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第一节行为的产生和改变规律

第二节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

第三节农民群体行为的改变

第四节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本章学习重点: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农业推广改变农民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本章学习难点:农民接受创新技术的心态特点、影响农民需求的因素与特点分析

第一节行为的产生和改变规律

一、行为的产生

▪行为的概念: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称为行为。

▪人的行为一般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是人们思想、感情、动机、需要、兴趣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方式。

构成行为的基本要素:

▪①行为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组织行为,都是由具体的人表现出的功能;

▪②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③行为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作用于一定的对象,所作用的对象是物或是人;

▪④行为总要产生一定的结果,其结果与行为的动机、目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人的行为特点:

▪①目的性。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去争取一定的行为。

▪②可调节性。人的行为受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的调节。

▪③差异性。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人,同一社区人群中的不同个体间,行为有很大差异。

▪④可塑性。人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到的,受到家族、学术及社会的教育影响,所以一个人的行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虽然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改变。当然可能与环境强度,年龄等有关。“少年犯”年龄小可塑性大。“浪子回头”不在少数。

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老年人对孙,外孙“溺爱”,不利于儿童早期创造力的培养。“未来交给过去”,不明智之举。

二、农民的社会行为与经济行为

农民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与“农村发展”,因此,研究农民行为的类型、行为特点,对我们寻求如何改变农民行为的途径、方法,达到农业推广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行为是指农民在其所处的环境的作用之下,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一般把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社会行为,如:交往行为、采用行为、社会参与行为、生育行为;

▪另一类为经济行为,如,投资行为、劳动组织行为、收入分配行为、消费行为、市场行为等。

(一)农民的社会行为

包括交往、采纳、社会参与、生育行为四个方面。

1、交往行为:农民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3个特点:

① 感染与模仿。是一种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心态、情绪行为模式的模仿。(权威、头面人物)

②从众。即个体在群体或大众场合下,受到群体压力,放弃自己立场,而服从多数人的信仰或行为,即大家干,我就干。推广采用新技术时,农民往往表现出这一特点(如购买)

③竞争与协作。农村中的攀比就是一种竞争方式。但不少农民不是在生产上,而是在消费上。应教育农民在生产上、采用创新技术上,建设两个文明上竞争。协作是一种双方互利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人力、物质、资金、技术……方面互助协作。多数为“沾亲带故”,当然“远亲不如近邻”也比较多。

2、采纳行为:指农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改变传统旧习、传统技术采用创新技术方法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生活、决策管理、更新观念……

3、社会参与行为:指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经济决策等活动。如:乡镇人大代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长……(责任、义务、权力)

4、生育行为:“计划生育是国策,农村工作最难做”(超生游击队),传统观念,“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为什么看不到社会上有一些“多子多灾”现象?

“薄养厚葬伪示孝”,不开展农村社会教育行吗?(晚晴报-2000.4.25日-不孝子女不准提干涨工资)

(二)农民的经济行为

包括投资、劳动组织、生产、市场营销行为4个方面:

1、投资行为即投入资金,发展生产。有两方面意义:

① 满足农民自身需要(农产品实物,货币收入)

② 完成集体、国家征集“农产品实物”、为国家做贡献。

2、生产组织行为。

我国现阶段,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① 农业劳动力迅速减少。改革开放以来,劳动生产力和生产率双提高,剩余劳动力增加。

② 农户内部劳动分工“本末倒置”。农民应以“农”为本,几千年“男耕女织”田力――男。然而,目前许多青壮年农民,出现“打工仔(妹),跳出“农门”,务工经商,是谁在耕种呢?是“386199部队”。如据山东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调查,务农劳力中,青壮年仅占16.1%,近84%是妇女、老年。(20世纪80-90年代)目前呢?

上述分工,对于单个农户“微观效果”,个人的“小家”可能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整个国家这个大家“宏观效果”是不利的。因为妇女、老年人文化素质低、劳动能力差,靠他们能大力推广“农业创新技术”吗?因此,这种以“牺牲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益”为代价而获取“短期的微观的经济效益”的作法,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是不利的(长远看,因小失大)。

·中央电台新闻(2001年10月13日):妇女在中西部大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甘肃省提出,应加强妇女的扫盲班、致富培训班,既然妇女、老农素质比较差,又是主力军,那么加强军训吧?

3、生产行为

农民的生产行为。主要有三个特点:

① 自给性与商品性生产并存。农民生产的产品一部分自耗,剩余的出售(国家或社会)。

② 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并存。非经济目标:荣誉和地位、社会保障。如不少种粮专业户,粮食低价卖给国家,而不卖给粮贩子;农民企业家:为了国家利益、大局而牺牲个人利益(致富不忘国家),即属于非经济目标的体现。

③ 行为一致性与多样性。一致性:主要受市场经济形势左右:特点是一哄而起,一哄而落交替出现。多样性普遍存在:因为农户种种条件异质性(经济条件、劳力、文化素质……),形成多样化生产。

4、市场行为两个方面:一是销售、一是购买。

①销售:包括计划销售、自由销售。

②购买:购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a.地区间、农户间差异大。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经济条件不同,购买水平、内容、消费结构有所不同

b.季节性差异大。农民的购买旺季?为什么?

c.生产资料购买比重上升,内容增加,既有硬件,也有软件。

d.消费性大件购买量上升。过去生活富裕的标志:家里有几大件。比如20世纪70~80年代,农村定亲,要求“三转一咔喳”?(农发00级同学介绍,大棚数量,定亲)现在农民富裕了:VCD、组合音响、电脑、电话、家用电器、SD…

(二)行为产生的模式

指个体行为产生的基本模式。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促使动机产生的原因是由内在的需要和外来的刺激而引起的。当一个人产生的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就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需要的动机,产生指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实现目标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激起新的动机,产生新的行为……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行为产生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