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传统测量知识点总结
![传统测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fd74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3.png)
传统测量知识点总结一、测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测量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和方法,对物体或现象的某些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过程。
测量的基本概念包括测量的目的、测量的对象、测量的方法、测量的精度和测量结果的处理等。
二、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1. 刻度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线性尺寸。
2. 量角器:用于测量物体之间的夹角。
3.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物体的内径、外径等尺寸。
4. 卷尺:用于测量比较长的线性距离。
5. 测量显微镜:用于测量微小的尺寸。
6. 电子秤、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7. 雷达、测距仪: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
8. 仪表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
三、测量的误差及其处理方法1.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不准确性或者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引起的误差。
2. 随机误差:由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引起的不确定性误差。
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描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4. 误差的处理方法:重复测量、平均值、误差传递等方法。
四、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 数据的整理:整理测量数据,得出测量结果。
2. 数据的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测量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五、光学测量与传感器测量1. 光学测量:包括白光干涉、激光干涉、衍射等测量方法。
2. 传感器测量: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
六、地理测量与导航定位1. 地理测量:包括地图制图、测量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测量技术。
2. 导航定位:包括GPS定位、惯性导航、地面测量等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七、工程测量与土木测量1. 工程测量:包括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的测量技术。
2. 土木测量:包括地质勘探、地形测量、地下管道测量等土木工程领域的测量技术。
八、化学分析与质量检测1. 化学分析:包括质量分析、结构分析等化学分析技术。
2. 质量检测:包括产品质量检测、环境质量检测等质量检测技术。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33d90a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2.png)
1.1 测量的基本概念
Page 2
1. 测量的基本知识
• 测量是指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 测量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 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使零件具有互换性或达到规定的精度和配合要求 ▪ 检验是指只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从而判断被
测对象是否合格,而无须得出具体的量值。
• 技术测量的基本要求是:保证零件的精度,防止废品、次品
出厂。
• 机械技术测量的内容包括长度、角度、几何形状、表面相互
位置及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的测量。
Page 3
2. 计量单位
•
式中, α——某一角的角度; φ——某一角的弧度; π——圆周率。
Page 4
3. 量值的传递(1)
它们的测量面紧密接触,两块量块就能紧密粘合在一起,不会 自行分开,这样便可组合成一个新的尺寸,研合方法见下图。
Page 8
4. 量块(3)
【例 3-1】要组成87.835mm的尺寸, 试选择组合的量块。 解 最后一位数字为0.005,因而可采 用83块一套或33块一套的量块。 若采用83块一套的量块,则有
• 长度量值传递见下图
Page 6
4. 量块(1)
• 量块的形状、精度、用途
▪ 量块是没有刻度的截面为矩形的平面平行端面量具,也称块规 ▪ 量块具有经过精密加工很平很光的两个平行平面,叫做测量面 ▪ 每个量块上均标记有标称尺寸值
Page 7
4. 量块(2)
• 量块的尺寸组合及使用方法
▪ 常用成套量块的级别、尺寸系列、间隔和块数见教材33页表1.4 ▪ 量块的测量面非常平整和光滑,用少许压力推合两块量块,使
技术测量基础知识
![技术测量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d829880b7360b4c2f3f6413.png)
❖ 4. 计量装置 ❖ 计量装置是一种专用检验工具,可以迅速地检验更多或更复杂的参数,
从而有助于实现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如自动分选机、检验夹具、主动 测量装置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第5章 技术测量基础知识
❖ 5.1 技术测量概述 ❖ 5.2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 5.3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 5.4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 5.5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5.1 技术测量概述
