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电子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一、教案概述二、第一章:先秦哲学1.1 教学目标了解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理解先秦哲学对后世的影响1.2 教学内容先秦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点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墨子、墨家的墨家思想韩非子、李斯的法家思想先秦哲学的融合与发展三、第二章:汉唐哲学2.1 教学目标掌握汉唐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与学派了解佛教、道教在汉唐时期的传播与影响理解汉唐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的重要贡献2.2 教学内容汉唐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点董仲舒、公孙龙的儒家思想魏晋玄学与道教的关系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韩愈、柳宗元的儒学复兴运动汉唐哲学的演变与特点四、第三章:宋明理学3.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与代表人物了解心学、鹅湖之会等宋明理学的重要事件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宋明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点周敦颐、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苏轼、苏辙的豪放派理学朱熹的格致之学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宋明理学的特点与影响五、第四章:清代哲学4.1 教学目标掌握清代的主要哲学思想与学派了解清代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与发展理解清代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的贡献4.2 教学内容清代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点黄宗羲、顾炎武的儒学复兴运动戴震、钱谦益的考据学派颜元、李塨的实学思想清代道教与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清代哲学的演变与特点六、第五章:近现代哲学5.1 教学目标掌握近现代中国的主要哲学思想与学派了解近现代社会变革与哲学发展的关系理解近现代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的贡献5.2 教学内容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哲学发展的背景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谭嗣同、章太炎的民主革命思想陈独秀、鲁迅的新文化运动胡适、陈寅恪的新儒家思想近现代哲学的特点与影响七、第六章:当代哲学6.1 教学目标掌握当代中国的主要哲学思想与学派了解当代社会变革与哲学发展的关系理解当代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的贡献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哲学发展的背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当代哲学的特点与影响八、第七章: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中的地位与影响掌握中外哲学的交流与碰撞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7.2 教学内容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关系中外哲学的交流与碰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的融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哲学家的国际影响力九、第八章:中国哲学的方法与精神9.1 教学目标掌握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与特点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追求理解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应用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与特点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追求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应用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互动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决策中的作用10.1 教学目标加深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国哲学的兴趣与研究热情10.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展望未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对中国哲学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先秦哲学难点解析: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多元性以及各学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大学现代中国哲学教案
大学现代中国哲学教案大学现代中国哲学教学是大学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思想和主要派别,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哲学上的指引。
一、课程目标1. 认识现代中国哲学,了解其思想体系和主要成就。
2. 培养学生分析和阐释现代中国哲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哲学问题时的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文化素养。
二、课程内容1. 现代中国哲学的概述2. 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危机3. 现代新儒家思想与德治社会4.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5. 许倬云与现代形而上学6. 萧军与现代人性问题7. 沈有信与民主与科学8. 现代女性主义哲学三、课程安排1. 讲座式授课: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现代中国哲学的概述、历史背景、主要思想体系和派别等。
2. 讨论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阐释和分析课程内容。
3. 个案研究: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选题,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和探讨现代中国哲学问题和思想。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讨论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
2. 闭卷考试: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考核,占总成绩的80%。
五、教学资料1. 李建民、徐明华,《现代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钟敬文,《现代中国哲学思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王铁崖,《新儒家及其时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 田文林,《形而上学与哲学危机》,三联书店,2006年。
5. 林银秀,《女性哲学的话语与主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六、结语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现代中国哲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和理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业和人生提供哲学上的指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注重思辨和质疑,提倡开放、思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意识。
中国哲学史(高教版)教案:第八讲 易传
