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NXPowerLite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6e3160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60.png)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李伟【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4(000)013【摘要】目的:总结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和鉴别诊断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胰腺囊性肿瘤患者8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
本组80例患者接受 CT 检查77例,其中 CT 平扫28例,49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
行 MR 平扫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32例。
结果:影像学表现:浆液性囊性肿瘤位于体尾部38例,位于头颈部42例。
形状:表现多种形态38例,表现杵状指11例,表现光滑6例,表现分叶25例。
分房数目:表现多房30例,微囊29例,单房21例。
房径大小1.5~3.5cm,平均2.2cm。
钙化情况:表现为边缘钙化9例,表现为中心钙化4例,无钙化67例。
有壁结节24例,无壁结节56例,中心有瘢痕9例,无瘢痕61例,全程胰管扩张16例,近端胰管扩张7例,无扩张57例。
结论:CT和MR可以作为诊断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总页数】2页(P117-117,119)【作者】李伟【作者单位】115007辽宁省营口经济开发区中心医院CT室【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 [J], 徐嗣正2.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J], 朱跃强;白人驹;孙浩然;李亚军3.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J], 展德廷;关长群;杜晓炬;李顺明;周文平;朱善德;李荫山4.常见胰腺囊性肿瘤的术前鉴别诊断分析 [J], 何闻恺;王志伟5.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J], 王欣; 刘玲; 杨艳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c1f76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1.png)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1 .胰腺癌囊性变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导管腺癌为主要类型。
典型的胰导管腺癌是一个少血供无包膜的实性肿瘤,呈浸润生长。
少数病例以囊性改变为主要表现。
(病理)胰腺癌囊性变的病理基础是肿瘤的出血、坏死及液化,同时伴有肿瘤部位胰腺腺体组织的脂肪坏死。
由于胰腺癌是一少血供的肿瘤,囊性变常常出现在肿瘤的中心区域,且越是大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的肿瘤越易发生。
在肿瘤组织大体切面上,囊变区常呈深棕或红棕色,而实性肿瘤部分则呈灰白色。
镜下可见坏死不完全的异型性肿瘤细胞。
(影像学诊断)胰腺癌囊性变在CT和MRI的表现上首先是具有胰腺癌的特征,包括胰腺本身肿大和局部肿块的形成,肿块远端的腺体萎缩和胆道的梗阻扩张等等。
囊性变常位于肿块的中心或偏中心,根据肿瘤坏死液化程度的不同,囊变区的密度不同,一般CT值可在10~30Hu之间。
残留的肿瘤在增强扫描时有轻度强化,并常可见到胰周脂肪间隙消失以及周围血管受侵和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2 .浆液性囊腺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在1:1.5~1.9,发生年龄在中年以后,以50-60岁好发。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有时可扪及肿块。
过去认为本病为一无恶性倾向的完全良性过程,但近10多年来已有个别恶性浆液性囊腺癌的报告,是否是浆液性囊腺瘤发展而来尚不清楚。
由于这个原因,现在认为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浆液性囊腺瘤,不论病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如何,均应对肿瘤进行定期检测。
(病理)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仍以胰腺的体尾部较多见。
囊腺瘤起源于胰腺腺泡的中心细胞,生长缓慢,其最大径线可为2~25cm,平均10cm,由多个小囊构成,内衬以富含糖原的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
根据囊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囊型、大囊型和混合型,其中以小囊型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时也将浆液性囊腺瘤称为微囊型腺瘤,其切面上肿块呈分叶状,由许多小囊组成,小囊直径在2cm以下,囊腔更小者可呈蜂窝状,部分囊内有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有时可见到中央瘢痕,偶有钙化,液体多清亮。
胰腺囊性病变CT影像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CT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241da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a.png)
演讲人
目录
01
胰腺囊性病变概述
02
CT影像诊断
03
典型病例分析
04
诊断注意事项