❖ 5.1.1测量的概念
❖ 所谓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零件的几何量需要通过测量或检验,才能判断其合格与否。设被测量为
L,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为E,则它们的比值为q=L/E。因此,被测量的
量值为:
L qE
(5-1)
❖ 式(5-1)表明,任何几何量的量值都由两部分组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征几何量的数 值和几何量的计量单位。例如,某一被测长度为L,与标准量E(mm)进 行比较后,得到比值为q=50,则被测长度 L qE 50mm 。
❖ 为了读数方便,可在游标卡尺的副尺尺框上安装测微表头,这就是带表 游标卡尺。带表游标卡尺的外形如图5-5所示,它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 两测量爪的相对移动转变为指示表表针的回转运动,并借助尺身上的刻 度和指示表,对两测量爪工作面之间的距离进行读数。
❖ 如图5-6所示为电子数显卡尺,它具有非接触性电容式测量系统,由液晶 显示器直接显示被测对象的读数,测量时十分方便可靠。
❖ 立式光学计的外形结构如图5-10所示。测量时,先将量块置于于工作台 上,调整仪器使反射镜与主光轴垂直,然后换上被测工件,由于工件与 量块尺寸的差异而使测杆产生位移!测量时测头与被测件相接触,通过目 镜读数。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根据被测零件表面的几何 形状来选择,使被测件与测头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所以测量平面或圆 柱面工件时,选用球形测头;测量球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 量小于10mm的圆柱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8e1f5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d.png)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测量基础知识1. 测量的定义与概念测量是指使用测量工具、设备和方法进行地面或空间位置的确定、距离的测定、方向的测定和角度的测定等技术手段的活动。
它是指以一定的精度和准确度获取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工程信息、物理量信息等的活动。
2.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是指用来描述和表示空间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系统。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坐标系统是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3. 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测量过程中用来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物理量的标准。
常见的测量单位有米、毫米、公顷、立方米等。
4.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它是由于测量方法、仪器精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事实值之间的关系。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
二、地面测量1. 三角测量三角测量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来确定不同地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方法。
它是地面测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2. 电子全站仪测量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它集成了测角仪、测距仪和数据处理仪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测量、计算和图形输出等多种功能。
3. GPS测量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技术,它在地面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通过对地表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地形图、地形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活动。
5.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不同地点的垂直位置进行测定和比较的活动,它常常使用水准仪、高山测量等方法来进行。
6.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界址、地界、地形和地表特征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它是保障土地权益和土地利用的基础。
三、建筑测量1. 建筑物测量建筑物测量是指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轮廓、体积等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
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2.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位置、高程、水平、尺寸等进行测定和监督的活动。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https://img.taocdn.com/s3/m/55ebf3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00.png)
用。 2.不要把卡尺游标卡尺当作钩子使用,也不要作为其他工具使用。 3.用完游标卡尺后,用干净棉丝擦净,放入盒内固定位置,然后存
放于干燥、无酸、无振动、无强力磁场的地方。没有装盒的游标卡 尺,严禁与其他工具放在一起,以防受压或磕碰而造成损伤。 4.不要用砂纸、砂布等硬物擦游标卡尺的任何部位。非专职修理量 具人员,不得拆卸游标卡尺。 5.实行周期检定。 五、方法与步骤 六、完成测量(填入数据)
棱样板平尺。 宽工作面平尺:矩形平尺、工字形平尺和桥形平尺。
样板平尺
刀口尺 三棱样板平尺 四棱样板平尺
工字形平尺和桥形平尺
工字形平尺 桥形平尺
四、水平仪
水平仪——用来测量被测平面相对水平面的微小角度 的计量器具。
电子水平仪 水准式水平仪:条式、框式和合像水平仪
条式水平仪
框式水平仪
