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及发展
教师胜任力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始终秉持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信念,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现将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方面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 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3.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二、教学方面1. 认真钻研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生工作方面1. 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 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3. 积极配合班主任和学校开展各项学生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个人成长方面1.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比赛,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1.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最后,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谨此汇报!敬请领导、同事们批评指正!汇报人:[姓名][年份]年[月份]月[日期]日第2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教师,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农村中小学教师状况调查表
农村中小学教师状况调查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待遇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中国省市的所农村中小学作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问卷主要涵盖了教师的基本情况、工作状况、待遇及职业发展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占比%,男性教师占比%。
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在岁至岁之间,其中-岁的教师占比%,-岁的教师占比%。
在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的教师占比%,大专学历的教师占比%,中专及以下的教师占比%。
2、工作状况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周课时数在节以上的教师占比%。
在课程安排上,语数英等主要科目的教师比例较高,而音体美等科目的教师比例较低。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很多教师需要承担接送学生的任务。
3、待遇及职业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月收入普遍较低,主要集中在元至元之间,占比%。
教师的福利待遇一般,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险和住房补贴等方面。
在职业发展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小,缺乏专业培训和提升机会。
四、结论及建议1、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工作。
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2、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和研讨会,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3、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学的支持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农村教学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效率。
4、增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认可和尊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
国内全球胜任力研究综述
国内全球胜任力研究综述ZHANG Rong;CHANG Lidan【摘要】: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global competenc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estern countries take the lead in the research on global competence .China is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concept of other countries and is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competenc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generally shows a trend of catching up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China’s glo-bal competenc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t is found that China’s global competence research have mor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annual quantity and research themes .Its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the concept and dimensions of glo-bal competence ,train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strategies .However ,the research field is relatively narrow .The research scope is small ,and the depth is relatively shallow .In the presenttrain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have not been solved ,such as the problem of qualified teachers ,the selection of the global topics and so on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com-prehensively and extensive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global competence under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China’s global competence research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operability of practice for deepening the 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of globalcompetence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摘要]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胜任力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西方国家率先对全球胜任力进行研究,我国紧随其后,从借鉴他国理念开始,逐渐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胜任力教育过渡,总体上呈追赶趋势.通过梳理近年我国全球胜任力相关研究的文献,发现我国关于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在年度数量、研究主题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球胜任力的概念和维度的确定,培养方式以及评估策略的探析,研究领域较窄、范围较小、程度较浅,在目前的培养中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师资问题、全球性课题的选用问题等.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条件和环境下全面广泛地推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仍具有难度,面向未来,我国全球胜任力研究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与我国国情的结合,整理与完善理论体系,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进而深化对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与培养.【期刊名称】《教育与教学研究》【年(卷),期】2019(033)003【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全球胜任力;学生素养;全球素养;胜任力培养【作者】ZHANG Rong;CHANG Lidan【作者单位】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China;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Chin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PISA测试对于“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重视,各国对“全球胜任力”这一主题的研究如火如荼。
小学班主任胜任力与培养策略研究
-006-2021年第14期(总第266期)理论探索LILUN TANSUO引 言班主任在小学日常教学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承担着日常教学工作,还是班级联系的纽带,也肩负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任。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对其学习和生活的教导,往往会对其今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
一、研究意义目前,小学班主任的选聘大多是主课教师,而且更偏向于选择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家长也普遍认为,语、数、英等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种固有的思维倾向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否适合?年轻班主任虽然在精力和朝气上相较于其他年龄层次的教师有一定的优势,更能获得学生的喜爱,但是与老教师相比,其阅历和经验相对欠缺。
所以,班主任的选聘是一个应综合考虑的问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胜任力层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剖析,为建立健全班主任科学选聘机制提供参考。
