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word版本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
1.生活实例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如果长方形的面积是24,求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尝试解决此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2.提问引导:在呈现问题后,教师提问:“大家能解决此问题吗?”、“你们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评价和反馈: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3.课堂总结:最后,我会对整个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作业目的: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判别式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快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学习者通过主动构建知识,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这种教学策略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部分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不熟悉,判别式的应用可能会遇到困难。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将提供更多的示例和练习,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配方法
• 通过添加和减去特定的数值,将一元二 次方程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 适用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和一 次项系数无法直接分解的情况。
联立方程组解法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1
联立方程组
将多个一元二次方程联立起来,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方程的解。
经济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于经济学中的成本、收入、利润等相关问题的建模和分析。
工程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如弧线造型、平面结构力学等的计算和优化。
总结和回顾
通过本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解的求法,图像 和性质,分解和配方法,联立方程组解法与应用实际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 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图像
顶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具有对称轴、顶点等性质。
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高点或最低点,对称轴通过顶 点。
根
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称为根, 根的个数与方程的解的个数相 等。
分解和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法
• 将一元二次方程分解成两个一次方程, 每个一次方程的解即为原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欢迎参加本次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分享。本课程将深入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 定义和特点,以及解的求法,图像和性质,分解和配方法,联立方程组解法 与应用实际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1 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包含未知数x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的等式。
2 特点
它的最高次项是二次项,拥有一个未知数,和三个系数: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 数项。
说课稿《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说课稿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说课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
下面我将从四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⑵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等综合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为: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难点:由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
三、学法分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类比归纳的方法。
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讨,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亲自尝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四、教学过程(一)由旧知引入新知⑴问题情景一:认识老朋友1、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怎么样的?3、我们知道了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让学生重新温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并为下面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准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通常的形式为ax+b=0,a≠0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①审读懂题意②设设出未知数③找找到题中的一个主要的等量关系④列用设出的未知数表示等量关系中的量列出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二)、学法分析学生在课前应该预相关知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同时,还要注重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环节通过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及其系数的含义,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三)、问题解决环节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环节通过课堂讨论和归纳总结,让学生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作业环节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以上是我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为此,我选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合适的研究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探究方法。
合作交流法则是让学生共同讨论,从浅入深、从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研讨式研究方法,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使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
本节课按照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特点,设计了情景引入、新课研究、归纳小结、巩固练、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六个环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doc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上册二十三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说课内容:(1)说教材(2)说目标(3)说教学方法(4)说教学程序(5)说评价一、说教材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能够对以前学过的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是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三、说教法、学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
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前景回顾: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形如ax^2+bx+c=0的方程,其中a、b、c是已知实数且a≠0。
该方程的解是指能够满足这个方程的x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和解法。
我们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元二次方程的最高次项是x的二次项,也就是x^2。
而且,方程中的系数a不能为0,否则该方程就不再是一元二次方程。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通常会使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它的两个解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得:x = (-b ± √(b^2-4ac))/(2a)在这个公式中,±表示两个解,√表示平方根。
当b^2-4ac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b^2-4ac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当b^2-4ac小于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但可以有复数解。
除了求根公式,我们还可以使用配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方程进行变形,使其可以被因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方程的三项进行重新排列,使得二次项系数为1。
2. 将方程的常数项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这两个数的和等于一次项的系数。
3. 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
4. 令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0,解得方程的两个解。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例如一次项系数为偶数,常数项为平方数等。
除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情况来简化问题。
例如,当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0时,方程可以简化为x^2=c,其中c为常数。
这种情况下,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对c 开方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抛体运动的轨迹;在经济学中,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来建立成本、收益等关系模型。
总结起来,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的解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或配方法来求得。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作了奠定的基础,因此它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普通形式,正确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普通形式。
难点: 正确理解和掌握普通形式中的a ≠ 0,项“”和系“数”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法:由于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我采用了问“题情境—启示类比观察—自主合作探索”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转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获取知识。
学法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启示思量,观察类比,让学生积极参预课堂教学,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1 ,提问: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它的普通形式是什创么?问题(1) 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 900 平方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复习旧知,又为下面所要学的新知埋下伏笔,做好铺垫的工作。
程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索,数学建模的分析,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观察,类比,自主与合作学习,归纳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问题与多媒体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热爱生活保护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 23 章第 1 课时,它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设 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 并且长比宽多 10 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情 问: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要怎样做才干求出长和宽?境 生答:设宽为 x 米,长为( x+10 )米。
初中数学说课稿《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范文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鉴于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因此把由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
