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历史学科本身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僵化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历史教学并没有体现学科本身的特点,造成了“精彩的历史,枯燥的历史课”的尴尬局面。
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培养思辩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认识功能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完善人格的教育功能的发挥。
在以往历史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早已被大多数学生所厌倦,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过程中被扼杀,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在枯燥的课堂上得不到满足,他们更愿意通过课外的其它媒体途径,如历史小说、电视、电影等来获得有关历史的信息,历史课面临失去教育主渠道地位的危险,这对于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是古老的学科,但不是陈旧的学科,为了让历史教学焕发生机,真正发挥育人成才的功能,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改良教学内容。
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打破接受性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一统天下,将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转折点,因为研究性学习方式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在过程中得到的体验和感悟,故而学生不仅仅获取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并且可以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
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最新的课程标准、历史教学新大纲及历史新教材逐步推广实验,极大地推进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
如何将历史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能够让每个学生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体验和感悟历史,亲身参与、主动探究、思考回味、合作学习,逐步提高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际问题。
对此,我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解决此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历史作为过去生活的重现,本来就与人的生活世界、当今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
历史教育作为教育,作为依托历史唤醒人对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生存的意义的领悟的一项活动,理应创建一种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学新模式。
历史教育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研究(探究)性学习。
所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总体性的思考
我们是一线教师,对国家推行的课程改革必须有总体性的理解与把握,才更有利于把改革深化下去。
为此,我想谈谈对"研究性学习"几点思考。
(一)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从系统论角度层面认识。
首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不应该看作是独立于以往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新措施,而应把它看作是国家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总系统中的一个新步骤、一个重要的环节。
那么,"研究性学习"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呢?又如何为整体服务?
我们先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主要指向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创造性教育因而被看作是素质教
育的核心。
再进一步看,素质教育的推行又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人才服务的。
为此,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考虑:
1.要符合创造性教育的规律。
首先应符合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
大学和中小学在创造教育的目标上是有区别的。
中小学生主要是以学习基础的知识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创造性地学习;大学生主要以研究问题和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研究。
具体到高中生,是中小学生心智、思想都比较成熟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个体以探索经验为基础,以不断发展和深化自我个性经验为目标。
对他们提出类似科研的方式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朝更科学、更理性、更有实践意义方向发展是适宜的。
但也应注意到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大学本科生、研究性的研究不完全一样,周期不可能那么长,成果不可能那么丰富,研究不可能那么专深。
在实践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如何能提出有创建性的问题,注重其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而不应太计较于出多少成果,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
同时也应明确,高中的学习还是以打基础为主,"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的必修课,但并不是高中学习的全部,教师如能把"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基础知识教学)很好地结合互为补充,使其相得益彰,则更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其次是何种方式更能发挥创造性教育的效果。
一般创造教育有两种方式,即课堂教学和环境熏陶。
环境熏陶的环境又包括校园、图书、课堂等硬环境和气氛、风气、交往关系、教师的态度等软环境。
