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澄清池
高效澄清池缘何不高效?(上)
高效澄清池缘何不高效?(上)在污水厂中的深度处理单元,较多采用了加药沉淀过滤的方式进行深度处理,而高效澄清池在近年来较多的应用在污水厂中的深度处理,使用其进行加药澄清处理,使最终出水达到一级A的出水水质标准。
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运行人员对高效澄清池的效果认可度不高,部分污水厂甚至对其进行超越,使其丧失了应有的功能,那么高效澄清池究竟高效在哪里?为什么在污水厂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突出呢?这几期公众号将围绕高效澄清池的原理及使用和大家探讨一下高效澄清池的使用和管理。
高效澄清池在国内的名称有很多,比如高效沉淀池,高效反应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等等,这些叫法都是指的同一种处理构筑物。
为了文章内对构筑物的统一描述,我们把这个构筑物的英文High rate clarification高效澄清池作为后面的统一称呼。
高效澄清池在世界各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威立雅公司在高效澄清池基础上开发了ACTIFLO®技术;苏伊士公司的Densadeg XRC TM技术,大大提高了澄清池的效率,使其高效率的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作用。
在了解高效澄清池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理论,即浅池理论。
浅池理论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设矩形沉淀池池长为L,池深为H,池中水平流速为v,某种固体颗粒的特定沉速为u0,在颗粒完全沉淀的理想状态下,颗粒在池内沉淀到底部与水流从入口到达池体出口的时间t相等,也就是:t=L/ v=H /u0。
变化公式可以得到:L/H=v/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固体颗粒的沉淀速度可以越小,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在同等速度下,也就是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沉淀时间越短。
因此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沉淀面积,可使颗粒去除率提高。
根据这一理论,在沉淀池中分割成多个浅层沉淀池,可大大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但是平板的沉淀层无法排泥,为了便于把沉淀的污泥排走,把多层平板倾斜起来,也就是平板斜板和斜管沉淀池。
关于污水处理中高效澄清池的研究
关于污水处理中高效澄清池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基础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源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但是自然水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对社会上的生活废水、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可以循环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本文阐述了对目前在污水处理时常规使用的澄清池,是如何解决一些污水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
关键词:废水处理;混凝;澄清池1 引言废水混凝处理法是使用化学方法来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
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其中的胶粒物质发生凝聚和絮凝而被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混凝处理工艺是当前对水和废水处理时使用的主流工艺,这个工艺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水和药剂的反应以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大的阶段,而澄清池就是完成上述三个过程于一体的专业废水处理设备。
1.1研究背景目前在污水处理厂一般使用的都是高效澄清池,在整个废水处理过程中澄清池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处于澄清池中呈悬浮状态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受到一年四季的影响,当进入雨水较少的季节即枯水期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也相对较少,因而增加了污水的处理难度。
