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 医学基础

合集下载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 5.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单选题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A.5.35~6.35B.6.35~7.35C.7.35~7.45D.7.45~7.55正确答案:C2.正常人血糖浓度为()。

A.2.9~4.1B.3.9~5.1C.3.9~6.1D.4.9~6.1正确答案:C解析:血浆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为3.9~6.1mmol /L。

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主要包括两个血型系统。

其中()血型系统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A.RY血型系统B.Rh血型系统C.ABO血型系统D.OAB血型系统正确答案:C解析: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 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Rh血型系统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4.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免疫防御体系,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病原体的侵害。

A.自身免疫B.非特异性和特异性C.免疫分子D.内分泌正确答案:B解析: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体系,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病原体的侵害。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补体、溶菌酶、黏液、纤毛等;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A.脑于B.脊髓C.小脑D.内脏正确答案:D解析:神经系统根据所在的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其中脑位于颅腔内,由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多选题6.人体基本组织有()。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E.血液组织正确答案:A,B,C,D解析: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营养师学习知识课件资料

营养师学习知识课件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α-亚麻酸作为n-3系列脂肪酸的前体可转变成EPA、DHA。深海鱼油是EPA和DHA的良好食物来源。 7、《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胆固醇摄入不宜多于300mg/d。 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P85表3-15)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①储存和提供能量;②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③节约蛋白质;④抗生酮作用;⑤解读;⑥增加肠道功能。 3、节约蛋白质、抗生酮作用的定义(P86) 4、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常被称为“益生元”,如低聚果糖、菊粉、非淀粉多糖、抗性淀粉等。 5、血糖生成指数(GI)的概念及意义 GI是用以衡量某种食物或某种膳食组成对血糖浓度影响的一个指标。GI高的食物或膳食,表示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血糖浓度波动大;反之则表示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血糖浓度波动小。 矿物质 1、 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有钙、镁、钾、钠、磷、氯、硫7种(教材上为6种)。 2、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成年人钙适宜摄入量为800mg/日。11-18岁青少年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mg/d。 3、 适量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乳糖和适当的钙、磷比例,均有利于钙的吸收;膳食中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有,谷物中的植酸,某些蔬菜中的草酸,过多的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脂肪等。抗酸药、四环素、肝素也不利于钙的吸收。蛋白质摄入过高,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对钙的再吸收,使钙排出增加。 4、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良好食物来源。 5、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碘、锌、硒、铜、钼、铬、钴8种,氟属于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 6、 铁与免疫关系密切,铁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当感染时,过量铁往往促进细菌的生长,对抵御感染不利。 7、 成人铁的AI男子为15mg/日,女子为20mg/日;UL男女均为50mg/日。 8、 非血红素铁明显受膳食因素影响,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而且必须在转化为亚铁后方可被吸收。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其吸收。粮谷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以及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均可影响铁的吸收。胃中胃酸缺乏或服用过多的抗酸药物,不利于铁离子的释出,也阻碍铁吸收。维生素C、某些单糖、有机酸以及动物肉类有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作用。肉、禽、鱼类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高,与动物肉中一种叫肉因子或肉鱼因子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核黄素对铁的吸收、转运与储存均有良好影响。 9、 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注意牛奶是贫铁食物,且吸收率不高。 10、 海洋生物含碘量丰富,是碘的良好来源。 11、 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都是锌的极好来源。 12、 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维生素 1、通常按溶解性质将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B1、B2、烟酸、B6、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C。

公共营养师培训理论第2章-医学基础

公共营养师培训理论第2章-医学基础

食物的消化:食物 加工分解小分子物嚼、胃肠蠕动
消化液、消化酶
磨碎、搅拌
分解
牙齿的咀嚼 1、口腔内消化 2、胃内消化 舌的搅拌 胃壁蠕动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食物+胃液
食糜
胰液: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 3、肠内消化 胆汁:乳化脂肪,有利于胰脂肪酶的作用 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使食物得以彻底消化
淋巴细胞
红细胞
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示意图
电子显微镜下的3个大脑皮质细胞
骨骼肌 气管黏膜
膀胱黏膜
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
癌细胞

安妮是一名医学研究人 员,她是利用一台电子 显微镜拍摄到上面这张 照片的。当癌细胞慢慢 “爬进”一个试验室过 滤器上的小孔时,安妮 拍下了照片,以阐明癌 细胞是如何运动的。 (2005年)
老鼠肝脏的内部结构: 图中遍及肝脏内部的粉红色结构是血管, 血管中包含着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图中褐色部分是肝细胞,它们围绕血管排 列着。 图中绿色管道是胆小管,胆汁在其中流向 小肠。
胰液的作用P31
1. 2.
中和进入小肠的胃酸 提供消化三大营养素的消化酶,胰淀 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 白酶原。
消化腺: 口腔唾液腺—唾液 胰腺—胰液 肝脏—胆汁 肠腺—肠液之一部分
呼吸系统

