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说明书
基于城市特色的绿道规划设计方法探索——以泉州市绿道总体规划为例
基于城市特色的绿道规划设计方法探索——以泉州市绿道总体规划为例朱江甘有军邓木林尹向东【摘要】文本以泉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为例,对基于城市特色的绿道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提出在绿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规划选线、绿道设施建设、绿道多功能开发等方面,突出对城市特色的把握。
【关键词】绿道;绿道规划;城市特色;设计方法;泉州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
——《北京宪章》[ 1]《北京宪章》给我们生动的描述了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特色逐渐丧失的现象。
的确如此,经过“欧陆风”“现代风”刮过的中国城市,由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变革出来的城市特色正在逐渐消失,千城一面现象严重,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常常困惑于自己身在何处。
但是人们生活的情趣来源于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寻找失去的城市特色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主题,城市特色的塑造也已成为从规划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城市特色与绿道建设“城市特色”是在差异性前提下物质空间所展示的形象特征、形象美,是人文活动所透射的地方气质,并为广大市民所认同。
城市特色主要由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构成[2]。
从传统意义的城市特色来看: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经过特定的历史过程形成的[3]。
挖掘和发扬城市特色,并在规划设计中体现,是目前我国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一般情况下:绿道由绿廊系统、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4]。
绿道的空间特征使其具有串联城市自然和历史文化场所的特殊功能,通过绿道的规划建设,可以与城市自然生态格局有机结合,并有效传承和发扬城市文化要素,从而达到塑造城市特色要素的目的。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与建筑退让红线控制第五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第六章城市建筑景观控制第七章市政工程设施控制第八章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第九章特别地区的补充规定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1.1 为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福建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在泉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各项建设,除应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要求外,必须遵守本规定的要求。
1.3 在泉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已经上报批准的,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执行,未经上报批准的,应执行本规定的要求。
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应按照附录表一要求执行。
设计方案会审后,应按会审纪要修改意见要求进行调整修改,并上报调整方案,经市城乡规划局审定,下达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
1.4 本市规划范围的临时建设、村镇建设和私有房屋修建按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1.5 本规定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1.6 本规定由泉州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2.1 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国家标准,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10大类:(一)居住用地(R);(二)公共设施用地(C);(三)工业用地(M);(四)仓储用地(W);(五)对外交通用地(T);(六)道路广场用地(S);(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八)绿地(G);(九)特殊用地(D);(十)水域和其它用地(E)。
2.2 城市用地性质的确定必须与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相符合,在符合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下,允许对土地使用性质作适当的调整,土地使用相容性按《表2.1 土地使用相容性规定表》规定执行,凡需要变更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中规定范围的须报市政府批准。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的批复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
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8.01
•【字号】泉政文[2013]193号
•【施行日期】2013.08.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
正文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的批
复
(2013年8月1日泉政文〔2013〕193号)
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城乡规划局:
你们《关于要求审批〈泉州市城市绿地规划(修编)〉的请示》(泉公用〔2013〕214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规划年限为2015年至2030年。
二、在绿地系统规划组织实施中,要以建设“富有沿海滨江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生态城市”为总目标,制定园林绿化建设近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完善城市绿地布局,形成“一湾、二核、两江、四山、多园”的绿地结构,营造文化深厚、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
三、绿地系统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严格按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落实绿地系统规划各项绿化指标。
要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管理,全面实行“绿线”管理制度,加快公共绿地、山体绿化、防护绿地、生产绿
地、生态景观绿地建设,确保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绿地系统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