我们通过对诸多创造教育实验研究方案的分析发现以往的一些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改革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教师的创造素质,而对学校环境,特别是软环境的建设很少涉及。
国外一些著名教育学者如杜威等则认为创造力的培养更依赖于环境的熏陶。
我认为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能带动整个教学环境的建设,并使之更有利于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培养。
2."研究性学习"必须反映信息时代的特色,为培养高信息素养的人才服务。
信息时代的特色,简单地说就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推广普及。
换个角度讲,也正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成为了在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物质基础。
正如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教育小组在1994年出版的《欧洲教育:面向学习的社会》中指出的那样:"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丰富多彩的教学对话。
然而,传播媒介的革命为教学工作开辟了未经勘探的道路。
计算机技术大大增加了寻找信息的可能性;交互设备和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大中学生被这些新的工具武装起来之后,就成了研究人员。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更加接近实际生活。
一种新的伙伴关系正在课堂里出现"。
也许有人反驳说不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研究性学习"也一样办得有声有色。
但放着最先进的技术、最有效的方式不用,我们的工作成果就不能充分反映先进的生产力水平,这样的工作努力是目光短浅的。
(二)应充分考虑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重点突出创造性教育的思想指导下,"研究性学习"课程无疑是让人备受鼓舞的,但在着手实践之前,对可能遇到的困难、阻力作一认真分析也是必要的。
"研究性学习"具有主体性、过程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
体现好这些特点是办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但有些问题仍要注意的。
1.要充分体现高中"研究性学习"重过程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主要是探究的过程和个体的体验。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的基本手段,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在目的和要求上是不同的,不能强求一定要出研究成果。
在最初推行素质教育的时候,也有人机械地把会唱歌跳舞理解为素质全面发展,同样地,今天我们就不能机械把"研究性学习"理解让学生出研究成果的课程。
创造力有水平高低之分,中小学阶段就主要不是开发一种具社会价值的高级创造力,而是主要体现中小学生的一种个性--能独立、自由的发表个人见解,能自主地进行学习研究。
所以笔者认为,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而关键在于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相对于能否出研究成果,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多少则不宜有太具体的目标,特别是淡化"研究性学习"成绩方面的影响,以免为学生增加另一重负担。
此外,"研究性学习"传统的与接受学习过程的区别,还在于它没有现成的教材,这增加了课程实施中的不确定因素,但不能因此说"研究性学习"就处于无序状态。
更现实可行的是,教师、学校应注意积累、整理实践的成果,形成资源库,为以后的课程实施提供指导,更好地就是由此形成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2.要体现"学生主体性"。
但要注意学生的投机取巧。
与以往的传统学习形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无疑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如果说,"接受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活动还是在有教师参预、教师全程指导下的自主的话,那么,"研究性学习"则大多在课外进行,因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而问题就在于:从心理学角度讲,任何更依赖于自律的环境往往更有利于投机取巧者的存在。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如果缺少调控约束就容易使"作弊"现象出现,给"研究性学习"这美玉涂上了污点。
"作弊"手法中即使直接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不算(因为这时的学生往往还有一寻找资料的学习过程),更甚的是或收买、"研究"。
不能小视了这股不正之风。
推之社会,"盗版"现象不正成为信息社会中倡导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一剂致命毒药吗?如何防止学生的"作弊",更好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的实践心得是:规范"研究性学习"过程与发挥学生间的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是两条较可行的。
3.体现"开放性",不应仅理解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收获上的开放、扩大,而还应包括营造适于创造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实施的开放性环境,并为这开放性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在这点上可能社会要负起更重要的责任)。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容易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而投入社会实践的大环境--特别是借助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后。
因此教师、学校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时不妨一开始就作大的构想:研究的课题可以是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保障问题。
不妨设想,学生在教师指导或参预下办刊物(更有可能的是电子刊物)、偿试股票等经济投资活动(国外早有先例),组织了跨学校(甚至是与高校合作)的研究性课题……这些都超出了课堂、学校的管理范围,有些已成了社会行为。
对这些行为如何引导、监控、保护,并非杞人忧天,夸大其辞,有关部门宜早作考虑,作出相应的立法规范。
上述的一些思考可能有些"大",超出了一般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实际,下面拟结合近年历史学科开展的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一些实践活动谈谈在一门学科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关于高中历史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有几种提法,一般可归结为"确定课题、实施研究(含制订计划、组织动员、考虑形式)、总结评价"三大步骤。