呼吸道 肺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 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心脏和血管 血液的成分P17 淋巴系统
血液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T or B淋巴细胞 免疫分子:抗体(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反应

公共营养师教材

公共营养师教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公共营养师的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营养学概论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第三节矿物质第四节维生素第五节水第六节膳食纤维第四章食物营养基础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二节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三节油脂和调味品的营养价值第四节饮料和茶第五节营养强化和保健食品第六节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第五章膳食营养指导第一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第六章人群营养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三节婴儿营养第四节幼儿营养第五节学龄前儿童营养第六节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第七节老年人营养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第一节营养教育第二节社区营养管理第三节营养缺乏病预防第四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第八章食品卫生基础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第九章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节《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相关知识第三节食品营养标签管理第四节营养管理相关法规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重量的估计学习单元2 《食物成分表》的应用学习单元3 食物可食部和废弃率的计算学习单元4 食物生熟重量比值的换算方法学习单元5 称重记录表的设计学习单元6 膳食调查----称重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2 一份菜肴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3 一日膳食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计算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学习单元1 成人身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2 成人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坐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5 体格测量调查表的填写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头发和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成人消瘦的判断学习单元2 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学习单元3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一)----评价指标的计算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二)----常见指标的应用和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发育迟缓的判断思考题第三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的营养需要学习单元2 食物营养类别识别学习单元3 成人食物选择和用量的计算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主食用量学习单元2 确定成人副食用量学习单元3 成人一餐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成人一日食谱编制第三节食谱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1 食谱能量调整学习单元2 能量----价格调整学习单元3 食谱脂肪评价学习单元4 食谱美味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5 食物交换份法思考题第四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样品收集和标签解读学习单元1 食品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2 食品标签和配料解读学习单元3 营养标签解读学习单元4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加工过程学习单元2 食品感官检验学习单元3 粮油制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4 乳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5 饮料的营养价值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访谈和调查表填写学习单元2 入户动员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数据资料的录入学习单元2 数据的验证与核对思考题附录附录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附录2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2008)附录3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附录4 成人体质指数表附录5 随机数字表附录6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体重和身高标准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学习单元2 膳食摄入量调查---- 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学习单元3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学习单元4 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结构分析与评价学习单元2 膳食能量摄入量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3 膳食营养素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4 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学习单元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结果保存学习单元6 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7 膳食调查方法应用练习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学习单元1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学习单元2 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3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1 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24H尿样)学习单元2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3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判断学习单元2 营养性贫血的判断学习单元3 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4 骨软化病(维生素D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6 维生素C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7 维生素B2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8 锌缺乏的判断与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食品选购指导学习单元2 烹饪营养的指导学习单元3 平衡膳食测评学习单元4 膳食纤维摄入量的评估学习单元5 健康生活方式测评学习单元6 体力活动水平测试学习单元7 家庭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第二节营养教育学习单元1 家庭食品安全教育学习单元2 食品卫生检验问题解答学习单元3 体重控制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4 平衡膳食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5 科普文章的编写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学习单元1 儿童膳食能量和营养目标设计学习单元2 个体膳食目标设计学习单元3 均匀性群体膳食营养目标设计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个体营养食谱编制学习单元2 幼儿园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学校营养食谱的设计学习单元4 大学生食堂食谱的编制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食谱餐次比例和修改学习单元2 膳食蛋白质和脂肪调整学习单元3 膳食蛋白质互补的原则和评价学习单元4 个体食谱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5 群体食谱编制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学习单元1 谷类产品分析计划的制订学习单元2 液态奶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3 饼干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4 产品说明书的制作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能量密度和营养质量指数评价方法学习单元2 食物蛋白质质量评价学习单元3 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评价学习单元4 食物碳水化合物评价----血糖生成指数学习单元5 食物脂肪评价—脂肪酸比例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学习单元1 产品宣传资料的编写学习单元2 市场需求调查以及调查表设计学习单元3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专项调查表编制学习单元2 综合信息调查表的编制学习单元3 社区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学习单元2 人群基本资料的计算分析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社区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学习单元2 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思考题附录附录1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 S 及脂肪供能比附录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 S或AI S附录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 S或AI S附录4 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频率法调查表的设计学习单元2 膳食调查----食物频率法第二节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和评价学习单元1 个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2 群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3 定量频率法摄入量的计算第三节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1 膳食资料的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2 撰写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和监测学习单元1 孕妇的体格测量学习单元2 青少年身高和体重的监测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和体重的监测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学习单元1 血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2 尿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3 头发中营养指标的分析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碘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2 硒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3 氟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氟过量评价学习单元5 烟酸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6 个体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母乳喂养指导学习单元2 人工喂养指导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中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和指导第二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习单元1 演讲的技巧学习单元2 营养教育平面媒体材料制作学习单元3 媒体教育资料的评价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目标确定和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婴儿营养需要估计学习单元2 幼儿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素需要量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乳母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第二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幼儿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2 老年人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评价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标签的核对和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素补充剂评价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谷类食品强化剂的选择学习单元2 食品营养强化载体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写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强化的研发资料编写学习单元2 强化食品研发资料的编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收集学习单元1 食品相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学习单元2 食物中毒事件信息上报程序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社区人群营养与健康档案数据库建立学习单元2 膳食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措施的选择学习单元2 30天运动与膳食结合的能量消耗和健身方案制定学习单元3 营养干预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第四节营养干预方案效果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形成评价和过程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思考题第七章培训和管理第一节培训学习单元1 专项公共营养师培训计划编制学习单元2 公共营养师教学和培训第二节指导学习单元1 公共营养师业务实习指导学习单元2 案例教学法思考题附录附录1 维生素和矿物质使用量附录2 营养声称的使用准则附录3 个人健康及生活方式信息表附录4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版参考文献。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胃及其酶
新生儿胃容量小(20-50ml),贲门括约肌弱(易吐奶),幽门部急肌肉紧张。胃蛋白酶活力弱,凝乳酶、脂肪酶含量少,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时间为2-3h。
(3)肠及其酶
新生儿小肠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但是肠粘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粘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及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能力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要到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也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也较少(导致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
四、幼儿的生理特点(略)
1、幼儿期:1-3岁。
2、出牙情况
(1)1岁时: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
(2)1.5岁:出尖牙
(3)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共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出齐不迟于2.5岁。
(4)2.5岁:乳牙未出齐的,属于异常(如: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五、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学龄前儿童期:3周岁 至 6-7岁入小学前。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第四章 人群营养基础
第一部分: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1、妊娠基础知识
孕妇通过胎盘转运营养供给胎儿,经过大约280天,将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乳母必须分泌乳汁喂养婴儿,并保证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
2、妊娠分期的概念
妊娠粉3期,每3个月为1期。
(4)孕期肾功能的改变(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B2、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产物增加,特别是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餐后15min出现糖尿)