如因发展需要,确需调整的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报批。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泉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年)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泉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泉政文【2015】60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泉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年)的通知泉政文【2015】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泉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专家评审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市林业局)要抓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确保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的圆满完成。
泉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年)项目名称:泉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年)项目法人:泉州市林业局项目咨询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项目负责人:教授级高工教授级高工审核人: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资质证书:工程咨询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编号 2012007003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承担部门负责人:杨开良教授级高工项目参加人员:马燕娥教授级高工杨开良教授级高工栗晓禹工程师王林高级工程师李树滨高级工程师邬凤义工程师白星雯工程师执笔:马燕娥教授级高工制图:李树滨高级工程师制表:马燕娥教授级高工校对:王林高级工程师福建省泉州市林业局项目协作人员:林华伟泉州市林业局局长黄国勇泉州市林业局绿化办主任叶维忠泉州市林业局营林站站长鲁少华泉州市林业局绿化办主任科员陈辉义泉州市林业局资源站站长林芳顺泉州市林业局营林站工程师项目参加人员:李丽玲泉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叶思敏泉州市林业局绿化办工程师廖伟宏泉州市林业局营林站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项目协作人员:钱云教授/博导黄川壑博士庄子莹硕士张硕硕士李景文教授/博导费俊杰硕士王健铭硕士夏延国硕士肖爱华硕士侯田田硕士侯胜杰硕士赵天元学士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协作人员:卢书兵博士前言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总面积约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36万人。
泉州绿道网总体规划构想
湾中环线 、洛阳江东线 、洛阳江西线 、晋江北线、晋江 约3 万人 。5 0 号绿道沿罗溪地区向北延伸 ,预留与莆 田 南线、九十九溪线、梧安溪线。九条主线网络串联泉州 绿道 的联 系廊道 。 都市区2 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 0 5 号绿道的绿化缓冲区面积约4 平方公里,其中: 0
1 号绿道 : 滨海线。主要沿泉州滨海布局 ,以滨海 川 海为特色,南起泉州湾畔的东海浔浦民俗村,经泉 旧
风光为特色 ,南起南安石井小盈岭旅游度假区,经同头 州古城 ,南安九日山风景区 ,沿东溪经洪濑 、梅山至凤 湾、深沪湾 、泉州湾、青山湾 、大港湾至湄洲湾南岸 山风景区。全长约6公里 ,途经l多个发展节点,直接 0 0
龙小镇等。 8 号绿道的绿化缓冲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 ,其中: 0 5 号绿道 :洛阳江西线。纵贯晋江平原东部 ,沿洛 生态型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南安的凤巢森林公 0
阳江西岸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南起泉州湾畔的东 园、晋江的古磁灶遗址等;郊野型面积约1平方公里 , 0
海观音山,向北途经城东 、洛江 ,北至仙公山风景名胜 主要位于泉州高尔夫公同、南安的石桥水库等 ;都市型
办美术书法 、 摄影、作文竞赛 ,举办小型的体育竞赛和 以人为本 、各显其能”的原则 ,通过县市互动和城市
舞蹈比赛 。在文化长廊 ̄N务区文化沙龙中,充分体现 间联动的方式推进绿道规划建设。各县市可分别制订 l. l
泉港峰尾风景区等 ;都市型面积约4平方公里,主要位 0
观音山森林公园、惠安百崎湖公园和泉港锦锈公园等。
于晋江的金井水城风景区 、石狮黄金海岸风景区、泉州 起泉州湾畔的晋江陈埭 ,经泉州江南文化公园,沿西溪
4 号绿道 :洛阳江东线。沿洛阳江东岸布局 ,以田 节点 ,直接服务人口约5万人。7号绿道 自南安城区沿 0
龙泉区新绿道规划方案 (2)
龙泉区新绿道规划方案
简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人们对城市绿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由此,针对龙泉区现有绿化面积较少、城市人口密集等问题,提出了新绿道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
本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在龙泉区内打造一条总长度为50公里左右,覆盖全区主要区域的新绿道,以满足居民出行、休闲、健身等多种需求。
规划区域
此次龙泉区新绿道规划沿线涉及龙泉区新城区、涵江区等多个区域,规划区域总面积约为8000亩。
规划路线
新绿道的总路线分为两条:南线和北线。
南线总长约25公里,起始点为龙泉区新城区人民广场,终止于涵江区海沧路。
北线总长约25公里,始于龙泉区龙泉镇,终于龙泉区九龙镇。
南线路线
龙泉区新城区人民广场 - 东福路 - 漳泉路 - 金龙路 - 抚汇路 - 富强路 - 省道S331龙泉段 - 建发路 - 正阳路 - 海沧路。
北线路线
龙泉镇 - 九龙镇。
设施建设
新绿道沿线将设立多处公共休息点和健身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身和休息场所。
同时,还将配套建设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坐拥海景的咖啡馆、书吧、街头艺术等,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建设时间
预计新绿道规划工程将于2022年开始实施,工期为两年左右。
总结
本规划方案将在龙泉区内打造全新的绿色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更多便捷的出行途径。
并且,建设过程中还将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建设理念和方式,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行贡献。
绿道项目建议书
绿道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绿道,是指设置于城市或乡村的绿地带,用于供居民休闲、健身和与大自然亲近的公共空间。
本项目旨在创建一条连接城市主要景点的绿道,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 提供休闲休憩场所:通过绿道的建设,为市民创造一个供散步、跑步、骑行和其他户外活动的安全环境。
2. 保护自然环境:在绿道沿线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推动经济发展:绿道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促进周边商业、餐饮和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三、项目内容1. 绿道规划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我们建议在市中心附近规划一条长度约为10公里的绿道,穿越市内的主要景点和繁华地段,以提供方便的休闲路径。
2. 绿道设计与建设2.1 绿地景观设计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设计师将绿道规划为多样化的景观区域,包括花坛、景观花园、水景和休闲座椅等,并设置适当的观景点,供市民休息和观赏。