二、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Mc Clelland 教授提出,后经不断完善,目前心理学领域普遍认为,胜任力是指一个人在特定岗位表现出来的能够与普通人有所区分的特殊的潜质。
所以,班主任的胜任力可以定义为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能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综合素质,而这些素质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其能否胜任班主任的关键[1]。
班主任胜任力中的一些素质具有显性特征,通常是教师个人外在的特性和能力,另一些素质具有隐性特征,需要经过后天开发和培养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如沟通技巧、职业精神等[2]。
班主任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管理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精神等。
当前,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在这些方面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在管理能力上,虽然每个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尽相同,但是随着班主任工作经历的不断丰富,教师在管理能力方面也能获得很好的经验和教训。
班主任除要具备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技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提升路径研究王璐 王晓琳 晏双生【摘要】自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普遍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高等教育领域,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加速高校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教学挑战,如数字化教学方式的困扰、学生群体数字胜任力的提升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青年学生“铸魂育人”的使命,因此数字化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数字化教学,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自身数字胜任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胜任力|数字技术随着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明确思政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内涵以及提升路径。
一、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内涵2006年,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发布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首次提出“数字胜任力”一词,其定义为“自信和批判性地使用 ICT 进行工作、学习、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的能力”[1]。
“数字胜任力”首次提出距今不过十几年,在初期,数字胜任力用来形容数字时代的公民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后来专家学者逐渐将数字胜任力引入到不同的领域,用以定义不同行业人群的综合能力与特质。
在教育领域,教师的数字胜任力仍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方向,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目前学界对于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概念认识尚未形成统一,但大致可以得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是一套能够促进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和实现优质教学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与数字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个人特质等。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的必然性(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提升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面向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面向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面向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趋势。
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
然而,面对数字教育的浪潮,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构建面向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研究,以促进数字教育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数字胜任力的概念数字胜任力是指一个人在数字化环境下,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数字技术和信息工具进行学习、教学、沟通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包括三个层面: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学习与教学能力以及数字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二、数字胜任力模型的构建1.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是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基础。
这包括教师对常用的数字工具和技术的了解和熟练掌握,如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教学、网络应用等。
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够熟练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2.数字学习与教学能力数字学习与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设计和开展数字课程的能力,了解如何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以及如何评估学生在数字环境中的学习表现。
3.数字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数字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将数字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有效地设计和实施数字化教学策略。
教师需要了解数字教育的相关理论,掌握数字教育的核心概念和原则,以及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案例,才能够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三、数字胜任力模型的应用研究1.培训与提升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相对薄弱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
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或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26770203_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中小学实践
16EDUCATOR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中小学实践文 | 本刊记者 周丽近年来,随着“全球胜任力”概念的提出,面向未来全球化人才需求,探索既立足本国实际,又兼具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路径,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国际学校之外,中国的一些公立中小学同样意识到“全球胜任力”培养的重要性,它们回应时代的召唤,以国际理解教育为载体,从学科渗透、课程构建、活动创设等方面,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全球胜任力培养范式与实践路径。
早在“全球胜任力”概念提出以前,以“脚印丈量世界,阅读绽放未来”为校训,以“培养专注自己、关怀他人、理解世界的小公民”为目标的深圳市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东海实小”),便在顶层设计上十分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学校将“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建设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写入本校的“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并把“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列入每学期的教学计划。
培养全球胜任力,并不意味着要开设一门叫作“全球胜任力”的新课程,而是将这个目标融入学校所有课程。
基于这一理念,东海实小将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作为开展国际理解课程的一大抓手,并将之融入所有课程。
根据PISA框架对“全球胜任力”的界定,学校主要围绕四种能力的培养构建和实施相关课程——一是理解与欣赏他人视角和世界观的能力。
东海实小将阅读作为这一培养目标的发力点,在学校开展了全学科阅读,并开设了一门“图书馆课程”。
以英语学科为例,在小学1—6年级,英语阅读课一共要带领学生阅读144本书,每本书都旨在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增进国际理解,思考事物的普遍性和全球性。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校还拓展了全学科的PBL主题项目式学习,1—6年级的主题分别为“世界各地动物的家”“地球上的植物”“不一样的运动”“水资源保护”“地球村与宇宙”“形形色色的村庄”。
以六年级“形形色色的村庄”为例,围绕世界各地的村庄有何历史文化、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 、存在哪些差异及其差异如何形成等问题,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团队,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确定PBL研究方案,自主探索,完成探究报告。
高校劳动经济学教师“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收稿时间]2023-06-15[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以《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221002362130346);广州软件学院第三批校级“一师一优课”建设项目(20221014)。
[作者简介]李仁仁(1984—),女,广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2023年11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高阶形态。