公共营养师-总课件

公共营养师-总课件
• 幼儿的牙齿还处于生长过程,故咀嚼功能尚未发 育完善,此时期的幼儿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及某些 营养缺乏病。
• 儿童咀嚼效率岁年龄增长而增强:6岁时达到成人 的40%,10岁时达到75%;
• 18月龄胃蛋白酶的分泌已达成人水平; • 1岁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和脂肪酶的活
性接近成人。
五、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3.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 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消化吸收 中最重要的阶段。
•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T)。 • 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
转运和主动转运2种形式来完成。
(1)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形式主要包括: 被动扩散、 易化扩散、 滤过、 渗透等作用。
被动扩散:
• 通常物质透过细胞膜,总是和它在 细胞膜内外的浓度有关。
渗透作用:
• 渗透可以看作是特殊情况下的扩散。 • 当膜两侧产生不相等的渗透压时,
渗透压较高的一侧将从另一侧吸引 一部分水分过来,以达到渗透压平 衡。
主动转运:
• 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营养成分必须 要逆着浓度梯度方向穿过细胞膜, 这种形式叫主动转运。
4.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 • 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
公共营养师实务
• 课程内容: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三、二级)
基础知识部分
•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 医学基础 • 营养学基础 • 人群营养基础 • 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 • 食品卫生基础 •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 • 营养教育与社区营养管理基础 • 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章 膳食营养指导和疾病预防
• 第一节 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 • 第二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 • 第三节 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 • 第四节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 •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职业资格类试卷]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3.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3.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3一、单选题1 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的不一致,易引起( )。

(A)缺乏功能性铁(B)缺乏维生素B12(C)生理性贫血(D)缺乏叶酸2 孕前体重正常,其适宜的孕期增重范围为( )kg。

(A)6~6.8(B)12.5~18(C)11.5~16(D)7~11.53 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的女性,其适宜的孕期增重为( )kg。

(A)14(B)12(C)10(D)7~84 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女性,其适宜的孕期增重为( )kg。

(A)10(B)12(C)13(D)145 分娩后的( )天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

(A)7(B)5(C)6(D)46 乳母前六个月每天泌乳约( )mL。

(A)650(B)600(C)700(D)7507 如乳母能量摄入很低时,泌乳量可降至正常的( )。

(A)20%~30%(B)30%~40%(C)40%~50%,(D)50%,~60%8 乳母膳食摄入量对乳汁中( )的影响不明显。

(A)钙(B)乳糖(C)维生素A(D)维生素B19 乳母膳食中( )缺乏会使乳汁中也相应缺乏,导致婴儿患急性脚气病。

(A)维生素B2(B)维生素B1(C)维生素A(D)维生素B1210 下列与婴儿生长发育特点不符合的是( )。

(A)1周岁时身长可达出生时的1.5倍(B)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 (C)婴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000g(D)1周岁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1.5倍11 婴儿1岁时身长约达( )cm。