1.2研究内容及目的鉴于受到季节性枯水期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枯水期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也相对较少,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减少投入使用的絮凝药量,此时从加药池进入混药池的污水量也减少,流速也会降低,因此会出现污水在翻越半墙时的流速较慢,从而容易在混药池底部形成污泥沉淀,不利于药池的长久应用以及后续清理工作。
2 相关技术理论2.1 高效澄清池的工作原理污水从生化池处理后进入高效澄清池进行沉淀,首先进入一号加药池,在一号加药池中加入铝盐并充分混合后,进入二号加药池,在二号加药池中加入絮凝剂,同时采用污泥泵向二号加药池中回流部分污泥用于去除污水中的SS,二号加药池采用底部进水,通过加药环加入絮凝剂,加药环所处的中空区域设有搅拌器,通过搅拌器时加药环所处的中空区域形成负压,从而将二号加药池底部的污泥抽上来,使污泥、污水和絮凝剂混合,然后再进入混药池,混药池内设有半墙,半墙外框和半墙内体共同形成半墙阻拦结构,该半墙将混药区分成第一混药区和第二混药区,从二号加药池出来的污水先进入第一混药区内,然后翻越半墙后进入第二混药区,再进入斜管沉淀区。
高效澄清池
未来挑战及应对策略
技术挑战
随着水质净化标准的不断提高,对高效澄清池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市场挑战
水处理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提高高效澄清池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加 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管理挑战
随着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加 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监测与控制设备
配置在线监测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澄 清池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达标。
03
高效澄清池运行与维护
运行操作规范
启动与停运操作
01
按照规定的启动和停运程序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平稳、安全地
启动或停止。
运行参数监控
02
密切关注高效澄清池的运行参数,如进出水水质、流量、压力
等,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THANKS
感谢观看
和透明度,保障饮用水安全。
工业给水处理
在工业给水处理中,高效澄清池能 够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 工业生产用水的质量和稳定性。
市政给水处理
市政给水处理中,高效澄清池可去 除原水中的浊度、色度、异味等, 提高水质感官指标和卫生标准。
其他环保领域应用
景观水处理
高效澄清池可用于城市景观水体如湖泊、河流等的净化处 理,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改善水质和 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效澄清技术不断创新,包括先进的混凝、絮 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提高水质净化效率。
智能化控制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高效澄清池的智能化 控制,优化运行参数,降低能耗和药耗。
多功能集成
将高效澄清池与其他水处理单元集成,构建多功能水处理系统,满 足不同水质处理需求。
高效澄清池在疏干水除硬中的研究和应用
高效澄清池在疏干水除硬中的研究和应用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高效澄清池的设计构造、化学脱水反应工艺原则、生产流程管理等,并归纳出了产品的工艺流程原则与操作要领,它集混凝、絮凝、化学反应、沉降、pH值控制于一身,能进行化学脱水反应、化学除硅还原、物理沉降、降浊度。
其特点具备去除效率较高、系统能力稳定、药剂损耗较少、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智能化水平较高,应用于双膜预处理段,同时也是零排放废水中不可或缺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高密池石灰软化化学除硬高效澄清池(以下简称高密度池)是一类采用了倾斜管道沉降和污泥回流等工艺的新型澄清池。
它将各种化学给药、污泥回流、机械搅拌、机械絮凝、接触絮凝、高效沉淀、污泥浓缩等功能有机结合,实现了相互协调和高效的处理。
高密度池具有占地面积较小、设备紧凑、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优点。
在中国应用于化学硬去除、化学硅除去以及碱性降低,并作为超滤以及反渗透的预处理方法。
1组成部分大容量沉淀池的本体构造一般分为4~5部分,其中主要有混凝池、反应池、絮凝池,另外还有倾斜后的沉淀管所组成。
相关的机械泵装置,包括搅拌机、刮泥机、污泥循环泵、污水排放水泵、排泥泵。
分析检测的一般设备还有:pH计、液位计、气体流量计等。
还含有聚合氯化铝、液碱、聚丙烯酰胺、石灰等加药系统装置。
聚硫酸铁(PFS)和聚氯化铝(PAC)用作混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则用于絮凝剂。
2化学除硬工艺原理硬度在水中的表现形式多数为Ca2+和Mg2+,碱度在水中的表现形式一般为HCO3-。
