论著,主要成就在于推进了交通道路的研究。

此外,史念海《秦汉时期国内之交通路线》(《文史杂志》第3卷第1、2期,收入《河山集》第4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章巽《秦帝国的主要交通线》(《学术月刊》1957年第2期,修改后题为《秦帝国的主要交通线及对外交通》,收入《章巽文集》,海洋出版社,1986年)等学术论文,也都以交通道路的规划与建设作为主要论述对象。

史念海实地考察秦直道的成果《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陕西师大学报》1975年第3期,《文物》1975年第10期)发表后,引起了学界的普遍重视,此后又有一系列新的考察报告和研究论文发表(注:参看王开《秦直道亲探》,《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贺清海、王开《毛乌素沙漠中秦汉“直道”遗迹探寻》,《西北史地》1988年第2期;孙相武《秦直道调查记》,《文博》1988年第4期;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延安境内秦直道调查报告之一》,《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1期;史念海《直道和甘泉宫质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收入《河山集》第4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史念海《与王北辰论古桥门与秦直道书》,《再与王北辰论古桥门与秦直道书》,均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收入《河山集》第4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吕卓民《秦直道歧义辨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1期。

)。

尽管认识未能完全一致,但为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论点的推出,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关于秦直道的讨论,可以看作反映中国交通史研究生动活泼的学术气氛的实例。

关于历代交通条件的研究,历史地理研究者贡献殊多。

一些学者有较为集中的研究成果。

中国百年交通变迁

中国百年交通变迁

天安门前的汽车
老上海SH760轿车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 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 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 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 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 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 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
自行车
改革开放中期,也就是 八十年代初 ,中国开始流 行自行车,方便快捷成了 人民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
2012年,中国有了手脚双动力的健身自 行车。该车在骑行的同时,可以推拉车 把获得向前的驱动力,实现了健身与代 步的完美结合。由于推拉车把的作用, 在骑行中,可以有效锻炼腰部、腹部、 腿部、胸部、手臂等全身肌肉。健仕美 自行车,是一款手脚双动力的自行车, 不仅仅是自行车,还是一款健身器材, 将健身器材与代步工具的完美合一。掀 开了自行车历史的新纪元。
一种靠人或畜扛、载 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 工具,曾在东西方各国 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 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 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 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 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 化而来。
黄包车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 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 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同治12 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 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 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 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 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 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 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 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 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 东洋车。
进行研究6吨单转向
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 简称二七厂)仿匈牙利 车。近年来干线电 1999

中国公路的发展

中国公路的发展

中国公路发展史——桑智渊 0911211020 09测控一班陆地是人类的基本栖息地。

在那里,人们生产、生活、交互往来、迁移走动,自古如此。

因此可以说,陆路交通的发展与人类本身的发展几乎有着一样久远的历史。

中国公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在人类的最远古时期,除了一根木棍外,没有任何器械可以凭借,双脚行走是当时交通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手段,肩挑手提、拖抬扛背是当时基本的运输方式。

这种纯粹人力的交通时代,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车马的出现才有所改观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 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

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

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 修筑的驰道可与罗马的道路网媲美。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使蒙恬由咸阳修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公里,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修通,“堑山堙谷”(逢山劈石,遇谷填高),其工程之巨,时间之短,可称奇迹,今陕西省富县境内尚依稀可见其路形。

除了驰道、直道而外,还在西南山区修筑了“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等地区修筑了所谓“新道”。

这些不同等级、各有特征的道路,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的道路网。

秦始皇还统一了车轨距的宽度(宽6秦尺,折合1.38米),使车辆制造和道路建设有了法度。

公元前2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唐朝重视驿站管理,传递信息迅速,紧急时,驿马每昼夜可行500里以上。

唐朝时已出现了沿路设置土堆,名为堠,以记里程,即今天的里程碑的滥觞。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即“官马大路”、“大路”、“小路”。

