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基本知识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测量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测量知识点1.你会用尺子测量吗?2.认识厘米和米3.用尺子测量纸张和书本的大小4.比较不同长度的物品5.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6.用秤称量不同重量的物品7.认识容积单位:毫升和升8.用瓶子和杯子分别装不同容积的水9.认识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和天10.看钟表,并知道时间的先后顺序二年级是学生开始接触测量知识的年级,通过本篇文章,我们将一步步带领学生认识各种测量单位和如何使用测量工具。
以下是详细的介绍:1.你会用尺子测量吗?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认识厘米和米学生会认识不同的长度单位,如厘米和米。
3.用尺子测量纸张和书本的大小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纸张和书本的大小。
4.比较不同长度的物品学生可以比较不同长度的物品,并能够分辨出它们的大小。
5.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学生将学会认识重量单位,例如千克和克,并学会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
6.用秤称量不同重量的物品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并且能够比较不同重量物品之间的差别。
7.认识容积单位:毫升和升学生将认识到容积单位,例如毫升和升,并学会如何测量物体的容积。
8.用瓶子和杯子分别装不同容积的水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瓶子和杯子来装不同容积的液体物体,并认识到不同容积物品之间的关系。
9.认识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和天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不同的时间单位,例如秒、分钟、小时和天。
10.看钟表,并知道时间的先后顺序学生将学会如何看钟表,在日常生活中能通过观察钟表得知时间的先后顺序。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希望能够让二年级的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测量知识,从而加深对数学的兴趣与认识。
1. 你会用尺子测量吗?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教学生如何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书本、挂钟、家具等物体开始学习。
比如教他们如何放置尺子、读取刻度值,如何将结果记录在纸上等。
2. 认识厘米和米在这个主题中,学生会认识到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测量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
4. 先修课程:无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进行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1.1 测量学概述1.2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1.3 测量学的基本方法2. 第二章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2.2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2.3 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3. 第三章角度测量与水平角测量3.1 角度测量概述3.2 水平角测量方法3.3 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处理4.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测量4.1 距离测量概述4.2 钢尺测量方法4.3 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5. 第五章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平差5.1 测量数据处理概述5.2 测量平差原理5.3 测量平差方法及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测量学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测量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量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完整的测量实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测量学资源共享,如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5. 辅导资料:提供测量学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辅导资料。
六、第六章地形图与地形测量6.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6.3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七、第七章建筑施工测量7.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7.2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7.3 建筑施工测量实例分析八、第八章控制测量与测网布设8.1 控制测量概述8.2 控制点的选择与布设8.3 控制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评价九、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与测量学9.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9.2 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9.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十、第十章现代测量技术及其发展10.1 现代测量技术概述10.2 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10.3 遥感技术在测量学中的应用10.4 测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1)测量概述(2)测量坐标系与基准(3)测量误差与精度2. 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及其使用(2)经纬仪及其使用(3)全站仪及其使用(4)测量工具的维护与保养3. 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1)水平距离测量(2)垂直距离测量(3)角度测量(4)直线测量与曲线测量4. 工程测量实例分析(1)地形测量(2)建筑施工测量(3)道路工程测量(4)隧道工程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1)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2)工程测量实例分析;(3)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工程测量实例分析。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测量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程:第1课时: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课时:测量仪器与工具第3课时: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第4课时:工程测量实例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包括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测量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涉及到测量、观测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现代社会中,测量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程、地理、医学等。
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测量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在测量学的教学中,首先需要介绍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测量的定义、测量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进行误差分析等。
此外,还需要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如测量单位、测量精度、测量不确定度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测量学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介绍在测量学的教学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是进行测量的工具,而测量方法是进行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操作。