胰腺囊性病变概述
胰腺囊性病变分类
真性囊肿:由胰腺组织形成的囊肿,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腺瘤等 假性囊肿:由胰腺外组织形成的囊肿,如胰腺脓肿、胰腺血肿等 囊性肿瘤:由胰腺组织形成的肿瘤,如胰腺囊腺癌、胰腺囊腺瘤等 囊性病变的并发症:如囊肿破裂、囊肿感染等
进一步确诊病变性
质
CT影像诊断
CT检查方法
扫描方式:螺旋扫描或非螺 旋扫描
A
增强扫描:使用造影剂进行
C
增强扫描
影像分析:对CT影像进行分 析,判断病变类型和程度
E
B 扫描参数:层厚、层间距、 扫描范围等
D 重建方法:最大密度投影、 最小密度投影等
CT影像特点
高分辨率:能够清 晰地显示胰腺囊性 病变的形态、大小
治疗方案:针对诊断结 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
随访结果:治疗后患者的 恢复情况,包括症状缓解、
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病例3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 年龄、职业等
主诉:患者症状、病史 等
影像学检查:CT检查结 果、影像学表现等
诊断:根据影像学检查 结果,诊断为胰腺囊性
病变
治疗方案:针对胰腺囊性 病变的治疗方法,如手术
临床表现
腹痛:腹痛 是胰腺囊性 病变的主要 症状,表现 为持续性、 阵发性或间 歇性疼痛。
消化不良: 患者可能出 现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 症状。
黄疸:部分 患者可能出 现黄疸,表 现为皮肤、 巩膜黄染, 尿液呈深黄 色。
体重下降: 由于消化功 能障碍,患 者可能出现 体重下降。
2024年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规范报告课件
![2024年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规范报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9f7c3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0.png)
主胰管扩张标准
02
01
年龄与主胰管扩张关系
主胰管扩张定义
主胰管内径>3 mm为扩张标 准。
65岁以上建议内径上限4 mm 。
03
主胰管扩张的临床意义
内径≥鉴别要素
强化壁结节意义
强化壁结节定义
1
强化壁结节指主胰管壁或囊壁上的乳头状赘生物。
强化壁结节临床意义
2
在增强胰腺实质期时正常胰腺实质和PCN囊液的对比度最佳 ,可清晰显示囊壁结构。
强化壁结节的观察测量
——01.
在T2WI中表现为充盈缺损影,与T2WI高信号的囊液对比度 最佳,可清晰显示壁结节边界。
非强化壁结节的观察测量
——02.
如果是多发性壁结节,则需要测量出最大壁结节的大小。
多发性壁结节的测量
——03.
小主题二:MRI是评估出血最佳方式 MRI的T1WI表现为特征性高信号,提示出血。
小主题三:SCN也可发生出血 少部分SCN可发生出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识别。
急性胰腺炎影响
01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在影像上表现为 胰腺增大、密度减低、边缘 模糊等。
02
急性胰腺炎与PCN的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内可出 现囊性病变,需与PCN鉴别 。
囊壁厚度评估
• 主题一:囊壁厚度评估 • - 小主题一:囊壁增厚与肿瘤性质 • - 解释内容:囊壁增厚常提示恶性。 • - 小主题二:囊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 - 解释内容:厚度>2 mm通常考虑恶性。 • - 小主题三:囊壁增厚的影像学判断标准 • - 解释内容:以最厚处为准进行测量。
壁结节的测量
2024年胰腺囊性肿瘤影 像学诊断规范报告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3e174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4.png)
浆液性囊腺瘤
ü分为微囊型腺瘤(SMA)腺瘤和单/寡腺瘤(SOA) 两种
ü通常认为SMA占绝大多数(>90%),呈多房状, 由许多直径<2cm的小囊组成,更小者可呈蜂窝状, 肿瘤轮廓呈分叶状,常见中央瘢痕及星芒状钙化 (中心钙化较边缘钙化多见);(囊多囊小)
üSOA约占10%,呈大囊、少囊状甚至单个囊腔,囊 腔直径通常>2cm,缺乏中央瘢痕
主胰管型:主胰管扩张, 扩张导管内见壁结节或乳 头状突起 分支胰管型:分叶状或葡 萄串珠样囊性病变
ü1.发生在主胰管的IPMT表现为部分或广泛的主胰管 明显扩张,扩张的导管内见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 有强化,肿瘤可钙化,常伴有十二指肠乳头增大。
ü2.分支胰管型好发于胰腺钩突部,主要表现为分叶 状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也可融合呈单一大囊样肿 块,主胰管可轻度扩张。
IPMT影像学表现—CT
ü3.混合型表现为胰腺钩突部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 管扩张,也可表现为体尾部部分分支胰管和主胰管 扩张的组合。
LOGO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疾病的主要分类
浆液性囊腺瘤
肿瘤性 (主要)
黏液性囊性肿瘤
胰腺 囊性 疾病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非肿瘤性
胰腺假性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
ü浆液性囊腺瘤(SCN)一种少见的胰腺良性肿 瘤,通常无恶变倾向。
ü好发于老年女性(>60岁)。 ü常发生在胰体尾部。 ü一般无临床症状。
黏液性囊性肿瘤
影像学表现 ü肿瘤通常表现为分叶状、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密度多
与水的密度相近。 ü单房或多房囊肿,多房者囊数常较少 ü囊腔较大(囊少囊大) ü囊壁厚薄不均、囊内有线状菲薄分隔 ü囊壁有时可见蛋壳样或不规则钙化,有时可见乳头状
胰腺囊性肿瘤诊疗指南
