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合集下载

噬菌体侵染细菌3篇

噬菌体侵染细菌3篇

噬菌体侵染细菌第一篇: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微生物,其寄生方式与病毒相似。

噬菌体侵染细菌,会导致细菌死亡。

噬菌体在治疗细菌感染中有重要作用,在医学和农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寄生和溶解。

寄生型噬菌体通过注射DNA进入细菌细胞内,并在细菌细胞内复制自己的基因组。

在一定的时间后,寄生型噬菌体会发生自溶解并释放出成千上万的噬菌体细胞。

而溶解型噬菌体则从外面通过胶原酶和尾纤维酶等酶类进入宿主细胞,然后利用其复制系统复制自己,最终导致宿主细胞破裂死亡。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理比较复杂,具体包括侵入、复制和杀死三个步骤。

在侵入阶段,噬菌体尾纤维寻找合适的细胞并附着在其表面,然后释放出胶原酶,破坏细胞壁,使噬菌体进入细胞内。

在复制阶段,噬菌体DNA被复制为多个拷贝,并合成新的噬菌体基质。

在杀死阶段,新的噬菌体基质快速增殖,最终导致宿主细胞破裂死亡,而新产生的噬菌体则会继续对其他细菌进行侵染。

由于噬菌体对细菌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噬菌体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很大的潜力,可以治疗包括庚烷嗪耐药菌在内的多种细菌感染。

此外,噬菌体还具有诊断价值,可以用来检测细菌感染的菌株类型。

虽然噬菌体具有很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噬菌体只针对特定的菌株,因此需要根据感染菌株的类型进行选择。

同时,噬菌体在卫生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些未知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噬菌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农业领域中的微生物,具有治疗细菌感染的作用。

噬菌体对细菌存在高度选择性,可以有效杀灭特定类型的感染菌株。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噬菌体仍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微生物资源。

第二篇:噬菌体是一种具有选择性侵染细菌的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广泛分布的生物之一。

噬菌体侵染细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噬菌体与细菌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噬菌体核酸的注射以及细菌细胞中噬菌体的生长和复制。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精典试验梳理与分析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精典试验梳理与分析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精典实验梳理与分析证据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是遗传物质1.噬菌体的结构和增殖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T2噬菌体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具有蝌蚪状外形,头部呈正二十面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包裹DNA作为遗传物质。

其侵染寄主时,尾鞘收缩,头部的DNA通过尾部注入细胞内。

进而通过寄主体内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

2.实验过程与实验分析(1)用同位素标记细菌: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分别得到被35S和32P标记的两种细菌。

(2)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分别用上述两种细菌培养T2噬菌体。

分别得到DNA中含有32P和蛋白质中含有35S的两种噬菌体。

(3)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用被32P和35S标记的两种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并保温一段时间。

(4)侵染过程和结果实验过程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内部。

实验结论是DAN是遗传物质。

例1、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32P、35S做了如下表示的标记: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态和特点均相同。

请分析:(1)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上述元素是,原因是。

(2)子代噬菌体中的蛋白质分子含有的上述元素是,原因是。

(3)此实验结果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解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S,而DNA含P。

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 全部注入细菌体内,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

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后,是利用自身的DNA做模版,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酶和ATP来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自身标记的32P,又含有细菌的31P.因噬菌体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只含有细菌蛋白质标记的35S 答案:(1)32P、31P噬菌体的DNA全部进入细菌,利用细菌的核苷酸31P合成自身的DNA(2)35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含32S)没有进入噬菌体(3)DNA证据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一)格里菲思细菌转化实验剖析1.肺炎双球菌的结构及类型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原核生物。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感染 烟草
实验 结果
出现病斑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重组 分离 感 染
产生 哪种 病毒?
新的病毒
分离 重组
作为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特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对S菌加热处理,DNA仍具有生物 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活性——DN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可以转化生成S型细菌— 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NA可以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DNA在亲代与子代噬菌体中具 能自我复制,使亲子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有连续性——DNA可以发生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内合成子代噬 ④菌体蛋白质外壳——DNA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能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经典实验
1928年 格里菲思 ——体内转化实验
1944年 艾弗里2年 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敢于质疑]
下面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流感病毒
SARS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课堂延伸]
如果你是科学家,请设计实验证明烟草花 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⑤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 32P和35 S 做了标记(见下表): 噬菌体成分 核苷酸标记 32P 氨基酸
32S标记
细菌成分 31P
35S
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和母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性 均相同。请分析: (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 (3)此实验说明了 。
背景知识:烟草花 叶病毒TMV是由 RNA和蛋白质组成 的,在感染烟草时, 会出现致病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C
•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
• 题型二 子代噬菌体被标记情况分析