(A)70(B)75(C)85(D)8012 婴儿出生头围平均是( )cm。

(A)32(B)30(C)34(D)3613 婴儿( )个月涎腺发育完善。

(A)2~3(B)1~2(C)3~4(D)4~514 新生儿的胃容量是( )mL。

(A)25~30(B)20~25(C)25~50(D)30~5015 幼儿( )月龄胃蛋白酶的分泌已达到成人水平。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 5.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单选题1.胃分泌的内因子不足时,则()吸收不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A.维生素B1B.维生素AC.维生素B2D.维生素B12正确答案:D解析: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内因子与食入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

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与回肠黏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

若机体缺乏内因子,则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下列有关胰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胰液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B.胰液是弱酸性液体C.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D.胰液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值正确答案:B解析: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pH值为7.8~8.4,日分泌量为1~2L。

胰液主要作用是中和进人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7~8)。

多选题3.下列关于胃酸的描述正确的为()。

A.胃酸由盐酸构成,由胃黏膜的壁细胞分泌B.维持胃内pH值,使钙、铁等处于游离状态C.促使胃蛋白酶原形成胃蛋白酶D.杀死随同食物进入胃内的微生物E.可促进胰液、小肠液的分泌正确答案:A,B,C,D,E解析:胃酸由盐酸构成,由胃黏膜的壁细胞分泌;盐酸的作用包括: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性环境;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4.影响胃排空的因素包括()。

A.胃张力的缺乏B.弥漫性神经肌肉性疾病C.迷走神经切除D.突发性胃轻瘫E.幽门功能障碍和十二指肠运动障碍正确答案:A,B,C,D,E5.胰液中所含的有机物主要有()。

公共营养师 基础知识1

公共营养师 基础知识1

● 公共营养师等级考试分为四级:四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其中四级最低,一级最高。

● 考试通常采取笔试,分为理论知识和实操两部分。

● 理论知识对应的教材为《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
● 实操对应的教材是《公共营养师(*级)》——具体对应等级名称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分为9个模块:
职业模块1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职业模块2 医学基础
职业模块3 营养咨询和教育
职业模块4 食物营养基础
职业模块5 膳食营养指导
职业模块6 人群营养
职业模块7 公共营养基础
职业模块8 食品卫生基础
职业模块9 相关法律法规。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资料第一章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公共营养师作为职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规范。

第二章医学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

人体共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人体共有九大系统分别为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系统。

其中,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分为上消化管和下消化管,消化腺分泌物对食物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食物消化吸收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吸收是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口腔内消化主要是机械性消化和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其中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可湿润和溶解食物、清洁和保护口腔、使食物合成食团、对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

胃内的消化主要是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胃壁细胞不仅分泌盐酸,还产生“内因子”,帮助吸收维生素B12.缺乏内因子会影响红细胞生成,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通常只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小肠是最长的消化道部分,也是主要的营养物质吸收场所。

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和主动转运。

脂类、葡萄糖和小分子的离子主要通过被动转运被吸收,而氨基酸的吸收则多为主动转运。

大肠主要吸收水和盐。

大肠内的细菌可以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1.1 孕期的内分泌变化孕期母体卵巢和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促进更多葡萄糖转运至胎儿。

此外,雌二醇可以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

公共营养师第二章医学基础

公共营养师第二章医学基础
良反应
营养咨询与教育
目标人群 老年人 儿童和青少年 孕产妇
肥胖人群
教育/咨询内容 饮食调整,平衡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 提高饮食多样性,重视营养均衡 给予足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适当 的蛋白质和脂肪 健康减重饮食,增加运动量
人体营养需求
1
能量
男性平均每天需摄入 2500 千卡,女性平均每天需摄入 2000 千卡。
2
蛋白质
成年人每天需求量为体重的 0.8 克/千克。
3
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我们的生长和发育、免疫系统、新陈代谢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饮食营养的基本原则
小碗小勺
使用小碗和小勺帮助控制食量。
丰富多彩的食材选择
3 饮食记录
记录每日饮食以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营养与健康
有益
• 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可预防疾病 • 控制体重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心情和注意力
危害
•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疾病和生活质量下降 • 营养缺乏可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障碍 • 过多或过少的某些营养素可能导致疾病和不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 质来源,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热量 食品的摄入。
足够的水分摄入
饮水养生,每天至少饮水 1500 ml,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和酒。
营养评价与监测
1 体重指数(BMI)
测量身体脂肪和肌肉主要有用的指标。BMI 是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2 腰围
腰围大于男性 90 厘米或女性 80 厘米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长期缺乏某些营养素可导致疾病。 世界上许多人口依然患有因营养 缺乏引起的疾病。