“官马大路”分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2000多km。

在筑路及养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规定得很具体。

交通工具变迁一百年

交通工具变迁一百年
20世纪初,国外开始探索试制内燃机车。 1924年,苏联制成一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 并交付铁路使用。
火车
蒸汽机车 高速列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
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是指从外界撷取 电力作为能源驱动的铁路机车, 电源包括架空电缆、第三轨、电 池等。同样使用牵引电动机的电传动柴油机 燃气机车等并不属于电力机车。 1835年荷兰 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制以电池供电的二 轴小型铁路车辆 。1842年苏格兰人R.戴维森 首先造出一台用40组电池供电的重 5吨的标准 轨距电力机车。
通车后,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如今,全国各地前 往西藏观光的旅客急剧增多,藏红花一类药及其他特产也逐渐 为人们熟知。
马车
一号铜马车
二号铜马车
铜车马于1980年出土于秦 始皇陵封土西侧20米处。 共前后两乘.经过修复后,在 秦俑博物馆辟专室对外展 出。
中国传统的重要代步工具是轿子,
有人力肩扛而行。清末民初仍被使 用。
轿子
黄 包 车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来自日本, 又叫东洋车、洋车。为引人注目, 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 车。
自行车
中国老式自行车↑ 美国特种部队专用自行车→
轮船
“伊丽莎白2号 ” ↓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 船——“克莱蒙特” 号轮船
“维多利亚女王”号→
火车
蒸汽机车 高速列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
火车
蒸汽机车 高速列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
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以内燃机作为 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 车轮的机车。根据机车上内 燃机的种类,可分为柴油机车和燃气轮机车。 由于燃气轮机车的效率低于柴油机车以及耐 高温材料成本高、噪声大等原因,所以其发 展落后于柴油机车。在中国,内燃机车的概 念习惯上指的是柴油机。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一、交通
1、铁路
(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
(2)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火车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3)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4)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5)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2、水运
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3、航空业
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
二、通讯
1、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2、民国时期邮政进一步发展。

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了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

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被撤销
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三、影响。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中国道路发展史中国从修建牛、马车路到建成现代化的公路网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古代道路、近代道路和现代公路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已有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

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

西周时(公元前1066~前771年)道路初具规模。

在道路规划方面有“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环,野涂五轨”(《周礼》)的记载;在道路管理方面有“司空视途”,“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周语》)的记载;在道路质量方面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的记载。

战国时期秦惠王始建陕西至四川的褒斜栈道。

这条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一条通道。

秦朝时期,秦始皇在道路修建方面强调“车同轨、书同文”(《史记》),并“为驰道于天下”(《汉书》),修建车马大道,统一道路宽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公元前500年左右,随着一些城市兴起和发展,形成许多商队道路。

公元前2世纪,中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秦汉时期发展了馆驿制度,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西汉设亭道路延续总长可达十万里。

唐代是中国古代道路发展的极盛时期,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宋代、元代、明代对驿道网的建设和管理也有所发展。

清代的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①“官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辐射,通往各省城;②“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③“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

在各条道路的重要地点设驿站。

“官马大路”分成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4000余华里。

中国古代道路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李春创建的赵州桥,工程艰巨的栈道,在中国和世界道路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近代道路(1912~1949年)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

从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道路发展的时期,但发展缓慢,并屡遭破坏,原有的马车路(有的也可勉强通行汽车)和驮运道仍是多数地区的主要交通设施。

中国交通规划历史回顾

中国交通规划历史回顾

中国交通规划历史回顾城市交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也从来没有感受到如此之大的需求压力。

近20年来,我国城市交通规划事业伴随着城市交通发展的压力,从无到有逐渐成长起来。

回顾过去,可以温故而知新,更重要的是从城市交通和规划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去探索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律,为今后城市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寻求一条科学之路。

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构成是自行车交通,全国城市中的汽车不足200万辆,城市交通的矛盾不突出,人们对城市交通的认识局限在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方面。

七十年代末,西方国家的城市交通工程、城市交通规划思想传入了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交通丰富的内涵。

1979年,在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下成立了大城市交通学组,针对当时的城市交通状况,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交通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强调道路功能的划分,按交通流的性质和要求设计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要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等等。