文章以劳动经济学教学为例,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获取22位高校劳动经济学教师的访谈资料,利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出包含“双线混融”教学理念与素养、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双线混融”教学组织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角色特质5个维度、13项胜任素质要素、35个胜任力指标的高校劳动经济学教师“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模型。
经检验,各胜任素质要素指标差异系数介于0.13~0.28之间,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适用性。
研究结果建议教师应与时俱进,从观念转变到方法创新提升“双线混融”能力;高校应完善资源配套,从环境设计到制度实施推动师资建设;企业应加强产教融合,从校企交流到协同育人加大合作力度。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模型[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21-0024-07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当下,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成为高质量教学与人才输出的重要保障。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到要“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变革”。
线上线下融通共生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本质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深层交互、融合共生的产物。
全科师资胜任力现状及国内外评价标准研究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 年第 4 卷第 6 期Chinese 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Vol. 4 No. 6 2020561.论著.全科师资胜任力现状及国内外评价标准研究王一杰、于婷婷2,李梦涵1,宋月雁3*(1.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2.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专业能力处,北京100089;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山东滨州256600)摘要: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重要举措。
我国全科医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全科医学人才数量不足。
师资作为全科医师培养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全科医师的整体素质。
然而目前全科师资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岗位胜任力 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研究基于全科师资评价相关参考文献,阐述了全科师资胜任力的国 内外研究现状、准人及评价指标构建情况,并针对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专业认同感,健全全科师资的准人和培训标准.完善全科师资的胜任力评价机制,实施以人为本的全科带教模式,为制定我国全科师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科医学;师资;岗位胜任力;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40;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293(2020)-06-561-05D0I :10. 3969/j. issn. 2096-4293. 2020.06. 021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sof general practitionersWANG Yijie1,YU tingting2,LI Menghan1,SONG Yueyan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y and Management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 Yantai, Shandong 264003 , China;2. Depart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Capacity Build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Beijing 100089, China ;3. Resident Standardize Training Office,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Binzhou, Shandong 256600, China)A bstract:The team build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s critical to the plan of " Health China 2030". General practice in China is far from full-fledged, and there are shortage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teat hing staff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ompetenc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However, we are faced with the lack of consistent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eacher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incompetence and other problems, which cannot meet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Based on ihe related references o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this study elaborated on not only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e of the general practice faculty at home and abroad, but also the establishment of access and evaluation indexes. Finally, 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raised, including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establishment of access and training standards for teachers, enhancement of the competency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eacher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ople-oriented teaching mode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mpetence of teacher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China so as to evaluate general practitioner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Key words:general medicine;teachers; competence;evaluation criteria;evaluation systems随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不断推进,全科医疗在 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承 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转诊、健康管理、康 复治疗等一系列基本医疗服务[|]。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
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在线教学胜 任力相关的问卷调查,收集样本 数据。
实地访谈
对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面对面访 谈,深入了解他们在在线教学中 的体验和挑战,为问卷调查提供 补充。
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在线教学资源 ,了解在线教学的实际应用情况 ,为模型构建提供现实依据。
04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 模型构建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中 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的建议 和展望。
05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 模型的应用与推广
应用范围与对象
要点一
应用范围
该研究模型适用于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场景,包括 但不限于课堂教学、在线课程开发、在线辅导等。
要点二
在线教学胜任力研究综述
在线教学胜任力的概念和特
点
在线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在从事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时 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素质的集合,包括在线课程设计 、在线教学实施、在线评价与反馈等方面。
在线教学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在线教学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能力素质构成、模型构建方法、应用等方面。其中 ,有些学者提出了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在线教学胜 任力模型构建方法,有些学者则提出了基于问卷调查 法的在线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同时,随着在线 教学的不断发展,在线教学胜任力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和完善。
理论支持
0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在线教学发展现状
国外在线教学发展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线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国家在在线教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在在线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应用策略