营养师医学基础判断题和选择题及答案

营养师医学基础判断题和选择题及答案

营养师医学基础判断题和选择题及答案1、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下,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答案:对2、消化系统是由食管、小肠等消化管组成的。

()答案:错3、老年人蛋白质、维生素的需要量应低于成人。

()答案:错4、胸腺是人体最大的腺体()答案:错5、人在婴幼儿时期躯干增长最快()答案:对6、组织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答案:错7、胃是重要吸收器官,吸收能力很强()答案:错8、生长发育中的少年儿童的能量处于正平衡状态()答案:对9、孕期尿糖增加是真性糖尿病()答案:错10、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

()答案:对11、消化腺借排出管道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腔内,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

()答案:错12、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其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和盐类。

()答案:对13、乳母膳食中钙含量不足时首先会使乳汁中钙下降。

()答案:错14、婴幼儿头颅生长最快,躯干慢于头颅发育。

()答案:错15、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50厘米。

()答案:对16、老年人代谢特点是分解代谢降低,合成代谢增高。

()答案:错17、妇女绝经后易骨折和骨质疏松。

()答案:对18、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答案:错19、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答案:对20、血液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包括水和蛋白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

()答案:错21、婴儿出生前6个月,其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5Kg。

()答案:错22、孕期尿中葡萄糖排出增加与血糖浓度有关。

()答案:错。

(与血糖浓度无关,与肾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加有关)23、6岁时第一恒牙萌出,咀嚼力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答案:错。

(远低于成人水平24、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体内瘦体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增加()答案:对25、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比男性低()答案:错(比男性高)26、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答案:对27、激素按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含氮类激素;第二类是含氧类激素()答案:错第二类是类固醇激素28、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答案:错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29、幼儿3岁时身长约100cm,约为出生时的3倍()答案:错(是2倍30、细胞内外液的成分,如钾、钠、氯、蛋白质和脂肪一起维持细胞内外液适宜的渗透压()答案:错有钾、钠、氯、蛋白质,没有脂肪。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1.道德是内在的、⾮强制性的特殊⾏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业性,连续性,实⽤性及规范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体现,爱岗敬业是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了以为⼈民服务为核⼼,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为准则。

4.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注:职业守则没有对职业⽬标进⾏要求5.职业的本质是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的是获取报酬。

⼆、医学基础1.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2.⼈体四⼤基本组织:上⽪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体九⼤系统: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殖、神经、内分泌、感觉器官。

4.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腔、咽、⾷管、胃、⼩肠(⼗⼆指肠、空肠和回肠)⼤肠(盲肠、结肠、直肠)其中⼝腔到⼗⼆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腔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腺体如(胃腺、肠腺)等5.⾎浆中所含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即⾎糖,正常浓度为 3.9-6.1mmol/l,胰岛素调节糖、脂肪蛋⽩质的代谢,能促进它们对葡萄糖储存和利⽤,具有降低⾎糖的作⽤.6.胃液所含的固体物中的重要成分有盐酸、胃蛋⽩酶原、粘液和内因⼦7.胃蛋⽩酶发挥作⽤的最适 PH 为 2.0,内因⼦是⼀种糖蛋⽩,与 B12 结合,能保护并促进B12 的吸收;缺乏内因⼦,B12 吸收不良,会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

二级营养师基础营养知识点(二、三、四章 )

二级营养师基础营养知识点(二、三、四章 )

