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艺术欣赏第十五章
艺术展览稿件十五篇
![艺术展览稿件十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18bd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e.png)
艺术展览稿件十五篇1. 艺术展览简介本次艺术展览将呈现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由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创作。
这些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形式,展示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我们诚挚邀请您来欣赏这些杰作,感受艺术的魅力。
2. 野生动物摄影展这个展览将展示摄影师们在世界各地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照片。
从壮美的大象到灵活的豹子,从威严的狮子到可爱的熊猫,这些摄影作品将带您深入自然世界,感受动物的美丽与力量。
3. 现代绘画作品展这个展览将展示当代艺术家的绘画作品。
他们运用不同的技法和风格,创作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从抽象到写实,从明亮到暗淡,这些绘画作品将引领您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4. 雕塑与空间展示这个展览将展示雕塑家们的杰作,他们通过创造立体的形象和空间,打造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这些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艺术家们的创意和技术。
5. 摄影艺术展这个展览将展示摄影师们的精彩作品,包括风景、人像、建筑等多个主题。
通过捕捉瞬间和表达情感,这些摄影作品呈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美丽。
6. 当代装置艺术展这个展览将展示当代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
他们通过将各种材料和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引人入胜的艺术体验。
这些装置作品将带您走进一个神秘而有趣的艺术空间。
7. 水彩画展示这个展览将展示艺术家们用水彩画创作的精美作品。
水彩画以其柔和的色彩和流动的笔触,传递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这些作品将带给您视觉上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
8. 国际艺术家群展这个展览将汇集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的作品。
他们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观念,创作出多元且令人难忘的艺术作品。
这将是一次跨越国界的艺术之旅。
9. 现代摄影艺术展这个展览将展示当代摄影艺术的新潮流。
摄影师们通过技术的创新和视觉的突破,创作出独特而震撼人心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摄影世界。
10. 女性艺术家个展这个展览将展示女性艺术家们的个人作品。
她们用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创作出富有女性力量和情感的艺术作品。
美学十五讲笔记
![美学十五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bd6cd84d4d8d15abe234edd.png)
第一讲美从何处寻西方美学观点“美学” 1735年,[德]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第一次使用“美学”:希腊词语“埃斯特惕卡” (Asthetica)鲍姆嘉通情:美学美 1750年,以“埃斯特惕卡”命名《美学》第一——“美学”这一术美学对象美、美感和艺术“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美‘的问题还在其次。
” ——《朱光潜全集》第1卷审美关系:1 客观方面:美2主观方面:美感3主客观的结合(最高形式):艺术审美活动:欣赏美、创造美一、毕达哥拉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1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 2天体的运动是和谐的 3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意义和影响:1 “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真正重大的发现”——[德]海森堡2天文学研究: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运动的和谐法则)3数当作世界的本源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希腊雕塑、希腊美学乃至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造型性或形体性‘中西艺术的区别)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比例。
二、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最大区别:1 事物本身的美和事物对使用者的美2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人本主义的美学观三、柏拉图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著作《大希庇阿斯篇》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格拉底。
他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
智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的哲学家。
智者又被成为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个贬义词。
不过,早期智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大希庇阿斯篇》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区分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问题。
柏拉图对美本身的追问被称作为天才的追问,正是有了这个追问,西方才产生了美学。
11艺术欣赏第十一章
![11艺术欣赏第十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fe13b5431126edb6e1a104a.png)
激动地
Adagio
柔板
表情记号
意大利文
பைடு நூலகம்
中文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alla Marcia
进行曲风格
allegrissimo
极快的
allegretto
稍快板
allegro
快板,急速的,快节奏的
Grave
极缓慢的
Legato
