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并购成功案例_海尔兼并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并购成功案例_海尔兼并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尔并购成功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海尔并购成功案例篇1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作者:蒋起东
近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已正式进行资产交割。6月6日,海尔就整合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交易签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支付总额约为55.8亿美元,全部价款已向通用及相关主体支付完毕。
这是中国家电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业内预计这次并购将会有力提升海尔在全球的竞争力,预计从今年下半年起将对青岛海尔的业绩带来正面影响。
海尔通用完成交割
2016/6/6
从收购消息披露,到正式完成交割,历时将近5个月,海尔终于按部就班地将通用家电收入囊中。
1月15日,海尔就与通用在美国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当时海尔拟以54亿美元收购通用的家电业务。同时,海尔与通用均同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共同在工业互联网、医疗、制造等领域提升企业竞争力。
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已于6月3日将本次交易价款中通过并购贷款获取的33亿美元资金汇入海尔美国公司的指定银行托管账户。截至6月6日,全部价款55.8亿美元已向通用及相关主体支付完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价格是在此前54亿美元价格的基础上作出调整后的金额,主要调整事项包括营运资本调整、小天鹅股权调整和交易税费等。
公开资料显示,通用家电是北美领先的家用电器公司,其总部设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2014年,企业收入达到59亿美元及约
4亿美元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该公司拥有约1.2万名员工,其中约96%都在美国。
青岛海尔董事长梁海山称,投资并壮大美国业务是海尔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此次收购将助力海尔加速实现拓张目标,海尔尊重信任通用家电富有才干的管理团队,并期待与他们携手工作。
据悉,今后通用家电的总部仍将保留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且会在现有高管团队的引领下,开展日常工作,独立运营。由通用电气家电和海尔的高管团队及两位独立董事组成的公司董事会,将会指导公司的战略方向和业务运营。
海尔何缘故收购通用家电?
早在2008年,通用电气就曾宣布,计划出售或分拆其家用电器板块,意图剥离其增长缓慢和不稳定的业务。据相关媒体当时报道称,出售价格在50亿美元至80亿美元之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众多潜在买家都有意拿下通用的家电业务,其中除海尔外,也不乏美的、三星、伊莱克斯、LG等国际知名企业。
然而,最终通用家电的花魁还是由中国白电三巨头之一的海尔摘得。海尔何以能够拿下通用的的家电板块?
在业内看来,除价格因素外,主要取决于海尔自身优秀的整合能力。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相较于其他企业,海尔固然有能力支付高昂的价格,但更重要的是通用看中海尔曾多次整合外资品牌的经验。“通用现在的业务重心发生了转变,重点放在B2B上,因此才希望将家电业务出售,但实际上,通用的家电业务本身是正常盈利的,通用不希望自身的家电品牌被做砸,因此,在寻找下家时也会着重企业的业务整合经验。
海尔无疑具有这些经验。收购通用家电是继2011年收购三洋、2012年收购斐雪派克之后海尔的又一次大手笔。
2011年8月,海尔与松下电器旗下三洋签署备忘录,意向收购三洋在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业务。这次整合颇具成效,2012年海尔在日销售额按年增约4.5倍,
达483亿日元,其中收购自松下的三洋AQUA品牌销售额348亿日元,占比达到7成。
2012年,海尔整合新西兰家电品牌斐雪派克。过去三年,斐雪派克加速拓展全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4%。
此外,在家电业内人士看来,通用家电板块对于海尔而言无疑是一块优良资产,这也是海尔希望拿下通用家电的重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通用家电在美国5个州拥有9家工厂,在美家电市场占有率近20%,是全美第二大家电品牌。梁振鹏认为,海尔看中的不仅是通用家电的品牌价值及优秀的管理团队,更是其在北美市场强大的渠道优势和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
海尔并购成功案例篇2
——海尔集团兼并红海尔集团兼并红星电器公司案例
前言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1994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107位,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1996年销售收人达62亿元,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目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13个门类,500余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1996年出口创汇达5700万美元。集团内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1个,员工13000人。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膨胀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19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1997年9月海尔与拥有资产近17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
1997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电冰箱厂和青岛第三制药厂。至此,海尔13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6家,组成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只“联合舰队”。在这16家中,海尔认为对红星电器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在这次兼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钱,只是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在短时间内就使红星扭亏为赢并且成为海尔洗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德海尔则是海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操作较为规范的一次并购,虽然其中当地政府的作用不小,但不像红星是由青岛市政府直接划归海尔的。海尔大多数的并购都没有跨行业(白色家电业),但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海尔并购的脚步越迈越大,这次并购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并购红星电器的案例。
一、背景
1991年由青岛电冰箱总厂、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组建而成的琴岛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9月更名为海尔集团,产品以制冷设备为主。1993年7月集团与意大利梅洛尼设计股份育限公司合资创办琴岛海尔梅洛尼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滚筒洗衣机。199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5.65亿元,利润2.1亿元,生产洗衣机71.3万台,1995年5月海尔洗衣机“玛格丽特”被评为1995年中国市场十大畅销洗衣机。
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曾是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拥有3500多名员工,年产洗衣机达70万台,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但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其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而且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1.6亿元,前景堪忧。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和3500多名职工的生计,1995年7月4日,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这是一次引人注目的旨在盘活国有资产而在政府牵线搭桥下进行的产权交易,其成败扣人心弦。
二、并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