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一、个性倾向性的定义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人们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自我意识,它们反映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个性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活动或行为的方向、内容和方式,使人们彼此间的心理面貌、社会特性千差万别。因而,个性倾向性是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二、需要的基本概念

(一)需要是什么: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

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

要求的反映。

(二)需要的类别

1.从需要产生或起源的角度看,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指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

(1)维持机体内部平衡的需要(如饮食、睡觉、呼吸、运动等)(2)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引起不愉快的刺激进行回避或防御)

(3)性的需要

(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探究反应等)

社会性需要是指人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它们是人在

生物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对

文化学习、劳动、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所特有

的高级需要,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

2.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即认对事物对象的需求,包括低级的(如食物、自卫、

性等)和高级的(如豪宅、名车等)

精神需要即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智力、成就

自尊等方面的需求

(三)需要的层次

人的各种需要不是同时出现和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明确是概括出五种不同水平的需要:(由低到高)

A.生理的需要,如饥饿、口渴

B.安全的需要,如安全感、稳定性

C.归属与爱的需要,如认同感、感情

D.尊重的需要,如威信、自尊

E.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天赋、潜能的嫉妒发挥)

三、中学生需要发展的主要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加,中学生的需要也不同儿童时期的需要,他们更加注重社会性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有:肯定和尊重的需要、积极参与的需要、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四、需要的发展与培养

(一)生活实践促进个体需要的发展

(二)中学生需要的培养:建立合理、高尚的需要结构

四、动机的基本概念

(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1)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

强烈愿望,迫切的要求得到满足;(2)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

种需要是具体对象,使之有满足的可能性。

(二)动机的类别

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分类。

1.从动机的起源看,有生理性与社会性动机。

2.从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看,有一般、概括的动机与特殊、具体

的动机。

3.从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看,有长远的动机和短暂的动机。

4.从动机所起作用的主次、大小看,有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五、中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从动机表现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学习动机不太明确

第二类:学习只为了履行社会义务

第三类: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

第四类:学习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一)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力

1.交往动机。有些学生为例获得他人的称赞、认可而学习。

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源于人的维护自尊心的心理需要。

3.求知欲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可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2.创设问题情景

3.利用反馈

4.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5.竞赛

六、兴趣的基本概念

(一)兴趣的概念: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二)兴趣的类别

1.从兴趣的内容上看,有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之分

2.从兴趣的起因看,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

3.从兴趣的社会价值或社会意义看,有高雅兴趣和低劣兴趣之分(三)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中心、稳定性和效能。

七、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

(一)能力因素

(二)年龄与性别

(三)个人的认识和价值观念

(四)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八、中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1.中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

(一)拥有明确稳定持久的兴趣

(二)兴趣逐渐广泛并深刻发展

(三)中心兴趣逐步形成

2.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促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换

(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出事阶段的困难

(三)学以致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自己的兴趣

九、信念的基本概念

(一)信念的概念:信念是指激励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

(二)信念的作用: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判断是非的准则;激励某种行为强大的强大精神力量;群体活动的思想基础

十、信念与世界观

世界观通常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它实际上是指人的完整的观念体系。一个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各种信念,就组成了他的

世界观。

(一)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二)社会观。社会观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看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中学生对所处社会的态度大致有

以下四种:

1.自我陶醉型

2.社会厌恨型

3.焦虑型

4.平心静气型

一般认为,中学生中以第三、四种类型为大多数。

(三)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十一、信念形成的途径

(一)通过教育

(二)通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逐步达到认识的系统化

十二、自我意识的基本概念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自己与相关事件的关系及意义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观察、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自我鉴定、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1.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