圆滑的
Morendo
逐渐消失
Vivo
活泼
小结
学习音乐常识可以使我们建立起良好的“音乐感觉 — —”准确的音高、节奏,提高对音乐速度、术语、表情 符号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对音乐情绪的
10调式、11调性。
识谱及表情记号
音的高低 音的长短 音的强弱 常用记号
识谱及表情记号
表情记号
意大利文
中文
a tempo
回原速
alla
如同……一样的
cantando
如歌的
Con moto
活跃的,稍快的
Dolce
甜蜜的,温柔的
Molto
很,甚
ten.=tenuto
音要尽量保持
adagio
慢板
agitato
表达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艺术欣赏
第十一章
音乐常识
1 音乐的起源 2 音乐的表现手法 3 识谱及表情记号
音乐的起源
十余种之多 如 劳动说 模仿说 求爱说 巫术说 本能说 信号说 总之,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及其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中的启发
音乐的表现手法
音乐是用一套音乐语言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描写客观事物 作曲家们创作乐曲有一整套表情达意的手段,即音乐的表现手段,1旋 律、2节奏、3节拍、4速度、5力度、6音区、7音色、8和声、 9复调、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1e9f8c26fff705cc170a9c.png)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教师信息姓名:周颖职称:讲师办公室: 1312 电话:电子信箱: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美术鉴赏课程名称(英文):Art Appreciation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 2 总学时: 32 学分:2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三、课程简介美术鉴赏是任意选修课程。
运用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本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研究和展示外国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甚至摄影、表演、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现代美术发展的多样性的展示开始,提升同学对艺术发展的兴趣,然后回到美术发展的源头开始,西方美术以时间为线索,分艺术风格步骤的学习经典的作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风格特点,中国美术主要绘画等发展的大的种类和主题阐述各时代的艺术的差异,最后着眼点回到现代回到当下,全球视野下的艺术发展和中国艺术现状。
四、课程目标同时通过对中国和外国美术赏析中若干对比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大美术概念的认知,以及对当下艺术发展的关注,从而注意发现周遭的“美”并进行独立自主的评议,对美术发展探讨,掌握基本的对中外美术艺术评价和认知。
通过课程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
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
运用现场观摩参观、录像解析、投影图像分析、亲自体验实践等手段方法,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力,鉴赏判断力。
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艺术欣赏》第一章
![《艺术欣赏》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27d23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c.png)
(三)艺术欣赏是充满着想象和联想的活动
一、艺术欣赏的特点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世界如何欣赏
第 10 页
(一)加强艺术实践,提升审美能力 (二)学习艺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 (三)拓宽知识层面,提升文化修养 (四)丰富生活阅历,提高人文素养
Thanks
古代西方人也把艺术归入一般技艺之中。据波兰美学 家塔塔科维兹在《古代美学》一书中所说,希腊人赋 予“techne”这个术语——我们译为“艺术”——以 比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更为广泛的含义,意思是有技艺 的生产,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可归到这 个概念之下。
第4 页
一、艺术的产生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世界如何欣赏
第6 页
我国现代艺术概念的产生是在20世纪前叶。在 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我国最早的一批美学家王维、 蔡元培、梁启超、鲁迅等首先使用了“艺术”这个 概念。起先,“美术”和“艺术”这两个词作为同 义的概念并行不悖;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两个 词渐渐地归于统一,统一于艺术,于是现代艺术概 念在我国终于确立了起来。
艺术欣赏——
推开艺术的大门
什么是艺术
艺术世界如何欣赏
目录页
什么是艺术
艺术的产生 艺术的特点
过渡页
一、艺术的产生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世界如何欣赏
在中国,艺术的“艺”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这是 一个象形字,像一个人手持小苗把它种到土地上,这 就是“艺”字的原始形态,它的本意是“种植”。
1747年,法国美学家夏尔·巴托把广义的艺术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 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目的的艺术,如农业、纺织等;
第5 页
第二类 是以引起快感为目的的艺术,即“美的艺术”,包括音乐、诗歌、绘画、雕刻和舞蹈;
美学十五讲 第十五讲美育
![美学十五讲 第十五讲美育](https://img.taocdn.com/s3/m/1371901e83c4bb4cf6ecd108.png)
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铜像
蔡教 元育 培思 提想 出体 的系
世界观教育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他认为,这种世界观教 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不 能依靠经验或理论,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美感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第十五讲 伫立在蔡元培的雕塑前