中国哲学史:第八讲:易传第八讲:易传The Philosophy of Yizhuan? 儒家的新方向? 两套语言? 道器之间? 三才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 儒家的新方向? 从经到传?,十翼”1,从经到传( 1),, 易经,?,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 曰:“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据说, 连山, 以艮卦为首,,归藏, 以坤卦为首。
二书均已亡失,唯剩, 周易, 流传下来。
? 郑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认为, 周易, 为周代的,易经, 。
即周朝的卜筮之书。
?, 易纬, 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
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 2),,易传,?, 易传, 是最早的一部解释, 易经, 的书。
一般认为, 易传, 由战国时代的儒家所作。
?, 汉书艺文志, 认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是说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 十翼, 。
周文王2., 十翼”?, 系辞, 上下?, 彖传, 上下?, 象传, 上下?, 文言,?, 说卦,?, 序卦,?, 杂卦,?, 彖传, 上、下两篇是说明每一卦的基本思想,解释卦辞。
?, 象传, 上、下两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又称为, 大象, ),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又称为, 小象, )。
?, 文言, 是专门论述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
?, 系辞传, 上、下两篇是总论, 经, 的基本思想的。
?, 说卦传, 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其原理、变化等。
?, 序卦传, 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
?, 杂卦传, 是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的。
二, 两套语言? 占筮语言? 哲学语言? 朱伯崑在, 易学哲学史, 中指出:, 易传中有两套语言:一是关于占筮的语言,一是哲学语言。
有些辞句只是解释筮法,有些辞句是作者用来论述自己的哲学观点,有些辞句二者兼而有之。
Have A Break!1,占筮语言? 指占筮时所用的语言。
中国古代哲学PPT学习教案
3 、三教交融形成宋明理学。
自宋代开始至元明清三代,占统治地位的 哲学是宋明理学,它是儒释道三教交融的 产物。
中国哲学的以上三个发展阶段,构成了中 国哲学发展史的基本框架。历代王朝多以 儒学教化百姓,以道学修炼身性、养生, 以理学规范天下,以佛学安抚民心。
第6页/共2、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1、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的创立者--西汉的董仲舒。 一,形体的合一,天有三百六十五天,人
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 二、感情上的合一,天有风雨阴晴,人有
喜怒哀乐; 三、规律上的合一,天有四时,人有春种、
夏锄、秋耕、冬藏。(即天和人交互取胜, 有时人胜天,有时天胜人)。
第22页/共29页
第23页/共29页
三、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中国哲学家追求的理想人格 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在 儒家可用一个故事形象的说明,那就是 “孔颜之乐”。---知之、好之、乐之” 中的之可以理解为生活、事业、人生。
冯友兰将古人所说的人生境界划分出四个 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 部分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 特别善于把逻辑分析和辨证综合起来,加 以运用
2、崇尚直觉本悟:
直觉本悟就是依靠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 观。而体悟事物。它主要依靠已经获得的 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加以顿悟。
第26页/共29页
二、中国古代哲学的行为方式—知行动态统合
原始儒家是指儒家学派创始时的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荀 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 《易》、《春秋》。据说都是孔子校订过的教学用书。他们自己 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
中国哲学史教案第2章两汉经学.
学
成儒学的新形态——经学。儒家经典被尊奉、表彰,在儒学经学化过程 中,不同学派为获得正统地位,相互论争,形成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之争。董仲舒作为西汉一大儒,他将先秦儒家天命论与阴阳术数理论相
杂糅,提出君主之道与上天意志相感通的天人感应论,使儒学经学化神
过
学化。西汉中期以后,谶纬神学流行,东汉王充对虚妄的谶纬神学给以 批判,也是对董仲舒以来的儒家经学神学化的一大折拨。
章节
二、两汉经学
课时
6
教
了解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的原因和目的,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形成的过程及起因。把握儒学在汉代地位的转变,即由
学
先秦时期与诸子平等的学术地位转变为独尊的官方学术和统治思 想。明晰随着儒学的独尊,儒家六经的被表彰,有了儒学经学化
目
的过程,由此也就产生了两汉时期的主要哲学形态——经学。清 楚经学内部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及这两种经学学派的各自
相关 教材:《中国哲学史》,第 125—170 页。 内容 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 113—127 页。 素材 《中国哲学智慧》,第 61—73 页。
教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授课思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社会历史变革后,中国哲学进
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汉时期。儒与道的相争中,儒学独尊,形
教 学 后 记
的
特点。掌握西汉今文经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及东汉时期王充的 理性哲学思想。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汉初的黄老之治及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政治目的及理论自身的支撑因素。了解儒学由先秦至汉 代地位的显著变化,及儒学形态的逐渐转变,把握经学内部今文 经学和古文经学的论争要点及各自的优劣之处。掌握汉代经学大 儒董仲舒的哲学观念及东汉王充的理性哲学。 突出方法:历史演进中的分析法。如从分析历史背景着眼,追溯 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探析由汉初的黄老之学到后来儒学独尊的 原因,阐述儒学由先秦时的子学上升为经学的历史演变。分析儒 学经学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学内部的纷争;以及东汉时期王 充理性哲学形成的理论背景等。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稿李元光西南民族大学社科部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第二节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点第二章殷周春秋哲学思想的萌芽和发展第一节殷周春秋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节《周易》的哲学思想第三节老于哲学第四节孔子哲学第五节春秋后期的《孙子兵法》第六节墨于哲学第三章战国的百家争鸣第一节战国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庄子哲学第三节孟子哲学第四节名家惠施和公孙龙第五节先秦子学总结家荀子第六节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第四章两汉经学第一节两汉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经学大师董仲舒第三节扬雄、桓谭的哲学思想第四节无神论哲学家王充第六章隋唐的儒道佛第一节隋唐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韩愈的哲学思想第三节慧能的禅宗哲学,第四节柳宗元和刘禹杨的哲学思想第七章宋明的理学和心学第一节宋明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张载的哲学思想第三节理学大师朱熹第四节陆九渊的哲学思想第五节心学家王守仁参考书目:《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萋父、李锦全,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国哲学史教学背资料选辑》(上下册)中化书局,1981年第一章绪论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饱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遗产。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中国传统哲学既独特又博大,既平易又高深。