高密池除硬工艺可以有效降低Ca2+、Mg2+、HCO3-,出水一般采用当地适用的酸回调pH至6.5~8.2。
2.1石灰软化法当碱度大于硬度,即暂时性硬度。
采用石灰除硬法即可,化学方程式为:Ca2++2HCO3-+Ca(OH) 2 ===CaCO3↓Mg2++ +2HCO3-+2Ca(OH) 2 ===CaCO3↓+Mg(OH)2↓+2H2O此法产生污泥密实、沉降性能好,可有效降低出水电导,通常采用浓硫酸回调pH。
洗煤厂高效澄清池安全检修技术措施
洗煤厂高效澄清池安全检修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洗煤厂高效澄清池安全检修技术措施一、检修项目概述由于近几个月来煤矿井下涌水量较以前大增,上水浊度长时间超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浊度一度超25000NTU,造成洗煤厂污水处理车间预处理系统高效澄清池3#斜板沉积有大量煤泥,致使斜板支撑架断裂斜板塌陷,导致3#高效澄清池出水水质严重超标。
为了使高效澄清池尽快恢复工作,污水处理车间决定对高效澄清池的斜板进行清理,清理时将3#池水放空,进口阀关死,使3#池与系统隔绝。
我部门清理准备工作现已就绪,现决定于2015年12月22日开始清理工作,计划清理时间30天。
二、危险源辨识(一)现场危险源辨识1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否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是否存在质量缺陷。
2所有检修工器具是否完好备用,是否存在质量缺陷。
3所有检修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特种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存在质量缺陷。
4检修现场如果存在煤尘集聚或其它有害气体集聚,会造成人员中毒或发生爆炸事故。
5作业现场存在多人作业,搬运物品或作业时是否存在交叉作业。
6是否按要求执行停送电、安全闭锁制度。
7作业时要进入池中作业,必须保证池中氧气含量充足,无窒息性气体。
8临时接电要防触电。
第 2 页共 7 页9由于池子较深,作业时防止坠落伤人。
10要经常检查吊装钢丝绳和吊装带是否完好。
11池上池下交叉作业,防止碰伤,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二)、危险源防范措施1进入检修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确保完好。
2检修工器具完好,使用得当,防止作业过程中不合格工器具伤人。
3所有检修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无证人员禁止进入检修现场,特种检修设备必须检查合格后带入检修现场。
4检修现场对地面煤尘清理干净,作业前开启除尘风机,确保现场通风良好,无煤尘、有害气体积聚,氧含量达标。
5合理安排检修现场人员及检修程序,现场无交叉作业,确保安全检修。
6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对相关联设备停电、验电、上锁,防止设备误启动伤人。
高效澄清池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高效澄清池结构施工图纸》FA05551S-S53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1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2工程概况北屯2×135MW热电联产项目高效澄清池。
设计标高±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526.10m。
抗震构造措施按7度设防。
根据本地段工程岩土勘探报告所示,地基土质较好。
高效澄清池设计外形尺寸42m×15.5m,地下部分埋深为-0.6m,基础为筏板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300KPa,筏板基础厚500mm,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20,高抗硫酸盐水泥,地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W6.F200.设备基础、排泥沟、排水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结构使用年限50年。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及会审图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配备必要的标准图集和规范、规程,已组织了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
3.1.2已分别作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并以书面资料交底存档。
3.1.3试验室已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了砼配合比设计。
3.2物资、劳动力组织准备3.2.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已组织了高效率的施工组织机构。
