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聊一聊Plion骨折治疗的注意事项
聊一聊 Plion骨折治疗的注意事项对于骨折患者,在治疗后一定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只有注意好这些内容,这样才能够让骨折的治疗起到最好的效果。
那么大家都听过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吗?它又被称之为是Plion骨折,主要是踝部的复杂性骨折,以高能量损伤,不稳定和软组织损伤严重为主要特点,对于这种骨折它的手术非常的复杂,并发症很常见,也非常严重,如果治疗失败,就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造成截肢和严重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文章中了解一下关于这种Plion骨折治疗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吧!认识认识Plion骨折的由来20世纪初法国的放射学家,Etinne Destot首先使用Pilon一词来描述胫骨远端关节骨折线向近端延伸5cm范围内的干骺端解剖区域,Pilon为法语,其原意是药师用来粉碎和研磨的钵杵,胫骨远端与之非常相像,它就由此得名,这种骨折发生于胫骨远端,并累及了关节面。
它主要是因为垂直暴力合并或不合并的扭转暴力所导致的一种骨折,表现为干骺端的压缩和关节面的粉碎。
这种骨折是粉碎性的骨折,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关节很容易受到破坏,同时预后的情况也无法肯定的给出肯定的说明,这种骨折主要分为了以下几种类型:依据关节面和干骺端的移位及粉碎程度分型,强调关节面的损伤程度分为以下类型:AO分型系统A型骨折是指胫骨下端的关节外骨折;B型骨折是指部分关节内骨折,一部分关节面仍与胫骨干相连;C型骨折是指关节面与干骺端之间的完全性骨折。
AO分型系统——A型亚型A1型:单纯的胫骨远端骨折;A2型: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A3型:严重的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
AO分型系统——B型亚型B1型:单纯的经关节面劈裂骨折;B2型:经关节面劈裂骨折,伴有轻微的压缩骨折;B3型:经关节冠状面劈骨折,后踝有大的游离骨折块。
AO分型系统——C型亚型C1型:单纯关节面和干骺端骨折;C2型:单纯关节面骨折伴有干骺端粉碎性骨折;C3型:关节面和干骺端粉碎性骨折。
Pilon骨折的治疗
Pilon骨折的治疗【关键词】 Pilon骨折治疗方法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波及负重关节面及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10%,在胫骨和踝关节的骨折中占4%~7%[1],按AO分型分为43B、43C。
Rock-wood 等[2]认为pilon骨折包括:①踝关节和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伴有踝关节面的粉碎骨折;②内踝骨折(胫骨前缘骨折);③胫骨后面横形骨折,约占胫骨骨折的5%~7%,均属关节内骨折。
Ruedi—Allgower分类[3]分为:Ⅰ型,简单劈裂骨折,关节面没有移位或轻度移位;Ⅱ型,关节面移位明显但粉碎程度较轻;Ⅲ型,关节面明显移位与严重粉碎。
根据软组织有无开放伤口以及软组织污染程度则可分为闭合性Pilon骨折、GustiloⅠ、Ⅱ、Ⅲ型Pilon骨折。
这种骨折多属高能量损伤,关节面常破坏不平整,故并发症较多,预后差,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故临床治疗的方法较多。
1 单纯石膏外固定闭合性PilonⅠ型骨折、部分闭合性PilonⅡ型骨折及部分GustiloⅠ、Ⅱ型Pilon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可采用石膏固定。
2 跟骨牵引加小夹板超踝关节固定胡向阳、阳照奇等[4]采用跟骨牵引加小夹板超踝关节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23例,方法:踝关节置于中立位,患肢置于布朗架上,牵引时间为6~8周"移位严重者,配合手法整复,早期在医师指导下功能锻炼,直至骨折愈合。
认为跟骨牵引加小夹板超踝关节固定治疗骨折,不仅适合于Ⅰ型,对Ⅱ、Ⅲ 型Pilon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
3 简单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童作明、肖扬等[5]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配合管型石膏治疗骨折27例,方法:取小腿外侧直切口和胫前内侧弧形切口,两切口相隔至少7cm,先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1/3管型钢板内固定,恢复腓骨的长度,使骨折端初步稳定,再以距骨关节面的弧度作为模板行胫骨关节面的整复,直至关节面平整。
对较大的骨折碎片尽量减少骨膜剥离,3~5根克氏针交叉固定;对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或活性植骨材料一期植骨,再用2~3根钢丝张力带固定,管型石膏制动,术后24h开始足趾主动运动,2周后白天在医师指导下拆除石膏适当踝关节功能锻炼,晚上石膏保护,术后4周左右完全拆除石膏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扶拐行走。
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骨下关节面的胫骨下端骨折,可能伴有内、外或后踝骨折。
其显著特点是粉碎性骨折、明显不稳定、关节受到破坏、预后不肯定。
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10%,至今,临床上处理仍比较辣手,并发症多,病废率高,是最具挑战性的骨科难题之一 [1] 。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固定器械和固定材料的改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1 分型为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须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目前临床上Ruedi-Allgower分类系统最为常用,Ⅰ型为累及关节面无移位的劈裂骨折;Ⅱ型为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的劈裂骨折,但骨折粉碎度较轻;Ⅲ型为累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
但AO分类系统对胫骨下端骨折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描述。
A型骨折是指胫骨下端的关节外骨折,根据骨折粉碎的程度再分为A 1、A 2和A 3三个亚型。
B型骨折是指部分关节内骨折,一部分关节面仍与胫骨干相连,也分为B 1、B 2和B 3三个亚型。
C型骨折是指关节面与干骺端之间的完全性骨折,同样分为C 1、C 2和C 3三个亚型 [2] 。
