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声音的传播和产生-随堂讲义-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次。
(2)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说话靠声带振动,弦乐是靠弦的振动,管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靠鸣膜振动,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错误的表述: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例题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振动;会.【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振动状态;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发生变化.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的介质: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例题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答案】B【解析】A。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 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A错误;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B正确;C.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错误;D.振幅越大,人听到的声音响度不一定越大,因为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故D错误。
知识点三:声速(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2)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答案】音叉振动幅度小;不能;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解析】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音叉振动幅度小;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例题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 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在纸上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2. 一个小孩吹气球,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气球吹破了,这响声是由于()A. 球皮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 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C. 吹气时球内气体振动发生的响声D. 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3.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 手指B. 弦柱C. 空气D. 琴弦4. 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多次敲击声,听到敲击声次数是()A. 2次B. 3次C. 4次D. 无数次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生的C.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二、填空题6. 《黄河大合唱》中有一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它们的声源分别是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
7. 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生的;鼓声通过_____传到观众处。
8.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两条。
你获得的信息:①______②______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1)三、综合题9. 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某人间的距离是多少?10.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约为0.1秒,由此可见,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随堂练习
声速
1、小明向山崖大声呼喊,2s后听到了有一次 声音,这是 回声 。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则人离山崖的距离是 340 m。
分析与解答
1)这个相当于声音从小明的地点发出去,撞到山崖后 再弹回来声音经过了人到山崖的距离的二倍; 2)人到山崖的距离为340m/s×2s÷2=340 m。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随堂练习
一、声音的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
三、声速
声音的产生
1、如图所示哦,遇到大风天气,路旁的树叶 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由于树叶
振动 而产生的。
分析与解答
树叶发出沙沙声是由于在不停的振动,这种声音是由于 树叶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
1、指出下列的传声介质分别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中 的哪一种: (1)上课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气体 ; (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上的声音。 气体和液体; (3)够将耳朵贴在地面听动静。 固体 。
分析与解答 1)上课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 2)岸上的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潜水员便听到了声音; 3)够听到的声音是从大地传过来的。
声音的传播
2、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 锣鼓,也不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真空 不 能传声。
分析与解答
敲打锣鼓有声音的产生,但不能听到声音说明月 球上没有传声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
初中物理-八年级(初二)上册-专题复习讲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程讲义(Word版)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二、声源发声的物体叫。
声源可以是、和。
三、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不能在中传播。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气体中最。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人就听到声音。
四、声速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叫声速,单位是;声速的计算公式是ts v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m/s 。
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 ,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 。
(1)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 :①当△t >0.1 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 听到回声。
②当△t <0.1 s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听到回声。
(2)反射面 ,反射效果较好,易听到回声;反射面 ,声音会被 ,不易听到回声。
(3)回声的利用与防止:回声测距与测速(s=vt /2)、电影院的墙壁。
振动声源 固体 液体 气体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 真空 快 慢 声波到达人耳 引起鼓膜振动距离 m/s 340 障碍物 测距 能 不能 光滑 粗糙、疏松多孔 吸收一、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换言之,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是声音也停止)。
【例题1】(2017·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周测)如图,手握铝棒中点,并轻轻摩擦铝棒,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当铝棒发声时A .只有铝棒周围空气在振动B .只有铝棒在振动C .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D .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没有振动参考答案:C二、发生的物体1.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往返一次叫振动一次。
固体、液体、气体在振动时都能作为声源发声,在生活中所听到的钟声、海浪声和悠扬的笛声,分别是由固体(钟)、液体(海水)和笛子中的气体振动发出的。
由声音产生的原因可以知道,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及传播速度声源的振动通过气体〔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里,被人感知后人就听到了声音。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2.通常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即v v v 固体液体气体>>。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
3.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类似于水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因此称之为声波。
一.核心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精讲··三点剖析·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真空不能传声★2.放大法证明振动发声★★3.声速★★二.重难点和易错点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理解振动发声,不同的物体发声部位不同,比如,人/狗:声带;蟋蟀:翅膀;古筝/琴弦:琴弦;笛子/哨子:空气;雨落在荷叶上发声:荷叶;海浪:水等。
很多振动人肉眼无法分辨,可以用放大法证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比如音叉把塑料小球弹开或者溅起水花;鼓面上放纸屑等。
2.声音的传播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河岸上人的脚步声能够把鱼吓跑,说明液体能够传声;趴在铁轨上可以提前感知到火车的到来,利用固体能够传声,并且速度快、能量集中的特点,土电话也是利用固体可以传声;太空中两个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面对面的讲话,而是利用无线电,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 习题 含答案 列印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习题含答案列印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幺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①p14图-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合1224km,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
☆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例项,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2024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讲义+专题练习(人教版)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解读)(解析版)
要探究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
意。
故选:B。
【典例 1-2】(2023•前郭县校级三模)如图是地铁进站时的场景,站台的人听到隆隆声是
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地铁平均速度是 60km/h,行驶 1.5min 后到达下一站台,则
两站相距 1500 m。