由此开始,人们对城市交通的认识由单纯的道路逐渐扩展到道路和交通流两个方面。

八十年代初前后,我国几个大城市相继开始了交通调查,拉开了我国城市交通规划起步的序幕。

1978年上海组织了机动车OD调查,1981年天津组织了居民出行调查和货物流动调查,1982年徐州进行了居民出行调查,等等。

之后,到八十年代末,全国大约30余个城市进行了居民出行调查和公共交通出行调查,这些调查对了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基本状况、探索交通流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在于摸清情况,对城市交通流的认识从道路表象延伸到交通源头的分析,实现了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大城市交通学组在学术年会上提出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大城市交通的倡议书”,第一次把城市交通提到了“全面规划、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高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交通建设滞后的矛盾已经表露出来。

《中国交通史》第三篇第四章至第七章翻译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

《中国交通史》第三篇第四章至第七章翻译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

《中国交通史》第三篇第四章至第七章翻译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研究题目:《中国交通史》第三篇第四章至第七章翻译实践报告研究背景:《中国交通史》是国内一部非常重要的关于中国交通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

该书由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钱穆先生所著,共分六篇,包括古代交通、民间交通、运河交通、海运交通、铁路交通、公路交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第三篇至第七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交通发展的现代化阶段,钱穆先生在书中对于中国交通现代化历程的论述精当深刻,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启示和学术参考。

研究意义: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交通史》第三篇第四章至第七章的翻译,深刻理解中国现代交通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包括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在中国现代新兴工业的推动作用等诸多内容。

此次翻译实践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翻译水平和专业能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变化。

研究内容:本次翻译实践主要涉及《中国交通史》第三篇第四章至第七章,内容主要包括:1. 铁路交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 公路交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3. 新兴工业对于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推动作用4. 中国现代交通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翻译法和分析比较法。

文献翻译法是指通过文献的翻译,对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而分析比较法则是指通过对文献中所述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其在整个历史背景下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预期成果: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提供《中国交通史》中有关中国现代交通发展历程的精确、完整、清晰的英文翻译,以及对于现代交通在中国社会、经济和技术上的影响以及发展变化的全面分析和比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变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本次翻译实践也将提升我们的翻译技能和专业素养,对我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文搞懂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史(建议高考收藏)

一文搞懂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史(建议高考收藏)

一文搞懂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史(建议高考收藏)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发展水陆交通的优越条件,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不仅写下了陆路交通的悠久历史,而且开创了水路交通的光辉历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谱写出世界古代交通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2.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
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

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西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
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
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

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中国交通史读后感

中国交通史读后感

中国交通史读后感中国交通史是一本让我对中国交通发展有了更深刻理解和认识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中国交通的发展与演变,并深刻体会到交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国交通史的读后感,并探讨其中一些有趣的观点和故事。

中国交通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人们主要依赖步行和动物运输。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中国交通的快速发展。

书中提到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例子。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贸易路线,它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个例子使我意识到,交通在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书中也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例如,马车在中国古代的交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提高了人们的交通效率,还成为士人们炫耀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另一个有趣的交通工具是船只,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大航海。

这些大航海不仅将中国和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文化交流。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交通工具对于国家繁荣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书中还提到了中国交通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故事,例如道路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铁路的发展。

道路的建设使得各个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商业活动的繁荣。

而铁路则为中国交通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它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

这些历史事件的介绍让我对于中国交通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阅读中国交通史,我还体会到了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交通的发展往往会促进城市的繁荣,同时,城市的繁荣也需要交通的支撑。

举例来说,高速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各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这个观点让我对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综上所述,中国交通史是一本富有启发性和深度的书籍。

通过对丝绸之路、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事件和城市发展的介绍,我对中国交通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路发展史一百五十年前,铁路被清人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

然而,如今中国铁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命脉”,并且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

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百年巨变。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

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

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尽管中国人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恐惧,但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还是被迫接受了铁路,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内要求保卫路权、自修铁路的呼声越来越大,清政府终于决定自行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___主持设计建造。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经私有化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此举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反对,由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10月10日,湖广地区革命党人乘清政府派军前往四川镇压起义造成武汉兵力不足的机会,发动了武昌起义,促使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封建。

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___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建设计划,设计了连通全国的3条主要干线,总长20万公里。

在此后的《实业计划》“第四计划”中,___又进一步周密化,设计了5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大干线,细分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等。