它的核心是人生观而不是宇宙观,它的侧重点是社会观而不是自然观。
它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人”。
中国哲人辈出,诸子纷立。
中国哲学典籍浩繁,是思想宝库中的珍品。
第一节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史?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
人们对自然界的发生、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叫做自然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发生、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叫做社会历史观;人们对自身思维的产生、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叫做逻辑学。
中国哲学史教案(本科生)
《中国哲学史》教案(本科生)绪论: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1. 何谓哲学?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不像什么是数学、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化学等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答案。
什么是哲学?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不同的答案。
我们知道,在中文里,“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是从西文的Philosophie(philosophy)直接翻译过来的。
就“哲学”一词而言,其原初的意思即“爱智慧”。
既然哲学是“爱智慧”,那么,她首先是一种活动,其次才是一种学说。
作为一种“活动”,它是通过追求智慧而使人变得有智慧的精神活动;作为一种学说,它是通过追问智慧的问题使人能够智慧地生存的学说。
在人类早期的自然哲学家看来,智慧的首要问题即是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或“始基”问题——变动世界中的绝对可靠的根基问题。
只有找到了这一根基,人们的生活才得以踏实,人们的心灵才得以安顿。
对本原问题的追问,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因为它意味着人类开始踏上了自觉地凭借自身的精神力量去追求自由自觉的历史的征程。
在此意义上说,世界的本原问题就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怎样安身立命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其任务之一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也就是为人类生存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从而使人类智慧地生活。
至于怎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则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的。
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近现代哲学家胡适认为:“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
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因为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
”1也就是说,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在人类持续的对话中生成和发展着的有生命的思想。
只要人类生存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就会持续着。
对话必须有对话者,而最有价值的对话者就是哲人、智者,这些人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并汇聚在各个时期的哲学经典之中。
《中国古代哲学》专题讲座PPT课件(含详细教案)
《中国古代哲学》专题讲座PPT课件(含详细教案)中国古代哲学专题讲座PPT课件(含详细教案)简介本PPT课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思想和代表人物。
通过本次讲座,听众将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讲座大纲1. 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2. 儒家哲学- 孔子与“仁”的概念- 孟子与“性善论”- 荀子与“性恶论”3. 道家哲学- 老子的“道”与“无为”- 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 道家的现代意义4. 墨家哲学- 墨子的“兼爱”与“非攻”- 墨家思想的社会影响5. 法家哲学- 商鞅与法家的“法治”- 韩非与“法”、“术”、“势”6. 名家哲学- 名家与“名实之辨”- 惠施与公孙龙的辩论7. 玄学与哲学- 魏晋玄学与“清谈”- 的传入与影响8. 宋明理学- 周敦颐与“濂溪先生”- 朱熹与“格物致知”9. 的心学- 王阳明与“知行合一”- 陆九渊与“心即理”10. 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价值- 古代哲学与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教案1. 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其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2. 儒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3. 道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探讨其现代意义。
-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4. 墨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墨家哲学的基本原则,分析其社会影响。
-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5. 法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法家哲学的主要思想,评价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6. 名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名家哲学的基本观点,欣赏其辩证法思想。
-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7. 玄学与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玄学与哲学的特点,理解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一、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人物和著作。
1.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人物和著作。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案例法:介绍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人物和著作。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第二章:儒家哲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让学生掌握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让学生了解儒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儒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案例法:介绍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儒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三、第三章:道家哲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让学生掌握道家哲学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让学生了解道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道家哲学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道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案例法:介绍道家哲学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道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四、第四章:佛教哲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佛教哲学的起源和主要思想。