2 手术治疗2.1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包括4个主要步骤,首先切开复位腓骨并做内固定,可做参照以恢复胫骨远端的长度,主张对存在腓骨折者先以腓骨后缘的小腿外侧切口以显露腓骨折,准确复位后采用半管形钢板固定或2.5 mm克氏针髓内固定,恢复腓骨长度。
其次重建胫骨下关节面,做小腿前内侧弯向内踝的切口,显露胫骨下端关节面骨折,重点是复位内踝、前外侧和后唇三个主要骨折块,确定复位满意后,可用松质骨螺钉替换克氏针固定骨折块。
第三是干骺端骨质缺损处植骨,由于胫骨下关节面因撞击向上嵌压,陷入干骺端松质骨内,导致了松质骨的压缩,Pilon骨折恢复关节面后常有骨缺损存在,应该移植松质骨填充骨折复位后留下的空腔。
第四是连接胫骨干骺端和骨干,通常采用胫骨下端内侧或前侧用 T 形钢板或三叶形钢板固定技术。
Pilon骨折
A型 关节外骨折
B型 部分关节骨折
C型 完全关节骨折
胫腓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
三、诊
断
了解受伤时足的位置、暴力类型,对于高能 量伤的患者,应做全面、系统的检查,以免遗漏 身体其它部位的损伤。详细检查局部皮肤、软组 织及神经血管情况。
常规拍摄踝关节正侧位、 踝穴位以及显示胫骨 前内侧和后外侧关节面的外旋45o位X线片,区分 骨折类型。拍摄对侧踝关节正侧位片作为术前计 划与复位的模板。CT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骨折的 形态、骨折块的数量以及移位程度,冠状位和矢 状位重建图象对判断骨折类型更有帮助。
Ⅰ型 累及干骺端及关节 面无移位的劈裂骨折
Ⅱ型 累及干骺端及关节 面并有移位的劈裂骨折,但 无粉碎 Ⅲ型 累及干骺端及关 节面的压缩、粉碎性骨 折
Pilon骨折的Rüedi-Allgǒwer 分型
另外,胫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也常被应用, 事实上已远远超出了Pilon骨折的范畴。因为只有 B3型与C型属波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 骨折,而A型与B1、B2型则不属于Pilon骨折
应引起注意的是,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架,限制 踝关节的活动,增加了关节僵硬的可能性。张伯 锋等报道的15例应用带关节的外固定架治疗高能 量开放性Pilon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不限制 踝关节的功能锻练,减少了关节僵硬和跖屈挛缩。 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
六
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及并发症的防治
(一) 忽视对软组织损伤程度的判断发生皮肤坏死 由 于小腿下端软组织覆盖薄弱,一旦遭受损伤,发生皮肤坏 死的可能性非常大。不管软组织损伤程度如何,急于行切 开复位内固定,勉强带张力闭合伤口,以致造成皮肤坏死。 因此,对软组织条件应正确判断,对损伤程度较重,肿胀 明显且伴有水泡的闭合性骨折,应行分步延期手术。对开 放性骨折闭合有张力或皮肤缺损者,可遗留创面待二期以 肌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 (二) 关节面对合不良, 加之关节面的原发损伤,导致 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 术中应根据骨折后的一些特殊 标记进行关节面对合复位,如胫骨前结节骨块,内踝骨折 块等。踝关节制动不应超过6—8周。
骨科精读Pilon骨折的细节,骨科医生必读!
A,关节面应在整个关节中等距(箭头)。B,腓骨与远端胫骨(1)和后踝(2)关节。
C和D,正侧位腿的中轴(红线)穿过穹顶的中心和距骨。
对于术后片子,我们一定要进行评估,看看腓骨到底有没有解剖复位,距骨有没有外移,踝关节骨折很注重这点,pilon也不例外。
Pilon损伤机制
12. 反思、重复、交流
不断的回顾自己的病例的缺陷,学习别人的优点,互相交流成长更快。
按照以上的完整步骤,术后CT显示复位较好
3. 临时固定
使用克氏针将关节面拼接在一起,尽量完成拼图游戏,通过在两个或三个较大的片段之间楔入可以复位的小片段。当表面重建后,暂时固定内踝。
4.透视
在透视中得到较好的正位,侧位,并在需要时透视踝穴位。进行复位效果的评价和分析。
5. 关节面--干骺端
一旦关节面复位满意,就可以进行干骺端的复位。在简单的骨折中,不需要骨移植,事实上,如果植骨太多有时也会使得复位不良。
许多作者推测了pilon损伤的机制。首先要注意的是,脚在撞击时的位置是对骨折的形态是至关重要的因素。Rüedi 和Trojan对此机制进行了扩展。Rüedi是第一个详细描述轴向载荷与脚的位置相结合的损伤机制。如果将垂直压缩力施加到中立位的足,则发生中央凹陷,而如果足部背屈或足跖曲,则骨折分别导致前踝或后踝损伤。除轴向载荷外,还可以产生额外的力,使每个骨折具有自己的特点,包括弯曲力,旋转力和剪切力。这些骨折也因其损伤能量而异,从高能量损伤(机动车事故)到低能量损伤(简单跌落)。损伤能量越高,粉碎,移位和软骨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0级表示与简单骨折模式的最小组织损伤
1级涉及表面缺损或挫伤
2级涉及皮肤深层缺损或肌肉挫伤
3级表现出广泛的皮肤和肌肉损伤或挤压伤,皮下撕脱伤和/或隔室综合征
骨折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骨折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引言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治疗骨折时,我们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常见骨折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面对这些问题。
1. 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感染是骨折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下面是一些可行的策略:- 手术环境要保持清洁,并采取适当的无菌操作;- 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术后做好伤口的清洁与敷料更换;- 定期进行伤口的复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 血管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和缺血,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预防和处理血管损伤:- 手术前对周围血管做CTA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骨折部位的血管状况;- 手术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血管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如出现血管损伤,应立即停止手术并寻求专业帮助;- 处理血管损伤时应先控制出血,然后进行修复。