![胰腺囊性肿瘤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74422c0bcd126fff6050ba8.png)
胰腺囊性肿瘤诊疗指南
一、定义
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
虽然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由于其治疗原则与其他胰腺囊肿性疾病不同,因此在鉴别诊断方面有特殊意义。
二、诊断
1.临床表现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可有上腹部疼痛及压迫症状。
可触及腹部肿块。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部分囊腺癌病人可有CEA、CA19-9等升高。
2)影像学检查
(1)B超:可以定位,确定其实性或囊性。
(2)CT:可以显示囊肿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3)ERCP或MRCP:用于了解囊肿与胆道、主胰管的关系。
3.鉴别诊断须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相鉴别。
三、分型
1. 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囊腺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胰腺囊腺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9af54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d.png)
影像表现-粘液性囊腺瘤癌变
以下征象提示恶变: • 肿瘤直径>8cm。 • 囊壁厚度>2mm,分隔厚薄不均。 • 囊内出现实性软组织肿块。 • 肿块周围钙化,分隔钙化。 • 边界不清,对周围组织器官侵蚀血管包埋,远处转移。
鉴别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பைடு நூலகம்性肿瘤
• 起源于胰导管上皮,分泌粘液,导致胰管的扩张或 囊肿形成,与主胰管交通,乳头状结节突入扩张的 导管。 • 胰头区多见,好发于老年男性。
鉴别诊断-胰腺假性囊肿
• 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胰腺术后,囊壁 由纤维组织构成。 • 单房多见,呈水样密度/长T1长T2信号,增强有强化 薄层囊壁。 • 囊肿变为慢性后,囊壁可见钙化,壁厚薄不均。
小结
• 胰腺囊腺瘤中老年女性多见。 • 与胰管不交通,胆管不扩张。 • 浆液性囊腺瘤以微囊型多见,位置可变(胰体尾多 见),中央星状瘢痕及中心钙化,无症状无需手术。 • 粘液性囊腺瘤以单发大囊多见,绝大多数位于体尾 部,壁与分隔厚薄不均,周缘钙化多见,均建议手 术治疗。
病理
性质 囊的形态
囊腔 囊壁 治疗方式
浆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
良性病变,不会恶变
潜在恶性倾向
多为微囊型、蜂窝状、少 数为寡囊型
淡黄色或无色清亮液体
多房或单房大囊 混浊稠厚粘液
扁平或立方上皮,含糖原, 高柱状细胞,分泌粘液,
不含或含少量粘液
常形成乳头
无症状者不需要手术治疗
均需手术治疗
影像表现-浆液性囊腺瘤
• 分为多囊型(70%)、蜂窝状(20%)、寡囊型(10%)。 • CT平扫:圆形/卵圆形/分叶状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 • MRI平扫: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 • 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微囊型胰体尾多见,寡囊型胰头多见。 • 与胰管不交通,胆管不扩张。 • 中心可见星形瘢痕(含微小血管,不同程度强化,T2WI上呈低信号) • 中央日光状钙化(30%)。 • 增强囊壁或间隔可强化。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PPT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853d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2.png)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治疗方式的选择
01 02
手术切除
对于良性或低度恶性胰腺囊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手术 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式。
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药物治疗可能作 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控制症状、缩小肿瘤或延缓肿瘤生长。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胰腺囊性肿瘤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腹部超声、CT等影像 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
囊性肿瘤。
健康饮食
保持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的摄 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的摄入。
控制体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2
胰腺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胰腺囊性肿 瘤的方扫描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 形态、密度以及与血管的关系,有 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病理学诊断
穿刺活检
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可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 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在手术切除过程中,可以通过冰冻病理检查快速确定肿瘤的 性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3