第44卷第5期教学研究Vol.44No.52021年9月Research in TeachingSept.2021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应用策略王诺斯∗(大连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33)㊀[收稿日期]㊀2021-01-08㊀㊀㊀[基金项目]㊀2020~2022年度中国交通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JTZD20-02);2018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辽教函[2018]478号);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发展项目资助(JF2020Z04);大连海事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JG2021611)㊀[作者简介]㊀∗王诺斯(1974 ),男,辽宁鞍山人㊂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㊂㊀㊀[摘㊀要]㊀行业导师的胜任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的胜任力特征进行分析,经过数据检验提炼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的四项基本维度,即思想素质㊁学术能力㊁教学技能㊁实践水平,以及维度内的24项主要指标,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㊂应用该模型审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的优化策略㊂㊀㊀[关键词]㊀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 633.33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21)05-0047-05㊀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人才㊁提高创新能力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㊂ 导师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其指导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素㊂双导师制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制度性安排,是指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由校内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校外导师㊁企业导师㊁实践导师等均为同义指向,本研究不做意义区分)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过程[1]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双导师制 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㊂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行业导师的兼职属性,对于行业导师的规范与评价是相对弱化的,其思想水平㊁道德素养㊁教学能力㊁学术水平㊁实践能力㊁创新意识㊁指导能力等缺乏具体化和结构化的要求,是亟需改善的行动向量㊂因此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是具有高等教育理性的秩序先导,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效率突破口㊂1 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的内涵意蕴㊀㊀ 胜任力 (competence /competenc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competere ,意为适当㊁适合,国内有人将其翻译为 素质㊁能力㊁才能㊁胜任特征等 ㊂这一概念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Tayor 运用工作分析法系统研究员工的胜任力,推动 管理胜任力运动 ;1973年,McClel-land 在其文章‘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正式提出 胜任力 这一科学概念[2]㊂此后,人们在差异心理学㊁教育与行为学㊁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领域对胜任力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㊂胜任力的概念界定丰满而多样,远未达成共识,但是其中Woodruffe 对胜任力的理解较具权威性,他认为胜任力是一组个体的相关行为,是一种明显地能使个体胜任某项工作的行为[3]㊂本研究采用中国学者彭剑锋的胜任力定义,他认为胜任力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㊁可预测的㊁可测量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㊁技能㊁个性等[4]㊂之于教育领域,胜任力是判断一位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培养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分教学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㊂胜任力模型是一组针对某个群体的工作特点,目的是区分绩优者和绩差者的被确认的胜任特征㊂每一个特征就是一个维度,通常所说的 能力标准或能力指标 就是指各项胜任特征[5]㊂目前,胜任力模型主要以McClelland 提出的冰山模型和Boyatzis 提出的洋葱模型最具代48㊀教学研究2021表性㊂胜任力模型既可以用于专业人员基本业务素质测评㊁岗位考核㊁绩效管理的评价,也可以作为招聘遴选㊁薪酬设计㊁职位调整等环节的评判基础㊂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可以实现专业人员评价的职能化㊁科学化㊁合理化㊂把胜任力模型引入高等院校管理中,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全方位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高校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㊂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定,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石[6]㊂正由于此,由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组合而成的双导师制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流培养方式㊂行业导师的胜任力高低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与校内导师的胜任力模型有较为明显的区分㊂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是指一系列可以直接影响行业导师履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责的个人条件和特征要素组合,主要包含知识㊁技能㊁特质㊁自我概念㊁价值观等㊂表征为包含两个向度上的多因素复杂关系,一个是显性的向度,即个人的基本条件,包括职务㊁职称㊁工作年限㊁科研成果等,显性的向度容易发现和评估,也是目前高校遴选行业导师的主要指标;另一个是隐性向度,包括动机个性㊁价值观㊁思维力㊁表达力㊁教育力等,隐性向度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㊂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的教育功能是本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㊂特定的㊁实践指向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实现该功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应该具备的特定胜任力特征㊂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应该具备的胜任力特征取决于来源于实践又抽象于实践的教育功能,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否能够优化和提升又取决于行业导师是否具备相应的胜任力特征㊂2㊀研究设计2.1㊀分析框架建构本研究以层次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的胜任力特征进行分析㊂具体来说,在3个月的时间内,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相关内容,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利益相关者 教师㊁学生以及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包括10位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㊁10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㊁10位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10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者㊂在整理好访谈录音和笔记的基础上,根据质性研究的分析步骤,对访谈内容进行结构化分析㊂为了降低访谈会因为 研究效应 而导致的失真泛化,本研究参考了大量以往的文献和公开的报道来提高研究的效度,以确保资料能够反映事实㊂经过开放式编码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级编码过程,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初步提炼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的4个基本维度:思想素质维度㊁学术能力维度㊁教学技能维度㊁实践水平维度,以及维度内的35项主要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㊂表1㊀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的基本维度和主要指标基本维度主要指标思想素质较高的社会道德与诚信;热爱工作,拥有专业奉献精神;具有职业忠诚度;善于沟通㊁有进取心;爱党爱国,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爱护学生,立德树人;责任担当,能够协同日常工作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学术能力学术经历;学术成果;学术交流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资料搜集处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学技能教材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技术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指导能力;教学技巧;教学评估能力;教学方法实践水平项目管理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从业时间;业绩成果;工作流程熟悉度;实操示范能力;技术知识先进性;社会拓展能力;实践创新能力2.2㊀指标检验通过质性分析取得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的基本维度和主要指标㊂尽管已经在质性研究原则指导下达到理论饱和,但为了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需要继续对质性研究得到的指标进行定量方法检验,确保指标体系的合理性㊂2.2.1㊀问卷设计与收集本研究按照思想素质㊁学术能力㊁教学技能㊁实践水平4个维度及35个测量指标,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进行了量表编制㊂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采用问卷星来完成整个问卷的全面设计㊂为了实现问