3.2.2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已分别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职工生活,同时进行了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职工严格遵守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
高效澄清池
4)斜管分离区 逆流式斜管沉淀区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 定在清水收集槽下侧的纵向板进行水力分布。这 些板有效地将斜管分为独立的几组以提高水流均 匀分配。不必使用任何优先渠道,使反应沉淀可 在最佳状态下完成。 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回收。絮凝物堆积在 澄清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 通过刮泥机将污泥收集起来,循环至反应池入口 处,剩余污泥排放。
因此,整个反应池(混合和推流式反应池) 可获得大量高效、均质的矾花,以达到最初设计 的要求。沉淀区的速度应比其他系统的速度快得 多,以获得高效矾花。
4
3)预沉池—浓缩区 矾花慢速地从一个大的预沉区进入到澄清区,这
样可避免损坏矾花或产生旋涡,确使大量的悬浮固体 颗粒在该区均匀沉积。矾花在澄清池下部汇集成污泥 并浓缩。
在该区加入适量的助凝剂,采用螺旋式叶轮搅 拌机进行均匀搅拌,同时通过污泥循环以达到最 佳的固体浓度。助凝剂采用PAM。
3
混合反应池中悬浮絮状或晶状固体颗粒的浓 度保持在最佳状态,该状态取决于所采用的处理 方式。通过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再 循环系统使池中污泥浓度得以保障。
推流式反应池 :上升式推流反应池是一个 慢速絮凝池,其作用就是产生扫粒絮凝,以获得 较大的絮状物,达到沉淀区内的快速沉淀。
8
7
5)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现场PLC系统接收的来自两个污泥 界面探测器及每个高效澄清池的刮泥力矩开关的 信息可用于控制排泥泵的运行及刮泥机的运行。 安装在高效澄清池下游的浊度计用于控测澄清 水的浊度,并将其信号反馈至混凝反应区的控制 PLC系统。以便适时地调整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 加量。搅拌设备宜采用无级变速电动机驱动,以 便随进水水质和水量变动而调整回流量或搅拌强 度。
5
高效澄清池 ppt课件
凝剂,絮凝剂采用铝盐或铁盐。可以用静态混合 器。
2)反应池 反应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快速混凝搅拌反
应池,另一个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
5
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将原水(通常已经过预 混凝)引入到反应池底板的中央。一个叶轮位于 中心稳流型的圆筒内。该叶轮的作用是使反应池 内水流均匀混合,并为絮凝和聚合电解质的分配 提供所需的动能量。
浓缩区分为两层:一层位于排泥斗上部,一层位 于其下部上层为再循环污泥的浓缩。污泥在这层的停 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到排泥斗内。排泥斗上部 的污泥入口处较大,无需开槽。为了更好地使污泥浓 缩,刮泥机配有尖桩围栏。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流速不同或负荷不同 等),可调整再循环区的高度。由于高度的调整,必 会影响污泥停留时间及其浓度的变化。部分浓缩污泥 自浓缩区用污泥泵排出,循环至反应池入口。
11
9
4)斜管分离区 逆流式斜管沉淀区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 定在清水收集槽下侧的纵向板进行水力分布。这 些板有效地将斜管分为独立的几组以提高水流均 匀分配。不必使用任何优先渠道,使反应沉淀可 在最佳状态下完成。 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回收。絮凝物堆积在 澄清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 通过刮泥机将污泥收集起来,循环至反应池入口 处,剩余污泥排放。
1 高效澄清池工艺介绍
高效澄清池是一种高负荷一体式絮凝/沉淀/浓缩 池,其工艺基于以下五个机理: 1)独特的一体化反应区设计; 2)反应区到沉淀区较低的流速变化; 3)沉淀区到反应区的污泥循环; 4)采用有机絮凝剂; 5)采用斜管沉淀布置; 6)后混凝及pH调整
由以上机理决定了高效澄清池具有的优点主要有: 污泥循环提高了进泥的絮凝能力,使絮状物更均匀密 实;斜管布置提高了沉淀效果,具有较高的沉淀速度, 可达20 m/h;澄清水质量较高;对进水波动不敏感, 并可承受较大范围的流量变化。
高效澄清池施工方案
高效澄清池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高效澄清池结构施工图纸》FA05551S-S53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19)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9)《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9)《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9)2工程概况北屯2×135MW热电联产项目高效澄清池。