水平仪原理 相对倾角:α=4″×n
(2)其次应判断游标上第几根刻线与尺身上的刻线对 准,游标刻线的序号乘以该游标量具的分度值即 可得到小数部分的读数值;
(3)最后将整数部分的读数值与小数部分的读数值相 加即为整个测量结果。
游标卡尺刻线原理及读数示例
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2.测微螺旋量具
(1)外径千分尺 (2)其他类型千分尺
2.分度值i(刻度值) 3.示值范围 4.测量范围 5.示值误差 6.校正值(修正值)
五、测量误差
1.计量器具误差 2.方法误差 3.环境误差 4.人员误差
§2-2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
一、通用量具 二、量块
一、通用量具
1.游标量具
常用的长度游标量具有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和 游标高度尺等。
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89d016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1.png)
测量的基本知识目录一、测量的基本概述 (2)1.1 测量的定义与重要性 (2)1.2 测量的基本目标 (4)1.3 不同领域下的测量应用 (4)二、测量的历史发展 (6)2.1 古代测量技术 (7)2.2 中世纪至近现代测量领域的突破 (8)2.3 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态势 (10)三、测量的基本工具与仪器 (11)3.1 精密测量仪器的种类与选择 (13)3.2 常规计量工具的介绍与应用 (14)3.3 现代科技在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15)四、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6)4.1 测量的基本数学与统计理论 (18)4.2 校准与校验的基本方法 (20)4.3 误差分析与控制技术 (21)五、测量的实施与过程 (23)5.1 测量计划与准备 (24)5.2 测量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5)5.3 测量结果的评估与报告 (26)六、测量的先进技术 (27)6.1 激光干涉测量 (29)6.2 动态测量技术 (30)6.3 纳米级测量技术 (32)七、测量的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 (34)7.1 测量系统评定与认证 (35)7.2 质量管理标准介绍与运用 (37)7.3 实验室管理的最佳实践 (38)八、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39)8.1 测量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41)8.2 测量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43)8.3 测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4)九、未来展望 (45)9.1 测量技术的新趋势与挑战 (47)9.2 人工智能与测量的结合 (49)9.3 可持续性与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50)一、测量的基本概述测量是一个系统地确定某一具体量的大小,并通过数量关系来表达其属性的过程。
它是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活动,用于获取和比较信息以支持决策和实践。
测量具有两个基本要素:“标准”和“量度”。
标准是用于定义和表示量值的特定参考,它可以是实物样本、数学模型或标准结果。
量度则是将某个量与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其量值的过程。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量具ppt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量具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8154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5.png)
角度测量案例
总结词
准确、误差、精度
详细描述
测量方法
误差分析
精度控制
角度测量是机械制造中 常见的测量任务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准 确测量零件的角度,以 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角度尺、百分表、 光学分度头等量具进行 测量。
误差主要来源于量具本 身的误差、测量方法的 误差和操作误差。应通 过校准量具、掌握正确 的测量方法,以及提高 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来 减小误差。
90°角尺
用于测量直角和平行度。
塞规
用于测量孔的直径和深度。
04
技术测量案例分析
轴径测量案例
01
总结词
准确、误差、精度
02
详细描述
03
测量方法
04
误差分析
05
精度控制
轴径测量是机械制造中常 见的测量任务之一。在实 际生产中,需要准确测量 轴的直径,以确保零件的 尺寸符合要求。测量误差 和精度是影响轴径测量准 确性的关键因素
使用百分表、千分尺、光 学投影仪等量具进行测量 。
误差主要来源于量具本身 的误差、测量方法的误差 和操作误差。应通过校准 量具、掌握正确的测量方 法,以及提高操作人员的 技能水平来减小误差。
精度控制是保证测量准确 性的关键。可以采用多次 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提 高精度,同时也可以采用 比较测量法,通过与标准 件进行比较来控制精度。
02
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误差理论
误差来源
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可由多 种因素引起,如测量仪器的不 精确、环境干扰、测量方法的
不完善等。
误差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 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是制定减小误差措施的基 础,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可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误差。
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
![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34ad59a58da0116c17499b.png)