2.2 道路与标识设置为了确保绿道的安全性,我们建议在绿道两侧分设行人和自行车道,并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引导市民正确使用。
2.3 照明设施为了夜间的使用需求,我们建议在绿道沿线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确保市民在晚间也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绿道。
3. 绿道管理为了确保绿道的良好运营与管理,我们建议设立专门的绿道管理机构,负责绿道的日常维护和巡逻,确保市民的安全和绿道的整洁。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将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规划工作,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设计与建设阶段在设计与建设阶段,我们将聘请专业的设计团队,并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
3. 绿道管理与运营阶段在绿道管理与运营阶段,我们将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的维护、设施更新和推广工作。
五、项目预算和资金来源1. 项目预算总额为XXX万元,其中包括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2024年城市绿道全面建设方案
人情,增强绿道的文化底蕴。
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
02
通过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营造出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丰富
绿道的视觉体验。
标志性节点打造
03
在绿道中设置标志性节点,如景观小品、雕塑、特色花坛等,
提升绿道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便捷性与舒适度考量
无障碍设计
在绿道规划中充分考虑无 障碍设计,确保老年人、 残疾人等群体能够便捷、 安全地使用绿道。
定期检查与维护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绿道设 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
专项维修基金
设立专项维修基金,用于绿道 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改造。
社会化管理模式
引入社会化管理模式,鼓励企 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绿道 的维护管理。
环境监测与评估
实施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及 时掌握绿道环境状况并采取相
应措施。
04 实施步骤与时间 安排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现有绿道在规划、建设、管理等 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现有绿道设施与服务
评估绿道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如休憩 设施、标识系统、卫生设施等)及服 务水平(如维护管理、安全保障等) 。
全面建设目标设定
01
02
03
总体目标
明确全面建设城市绿道的 总体目标,如构建完善的 绿道网络体系、提升绿道 品质与服务水平等。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在绿道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
创新技术与管理手段应用
积极引入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绿道建设和管理效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绿道网络持续完善
未来将继续完善绿道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 绿道的互联互通。
智能化水平提升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提高绿 道服务和管理水平。
泉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说明书
目录1、导言 (2)1.1规划背景与意义 (2)1.2规划范围与期限 (2)1.3规划依据 (3)1.4规划技术路线 (3)2、绿道系统内涵及相关经验借鉴 (4)2.1绿道系统内涵 (4)2.2相关经验借鉴 (4)3、相关规划解读 (7)3.1《福建省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7)3.2《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7)3.3《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 (8)3.4《泉州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总体规划》 (9)3.5《泉州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0)3.6《泉州古城保护整治规划》 (10)3.7小结 (11)4、绿道选线基础条件分析 (11)4.1生态格局 (11)4.2景观资源 (12)4.3城镇建设与人口分布 (15)4.4交通系统 (16)4.5旅游需求 (17)4.6选线模型与综合分析 (17)5、规划目标与原则 (20)5.1规划目标 (20)5.2规划原则 (20)5.3规划策略 (20)6、城市规划区绿道系统规划 (22)6.1规划结构 (22)6.2总体布局 (22)6.3交界面控制 (28)6.4绿道控制区及绿廊生态建设 (29)6.5服务设施(驿站)布局 (31)6.6分区建设指引 (33)7、环湾核心区绿道系统规划 (38)7.1规划结构 (38)7.2总体布局 (38)7.3绿道控制区规划 (44)7.4绿道慢行系统规划 (45)7.5绿道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46)7.6绿道服务设施系统(驿站)规划 (48)8、古城绿道规划与建设指引 (50)8.1古城的特色与交通 (50)8.2古城绿道的定位与分类 (52)8.3古城绿道的结构与布局 (53)8.4古城绿道分线路特色 (54)8.5古城绿道服务与交通系统 (55)9、绿道与土地功能协调发展指引 (59)9.1绿道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指引 (59)9.2绿道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指引 (60)10、绿道沿线文化与旅游发展指引 (64)10.1绿道沿线文化传承策划 (64)10.2绿道旅游策划与规划 (65)11、分类建设指引 (68)11.1滨河休闲型 (68)11.2滨海风情型 (70)11.3现代都市型 (72)11.4古城风貌型 (74)11.5田园郊野型 (77)11.6山林野趣型 (78)12、近期建设规划 (81)12.1分期建设规划 (81)12.2近期建设目标 (82)12.3近期建设路线 (82)13、规划实施保障 (84)13.1组织计划管理 (84)13.2实施保障措施 (84)13.3配套支持政策 (85)图录1、城市规划区旅游资源现状分布图2、城市规划区绿道网总体布局图3、城市规划区绿道网类型分布图4、城市规划区绿道网服务设施布局图5、城市规划区绿道网交界面分布图6、环湾核心区绿道网总体布局图7、环湾核心区绿道网类型分布图8、环湾核心区绿道网控制区规划图9、环湾核心区绿道网服务设施布局图10、古城绿道规划布局图11、绿道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图12、城市规划区绿道网分期建设规划图13、环湾核心区绿道近期建设规划图1、导言1.1规划背景与意义1.1.1规划背景(1)福建省加快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泉州市积极落实省政府组织开展的“点线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0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区。
绿道整体规划建设策划方案课件
02
04
建设材料成本: 绿道建设需要各 种材料,如混凝 土、钢材等,需 要考虑材料成本
维护成本:绿道 建成后需要维护, 需要考虑维护成 本
建设质量控制
制定严格的质 量标准和验收 规范