• 2.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 所有噬菌体( )
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 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知识回顾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结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
因子,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结论:转化因子是DNA,DNA
真正的遗传物质。
议 1.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什么关系? T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2.赫尔希和蔡斯用的什么方法单独、直接地追踪它们的去向? 3.分别用什么元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为什么?如何标记? 4.描述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的过程,分析保温、搅拌和离心的作用? 5.上清液、沉淀物中分别是什么物质?分析检测到的放射性情况? 6.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沉淀物(上清液) 中不含放射性,但实验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 7.实验结论?
含35S的大肠杆菌
35S标记蛋白质的
噬菌体
4.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的过程,保温、搅拌和离心的作用?
★度保温:为噬菌体侵入大短搅肠时拌间杆、保菌离温心进后 行繁殖提供适宜温 被(标35S记标蛋记★白的质噬搅)菌拌体 :使吸与附未标在记的细细菌菌混上合的噬菌体离与心细后菌分离
★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
实 验 结 论 :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噬菌侵染实验报告

噬菌侵染实验报告

噬菌侵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噬菌细胞(phagocytes)在抵御细菌侵染方面的作用,以及探讨细菌种类和噬菌细胞浓度对噬菌侵染的影响。

实验原理噬菌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和消化外来微生物的能力。

在体内,噬菌细胞通过吞噬并降解细菌来清除侵入的病原体。

细菌种类和噬菌细胞浓度是影响噬菌侵染效率的重要因素。

实验设备与试剂- 噬菌细胞培养基- 细菌悬浮液- 显微镜- 培养皿- 移液器- 离心机实验步骤1. 准备噬菌细胞培养基和细菌悬浮液。

2. 将噬菌细胞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

3. 在培养皿中滴加不同浓度的噬菌细胞,分为低、中、高浓度组。

4. 分别将不同种类的细菌悬浮液滴加入培养皿中。

5. 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每个培养皿中噬菌细胞吞噬细菌的情况。

6. 将培养皿离心,分离出噬菌细胞和细菌。

7. 统计不同组的细胞吞噬率和细菌存活率。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和统计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 细菌种类对噬菌侵染有影响。

某些细菌对噬菌细胞具有更高的抵抗能力,难以被吞噬和杀灭。

而另一些细菌则较易被噬菌细胞吞噬和消化,细胞吞噬率较高。

2. 噬菌细胞浓度对噬菌侵染也有影响。

随着噬菌细胞浓度的增加,细胞吞噬率有所提高。

但当浓度过高时,噬菌细胞之间的竞争反而会降低细菌吞噬率。

3. 不同细菌种类和噬菌细胞浓度组合下的细菌存活率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细菌存活率与细胞吞噬率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噬菌细胞在抵御细菌侵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菌种类和噬菌细胞浓度是影响噬菌侵染效率的重要因素。

不同细菌种类对噬菌细胞的抵抗能力不同,某些细菌难以被噬菌细胞吞噬和杀灭。

噬菌细胞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细胞吞噬率,但高浓度下细菌之间的竞争会降低细菌吞噬率。

总体而言,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噬菌侵染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Smith JD, Butcher BA. 清除感染:噬菌细胞清除病原体的机制。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9, 10: 39.。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引言噬菌体是一种能够感染细菌并在其内部繁殖的病毒,它是细菌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对于研究细菌感染、噬菌体生物学以及抗生素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