设计标高±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526.10m。
抗震构造措施按7度设防。
根据本地段工程岩土勘探报告所示,地基土质较好。
高效澄清池设计外形尺寸42m×15.5m,地下部分埋深为-0.6m,基础为筏板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筏板基础厚500mm,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20,高抗硫酸盐水泥,地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W6.F200.设备基础、排泥沟、排水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结构使用年限50年。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及会审图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配备必要的标准图集和规范、规程,已组织了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
3.1.2已分别作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并以书面资料交底存档。
3.1.3试验室已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了砼配合比设计。
3.2物资、劳动力组织准备3.2.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已组织了高效率的施工组织机构。
3.2.2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已分别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职工生活,同时进行了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职工严格遵守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
高效澄清池与其他常规水处理工艺比较
用户
传统处理工艺流程图
加药
排泥
加药
黄河
取水泵房
辐流 沉淀池
集水池
提升 泵房
排泥泵房 排入河沟
排泥
反冲 排水
机械加速 澄清池
过滤池
反冲
消毒
泵房
用户
消毒 接触池
比选如下表:
设施配置
传统处理工艺
高效澄清池处理工艺
本期2×330MW机组容 本期2×330MW机组容
量配置:D100m辐流沉 量配置:处理水量
加药
溶气水
消毒
水源
取水泵房
HPS澄清池
排泥
HPS澄清池+G型空气擦 洗滤池工艺流程框图
排入河沟
G型空气擦洗 滤池
反冲 排水
清水池 用户
高密度澄清池+翻板滤池工艺流程框图:
水源
加药
取水泵房
高密度澄清 池
排泥
消毒
翻板滤池
反冲 排水
清水池
排入河沟
用户
比选如下表:
比较项目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占地面积(一期)
以伊宁某乡人畜饮水工程净水厂技术方案对比为例
对比项目 主要工艺 占地面积
金桥方案
常规方案
高效澄清池+气浮滤池 预沉池+改进型水力循 环澄清池+D型滤池
29.6亩
50亩
净水处理工艺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序 号
项目
方案Ⅰ(高效澄 清池+气浮滤 池)
方案Ⅱ(平流沉 淀池或辐流沉 淀池+机加池
+D型滤池)
械加速澄清池2座、处 扩建2×330MW机组容
理水量为210m3/h的压 量时需增加:处理水量
高效澄清池工作原理
高效澄清池工作原理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高效澄清池的工作原理哈!你可以把高效澄清池想象成一个特别厉害的“魔法盒子”。
水呀,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孩子,里面夹杂着各种杂质,就像小孩子身上的泥巴呀灰尘啥的。
当这些水进入到这个“魔法盒子”里后,就开始了奇妙的旅程。
在澄清池里呀,有一种东西叫做絮凝剂,这玩意儿就像是个超级老师,能把那些调皮的杂质小孩子们都组织起来,让它们乖乖地聚在一起,变成一个个大的团体,也就是絮凝体。
这就好比小孩子们手拉手组成了一个大队伍一样。
然后呢,澄清池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沉淀池啦。
这些絮凝体呀,就会慢慢地沉到池底,就像那些听话的小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来一样。
而上面的水呢,就变得干干净净的啦,可以继续去它们该去的地方发挥作用咯。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高效澄清池呀,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把水给变干净了。
而且呀,这澄清池工作起来可认真啦!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杂质,就像一个细心的妈妈在给孩子整理衣服上的脏东西一样。
它一直不停地工作着,让水变得越来越清澈。
咱生活中可离不开这高效澄清池呢!没有它,那水可就脏兮兮的没法用啦。
想想看,如果我们喝的水、用的水都是浑浊的,那得多难受呀!所以呀,这高效澄清池可真是个大功臣呢!