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
21.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
这节课我将从教材、目标、教法、过程、板书这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新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九年级上第21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
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二、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继续体会方程是刻画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一般形式中的项和系数;(3)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教学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它的一般形式。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法、学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 概念归纳”的模式。
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是代数学的重要内容,通常安排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其解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² + bx + c = 0(a ≠ 0,且a、b、c为常数)。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个未知数x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接下来,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见解法,包括:- 配方法:通过配平方式将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求解x 的值。
- 公式法:介绍并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让学生练习如何应用公式求解方程。
- 因式分解法:当方程能够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通过设零法求解x的值。
- 图像法:通过绘制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方程的解与图像的关系。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如物体抛掷运动的最大高度问题、面积问题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所学解法求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互动式教学利用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几何画板等多媒体工具,直观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
2.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并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3. 解法演示逐一演示并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注意强调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4.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当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等,这些都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然而,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理解不透彻;在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能因为因式分解技巧不熟练而遇到困难;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练习而导致解题速度慢、准确率低。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1.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
(3)运用不同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
2.教学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推导及运用。
(2)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的应用。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年龄大约在14-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但仍然需要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抽象概念。其次,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和保持他们的兴趣。在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来保证学习效果。他们可能已经养成了做笔记、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但这些习惯的坚持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一元二次方程》。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为以后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做了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同时会根据题意列出满足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项和系数。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建模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熟练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正确指出一般式中的项和系数。
二、教学法分析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小组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新知识,由问题探究新知识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结合讲授式和启发式。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三、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小结——作业。
1、复习回顾:这节课,我首先让大家看着我书写板书“22.1一元二次方程(1)”,然后让同学们从字面上找出与一元一次方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然后猜测性的从字面意思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从而为今天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达到“温故而知新”。
2、导入新课:通过两个问题导入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3、探求新知思考: 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例题1、2、34、巩固练习“试一试,你最棒”;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x(5x-2)=x(x+1)+4x 22. 7x 2+6=2x(3x+1)3. 4. 6x 2=x 5 . 2x 2=5y 6. -x 2=07212=x 562=-x x 0350752=+-x x“举一反三” 2.当m 为何值时,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应用” 3.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讲课稿(一)我讲课的题目人教版版九年级(上)第21 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 . 下边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讲课⑴说教材⑵说目标⑶说教课方法、学法⑷说教课程序⑸说评论一、说教材教材剖析本节课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观点及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持续和深入,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二、说目标⑴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足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观点;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使学生领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目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经历探究知足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量的意识和能力 .3.感情目标:培育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沟通的精神.⑵教课要点成立一元二次方程的观点,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⑶教课难点由实质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三、说教课方法和学生的学法⑴教法剖析本节课主要采纳以类比发现法为主,以议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课方法.⑵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课中,教会学生擅长察看、剖析议论、类比概括,最后抽象出有价值。
让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形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学习过程,产生踊跃的感情体验,从而创建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想能力。
⑶教课手段采纳电脑多媒体协助教课,利用实物投影进行集体沟通,实时反应有关信息四、说教课程序⑴知识回首导入新课⑵自主探究概括新知⑶稳固练习深入知识⑷概括小结反省提升⑸部署作业分层落实⑴知识回首导入新课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请学生举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问题 1”和 "问题 2",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实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企图:方程模型的成立为下一环节的教课做好铺垫。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相关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理解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配方法和求根公式;–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列写一元二次方程,并用不同方法求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分析和解释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不同求解方法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实际问题的转化和数学建模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提问和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 你能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吗?2. 基础知识点讲解(15分钟)2.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基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2+bx+c=0的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其中a eq0。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性质•解的个数和判别式的关系:当判别式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判别式等于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当判别式小于 0 时,方程没有实数解。
•对称性: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解x1和x的和 $x_1+x_2=-\\frac{b}{a}$,乘积2$x_1x_2=\\frac{c}{a}$。
3.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20分钟)3.1 因式分解法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 化简方程,将方程写成ax2+bx+c=0。
2. 尝试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找出满足方程的两个因式。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新蔡县孙召镇初级中学周长伟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荣幸参加这次活动,并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我说课的题目是:华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3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
我要说的内容有以下五点:1、说教材,2、说目标,3、说教学方法;4、说教学程序;5、说评价。
下面分别谈一谈: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学习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2、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3、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类比、迁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合作交流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说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类比发现法为主,以讨论、合作、探索、练习为辅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类比归纳,最后抽象所学知识。