成昆铁路工程的艰巨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导致许多铁道兵在建设期间牺牲。

虽然关于铁道兵牺牲的人数,各种资料数字不一,但是___铁路沿线仍然可以看到许多烈士陵园。

第五章中国历史上水陆交通的演变

第五章中国历史上水陆交通的演变

第四章历史时期水陆交通的演变第一节历史上的陆路交通一、先秦时期的陆路交通线我国古代的陆路交通,先秦时期已相当发展。

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周代。

周天子为巩固其统治,建立了以宗周为中心,通达各诸侯国的陆路交通网。

春秋战国时,我国古代的陆路交通有了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争霸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都会的出现,不仅要求交通便利,而且要求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规模。

战国时,各诸侯国交往更加频繁,经济都会的发展已达空前的规模,人们有理由推断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交通运输线。

先秦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因此交通路线便以这一地区为中心向外辐射,从而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1、东线。

东出黄淮平原,东行可分为三个方向:东北行,可至冀北达碣石山(今河北省昌黎北);正东行,经博浪沙(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北),至山东半岛的琅邪台(今山东省胶南县南);东南行,经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到达九江(今安徽省寿县)。

2、西线。

由关中西行,经陇县,到达上邦(今甘肃省天水市)。

西南行沿嘉陵江河谷,过剑阁到达巴(重庆)、蜀(成都)。

3、南线。

一条越过秦岭,经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过武关,沿汉水达长江,或溯湘江、赣江而上,经越城岭下桂江、西江至南海;或经大庾岭,下浈水、北江至南海。

一条沿黄河南岸东行,经二周(今河南省洛阳市),至上蔡,到达陈(今河南省淮阳市)。

一条由许(今河南省许昌市),经方城走廊入南阳盆地,与南方大国楚地相通。

一条由大粱(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行,沿汲水或菏水至泗水,经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由邗沟渡过长江,经没(今江苏省苏州市)、携李(今浙江省嘉兴南),至会稽。

4、北线一条由关中西北行,经横山、鄂尔多斯高原,渡黄河,到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

一条由由黄河北岸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轵(今河南省济源市)向东北行,沿太行山东南麓的洪积冲积扇平原经汲(今河南省汲县西)、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蓟(今北京市)至辽东。

中国古代道路发展及古代交通管理

中国古代道路发展及古代交通管理

中国古代道路发展及古代交通管理。

中国古代道路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

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

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

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 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

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

周朝(公元前11~前5世纪) 道路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发展。

《诗经.小雅》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说明当时道路坚实平坦如磨石,线形如箭一样直。

对道路网的规划、标准、管理、养护、绿化以及沿线的服务性设施方面,也有所创建。

首先把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前者称为“国中”,后者称为“鄙野”,分别由名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

可以说是现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划分的先河。

城市道路的规划,分为“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都城中有九经九纬,成棋盘形,围城为环,出城为野。

规定有不同的宽度(其单位是轨,每轨宽八周尺,每周尺约合0.2米),经涂、纬涂宽九轨,环涂宽七轨,野涂宽五轨。

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并根据其功能规定不同的宽度,有如现代的技术标准。

在路政管理上,朝庭设有“司空”掌管土木建筑及道路,而且规定“司空视涂”,按期视察,及时维护;如“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并“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是以后养路、绿化和标志的萌芽。

而且“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名侯馆,侯馆有积”;其道路服务性设施的齐备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交通的演变史[1]

中国交通的演变史[1]