选择适当的噬菌体在进行噬菌体侵染实验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噬菌体。

根据研究的目标和所使用的细菌菌株,我们可以选择泛菌素噬菌体(T4噬菌体)或某种特定细菌的噬菌体。

泛菌素噬菌体广泛用于实验室研究,因其易于培养和操作。

准备实验材料进行噬菌体侵染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包括: 1. 细菌培养基和细菌菌株 2. 噬菌体溶液 3. 富含盐和营养物的缓冲液 4. 试管、培养皿、离心管等实验器具 5. 垫片、显微镜和显微摄影设备(用于观察噬菌体侵染效果)实验步骤进行噬菌体侵染实验的一般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细菌培养1.取一定数量的细菌菌株,以含有足够的营养物的细菌培养基培养。

2.在适当的温度下,通过摇瓶培养或平板培养使细菌菌液达到对数生长期。

步骤二:制备噬菌体溶液1.取一小量的噬菌体溶液,加入到含有盐和营养物的缓冲液中。

2.对噬菌体溶液进行稀释,以便获得适当浓度的溶液。

步骤三:噬菌体侵染1.取一定体积的培养细菌,加入到含有噬菌体溶液的试管中。

2.静置一段时间,以便噬菌体侵染细菌。

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3.反复离心培养基,以控制噬菌体和细菌的接触。

步骤四:观察和记录结果1.取一定数量的实验样品,制备垫片。

2.在显微镜下观察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效果。

3.使用显微摄影设备记录观察结果。

4.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效果、速度和选择性。

通过观察噬菌体在细菌菌落上形成的溶菌环,我们可以评估噬菌体的感染能力和繁殖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溶菌效价来定量评估噬菌体的感染效果。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噬菌体侵染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于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蛋白质壳体和DNA 分子;2.将用于实验的T2噬菌体分为2组,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另一组用32P噬菌体的DNA;3.将2组作了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进行侵染实验;4.实验发现:35S标记主要出现在宿主细胞外,而32P标记主要出现在宿主细胞内,并且在噬菌体的子代中也检测到32P;5.该实验是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是一种导致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在众多的肺炎双球菌株中,光滑型(S型)是唯一一种致病菌,其特点是菌体表面光滑,菌体外长有多糖的有机荚膜,能够破坏宿主的自我防护机制,从而使其致病。

另外一种粗糙型(R型)为无毒菌,其特点是菌体表面粗糙,菌体外长没有荚膜;2.活体实验:a)将活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致病死亡;b)将活R型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没有致病;c)将灭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没有致病;d)将灭活的S型和活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致病死亡。

在小鼠的血液内发现活S型菌。

实验结论:灭活的S型菌中一定存在某种物质将转化为S型菌。

3.离体实验:从活S型菌体中抽取DNA、蛋白质、和荚膜,分别与活R型菌混合,进行悬浮培养。

只在混有DNA 分组能够把R型菌转化成S型菌。

实验结论:一种细菌的DNA渗入另一种细菌中,能够引起稳定繁荣遗传变异。

因此DNA是遗传物质,DNA赋予了生物的遗传特性。

DNA分子的结构层次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

脱氧核苷酸的层次结构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点1.DNA是由两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方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每条链上的一个核苷酸以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上的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主链外侧;碱基排列在主链内侧。

(图见P55)2.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对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腺嘌呤通过2个氢键与胸腺嘧啶相连(A=T),鸟嘌呤通过3个氢键与胞嘧啶相连(G C)。