让学生掌握佛教哲学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让学生了解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佛教哲学的起源和主要思想。
佛教哲学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佛教哲学的起源和主要思想。
案例法:介绍佛教哲学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五、第五章:宋明理学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中国哲学史教案本科生
中国哲学史教案本科生一、引言1.1 课程定位与目标理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概念与重要人物掌握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对中国哲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1.2 课程内容概述介绍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与特点重点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主要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二、儒家哲学2.1 孔子与儒家哲学的起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2.2 孟子与儒家哲学的发展孟子的生平与思想天命、性善论、仁政等主要观点2.3 荀子与儒家哲学的演变荀子的生平与思想天命、性恶论、礼法并用等主要观点三、道家哲学3.1 老子与道家哲学的创立老子的生平与思想道、德、无、无为等核心概念3.2 庄子与道家哲学的深入庄子的生平与思想逍遥、齐物、无为而治等主要观点3.3 道家哲学在后来的发展介绍道家哲学在汉唐、宋明等时期的演变与发展四、墨家哲学4.1 墨子与墨家哲学的创立墨子的生平与思想兼爱、非攻、尚贤等核心概念4.2 墨家哲学的演变与影响墨家在战国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墨家与其他诸子的辩论与影响4.3 墨家哲学的现代价值分析墨家哲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五、法家哲学5.1 管子与法家哲学的起源管子的生平与思想法、术、势等核心概念5.2 商鞅与法家哲学的发展商鞅的生平与思想变法、重农抑商等主要观点5.3 法家哲学的实践与影响分析法家哲学在秦朝等历史时期的实践与影响六、名家哲学6.1 名家哲学的兴起与发展名家代表人物如惠施、公孙龙的生平与思想名家对于名实关系、逻辑辩证的探讨6.2 名家的主要辩论与思想贡献分析名家在言意、形名、辩术等方面的辩论探讨名家对于语言、概念、思维方式的革新6.3 名家哲学的现代意义讨论名家哲学在现代哲学与语言学中的影响和价值七、阴阳家哲学7.1 阴阳家的起源与主要思想阴阳家的历史背景与代表人物阴阳五行理论的哲学与应用7.2 阴阳家哲学与自然宇宙观探讨阴阳家对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理解分析阴阳家对于天人关系的论述7.3 阴阳家哲学的影响与后世发展阴阳家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渗透阴阳家思想在道教、中医等领域的应用八、儒家后学与新儒家8.1 儒家后学的发展与分化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唐代韩愈、宋代周敦颐等对儒学的复兴与发展8.2 新儒家的兴起与思想特点明代王阳明心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近现代新儒家的思想创新与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8.3 新儒家哲学与现代社会分析新儒家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探讨新儒家对于现代伦理、政治、文化的贡献九、佛教哲学9.1 佛教传入与汉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与思想9.2 佛教哲学的核心观念探讨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涅槃等概念分析佛教对于生命、苦难、道德、认识论的探讨9.3 佛教哲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影响探讨中国化佛教哲学的特色与发展十、宋明理学10.1 宋明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宋代儒学的复兴与理学的形成-明代心学的发展与挑战10.2 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探讨宋明理学中的“理”、“气”、“心”等概念分析宋明理学对于道德修养、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10.3 宋明理学的评价与影响评价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宋明理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与挑战十一、清代哲学11.1 清代哲学的背景与特点清朝的政治与文化背景清代哲学的主要趋势与特点11.2 清代儒学的演变清代儒学的主要学派与代表人物清代儒学对于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11.3 清代哲学的影响与评价分析清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评价清代哲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与局限十二、近现代哲学变革12.1 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哲学响应西方文化的传入与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近现代哲学对于传统哲学的挑战与改革12.2 近现代哲学的主要流派分析近现代中国哲学的主要学派与代表人物探讨近现代哲学对于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12.3 近现代哲学的评价与反思评价近现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反思近现代哲学的成就与不足,展望未来哲学的发展方向十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1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13.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阶段与新任务13.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融合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与融合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与挑战十四、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14.1 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分析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探讨中国哲学对于当代伦理、政治、文化的贡献14.2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创新讨论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索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创新与发展14.3 中国哲学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分析中国哲学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接受评价中国哲学对于世界哲学的贡献与影响十五、总结与展望15.1 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方法总结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路径15.2 中国哲学史的教育意义分析中国哲学史在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中国哲学史融入教育体系15.3 中国哲学史的展望预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中国哲学史在未来的贡献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内容,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主要哲学流派到近现代哲学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融合,以及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等,都有详细的论述。