粗大误差:指由于主观疏忽大意或客观条件突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误差。如 由于测量者的看错、读错、记错以及突然的冲击振动而引起的误差。 在进行误差分析时,主要分析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应剔除粗大误差。
第三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量块 三、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四、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五、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就是将被测的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在量值 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过程。 2、测量公式:若被测量为L,标准量(计量单位)为E,那 么测量就是确定L是E的多少倍。即确定比值q = L / E,最后 获得被测量L的量值,即 L = qE。
二、 量块
(6)量块的选用:
量块在使用时,常常用几个量块组合使用。国家标准共规定了17种系 列的成套量块。其每套数目分别为91,83,46,38,10,8,6,5等。
二、 量块
组合量块时,为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尽量减少 量块的组合块数,一般不超过4 块。选用量块时,应从所 需组合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开始,每选一块至少应减去所需 尺寸的一位尾数。
(3)量块的用途 用于尺寸传递;体现测量单位、检定和校准计量器具;比
较测量中,用于调整仪器零位;也可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 划线和精密机床的调整。 (4)量块的精度
相关精度指标术语: ➢量块长度Li:量块一个测量面 上任意点到其相对的另一个测量 面相研合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量块中心长度L:一个测量面 中心点到另一个测量面研合面的 垂直距离;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b122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f.png)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
下是测量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通过比较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未知量的过程。
2. 测量的目的:测量的目的是获取准确、可靠、可重复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3. 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包括被测量对象、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三个基本要素。
4. 测量的误差:测量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的,而随机误差是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
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
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6. 测量的单位:测量结果需要使用适当的单位来表示,例如长度可以用米、厘
米或英寸等单位。
7. 常见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等。
8. 测量数据的处理:在测量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
整理、筛选、统计和图表展示等。
9. 测量的不确定度: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所以测量结果通常伴随着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范围或可信度的度量。
10. 校准和验证:测量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这些是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
可以继续提问。
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998d4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5.png)
量子测量技术:利 用量子力学原理进 行高精度测量的技 术,具有极高的测 量精度和可靠性, 是未来精密测量技 术的最前沿方向之
一。
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新型传感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传感器技术不断涌现,如微型化、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等。
检测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普及,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无损检测、在线检测、远程检测等。
测量技术用于航天器轨道测量和姿 态控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测量技术用于航空发动机性能测试 和评估
测量技术用于航空航天材料和零部 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科学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领域: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 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研究, 为科学实验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医疗健康领域:测量技术在医疗健康 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医学影像 技术、生理信号检测等,为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卷尺:用于测量 长度、宽度和高 度等尺寸
激光测距仪:用 于测量距离,精 度高