胰腺囊性肿瘤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与胰腺假性囊肿的鉴别诊断
总结词
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继发性病变,而 胰腺囊性肿瘤则是原发性的肿瘤。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cfcf5f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3.png)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1.胰腺癌囊性变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导管腺癌为主要类型。
典型的胰导管腺癌是一个少血供无包膜的实性肿瘤,呈浸润生长。
少数病例以囊性改变为主要表现。
〔病理〕胰腺癌囊性变的病理基础是肿瘤的出血、坏死及液化,同时伴有肿瘤部位胰腺腺体组织的脂肪坏死。
由于胰腺癌是一少血供的肿瘤,囊性变常常出现在肿瘤的中心区域,且越是大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的肿瘤越易发生。
在肿瘤组织大体切面上,囊变区常呈深棕或红棕色,而实性肿瘤部分则呈灰白色。
镜下可见坏死不完全的异型性肿瘤细胞。
〔影像学诊断〕胰腺癌囊性变在CT和MRI的表现上首先是具有胰腺癌的特征,包括胰腺本身肿大和局部肿块的形成,肿块远端的腺体萎缩和胆道的梗阻扩张等等。
囊性变常位于肿块的中心或偏中心,根据肿瘤坏死液化程度的不同,囊变区的密度不同,一般CT值可在10~30Hu 之间。
残留的肿瘤在增强扫描时有轻度强化,并常可见到胰周脂肪间隙消失以及周围血管受侵和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2.浆液性囊腺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在1:1.5~1.9,发生年龄在中年以后,以50~60岁好发。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有时可扪及肿块。
过去认为本病为一无恶性倾向的完全良性过程,但近10多年来已有个别恶性浆液性囊腺癌的报告,是否是浆液性囊腺瘤发展而来尚不清楚。
由于这个原因,现在认为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浆液性囊腺瘤,不论病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如何,均应对肿瘤进行定期检测。
〔病理〕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仍以胰腺的体尾部较多见。
囊腺瘤起源于胰腺腺泡的中心细胞,生长缓慢,其最大径线可为2~25cm,平均10cm,由多个小囊构成,内衬以富含糖原的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
根据囊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囊型、大囊型和混合型,其中以小囊型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时也将浆液性囊腺瘤称为微囊型腺瘤,其切面上肿块呈分叶状,由许多小囊组成,小囊直径在2cm以下,囊腔更小者可呈蜂窝状,部分囊内有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有时可见到中央瘢痕,偶有钙化,液体多清亮。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NXPowerLite)PPT课件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NXPowerLite)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8e149089eb172ded63b7f9.png)
27
分支胰管型
主胰管型 混和型
28
主胰管型
较少见 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0.5-1.5 cm 位于胰体尾,其余胰腺区正常 位于胰头,远端胰管扩张和囊变
29
30
分支胰管型
多位于胰腺钩突和胰尾 多为葡萄样或分叶状,也可单囊 与胰管相通,主胰管正常或轻微扩张
肿块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多 有完整包膜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T1WI上多有高信号。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
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肿瘤组织呈网状排列,之间形成血窦, 所以,造影后在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
45
推移周围组织,侵犯少见。位于胰头部位, 肿瘤即使很大亦较少引起胆胰管的扩张
31
32
33
34
混和型
最多见 钩突分支胰管+主胰管(多见);体尾
部分支胰管(单发或多发)+主胰管
35
36
37
38
可有壁结节 即使体积很大,极少侵犯周围血管和远处
转移 呈乳头样突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MRCP:主胰管和囊性病变是否相通
39
40
提示恶性征象
出现实性肿块。 主胰管扩张>10mm 多中心生长 壁钙化或弥漫性钙化 有糖尿病病史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53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54
2cm)构成,薄壁 纤维分隔有不规则的星状瘢痕,日光放射
状钙化 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8
影像表现
水样密度或信号 无壁或薄壁 壁和分隔强化 不侵犯胰周脂肪和器官 CT-----钙化