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测量任务所需要的仪器和方法,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三、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测量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
在测量学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数据的可视化等方面。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测量学的实践和应用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测量学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包括实验、实地测量和实际工程项目等。
通过实践的方式,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测量过程中,了解测量的实际操作和问题,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总结: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介绍、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测量学的实践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64张)PPT
在地形图上通常 用等高线来表示 地貌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由三维 坐标确定,包括
球面坐标(L,B,H)或(X, Y,Z)
平面坐标 (x, y)和高程H,可 写为(x, y,H)
起始大 地子午 面
E
N
• P(L B H)
H
•P
O
B
K
L
赤道
面
1、确定椭球的形状和大小 S 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B
Z Y
扁率 a b
a
数学模型
x2 y2 z2 1 a2 a2 b2
X
地球平均半径 R=6371km
R1(aab) 3
§ 1.2 地球椭球——参考椭球体
• 旋转椭球理论上是唯一 的数学球体
• 旋转椭球参数,难以全 球统一确定;各国自己 测定并采用的旋转椭球 称为参考椭球
• 同时顾及地球几何参数 和物理参数的旋转椭球 称为地球椭球体,又称 为参考椭球体
• 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 和制图的基准面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球表面所有地 理空间信息总称 为地形。
地形包括 地物和地貌两大部 分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物:地面上人造和天然 的固定物体
将地物特征点按比例缩小 在图纸上,并用一定的地 物符号绘制在地形图上。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2、椭球的定位和定向 大地高H
§ 1.4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地面点位的坐标与选用的地球椭球和坐标系 统有关,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天文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 角坐标系
一、天文坐标系
球面坐标,称为地理坐标
测量的基础知识
测量的基础知识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1.测量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求得点的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1) 勘察设计阶段:地形图,提供设计依据;(2) 施工阶段:施工前放线;施工中轴线(斜)控制、高程(层高)控制;竣工测量的竣工图;(3) 施工及运营阶段的监测;3.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分类二、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表面起伏最大值/地球半径≈20/6371很小;如图1-1所示。
(2)地球表面71%的都是水。
图 1-1 地球的形状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可用悬挂垂球的细线方同来表示;水平线:与铅垂线正交的直线;水平面:与铅垂线正交的平面称为水平面;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不受风浪和潮汐影响的静止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1.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工作的实质: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点的空间位置(三维)=该点在水准面或水平面(球面或平面)的位置(二维)+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维)。
如图1-2所示。
图 1-2 三维空间2.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简称高程:用H表示,如。
如图1-3所示。
图1-3 地面点高程3.地面点的坐标(1)地理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以西南角为坐标原点,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 X轴正向为正北方向,负向为正南方向,Y轴正向为正东方向,负向为正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象限以顺时针方向编号。
如图1-4所示。
4.空间直角坐标空间直角坐标主要用于卫星定位。
图1-4 平面直角坐标象限四、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需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三年级测量知识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测量知识手抄报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手抄报内容:
1. 测量的重要性: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以及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 测量的基本单位:介绍长度、重量、时间等基本测量单位的概念和符号,如米(m)、千克(kg)、秒(s)等。
3. 常用的测量工具: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天平、秒表等,并解释它们的使用方法。
4. 测量的技巧:分享一些测量的技巧,如如何读取测量工具的准确读数,如何避免测量误差等。
5. 测量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房间的大小,称量食物的重量,计算旅行的时间等。
6. 测量的科学实验:介绍一些涉及到测量的科学实验,如测量物质的密度,观察物体的浮力等。
7. 测量的未来:展望测量的未来发展,如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更先进的测量技术等。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2. 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 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 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 充分认识直线定向的含义。
6.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 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测绘学的分科,现代测绘学的发展现状,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2. 了解矿山测量学的在采矿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 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4. 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5.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入©),大地坐标(L,B),空间直角坐标(X,丫,Z),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独立平面直角坐标(x,y)。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N = • p /6 • 1二取整数部分n二P -1 30' /3 取整数部分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6 =6N-3 ■ 3 =3n6. 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h AB 二H B -H A二H B'-H A'。
7.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8.直线定向:清楚标准方向的建立,方位角之间的关系,方位角的推算。
二北方向:真北、轴北、磁北、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