噬菌体侵染细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两种肺炎双球菌 多 糖 类 荚 膜
R型菌 菌落:粗糙(Rough) 无荚膜,无毒
S型菌 菌落:光滑(Smooth) 有荚膜,有毒, 可致死
有没有比细菌更为简单的实验材料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 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 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
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
T2噬菌体中 60%是蛋白质, 40%是DNA..
( C H O N
P )
同位素标记法:用放射性同位素去标 记某种物质,从而跟踪这种物质的方 法. ( C H O N P )
( C H O N P S)
高中生物同位素标记: H3和H1、 O18和O16、N14和N15、 P31和P32 、S32和S35
标记
侵染
搅拌
离心, 检测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检测结果 噬菌体比大肠杆菌轻 : 上清液: 噬菌体 (外壳)/释放的/未侵染的) 沉淀物: 细菌(被注入的DNA)
7、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 35S做了标记(见下表): 噬菌体成分 32P
32S标记
细菌成分 31P
35S
Hale Waihona Puke 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和母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性 均相同。请分析: (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 (3)此实验说明了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实验
目录
CONTENTS
• 实验背景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01 实验背景
噬菌体的概述
01
02
03
噬菌体的定义
噬菌体是一类感染细菌的 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 异性,只感染特定的细菌 种类。
噬菌体的形态
噬菌体通常呈蝌蚪形、棒 状或微球形,其核心部分 为核酸(DNA或RNA), 外面由蛋白质外壳包裹。
对照实验
设置对照组,即未加噬菌体的培养基,以排除培养基变化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4 结论与讨论
结论总结
1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
该实验表明,噬菌体通过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 利用大肠杆菌的合成机制复制自身,并最终释放 出大量的噬菌体粒子。
参考文献
噬菌体是一种侵染细菌的病毒, 能够利用细菌的物质来合成自 身的组成成分,最终繁殖出许 多噬菌体后代。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可 以分为吸附、注入、合成、组 装和释放五个阶段。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生 物学领域中经典的实验之一,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6 附录
实验材料
噬菌体
用于侵染大肠杆菌的病毒。
大肠杆菌
作为宿主细胞,用杆菌。
显微镜和载玻片
用于观察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 过程。
离心管和离心机
用于分离和纯化噬菌体和大肠杆 菌。
缓冲液
用于调节pH值和保持实验过程中 溶液的稳定性。
实验步骤
1. 准备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
离心
离心
蛋白质外壳 留在细胞外, 不起作用
细菌内没有 放射性的T2 噬菌体
DNA进入到细 菌细胞内,指导 T2噬菌的增殖
细菌内有放
.
射性的T2噬
菌体
4赫尔希和蔡斯发现:细菌体裂解释放出的 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 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结果说明 什么?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
5.实验表明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
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
.
三、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
C、H、O、N 、P (标记32P) C、H、O、N、S (标记35S)
.
(三) 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1)先标记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蛋白质含 35S 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DNA含 32P 的大肠杆菌
2)然后再标记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 35S 的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 32P 的T2噬菌体
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T2噬菌体(病毒) 1.T2噬菌体(病毒)的结构
.
2.代谢特点:
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 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3增殖特点: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 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经典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

经典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及生活方式(2)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增殖需要的条件内容模板噬菌体的DNA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场所大肠杆菌的核糖体2.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3.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2)侵染细菌4.实验结果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

5.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助学巧记“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O2来自于水与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所用核心技术相同(2016·课标Ⅲ,2B)(√)(2)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5·江苏卷)(√)(3)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2013·海南,13D)(√)(4)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改编)(√)(5)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2012·山东,5B)(×)“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高考命题主要聚焦两大经典实验设计的思路、实施的过程、结果及相应结论等;关注实验方法的考查,如细菌的培养、噬菌体的同位素标记等;重视实验结论的提炼。

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涉及细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等相应的知识储备。

2.教材P46“思考与讨论”改编(1)以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材料有何优点?提示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赫尔希和蔡斯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赫尔希和蔡斯

4.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需要:( B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5.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 )
A.核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在杀死加的热S杀型死细的菌S型中细含菌有哪些物质?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不含有DNA, 只含有RNA。 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 传物质的作用。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外提升:
如何验证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烟草花叶病毒
RNA 蛋白质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父本
减数 分裂
精子
受精 作用