它就那么默默地工作着,不声不响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干净的水。
我们每天用水的时候,可别忘了这个默默奉献的“魔法盒子”呀!它虽然不说话,但却一直在为我们服务呢。
你说,这高效澄清池是不是很了不起呀?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英雄,悄悄地守护着我们的用水安全。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它点个赞吗?。
高效澄清池缘何不高效?(中)
高效澄清池缘何不高效?(中)公众号的上一篇高效池的讨论中,我们对高效澄清池的基本结构进行了一些了解,高效澄清池因为集合了加药,絮凝,高效澄清,对磷具有去除作用,大大节约占地等优势特点,在污水厂的深度处理单元较多的得到采用。
但是污水厂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各种的问题,使高效澄清池的使用效果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有时反而带来更大的运行困扰,那么这些问题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是从各个运行污水厂现场收集的一些异常工况,当然也有很多污水厂对其运行的效果是很好的,我们重点是为了让更多的污水厂处理好厂内的高效澄清池,因此就罗列部分污水厂的故障情况以供大家探讨,也欢迎大家多参与探讨,共同提高污水厂的运行管理水平。
1、斜管澄清的效果不佳。
在实际运行中,在斜管上方经常出现大量的絮凝物堆积的情况,加药生成的絮凝体在斜管内没有得到良好的沉淀,随着出水带入到斜管上方,堆积起来,严重时甚至将斜管完全堵塞。
2、返回物中固体物质不足,导致沉淀池部分形不成污泥层。
在沉淀池的分层取样口取出的水样,大部分都是清水,说明加药后的混合液在沉淀池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沉淀,绝大部分随着向上的水流进入到斜管上方,造成后续处理过程的运行压力。
3、经过絮凝区后,污泥大量上浮至表面,在絮凝搅拌区和沉淀池之间的过水区域表面形成较厚的污泥渣层,有些设计这部分进行了加盖密闭,造成了浮渣层长期堆积,厌氧释放有害物质,造成出水水质异常。
4、大部分高效澄清池是露天构筑物,在阳光强烈照射下,由于斜管沉淀池上复杂的装置,斜管,出水渠等为绿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附着地,导致澄清池上很容易生出大量的绿色浮藻,这些绿藻严重时,堵塞出水渠的出水孔洞,造成沉淀池部分出水水质变差。
5、加药配比的选择不合理,导致高效澄清池运行难度增加。
高效澄清池作为加药混凝,固体物反流絮凝,斜管沉淀,污泥回流的综合性水处理构筑物,对每个环节的配比都有严格的要求,没有合理的加药配比,加药过量,甚至不加药等都导致高效澄清池的异常运行。
高效澄清池(与“污泥”相关文档共9张)
3
第3页,共9页。
混合反应池中悬浮絮状或晶状固体颗粒的浓度保 持在最佳状态,该状态取决于所采用的处理方式。通过 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使池中污 泥浓度得以保障。
推流式反应池 :上升式推流反应池是一个慢 速絮凝池,其作用就是产生扫粒絮凝,以获得较大 的絮状物,达到沉淀区内的快速沉淀。
因此,整个反应池(混合和推流式反应池)可获得 大量高效、均质的矾花,以达到最初设计的要求。沉淀区 的速度应比其他系统的速度快得多,以获得高效矾花。
4
第4页,共9页。
3)预沉池—浓缩区 矾花慢速地从一个大的预沉区进入到澄清区,这样可 在该区加入适量的助凝剂,采用螺旋式叶轮搅拌机进行均匀搅拌,同时通过污泥循环以达到最佳的固体浓度。
排泥泵的运行及刮泥机的运行。 反应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另一个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
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回收。
安装在高效澄清池下游的浊度计用于控测澄清水的 为了更好地使污泥浓缩,刮泥机配有尖桩围栏。
絮凝物堆积在澄清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
浊度,并将其信号反馈至混凝反应区的控制PLC系统。 污泥浓缩区设有超声波泥位控制开关,用来控制污泥泵的运行,保证浓缩污泥层在所控制的范围内,并保证浓缩池的正常工作。
在该区加入适量的助凝剂,采用螺旋式叶轮搅拌机进行均匀搅拌,同时通过污泥循环以达到最佳的固体浓度。
以便适时地调整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搅拌设备 通过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使池中污泥浓度得以保障。
反应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另一个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
通过来自污宜泥浓采缩区用的浓缩无污泥级的外变部再速循环系电统使动池中机污泥驱浓度得动以保,障。以便随进水水质和水量 变动而调整回流量或搅拌强度。