第二章:医学基础1 人体生理基础♦细胞核考试重点选择题(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成熟的红细胞)♦人体中,除了成熟的红细胞外,都有细胞核♦染色体26对染色体♦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新陈代谢和兴奋性♦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区别: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组织:由结构和功能相似或相同的一些细胞及周围细胞间质一起构成;分: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系统:若干个器官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系统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循环;呼吸,生殖,泌尿;神经,免疫,内分泌,运动系统:骨,骨连接,骨骼肌骨骼构成:骨质,骨膜,骨髓,神经血管**骨骼成分: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韧性,弹性)无机质:磷酸钙,碳酸钙等(硬度,脆性)骨的成分: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构成重点循环系统:心血管和淋巴系统构成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室——主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内分泌系统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胰岛素作用: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能促进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加速肝脏细胞和肌细胞提取葡萄糖,并促进葡萄糖的储存和利用,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消化系统: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小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2食物的消化吸收:♦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颚下腺,舌下腺♦胃酸作用:激活道蛋白酶,维持酸环境,杀灭细菌,软化膳食纤维,变性蛋白,易于消化;♦胃液内因子:与VB12结合,保护B12♦胆汁:胆盐激活脂肪酶,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吸收,促进脂溶维生素吸收,胆固醇,胆色素排出体外小肠的吸收形式:被动转运:被动扩散,易化扩散,渗透,滤过作用;主动转运:第三章:营养学基础3.1营养学概论3.1.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平均需要量(EAR):满足半数个体需要的摄入量推荐需要量(RNI):满足绝大多数个体需要的摄入量适宜需要量(AI):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营养素的摄入量,能满足目标人群几乎所有的个体需要可耐受摄入量(UL):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值3.1.2 营养素的功能1)动态平衡: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水盐平衡:2)内环境稳态:神经系统调节,酶调节,激素调节;3.2能量及宏观营养素:3.2.1 能量1kcal=4.184kj; 1kj=0.239kcal三餐能量分配: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产能营养素生物卡价:1g碳水化合物:4kcal;1g蛋白质:4kcal;1g脂肪:9kcal能量消耗:1)基础代谢;2)体力活动;3)食物效应;4)生长发育及其他食物热效应:进食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碳水化合物:能量消耗5~6%;脂肪:能量消耗4~5%;蛋白质:能量消耗30~40%;混合进食:能量消耗平均10%;基础代谢,影响因素:体表面积,正比年龄,性别,激素,季节和劳动强度3.2.2蛋白质蛋白质是氮的唯一来源;蛋白质含氮量,平均16%1)氨基酸:必须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条件必须氨基酸;必须氨基酸:笨蛋来宿舍凉一凉鞋组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条件必须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氨基酸构成比例,以含量少的色氨酸为1计算氨基酸相应比例;氨基酸衍生物:蛋氨酸+半胱氨酸——牛磺酸蛋氨酸+赖氨酸——左旋肉碱2)蛋白质分类完全蛋白质: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乳类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的卵白蛋白,卵磷蛋白,小麦麦谷蛋白,玉米中的谷蛋白;半完全蛋白:必须AA种类齐全,数量不足或比例不当;小麦中的麦胶蛋白;不完全蛋白:必须AA种类不全,玉米胶蛋白,胶质蛋白,豌豆的豆球蛋白,动物结缔组织;3)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氮平衡:氮的摄入与排出量的关系;正氮平衡: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儿童,孕妇,康复;负氮平衡:摄入氮小于排出氮,饥饿,疾病;4)蛋白质生理功能: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共给能量;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运输工具的原料;5)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分表观和真蛋白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功效比值,生物价);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生物价:储留氮/吸收氮% ;净利用率=生物价×消化率♦氨基酸分;氨基酸分=被测蛋白氨基酸含量/参考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第一限制氨基酸与参考蛋白必须氨基酸比值6)蛋白质互补作用种属越远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种类越多越好7)蛋白质过量的危害;肥胖,增加结肠癌风险,增加钙流失,增加肾脏负担;8)蛋白质的推荐量及食物来源;成年男性:75g/d;成年女性:65g/d;其中优质蛋白占30~50%蛋白质食物主要来源: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谷类蛋白含量10%,是膳食主食,是蛋白质主要来源,蛋类蛋白质11~14%是蛋白质优质重要来源,鱼禽肉是蛋白质重要来源;9)人体蛋白质营养评价: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身体测量;生化检验;3.2.3 脂类1)组成和分类脂类: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人体脂肪:14~19%组成: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链长短:长链脂肪酸(≥14C);中链脂肪酸(8~12C);短链脂肪酸(2~6C)按结构:顺式和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使血清低密度胆固醇(LDL-C)升高,HDL-C降低)饱和度: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按不饱和脂肪酸第一个双键位置:n-3(DHA),n-6(AA)系列2)消化和吸收消化主要场所:小肠;消化过程:胆汁将脂肪乳化,脂肪酶将甘油三酯水解后被吸收3)生理功能(1)共给能量;(2)促进脂溶维生素吸收;(3)维持体温,(4)保护脏器;(5)提高膳食感官性状4)膳食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1)分类;碳水化合物:C H O 三种元素构成;葡萄糖(单),蔗糖(双),多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2)消化吸收;糖的吸收主要在小肠的空肠;正常情况,葡萄糖是大脑唯一能量来源3)生理功能;(1)储存和提供能量,供能比55~65%(2)构成机体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脂肪体内代谢,需要葡萄糖协助,若葡萄糖不足,脂肪不能彻底氧化而产生酮体,若积蓄会产生酮血(尿)症;(5)解毒;代谢产生葡萄糖酮酸,是重要的结合解毒剂(6)增强肠道功能;4)膳食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摄入的55%~65%,精制糖<10%(50g)淀粉是膳食碳水化合物主要摄入形式,5)血糖生成指数GI=进食2h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食后2h内血糖曲线下面积低GI<55;中GI:55~70;高GI>70;3.2.5矿物质常量元素(每日需要量大于100mg);硫,钠,氯,磷,钙,镁,钾微量元素(每日需要量小于100mg)钼,铜,碘,铬,硒,氟,猛,铁,锌矿物特点: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取;体内分布不均匀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常量元素镁缺乏时,胰岛素敏感性有所减低,补充镁可以改善葡萄糖耐受量微量元素3.2.6 维生素一种人体必须的微量营养素,非能量营养,不参机体构成每日需要甚微,但维持生命必须大多数不能在机体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共给VD经过肝脏,肾脏两次新陈代谢转化成1,2S-二烃维生素D才有活性3.2.7水每天饮水1200ml3.2.8膳食纤维分类:可溶膳食纤维,不可溶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生理作用:促进消化(不可溶)降低血清胆固醇(可溶)预防胆结石形成维护结肠功能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延缓血糖升高(可溶)推荐量:25~30g/d过量:影响消化,影响矿物质吸收,四:食物营养4.1谷物类谷物类包括:稻谷、小米、小麦、玉米、高粱、莜麦、荞麦等;营养成分组成特点: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70%),主要集中在胚乳中,生理功能:①②③④⑤⑥,我国居民膳食约66%的能量(多源于碳水化合物)谷物♦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我国居民膳食58%的蛋白质来自谷类,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富含B族维生素(受加工精度影响较大),♦脂肪含量低,约0.4%~7.2%♦矿物质约1.5~3%,包括钙、磷、钾、镁、钠及其一些微量元素;营养劣势:♦蛋白质氨基酸组成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维生素C含量较低常见的谷类营养特点:♦莜麦营养:蛋白质和脂肪均高于一般谷类,有全部必须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脂肪(富含亚油酸)碳水化合物,富含β-葡聚糖♦荞麦营养:蛋白属于完全蛋白,氨酸较丰富,含铬♦小米营养:营养素含量均较大米多,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铁、硒等。