中国明末清初赴日贸易的南京船:南京船 是沙船。沙船平底、方首、方尾,具有行沙 涉险、走浅海的能力。为提高船的稳定性, 两舷水线处从首至尾加有多根水蜡木,同时 加大船的长宽比。为消除航行时的横向漂移, 两舷各设有1—2块披水板,后来变成沙船 的一种标志。
蒸汽轮船
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 船是“黄鹄”号,它 于1865年由徐寿设计、 安庆制造局建造。它 是一艘木壳轮船,船 长55尺,排水量25吨, 装有单缸蒸汽机,航 速每小时25里。“黄 鹄”号试航时曾经轰 动一时,但并未正式 投入实际使用。编辑 本段蒸汽机机轮船被 淘汰原因 由于蒸 汽机体积大、功率小、 效率低,所以,蒸汽 机轮船也逐步被淘汰。 现代舰船的常用的动 力装置是内燃机和汽 轮机。
马和轿子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
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马在 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 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 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轿子, 形制不同,名称各异,有“八 扛舆”、“版舆”、“篮舆” 等。盛唐时期,轿子的种类比 魏晋时期要丰富许多。
马车
在商代晚期时辗转传入中国。 马车在中国起码已有3000多年的历 史。古代马车除作为战争工具外, 主要为王公贵族出门乘坐,是权力 与身份的象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 到清末,北方一些城市普通人家仍 然不敢擅自乘用马车。但是,在华 洋杂处的上海滩却是另一番情景, 洋人才是租界真正的主人。19世纪 50年代,马车是上海租界中少数外 侨的代步工具,有时也作为闲游消 遣之用. 马车逐渐由私人代步 工具发展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当时主要为中上层人士所雇乘。
列车(火车· 轻轨· 地铁· 和谐号动 车组· 磁悬浮列车)
近代中国,主要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新中国成立 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开始取代进口机车。1958年,中 国研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和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机车。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上奔驰。但 目前我国的高速列车还处于研制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 段距离。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 运营。每年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群众乘坐火车,尤其到了春节的 时候,火车更是一票难求。火车相比飞机来说,价格低廉,安 全性高,因此我国大量群众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中国第一 条地铁线路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现在。地铁与轻轨因 为便利和价格便宜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了。

中国交通发展历程及问题思考

中国交通发展历程及问题思考

1.2 城市高速发展与当代交通规划兴起(1979—2001)
1980—1982年,中国城市,尤其是几个发展步伐较快的大城市,交 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知名的交通学者联合提出了“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大城市交通的倡议书”。这说明城市交通问题和规划受到 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1985年4月,国务院在批转《关于改革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报告》 中指出: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必须综合治理。对各种车辆严 格管理,大力发展公共车辆,增加客运车辆。” 这预示着中央政府 开始重视公共交通。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中,将包括城市交通在内的公用事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确定为 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并确定了发展目 标。
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全国第三产业发展
规划基本思路》,更加具体提出发展目标,逐步建 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得当、结构合理 的城市干路网和比较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等城市市 政设施系统,特大城市要逐步建立快速轨道交通系 统和快速路系统。 199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的议题 就是“新形势下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相关问题的 研究”,人们开始注意到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 对缓解中国城市交通问题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作用。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包括城市交通在内的公用事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确定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并确定了发展目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更加具体提出发展目标逐步建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得当结构合理的城市干路网和比较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等城市市政设施系统特大城市要逐步建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路系统
1、前景认识不足 即规划很少考虑后期的交通管理,或具体管理措施对规划 道路容量、路网结构的影响认识不足,或一味醉心于在规 划中“改造”道路现状,或一味追求远期壮丽的道路规划 图景;而搞交通管理的一般也不关心城市规划,完全把精 力投入到中、微观的路面管理,很少从宏观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结构变化、城市人口分布和产业布局等宏观层面思考 形成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根源。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1)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1)

中国传统史学中长期以来并没有交通史的地位。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司马迁那号称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史记》,以及班固的《汉书》,都有记载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专篇——‘书’和‘志’,交通非但不能单独成篇,各志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也不多。

刘向、刘歆父子所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其中也没有交通这一类目,因为那时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著述。

两晋司马彪所撰的《续汉书》创设了《舆服志》,有了记载车辆的内容,与交通史有密切关系,可惜志书的用意是在阐明礼制,虽然罗列了不少车的名目,却反映不出交通运输的真实面貌。

不但是秦汉时代,整个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中,交通始终没有独立地位。

这从清代一万卷的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分类中就可看出。

”(赵瑞民:《采铜于山,熔炼新篇——读<秦汉交通史稿>=,《中国书评》总第3期,1995年=在正史的结构中,只有《舆服志》、《车服志》等涉及交通等级制度。

而二十五史中,北宋时将司马彪《续汉书·舆服志》配入《后汉书》,此外,如《晋书·舆服志》、《南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辽史·仪卫志·舆服》、《金史·舆服志》(注:《新唐书·仪卫志》、《宋史·仪卫志》和《金史·仪卫志》等也有涉及交通等级制度方面的内容。