选用优质材料 和设备,确保 工程质量
加强施工过程 管理,确保施 工质量
建立完善的质 量管理体系, 确保工程质量 持续改进
清洁卫生:保持绿道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垃圾和杂草
设施维护:对绿道设施进行定 期维护,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绿化管理:对绿道绿化进行定 期修剪和养护,保持绿化美观
谢谢
绿道整体规划建设策 划方案
演讲人
目录
PART One
绿道规划设计
PART Two
绿道建设实施
PART Three
绿道运营管理
绿道规划设计
绿道选址
1 自然环境: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 2 人文环境:选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的区域 3 交通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可达性高的区域 4 土地利用:选择土地利用合理、土地资源充足的区域 5 配套设施:选择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区域 6 居民需求:选择居民需求旺盛、使用频率高的区域
绿道运营管理
运营模式
1
政府主导模式:政府负责绿道 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公
共服务。
2
企业主导模式:企业负责绿道 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供市
场化服务。
3
公私合营模式:政府与企业合 作,共同负责绿道的规划、建 设和运营,提供多元化服务。
4
社区参与模式:社区居民参与 绿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
供社区化服务。
绿道功能分区
01
休闲区:提供休闲、娱 乐、健身等设施和服务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规划范围]市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
市域要形成“一区、两翼、多支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预计到2015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20万人,城镇人口约47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8%。
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50万人,城镇人口约5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3%。
预计到203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920万人,城镇人口约6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1%。
根据划分原则,将空间类型区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生态保护区。
●晋江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区。
中心城区主要由青阳、梅岭、西园、罗山、新塘、灵源六街道组成,城镇密集区包括晋北组团(池店、磁灶)、晋西组团(安海镇、内坑镇、东石镇)和晋南组团(金井镇、深沪镇、英林镇、龙湖镇)。
生态保护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自然保护区、晋江坫头海滨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石狮优先发展区:包括主城区和三个重点发展节点城镇。
主城区由城市中心区和滨海组团组成,三个重点发展节点镇是指北部的蚶江镇、东北部的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和东南部的永宁镇。
生态保护区:宝盖山森林公园、永宁黄金海岸度假区、灵秀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惠安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三大次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主要由螺城、螺阳两镇组成,三大次中心城区是指洛秀、斗尾、崇武三个次中心城区。
生态保护区:惠女水库、陈田水库、锦芳水库、菱溪水库、眉山水库和洛阳江、黄塘溪等水源保护区,崇武海滨森林公园、文笔山森林公园、科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洛阳江沿岸、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南安优先发展区:包括市区和三个次中心、六大片中心。
泉州南安市两溪“文化、生态绿廊”概念性景观规划1、规划范围(一
泉州南安市两溪“文化、生态绿廊”概念性景观规划一、规划范围(一)晋江:南安段流经霞美、丰州,全长约8.4 km。
(二)东溪:发源永春,流经码头、梅山、洪濑、康美,至丰州双溪口与西溪汇合入晋江,干流总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1917平方公里。
沿途纳诗溪、淘溪、罗溪和梅溪等支流,支流总长约128 km。
(三)西溪:发源安溪,流经仑苍、美林、溪美、柳城、霞美,至丰州双溪口与东溪汇合入晋江,全长28.2公里,总流域面积3101平方公里。
沿途纳英溪、兰溪、檀溪等支流,支流总长约71km。
二、规划思路(一)背景: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海丝文明”、泉州环湾向湾城市发展战略,结合省、泉州市水利规划建设,并与南安十三五规划和各区、各镇规划相衔接,强调水生态、水利用;落实南安“十三五规划”中西溪发展轴和东西发展轴,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辐射作用,振兴南安北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1)与安全生态水系深度结合;(2)与人口密集区域段和城市景观相结合;(3)与文化产业、文物保护、休闲旅游和美丽乡村等资源相结合;(4)与道路交通体系相结合;(5)与产业培育相结合;(6)与土地综合利用开发相结合。
2.定位:“两溪贯千年,再忆闽南源”。
体现:山水对话,水绿相融,历史记忆,文化流淌。
3.策略:以安全生态水系为核心主线,围绕“六个结合”实施两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以“背水发展”向“面水发展”的华丽转变,打造集文化追忆、文化展示、自然风景、产业发展等多元文化的区域旅游为主的跨界产业项目。
再现南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文化内涵和古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古时先有丰州后有泉州)4.功能分区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的理念,以“两溪一湾”流域安全生态水系综合整治为契机,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完善区域市政景观和公共配套基础设施,深入挖掘、整合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和宗教文化等闽南特色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和城镇片区改造建设,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以及流域周边土地综合利用开发和产业培育、转型升级。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取土等; 对环境和人的休闲游憩活动造成安全隐患的各类活动,应按照相关规定与绿
道控制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危险品储藏运输、垃圾填埋处理等。; 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造成安全隐患或破坏的各类活动; 与绿道开发利用无关的临时建(构)筑物。
本导则针对福建省的省情及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在遵循国家、省有关城市、 县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并参照其他省相关在编标准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编 制而成。