关系公式:二丄tan ' : m ~ ■ ~R方位角的概念,标准方向线,真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磁方位角。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不同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公式:A = A^ 、A =〔A m-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左:反「正_180 :前二:后二卩右_ 1809•测量误差的来源,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及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来源,测量误差种类。
系统误差及其特性。
偶然误差及其特性,公式:-x lim 0n 护n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中误差及其含义,取值范围。
测量学全书课件汇总完整版
测量学全书课件汇总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的概念、分类及基本要求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测量平差概述2. 水准测量水准仪的使用与调整水准路线的布设与测量方法水准测量误差及其分析3. 角度测量经纬仪的使用与调整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方法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分析4. 距离测量与坐标计算钢尺量距与视距测量全站仪测量原理及应用控制网坐标计算方法5. 地形图测绘与应用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方法地形图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掌握测量学基本理论,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2. 学会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能够独立完成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等实际测量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测量误差处理、控制网坐标计算、地形图测绘方法。
2. 教学重点: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调整、实际测量操作技巧、数据处理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钢尺、测量记录本等。
2. 学具:计算器、尺子、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测量案例,引出测量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例题讲解:(1)水准测量例题:已知A、B两点高程,求C点高程。
(2)角度测量例题:已知A、B、C三点坐标,求角ABC的大小。
(3)距离测量例题:已知A、B两点坐标,求AB的长度。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例题,布置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测量学》全书课件汇总完整版2. 内容结构:按章节划分,突出重点、难点3. 板书布局:左侧为理论知识,右侧为实际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3)计算坐标方位角、水平距离和高程的公式是什么?2. 答案:(1)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
处理方法有:重复测量、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等。
(2)水准仪使用方法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
二年级测量重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测量重点知识点总结测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长度、重量、容积等方面,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测量的基础知识。
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二年级测量的重点知识点。
1. 长度的测量在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用标准长度单位来测量长度。
他们会学习使用厘米和米来测量长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学会使用尺子或者卷尺来进行长度的测量。
2. 重量的测量二年级的学生还学习了解重量的概念并用千克和克来进行测量。
学生会对比不同物体的重量,并学会使用天平或者称重器来进行重量的测量。
3. 容积的测量学生会学习容积的概念,用升和毫升来进行测量。
他们会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容器来进行容积的测量,并了解不同容器之间的容积关系。
4. 时间的测量在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用时钟来测量时间,并学会识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他们会学习认识钟面上的刻度,并能够用时钟来读取时间。
5. 温度的测量学生还学习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摄氏温标和温度计,并能够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除了以上的基本概念之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测量的单位换算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同单位的换算,容量单位的互相转换等。
在二年级的测量教学中,老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实物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准确地进行测量,并能够用测量工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二年级的测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能够用标准测量单位来进行测量,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同时,通过测量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和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的概念。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测量的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测量的教学中来。
三年级测量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测量知识点梳理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长度、重量、时间等基本单位的认识和使用。
以下是对三年级测量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长度单位- 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等。
- 米:比厘米大,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如教室的长度、操场的周长等。
- 千米:用于测量非常长的距离,如城市之间的距离。
重量单位- 克:是基本的重量单位,用于测量较轻的物体,如糖果、小玩具等。
- 千克:比克大,用于测量较重的物体,如一袋米、一个书包的重量等。
- 吨:用于测量非常重的物体,如大型机器或建筑材料。
时间单位- 秒: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用于测量很短的时间,如一次心跳的时间。
- 分:比秒大,用于测量较短的时间间隔,如一节课的时间。
- 小时:用于测量较长的时间,如一天中的小时数。
- 天:用于测量一天的时间。
- 周:用于测量一周的时间。
- 月和年:用于测量更长的时间周期。
温度单位- 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用于表示温度的高低。
测量工具- 尺子: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 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重量。
- 钟表:用于测量时间的长短。
-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
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直接使用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 间接测量:通过已知的物体或数据来推算未知物体的测量值。
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避免混淆。
- 测量时要注意精度,尽量减小误差。
- 学会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以上的梳理,三年级的学生们应该能够对测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在生活中正确地使用这些测量单位和工具。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工程测量教案中职