3. 神经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骨折治疗中神经损伤是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处理神经损伤的建议:- 仔细检查患者的神经状态,并了解骨折部位周围神经的走行;- 手术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神经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如发现神经损伤,应及时停止手术并寻求神经专科的评估与处理;- 对于复杂的神经损伤,可以考虑转诊到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
4. 骨折不愈合的预防与处理有些骨折可能会出现不愈合的情况,给患者带来困扰。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处理骨折不愈合的建议:- 术前评估患者的骨质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等问题;- 手术中选择合适的骨折固定方法,并遵循固定原则;- 术后遵循医生的康复方案,加强骨折部位的运动与锻炼;- 如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应及时复查并与医生沟通,可能需要做进一步的治疗。
结论治疗骨折时应注意预防和处理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等。
通过遵循相关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我们可以提高骨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期让患者尽快康复。
Pilon 骨折处理原则及治疗选择
P i l o n 骨折 的形 态 和移 位 程 度 与其 损伤 机 制 有关 。
1 手 术 治 疗原 则
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 。J a c k s o n教授强调 , 在手 术治疗 P i l o n 骨折时应做好 以下几方 面的损伤评估 , 并遵 循相应
的处 理 原则 。 2 . 1 评 价 软 组 织损 伤程 度 , 区分 开放 性 与 闭合 性 骨折
1 9 6 9 年, 为达到理想 的 P i l o n骨折 复位 与 固定效 果 ,
在 上 海成 功举 办 A O 下肢 创 伤 大 师 学 习班 , 来 自英 国 B i r s t o l 皇家
医院 的 Ma r k J a c k s o n教 授 就 “ P i l o n骨 折 处 理 原 则 及 治 疗 选 择” 作
了精彩 报 告 。 我 作 为 现 场 翻 译 , 聆 听 学 习 后 受 益 匪 浅 。现 经
R O e N和  ̄l g 6 w e r 根据 当时的 A O原则 , 提出切开复位 内
固定治疗 P i l o n骨折 的 4个步骤 : ①恢复下肢长度 ; ② 重建 干骺端轮廓 ; ③干骺端植骨; ④重新连接骨干和干骺端。这 经典步骤至今仍在临床上沿用 , 依此步骤处理低能量损 伤造成的 P i l o n骨折 , 取得 了良好疗效 。但对于较为复杂的 病例 , 尤其是 高能量损伤所致 P i l o n骨折病例 , 采用传统手 术入路对软组织剥离范 围广, 术后伤 口并发症 多, 术后感染 率 高达 1 3 ~5 5 _ 1 ] 。为 了减 少 软组 织并 发症 , He l f e t 等_ 2 建议待软组织复苏后再进行骨折 固定 ; 研究发现术前 平均等待 7 . 3 d , 可以使浅表感染率下降至 3 %, 深部感染率 降低至 6 。最近 , 业 内已提倡这种分步骤的治疗方案 , 先 临时应用跨关节的外 固定 , 待软组织条 件改善后再行切开 复位和钢板螺钉 内固定 , 或微创钢板 内固定 。 为获得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 制 定治疗 计划 时应 同时考 虑骨折分型 、 软组 织损 伤程度 、 患者伴 随疾病 、 可用 的固 定方法和手术经验 等诸 多 因素 , 还应 当仔细 检查受 伤肢 体, 注意发现 血管 损伤 征象 , 根据 肢体肿 胀 、 骨 折部 位皮 肤水泡 、 软组 织碾 压伤 、 皮肤 闭合 性脱套 伤 、 骨 筋膜 室综 合征等情况采 取正确 的应 对措 施 。在影 像学 检查 方 面 , 除 X线检查 外 , 还应作 C T 扫描 检查 , 以判 断 骨 折线 方
陈旧性Pilon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如自理能力、社交活动等
3
2
1
4
5
6
评估方法
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如红肿、压痛等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
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受限程度等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自理能力、行走能力等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预防营养不良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促进愈合
B
D
A
C
E
保持骨折部位稳定,避免活动
保持骨折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定期检查骨折愈合情况
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担忧和恐惧,帮助其调整心态
向患者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使其了解并配合治疗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护理措施
预防并发症
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定期检查皮肤,预防压疮
简单型:骨折块较少,骨折线清晰,骨折块没有明显移位。
复杂型:骨折块较多,骨折线模糊,骨折块有明显移位。
粉碎型:骨折块极多,骨折线无法辨认,骨折块严重移位,可能伴有软组织损伤。
病因和症状
01
病因:外伤、车祸、高处坠落等
02
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等
诊断和治疗
史上最全综述:Pilon骨折处理的11个要点
史上最全综述:Pilon骨折处理的11个要点1911年,Étienne Destot首次描述了胫骨pilon骨折。
他用法语单词“pilon”(即杵)来描述踝关节胫骨远端的机械功能。
该术语已被进一步用于描述胫骨pilon骨折的相关机制,其中胫骨远端充当杵,在距骨上有很大的轴向应力,可以导致胫骨爆裂。
到目前为止,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系统,其中AO分类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分类。
尤其是C 型骨折极难处理,因为这类损伤经常严重损害骨折区周围的软组织。
因此,远期效果往往很差,正确的初次管理至关重要。
在本世纪初,治疗已演变为分期方案,目前是治疗的金标准。
因此,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治疗这些困难骨折的方案,回顾近期发展的文献,从而使外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