导则由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由于导则编制时间很紧,难免存在 一些不足和缺漏,希望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 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所(地址:福州市营迹路 4 号,邮政编码:350003,邮箱:fjplan@),以便修订时参考。
标识系统规划建设要求 6.3
............................................................. 17
6.4 服务设施系统规划建设要求 ....................................................... 17
人工系统 2.2.3 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 有慢行交通、休闲游憩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与健身设施、科普教育 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标识系统:包括信息标识、指路标识、规章标识、警告标识等。
验收标准 8.3
............................................................................. 29
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2-2030)——说明书2013.04.07
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2-2030)——说明书2013.04.07目录目录 .......................................................................................................................... ...................... I 第一章总论 (1)1.1编制目的 (1)1.2指导思想 (1)1.3规划原则 (1)1.4规划范围与期限 (1)1.5规划依据 (2)1.6规划内容及重点 (2)1.7规划思路 (3)1.8环境卫生术语 (4)第二章城市与总体规划概况 (6)2.1城市概况 (6)2.2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7)第三章环卫现状及评价 (9)3.1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9)3.2环境卫生专业人员 (9)3.3道路清扫保洁 (10)3.4生活垃圾处理 (10)3.5餐厨垃圾处理 (11)3.6粪便处理 (12)3.7水域垃圾管理 (12)3.8工业垃圾管理 (12)3.9建筑垃圾管理 (12)3.10现状环卫基础设施 (12)3.11环卫公共设施 (15)3.12环卫作业机械设备 (15)3.13环卫经费 (16)3.14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16)3.15环卫现状综合评价 (16)第四章环境卫生发展战略规划 (18)4.1环卫规划目标及控制性指标 (18)4.2环卫管理体系规划 (19)4.3环卫经费管理规划 (19)4.4环卫管理制度规划 (19)4.5环卫市场管理规划 (20)4.6环卫数字化建设规划 (21)4.7环卫科技发展规划 (21)4.8环卫监管体系规划 (21)4.9环卫应急管理体系规划 (22)第五章环境卫生发展预测 (23)5.1服务范围 (23)5.2服务人口 (23)5.3生活/餐厨垃圾产生量预测 (23)5.4生活垃圾成分变化预测 (26)第六章生活垃圾处理路线和处理设施规划 (27) 6.1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规划 (27)6.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31)第七章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34)7.1生活垃圾收集方式规划 (34)7.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规划 (34)7.3生活垃圾转运方案规划 (37)7.4生活垃圾收集点规划 (38)7.5生活垃圾转运站布局规划 (39)7.6生活垃圾收运车辆规划 (41)第八章餐厨垃圾处理路线和处理设施规划 (43)8.1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规划 (43)8.2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47)第九章餐厨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48)9.1餐厨垃圾收运系统规划原则 (48)9.2餐厨垃圾收运方式规划 (48)9.3餐厨垃圾收集方案规划 (48)9.4餐厨垃圾收运方案规划 (49)9.5收运系统设备配置规划 (50)第十章其它垃圾管理规划 (51)10.1粪便处理管理 (51)10.2工业垃圾管理 (51)10.3建筑垃圾管理规划 (51)10.4特种垃圾管理 (52)10.5水域垃圾管理 (52)10.6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管理 (52)第十一章道路及水域清扫保洁规划 (53)11.1道路清扫保洁要求 (53)11.2道路清扫方式规划 (53)11.3道路清扫保洁设施规划 (53)11.4水域保洁规划......................................................................................................................55 第十二章其它环卫基础设施规划. (56)12.1公共厕所规划 (56)12.2环卫停车场所规划 (57)12.3环卫车辆清洗站规划 (57)12.4基层环卫管理机构与专业人员规划 (57)12.5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规划 (58)12.6环卫工人居住宿舍规划 (58)第十三章环卫设施投资建设规划 (59)13.1环卫设施投资匡算 (59)13.2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59)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60)14.1纳入各层次城市规划 (60)14.2加强环境卫生法制管理 (60)14.3加快环卫改革,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 (60)14.3保障环境卫生经费投入 (60)14.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卫生意识 (60)14.5加快环境卫生科技发展 (60)14.6强化垃圾源头控制管理,提高垃圾减量化水平 (61)14.7构建垃圾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垃圾分类收集 (61)14.8建立环境卫生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61)14.9抓紧专题研究和试点研究 (61)第十五章环卫规划效益分析 (62)15.1经济效益 (62)15.2社会效益 (62)15.3环境效益 (62)第一章总论1.1 编制目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绿道的规划设计标准
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绿道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自10月30日起执行.标准将慢行系统分为都市型、郊野型、生态型三类.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都市型绿道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宜设置综合慢行道;步行道单独设置时宽度不小于两米,与市政道路结合时不小于3米.郊野型、生态型步行道设置均不小于米.郊野型综合慢行道不小于3米,生态型综合慢行道不小于两米.生态型、郊野型绿道必须设置绿化保护带,生态型绿道每一侧的绿化保护带宽度不宜小于15米,郊野型不宜小于10米.都市型绿道应设置绿化隔离带,新城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不宜小于3米,旧城不宜小于米,旧城中心或改造难度较大的地区不宜小于1米.
