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力与弹力》课优秀教案(高中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页共5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分布不均匀的也可以),若物
体的质量分布或形状发生变化,一般重心也会变化。
③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可在物体上,
也可在物体外。
悬挂法确定重心
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实验来确定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
心位置。例如,要确定图中薄板的重心位置,可以先在 A 点把 物体悬挂起来,通过 A 点画一条竖直线 AB,由于 A 点悬线 的拉力跟薄板的重力平衡,薄板的重心必定在 AB 连线上;然 后,再选另一处 D 点把物体悬挂起来,过 D 点画一条竖直线 DE,薄板的重心必定在 DE 连线上。因此,AB 和 DE 的交点 C,就是薄板的重心。
注:①同一个力按照不同的命名方法有不同的名称
②不同性质的力可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相同性质的力可 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举例说明)
6.力的描述 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变化作用效果也
会变化);
②力的图示:定义、作图步骤。优点:精确 缺点:复杂
③力的示意图:粗略描述,不需要标度,但要标出力的三要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一、力
1.定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独立存在,有力一定有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称相互作用力,施力物体又是 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③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不同,作用效
优点:简洁,是受力分析时常采用的方法。
(作图说明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例 1:如图,绳对物体竖直 向上的拉力大小为 100N,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第2页共5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例 2. 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的 支持力为 20N,用力的示意图表示 这个力。
二、重力
举例提出问题:抛到空中的物体为什么
像数字那样相加,但却遵守一定的运算法则——它就是力。
力有哪些性质,作用效果怎样呢?本章我们在初中学习的
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
演示:物体体积和形状的改变——锯条变形、拉弓等。
总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的大小、方向、大小和方向
三种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①什么是力,作用效果有哪些?
②怎样描述力?
第1页共5页
果不同(举例说明:推车和拉车、关门时力的方向不同结果);
④独立性: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每一个力均
独立产生作用效果,互不影响。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作用效果 静态:形变即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
动态: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5.分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
按效果分:动力、阻力、支持力、向心力等
学生阅读课本 P56,体会悬挂法
确定中心的原
理。
悬挂法确定重心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时,绳子拉力与重力处在同一直线上,重心必然在这 条直线上。 强调:重心越低越稳定。 练习: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 受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他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课时教案
第 三 单元
第1案
总第 案
课题: §3.1.1 重力与弹力(第 1 课时)
年月日
物理观念: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概念,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弹性形变、弹力定义及产生条件;掌握胡克定律。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会做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理解影响重心的因素;
科学思维:会判定弹力的方向;能应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
第4页共5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2.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静止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弹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 C.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D.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物体升高或降低时,重心在物体中的位置不变 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该物体的重 心。
会落回地面?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均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一般不
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其
它力无关。
2.大小: G mg
思考:①同一地点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是否相同? ②不同地点同一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是否相同?(大小和
教学重点
1、重力产生原因,重心的影响因素 2、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判定;胡克定律的应用
3、场
教学难点
1、重心位置确定 2、弹力方向的判定
3、
高考考点
课型
新授
教 具 薄片等
教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引入:
它不是物,但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它不孤独,总是
成对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总能感觉到他的存在;它不能
方向均要考虑到) ③不同地点,不同质量的物体重力是否相同?
3.测量:弹簧称、测力计 注意:①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数值上等于物 体受到的重力; ②不能说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不是同一 种性质的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均不同)。 4.方向:竖直向下
不能说垂直向下、指向地心、只有在两极或赤道时才可认 为指向地心。 5.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①概念:物体的各部分均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 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重心。 (学生阅读课本、考虑怎样确定重心) ②对重心的理解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b: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若质量分布均匀,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几何中心不一定与重心重合 D.因物体的重心是物体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 上。
4.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薄板,若在以其对角线交点为圆心 处挖掉一个小圆,则薄板的余下部分( C ) A.重力和重心均不变 B.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改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变 D.重力减小,重心不存在了
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