角度类测量仪器
定义:用于测量角 度的仪器,如量角 器、分度头等。
应用领域:机械加 工、装配、检测等 领域。
分类:按照测量方 式可分为接触式和 非接触式两类。
使用方法:使用时需注 意测量范围、精度和稳 定性等参数,并根据实 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工业生产领域:测量技术是工业生产中 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原材料检测到产品 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再到最终产品 的检测,都需要测量技术的支持。
环境保护领域:测量技术可以帮助 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更加精准和高 效,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检测等。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b8a7b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3.png)
长度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尺的刻度
没有传动 放大系统
量具
量块 直尺 角尺 游标量具 螺旋测微量具
没有刻度 检验合格
量规
有传动放 大系统
量仪
光滑极限量规
机械式量仪
光学式量仪
螺纹量规尺的刻度 电动式量仪
圆锥量规
气动式量仪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1、直接测量
绝对测量
相对测量
直接测出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读取被 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
计量器具误差 方法误差 环境误差 人员误差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要 合理选择测量工具、方法及环境,准 确操作,将测量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就可以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150
1-尺身;2-上量爪;3-尺框;4-紧固螺钉; 5-深度尺;6-游标;7-下量爪
游标卡尺分度值
分
度
分度值=1/10格=0.1
值
越
小
,
分度值=1/20格=0.05 测
量 精 度
分度值=1/50格=0.02 越
高
由于计量器具本身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限制而使测量 结果与真值之间形成的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1、测量:将被测的几何量与具有计量单位 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实验过程。
尺的刻度 被测几何量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四个要素
测量对象
尺的刻度 被测几何量
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 测量精度
2、检验:只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 围之内,从而判定零件是否合格。
尺的刻度
不需要具 体量值
长度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尺的刻度
2、间接测量 被测几何量通过计算获得 中心距a a=b-2R B、R可测量获得
a b
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
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44bdc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5.png)
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的基本知识1、测量⼯作的基准线、基准⾯指什么答:重⼒的⽅向线称为铅垂线,是测量⼯作的基准线。
⼤地⽔准⾯是测量⼯作的基准⾯。
2、什么叫⽔准⾯?什么叫⼤地⽔准⾯?答:⽔准⾯是⾃由禁⽌的海⽔⾯,是等位体,有⽆数个。
⼤地⽔准⾯是静⽌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向⼤陆岛屿延伸⽽形成的闭合⽔准⾯。
3、何谓绝对⾼程?何谓相对⾼程?我国的⾼程系统?⾼差答:绝对⾼程,地⾯某点沿铅垂线⽅向到⼤地⽔准⾯的距离,称为绝对⾼程,通常称为海拔,也称作标⾼。
相对⾼程,地⾯某点沿铅垂线⽅向到达某⼀⽔平⾯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程。
新的国家⾼程基准⾯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27年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根据这个⾼程基准⾯作为全国⾼程的统⼀起算⾯,称为“1985国家⾼程基准”。
⾼差:⾼差是两点间⾼程之差。
⽤⾼程测量⽅法测出未知⾼程的点时,先从已知⾼程点测出两点的⾼差,再计算出未知⾼程点的⾼程。
未知点⽐已知点⾼,两点的⾼差为正,反之为负。
4、测量中的独⽴平⾯直⾓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直⾓坐标系有什么区别?答:测量坐标系X 轴是南北⽅向的、X 轴朝北,Y轴是东西⽅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5、确定地⾯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三项基本测量⼯作是什么?答:⽔平⾓,距离和⾼差(或⾼程)是确定地⾯点的三个基本要素。
⾼程测量,⽔平⾓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学的基本⼯作。
6、测量⼯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
7、在⽔准测量中如何规定⾼差的正负号?⾼差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答:⾼差为正号,前视点⾼于后视点,否则相反。
⾼差的正负号说明地形的⾼低起伏情况8、测设和测定的区别答: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也就是你说的测量)和测设两个部分。
测定是指使⽤测量仪器和⼯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技术测量基本知识
![技术测量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809a4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6.png)