)、《元史·舆服志》、《明史·舆服志》等,只有9部史书有记述相关内容的“志”。

可知以“舆服”、“车服”制度勾画的“交通史”,也是片断不完整的。

《清史稿》则于承袭《舆服志》而外,又始创《交通志》体例。

其内容为《交通志一·铁路》、《交通志二·轮船》、《交通志三·电报》、《交通志四·邮政》。

《清史稿》的编写,从1914年至1927年。

其《交通志》的设置,体现了20世纪新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

中国公路的发展史

中国公路的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大事记
•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全长18.5公里。 •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75公里, •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18公里。 • 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 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全长275公里。 • 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 2000年底,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 . 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整理ppt
7918高速公路网(2万亿)
7918网目前已建成2.5万公里,正在建设的有1.6万公里,还有4万多公里需 要在未来时间建设。 2005年末,建成3.5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0%以上; 2007年末,建成4.2万公里,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的高速 公路; 2010年末,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建成5-5.5万公里,完成西 部开发八条省际通道中的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未来建设所需资金约为2.1万亿,其中东部地区4000亿元、 中部地区5600亿元、西部地区1.14万亿元。
整理ppt
北京道路的发展
• 北京道路总里程超过19000公里
• 城市道路为4010公里(含3.5米以上街坊路),其中城市快速路165公里, 主干道834公里,次干道638公里,支路1622公里和751公里的街坊路;
• 郊区小城镇道路527公里为各远郊区县内的市政道路。
整理ppt
北京市道路整网理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史学中长期以来并没有交通史的地位。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司马迁那号称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史记》,以及班固的《汉书》,都有记载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专篇——‘书’和‘志’,交通非但不能单独成篇,各志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也不多。

刘向、刘歆父子所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其中也没有交通这一类目,因为那时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著述。

两晋司马彪所撰的《续汉书》创设了《舆服志》,有了记载车辆的内容,与交通史有密切关系,可惜志书的用意是在阐明礼制,虽然罗列了不少车的名目,却反映不出交通运输的真实面貌。

不但是秦汉时代,整个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中,交通始终没有独立地位。

这从清代一万卷的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分类中就可看出。

”(赵瑞民:《采铜于山,熔炼新篇——读<秦汉交通史稿>=,《中国书评》总第3期,1995年=在正史的结构中,只有《舆服志》、《车服志》等涉及交通等级制度。

而二十五史中,北宋时将司马彪《续汉书·舆服志》配入《后汉书》,此外,如《晋书·舆服志》、《南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辽史·仪卫志·舆服》、《金史·舆服志》(注:《新唐书·仪卫志》、《宋史·仪卫志》和《金史·仪卫志》等也有涉及交通等级制度方面的内容。

)、《元史·舆服志》、《明史·舆服志》等,只有9部史书有记述相关内容的“志”。

可知以“舆服”、“车服”制度勾画的“交通史”,也是片断不完整的。

《清史稿》则于承袭《舆服志》而外,又始创《交通志》体例。

其内容为《交通志一·铁路》、《交通志二·轮船》、《交通志三·电报》、《交通志四·邮政》。

《清史稿》的编写,从1914年至1927年。

其《交通志》的设置,体现了20世纪新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

不过我们看到,“铁路”、“轮船”、“电报”、“邮政”诸类别,都是新的交通形式。

而传统交通形式或于《舆服志》有所透露,而大部分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

但是,交通史,包括交通发展的历史以及历史上的交通状况和交通的历史作用,毕竟已经开始引起学界关注。

进入20世纪之后的一百年,中国交通史的研究由创始而繁荣,治交通史的学者历经艰苦的耕耘,也取得了丰饶的收获。

一正如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0年)中讨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时所说:“旧史因专供特殊阶级诵读故,目的偏重政治,而政治又偏重中枢,遂致吾侪所认为极重要之史迹,有时反阙不载。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传统史学体系开始动摇。