01流行病学胫骨pilon骨折较为罕见,约占所有胫骨骨折的3 %~ 10%,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
男性比女性发病率更高,大多数胫骨pilon骨折发生在45岁左右。
在75%–90%的病例中,患者的腓骨也出现骨折。
AO B型骨折比C型骨折更容易发生腓骨完整的胫骨pilon骨折。
此外,在最近的研究中,有人认为在腓骨保持完整的情况下,胫骨pilon骨折的粉碎程度和严重程度可能更低。
02损伤机制与单纯的踝关节骨折不同,pilon骨折通常是由高能量创伤和较大的轴向力引起的,这会导致胫骨平台在距骨上爆裂。
最常见的高能创伤是由高空坠落或跳跃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
事故所产生的高能量也会对周围的软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约6%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有多处损伤,需要进重症监护病房。
轴向撞击时足的位置是骨折类型和粉碎量的决定性因素。
Topliss 等人强调了轴向撞击时足部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区分了矢状面骨折和冠状面骨折。
矢状骨折多见于年轻患者和高能量创伤患者,撞击时足处于内翻角度,而冠状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低能量创伤和足处于外翻角度。
此外,当足在冲击时处于足底屈曲时,该力将可能导致后部骨折,而当足处于背屈时,导致胫骨pilon的前部骨折。
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
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Pilon骨折指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其特征为胫骨远端松质骨压缩爆裂,踝关节软骨面粉碎移位,且常合并腓骨下段骨折及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挫伤。
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占胫骨骨折的7%~10%[1]。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胫骨Pilon骨折有增多的趋势,虽然治疗观念不断更新,医疗器材不断完善,Pilon骨折治疗效果也有很大提高。
但因其并发症多、伤残率高,治疗难度大,至今仍为临床最难治疗的四肢骨折之一。
本文就国内外对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做以下简要综述。
治疗原则现代治疗观念,强调细致的软组织暴露,骨折块的有限剥离、间接复位,坚强固定后早期活动和晚负重等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生物学原则”。
治疗目标可以归纳为“3P”,即保护(preserve)骨与软组织活力、进行(perform)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提供(provide)满足踝关节早期活动的固定,治疗上主要是腓骨骨折的复位固定,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干骺端骨缺损处植骨,重新连接骨干与干骺端。
保守治疗一般采用手法复位或跟骨牵引后石膏、超踝夹板、单纯外固定架固定。
报道非手术治疗失败率较高(50%),分析其原因,由于骨折的解剖位置特殊性和對关节功能的要求,保守治疗关节面的移位整复困难、控制旋转对位对线能力差、骨折端易移位、干骺缺损也不能植骨,而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后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故此法适用于少数骨折无移位、关节囊保持完整、没有明显脱位的Ⅰ型骨折。
但对于Ⅱ、Ⅲ型骨折,因其不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固定时间长,易出现畸形愈合和关节僵硬,已逐步被临床所放弃[2]。
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小腿下段皮肤是全身微循环最差的部位,而且Pilon骨折常合并有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若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则易增加局部损伤,发生局部皮肤坏死。
作者认为开放骨折宜急诊手术。
闭合骨折据软组织条件急诊手术或患肢抬高,跟骨牵引,脱水消肿,待时机成熟再考虑手术。
胫骨远端pilon骨折——来自2020年AO足踝骨折治疗手册的建议
胫骨远端pilon骨折——来自2020年AO足踝骨折治疗手册的建议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今年刚出的《Manual of Fracture Management Foot and Ankle》上的关于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综述。
大家都知道,pilon骨折不仅仅是指胫骨远端pilon骨折,pilon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损伤机制,关于这一点可以去pubmed数据库上验证,所以呢,大家以后描述胫骨远端垂直暴力损伤的骨折类型时,请准确合适地称呼她—胫骨远端pilon骨折。
Distal tibia/pilon fracturesMichael Swords01引言Pilon骨折很少见,仅占踝周围骨折的不到10%。
胫骨远端软组织难以耐受软组织覆盖不良,增加了骨折治疗的难度。
Pilon骨折以粉碎、关节面移位和软组织损伤而闻名。
由于关节匹配性和肢体力线的改变,大多数骨折需要手术固定。
明确的手术治疗应针对特定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和患者。
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02解剖学和病理力学胫骨远端是皮包骨。
踝部软组织覆盖率很低,几乎全部由皮肤和肌腱组成。
因此,必须小心处理该区域的损伤。
开放性损伤需要紧急处理,可能需要根据严重程度进行游离皮瓣转移。
由于踝关节的皮包骨性质,严重移位的骨折块顶压可能导致软组织坏死。
胫骨内侧缘向外侧张开,以三角韧带附丽于内踝。
前外侧表面有Chaput结节和下胫腓前韧带附丽。
胫骨后部是下胫腓后韧带的附丽处。
胫骨外侧有腓骨切迹、骨间韧带和骨膜。
从内侧到外侧的螺钉必须精确测量,因为正位片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螺钉长度。
足踝部伸肌肌腱与胫前动脉、腓深神经一起位于小腿前室内。
前方移位的骨折块可通过压迫胫前动脉而影响足背的血液灌注(图2-1)。
外侧室包括腓骨短肌和长肌。
腓浅神经越过腓骨,在胫骨和踝关节的远端向前移行,因此容易受到损伤。
必须通过前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进行显露和保护。
后侧室深部有拇长屈肌(FHL),它起于腓骨,穿过后踝,在足部内侧移行。