5.2 长度基准与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5. 2. 1 为了保证工业生产中长度测量的精确度, 首先要建立统一、 可靠的
长度基准。 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基准为米(m), 机械制造中常用 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精密测量时,多用微米(μm)为单位, 超精 密测量时, 则用纳米(nm)为单位。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 m=1000 mm, 1 mm=1000 μm, 1 μm=1000 nm
5-1
图 长 度 量 值 传 递 系 统
4. 2. 3 由图5-1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可知,量块是机械制造中精密长度计量应用最广泛
的一种实体标准,它是没有刻度的平面平行端面量具,是以两相互平行的测量面 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其长度的一种高精度的单值量具。 量块的形状一般为矩形截面 的长方体和圆形截面的圆柱体(主要应用于千分尺的校对棒)两种,常用的为长 方体(见图5-2)。 量块有两个平行的测量面和四个非测量面, 测量面极为光滑平 整, 非测量面较为粗糙一些。 两测量面之间的距离 L 为量块的工作尺寸。
这样,一套量块就有了两种使用方法。按“级”使 用时,所根据的是刻在量块上的名义尺寸,其制造误差忽略不计;按 “等”使用时,所根据的是量块的实际尺寸,而忽略的只是检定量块实 际尺寸时的测量误差,但可用较低精度的量块进行比较精密的测量。因 此,按“等”测量比按“级”测量的精度高。
教学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
3. 为了组成各种尺寸,量块是按一定的尺寸系列成套生产的, 一套包 含一定数量不同尺寸的量块,装在一特制的木盒内。国家量块标准中规 定了17种成套的量块系列,从国家标准GB 6093—85中摘录的几套量块 的尺寸系列如附表5-1 (P126)所示。
量块组合方法及原则: (1)选择量块时,无论是按“级”测量还是按“等”测量,都应按照
测量基本知识
![测量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9d858d5b9f3f90f76c61bdd.png)
70× %=0.7℃ 解:由题意可知,被测温度的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max|=70×1%=0.7℃ 由题意可知,被测温度的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 100×0.5%= ℃ 测量范围为0 1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测量范围为0~1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max|1=100×0.5%=0.5℃ %=0.5 200×0.5%= ℃ 测量范围为0 2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测量范围为0~2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max|2=200×0.5%=1.0℃ %=1.0
8
对于仪器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一些方法避免:
特定的测量应当选择适当的仪器; 特定的测量应当选择适当的仪器; 确定仪器误差的大小后应用修正系数; 确定仪器误差的大小后应用修正系数; 用一个标准仪器对仪器进行校准。 用一个标准仪器对仪器进行校准。 (2)、特点 )、特点 )、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种类 (3)、种类: )、种类: 恒值系差 变值系差 周期性 累进性
δ=
±0.5 *100% = ±1.25% 40 − 0
因此该流量计必须选择1.0级的流量计 因此该流量计必须选择1.0级的流量计 结论: 结论: 工艺要求的允许误差 ≥ 仪表的允许误差 ≥ 校验所得到的相对百分误差
18
例3:某被测温度信号在7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1%,现有 某被测温度信号在7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 %,现有 两台温度测量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 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 100℃ 两台温度测量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100℃, 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 200℃ 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200℃,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测量总结的知识点
![测量总结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f4c1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7.png)
测量总结的知识点一、测量的基本概念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获取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数量特征,以便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或描述的过程。
2. 测量的特点测量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3. 测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测量可以分为长度测量、角度测量、面积测量、体积测量等不同类型。
二、测量的基本原理1. 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直接测量原理、间接测量原理和比较测量原理。
2.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方法和综合测量方法等。
3. 测量的误差测量中可能存在多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人为误差等。
4. 测量的精度与准确度测量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而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三、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1. 测量工具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尺子、卷尺、量角器、分度尺、刻度尺等。
