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第1章知识点练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内容概要

一、经济法概述

二、法律行为

三、代理

四、经济仲裁

五、诉讼

六、诉讼时效

一、经济法概述

【概念解析】

经济法:调整国家在管理及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主体: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

解释:享受经济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

(一)经济法主体分类

1.根据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客观形态划分经济法主体可分为:

(1)国家机关;

(2)企业;

(3)事业单位;

(4)社会团体;

(5)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6)公民。

2.根据经济法调整领域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两类。

(1)宏观调控法主体又可以分为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

(2)市场规制法主体可分为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

(二)经济法的渊源

【概念解析】

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范性文件。

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1)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名称形式一般是《××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

(2)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部门规章是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7.国际条约或协定。

习题演练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2011年)

A.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D.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因此答案是选项B。选项A是部门规章;选项C是法律;选项D是地方性法规。

二、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分类

【概念解析】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

民事事实行为:指无须表现内心意思即依法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作品创作行为、拾得遗失物、先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

(二)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1.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解释: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界定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十八周岁“以上(大于等于)”的公民;

②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小于)”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①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②“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提示:法人组织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在成立时同时产生,到终止时同时消灭。

2.意思表示要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将

来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不生效的根据。

提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并以该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解除的根据。

解释:期限是必然要到来的事实,这是及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根本区别。

习题演练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2013年)

A.甲商场及某电视生产企业签订购买一批彩电的合同

B.乙捡到一台电脑

C.丙放弃一项债权

D.丁完成一项发明创造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选项BD是事实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例题2·多选题】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多方法律行为的有()。

A.侵权行为

B.买卖合同

C.遗赠

D.赠及合同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侵权行为、无因管理是事实行为,所以排除A 。多方行为需要两方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遗赠、遗嘱是单方行为排除C;BD正确。

【例题3·多选题】甲及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协议规定:如果甲在三个月内及丙结婚,将租用乙的两居室。这一民事行为()。

A.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C.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甲在三个月内及丙结婚是不确定的事实,所以双方所做约定是条件,并且是延缓条件,在双方约定的条件成就时才发生法律效力。

(四)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1)间歇性精神病的民事行为,证明没发病期间实施,认定有效。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合同行为,效力待定。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提示:受欺诈、受胁迫而为民事行为的效果:

(1)因欺诈、受胁迫方式签订的合同,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则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