T2WI ------微囊和间隔,高信号区伴低信 号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型。 ? 生物学行为多样。
分支胰管型
主胰管型 混和型
主胰管型
? 较少见 ? 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0.5-1.5 cm ? 位于胰体尾,其余胰腺区正常 ? 位于胰头,远端胰管扩张和囊变
分支胰管型
? 多位于胰腺钩突和胰尾 ? 多为葡萄样或分叶状,也可单囊 ? 与胰管相通,主胰管正常或轻微扩张
胰体或尾部
囊壁
薄(<2 mm) 无强化
厚 (至少25% >2mm) 有强化
边缘
分叶状
圆形或类圆形
? 鉴别的重要性 浆液性----观察 黏液性----手术
若出现多间隔、明显强化、壁结节、乳头状 突起,不诊断浆液性囊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 临床表现可类似于慢性胰腺炎。 ? 好发于60-70岁,男性多见。 ? 导管起源、乳头状生长、产生大量粘液,
混和型
? 最多见 ? 钩突分支胰管+主胰管(多见);体尾
部分支胰管(单发或多发)+主胰管
? 可有壁结节
? 即使体积很大,极少侵犯周围血管和远处 转移
? 呈乳头样突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 MRCP:主胰管和囊性病变是否相通
提示恶性征象
? 出现实性肿块。 ? 主胰管扩张>10mm ? 多中心生长 ? 壁钙化或弥漫性钙化 ? 有糖尿病病史
度或信号不均 ? 囊壁变化较大,囊壁、壁结节和间隔为低
信号,增强后强化
? 囊壁不规则,可见壁结节,间隔厚且厚薄 不均,出现囊壁和分隔钙化,呈不规则形, 不连续或斑点状(提示恶性)
? 胰管扩张少见
? 可伴有胰腺炎表现
好发部位
鉴别诊断
浆液性囊腺瘤 ( Macrocystic )
粘液性囊腺瘤
胰头
T2WI ------微囊和间隔,高信号区伴低信 号中心
巨囊性囊腺瘤
? 较微囊型少见,多位于胰头 ?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和黏液性囊腺瘤 ?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 单房 ? 一般2-6cm ? 分叶状或类圆形 ? 囊壁无强化 ? 壁结节少见,可能为多个小囊融合 ? 无乳头状突起和钙化
? 年轻女性多见 ? 亚洲人和黑人多见 ? 肿块较大,引起腹痛、腹胀及消化不良 ? 囊实性肿瘤,低度恶性,生长缓慢 ? 多有包膜
? 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大多数囊实相间
? 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及泡沫 细胞聚集所致
? 肿块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多 有完整包膜
?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T1WI上多有高信号。
? 转移罕见
谢谢
?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 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肿瘤组织呈网状排列,之间形成血窦, 所以,造影后在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
? 推移周围组织,侵犯少见。位于胰头部位, 肿瘤即使很大亦较少引起胆胰管的扩张
? 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
? 钙化少见,位于肿瘤周边部分,呈细条状 或斑点状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王冬青 曾蒙苏
先天性
非肿瘤性病变
囊
性
炎症性病ຫໍສະໝຸດ 变外分泌分
上皮肿瘤
类
肿瘤性病变
内分泌
非上皮肿瘤
非肿瘤性病变
先天性
炎症性
单囊(真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
多囊 (多囊肾, Von-Hippel-Lindau) 假囊肿
脓肿
肿瘤性病变
? 外分泌: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肿 瘤(腺瘤,交界性,腺癌), IPMT, 实性假乳头状瘤,富含粘 液的导管腺癌,腺泡细胞囊腺癌
粘液性囊性肿瘤
?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9:1) ? 临床症状:腹痛、腹部包块或黄疸 ? 多无慢性胰腺炎及糖尿病史 ? 潜在恶性或恶性病变 ? 病理上分腺瘤,交界性或原位癌,腺癌 ? 85—90%位于胰体尾部
影像表现
? 多较大,平均10 cm ? 单房或多房,子囊较大 ? 水样密度或信号,可伴有蛋白或出血致密
和巨囊性( oligocystic adenomas )。
微囊性囊腺瘤
? 肿瘤大小不一(1-20cm),边缘光滑 ? 切面海绵状或蜂窝状,由无数小囊(1mm-
2cm)构成,薄壁 ? 纤维分隔有不规则的星状瘢痕,日光放
射状钙化 ? 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影像表现
? 水样密度或信号 ? 无壁或薄壁 ? 壁和分隔强化 ? 不侵犯胰周脂肪和器官 ? CT-----钙化
? 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 ? 非上皮肿瘤:肉瘤,转移。
胰腺囊性病变观察内容
? 肿瘤数目、大小、位置 ? 形态、边缘 ,密度/信号 ? 壁的厚度 ? 强化方式 ? 壁结节、分隔、钙化 ? 继发改变
(胰胆管扩张、周围侵犯、淋巴结、远处转移 )
浆液性囊腺瘤
? 1/3患者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 ? 好发于中年女性(2:1),良性病变。 ? 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 ? 病理上分为微囊性(microcystic adenomas )
IPMT
粘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
年龄 老年男性
中老年女性 中年女性
好发 部位 囊的 特点
胰管
胰头钩突
体尾
葡萄样或单囊, 单囊或多个大
钙化少见
囊,边缘钙化
明显扩张
大多不扩张或 轻度扩张
任何部位
2mm-2cm ,放 射状分隔,中 心钙化 一般不扩张
实性假乳头状瘤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