3教学手段采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投影展示交流。
四、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是考查巩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一个实际问题;问题(2):是考查黄金分割点的问题;问题(3):是考查增长率的问题。
通过三个实际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得出方程:(1)x(x+10)=900 (2)x2=1·(1-x)(3)5(1+x)2=7.2此方程的建立为下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范文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范文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二章第一节,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数与代数式的运算、一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上述内容加以巩固。
同时,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以后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三角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数、二次曲线等内容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他学科也有重要意义,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所以,为本节课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外,本节课是后续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它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一方面既要锻炼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还要完善学生在方程这一部分的知识,让学生在方程这一部分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二、说学情初中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在生活中已经遇到过很多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的事例,所以在生活上面有了很多的经验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及其概念,能理解解方程的意义,掌握了多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意义,能正确找出多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少数学生缺乏信心,通过对学生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本课的教学过程,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兴趣,基础逐步得到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形成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以及提高类比迁移的能力。
3、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令及其一般式。
数学说课稿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说课稿解一元二次方程数学说课稿: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趣的学科,而解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数学中常见的求解问题的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求解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性质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2+bx+c=0的方程,其中a≠0,a、b和c分别为实数,x表示未知数。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a) 二次方程的最高次数是2,其特点是未知数的最大次数为2。
b) 二次方程的解的个数最多为2,可能为零或两个。
c) 当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解;等于0时,方程有一个实数解;小于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
d) 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图像表示,其图像为抛物线。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1. 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法是通过将方程化简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的形式,再求解得到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x^2-5x+6=0,可以分解为(x-2)(x-3)=0,从而得到x=2或x=3。
2. 完全平方式完全平方式是一种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配方的方法来求解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x^2+6x+9=0,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式将其改写为(x+3)^2=0,从而得到x=-3。
3. 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通过应用根据方程的系数推导出的公式来求解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x=[-b±√(b^2-4ac)]/(2a)。
其中,a、b和c分别为方程ax^2+bx+c=0的系数。
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抛物线的建模一元二次方程常常用于描述抛物线的形状和轨迹。
通过对方程的系数进行调整,可以改变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大小和位置。
2. 求解实际问题各类实际问题,例如物理、经济等领域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
通过建立方程模型并应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可以找到问题的解答。
五、总结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求解方法之一,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
这节课我将从教材、目标、教法、过程、板书这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新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九年级上第21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
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继续体会方程是刻画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一般形式中的项和系数;
(3)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教学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它的一般形式。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
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
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请同学们阅读本章的章前问题---雕像的黄金分割问题,并回答:
问题1.这个方程属于我们学过的某一类方程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方程类型,复习方程的概念,元与次的概念,观察新方程,分析此方程的元与次,尝试为新方程命名.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某些实际问题的模型,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体系中合理构建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新知识.问题2.这样的方程在其他实际问题中是否还存在呢?你能再想出一个例子吗?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二次项产生的原因,从熟悉的实际背景中,很有可能从矩形的面积出发,设计情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走向对一元二次方程产生的根源的探求,在编制情境的过程中,他们将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自己编制情境并列出方程,部分学生可以根据同学给出的情境去列方程,或者阅读课本上的实际问题.
2.拓宽情境,概括概念
给出课本问题1、问题2的两个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建立方程.
问题1如图21.1-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个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你说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全部比赛共有______场.若设应邀请个队参赛,则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个队各赛一场,全部比赛共有___场.
由此,我们可以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
问题3.这些方程是什么方程?
师生活动:学生将实际问题中的语言转化成数学的符号语言,体会运算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学习建模.将列得的方程化简整理,判断出方程的次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列出方程后,对所列方程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征,同时与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来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所以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尝试、自我分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内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因为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化为“ax+b=c(a≠0)”的形式,由此类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并由一元一次方程项及系数的概念联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的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
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y=ax2+bx+c.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3.辨析应用,加深理解
问题5.请你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师生活动:可以由学生举手回答,也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调动学生广泛地参与.追问学生所举的反例为什么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方程?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举例,应用概念,从正反两个方向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在追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已有的方程梳理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如下:开发学生认识的资源,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去深入理解同一概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收获,实现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效果.问题6.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题略)
问题7.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题略) 例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题略)
师生活动:(1)将方程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其中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教师应及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系数的符号问题).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过程略.
例3.关于x的方程y=2x m+6x-9,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m=2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0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在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面前,通过辨析方程的元、次、项看清方程的本质,深化理解,淡化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记忆.
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教科书第4页: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掌握情况.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学习过程中用了哪些数学方法?
(3)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时要注意什么?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1.1 ---1,2题.
五、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