2. 测量仪器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测量仪等。
四、测量的应用1.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表或建筑物进行测量,以获取相关信息的活动。
2. 土地测量土地测量是指对地理空间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活动。
3. 测绘测量测绘测量是指通过测绘技术对地球表面特征进行测量和绘制的活动。
4. 地球物理测量地球物理测量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地球内部结构、地球表面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活动。
五、测量的发展趋势1. 测量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涌现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激光雷达等新技术。
2. 测量方法的创新新的测量方法如无接触式测量、虚拟测量等不断涌现,为测量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测量领域的拓展测量不仅仅局限于地面或建筑物,还涉及到海洋测量、宇宙测量等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六、测量的现状与挑战1. 测量技术的高度发达当前,测量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是在工程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测量误差难以消除、测量数据难以处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端基线性度
2)零基线性度
3)最小二乘线性度
三种线性度表示法示意
(a)端基线性度(b)零基线性度(c)最小二乘线性度
LD
m D10% 0 A
注意:选用的对比直线不同,计算结果不同。
端基:直接连接两端点;
零基:下限值重合,最大正负绝对值相等
4、回差(又称变差、滞后 误差)
检出(detection)部分是测量系统中形式最多样、与 被测对象关联最密切的部分。担当检出功能的器件统称为 传感器(Sensor)。
对传感器有以下的要求:
①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被测参数在数值上应呈单值关 系,最好是线性关系;
②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应该只响应被测参数的变化,其 他一切可能的输入信号(包括噪声信号)不能影响输保证规定精确度的前提下 所能测量的被测量的区域称为仪表的测量范围。
仪表的上、下限 在上述相同条件下仪表所能测量 的被测量的最高、最低值分别称为仪表测量的上 限和下限(简称上、下限,又称仪表的零位和满 量程值)。
仪表的量程 仪表的量程是指测量范围上限与下 限的代数差。
1、准确度 (1)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是指仪表的某
定量描述检测仪表可靠性的度量指标有可靠 度、故障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故障 修复时间等。
● 可靠度R(t)是指仪表在规定工作时间内无故障 的概率。如有100台同样的仪表,工作了 1000h后只坏了一台,就可以说这批仪表在 1000h后的可靠度是99%。反之这批仪表的不 可靠度F(t)就是1%。显然R(t)=1- F(t)。
时间。
示值的修正值及修正系数
示值的修正值 被测量真值与仪表的示值之差称
为该示值的修正值,以符号c表示。
c= α-x, α= x +c
显然,c = -δ,即示值的修正值与误差值大小相 等但符号相反。
修正系数(K): 通过计算或经验方法求得的系数。
α=Kx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示值加修正值的方法对示值进 行修正,可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一个测量值(示值)的误差,它反映在 该点仪表示值的准确性。示值误差常可 用三种形式表示。
1)示值的绝对误差 2)示值的相对误差 3)示值的引用(折合)误差
示值的绝对误差和示值的相对误差不能 作为仪表的误差。
(2) 仪表的基本误差与精确度等级
基本误差 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下,
仪表整个量程范围内各点示值误差中绝 对值最大的误差称为仪表的基本误差。
三、热工仪表及其分类
(l)按参数种类不同,热工仪表可分为温度、 压力、流量、料位、成分分析及机械量等测量 仪表。
(2)按显示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指示仪表、 记录仪表、积算式仪表及信号式仪表等。
(3)接仪表组成系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 接变换式和平衡式两种仪表。
第四节 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仪表的计量性能指标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测量技术的基本知 识。重点掌握测量仪表的组成、仪表的 质量指标及仪表的检定方法。
对仪表的质量指标,要理解各个指 标的含义,要能做到根据检定结果计算 质量指标的计算。
③ 传感器对被测对象状态的影响应尽量小。
传感器的输出一般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 输出量为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变化,或者是通
过电阻、电容、电感的改变转换为电压、电流、 频率的变化。有模拟量和数字量两种形式。 ② 输出的电信号一般较微弱,如电压信号为毫伏 级甚至微伏级,电流信号为毫安级甚至纳安级。 ③ 由于传感器内部噪声的存在,输出信号与噪声 混在一起。若传感器的信噪比较小而输出的信 号又弱时,则信号淹没在噪声中。 ④ 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呈线性或非线性。 ⑤ 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电磁场等的变化会影 响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2) 信号变换部分 信号变换(Signal conversion)是使检出
的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分析处理的信号。进行变 换时,重要的是考虑原始信号中哪些信息是希 望了解的,以及如何不丢失和不歪曲有用信息。 (3) 分析处理显示部分