美育的实施
四
蔡元培
(1868~1940)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1917年1 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改革北大 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 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北京大学很快 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 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倡导以科学和民主 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 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美学史 美的表现 美的鉴赏 美术 美的文化
经过对宗教和美育的比较,蔡元培先生得出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必须以美育代替宗教。
蔡元培先生认为:“宗教中美育的原素虽不朽,而既认为宗教的一部 分,则往往引起审美者的联想,使彼受智育德育诸部分的影响,而不 能为纯粹的美感,故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代宗教。” 因此,作为情感教育的手段,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以美育代宗教” 是以自由反对强制、以进步反对保守、以普及反对局限的一种文化变 革。
为什么心灵的教育(心育)恰恰包括德育智 育美育呢?这在学理上有什么依据吗?这要 从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对美学的命名谈起。
《艺术欣赏简明教程》定稿的第一章第三节课件
![《艺术欣赏简明教程》定稿的第一章第三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a2b2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5.png)
情感体验与共鸣
情感体验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深入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 题和思想。
共鸣
在欣赏过程中,找到与作品情感共鸣的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深 化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形式要素
形式要素定义
形式要素的多样性
指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外观和结构, 包括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元素 。
不同的艺术家和流派对形式要素的运 用有所不同,因此形式要素也是艺术 作品多样性的体现。
形式要素的作用
形式要素是艺术作品传达情感和意义 的基础,通过不同的形式要素组合, 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风 格。
风格要素
风格要素定义
指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个性、 特点、风格等,是艺术家在创作 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表现方式。
风格要素的作用
风格要素是艺术家个人风格的体 现,它能够使艺术作品具有独特 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有助于观
众识别和记忆不同的艺术家。
风格要素的多样性
由于艺术家的风格各异,因此风 格要素也呈现出多样性,从浪漫 主义、现实主义到抽象主义等, 各种风格都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
艺术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作品的价值并非主观 臆断,而是基于作品本身 的艺术性、技巧和表现力 等方面的客观评价。
艺术技巧的鉴赏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艺术技巧应与作品的主题 、情感和意义相协调,形 式与内容的统一是鉴赏的 重要标准。
技巧的创新性
关注艺术作品在技巧、风 格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以及这种创新对作品意义 的影响。
社会背景是指艺术作品创作时期的社 会状况和问题,包括社会阶层、民族 、宗教、教育等。
西游记第十五回选段赏析
![西游记第十五回选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dd15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3.png)
西游记第十五回选段赏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不朽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其中第十五回是这部巨著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猴岛乌鸡国王的精怪,经历了一番曲折的故事。
本文将从文学角度对这一章节进行赏析,以揭示其中的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等方面的特点。
本章节的情节布局曲折多变,充满了悬念和惊险。
在这一回中,唐僧师徒四人前往取经的途中,不慎落入猴岛乌鸡国附近的洞中,被乌鸡国王抓获。
乌鸡国王是一只多了三只眼睛和两条腿的怪物,他原本以为唐僧师徒是来捣乱的,便想把他们吃掉。
他们却机智地利用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逃脱了险境。
整个情节一波三折,让读者不断为唐僧师徒四人的安危担忧,也更加体会到他们的勇敢和聪明。
本章节的人物塑造也非常生动丰富。
乌鸡国王是一个具有独特特点的怪物形象,他身体上多了三只眼睛和两条腿,举止诡异而又不失幽默。
与之对比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虽然智慧和勇气不及乌鸡国王,但他们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
在危机时刻,他们相互配合,共同抵挡外敌,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些角色之间的对比和冲突,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本章节的主题也十分明确鲜明。
通过唐僧师徒四人与乌鸡国王之间的斗争和交流,作者表达了对信仰、勇气和智慧的崇尚。
唐僧师徒四人虽然遭遇了无数艰险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敢于直面困难,最终战胜了强敌。