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概述1.1 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2 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1.3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第二章:儒家哲学2.1 儒家哲学的起源与发展2.2 孔子与《论语》的核心思想2.3 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对比2.4 儒家哲学在后世的影响与演变第三章:道家哲学3.1 道家哲学的起源与发展3.2 老子的《道德经》与道家思想3.3 庄子的《庄子》与道家哲学的深度探讨3.4 道家哲学在后世的影响与演变第四章:佛教哲学4.1 佛教传入中国与佛教哲学的融合4.2 佛教哲学的基本教义与思想体系4.3 禅宗与佛教哲学的特殊表现形式4.4 佛教哲学在后世的影响与演变第五章:宋明理学5.1 宋明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5.2 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对比5.3 周敦颐、程颢、程颐的思想贡献5.4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及其影响第六章:玄学与魏晋哲学6.1 玄学的起源与特点6.2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家6.3 玄学与儒道思想的交融6.4 玄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第七章:隋唐佛教哲学7.1 佛教在隋唐时期的繁荣7.2 佛教哲学的主要学派与思想7.3 玄奘与唯识学的发展7.4 佛教哲学对文化的影响第八章:宋代理学8.1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8.2 周敦颐与理学的基础8.3 程颢、程颐与理学的成熟8.4 理学对后世的教育与社会影响第九章:明代心学9.1 心学的兴起与王阳明9.2 心学的主要思想与理论9.3 王阳明的心学实践与影响9.4 心学对后世哲学的影响第十章:清代哲学10.1 清代哲学的背景与特点10.2 清代的主要哲学家与思想10.3 清代儒学的演变与发展10.4 清代哲学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第十一章:近现代哲学变革11.1 近现代社会变革与哲学的响应11.2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哲学思想11.3 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哲学11.4 近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挑战与融合第十二章:民国哲学与新文化运动12.1 民国时期的哲学发展背景12.2 西方哲学的传入与影响12.3 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思想12.4 民国哲学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贡献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13.1 社会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3.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核心内容13.3 社会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13.4 毛泽东思想对后世的政治与社会影响第十四章:改革开放以来的哲学思考14.1 改革开放与哲学的新发展14.2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哲学讨论14.3 儒家伦理的现代复兴与批判14.4 当代中国哲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十五章:当代中国哲学的展望15.1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哲学对话15.2 新儒家、新道家等新型哲学流派的兴起15.3 科技发展与哲学的新议题15.4 当代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与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儒家、道家、佛教哲学以及宋明理学等。
大学二年级哲学教案中国哲学史与思想方法
大学二年级哲学教案中国哲学史与思想方法大学二年级哲学教案:中国哲学史与思想方法导论在大学二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对哲学思想有了基础的认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中国哲学史和思想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哲学领域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探索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理解主要哲学家及其思想的演变与影响;2. 分析比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和联系,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对哲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起源与发展1.1 古代哲学的定义与特征1.2 易学与道家的思想体系1.3 儒家思想及其与其他学派的比较1.4 周易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1.5 思想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第二章:中国中古哲学的发展2.1 道教思想与五方天师道2.2 理学与宋明理学的思想传统2.3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儒学思想2.4 南宋哲学家朱熹的思想贡献2.5 朱子学与杨学的理论与影响第三章:中国近代哲学的兴起与演进3.1 理学与宋明思想的衰退3.2 中国近代哲学的背景与思潮3.3 王阳明心学与新儒家思想3.4 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变法思想3.5 中国现代哲学的振兴与发展第四章:思想方法与哲学思维4.1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比与融合4.2 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4.3 阐释学与概念的理解与运用4.4 逻辑推理与论证的方法与实践4.5 哲学思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3.1 课堂讨论与互动: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3.2 分组研讨与报告: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研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通过小组报告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3 视听材料与多媒体展示:利用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中国哲学史重要人物和思想流派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4 阅读与写作: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哲学著作和文献,通过写作作业和论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武大中国哲学史教案