标准提出,绿道选线要尽可能体现福建省自然特色、历史人文景观等,并尽量选取生态条件优越、方便群众的地段.绿道与城市隧道、桥梁合并设置时,自行车道宽度不宜小于两米,服务设施宜集中设置于驿站.。
绿道项目建议书
绿道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绿道项目建议。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打造一条通畅便利的绿道,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运动、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并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交通选择。
三、项目内容1. 绿道规划设计我们将精心规划和设计绿道路线,以兼顾城市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
绿道将贯穿市区主要景点和居民区,连接公园、商业区和重要公共设施,方便市民利用绿道进行健身活动、休闲娱乐和日常出行。
2. 绿道建设设施为了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绿道将配备一系列的设施,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景观小品、休息亭等。
同时,我们将优化绿道的绿化植被布局,增加绿地面积,创造更多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休憩空间。
3. 绿道管理和维护为保证绿道的正常运营和管理,我们将建立专门的绿道管理机构,负责绿道设施的维护、绿化植被的养护、安全监控和服务设施的运营等工作。
同时,我们也将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绿道的良好使用状况。
四、项目优势1. 提升城市形象绿道的建设将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绿道的建设将为市民提供一个方便、安全且舒适的运动场所,鼓励市民参与户外活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3. 缓解交通压力绿道的建设将为市民提供另一种绿色出行方式,鼓励人们步行、骑行或者滑板等非机动车出行,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调研和规划(3个月)组织相关专业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确定绿道路线规划和设计方案。
2. 环境评估和审批(2个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获取相关审批文件和手续,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3. 建设和设施配套(12个月)开展绿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配套工作,包括道路铺设、设施安装、绿化植被布置等。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1.30•【字号】泉政文〔2018〕23号•【施行日期】2018.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的通知泉政文〔2018〕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泉州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原《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的通知》(泉政〔2013〕7号)同时废止。
泉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1月30日泉州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一、为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监督管理。
三、本规定所称城市绿线,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四、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绿线的管理工作。
规划、国土资源、住建、林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城市绿线的管理工作。
五、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城市绿线划定的主要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的具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编制其他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不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的具体布局。
市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合作,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泉州绿道网总体规划构想
泉州绿道网总体规划构想
余美生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 一、绿道设计理念rn绿道(Greenway)是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的、线形绿色敞开空间.绿道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
游憩线路.根据需要,绿道外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区或农业生产用地作为城
市生态廊道或组团隔离带.