高级营养师理论知识-医学基础

高级营养师理论知识-医学基础

高级营养师理论知识-医学基础分娩后的()天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

A. 7B. 5C. 6D. 3正确答案:B【解析】一般产后4~5日内的乳汁称为初乳,其后5~10天称为过度乳,继而为成熟乳。

关于婴儿的胃说法错误的是((江南博哥))。

A. 胃容量小,但出生10天可增长2~4倍B. 对含蛋白和脂肪丰富的乳类,胃排空快C. 1岁时胃容量可达300~500mLD. 胃蛋白酶活力强,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E. 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h正确答案:BD【解析】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为25~50mL,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mL,6个月时约为200mL,1岁时达300~500mL。

胃贲门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在吸饱奶后受震动则易导致胃中奶的溢出或呕吐。

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h。

下列关于婴儿体重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B. 后6个月体重平均增长0.5kgC. 前6个月体重平均增长0.6kgD.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E.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5正确答案:ABCD【解析】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前6个目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kg,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0.5kg。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下列受躯体神经支配的有()。

A.骨骼肌B.心肌C.体表结构D.关节E.平滑肌正确答案:ACD【解析】周围神经系统根据支配器官的性质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支配体表结构、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支配内脏、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小肠与胃相连接的部位是()。

A. 贲门B. 幽门C. 十二指肠D. 回肠正确答案:B【解析】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门,下端与盲肠相连,成人的小肠全长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第二章_医学基础

第二章_医学基础



1.2 组织:
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间质 疏松、致密、网状、脂肪、骨骼、血 液 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肌组织
神经组织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骨骼肌又称横纹肌, 是随意肌,接受神经 支配。 心肌部分有自主节律,但不受躯体神经支配,而 受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 平滑肌属不随意肌。
口腔 咽 食管 胃 胰

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从空肠到肛门
十二指肠
空肠
横结肠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肛门
回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大肠
2.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大消化腺 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肝和胰
小消化腺 食管腺、胃腺和肠腺 (消化管壁内)
腮腺 舌下 腺
肝 胰
颌下腺
免疫分子
七 泌尿系统
九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大脑、脊髓 周围神经: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神经 脊髓神经: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脑神经:12对,支配头颈、胸腹等部位器官。
十一 内分泌系统


激素可分为两大类: 一、含氮类激素: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腺垂 体分泌的促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 二、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4、胰岛
胰岛为散在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占胰腺总 体积的1%~2%。 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胰岛素



5、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 皮质分泌:1)盐皮质激素(排钠保钾,浓缩尿液) 2)糖皮质激素(在调节宏量营养素代谢 及参与人体应激和防御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促进AA 分解,转化为肝糖原,同时抑制胰岛素,使血糖升高) 3)性激素