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Pilon骨折)
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Pilon骨折)Pilon骨折即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碎裂较重,涉及关节面,骨折治疗后患者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愈合率高,造成患者残疾率高。
通过合理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力线,干骺端缺损区充分植骨,整复关节面,适当功能锻炼,晚负重,术后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标签:Pilon骨折;外固定器;有限内固定;骨移植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戍关节。
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行走时的的负荷值约为体重的5倍。
日常生活行走、跳跃活动,主要依靠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运动。
当发生骨折脱位时,如果治疗不当,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胫骨Pilon骨折是指涉及胫骨远端负重关节面及其上方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约75%~85%合并腓骨骨折。
1 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脛骨轴向暴力或者下肢的扭转暴力是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主要原因。
引起骨折的轴向作用力是高能量暴力,多伴有关节面严重分离、干骺端粉碎性骨折以及软组织损伤,并且大部分同时有腓骨骨折,主要见于车祸、工业事故伤等。
而低能量的扭转暴力使胫骨远端骨折线呈螺旋形,关节面分离,CT片能够很好地显示骨折的形态、骨折块的数量以及移位的程度,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图像。
2 Pilon骨折的分类1969年Ruedi和Allgower依据关节面的移位和粉碎程度将胫骨Pilon骨折分为Ⅰ、Ⅱ、Ⅲ型。
Ⅰ型:累及关节面无移位的劈裂骨折;Ⅱ型: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的劈裂骨折,但无粉碎;Ⅲ型:累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压缩,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随后Ovadia和Beals又将其分为5个亚型。
Ⅰ型:无移位骨折;Ⅱ型:骨折移位较小;Ⅲ型:关节面骨折伴有几个大的骨折块;Ⅳ型:关节面骨折伴有几个骨折块,同时还有一个较大的干骺端骨缺损;Ⅴ型:关节面严重移位及骨质严重粉碎。
Kellam和Wadda根据预后将其分为2型:A型:(旋转型)低能量损伤造成;B型:高能量损伤造成。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型方法仍然是最早的Ruedi -Allgower分型,这种分型的意义在于强调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损伤程度,并被广泛用于判断临床疗效。
Pilon骨折临床治疗总结
患侧踝关节功能均能恢复至受伤前状态 。1 Ⅲ型 Pl 例 in骨折 o
患者关节面受损及胫 骨干骺端骨缺 损压缩粉碎较 严重延期切
对软组织 的进一步损伤 , 进软组织肿胀 的消退 。还可作为胫 促 骨长度的参 照, 避免肢体短缩。 手术常利用腓骨嵴后侧直切 口,
直视下解剖复位 , 动力加压 钢板 内 固定 , 最好将 内固定置 于腓
收愈合 , 那么 由于血肿 机化 组织增多 , 中可能会 出现 软组织 术
剥离多 , 骨折复位 困难 , 增加术中出血, 内固定效果差 的结局。 32 手术体会 及相关注意 事项 .. 2 手术入 路直接关 系到 骨折端 的暴露及 内固定的放置。① 术中首先恢复腓骨的长度 , 其作用是有助于恢复患肢 的长度和腓骨力线 , 通过下胫腓韧带 对胫骨骨折端 的牵引使胫骨骨折端部分复位 , 以减轻骨折移位
不 同。小腿下段皮肤微循环较差 , 而且骨折常伴有局部皮肤软 组 织损伤 ,in骨折 的治疗选 择很 大程度上取 决于 软组织 的 Pl o
情况 、 骨折严重程度及伤后 时间。对于伤后软组织损伤程度较
轻、 肢体肿胀不 明显但需 通过 手术切 口复位 的闭合性 骨折 可在 伤后 8 h内手术。术 中消除关节内出血 , 及时纠正骨折端移位 , 减少继发 出血 , 可以避免骨折 端移位对 软组 织损 伤的进一 步加 重, 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尽早恢 复。对 于软组织条 件差 的闭合性骨折需先行患侧跟骨牵引治疗 ( 封三图 1图 2 , 见 、 )同 时抬高患肢并给予药物消肿抗炎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足趾 , 待
肌 肉挛缩 , 利于术后创面的观察和护理。待软组 织条件改善后
再根据 骨折情况设计下一步治疗方案 。 固定架在 已取得 良好 外
Pilon骨折及并发症的防治
共收 治胫 骨 P i l o n骨折病人 5 7例 ,对所有病例进行回访。结果 口感染,6例严重创伤性 关节 炎。结论
6—1 2月 ,其中手术治疗 5 1例。术后并发症均见于 I I I 型P i L o n骨折 ,5例 伤 口延期愈合 ,3例 骨折延期愈 合 ,2例切
P i l o n骨折 疗效 受周 围软组 织的损伤 程度和 骨折类型 的影 响。手术 治疗胫骨
P i l o n骨 折 疗 效 显 著 ,手 术 时 机 适 当及 手 术 方 法 合 适 ,可 降 低 并 发 症 ,提 高 临床 疗 效 。
【 关键词 】
P i l o n 骨折
并发症
手术 治疗
s u e i n j u r y .P o r p e r s u r g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a n d t i mi n g o f s u r g e r y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t h e r a p y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8 5 3 5 . 2 0 1 3 . 0 3 . 0 0 9
P i l o n f r a c t ur e a n d p r e v e n io t n o f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M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wa s d o n e i n 5 7 P i l o n f r a c t u r e p a t i e n t s wh o w e r e c o n s e c u t i v e l y r e c r u i t e d i n o u r d e p a r t me n t f r o m Ap r i l 2 0 1 0 t o Oc t o b e r 2 0 1 2, a n d a l l t h e c a s e s w e r e f o l l o w e d u p . Re s u l t s T h e me a n ol f l o w— u p p e io r d s wa s 1 0 mo n t h s i n