受精卵
丝 分
子 代
母本 减数 卵细胞

分裂
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起着 重要作用。
染色体
• DNA • 蛋白质
是遗传物质?
20世纪中叶 激烈争论 实验
1928年
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944年 艾弗里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
2、实验技术:
同位素标记法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C、H、O、N、S (标记35S ) DNA的组成元素: C、H、O、N 、P (标记32P)
(2)实验过程: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
蛋白质含35S +细菌 离心
的噬菌体 (未标记)
上清液(含T2噬菌体颗 粒) --含放射性物质35S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误差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误差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得实验误差分析贵州省思南中学勾华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得实验中,赫尔希与蔡斯分别用35S与32P标记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用35S标记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上清液具有很高得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

用32P标记得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得放射性;而实际上,实验得最终结果显示:用35S标记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离心得下层沉淀物中,具有一定得放射性,而上清液中得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用32P标记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离心得上层清液中,具有一定得放射性,而下层沉淀物中得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在此实验中,就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误差呢?我们不妨来对此实验过程进行一下误差分析:一、误差得主要来源:(一)35S标记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得误差来源:1、在实验中,35S标记得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后,在搅拌器中搅拌不充分,使吸附在大肠杆菌外被35S标记得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与大肠杆菌完全分离开,所以离心后下层沉淀物中存在放射性,而上清液中得放射性比理论值略低。

2、在实验中,被35S标记得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少量存在于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而上清液中得放射性比理论值略低。

(二)32P标记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得误差来源:1、在实验中,32P标记得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得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而下层得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2、在实验中,仍然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少量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而下层沉淀物中得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二、减小误差得主要方法:在此实验中要减小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之间得误差,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被35S与32P标记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要控制好条件,使之让T2噬菌体处于最适于侵染得环境中,达到充分侵染得目得、2、严格控制好从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得时间,时间过短未充分侵染,时间过长侵染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得噬菌体增殖后释放出来,都会使实验误差增大,故严格控制好时间就是减小误差得关键因素之一。

高中生物体外转换实验

高中生物体外转换实验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1、实验材料:(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2)T2噬菌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T2噬菌体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如图所示(3)T2噬菌体增殖的特点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①吸附→T2噬菌体利用尾部的末端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②注入→T2噬菌体将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大肠杆菌细胞的外表面③复制(合成)→在大肠杆菌体内T2噬菌体,以自身DNA为指导,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DNA 和蛋白质④组装→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个与亲代相同的子代噬菌体2、体内转化实验中细菌数量变化曲线分析在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R型活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1、R型活细菌数量变化(1)、ab段: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活细菌的抗体,固该时间段内活细菌数量增多。

(2)、bc段: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抗R型活细菌的抗体,故使R型活细菌数量减少。

(3)、cd段:c点对应时间点之前,已有少量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使小鼠对R型活细菌的杀伤力减弱,导致R型活细菌大量繁殖,所以cd段R型活细菌数量增多。

2、S型活细菌数量变化少量R型活细菌获得了S型细菌的DNA,并转化为S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有多糖类荚膜的保护,能在小鼠体内增殖,而且随着小鼠免疫力的降低,小鼠对S型活细菌的杀伤力减弱,S型活细菌增殖加快,数目增多。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肺炎链球菌转化效率:主要与DNA纯度有关,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 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 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练习:
1.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 的是( D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 细菌混合
多 糖 类 荚 膜
R型菌(无毒,无荚膜) S型菌(有毒,有荚膜)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S型 R型
菌落 表面
形态 毒性
光滑Smooth
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可致死
粗糙rough
无多糖类的荚膜 无毒性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结论: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 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4 .如果用 15N 、 32P 、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 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 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5. (双选)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 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 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 细菌( A )
A、无毒R型,有毒S型 B、有毒R型,无毒S型 C、有毒R型,有毒S型 D、无毒R型,无毒S型
1、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 ( B ) :
A. 它的含量很少 B. 它不能自我复制
A.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A. 将一组噬菌体用32P 和35S 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 用32P 和35S 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C. 通过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答案:
C
分析:
解:A、将两组噬菌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A错误;
B、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不能长时间保温培养,B 错误;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以检测放射性,C 正确;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但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错误。

故选:C。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