卷发放与回收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微信链接的形式完成问卷调查㊂调查范围从地域角度来看,涵盖了全国北㊁东㊁西㊁南各个区域;从学校类型来看,涵盖了双一流建设高校㊁双一流学科高校及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从学科角度来看,基本涵盖工㊁文㊁农㊁医㊁管理等专业学位学科领域㊂此次问卷调研共回收350份问卷,根据问卷的题项分布,一般审题和回答完问卷的时间在90秒以上㊂因此,依据被调研者回答问卷所耗时间以及参考其回答问卷的质量,做出删减判断㊂由于此次调研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第5期王诺斯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应用策略49㊀行业导师本身具有一定的先验性,对其自身能力具有较高的心理预期,造成问卷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偏高㊂但考虑到数据的处理工作和模型的拟合程度,优先删除35个题项全部回答一致的问卷,共14份,再删除作答时间过短的问卷,删除16份问卷,共剩余320份问卷㊂2.2.2㊀数据分析首先,进行描述统计分析㊂经过数据清洗,问卷指标的描述统计均值检测是以量表各问题项目的描述统计指标显示出所涉及题项的基本性质,过高或过低的平均值㊁较大的标准差(变差系数)与严重偏态等分布倾向,反映了测评项目可能存在鉴别力不足的问题㊂由于此次研究在于检验上文由扎根理论建构的概念模型以及抽象出的概念指标过多过细的原因,指标之间可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此次检验采用严格的标准删减指标,具体指标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㊂表2㊀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指标描述统计结果题项N均值标准差峰度偏度Q01200 5.29 1.070.30-0.28 Q02200 5.46 1.150.06-0.45 Q03200 5.29 1.17-0.14-0.36 Q04200 6.610.69 1.93-1.66 Q05200 6.490.720.59-1.22 Q06200 5.88 1.01 1.89-0.93 Q07200 5.950.98 2.27-0.98 Q08200 5.78 1.03 1.54-0.90 Q09200 5.56 1.12 1.67-0.89 Q10200 6.280.890.18-1.04 Q11200 6.06 1.00 2.44-1.17 Q12200 6.290.85-0.09-0.93 Q13200 5.97 1.09 2.93-1.36 Q14200 6.750.53 5.08-2.21 Q15200 6.250.890.43-1.02 Q16200 6.230.840.60-0.97 Q17200 6.450.740.65-1.15 Q18200 6.610.70 5.17-2.10 Q19200 6.530.71 1.46-1.42 Q20200 6.460.77 5.94-1.93 Q21200 6.370.867.04-1.95 Q22200 6.400.819.20-2.12 Q23200 6.390.828.79-2.11 Q24200 6.590.7818.93-3.54 Q25200 6.430.710.32-1.01 Q26200 6.160.81-0.09-0.70 Q27200 5.39 1.02-0.60-0.29 Q28200 6.060.86-0.62-0.48 Q29200 5.440.97 1.79-0.71 Q30200 5.520.98 3.37-1.10 Q31200 6.270.919.96-2.28 Q32200 5.570.85 3.38-0.84 Q33200 5.640.87 4.36-1.09 Q34200 5.450.88 2.38-0.71 Q35200 5.64 1.00 3.25-1.06㊀㊀由表2可知,题项平均数以高于6.75和低于5.33为标准,第1题项和第3题项的均值明显低于5.33的标准值,偏离整体量表内部的集中趋势;标准差以小于0.7或0.6为标准,第4㊁14㊁18㊁19题项标准差过低,存在低鉴别力问题;第25题项偏度接近1,具有明显的偏离性㊂按照如上描述统计分析结果,第1㊁3㊁4㊁14㊁18㊁19题项予以剔除㊂然后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㊂尽管指标体系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指标所反映的调研对象属性之间的关联性,但在设计问卷的问题时,同一题本的题项在测量同一种属性时,问题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具有高相关性,同质性检验即借助单个问题与全量表总分的相关来进行评估㊂通过全量表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㊂但剔除第2㊁3㊁10㊁11题项后,指标内部一致性反而提高,说明这些指标对内部一致性不是很重要㊂另外,第2㊁11题项的校正的 项目 总分 相关系数低于0.3,表明该指标的鉴别能力不够理想,内部一致性不好㊂因此,经内部一致性检验,第2㊁3㊁10㊁11题项予以剔除㊂最后进行隶属度分析㊂要检验某测评指标对公因子的隶属度关系,可采用因子分析的共同度指标㊂共同度是指某变量在共同因子(维度)上载荷的平方和㊂共同度越大,表明测评指标对公共因子的依赖程度越高㊂一般情况下,某指标的共同度大于0.3的,即可认为该指标对共同因子具有一定依赖度㊂第28题项在实践水平维度因子载荷为0.48,在学术能力维度为0.37,具有一定的共含性,维度之间具有共线性,容易导致模型内部的内生性问题㊂因此,考虑予以剔除㊂综上所述,经过数据检验后,共剔除11个题项,分别为第1㊁2㊁3㊁4㊁10㊁11㊁14㊁18㊁19㊁25㊁28题,剩余24个题项㊂这些剔除的题项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涵盖关系,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共线性,具有相似的内涵或特质,信度不佳,因此予以剔除㊂2.3㊀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根据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图1)㊂图1㊀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50㊀教学研究20213㊀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优化策略3.1㊀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㊀㊀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思想道德立场确立的主导者,也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最直接实效者㊂长期以来,由于偏重于校内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而对于行业导师的立德树人功能空心化㊁悬置化,甚至无视化,忽视了行业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立德树人㊁价值引领方面能够发挥的重要影响㊂事实上,行业导师能够帮助研究生打开社会现实的窗户,展示真实的社会实践关系,与立德树人环环相扣,他们的一言一行㊁道德品质更容易被研究生所接受和汲取㊂提高行业导师的师德水平,凸显行业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特殊价值,是当前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应用型高级人才㊁体现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环节㊂首先,从制度层面,落实行业导师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㊂要将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纳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框架,从制度层面对于行业导师的立德树人工作进行规范㊁监督和考核,将其常态化㊁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成效㊂其次,从认知层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的思想站位㊂行业导师自身要强化立德树人的自我认知,将专业实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胜任力要求的爱党爱国㊁爱护学生㊁责任担当等因素出发,实现全方位的研究生培养㊂最后,从能力层面,提升行业导师的育人能力㊂ 育人能力是由理论与实践㊁专识与通识㊁素质与品质多元要素构成的复杂体㊂ [7]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行业导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育人知识技能,加强对教育学㊁心理学等专业领域的涉猎㊂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行业导师德育技能㊁育人能力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将行业导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培养纳入校内统一的教师培训体系㊂3.2㊀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学术能力发展㊀㊀在 双导师制 的设计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实践能力㊁实操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而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包含着相当的学术含量㊂学术是导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指导研究生学习的基本要求㊂既然作为研究生导师,就要符合研究生导师基础的学术红线㊂行业导师的学术能力要求虽然不能够等同于校内导师的学术标准,但是亦需要掌握一定的高深知识,满足一定的学术条件,这都是其不可或缺的胜任力因素㊂根据本研究得出的胜任力指标,既包括显性指标如行业导师的学术经历㊁学术成果,又包括隐性指标如实验设计能力㊁学术写作能力㊁逻辑分析能力㊁资料收集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可以看出合格的行业导师也必然要具备一定水平的学术能力㊂行业导师学术能力的保证,一方面要把好 进口关 ,从遴选开始就要确立行业导师的基本学术能力标准,将候选人的学术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来对待,候选人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㊂另一方面,对于存量的行业导师要通过学术讲座㊁主题研讨等方式,有组织㊁有考核地加强其学术能力的培养㊂同时将行业导师与校内导师的学术提升有效统一管理,建立行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学术合作交流平台,鼓励行业导师与校内导师之间的共同提升,通过积极申报横向课题㊁纵向课题㊁校企合作项目等科研过程,鼓励行业导师把握多样的学术发展机会㊂3.3㊀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教学指导技能㊀㊀导师教学指导的技术和能力,是其履行导师职责的最基本要求㊂在这一点上,行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具有同质异构性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在高深知识的支撑下,注重研究生专业技能的进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随着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指导过程中更加突出职业化和多样化的特点㊂因此,行业导师肩负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任务,他们的教学技能㊁指导能力,直接影响实践知识迁移的效率和结果,几乎可以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㊂在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生高实践能力㊁高操作水平的培养要求与实践导师缺乏一定的教学指导能力的矛盾,这种具有某种弹性的教与学结构