工程测量教案中职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测量理论、测量仪器的使用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等多个方面。
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测量技术和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一、教学目标通过工程测量教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2.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3.掌握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补偿方法;4.能够进行简单的土地测量、建筑物测量和道路测量等工程测量;5.具备数据处理和绘图能力,能够编制测量报告和图纸。
二、教学内容1.测量基础知识:介绍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坐标系和坐标转换、常用测量单位等。
2.测量仪器与设备:介绍常用测量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量车等。
3.测量方法与技术:介绍不同类型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等。
5.工程测量实践:进行实地测量实践,包括土地测量、建筑物测量和道路测量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仪器并处理测量数据。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教案编制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验演示:安排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加深学生对测量仪器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
3.实地实习: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实践操作各种测量仪器和处理测量数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测量问题和实际工程测量数据,让学生理解测量理论与实践的应用。
5.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书面考试,测试学生对工程测量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价:通过实地实习和测量实践,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评价。
3.课堂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形式,对学生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测量的兴趣,并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建设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授、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测量学理论素养;(2)利用实验、实习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测量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测量学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本概念(1)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测量学的基本要素:长度、角度、高程、坐标等。
2. 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基本测量仪器的结构及功能;(2)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3)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方法。
3. 测量方法及其应用(1)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基本方法;(2)地形图测绘、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等应用实例。
4.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1)误差理论及测量数据的精度评定;(2)测量数据的平差及求解;(3)测量数据的整理与表达。
5. 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1)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分析、规划设计等;(2)施工测量的应用:建筑物的定位、控制网建立等;(3)道路工程测量的应用:道路设计、施工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3. 实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测量问题的能力;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测量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3. 实习报告:评价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测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测量学的概念,明确测量学的任务。
2.学会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
3.掌握平面图、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4.理解并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1.地面点位的确定2.比例尺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演示法讲授新课:人类生存在地球表面上,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怎样才能将地球表面的局部形状和大小测绘成图,以供国民经济建设使用,是测量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2.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和为工程建设服务而进行的施工测量。
(1)测定:指使用测绘仪器,按照一定的方法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将测区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国民经济建设使用。
(2)测设:主要针对施工放样而言,即按照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
3.测量学的分科:测量学包括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学已发展为多个学科,还包括海道测量学和制图学等学科。
(1)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上一个较大区域甚至整个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大小,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2)地形测量学: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小区域内测绘工作的学科。
(3)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像片来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测绘科学。
(4)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在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4.测量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测量工作在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贯穿始终,是前期性、先行性、基础性的工作。
第二节地面点位的确定一、地球的形状及大小(一)相关的概念1.地形:地物和地貌统称为地形。
(1)地物:人工或自然所形成的物体,如河流、房屋、铁路、公路等。
测量学基本知识
一、地面点的高程
高程(绝对高程、 海拔)-----地面点 到水准面大地的 铅垂距离。
假定高程(相对 高程) -----地面 点到假定水准面 的铅垂距离。
高差-----两点间的 各处之差。
1、地面点的高程
1..地面点的高程
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假定高程(多用于建筑施工)
§在测区范围较小的地形图上,把大地水 准面作为水平面。
§平面上多边形的各边一般都短于空间的 相应边,至多相等。
§投影平面上的角是包含两倾斜边的两面 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图上各点是实地 上相应点在水平面上正形投影的位置再用测图 的比例尺缩绘在纸上的。
由此得出测量工作中测定点与点之间关系
的三条规则:
作以x轴为纵轴,用它表示南北方向; 以y轴为横轴,表示东西方向.
把投影面当做平面看待 和计算
第四节 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
一、地形图的认识
地球表面复杂多样的形态可分为地物和 地貌两大类.