Pilon骨折的治疗
X线
术后X线示骨折固定情况
男,57岁,坠落伤,皮肤水疱
术中截图
术后-X光片
外固定架:
复杂骨折尤其是伴有软组织严重损 伤时首选方法
跨踝关节固定 可结合有限内固定(螺钉 经皮克氏针)
外固定架: 剥离少
基本不破坏血运,简单安全, 可加压,撑开,及时调整, 远端选用松质骨钉,置于跟骨结节、距 骨颈
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
定义:
Ruedi和Augower于1969年首次提出:
涉及踝关节的胫骨下1/3骨折称 Pilon骨折
l在法语中:Pilon是药师的杵和钵
l约占下肢骨折的l%,占胫骨骨折的,3%一10%, 其中10%一30%为开放性骨折。
Pilon骨折治疗进程:
Ø(1)1911年,法国放射科医师Destotti第一次命名;
坠落 车祸 滑雪时的急停并绊倒......
轴向暴力
负荷速率快 骨折缓冲能量大 距骨向近端移位 关节面粉碎严重 软组织损伤重
扭转暴力
慢 小 横行移位 较轻
较轻
骨折特点:
➢ 干骺端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或粉碎 ➢ 骨折不稳定 ➢ 多伴关节软骨损伤以及严重的周围软组织挫伤
➢ 局部血运差,治疗难度较大;
内固定
切口 腓骨直切口 胫骨—踝前正中切口、前内侧 切口、前外侧切口; 最常用的入路是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较少使用
°固定材料 钢板、螺钉、克氏针
手术时机
低能量损伤-急诊手术 高能量损伤-分期手术
常用治疗思路
关节面有限ORIF加外固定架 经皮钢板内固定 分期手术-I期外固定架、II期ORIF
Ø
1950年,Bonin称之为playfond(天花板)骨折
pilon骨折—搜狗百科
pilon骨折—搜狗百科Pilon骨折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为pilon骨折1 胫骨Pilon骨折的定义胫骨Pilon骨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严重粉碎,骨缺损及远端松质骨压缩。
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约75%~85% )和严重软组织挫伤。
Rockwood等认为,Pilon骨折应包括:(1)踝关节和胫骨远端的干骺端骨折,通常伴有踝关节的关节面粉碎性骨折;(2)内踝骨折;(3)胫骨前缘骨折;(4)胫骨后面横形骨折。
2 损伤机制胫骨Pilon骨折最常发生于高处坠落、车祸骤停、滑雪或绊脚前摔。
胫骨轴向暴力或下肢的扭转暴力是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主要原因。
两种不同的损伤机制导致Pilon骨折,其预后亦不同。
引起Pilon骨折的轴向作用力是高能量暴力,造成关节面内陷、破碎分离,干骺端骨质粉碎,软组织损伤,大部分同时有腓骨骨折,预后不佳,主要见于高处坠落、车祸。
低能量的扭转暴力使胫骨远端骨折呈螺旋形,关节面破坏较轻,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较小,腓骨骨折不一定发生,多见于滑雪或绊脚前摔,预后较好。
受伤时踝关节的位置与骨折类型密切相关,跖屈时为胫骨后方骨折块较大;中立位时,垂直轴向暴力使整个关节面破坏或前、后踝为大游离骨块的“Y”型骨折;背伸位时距骨宽大的前部刚好进入踝穴内,使胫骨前部和胫骨骨折;外翻位时,扭转暴力可使胫骨远端外侧骨折;内翻位时,可出现内侧骨折;当轴向暴力和扭转暴力联合作用,踝关节可脱位,关节面嵌插,同时,伴有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关节变得极不稳定。
3 骨折分类关于Pilon骨折的分类,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如何指导治疗及提示预后情况。
1969年Ruedi和Augower 根据关节面和干骺端的移位及粉碎程度,将Pilon骨折分为3型,这种分型的意义在于强调关节面的损伤程度。
Ⅰ型:经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较小的移位; Ⅱ型:明显的关节面移位而粉碎程度较小; Ⅲ型:关节面粉碎移位及粉碎程度较严重。
Pilon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Ab ta tOb e t e Tods u sst e pln fa t r ra me t a d t ec mpia in p e e t n M eh d Th sr c : j ci v ic se h i r cu ete t n .n h o l to rv n i . t o s o c o e
gr oup i c u d 26 e am p e 11e m pls w e e t e e t he c lan um s r ton or t yp um n l de x l s. xa e r r at d wih t ac e ditac i he g s hol i dl 1 d fxe y, 5 ex m pls a e we e t e t d by o n r duc i hr r r a e pe e ton t oug t m a l n ii ih xt na i a i wih lm ie i e a i — h he s l i cson w t e er lfx ton t i t d nt r lfxa
a pl a c unt or 8 3 m e, c o s f .3 .hew ou n e ton 1ex m p e. c oun s f .3 . t nd i f c i a l ac t or 8 3 The e w a ten ih n r sno pa tw t onu on. ni
pls,he t a e t r um a a t ii 3 e am p e a c nt f .3 , h n hyl i e am p e a c r hrts x l s. c ou s or 33 3 te a c oss 2 x l s, c oun s or 22 2 .1 t f .2 5 Ex— ampl hr e t oug m ali ii er r a e y o n r duc in w ih ex e na fx i om b n d w ih lm i i e na i — hs l ncson w e t e t d b pe e to t t r l iaton c i e t i t nt r lfxa
Pilon骨折手术治疗策略及并发症的防治
【 b lat bet e T poc e ug a cr n e t aan o h b l in l le. to sFo 19 A s c】O jci oa r ht ri le d ade c r v p a h s c th c f t r t e eia t f  ̄1¥ Meh d r 99 e r tft ti P o O 2 - m t 20 , r, w ptn i f c r ia Ptn1t hstle . c ri o id —Al wr as o 0 4 句一to aetwt r te o b l i 1 e o i id Ac d gtRl i lf ed s i s h a u sfti o , paz l g o n e g i  ̄ I,2c ̄ wt t e I,n 5c ̄ e p ]. rt e o ye 1 etr t i 2 oe e p I ad 1 o ¥wt t e1 Fa r p w l ta dwt ¥ 'y e e 'y I e u sft ' ee  ̄ h n 5c ̄ wl t e , ae et p ¥ 'y  ̄ adp t ; n fau so ye I n le ad rt e ft 1 as r p