这种对于正义、勇气和智慧的赞美,无疑深深触动了读者,使他们对唐僧师徒四人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西游记第十五回是这部巨著中的一篇重要章节,通过对其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进行赏析,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也能更好地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介绍,对西游记这部不朽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征稿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篇示例:《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奇幻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受读者喜爱。
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二版)
![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c408d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f.png)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音乐
学生 书
西贝柳斯斯堪 的那维亚
双子
音乐
集团
音乐欣 赏
时期
课
世纪
强力
版
民族音乐
时期
总序
绪论
星座
韦伯
内容摘要
本书以音乐家串连起音乐史,史的背景中有了立体感而显影凸立,让史在人物的衬托下有了生动的细节与血 脉的流淌从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一直讲到了现代音乐的诞生。本书不是干巴巴的教材 讲义,读者在读这本书或学生在听这门课的时候,能够真正在欣赏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本次对全书进行了修订, 吸收了最新成果,丰富了欣赏实践,并纠正了个别谬误,更适于广大读者悦读。
古典音乐时期指的是从巴赫、亨德尔的时代开始到19世纪的结束。
尼德兰音乐对当时最大的贡献就是复调音乐的建立。
交响乐的基本规范程式,即: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第二乐章为慢板的抒情性的三部曲或变奏曲,第三乐 章为三部曲式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快速的回旋曲或奏鸣曲。
每种乐器都是一张嘴,可以在同一时间,形成一种众神喧哗、多声部的效果,这就是音乐的神奇。文学完全 可以向音乐学习,巴赫金就创造了复调小说的理论,文学的叙述角度也可以是多声部的,形成一种交响的效果。
目录分析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总序
绪论
第一讲帕勒斯特里那 和蒙特威尔第——16 世纪和17世纪的音乐
第二讲巴赫和亨德 尔——巴洛克时期的 音乐
第四讲韦伯和舒伯 特——浪漫乐派的
奠基者
艺术欣赏 第2版 第15章 西方音乐欣赏
![艺术欣赏 第2版 第15章 西方音乐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0d4eef3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5.png)
在古罗马的宗教仪式中,音乐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崇拜古罗马战神、军神——玛尔斯(Mars) 的仪式中,12 名贵族组成的塞利(Salii)祭司团跳武士的舞蹈并歌唱。在从小亚细亚传入的母神 (Cybele)、女神(Isis)的崇拜仪式中,音乐都是不可缺少的。
古罗马音乐
古罗马骨制的蒂比管(Tibia)是古希腊阿夫洛斯管的变体,它在 宗教仪式和戏剧音乐中广泛使用。古罗马人认为,它可以驱除邪 恶唤起慈善的神性。蒂比管演奏者在社会上颇有地位。古罗马人 尚武,军乐得到发展,出现了一些较大型的铜管乐器,如直筒喇 叭口的大号(Tuba)和G 字型的库努(Cornu)。古罗马盛期, 有许多关于音乐节日、比赛等的记述。音乐具有娱乐倾向,许多 皇帝是音乐保护人,其中尼禄甚至希望自己有一个音乐家的名声。
古希腊音乐
西方最早的弦乐器是里拉琴(Lyre),又称诗琴。
神话中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在龟壳上蒙上 牛皮,支起两只羚羊角,架横木拉起琴弦便发明了里 拉琴。
从文艺复兴开始,在西方的文学艺术中,里拉琴一直 是音乐的象征。里拉琴后来演变成外形较大的基萨拉 琴(Kithars)。
古希腊的管乐器是阿夫洛斯管(Aulos),一种芦管 制成的单管或双管的竖笛。里拉琴多用于独唱伴奏, 史诗弹唱,它是祭祀阿波罗仪式中的主要乐器
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比国家或其他社会集团有更强大的统治权力。在那个 时代,包括哲学在内的各种学问和艺术都为教会服务,中世纪的音乐由于 宗教的支持而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教会音乐开创了复调音乐的形式并完 成了对位法。最初的印刷乐谱,是教会为作弥撒而使用的。键盘乐器的兴 起及其教授法,都因教会而产生。从音乐的全部理论到记谱法,以至合唱、 合奏,多半都是中世纪教会的遗产。今天的交响乐和歌剧的内容虽然绝大 部分是描写世俗的,但也不能说与中世纪的教会无关。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https://img.taocdn.com/s3/m/89e7056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2.png)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第一章:艺术欣赏概述1.1 艺术欣赏的定义与意义1.2 艺术欣赏的分类与特点1.3 艺术欣赏的方法与步骤1.4 艺术欣赏的价值与作用第二章:绘画艺术欣赏2.1 西方绘画艺术发展概况2.2 东方绘画艺术发展概况2.3 绘画艺术的形式与技巧2.4 绘画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第三章:雕塑艺术欣赏3.1 西方雕塑艺术发展概况3.2 东方雕塑艺术发展概况3.3 雕塑艺术的形式与技巧3.4 雕塑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第四章:音乐艺术欣赏4.1 音乐艺术的基本元素4.2 音乐艺术的形式与体裁4.3 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4.4 音乐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第五章:舞蹈艺术欣赏5.1 舞蹈艺术的基本元素5.2 舞蹈艺术的形式与体裁5.3 舞蹈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5.4 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第六章:戏剧艺术欣赏6.1 戏剧艺术的基本元素6.2 戏剧艺术的形式与体裁6.3 戏剧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6.4 戏剧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第七章:电影艺术欣赏7.1 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7.2 电影艺术的形式与体裁7.3 电影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7.4 电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第八章:摄影艺术欣赏8.1 摄影艺术的基本元素8.2 摄影艺术的形式与技巧8.3 