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㊂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组织㊁教学技术㊁语言表达,还是教学指导㊁教学技巧㊁教学方法,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都缺乏规范的训练和评价㊂相关高校要通过教师发展中心㊁研究生院等,有组织地强化行业导师教育教学理念与技能的认知,引导行业导师逐步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丰富和完善其教学指导的方法与手段㊂行业导师受其自身工作限制,时间灵活性较差,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减少以面对面讲授为主的培训,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灵活㊁分散的学习,突破培训时第5期王诺斯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应用策略51㊀间㊁地域的限制,提高行业导师教学指导相关能力与技能的有效性演进㊂同时适当采用研讨会㊁沙龙㊁座谈等形式对行业导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其对高校教学互动的参与度与认可度㊂3.4㊀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实践水平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任何任意的复杂系统的进化总是出现在这样的方向上:融合某些特征,分化另外一部分特征,并且在系列上发展为部分自主的下层系统[8]㊂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言,其演进的自然目标是培养面向特定职业领域的专业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㊂ 双导师制 是这种实践培养目标的必然响应,行业导师的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 双导师制 存在的前提,也是 双导师制 推广的根基㊂行业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㊁实操示范㊁社会拓展㊁实践创新等能力结构,才可能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㊂缺乏以实践为主体的统一的行业导师招聘流程和招聘标准,是目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㊂一方面,要改变遴选过程中过分重视从业时间㊁业绩成果等表象因素的倾向,要重视实践操作等隐性能力的判断是否符合行业导师的要求,可通过校企合作㊁科教融合等途径获得优秀行业导师资源㊂另一方面,要建立行业导师实践能力的考评机制,根据行业导师不同的工作特点和职业特征,高校会同合作企事业单位,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追踪式考评,综合学校相关部门㊁校内导师㊁企业负责人以及学生的多方意见和建议形成其实践能力画像,针对不足给予培训㊂如果仍达不到基本胜任力实践水平标准的,予以解聘处理㊂参考文献1 杨超徐天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双导师制的制度设计及构建路径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37 1 66-70.2 M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 1-14.3 WOODRUFFE petent by any other name J .Personnel Man-agement 1991 23 9 30-33.4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 ROTHWELL W J LINDHOLM J petency identification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US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2010 3 2 90-105.6 王俊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两个基点 基础性和实践性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 8 1-3.7 刘志韩雪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需要突破的三重瓶颈 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 5 13-17+64.8 欧文㊃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 M .钱兆华熊继宁刘俊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industrysupervisor competency modelWANG Nuo-si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116033China㊀㊀Abstract"Double Tutor System" which is jointly guided and coupled by both the university and the industry tutors is the mainstream training mode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Among them the competence level of the industry superviso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re is a relatively obvious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industry supervisor and the university supervisor.B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ency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upervisors and through data testing extracts four basic dimensions and 24main indicator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upervisorsᶄcompetency and constructs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upervisors.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hortage of industry supervisor compet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ᶄindustry supervisor competence.㊀㊀Key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industry supervisor competency[责任编辑㊀马晓宁]。
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
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
张静亭;郑志丽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学刊》
【年(卷),期】2024()4
【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成长,胜任力素质模型作为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工具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笔者在开展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内蒙古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1MS07026)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一书。
该书是一部深入探讨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专著,以胜任力素质模型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模式对中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进行优化,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教育管理者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优化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总页数】1页(PI0023)
【作者】张静亭;郑志丽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开放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为例
3.高校工科教师绩效评价研究的AHP方法—兼论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评价与职称评价
4.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分析——基于胜任力模型和AHP法
5.高职院校工科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研究
——基于浙江省10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
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发布时间:2023-02-03T09:21:46.015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1月下作者:夏婷婷张娟杨定云易春梅胡又丹[导读]夏婷婷张娟杨定云易春梅胡又丹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四川省广安市 638000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1-081-01一、问题提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调查研究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
有研究数据显示,青少年的自杀率要比成人高出近3倍,且大约60%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与抑郁症有关。
中学生的升学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问题越来越多,在中学阶段“爆发”心理疾病的也日益增多,一定程度导致中学生自杀比例日益升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重视。
但中学心理教师队伍薄弱,又有不少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在毕业就业时,因为学校不同的需要而从事其他科目的教学或者行政工作。
目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心理教师在政策要求和“形势所迫”下从其他科目的教学岗位重新返回心理健康课教学,还有一些兼职心理教师是由一些未经过严格培养和系统培训的德育工作者、行政工作者、班主任以及各科任教师组成。