(一)确定课题,即研究什么,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选什么题?从目前情况看,有两种途径:教师提供(新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就附了22个参考题目)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
所选题材的内容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和基本脱离教材的。
从"研究性学习"为创造性教育服务及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观点出发,我们认为,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的方式更好。
有的教师会担心,让学生自由选题,是否会太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超出了中学教师专业水平范围,而引致情况失控?确实,这是"研究性学习"给教师的一大挑战。
笔者认为,即使"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也不应惧怕,因为盒子底下充满生机。
不过关键在于教师"导"。
常规上,教师要做好两种铺垫:一是先对学生做一两次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讲座,让学生先有个心理准备。
二是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带头倡导求异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向老师、课本质疑,培养一种气氛。
如笔者曾对旧高一历史下册的《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偿试了"自主式学习"的方式:鉴于东南亚的发展与我国关系较紧密,同学们也较熟悉,在课前先布置一作业,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及自行搜集、阅读有关资料,再就自己对东南亚经济发展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一个问题。
结果发现,学生提的问题既新疑又广泛,有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风俗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有比较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关系的,有关注华人对东南亚发展所起作用的,更有联系近期时事,从"亚洲金融风暴"反思东南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的……从中至少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况下往往能自觉地运用全面、整体地分析问题的历史观;二是在实践中学生往往懂得学以致用,并不认为历史知识是远离他们实际的。
老师们不必为学生"动起来"而有太多的担心。
学生提出问题时往往最急于知道直接答案,但懂得"导"的教师往往会因势利导,引领他们进入更高境界的学习殿堂。
历史学科有这么几种类型的问题,提出些案例让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1.有的学生好思,但苦于阅读量不足,往往会提出些较偏激的问题。
如有一学生对"大跃进"、"文革"对中国社会的破坏认识较偏激,甚至怀疑它们使新中国建国初的三十多年变得一无是处。
对之老师并没有作太多的理论分辩,而是就学生所持的几个关键论据作了数字上的质疑,让学生理解实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数据分析对研究经济史的重要性),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要充分理解好"大跃进"、"文革"对中国社会的破坏问题,必先多读书,掌握更多的材料。
2.有的学生则相反,课外书读得特别多,并爱以之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但一时未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深化认识。
有一学生对其他同学从为义和团武器落后就推论清政府在抗击八国联军时的武器也很落后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撰文指出清政府当时已拥有了一支甚至比八国联军装备更先进的新军,材料很有说服力的。
但对清政府为何还失败的问题却卡住了,只简单地归咎于清军将士太无能。
这时老师作了引导:观念的落后比物质的落后更危险、更可怕。
这位学生原来是很喜欢军事知识的,从这事颇受启发,后来他告诉老师,他由原来专注于搜集兵器知识变得现在对军事思想、军事策略更感兴趣了。
3.有的学生爱反思历史,对历史作假想性分析。
如有一学生写了个科幻小说:郑和是一很有冒险精神的人,当年他奉命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海岸时,决定一
直走下去,"看看世界的尽头怎么样?"……于是,后来有了郑和发现"新大陆",有了"日不落"的中华殖民帝国,现在矗立在纽约的是郑和塑像而不是自由女神像……问其写作动机,他说是要出出中国被殖民欺侮的恶气。
想法虽未免单纯,但小说不能不说是想象奇特,发人深思。
不要小看这种想象,在一般中学生简单地认为历史就是发生了的不会再改变的事实,而埋首死记硬背时,这学生已触及了历史研究常用到或然性假设的问题(如:没有西方的殖民入侵,中国能否自然地过渡到资本主义?)。
历史事实是确定的,但我们所学的历史却是后人研究出来的"历史",在这情况下,只有敢质疑、敢假设才能更好了解历史真相。
在这个案中,老师并没就小说作更多的历史分析,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聊开去:聊古代中国有没有对外殖民的可能,聊殖民主义的过去与今天,聊今天中国有没有对外殖民的可能性或重新被殖民侵略的可能性……学生很高兴能跟老师作这样的"学术"交流,表示要看更多的书,写出更好的文章。
可见,选好题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之重要性就在于"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开启智力之门的钥匙。
爱因斯坦就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二)实施研究,即学生在确定好研究课题后,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笔者心得,这阶段,教师的"导"主要体现于设计什么活动形式上。
高中学生开展历史科学方面的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方法上大致有:文献研究式、调查研究式、假想研究式、比较研究式、思辩研究式等;研究成果表达形式而分有:历史小论文、专题调查报告、专题历史资料汇编、历史小论坛等。
下面拟就笔者实践中开展的"专题历史资料搜集"与"历史小论坛"的活动谈谈。
"专题历史资料搜集"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不少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没有教给他们实用性的技能(象读写算等)。
其实,历史的文献研究中就有一项对信息社会很有用的技能──高效率处理信息的技能。