摄影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8.4 摄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第九章:建筑艺术欣赏9.1 建筑艺术的基本元素9.2 建筑艺术的形式与体裁9.3 建筑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9.4 建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第十章:工艺美术欣赏10.1 工艺美术的基本元素10.2 工艺美术的形式与技巧10.3 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10.4 工艺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第十一章:现代艺术欣赏11.1 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11.2 现代艺术的主要流派11.3 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11.4 现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第十二章:数字艺术欣赏12.1 数字艺术的概念与分类12.2 数字艺术的形式与技巧12.3 数字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12.4 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影响第十三章:民间艺术欣赏13.1 民间艺术的特点与分类13.2 民间艺术的形式与技巧13.3 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13.4 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第十四章:跨文化交流中的艺术欣赏14.1 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挑战14.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色14.3 跨文化交流中的艺术欣赏与评价14.4 艺术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十五章:艺术教育与欣赏15.1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与目标15.2 艺术教育的方法与实践15.3 艺术教育中的欣赏与评价15.4 艺术教育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艺术欣赏这一主题,分别从艺术欣赏的概述、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现代艺术、数字艺术、民间艺术、跨文化交流以及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展开。
艺术中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戏剧学院
![艺术中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戏剧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500f50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d.png)
艺术中国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戏剧学院第一章测试1.下面不属于关于美的学科的是()。
参考答案:数学2.爱因斯坦说:“死亡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
”这说明爱因斯坦并不看重他所从事的物理学工作。
参考答案:错3.艺术家最高的追求就是将大善与大美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对4.欧洲文艺复兴改变世界的三位形象艺术家是()。
参考答案: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5.美的教育就是做减法,这意味着()。
参考答案:减法是去除后天矫饰与做作;减法并不是反教育主义;他相信人人皆有审美的种芽;减法是对天赋的发掘6.一个小孩子就知道晚霞是美的,是源于他(她)的本性。
参考答案:对7.下面属于文明古国的是()。
参考答案:埃及;印度;中国;伊拉克8.下面不属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重大考古发现的是()。
参考答案:敦煌9.下面关于“为文化做减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太过于强调继承,不利于文化的创新;文化要向前进,不能有太多的负累10.为什么讲“文化艺术的领域,越是大的,越是没有界限”?参考答案:文化艺术要有普遍性、世界性;民族的,一定也是世界的;好的文化艺术可以为全人类共享第二章测试1.在处理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时,我们今天仍然要:参考答案:非常全面的思考2.我们的电影更多的是追求工业化,它的好处是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但它也带来()的下降。
参考答案:社会效益和艺术水平3.阿加莎的《捕鼠器》仅一个剧目在伦敦同一家剧院可持续上演60年。
它说明:参考答案:艺术经营的体制较好;艺术创作的质量精致;艺术市场的建设成熟;观众欣赏的群体稳定4.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工作予以很大篇幅的论述,这说明我们党、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一个高度重视。
参考答案:对5.在文化发展中,我们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之系统建设,非常重视。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的作家。
参考答案:全方位描写都市金融生活2.茅盾与鲁迅的通信关系,可追溯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的:参考答案:1921年4月3.茅盾母亲为儿子就业制定的标准是:参考答案:最好做教师;商场不去;官场不去4.在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大批知识青年或者讲现代知名学者,都与它有关系。
《艺术欣赏简明教程》定稿的第一章第三节课件
![《艺术欣赏简明教程》定稿的第一章第三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086a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a.png)
形式
定义
形式是艺术作品的构成方式和表现方式。
作用
形式是艺术作品的骨架,它决定了作品的结构和表 现效果。
例子
在绘画作品中,形式可以是具象、抽象、表 现等;在音乐作品中,形式可以是独唱、合 唱、交响乐等。
风格
要点一
定义
风格是艺术作品的个性化特征,它体 现了艺术家的个性和创作特点。
要点二
作用
风格是艺术作品的标志性元素,它能 够彰显艺术家的独特性和创作价值。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学习美学理论
观众可以通过学习美学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鉴别能力。