武大中国哲学史教案第一篇:武大中国哲学史教案目录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一导论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第一节哲学与中国哲学第二节中国哲学的特点第三节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二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二章儒家、墨家与道家哲学的产生第一节孔子的哲学思想一、孔子的生平二、“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三、重视实践的理性态度四、“执两用中”的方法论第二节墨子的哲学思想一、墨子与墨家二、“兼以易别”的社会理想三、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四、墨子思想的历史影响第三节老子的哲学思想一、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二、“道”的形上世界的开辟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矛盾观四、“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五、“静观”、“玄览”的直觉认识论六、老子思想的历史影响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三第二编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一章秦汉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一节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一、新道家思潮二、新法家思潮三、新儒家思潮四、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二节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一、董仲舒其人其学及其著述二、“天人感应”理论三、“天道不变”思想四、董仲舒哲学的历史影响第三节王充的哲学思想一、王充其人其学及其著述二、反对“天人感应”的元气论三、坚持“实事疾妄”的认识论四、王充哲学中的矛盾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四第三编宋明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三章张载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张载其人其学第二节气论:一、“太虚即气”的宇宙论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第三节性论:“天地之性”二、“天地之性”三、“气质之性” 第四节一、“性”与“知觉”知论:“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 “气质之性”与“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二、“见闻之知”三、“德性所知”第五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五第四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哲学第五章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第一节王夫之:他的时代和他的精神第二节“太虚一实”的本体论一、“气”与“实”二、“气”与“理”三、“器”与“道”第三节“絪缊化生”的辩证法一、“絪缊”二、“一”与“两”三、“动”与“静”四、“变化日新”五、“乐观其反”与“趋时更新”第四节“理势相成”的历史观一、“古”与“今”二、“理”与“势”三、“天”与“人”第五节“能必副所”的认识论一、“己”与“物”三、“形”与“神”四、“格物”与“致知”五、“知”与“行”六、“实践”第六节王夫之的历史影响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六第四编近代中国的哲学发展第四章新文化运动与中西古今哲学的融会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中的哲学论争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二、问题与主义论战三、科学与玄学论战第二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熊十力与“新唯识论”二、科学与哲学的划界三、“体用不二”四、“翕辟成变”五、“新唯识论”的意义第三节冯友兰的“新理学”一、冯友兰与“新理学”二、“真际”与“实际”三、“新理学”的基本结构四、人生境界论五、“新理学”的意义第四节金岳霖的“道论”一、金岳霖与“道论”二、“道是式-能”三、“无极而太极是为道”四、“道论”的忧患意识五、“道论”的意义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一李维武撰写导论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实际的哲学运动,另一层则是指哲学史家们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进行研究、反思与概括,而对这一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
中国哲学教案
第一讲绪论哲学与中国哲学学是关于世界、人生的最根本看法西方文化对“哲学”的认识以及西方哲学发展的简单历程古希腊从自然哲学到苏格拉底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以自然哲学为主,苏格拉底之后哲学把伦理问题(如正义的讨论《理想国》)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苏格拉底什么是正义的定义柏拉图的“灵魂转向”学科柏拉图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教育课程,除了体育和音乐这两门初等课程之外,必须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谐音学等5门课程,按照这个次序将灵魂从可见世界逐步引向哲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促成他们的灵魂转向。
中世纪古希腊的哲学思辨成果(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成果)被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哲学为信仰服务。
尽管如此,通过基督教的形式还是保存了西方理性思辨的传统。
如上帝是按照数学的规则创造世界的。
这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探索都很有意义。
近代以认识论为主的哲学随着近代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对自然科学的概括、人如何能够认识自然进而认识整个世界成为近代哲学的伟大报复和狂想(妄想)。
自古希腊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家一直幻想建立一种认识自然和人类的绝对有效的方法,但是知道今天,这种唯一的方法也没有找到,并且放弃了这种努力。
笛卡尔的探索我思故我在力图排除一切的不确定,排除经验性的不确定,建立适合一切领域的确定知识唯理论的认识路线培根的实验科学为源头的经验论路线认为思辨是空虚的,感觉是唯一真是的存在存在就是被感知闭上眼睛悬崖存在不存在康德三大批判对真善美领域的划分知性与理性的划分及矛盾上帝是联系二者的枢纽从主客对待到主体间性主客对待之下,主体是静止的、理性的,主体没有情感,没有非理性,向镜子一样对课题进行反映和认识一下集中势力开始打破这种静止的主客关系叔本华你才的意志主义存在注意的源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提出哲学的语言学转向逻辑原子主义的探索及其困难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探讨人的生存境遇,人是他人的关系,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重大转向哲学抛弃了笼罩一些的僭妄让儿子“科学”“分家独立”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哲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曾经包含科学,探讨人能不能准确认识自然,如何准确认识自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的客观规律为最高权威的理念(真理第一)这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精神收获之一随着自然科学自身认识以及方法的成熟,哲学已经不能涵盖这个领域,转而把“人本身”当作认识的对象,成为真正的“智慧”之学无论它的对象是什么哲学的和一个核心特点就是方向性的、最根本的认识,具体的认识属于各门具体科学和学科的任务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哲学从其发端及直切主体间性的问题礼乐文明与孔子的伦理哲学历史智慧与老子的“君人南面术”——黄老冷酷的工具理性、庄子温情的存在哲学、泥沙俱下的自然哲学、神秘玄奥的道教哲学庄子、孟子的人生境界论注重事件、关系的自然哲学二分与中和周易的传统阴阳、五行的方向性思维工具名家、墨经的空间、结构思维倾向天人合一与主客融通中国的自然哲学讨论中国有自然哲学中国哲学还没有把自然当作一个独立的认识对象对自然的认识没有形成一套严守同一律、排中律的方法体系讨论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西方自然哲学以及认识论哲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科学精神毋庸置疑的价值与不足第二讲文明突破与孔子、老子的哲学分脉孔子哲学轴心时代与哲学突破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以及伊朗的各种文明形态都是在这种原始母体上产生的。
中国哲学史教案
孔子仁学的主要内容。
墨子“非命〞、“天志〞思想的矛盾;老子为什么把本体之“道“看成〞“无〞?