高效澄清池设备事故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对高效澄清池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设备设施完好,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厂高效澄清池设备在运行、检修、维护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
三、事故界定及分类1. 设备事故界定:设备事故是指由于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停机、报废或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
2. 设备事故分类:(1)一般事故: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下,或因损坏造成停机时间在1天以内;(2)较大事故: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或因损坏造成停机时间在1天以上;(3)重大事故: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或因损坏造成停机时间在7天以上;(4)特别重大事故:设备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或因损坏造成停机时间在30天以上。
四、组织设置1. 成立高效澄清池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置、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工作;(2)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设备抢修、恢复生产等工作;(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救治、伤员转运等工作;(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送、发布等工作;(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五、事故应急救援程序1. 报警: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情况。
2. 启动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
3.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置,确保人员安全、设备设施完好。
抢险救援组负责设备抢修、恢复生产。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转运。
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送、发布。
4. 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并提出整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用泵
工艺流程
混凝剂投加
絮凝剂投加
澄清水槽
出水渠
原水进水 反应池
斜管
澄清水出水
栅形刮泥机
污泥回流
污泥排放
工艺特点
1、节省占地、投资;特有的高表面负荷(澄清区表面负荷 12~25m3/m2*h) ,使得该工艺十分小巧。 2、絮凝效果好;设污泥外部循环,反应池的搅拌系统提升处理流 速的10倍以上,均匀分散能量且生成稳定的矾花。 3、出水效果好;沉淀区设置高效斜管沉淀,安装角度与水平成 60°,进一步提高表面负荷。 4、排泥浓度高;沉淀区下部按浓缩池设计,大大提高污泥浓缩效
录
五、工艺比较 六、主要设备 七、辅助设备 八、施工实例 九、工程应用
四、工艺分析
平流沉淀池-----第一代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在平流沉淀池基础上发展的沉淀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混凝与澄清分离结合的沉淀池 高效澄清池——目前技术先进的澄清池新池型
四、工艺分析
平 流 沉 淀 池
第 一 代 沉 淀 池
搅拌器
环形加药管
快速絮凝搅拌机与导流筒
工作原理
①絮凝搅拌机安装在导流筒中央,向上提升流量达到处理量
的N倍以上
②导流筒内外形成轴向循环,使原水、絮凝剂及回流污泥达 到均匀混合 ③为聚合电解质的分散和絮凝提供能量,达到快速凝聚的效 果 ④剪切力作用小,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
快速絮凝搅拌机与导流筒
果,含固率可达3%以上。
工艺特点
5、配水情况好,避免水流短路;集水槽下侧的纵向板对斜管区进
行水力分布。 6、精确的污泥界面控制;污泥层标高设泥位计控制泥位,并设一 系列的取样点进行检测。 7、自动化程度高;根据原水流量、污泥层高度和刮泥机过载控制 排泥;进行原水流量与投加药剂量间的线性控制。
目
一、适用范围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三、工艺简介 四、工艺分析
中心传动高效浓缩刮泥机