地物---地面上固定性物体。 如:房屋、道路和河流等。
地貌----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如:山岭、谷地等。
将一系列布满全国各地的平 面控制点构成的网状图形称为平
面控制网。
以往常用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两 种基本方法建立控制网,现在可 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控制点
平面位置和高程。
测量工作的程序
二测量工作程序
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控制测量与细部测量
(三)测绘基本工作
测定点的位置(平面位置和高程)是测量 的基本工作,传统技术方法的具体工作内 容是测量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三、测绘工作概述
测绘地形图时需要有已知坐标的地面点 作为依据。
测量的初步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比米大的单位还有千米,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之间的关系及表示它们的符号。
3.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4.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组成。
6.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观察能力(1)通过对图形的观察(书本P8图1-1与图1-2),使学生了解我们通过视觉判断的物体长度与实际不一定一样。
(2)通过对测量工具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培养思维能力(1)通过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换算的一般方法、步骤。
(2)通过对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数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测量工具的读数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科学研究需要精确的测量,错误的测量可能会导致一次实验的失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节教学内容易使学生感觉乏味,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P8图1-1和图1-2,并再设计一些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的视觉往往是不可靠的,因而需要测量。
而且应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刻度尺,说出不同刻度尺零刻线的位置、量程以及它的最小刻度值,指导学生自制刻度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长度单位的换算在进行有关物理运算时,事先必须统一单位,这就需要进行单位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是以后进行其它物理量单位换算的基础。
单位换算不外乎由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或由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我们通常采用“等量代替”法进行换算,这种方法是根据“等量代替”原则,使计算中的每步等式成立。
例如850mm= m在换算中应该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熟练掌握长度的常用单位与长度的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基本知识第一章基本概念§-1:测量科学分类1、大地测量学:专门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解决在大面积内建立大地点控制网。
2、地形测量学:在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3、摄影测量学:利用航空摄影或地面(陆地)摄影所得到的摄影像片,经过内业纠正,绘制成地形图。
4、工程测量学:为城镇建设、矿山建设、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的测量科学。
我们平时所从事的测量工作,均属于工程测量的内容之一。
根据测量学的分类,我们就不难分辨工程测量与大地测量的基本任务的区别,大地测量不在这里进行展开讨论,仅以工程测量与监理工作相关的方面进行学习与探讨。
§-2: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1、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测绘局部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以满足建设需要。
2、根据设计图纸,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各种工程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测设到地面上。
3、土建工程如:道路、桥梁、各种管道工程、农田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矿山和铁路建设等,都需要用测量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和图纸进行规划设计、工程量的估算和方案比较,以选出最经济、最合适的设计方案。