【总页数】5页(P80-84)
【作者】余美生
【作者单位】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资源特征的安徽省域绿道网总体规划方案与思路 [J], 陈永生;卫超;李莹莹
2.《珠海市城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20)》解析 [J], 陈凌芳
3.2020年,沿着绿道走遍福建——《福建省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2012-2020)》发布 [J], 邹小燕
4.河北省召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绿道网总体规划座谈会 [J], 任启文
5.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三等奖)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J], 宋劲松;马向明;曾宪川;蔡云楠;何昉;罗勇;郭建华;方正兴;庄荣;徐东辉;温莉;杨玲;朱江;杨春梅;李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泉州山线绿道项目简介
泉州山线绿道项目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16(0)6
【摘要】泉州山线绿道主要是依托泉州市“山、文、城、海”的自然生态格局,
串联城乡自然、人文景观.构筑多元文化融合、山水相连、低碳节能的多类型、多功能、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
通过规划建设,把泉州山线绿道打造成集“景观走廊、旅游走廊、文化走廊、健康走廊、服务走廊、欢乐走廊”为一体的泉州精品绿道典范,将山与海紧密连结、城与乡融为一体,提升泉州生态环境品质,彰显泉州特色风貌,激发地区活力,引领泉州城精致慢生活。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泉州市;绿道;生态格局;文化融合;人文景观;网络系统;环境品质;走廊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5.712
【相关文献】
1.绿道沿线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研究--以泉州绿道为例 [J], 蔡英杰
2.基于生态优先的泉州山线绿道设计理念和实践要点 [J], 张哲源
3.非营利性市政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以泉州市山线绿道工程为例 [J], 郭慧铭
4.绿道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意义及应用——以南浔中心城区绿道建设及滨河景观提升设计项目为例 [J], 陆娅
5.山体绿道景观空间复合视觉感受设计引导探索——以泉州市山体绿道示范段为例[J], 赵彦;卫丽亚;李海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导言 (2)1.1规划背景与意义 (2)1.2规划范围与期限 (2)1.3规划依据 (3)1.4规划技术路线 (3)2、绿道系统内涵及相关经验借鉴 (4)2.1绿道系统内涵 (4)2.2相关经验借鉴 (4)3、相关规划解读 (7)3.1《福建省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7)3.2《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7)3.3《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 (8)3.4《泉州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总体规划》 (9)3.5《泉州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0)3.6《泉州古城保护整治规划》 (10)3.7小结 (11)4、绿道选线基础条件分析 (11)4.1生态格局 (11)4.2景观资源 (12)4.3城镇建设与人口分布 (15)4.4交通系统 (16)4.5旅游需求 (17)4.6选线模型与综合分析 (17)5、规划目标与原则 (20)5.1规划目标 (20)5.2规划原则 (20)5.3规划策略 (20)6、城市规划区绿道系统规划 (22)6.1规划结构 (22)6.2总体布局 (22)6.3交界面控制 (28)6.4绿道控制区及绿廊生态建设 (29)6.5服务设施(驿站)布局 (31)6.6分区建设指引 (33)7、环湾核心区绿道系统规划 (38)7.1规划结构 (38)7.2总体布局 (38)7.3绿道控制区规划 (44)7.4绿道慢行系统规划 (45)7.5绿道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46)7.6绿道服务设施系统(驿站)规划 (48)8、古城绿道规划与建设指引 (50)8.1古城的特色与交通 (50)8.2古城绿道的定位与分类 (52)8.3古城绿道的结构与布局 (53)8.4古城绿道分线路特色 (54)8.5古城绿道服务与交通系统 (55)9、绿道与土地功能协调发展指引 (59)9.1绿道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指引 (59)9.2绿道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指引 (60)10、绿道沿线文化与旅游发展指引 (64)10.1绿道沿线文化传承策划 (64)10.2绿道旅游策划与规划 (65)11、分类建设指引 (68)11.1滨河休闲型 (68)11.2滨海风情型 (70)11.3现代都市型 (72)11.4古城风貌型 (74)11.5田园郊野型 (77)11.6山林野趣型 (78)12、近期建设规划 (81)12.1分期建设规划 (81)12.2近期建设目标 (82)12.3近期建设路线 (82)13、规划实施保障 (84)13.1组织计划管理 (84)13.2实施保障措施 (84)13.3配套支持政策 (85)图录1、城市规划区旅游资源现状分布图2、城市规划区绿道网总体布局图3、城市规划区绿道网类型分布图4、城市规划区绿道网服务设施布局图5、城市规划区绿道网交界面分布图6、环湾核心区绿道网总体布局图7、环湾核心区绿道网类型分布图8、环湾核心区绿道网控制区规划图9、环湾核心区绿道网服务设施布局图10、古城绿道规划布局图11、绿道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图12、城市规划区绿道网分期建设规划图13、环湾核心区绿道近期建设规划图1、导言1.1规划背景与意义1.1.1规划背景(1)福建省加快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泉州市积极落实省政府组织开展的“点线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0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区。
为此,福建省提出“关于开展‘点线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计划”,全省要结合城市绿道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抓好“点、线、面”三个层次的攻坚突破,加快改变城乡环境和面貌,实现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
‘点线面’工程中的“线”包括快线和慢线,慢线就是抓好自行车和步行道系统的建设,打造人居环境走廊。
泉州市积极落实组织‘点线面’工程,为全市推动绿道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行动依据。
(2)泉州市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泉州一直致力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先后掀起“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绿化上档次春季大行动”、“城市管理年”、“城市绿化建设年”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主题创建热潮,将绿道规划建设引入到城市建设中,将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3)绿道建设已在全球普遍开展,是世界城市建设新趋势“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并成功的运用于巴黎、伦敦等世界著名城市建设的实践中。
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倡导下,绿道建设已经成为了国际运动,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种新趋势。