特 点 ①无级调速,适应性强。 ②电流过载保护,灵敏、准确。 ③设置回流锥,满足工艺循环污泥的需要。 ④出水槽设置纵向分隔板改善斜管区水力分布,避 免水流短路。
中心传动高效 浓缩刮泥机
目
一、适用范围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三、工艺简介 四、工艺分析 五、工艺比较 六、主要设备 七、辅助设备 八、施工实例 九、工程应用
(包括部分反应区)
高
低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30 25 20 15 10 5 0 表面负荷(m3/m2h) 表面负荷大
停留时间短
停留时间(参考)(h)
目
一、适用范围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录
三、工艺简介
四、工艺分析 五、工艺比较 六、主要设备 七、辅助设备 八、施工实例 九、工程应用
三、工艺简介
工艺原理
表面负荷 (m3/m2h)
停留时间 (参考)(h)
悬浮物去 除效果
建设投资 (万元)
1.5~3.0 1.0~2.0 5 ~9 3 ~4 2.9~3.6 12~25
1.0~3.0 2.0~3.0 1.0~2.0 1.2~1.5 1.2~1.5
(包括反应区)
较高 低 较高 较高
高
高 高 较高 较高
较高
0. 5~1.0
录
七、辅助设备
混合池搅拌机 集水槽
斜管及其支架
污泥回流泵(螺杆泵) 污泥排泥泵(螺杆泵) 加药装置
混合池搅拌机
集水槽及斜管
斜管
污泥回流及排泥泵
高效澄清池与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比较
高效澄清池 主 要 处 理 简 图 机械搅拌澄清池
高效澄清池与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比较
高效澄清池 均质 絮体 及高 密度 矾花 机械搅拌澄清池
无高密度矾花
高效澄清池与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比较
高效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
沉 淀 速 度
28分钟
50分钟
高效澄清池与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比较
• 从自主研发至今,有近10套池体正常运行,积累丰富的工程经验
• 表面负荷是机械澄清搅拌池的8倍以上,节约占地和投资
目
一、适用范围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三、工艺简介 四、工艺分析 五、工艺比较 六、主要设备 七、辅助设备 八、施工实例 九、工程应用
录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沉淀池类型 给水· 平流沉淀池 污水· 回用辐流 或平流沉淀池 给水 · 上向流斜管 (板)沉淀池 污水 · 回用上向流 斜管(板)沉淀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 高效沉淀池
☆拥挤沉淀 ☆接触絮凝 ☆泥渣过滤 ☆斜管沉淀
工艺流程
☆泥水混合 ☆提升搅拌
☆截流沉淀 ☆斜管沉淀
☆ 表面负荷高
工艺特点
☆ 反应充分效率高
☆ 悬浮污泥截流及斜管沉淀 ☆ 排泥含固率高
工艺原理
混凝区 絮凝区 出水 斜管 集水槽
混凝剂制备投加
原水
服务水
刮泥机
部分放空 取样
排泥泵
聚合物制备 回流泵 至污泥处理
特 点
① 特殊的轴流泵叶轮设计,提供大循环流量。 ② 变频调速,适应性强。 ③ 稳流栅内外双层的特殊设计,完全达到消除漩涡的目的。
絮凝搅拌机
快速絮凝导流筒
中心传动高效浓缩刮泥机
心传动高效浓缩刮泥机
工作原理 ①安装在刮臂上的竖向栅条随刮臂转动,为水提供 从污泥中逸出的通道,达到污泥浓缩的效果 ②回流锥将浓缩区分为两层,上层污泥用于循环, 回流到反应池内;下层污泥刮集至集泥槽,通过 排泥管排出。
高效澄清池 出水 质量 浊度<10NTU 结构简单-方形 构筑 物复 杂程 度 机械搅拌澄清池 浊度<10NTU 结构复杂-多边形
目
一、适用范围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三、工艺简介 四、工艺分析 五、工艺比较 六、主要设备 七、辅助设备 八、施工实例 九、工程应用
录
快速絮凝搅拌机与导流筒
减 速 机 管 轴 稳流栅 导流筒
四、工艺分析
斜管沉淀池——在平流沉淀池基础上发展的沉淀池
四、工艺分析
机械搅拌澄清池——专业混凝沉淀池(絮凝与澄清分离结合的沉淀池)
四、工艺分析
高效澄清池——澄清池的新池型可以称为第三代澄清池
目
一、适用范围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三、工艺简介 四、工艺分析
录
五、工艺比较
六、主要设备 七、辅助设备 八、施工实例 九、工程应用
高 效 澄 清 池
2010年4月
目
一、适用范围 二、混凝沉淀池比较 三、工艺简介 四、工艺分析 五、工艺比较 六、主要设备 七、辅助设备 八、施工实例 九、工程应用
录
一、适用范围
饮用水 工业用水 城市生活污水 工业污水
特点 • 国内唯一能够独立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制造、安装调试高效澄 清池的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