如何评价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如何理解“万物皆备于我〞思。如何评价庄子对人类认识的疑心?从庄子的认识论中得到什么启发?如何评价庄子的无待逍遥?从公孙龙的思想中受到什么启发?如何理解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孟荀人性论的区别。如何评价韩非“参验〞的认识方法。
设问:
评价王弼“治众者至寡〞的方法论
王弼“得意忘形〞的认识论是不可知论吗?为什么?
评价裴頠崇有思想的局限。
郭象的“独化〞的内涵
分析比拟庄子与郭象的逍遥观
讲解要点:
1、名教自然之辨
〔1〕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
〔2〕阮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3〕郭象的名教等于自然
2、本末有无之辨
〔1〕王弼的贵无论
〔2〕裴頠的崇有论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汉初的黄老之治及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目的及理论自身的支撑因素。了解儒学由先秦至汉代地位的显著变化,及儒学形态的逐渐转变,把握经学内部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论争要点及各自的优劣之处。掌握汉代经学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观念及东汉王充的理性哲学。
突出方法:历史演进中的分析法。如从分析历史背景着眼,追溯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探析由汉初的黄老之学到后来儒学独尊的原因,阐述儒学由先秦时的子学上升为经学的历史演变。分析儒学经学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学内部的纷争;以及东汉时期王充理性哲学形成的理论背景等。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教学重点: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是如中国外乡文化儒、道碰撞、融合的过程。两晋时期佛学形成的六家七宗。东晋僧人慧远的法性不灭说、神不灭论、轮回说;东晋僧人僧肇的物不迁、不真空、般假设无知,慧远的;南北朝时无神论思想范缜的神灭论。
中国哲学史教案本科生
中国哲学史教案本科生一、引言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个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哲学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知识,理解中国哲学的特点和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先秦哲学1. 教学内容:a.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哲学思想b. 道家思想: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c. 墨家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d. 法家思想:韩非子的法治思想e. 其他学派:名家、杂家、阴阳家等2. 教学安排:每个主题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三、汉唐哲学1. 教学内容:a. 汉朝哲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扬雄的太玄经b. 魏晋玄学:王弼、郭象的玄学思想c. 唐朝哲学:韩愈、柳宗元的儒学复兴运动d. 佛教哲学:玄奘、慧能的佛教思想2. 教学安排:每个主题安排2课时,共8课时。
四、宋明理学1. 教学内容:a. 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的哲学思想b. 南宋理学:朱熹、陆九渊的理学思想c. 明代心学:王阳明、湛若水的心学思想2. 教学安排:每个主题安排2课时,共6课时。
五、近现代哲学1. 教学内容:a. 清代朴学:戴震、纪昀的哲学思想b. 近现代变革: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谭嗣同、章太炎的革命思想c. 西方哲学传入:严复、王国维的西学影响2. 教学安排:每个主题安排2课时,共6课时。
注意事项:1. 教案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教学中应注意参考教材、学术著作和相关论文,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3. 针对不同章节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布置适量作业,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清代以后哲学1. 教学内容:a. 乾嘉学派:阮元、王鸣盛的考据学b. 近现代哲学转型:王国维、梁启超的新学派c. 近现代哲学家:章太炎、梁漱溟、熊十力的哲学思想d.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2. 教学安排:每个主题安排2课时,共8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
、、、、、、、、、、、、、、、、、、、、、、、、、、、、、、、、、、、、、、、、、、、、、、、、、、、、、、、、、
1.五行说朴素唯物主义
2.《易经》朴素辩证法思想
3.五行说:润下作咸:水溶化了一种物质产生咸味。
炎上作苦:火烧焦了的东西能产生苦味。
曲直作酸:从木质中挤出的汁能产生酸味。
从革作辛:金属的锈能产生辣味。
稼穑作甘:粮食中的淀粉、糖分能产生甜味。
朴素唯物主义感觉论,对感觉的来源做唯物的解释。
4.无神论:
(1)《诗经》“不畏于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罪恶)
(2)子产“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天道与人道互不相干,怎么能知道有天命?
季梁:“民神之主也。
”5.战国、春秋
(1)老子:客观唯心主义,朴素辩证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一定辩证法思想.具体器物是有无的统一体.