O eaies ae yo el il i nfa trsa dp e e l no o l aJn Z A GY ,.OB , A i p r t l tg f h ba l cu e n rv nJ f mpi l s H N u C o W NGq , v r t J Po r o c e o A
B—C 可无肝炎病 史 , s 常伴顽 固性 腹水 和肝 肿 大 , 干 浅静 脉 躯 上行性 曲张, 超声检查可见肝静脉 和下 腔静脉有 梗阻 。② 右心 功能衰竭 : 可出现肝脾大 、 腹水 等类似 B—c s的 表现 特点为 心 源性 , 肝脏 可缩 小 , 腹水减轻 或消失 , 该病于 B—c s不 同的是 肝 静脉 和下腔静脉增 宽 , 肝静脉 回流血流速度减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8-5572(2008)02-0071-02P ilon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殷锋,符学新,林康记,符峰,钟林,王日升,王世民(临高县人民医院骨科,海南临高 571800) 摘要:目的 探讨P 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 本组26例,11例采用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15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
结果 11例采用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随访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占33.33%,关节僵硬2例,占22.22%。
15例小切口切开复位“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随访1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占16.67%,关节僵硬1例,占8.33%,伤口感染1例,占8.33%。
均无骨折不愈合。
结论 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小切口切开复位可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腓骨骨折的固定对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同样重要。
关键词:P ilon骨折;治疗选择;创伤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The Trea t m en t and Co m pl ica tion Preven tion of P ilon FractureY I N Feng,FU Xue2x in,L I N Kang2ji,et a l(D epartm en t of O rthopaedics,L ingao Coun ty Peop le′s Ho sp ital,L ingao571800,Ch 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 sses the p ilon fractu re treatm en t,and the comp licati on p reven ti on.M ethods T he group included26examp les,11examp les w ere treated w ith the calcaneum distracti on o r the gyp sum ho ld fixedly,15 examp les w 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 on th rough the s m all incisi on w ith ex ternal fixati on w ith li m ited in teral fixa-ti on.Results 11examp les u se the calcaneum distracti on o r the gyp sum ho ld fixedly,m akes a fo llow2up visit9exam2 p les,the traum a arth ritis3examp les,accoun ts fo r33.33%,the anchylo sis2examp les,accoun ts fo r22.22%.15Ex2 amp le th rough s m all incisi on w 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 on w ith ex ternal fixati on com b ined w ith li m it in ternal fixa2 ti on m akes a fo llow2up visit12examp les,the traum a arth ritis2examp les,accoun ts fo r16.67%,the anchylo sis1ex2 amp le,accoun ts fo r8.33%,the w ound infecti on1examp le,accoun ts fo r8.33%.T here w as no patien t w ith nonun i on.Conclusion T he treatm en t shou ld be su itab le fo r the fractu re type.T he open reducti on th rongh s m all incisi on m ay reduce traum a arth ritis.T he fixati on of fibu la is also si m ilary i m po rtan t fo r p reven ti on of traum a arth ritis.Key word:fractu re;treatm en t cho ice;traum a arth ritis P ilon骨折是指涉及踝关节及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常为粉碎性。
因靠近踝关节,所以对它的处理应考虑踝关节的功能恢复,且此处软组织少,如处理不当,易导致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因此对P ilon骨折的处理变得很棘手。
自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采用跟骨牵引或“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 ilon骨折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7岁。
按Rüedi和A llgoβw er分型, 型12例, 型8例, 型6例。
合并腓骨骨折17例,踝关节脱位3例。
1.2 治疗方法 跟骨牵引或石膏固定11例。