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导致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水平,而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有效的分析、判断和解决。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调查了解广安市辖区范围内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情况,探索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进而推动广安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广安市辖区范围内的广安区、岳池县、邻水县、武胜县、华蓥市五大区域的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师展开调查。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报告基于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用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此,提出政策建议:层层保障,着力提高思政素养;多措并举,巩固思政教学融合能力;建立团队,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策略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思政脱胎于上海“学科德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后形成于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中。
发展至今,不管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中课程思政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由于传统职业教育理念中“重技轻德”功利思想的影响,以及高职学生对思政学习兴趣不浓,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挑战。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核心和关键,需要提升其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胜任力,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性。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展如火如荼,而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性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一)调研背景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通过调查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从多个维度了解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发展的现状,剖析高职教师职业态度及思政素养、专业教学能力、思政教学融合能力、发展能力的水平。
通过多角度差异分析,鉴别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的策略。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以“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研究”为调查题目,经过试验修订后的问卷于2022年7月问卷通过问卷星和电子邮件主要在重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开展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的份数为225份。
运用SPSS25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参与调查的教师分布如表 1 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分布2.信度与效度分析运用SPSS25得出信度系数(Cronbach α 系数)大于0.9,因此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非常高,而且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间的相关关系良好,这也说明了信度水平良好。
S教育集团1对1教师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分析
S教育集团1对1教师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分析S教育集团是国内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致力于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优质1对1课外教学服务。
集团创立至今,通过良好的客服意识和一切为了孩子的管理理念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赖,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教育连锁机构之一。
集团的愿景是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高端连锁教育集团。
课外辅导机构成功的关键是教学质量,教师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由于是1对1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需求量很大,S教育集团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质量无法进一步提升的不良局面。
集团需要明确在商业环境下1对1中小学课外辅导教师的胜任力特征,从而指导日常招聘与培养等各项工作流程,间接提升教学质量,降低教师离职率。
本文以S教育集团1对1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分析及S教育集团的教师资源状况分析,提出研究S教育集团1对1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必要性。
结合基本胜任力特征及通过S教育集团教师相关群体(教师、管理层、学生家长)三方访谈确立的符合集团现状的胜任力特征,通过教师相关群体的三方问卷调查,对各个胜任力特征的重要性排序,综合分析形成适合S教育集团的1对1教师胜任力模型。
模型突出显示教师在“自身素养”和“服务客户”两大类别,“职业素养”、“教学技能”、“关注学生”和“市场能力”四个维度的胜任力特征及权重。
尤其是“市场能力”部分,是商业环境下1对1教师区别于公校教师的重要胜任力。
模型的形成对S教育集团教师人才选拔招聘、培训培养、绩效考核及职业生涯规划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角色定位研究作者:姚曜来源:《职业》2022年第01期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定位。
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一体化教师派对主人、流程专家、团队教练和绩效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应运而生,教师需要在一体化教学中提高胜任力,应对调整与挑战。
关键词:一体化教师派对主人流程专家团队教练绩效管理者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工院校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一体化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培养目标对一体化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职业教育为“绿色经济”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所以,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技工院校学生重要的能力评价指标,这对教师,尤其是一体化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新时代赋予了一体化教师新的角色定位(一)派对主人派对主人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和教学组织工作中。
要准备一场派对,主人毫无疑问需要弄清楚每位来宾的情况,透彻准确的学情分析结合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
派对主人是一体化教师在组织学生实施行动学习时的第一个角色,需要重点关注STEPS 五个要点,五个要点分别对应的是学习空间(Space)、时间安排(Time)、教学活动(Eventfulness)、学习成果(Product)以及亲和的风格(Style)。
1.具有职场环境以及轻松氛围的学习空间是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一体化教学场所一般是实训室和教室,有条件的技工院校设有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其环境参照职场的实际工作场景进行布置,而且融入企业文化、行业特征,形成工作氛围。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神经科专科护理人才培训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神经科专科护理人才培训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摘要】目的:本研究综合分析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神经科专科护理人才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接收的新入职神经科专科护理人员18名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训模式;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实施常规培训模式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的专科能力(知识、技能、态度)进行评估比较;比较两组培训教师对培训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教师的满意程度为100%,较对照组的77.78%更高(P<0.05)。
结论:在神经科专科中,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训模式具有积极的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专科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专科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神经科专科;护理人才;培训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鉴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和残疾率,在今后的数十年中,对专科治疗与护理的需求将会增加[1]。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推进,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也越来越强,部分医院每年都持续地引入大量的新人职护士,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2]。
因此,需要优化临床护理人才培训模式,才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本研究将分析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神经科专科护理人才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培训工作提供必要参考借鉴,现将研究成果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接收的新入职神经科专科护理人员18名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含男性3例,女性15例,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3.62±3.85)岁;学历水平:大专7例,本科11例。
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共3篇