不彻底,有些地方有唯物主义成分
“道之物,惟恍惟惚.惚惚恍恍,其中有象”福祸相依.“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2)孔子.唯心主义,天命观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的认识论
过犹不及、中庸
(3)墨子非命说天志观
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个)名、实
盲人只知黑白之名,而不知实,不能认为知黑白
(4)孟子唯心主义首次用心性解释天
“学间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寻求失掉的本心,认识向内追求自我道德完善
把耳目感官和心的作用分割开来,对立起来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5)庄子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齐物我”万物我为一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6)惠子不可知论《历物》十事同异相对性辩证法否定事物之异相对主义(7)公孙龙名家
离坚白:客观唯心主义坚白两种属性相互分离
坚白离于具体实物而存在《指物论》《白马论》
(8)荀子:唯物主义,“天人之分”天即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缘天官(用感官对事物感觉反映)征知唯物主义认识论
学而知之,重视感性认识
凡以知,人之性也,
(9)韩非唯物主义辩证法
认识论:功用主义
阴阳矛盾转化
天有大命,人有(规律)“天人之分”思想的继承
6.董仲舒:神学唯心主义天人感应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历史观:三统.三正循环论历史观
黑(夏).白(商).赤(用)
建寅、建丑、建子循环
7.王充.唯物主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形神论
注重效验,唯物主义认识论
耳目接触,愚夫可开精,定情实,思之辄决.
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看作不以人的意志不转移的自然变化过程,但否定君主的影响 (错误)
把天时,历数作为唯一原因——宿命论
8.王弼:玄字叫唯心主义(客观)
9.欧阳建:唯物主义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成万物变化
10.范缜神灭论唯物主义
11.韩愈:客观唯心主义天命论和圣人史观
12.柳宗元、刘禹锡唯物主义
万物秉气而生社会是自然过程反对天命
吁炎吹冷(吹)冷(吸)热,交互作用,形成运动变化.13.张载: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太虚即气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万物皆有---规律性
一物两体:朴素辩证法“动必有机”认识论:“闻见之知”(感觉,通过耳目)感觉来源于外界事物“有识有知,物交之客”(从外界来的)
“德性之知”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法
追求“尽天下之物”绝对真理的“德性之知”成天德良知。
14.二程客观唯心主义天理\天道
理 :客观的精神本体(唯心主义一元论)
格物致知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
“知者,吾之所固有”15.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理念
朴素辩证法思想承认事物对立
但否认转化“三纲五常终变不得”唯心主义先验论
16.陆九渊(象山)主观唯心主义
存心,养心,求放心的认识观认识向内认识本心
17.叶适:“务实” 唯物主义气
认识论有的放矢
18.王守仁(阴阳)主观唯心主义
致良知,知行合蒙昧主义认识论
知即行,行即知,知行合一
一念发动处“破心中贼”;
一念发动即行,以知为行.
爱好厌恶之心说成行19.王廷相:唯物主义思想“理根气”气化朴素辩证法元气运动变化
认识论唯物主义第一个提出实践重视实践
“于实践(基础)处用功,人事上体验”20.王夫之唯物主义太虚即气氤氲之本体
分一为二,合二为一辩证法
行则知之认识论行是基础行离于之一
理势合一历史观肯定进化
势(表现)趋势理(基础)必然规律历史进化论
21.戴震:唯物主义气化流行
22.龚自珍:唯心主义
23.魏源:辩证法及之而后知唯物主义认识论
24.洪秀全:宗教唯心主义辩证法
25.康有为:变易(进化量变)大同 (空想 )
唯物主义倾向
26.严复:唯物主义进化论和经验论
27.辛炳麟: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转变
28.孙中山:唯物主义一元论
西方哲学
1.泰勒土:(米利都学派)朴素唯物主义
2.毕达格拉斯:数是万物的根基
3.赫拉克利特火:朴素辩证法
朴素的认识论
感觉思想
4.色诺劳尼: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包含某些唯物主义
5.芝诺: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6.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唯物主义代表
7.苏格拉底:辩证方法有神论8.柏拉图:观念论的唯心主义9.亚里士多德:唯物主义(实体论)
对运动分类包含辩证法
10.伊壁鸠鲁:唯物主义
11.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神创世界
12.培根:经验论唯物主义
人文主义反对神对人的侵犯肯定人的价值等
13.霍布斯:唯物主义经验论
机械唯物主义
14.洛克:经验论集大成者
15.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
16.休谟:不可知论怀疑论
17.笛卡尔:二元论唯心的唯理论机械唯物主义(物理学)
18.斯宾诺莎:唯物主义唯理论
19.莱布尼茨:客观唯心主义“单子论”
唯心的唯理论
20.梅叶:唯物主义
21.孟德斯鸠:自神论
23.卢梭:自然哲学形而上学
24.拉美特利:机械唯物主义机械的运动观
感觉主义认识论“除了感观,再没有更可靠的向导”
25.爱尔维修:唯物主义感觉论
26.霍尔巴赫:机械唯物主义无神论唯物主义经验论
27.康德:唯心主义不可知论
28.费希特:唯心主义(主观)
29.谢林:客观唯心主义
30.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量变到质变
内在联系矛盾
否定之否定
本质现象等范畴
31.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