关注时代发展
观众要关注时代的发展,了解当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和趋势,以适应时代的需 求。
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了解作品背景
观众在欣赏作品前,应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经历和思想等。
细读细品
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要细读细品,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思想,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欣赏简明教程》定 稿的第一章第三节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艺术欣赏总论 •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 艺术作品的分类及特点
01
艺术欣赏总论
定义
艺术欣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是观众通过艺术作品,再创造和实现美的过程。
特点
1 2 3
感受性
艺术欣赏主要是一种感受活动,观众通过感受 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等,产生审美愉悦。
在绘画作品中,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自然景象等;在音乐作品中,形 象可以是具体的旋律、和声等。
Hale Waihona Puke 典型定义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或情节。
作用
典型能够凸显艺术作品的共性和个性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六年级上册艺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162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3.png)
六年级上册艺术教案第一章:色彩的奇妙世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冷暖等。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色彩来创作简单的画作。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发现色彩的变化和搭配技巧。
1.2 教学内容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包括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冷暖等。
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训练,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运用色彩来创作画作。
色彩的搭配技巧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色彩的搭配方法。
1.3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感知和表达的训练,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并创作画作。
讲解色彩的搭配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的实践。
第二章:线条的世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如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运用等。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线条来创作简单的画作。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发现线条的变化和搭配技巧。
2.2 教学内容线条的基本概念介绍,包括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运用等。
线条的感知和表达训练,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运用线条来创作画作。
线条的搭配技巧讲解,引导学生学会线条的搭配方法。
2.3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线条感知和表达的训练,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并创作画作。
讲解线条的搭配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线条搭配的实践。
第三章:形状与空间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状和空间的基本概念,如形状的分类、空间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对形状和空间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形状和空间来创作简单的画作。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发现形状和空间的变化和搭配技巧。
3.2 教学内容形状和空间的基本概念介绍,包括形状的分类、空间的关系等。
形状和空间的感知和表达训练,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运用形状和空间来创作画作。
形状和空间的搭配技巧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形状和空间的搭配方法。
3.3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讲解形状和空间的基本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形状和空间感知和表达的训练,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并创作画作。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节《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节《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25ad1df111f18583d05ac2.png)
教案: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设计思想]1、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变机械、被动地学习为主动积极的探索式学习。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从“传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学,并激发他们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3、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参与了解、认识、评价贝多芬的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贝多芬的各种资料,在感受、体验、理解、评价的过程中能,逐步提高其音乐审美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内容]《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材分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这是他在交响乐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它集中地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