在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的指引下,珠三角各大城市率先引领国内绿道规划建设工作,青岛、台州、绵阳等也陆续加入绿道规划建设行列,绿道建设热潮是一种大势所趋。
1.1.2规划意义(1)有利于提高城市宜居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形成集生态保护与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有效遏制城市蔓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将绿色引入城区,为城乡居民开展户外活动提供空间,依托城市核心区“依山、临江、环湾、面海”的环境空间,辅以绿道建设,将极大促进泉州市宜居城乡建设。
(2)有利于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传承通过绿道系统建设,可构建生态廊道,串联景观资源点,强化自然资源保护。
通过串联起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海丝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等),使历史文化资源及周边的环境既能得到完整保护,又能强化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居民的地方归宿感和自豪感。
(3)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通过绿道控制区及绿化缓冲区规划建设,将城市间隔成多个组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绿道可串联起破碎的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有助于生态网络的完善,有效构建人居环境廊道,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4)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绿道可建设成为游客观光消费之道,除带来生态效益外,还能直接带动旅游观光、运动健身、宾馆餐饮等休闲产业和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相关行业发展,直接壮大发展旅游业,拉动绿道沿线地区经济增长。
1.2规划范围与期限1.2.1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层面:包括泉州市辖区、晋江市域、石狮市域、惠安县域,以及南安市的12个乡镇和街道,面积约2980平方公里。
环湾核心区层面:包括泉州市中心城区、晋江中心城区以及石狮中心城区,面积约1277平方公里。
1.2.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2-2020年;近期规划:2012-2015年。
1.3规划依据(1)《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点线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计划的指导意见》;(2)《关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3)《福建省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2012-2020年)》(征求意见稿);(4)《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5)《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6)《泉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7)《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8)《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9)《泉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10)《泉州古城保护整治规划》;(11)《泉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12)《泉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13)《泉州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总体规划》;(14)各区(县级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部门专项规划等。
1.4规划技术路线(1)基础条件分析结合泉州市生态本底、景观资源、文化特色、设施基础情况以及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旅游发展、康体休闲等需求情况,进行资源调查和需求分析,确定泉州市绿道选线的综合分析。
(2)规划目标定位结合政策要求、上位规划和技术规范要求,同时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提出泉州市绿道系统规划目标。
(3)规划方案在规划目标定位指导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绿道规划经验、结合公众参与和各区县建设意愿,在规划区及环湾核心区两个层面确定泉州市绿道系统规划方案,明确规划结构、总体布局配套设施(交通衔接、服务设施、慢行系统)规划等。
(4)绿道特色内容规划结合泉州特色,进行绿道专项规划研究,结合绿道建设进行古城绿道规划、土地功能引导与开发、绿道旅游发展策划等。
(5)近期建设规划、示范段详细规划及规划实施保障图1-1 泉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2、绿道系统内涵及相关经验借鉴2.1绿道系统内涵2.1.1绿道概念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骑车者及其它依靠非机动工具进行户外活动的人员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绿道范围为绿道控制区范围,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其中绿廊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是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
人工系统主要包括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交通衔接系统等。
2.1.2绿道的分级与分类根据泉州市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特点,将泉州市的绿道分为现代都市型、历史文化型、滨海型、滨河型、 山林型、田园型等六种类型。
根据《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将泉州市绿道分为省级绿道、市级绿道(包括市域绿道、市区绿道)、社区绿道三级。
2.1.3绿道的主要功能绿道建设是集民生、环境、生态、经济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有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等四大主导功能。
图2-1 绿道功能图示2.2相关经验借鉴2.2.1深圳市绿道网络——凸显山海特质,体现滨海城市特色深圳全市共规划建设2条滨海风情绿道,凸显城市滨海特质,沿滨海设置绿道串联沿海生活组团,构成“组团-轴带式”绿道网络体系;规划建设16条山海风光绿道,通过从滨海向内陆延伸的绿道沟通海-城-山,强化城市山-海-城的特色体验,形成人与自然良好互动关系。
图2-2 深圳绿道网总体布局结构2.2.2新加坡“公园串联网络”——“花园城市”的构建新加坡“公园串联网络”具有多层次性,由区域公园、新镇公园、邻里公园、公园串联网络四级体系组成,覆盖全国的绿地和水体,并网络连接六类开敞空间:自然的开敞空间(如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主要公园、体育与休闲用地(如露营地、体育场等)、隔离绿带(缓冲绿化带)、局部的绿化通道(如商业绿化步行街)及其他开敞空间(如军事训练基地和农业用地)等,与滨海地区连接,并将公园、新镇中心、体育设施和公共邻里连接。
新加坡公园串联网络为居民提供了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的健身径,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所,保持生物多样性,并提高了绿地空间可达性。
图2-3 新加坡“公园串联网络”2.2.3美国遗产廊道——强化文化遗产保护20世纪60年代后利用绿道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在美国逐渐成熟,遗产廊道概念孕育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