20世纪20年代初问世的王倬《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篇幅不过6万余字,分“古代交通史”、“中世交通史”、“近世交通史”三编,各编均列有“中国”、“各国”、“综论”三章。

全书以70%的篇幅论述中国历代交通,因而就中国交通史研究而言,可以称作我们看到的最早的著作。

此后不久,又有袁德宣《交通史略》( 北京交通丛报社长沙铁路协会,1928年)出版。

这两部专著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仍然显示出中国史学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气象。

交通史作为史学新领域的最初开辟,表现出史家视野有所开阔,观念有所革新。

白寿彝著《中国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作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中的一种,是第一部较全面地综合研究中国历代交通史的学术专著。

全书分五篇,分述先秦时代、秦汉时代、隋唐宋时代、元明清时代及现代中国之交通,对于交通路线、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管理制度均有考述。

这部著作出版两年后就有日译本刊行东洋,在中国更多次印行,发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中国交通史作为一个学科分支,因此正式奠立。

此后数十年,中国交通史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

不过,在王倬、袁德宣、白寿彝之后,除了几种有通俗性普及性特征的交通史读物外,少有以“交通史”命题的综述历代交通发展的专著问世。

30年代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撰出版的《交通史路政篇》(1935年)、《交通史航政篇》(1935年)、《交通史邮政篇》(1935年)、《交通史电政篇》(1936年)、《交通史总务篇》(1936年)等,实际上主要都是部门交通史,而所论说分析的交通史的年限阶段亦偏于晚近。

同样可以归入部门交通史范畴的研究成果,又有多种中国公路史、中国铁路史、中国航运史、中国运河史等研究专著。

除了部门交通史之外,断代交通史、区域交通史也得以创生和发展。

这一现象,反映交通史研究已经跨过粗略笼统进行历史总结的“概说”的阶段,治交通史的学者已经注重以更深入的研究力求较为精确地描述交通历史发展的全景。

交通史的断代研究和分区研究,即取某一时间阶段或空间范围为限定对象的交通史研究,是综合的交通史研究的基础。

作为交通史断代研究的成果,严耕望自谓“耗时四十年,文繁两百万”的巨制《唐代交通图考》(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83,1985年),堪称具有经典意义的名著。

其成就在于以所论证的若干史实,描绘出了唐代交通的完整图景,其中多有极其重要的发现,然而又绝不仅仅是罗列有关交通的史料而已,对于交通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关系亦有透彻的论述。

《唐代交通图考》是规模与价值均有空前之意义的交通史巨著。

严耕望总结其研究所获超出事先所能相像者,列举10例:1.“如松潘高原,向视为荒芜绝境,人迹罕到;乃其实,自汉末至南北朝以来,岷岭、松潘草原即为西北河湟青海地区南通长江流域之一要道。

”2.“唐蕃兵争之核心在河湟青海地区,盖地形所限,两国交通惟此为坦途也。

故唐人于此极力经营,州军镇戍星罗弈布,前人皆蒙然莫辨。

经此详考,当时唐蕃兵争之形势,使臣商贸之进出,皆得按图指证。

”3.“凉州(近武威)境域,两宋以来,久陷荒残,但于唐世,实为繁荣大都会之一,驿道两线东达长安,亦斑斑可考。

其西所谓河西走廊,远通西域。

其道虽早有经营,但前人于此仍多茫然,岑仲勉云‘汉唐在玉门以西未见驿传之记载。

’(注: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中华书局,1962年,第3页。

)此非一人之见也。

乃其实,唐代驿传之推行远达安西(今库车)、北庭(今孚远)以西诸属国,唐代史志与唐人诗篇累累可考。

而近代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瓜州常乐( 今安西县西)西通沙州(今敦煌)有南北两道,及北通伊州(今哈密)大碛道,馆驿名称里距皆一一详明;西州(今吐鲁番东七十里阿斯塔那南五里e89°40′·n42°50′)东西道上馆驿名称可知者亦数逾十五,且北朝已置驿,不始于唐。