营养师(基础知识)

营养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一、人体结构1。

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滑面内质网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类固醇物质的合成等功能相关。

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兴奋性是指细胞刺激产生的反映并以生物电变化的方式反映出来.2.组织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骼和血液。

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

3。

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部人体包括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和感觉器官九大系统。

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1。

骨和骨连接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构成。

三、消化系统组成及供能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1。

消化管成人的小肠全长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1心血管系统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六、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是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一、食物的消化1。

口腔内消化唾液的作用:①湿润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②清洁和保护口腔③唾液中的蛋白可使食物合成食团,便于吞咽④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对淀粉进行简单分解2。

胃内消化及吸收盐酸的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环境②一直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③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造成的酸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PH值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 吸收水分和盐类。 • 大肠细菌
– 分解食物残渣。 – 合成某些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等B族维生素
、维生素K
谢谢!
• 吸收——小分子营养物质穿透肠壁,进入血液或 淋巴。
• 利用——血液把营养物质运送到需要的地方用以 新陈代谢(更新原有组织或释放能量或补充代谢 损失)。
食物的消化:食物 → 消化道 小分子物质 加工分解
消化方式:
机械消化 牙齿咀嚼、胃肠蠕动 消化液、消化酶
化学消化
磨碎、搅拌 分解
1、口腔内消化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2、胃内消化 3、肠内消化
胃壁蠕动
食物+胃液


胰液: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
胆汁:乳化脂肪,有利于胰脂肪酶的作用
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使食物得以彻底消化
食物的吸收
吸收场所
口腔:基本无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的水和乙醇 小肠:人体最主要的吸收部位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
食物经消化后形成 的小分子物质通过 消化道进入血液或 淋巴液的过程
• eg:过敏反应
泌尿、生殖系统
• 泌尿: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 生殖:
男性:睾丸、输精管、尿道 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神经系统
• 大脑 • 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眼 •耳
内分泌系统
• 垂体 • 甲状腺 • 胰岛 • 肾上腺 • 甲状旁腺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吸收
消化吸收的本质
细胞质
• 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细胞器,主要包括线粒 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核糖体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动力工厂”
• 双层单位膜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状结构; • 是细胞内氧化供能(ATP)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
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组蛋白。
DNA分子上由不同核苷酸序列组成具有特定功能 的片段称为基因。
关于消化吸收的知识要点小结
• 胃酸(酸处理) • 肠液(碱处理) • 胰液(酶处理) • 胆汁(乳化脂肪)
胃酸(盐酸)的作用(P30)
• 激活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 • 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 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
; • 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
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4.免疫应答反应
•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 御系统,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病原体的损害。
–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单核-吞噬细胞 系统、补体、溶菌酶、黏液、纤毛等。
– 特异性免疫系统,
•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 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需要非特异性和免疫应答 反应协同参与。
• 消化和吸收是两个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过程,食物总 是先消化后吸收的。
• 消化吸收过一个过程——食物如何被利用
• 摄入——食物由体外进入胃肠 • 消化——在胃肠内食物破碎、混合,更关键的是
营养物质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如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公共营养师课程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人体构成
• 细胞→组织(4)→器官→系统(9)→人体
细胞
•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除极 少数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 部分组成。
• 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细胞膜
是液态双层脂质膜(镶嵌蛋白质)结构
循环系统
• 心血管系统 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 心脏和血管 • 血液的成分如图2-4(P17) • 淋巴系统
血液
免疫系统
• 免疫器官
– 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淋巴组织
• 免疫细胞:
– T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
• 免疫分子:
– 抗体(球蛋白) – 补体、 – 细胞因子
• 骨连接(关节) • 骨骼肌
消化系统结构
• 消化管: – 上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分三段:十二 指肠、 – 下消化道:空肠和回肠),大肠
• 消化腺: 口腔唾液腺—唾液 胰腺—胰液 肝脏—胆汁 肠腺—肠液之一部分
•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成人的肝重约为1500g。
呼吸系统
• 呼吸道 •肺
小肠内-胰液的分泌P31
1. 中和进入小肠的胃酸 2. 提供消化三大营养素的消化酶,胰淀粉酶、胰
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小肠内-胆汁的分泌
• 乳化脂肪P31
小肠内-小肠液的分泌P31
• pH 7.6 • 成人每日分泌量1~3L
小肠的吸收功能
• 小肠黏膜的表面积:200m2左右。 •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3~8h
组织
• 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些细胞及其周围的细 胞间质一起构成组织。
• 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九大系统
1. 运动 2. 循环 3. 呼吸 4. 消化 5. 泌尿 6. 生殖 7. 神经 8. 内分泌 9. 感觉器官
运动系统
• 骨(及骨髓) – 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 成。 – 是人体最坚硬的结缔组织 – 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两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