小切口切开复位“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15例,其中“T”型安装在P ilon骨折远端12例,安装在跟骨及距骨3例。
在距骨上螺钉的位置和方向非常重要,进针点要在距骨颈内侧远端,与距骨顶部平行,并且大体上与足的纵轴垂直,跟骨螺钉可以放在跟骨结节之上或之下。
腓骨髓内克氏针内固定5例,钢板固定7例。
2 结 果 随访21例,时间3~6个月。
其中跟骨牵引或石膏固定9例,骨折愈合时间14~18周,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关节僵硬2例,无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
“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12例,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关节僵硬1例,伤口感染1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
3 讨 论3.1 P ilon骨折的特点 P 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涉及到关节面的骨折,此处骨折因离关节面近,远折端骨质少,且内、外踝处呈弧形,用普通钢板难以固定,而且此处软组织少,伤口闭合困难。
另外,胫骨远端为致密骨与松质骨交界处,骨折易粉碎和塌陷累及到关节面,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骨折畸形・17・ 实用骨科杂志 第14卷,第2期,2008年2月 愈合或创伤性关节炎。
3.2 P ilon 骨折固定方法 P ilon 骨折治疗可以用多种方法。
目前主要方法包括石膏托固定、跟骨牵引、拉力螺钉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外固定架固定。
本组11例采用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骨折移位少的低能量损伤,即 型骨折。
对于严重粉碎性的 型骨折,若固定困难者也可以使用,因手术剥离,骨膜的广泛撕裂会造成骨膜坏死,加重骨端缺血坏死,影响骨折愈合[1]。
且 型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绝大部分并发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若手术易发生伤口感染、皮肤坏死,一旦发生,往往是灾难性的。
而牵引治疗不继续损伤软组织及骨膜,骨折愈合时间短,不易造成这些并发症。
本组行跟骨牵引或石膏固定随访9例中,平均骨愈合时间14~18周,比手术治疗12~20周短,未发生不愈合病例。
但是由于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复位,尤其 型,活动时增加了踝穴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本组3例,占33.33%。
而手术切开固定治疗,优点是可以达到理想复位、固定牢固、能够早期活动。
本组15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T ”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起到了满意疗效。
首先将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固定,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再将P ilon 骨折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若有碎骨块或复位不稳定可作有限螺钉固定,然后安装“T ”型外固定支架;“T ”字型安装在骨折远端,如果骨折粉碎严重,如 型可以安装在跟骨及距骨。
这样既能满足骨折解剖复位的要求,又能避免大面积软组织剥离,且无皮下内置物,也不易发生感染现象,若发生软组织坏死,二期也容易处理。
6周后开始下地扶拐活动,这样能促进骨折端及肌肉的血液循环,减少骨质疏松或退行性关节炎的发生。
若“T ”字型安装在跟骨及距骨的可以适当松动调节杆,作踝关节的有限活动,起到早期活动关节的目的,避免关节僵硬的发生。
3.3 P li on 骨折并发症的预防 胫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在内侧,此处已达皮下,周围软组织少,且骨折常合并有皮肤及软组织的损伤,容易发生感染,引起钢板外露。
若采用跟骨牵引或小切口切开复位有限螺钉固定及“T ”型外固定支架固定能够减少伤口感染及异物对组织的反应,并且对外侧骨膜干扰少,可预防骨不愈合发生。
腓骨骨折的固定,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利于胫骨骨折的稳定和愈合。
且外踝尖端上3.5~4.0cm 处开始有100°~150°的外翻,对距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谷贵山等[2]通过150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远期随访,认为腓骨复位不良,特别是在短缩发生时,外踝上移,踝穴增宽,距骨外移,胫骨与距骨接触面减少,而局部压力增加和关节不稳,势必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胫骨复位固定同样重要,它能避免踝创伤性关节炎的形成。
参考文献:[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482351.[2]谷贵山,徐莘香,严永吉,等.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4):2882289.收稿日期:2007206221作者简介:殷锋(1964-),男,副主任医师,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骨科,571800。
全国人工关节临床新技术与新进展学习班招生通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将举办“全国人工关节临床技术与新进展学习班”。
该班为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参加学习者将授予国家级 类学分。
第1期 2008年3月21日至3月25日 昆 明第2期 2008年4月25日至4月29日 杭 州授课内容:a )人工关节髋关节翻修术;b )关节炎的外科治疗;c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要点及康复治疗;d )髋臼发育不良的髋关节置换;e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f )膝关节置换的髌骨处理;g )国产膝关节假体的设计;h )人工关节感染后的临床处理;i )国内外人工关节最新进展。
学习班学费为每位学员960元(食、宿费自理)。
欲参加者请将姓名、性别、单位、邮编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704培训部办公室韩国强收邮 编:100081联系电话:(010)62131724 62103127・27・ Jou rnal of P ractical O rthopaedics V o l .14,N o .2,Feb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