”4.“长安北通河上三驿道,分达灵(今灵武南)、丰(今狼山、晏江间约n41°·e107°41′—50′)、胜(今托克托西黄河南十二连城e111°·n40°13′)三州,丰州驿使通传长安不过四日余,亦近中古驿传快捷之能事。

而河上重镇之天德军(约e109°·n41°之西北,进乌梁素海东北水滨 ),其地望久不能详,近亦准确知之。

且贾耽所记天德军东通云中(今归绥、托克托间) 之塞外道,为自古用兵之要,后人无能明之者,亦得据今图,考故事,一一证之。

”5. “唐与回纥邦交常睦,有丰州高阙(今狼山口e107°25′·n41°20′,或石兰计口e107 °30′·n40°20′)、甘州居延海(约e103°30′·n42°30′)、庭州特罗堡子(今北塔山南,约e90°30′·n45°稍南地区)三道相通。

此三道今虽不能详,但大要途程可晓。

且回纥入唐先取鸊鹈泉入高阙至丰州,南下灵、夏(今白城子e108°50′·n38 °),后避吐蕃之逼,使臣商旅乃由高阙东行绕经天德、振武(今归绥、呼和浩特),取太原入长安,迂回千余里,是亦非研究者所能相像。

”6.“东北边塞,居庸(今关)、古北(今古北口)、卢龙(东晋至唐道出青陉,盖今青山口e118°35′·n40°25′)、渝关( 今山海关)四道并出,而取途不详,今得历历指证。

”7.“飞狐(e114°35′·n39°35 ′)之险,久著史册,而关隘之要,因时代而转移,中古北魏前期,尤为入塞第一要道,南北通使,君主南巡,皆所取途,朔代之雁门反居其次,此寓有经济、历史、地理之意义,非一般读史者所能相像得之。

”8.“剑南边区,诸道并出,而通南诏之青溪、石门两道为著,此《蛮书》已著录者,前人考研,颇失粗疏,今皆详为比证,事乃大明。

”9.“云南通安南交州之陆道,前人论者多家,皆以今红河线当之;实则取叶榆河谷,今盘龙江。

”以上所说,都是边区交通形势,关于内地交通,又有10.“长安、洛阳为西东两都,交通至繁,沿途馆驿相次,榆柳荫翳,轩骑翩翩,铃铎应和,固唐代之第一大驿道也。

以云途程,必谓大抵与今陇海路相当,而实不然。

自崤山以东,南取永宁( 今洛宁东北、三乡镇西北),东循洛水,与今道异,与汉以渑池、新安道为主者亦异。

而两都间计程八百余里,置驿三十四五,今考其名号尚十得八九。

他如长安太原道、洛阳太原道、蓝田武关道、骆谷道、褒斜道、金牛道、荆襄道、太行东麓走廓道等,馆驿名称亦颇有可考者。

凡此馆驿多出于诗人之吟咏,而可考位其今地,亦出相像之外也。

”严耕望还写道:“此外如褒斜、阴平诸道之名实,洛南三关、太行八陉之通塞,黄河关津之建置,永济通渠之流程,三峡水运之兴盛,大堤商贸之繁荣,渤海海运之发达,河套、代北水运之绩效,以及东南沿海海运之萌芽,诸如此类殆难尽列。

”(《唐代交通图考》第1册,第3—5页)。

《唐代交通图考》是20世纪中国交通史研究的最突出成果,也是这一领域最值得称羡的学术成就,就对于以后中国交通史研究的影响而言,也成为学者公认的典范。

“此书已出版之五册,每册有若干篇,每篇研究一交通路线或一地区之交通路线。

不但研究驿道,次要之道路亦在研究之列。

”诚如有的学者所说,“文中详考道路之里程、沿途地理形势、物产、所经过之城市、乡村、关隘、桥梁、驿站、寺庙等,甚至某处路旁有一奇特之大树,亦根据资料描述。

并附论与该道路有关之历史事件。

”(廖伯源:《严耕望传》,《国史拟传》第7辑,1998年6月)对于这部前后历时半个世纪的大规模研究的最终成果,学界以其工作条件和工作质量的对比,称作“一个难以相像的奇迹”,以其丰厚的学术内涵,誉为“传之久远的大著作”(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充实而有光辉——严耕望纪念集》,(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