《第九交响曲》是在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那一段反动时期写成的。
在那艰难黑暗的日子里,这位日渐衰老的伟大作曲家,仍然忠于革命的信念,始终以自己的音乐作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号角。
因此,在《第九交响曲》中,他最后一次又回到英雄斗争的主题上来;而且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听众更明确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他在最后乐章中用人声歌唱席勒的《欢乐颂》中的部分诗句。
这部作品又称《合唱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2月,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
当时贝多芬失聪无法考虑担任指挥,他坐在乐队中,演出结束时,掌声雷动,他都没有知觉。
[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了解了一下,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流行音乐,而且对一些歌手和他们的歌曲都耳熟能详。
那老师要考一下大家了,有一首歌曲是台湾的一个女子组合演唱的,内容描写的是自己既想长大又害怕长大的这种矛盾的心情,大家说这首歌曲叫什么?(《不想长大》),好,下面咱们就集体演唱一下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来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曲风。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095e3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1.png)
《艺术概论教案》章节一:艺术与生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理解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章节二:艺术的种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的不同种类,掌握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 教学内容: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视频播放法。
章节三:艺术家与艺术作品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角色和责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
2. 教学内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欣赏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四: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意义,掌握艺术鉴赏的方法。
2. 教学内容:艺术批评的定义和作用,艺术鉴赏的标准和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五:艺术教育与艺术传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掌握艺术传播的途径。
2. 教学内容: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艺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六:艺术的风格与流派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掌握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
2. 教学内容: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主要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七:艺术的历史与文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与历史的关联,理解艺术在文化中的角色。
2. 教学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艺术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八:艺术的价值观与审美观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差异,掌握审美标准的变化。
2. 教学内容:艺术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内涵与外延,审美标准的历史与现状。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电大《艺术欣赏》形成性考核手册题目全
![电大《艺术欣赏》形成性考核手册题目全](https://img.taocdn.com/s3/m/464c8f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5.png)
艺术欣赏形成性考核册填空+名词解释+简答+作品赏识填空1.根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2.艺术特征包括形象性、审美性、独创性和情感性。
3.艺术价值包括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娱乐价值和教化价值。
4.艺术审美形态最常见的类型有优美与壮美,喜剧和悲剧,丑陋和荒诞。
5.关于绘画艺术的理论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和巫术说。
6.我国绘画名作《天王送子图》和《枯木寒鸦图》的作者分别是吴道子和朱统筌。
7.世界绘画名作《泉》与《向日葵》的作者分别是安格尔和梵高。
8.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是唐宋(填朝代)9.后世所称的“楷书四大家”指的是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
10.书法艺术的美学表征包括线条美、章法美、生态美和情感美。
11.隶书名作《司马温公隶书条幅》和行书名作《寒食帖》的作者分别是金农和苏轼。
12.楷书名作《九成宫醴泉铭》和《玄秘塔碑》的作者分别是欧阳询和柳公权。
13.建筑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轮廓、比例、尺度、均衡、节奏、质感、色彩和装饰。