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共3篇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1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如今高校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需要充分掌握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因此,研究高校教师的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胜任力的概念和分类教师的胜任力是指教师充分掌握了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授课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特征。
关于教师的胜任力,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例如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高等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中将教师的胜任力分为“学科素养”、“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教学方式和语言表达”、“教学评价和自我提升”等五个方面。
而在《中国高校教育胜任力评价标准》中,将教师的胜任力分为了社会责任感、教学能力、科学精神、办学水平、人际交往和自我发展等六个方面。
二、工作绩效的概念和分类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一般可以从教学绩效、科研绩效和社会服务绩效三个方面来考核。
教学绩效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影响,包括课程质量、教学效果、学生评价等。
而科研绩效则是评价教师作为科研人员的表现,包括教师在学术领域中发表的论文、所获奖项、专利数量等。
社会服务绩效则是指教师除教学和科研以外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工作,如担任社会组织职务、社会公益活动等。
三、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教师的胜任力是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保证。
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对于其工作绩效,特别是教学绩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胜任力的重要体现,而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绩效。
教师往往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以及授课技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学绩效的提高。
此外,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提升也能进一步支持教师提高教学绩效。
浅析小学班主任的胜任力
浅析小学班主任的胜任力2010级初等教育语文班聂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胜任力的内涵 (2)1.1胜任力的定义 (2)1.2关于胜任力的理论 (2)1.3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3)2教师胜任力模型 (3)3小学班主任的胜任要求 (5)3.1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6)3.2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 (6)3.3要有家长的心肠 (6)3.4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6)3.5要有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7)3.6要学会善于待人接物、与人沟通 (7)4个人对胜任小学班主任的看法 (8)4.1专业观念 (8)4.2专业精神 (9)4.3专业知识 (9)4.4专业能力 (10)5结论 (11)参考文献 (12)浅析小学班主任的胜任力摘要:我们已经迈进了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师专业化——一个时代意义的课程就日益引起教育同仁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并日益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追求,而班主任是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小学班主任,作为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最基础的引导者,其是否可以胜任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
因此,研究面向21世纪的小学班主任胜任力,对小学班主任胜任力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胜任力涵义的理解、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小学班主任的胜任要求和个人对胜任小学班主任的看法四个方面来对小学班主任胜任力进行浅析。
关键词:班主任,胜任力,小学教育1胜任力的内涵1.1胜任力的定义麦克利兰在上世纪70年代的《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中第一次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
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存在偏差不能将业绩优秀者与业绩一般者区分开来,因此他的胜任力概念强调能把优秀绩效者选拔出来的关键特征。
随后学者们又提出了许多胜任力的定义,Boyatizis(1982)认为胜任力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特性,他的胜任力概念开始突出内在特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3 . 1 1 . 0 1 6
中 国 教 师 胜 任 力 研 究 及 发 展
张 佳 洁 ,
( 1 . 南京审计学院 心理咨询 中心 , 南京 2 1 0 0 2 9 ; 2 .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 南京 2 1 0 0 9 5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 中小学校长任职能力或应具备 的素质 已有诸 多实证研究。 由于素质概念 与胜任 力概 念的界定 不 同, 研究方法不 同 , 所
作者都 提出了更新 、 更高的要求 , 即具有胜任力 , 指 能把在工 作 中绩效优异者和表现平平 者 区分开来 的个体 潜在 的心理 特征。教师胜任 力作 为教师培养 、 甄选 、 培训 、 选拔 的重要指 标, 也成为 当代教育学 、 心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学等学科领域
( 2 0 0 4 ) 认为 , 教 师胜 任力 是指 教 师知 道的 ( 知识) 、 能做 的
拔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 教育界也将 学校 管理者胜任力 的研
究作为重点。 ( 一) 校长胜任力模 型建构研究
( 技能 ) 、 信仰的( 价 值观 ) 的具 体 内容【 4 j 。国内外 学者均认
2 0 1 3年 1 1月 第3 2卷 第 1 1 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m ̄ o f H e i bn  ̄ i a n g C o t r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NO V. 201 3
V0 1 . 3 2 No . 1 1
同: 教师胜任力 的定义应该包括与成功实施 教学相关 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国外学 者重视教 师的性格特征 ; 国内学者则重
视教师的专业价值观 , 即个人 品德 、 职业道德 。
教育领域的胜任力模型建 构沿袭经典建模思路 , 即确定 效标样本 , 对绩优样本 组进行行 为事 件访 谈 、 对访谈 资料进
摘
要: 胜任力的理论研 究和 实际应 用作为 2 1世纪一个重要 的发展 工作体 系, 在后知 识经济 时代教 育S - 作领
域 中的使 用越 来越 多。基 于此, 以二十年来 中国教育领域胜任力研 究为视 角 , 深入探 讨校长胜任 力的模型建构 , 教
师胜任 力的模 型建构, 教师胜任力与绩效 、 影响 因素的研 究现状 , 提 出了胜任 力研 究趋势及局 限, 以期 完善教师胜任
( 三) 教师胜 任力与其 相关因素的研究
校长进行深度访谈 , 并 对访谈 内容进 行 编码分 析后 , 确立 了 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的基准模型 。引入胜任力之前 , 国内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 2 0
作者简介 : 张佳洁 ( 1 9 7 9一 ) , 女, 江苏 南京人 , 南京农业大学博 士研究生 , 南京审计学 院心理咨询 中心 教师 , 从 事教师胜任 力模型构建 、 教育经济水平 统计 分析。
力研 究工作提供理论 支持 。
关键 词 : 胜任力 ; 胜 任 力模 型 ; 教师胜任 力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5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3 ) 1 1 — 0 0 3 5— 0 2
教育作 为人 才培养 的主力军 , 在 当前 的经济 形势下 , 也 面临很多挑战和创新。后经济 时代 对教 育管理 者和 教育工
、
中国教育领域 胜任 力模 型建构的研 究
进入 2 0世纪 9 0年代 以后 , 工商界管理 者胜任力模 型研 究 的影响不断延伸 , 在 教育管 理研究 领域 , 为 了找到 学校管
理者胜任工作所需的能力和行为表现 , 为 了给学校管理者选
的教学技 巧及 教 学 态度 的综合 j 。北京 师 范大 学 曾晓东
行编码 , 编制胜任力词 典 , 根 据胜 任力 词典 和团体 焦点访谈 等方法确定胜任力要素 , 编制 胜任 力问卷 , 选 择适 当样本初
王昱等 ( 2 0 0 6 ) 以高校教师为研 究对象 , 通过行为事件访
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 有关条 目, 编制高校教师胜任特征 问
卷 。得 出高校教师胜 任特 征的七个 结构维 度 : 创新 能力、 获
的研 究 热 点 。
一
以这些研究结果与胜 任力研 究有相 似也有 区别 。胜 任力研
究更突出动 态性 、 情境性 。
( 二) 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 教育领 域胜 任力 的研 究与管理领域研究相同 , 最初集 中 于管理层 、 校长 、 高校教师 , 近年来向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领域 扩展。关 于 教师 胜 任 力 的定 义 也 从 胜 任 力 中分 化 出来。 D i n e —k e E .H . ( 2 0 0 4 ) 提出 , 教师胜任力( t e a c h i n g c o m p e t e n - t i e s ) 是指教师的人格 特征 、 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
取信息的能力 、 人 际理解力 、 责任心 、 思维能力 、 关系建立 、 成
测后 , 修 订胜任力模型 。 李丽娜( 2 0 0 6 ) 使用行 为事件访 谈法对 中学校 长进行 胜 任力的研究 , 认为 中学校长胜任特 征由成就 导 向、 影 响力 、 关 系建 立、 团队领 导 、 自信 心 、 培养 他人 、 逻辑 思维 能力 、 灵 活
性、 组织 承诺 等 9项组成 … 。赵利 娟 ( 2 0 0 7 ) 通过 对 中小 学
就导 向 J 。韩曼 茹 ( 2 0 0 4 ) 对 中学班 主任进行 胜任 力研究 , 所建构的胜任力模型包括 4 个 方面的胜 任力——教育能力 、 态度情感 、 心理特征 、 动机维 度 J 。徐建 平等 ( 2 0 0 6 ) 运用行 为事件访谈技术构建 了 中小学 教师胜 任力模型 。模型包 括 1 1 项鉴别性胜任特征和 1 1 项基准性胜任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