显示部分是测量系统的输出部分。测量系统 通过它的显示元件向观察者反映被测参数的数 值。
按产生被测量标准量值的方法不同, 仪表的检定方法可归纳成标准物质法和 示值比较法两种。
(l)标准物质检定法
标准物质是指能提供某一种参数的标准量值 的物质。例如在某种标准条件下,纯金属的 固一液相平衡点(熔点)温度为恒定值而可 作为温度检定的标准量值。用被检定仪表去 测标准物质提供的标准量以确定其性能的方 法就称为标准物质检定法。
仪表示值 200,300,400,500,600
标准表示值 正 200,301,399,498,601
反 200,300,398,497,601
根据校验记录,计算该表的基本误差和变差?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第五节 仪表的检定 为评定仪表的计量性能(精确度、灵 敏度等),并确定其性能是否合格所进 行的全部工作称为检定,又称校验。
● 故障率是指仪表工作到 t 时刻时单位时间内发
生故障的概率。
可靠度和故障率的关系是 R(t)。et
●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仪表在相邻两次故障 间隔内有效工作时的平均时间,用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来代表。
●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是仪表出现故障到恢复工作时的平均
(2)不断拓展测量领域和范围,努力提高检测精度 和可靠性;
(3)软测量技术、数据融合处理方法等新技术得到 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4)非接触法检测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 (5)检测系统智能化。
第二节 测量方法的分类
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测量方法主要有 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 2、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 3、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4、偏差法、零差法、微差法 5、等精度测量、非等精度测量
第一章 绪论
测量的意义及发展方向 测量方法 测量系统 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仪表的检定
第一节 测量的意义及发展方向
一、测量与误差 1.测量的定义:测量是利用某种工具并以实验或计
算的方法获取被测参数数值的过程。具体说,是指被测 参数与预先确定的被测参数的“单位”进行比较,并获 取比值的过程。
(2)示值比较检定法
这种方法是用标准表对被检定仪表进行检 定。被检表和标准表同时测同一被测量,把 标准表的示值当成真值(约定真值),比较 二者的示值以确定被检仪表有关性能指标, 这就是示值比较检定法。
为保证检定工作的质量,一是要求标准表 的精确度要足够高,一般要求其允许误差应 小于(1/4~1/10)被检表的允许误差; 二是在检定时,应严格保证标准表与被检表 测量的是同一参数值。
① 保险期 仪表使用后能有效地完成规定任务的 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可靠性就逐渐降低。
② 有效性 仪表在规定时间内能正常工作的概率。 概率的大小取决于系统故障率的高低、发现故 障的快慢和故障修复时间的长短。
③ 狭义可靠性 由结构可靠性和性能可靠性两部 分组成。前者指仪表在工作时不出故障的概率, 后者指仪表能满足原定要求的概率。
定义:输入量上升和下降 时,同一输入量相应的两 输出量平均值之间的最大 偏差与量程之比的百分数 称为仪表的回差。
产生的原因:它通常是由 于仪表运动系统的摩擦、 间隙、弹性元件的弹性滞 后等原因造成的。
5、 分辨率 分辨率反映仪表对输入量微小变化的反应
能力。
模拟仪表的分辨率是指使仪表示值产生可 观察变化对应输入量的最小变化值;
2.测量的基本公式:
x = αUx —被测参数(被测量)的数值;
式中 x—
Ux——测量单位; α——测量获得的比值,又称为测量值。
实际的关系式应该是
x ≈ αUx
3. 测量过程有三要素 一是测量单位;二是测量方法;三是测量工具 。
二、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发展趋势
(1)传感器逐渐向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 化、组合化方向发展;
第三节 测量系统
一.测量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检测过程,一般应包括:
①信息的提取 —— 用传感器来完成。 ②信号的放大、转换与传输 —— 用中间转换装
置来完成。
③信号的显示和记录 —— 用显示器、指示器或
记录仪完成。
④信号的处理和分析 —— 用计算机、数据分析
仪、频谱分析仪等来完成。
二、测量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1、检出部分
精确度等级
表示的允许误
差以去引掉用百误分差号(剩γa下)的的数形值式
就称为仪表的精确度等级(或准确度等
级),俗称精度级。
要掌握: 精确度合格的仪表应满足其基本
误差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是否满足 这一要求是仪表检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 一。 注意理解:基本误差、允许误差和仪表的 精确度等级的关系。
2、仪表的灵敏度 仪表的灵敏度是指其输出信号的变化值与对应
显示元件按其显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式 显示元件、数字式显示元件和屏幕式显示元件 三种。
(4)通信接口与总线(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bus)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管理两个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 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一个大型检测 系统中有许多测量分系统或测量节点,分系统 向上位机传送数据信息和测量状态、上位机向 下发布命令或各分系统之间交换信息都通过接 口进行。
举例1: 一块温度表,测量范围0—1000℃,0.5级
准确度,满量程指针总位移为200 mm,对该 表检定结果如下所示。求: (1)各示值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 (2)仪表的基本误差,该仪表合格否? (3)仪表的平均灵敏度。
被检表读数(℃) 0,100,200,300,400,500,600, 700,800,900,1000
数字仪表的分辨率的定义是使末位数产生 单位变化对应的输入量的变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