14.建筑艺术的的特性包括实用性、坚固性和审美性。
15.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中国古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中国古建筑采用院落式的组群布局和中国古建筑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16.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的三种类型是拜占庭式教堂、罗马式教堂和特式教堂。
17.根据雕塑作品的形象是否具体,雕塑可以分为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而根据雕塑实体能否附着于背景材料,雕塑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
18.雕塑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材质、形体、体量、技法和环境。
19.世界雕塑名作《掷铁饼者》和《思想者》的作者分别是米隆和罗丹。
20.米开朗基罗的两尊以奴隶为题材的雕塑名作是《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21.我国雕塑名作“马踏飞燕”和“卢舍那大佛”分别是汉代和唐代(填朝代)的作品。
22.交响乐队一般分为五个器乐组,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15大学美术鉴赏【第十五讲】
![15大学美术鉴赏【第十五讲】](https://img.taocdn.com/s3/m/92163cc5192e45361166f51c.png)
《兰》
2. 龚开
龚开,杭州人。他最著名的画是《中山出游图》,画的是钟馗和小妹一 道出巡的场面。画面用浓重的墨色塑造出大大小小的鬼,钟馗和小妹都 是黑面,仿佛戏剧的化妆,其他小鬼拿着各种物品跟随左右。
这个故事就题材在当时很流行。南宋以来,在除夕的晚上,人们要化妆 成钟馗与小鬼的形象在街上游行。《中山出游图》带有浓厚的风俗画 色彩,其形式来源于民间表现钟馗出游的长卷式绘画。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青绿山水
和钱选同时的还有一些思想更为激烈的 遗民,他们也有绘画存世。郑思肖的兰草 只有寥寥数笔,描绘简略。他并非出名的 画家,而是文士和文学家。借着兰草,他 要表达对故国沦丧的激愤之情。画中把 兰草的根部画得很仔细,在描绘兰花的画 里是相当特殊的。画出根,其实是表明 无土可栽, 暗示在元朝,自己就像兰花一 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国土。
虽然元代的经济尤其是南方的经济在南宋的基础上不断前进,但政治的巨变 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之一是社会的精英阶层面临的失落。在元代,蒙古统 治者关闭了科举,原先南宋统治地区的汉人在社会等级中处于最底层的“南 人”,根本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从科举进入国家的政治体系之中。
恰恰在绘画史上造就了文人绘画在元代的勃兴。 “文人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从事绘画的文人,一般都有其他的工作,
《中山出游图》
三、赵孟的矛盾
赵孟(1254—1322)与钱选不同,他向往隐居,却从来没有过隐居的生活 。赵孟是宋代的宗室,又是著名的才子,与钱选都是“吴兴八俊”之一 。因此,当元朝统治者在南方寻访有名望的文士参与元朝政权的时候 ,赵孟不可避免地获得了机会。
由于其特殊的身份,赵孟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作为南宋的宗室,他应该 比钱选那样的遗民更有气节,不和元朝合作。
美术鉴赏 第十五课
![美术鉴赏 第十五课](https://img.taocdn.com/s3/m/d861cef7aeaad1f346933fce.png)
元代山水画追求的是“逸”。由于元代是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元代文人多有避世倾向,元代画家变院体画法森严、严紧工整的风格而为重韵致、求天趣、尚逸品的审美追求。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
“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此四人皆为江浙一带人,描绘的都是江南的山川,四人虽出身不同,但不得意的遭遇是相同的。
清代山水画主要代表是“四王”与”四僧”。
“四王”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四僧”指石涛、朱耷、髡残、渐江
“扬州八怪”并不专指八个人,实际上是泛指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罗聘为罗聘、华嵒、李鱓、金农、黄慎、郑燮、改琦和费丹旭。他们并非都是扬州人,但都长期生活在此,有较好的文艺修养,兼长书法诗文。他们中有的曾混迹官场,由于不堪忍受统治阶级内部倾轧而失意潦倒,对社会现实有些不满,对正统文人画也有某些抵触,常常以奔放或古拙的笔墨风格抒发自己的个性。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倪瓒《六君子图》
D明朝山水画
山水画发展到明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其显著的特点是大量对古画的临摹。
明代初年画家分为两派,一派是终于宋元文人画的传统,代表人物是沈周、文征明、唐伯虎、仇英,被称为“吴门四家”。另一派是复古派,继承马远夏圭等院体山水,代表人物戴进、吴伟。明晚期董其昌、莫是龙提出南北宗说
教师学科美术年级班级:高一
教材章节
课题
中国画
课时
1
课型
讲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能力
使学生了解清朝美术大致状况,了解清朝绘画发展的特点
过程
与
方法
展示图片与讲授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音乐家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 音乐世家,是从音乐上 古典主义向音乐上的浪 漫主义过渡的一个主要 人物。
感谢您的观看
艺术欣赏
第十五章
西方音乐史及作品
音乐是以一系列有固定音高的乐音按照 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表达人的感情的 艺术。
1 音乐的定义 2 西方音乐的渊源 3 乐器的改革 4 大音乐家
音乐的定义
音乐定义的几条限定 有固定音高的乐音 挑战:先锋派大师谭盾 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 挑战:偶然主义音乐 要表达人们的情感
挑战:新古典主义的大师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 1882-1971)
人”。
西方音乐的渊源
英文——Music 法语——musique 德文——Mu? 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Musica 源头:希腊语的掌管艺术的女神
——缪斯Muse
乐器的改革
键盘乐器 ——拨弦古钢琴 钢琴的前身——击弦古钢琴 弦乐队初现规模 ——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已经出现,木 管乐器在一步步的改良,铜管乐器已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