为了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在工程施工中也要首先通过测量建立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
工程竣工后,为了满足使用、管理、维修和扩建等需要,还要把施工的实物,通过测量记录下来,编绘出竣工图纸和资料长期保存备用。
§-3:平面图、地形图和地图概念以各种测量的数据将地球表面上的形态描绘于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按图的内容和成图的方法可分为平面图、地形图和地图。
一、平面图将地面上的物体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小而成相似的图形,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二、地形图如图上不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并且要把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形状用规定的符号及配合数字注记表示出来,这种图称地形图。
三、地图当测区面积很大,不能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来做投影面,必须考虑到地球曲率的影响,而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平面图纸上描绘出测区或全球的图形,这种图称为地图。
§-4 :地面高程点的起算确定一点的位置,除求出它的坐标外,还要求出它的高程。
任意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也叫标高或海拔。
要衡量地面上点位的高低,就需要选择一个标准。
人们经过多年对海水面的观察知道,尽管海水面升降有变化,但是某一点的长年平均海水面位置是基本不变的。
所以,选用平均的静止海水面作为高程起算的标准面是比较理想的,这个标准面就叫它为大地水准面。
其他静止的水平面叫水准面。
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的特点是:面上的各点处处与铅垂线垂直,是个曲面,但在小范围内可以认为是一个水平面。
我国青岛水文验潮站,对黄海的海面升降 经过了多年观察记录取得了一个平均值,确定 为零点高程,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大地起算 面,绝对高程为零。
1956年国务院正式发布统 一起用令,取代了原来使用的沪淞高程零点。
凡根据这个起算面推算的水准点高程,称为 1956年黄海高程系,我们简称之为“青岛标 高”。
如图1-1中的H A 、H B ,叫做该点的绝对 高程,也叫标高或海拔。
例如:珠穆朗玛峰8848.13m ;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中部艾 154m,就是说它的绝对高程是负154m(-154m )。
由图1-1可看出,B 点对A 点的高差h AB =H B -H A 。
由此得知,高差有正负之分。
还由如:在局部地区工作时,无法与国家水准点连测时,也可选一个假定水准面作为 高程起算面。
地面上某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我们常讲测得的高程,这个高程我 们称之为相对高程。
这个点在以后有条件的情况下连测到国家水准点后,就可推算出它的 绝对高程一一青岛标高)。
确定地面点的高程测量工作,叫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根据使用仪器的不同, 可分为水准测量(也叫直接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后两种叫简 接高程测量)。
其中水准测量是比较精确的方法。
§-5 :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地理坐标在大地测量和地图制图中经常用到,但在地形 测量中和工程建筑中常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地面点的位 置。
提示如下: 测量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上的直角坐标是不同 的。
测量工作中规定所有直线的方向都是从地球纵轴北端顺 时针方向量度的,因此,测量上将南北方向的一条坐标轴线 称为X 轴,东西方向的一条轴线称为 丫轴,测量上的象限 顺序也与数学上的象限顺序相反,由于这种变换既不要根本上改变数学公式,又满足了测 量上惯用的方向观测和坐标计算,所以运用至今。
我们在§1-4节一开始就已讲到确定地面上一点的位置,要有两个要素,高程和坐标 高程的要素我们已经知道怎么测量怎么计算了。
那么坐标 X 、丫的测量与计算,是否也有一 个起始原点和系统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1980年以前,我们国家的坐标系统称为1954年北 京坐标系,即以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测量学家)参考椭圆体的参数为依据建立的。
我们国 家的测量科学家在毛主席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号召之下,决心建立我国自己的地球椭圆体的参数,1956年就着手在我国960万平方的土地上,北纬3~54°,东经73~135°范围 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大地点选点、造标、埋石、观测、计算工作,直至文化大革命前这项工 作已基本完成,就在进行全面平差计算的时候,一大批科学家受到冲击, 1970年国家测绘 总局被林彪下令撤消,这项工作未能最终完成,直至到文化大革命后,林彪四人帮被打 倒,1973年国务院下令立即恢复国家测绘局,这项平差计算工作也得以重新启动,直到 1980年底才完成,并公开发表以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某点为我国大地定位原点,正式起用 我国科学家自己测算的椭圆体参数,称为“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JV 1 1 A ----x A r i A'HI n的绝对高程是8848.13m,就是说它高出大地水准面 丁湖的水面,经高程连测后,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低 图1-2第二章水准仪和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由于大家在学校都学过,也经常在使用,这一节就不讲了。