围绕一个命题,能迅速地找出相关的研究资料本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特长,只是现行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大多以确定面貌出现,无需师生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才使学生体会不到历史学科的这一"好处"。
为此,笔者开展了一项"寻找身边的历史"的专题历史资料搜集活动──从现代足球的起源、NBA的历史、可口可乐名牌的来历等吃渴住行玩到互联网、克隆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来个大揭秘。
活动形式是很能激起学生研究兴趣的,但教师则把重点放于培养学生如何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指导学生搜集途径的多样性──图书馆、互联网、采访调查……;教导学生鉴别资料的真伪;指导学生把搜集的资料整理归类。
后来,有些学生还由此办了个人网页,与人交流,继续深入探讨。
在"研究性学习"上学生是否花精力与时间呢?笔者在开展"历史小论坛"活动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在历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笔者一改过去教师讲专题的习惯,让有自己爱好和研究心得的同学当回小老师,上台演讲。
第一个偿葡萄的学生讲了个《步枪的过去与今天》,准备充分,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讲稿,上台紧张,按稿直念,气氛有点沉闷。
但不要紧,大伙的热情上来了,第二个上台讲《房车的发展与展望》,第三个讲《谈谈民用飞机》,……且来头还不小,讲房车的曾在香港汽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讲飞机的有亲戚在民航公司当领导,信息来源充足。
一段时间下来,这群学生还似乎真搞上了瘾,课余常邀上老师聚到一起,交流研究心得。
在谈体会时,他们表示:上台就自己所专长的作专题演讲,
心里感到莫大的满足,同时也感到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开始体会到成绩并不是学习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学生所表达的似乎正是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要培养学生形成的学习动机内驱力。
看来,"研究性学习"将在促使学生由接受应试教育的心理向接受素质教育的心理转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三)关于"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过程一定要有,且在实施研习计划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价规范。
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形成有始有终的观念。
因为学生对一活动能否贯彻到底还是较依赖于外界的评价特别是老师的评价的。
但不能视评价为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结束,相反,教师应通过正确的评价引导、激励学生继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
2.要体现随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的特点。
因为研究性学习十分重视学生对过程的参与,所以必须十分重视过程的检查与管理,在学生课题研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检查与指导,对有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给予监督与纠正。
3.评价形式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显性评价主要指给研究成果打分、评奖等方式,也可与学科成绩挂钩,采取开放性考试的形式。
隐性评价主要指老师、同学、家庭乃至社会对其研究性学习活动及成果的态度怎样。
长远来说,隐性评价的作用更关键。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研习活动有良好的态度。
其中,教师态度的开明、民主,能很有兴致地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是最让学生鼓舞的。
其次,教师应致力于营造一爱好研究、尊重研究的氛围。
再次,教师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使其理解与支持子女的研习活动;有可能的,教师把学生的创建性的成果向社会推荐发表。
新大纲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按教育部在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课程要求
设计的,它对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同时,对深化历史学科的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抛砖引玉,以期争呜指正,共同促进"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的实践开展与理论深化。
(四)通过历史活动课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问题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把现在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认识和结论。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笔者认为上好历史活动课,将会推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成为开展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契机。
高中研究性学习与高中阶段的不同,在这一阶段,学生个体以探索经验为基础,以不断发展和深化自我个性经验为目标。
学习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掌握具体的知识或结论,而是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培养研究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搜集资料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更多的史实,而是为了研究问题和论证观点。
对他们提出类似科研的方式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朝更科学、更理性、更有实践意义方向发展是适宜的。
应该注重其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而不应太计较于出多少成果。
由此看出,深受高中学生欢迎的、灵活多样的历史活动课更能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是高中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契机。
所谓历史活动课,主要指在历史教学中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特点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其精神实质是“以活动促发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在活动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