仅复习一下四条轴线。
§-2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有:水准仪、水准标尺和尺垫脚架组成。
一、水准仪水准仪是根据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仪器。
它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这三部分。
1望远镜望远镜主要有物镜、目镜、十字丝组成。
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关于透镜、符合棱镜、光的直线传播和独立传播,及光的反射和折射、会聚、发散、放大、成像等基本定律,就不展开讲),望远镜就是通过光的会聚、发散、放大、成像、折射等基本功能,当观测时物镜对向观测目标,其作用在镜筒内造成倒立的实象。
而目镜对向观测者的眼睛,其作用是将物镜构成的像放大,因此目镜又称放大镜。
十字丝的作用是便于精确照准目标。
由于观测目标的距离不同,影象的位置也有所改变,为了使影象位于十字丝平面上,因此必须通过物镜对光螺丝在望远镜筒内前后移动调焦透镜,使目标成象与十字丝平面相重合。
由于人的视力不一致,可以调节目镜对光螺丝,使十字丝线清晰。
十字丝是刻在玻璃片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细线。
垂直的一根称为纵丝。
中间一根横的称为横丝(又称中丝)。
横丝上、下还有两根对称的用来测定视距的丝,称为视距丝。
(这里顺便提示一下,水准仪也好,经纬仪也好,两根视距丝它与读距之比的常数为100),十字丝的中心(或交点)和物镜的光心的连线(抽象)称为望远镜的照准轴(或视准轴)。
望远镜的正确使用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目镜对光。
物镜对向天空或白墙,调节目镜对光螺丝(即目镜外罩)使十字丝清晰。
第二步:物镜对光。
照准目标,调节物镜对光螺丝,使目镜的物象落到十字丝的平面上。
这时我们从目镜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了十字丝和目标。
2水准器水准器是用来标志视线是否水平或仪器垂直轴是否垂直的装置。
水准器分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两种:a、圆水准器:圆水准器是一个玻璃的圆盒。
玻璃的内表面是球面,其半径一般为0.5—2M盒内装以酒精或乙醚。
玻璃盖的中央刻有一小圆圈,其圆心即为水准的中心点。
连接中心点与地球球心点的直线,称为水准轴。
当圆水准器泡的中心与水准器盖上的圆圈的圆心重合时,贝U圆水准轴即成垂直位置。
此时圆水准的外壳底面MN是水平的,如图2-3所示。
由于圆水准器的曲率半径短,整平精度较低,在测量仪器上一般只作概略整平用。
(粗平)b、管水准器:管水准器是把一玻璃管的纵向内壁磨成圆弧。
圆弧的半径一般为2—200米之间,管内装有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加热后排去空气密封做成的。
如图2-4所示。
水准器圆弧的中心o称为水准器的零点,在零点与圆弧相切的切线HH称为水准轴。
当气泡位于水准器的中心(称为气泡居中)时,则水准轴成水平位置。
水准管上一般每隔2mm有一条分划线,每2mm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的分划值。
水准器的半径愈大,水准管的分划值就越小,水准器就越灵敏,用来整平仪器的精度就越高。
c、符合水准器:符合水准器,为了提高目估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精度,在管水准器的上方装置一组棱镜组,借棱镜组折光作用,把管水准器气泡两端的影象折射到望远镜目镜旁的观察镜内,如气泡两个半影不符合,如图2—5,则可转动水准仪上的倾斜螺丝,使气泡两个半影符合,即说明气泡居中,水准轴水平。
这种带有棱镜组装置的水准仪器称为符合水准器。
(3)基座(略)§-3水准测量一、复合水准测量1测量方法按照水准测量基本原理,完成一个测站工作,只能测得两点之间,距离较近(100—150 M)或高差较小(小于水准标尺)的情况下的两点高差;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两点相距比较远或高差比较大,安置一次仪器无法完成任务;因此,就须用复合水准测量来完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成;即我们把两点间分成若干段,设若干测站,分别测得若干站高差,根据起点A的高程测区或部位:__________ 仪器:观测:实测高程差=E h=+1.332已知高程差=闭H-起H=50.385-49.053=+1.332闭合差fn 测二刀h-(闭h-起h)=(+1.332)-(+1.332)=0.000允许误差fn允=±20mm/ 1km=20mn或5V n (n为测站点)每站改正数=-fn测/刀h=0.000二、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在测量工作中,根据工程要求的精度,在研究误差产生的规律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误差允许范围,叫允许误差,用fn允表示。
测量误差小于允许误差时,认为精度合格,成果可以用;如测量误差大于允许误差的成果就不能使用,应查明原因,否则应重新测量。
允许误差也叫精度要求。
见表2-2水准测量误差规定表表附注:表中K是水准路线长度的公里数;n是测站数。
当每公里测站数少于15站时用前面的公式,当每公里测站数多于15站时用后面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