【解答】解:A、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是通过固体进行传播 的,故 A 错误; B、潜泳者能听到河岸边“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水(液体)进行传 播,故 B 正确; C、站在小溪边能听到溪水“哗哗“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故 C 错误; D、打电话时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回复声,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播的,故 D 错误。 故选:B。 【典例 2-2】(2023•赣州一模)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正在班上进行“吹饮料吸管发声”的 精彩趣味物理展示活动,吹奏吸管时,吸管中的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空气 传播到同学们耳朵里,让大家感受到了有趣的声现象。
【答案】振动;1500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根据 来计算路程。 【解答】解:站台的人听到隆隆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地铁平均速度是 60km/h,行 驶 1.5min 后 到 达 下 一 站 台 , 则 两 站 相 距 :
。
故答案为:振动;1500。 【变式 1-1】(2023•惠城区校级一模)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考点 1 声音的产生】
【典例 1-1】(2022 秋•盱眙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 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探究了( )
A.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声音产生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3,知道声速及其应用.4,了解回声及回声测距的原理.自主探究知识点一: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学生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说话.(2)完成“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学生讨论、交流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反馈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是()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声时也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C,将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花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中变大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A.向暖瓶灌水发声B.敲钟发声C.吹箫发声D.吹笛子发声知识点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1)让学生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请另一位同学敲击桌面的另一端.(2)阅读:教材P28演示实验,获取相关信息.(3)思考:为什么钓鱼的人不允许周围的人大声说话?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反馈练习】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A.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5.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的泡沫小球被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将声波传给了左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响,小球被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6.阅读教材P3。
“小资料”获取以下信息:(1)将表中的介质分类,发现可分为、、三类.(2)观察不同介质中声速对应数据,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气体中最•(3)当空气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也不同.(4)声音在15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 消失 。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 声速 ,声速大小跟 介质 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题出现频率也较高,但一般不会只考查“声音的产生”或“传播”单一知识点,结合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或噪声控制等内容的考题较多。
1.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
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3.声速: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
[含解析]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义新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题面: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1)小明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
题二题面:百米赛场上,如果计时员是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所测到的运动员成绩比实际成绩要()A.完全一样 B.好一些 C.差一些 D.无法判断金题精讲题一题面: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二题面: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来响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旷野里空气稀薄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题三题面: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只船相距14 k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如图所示,他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听到了水下的钟声。
计算一下水中的声速是多大?题四题面:一个人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地面上的木工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钉钉子。
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击锤声,木工离他有多远?讲义参考答案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答案:(1)振动,振动;(2)固体可以传声;(3)真空不能传声。
题二答案:B金题精讲题一答案:发声体在振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声波传递能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1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解析版)
第2.1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发声体的振动可以被记录下来.注意:“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总结:(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声.(2)物体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被人耳听见,人耳听见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必须在20 Hz~20 000 Hz之间.②声源与人耳之间有传播的介质.③有正常的听觉系统.(3)声波可以同时在几种介质中传播.3.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当声音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介质中同时传播时,其到达人耳的时间有差异.(3)声速的计算公式:v=s t.(4)声速与温度有关系.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4.回声产生的原因、条件和应用(1)产生的原因:声音的反射.(2)人耳能分辨回声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 以上,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根据v =s t ,人耳要区分自己的原声和回声,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至少是s =vt =340 m/s×0.1 s2=17 m.(3)回声的利用①利用回声测量发声体与障碍物间的距离.如声呐测海底的深度. ②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在房间里说话声音比空旷的野外更为响亮。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讲义练习(含答案)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波: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当这种波动传入人耳时,引起鼓膜振动,进而人就听到了声音。
由此可见,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5.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6.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约为1500m/s;在钢铁中更快,速度可达5200m/s.注:(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例3.一个人站在平行的两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 s和0.7 s后听到回声。
若声音当时1s内传播330 m,则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A.165m B.198m C.221m D.330m【答案】A【解析】声音在峡谷间的传播如下图所示: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左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10.3t s =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右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20.7t s =所用总时间:120.30.71t t t s s s=+=+=因为听到的是回声所以声音走过的距离是两峡谷间距的2倍所以:2s vt=两峡谷间的距离是:330/1165 22vt m s ss m⨯===例4.有一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的陡壁,有一人在山峡内开了一枪,听到第一、第二两次回声间隔5s,则人到两壁的距离分别是(声速v=340m/s )()A.700m,500m B.860m,340m C.1000m,200m D.1025m,175m【答案】 D例5.弦乐器上要安装几根粗细不同的弦是因为弦的粗细会影响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A【解析】乐器发声是靠琴弦的振动,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会影响振动的频率,故弦粗细不同,在弹奏中主要影响的是其发出声音的频率,从而影响其音调的高低;故选A。
八年级物理上册3.1认识声现象同步课堂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3.1认识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①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②;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③。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④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⑤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⑥.声速大小跟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⑧。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⑨。
4.人的听声和发生能力(1)人的发声是靠⑩的振动产生的。
(2)人的听声:物体的振动→使空气产生疏密状态→这种疏密状态传播到远方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
(3)物理学中.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
人的声带振动频率一般为:64Hz~1300Hz;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⑾。
低于20Hz的声波叫⑿;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⒀。
如图所示。
(4)人和动物的发声和听觉范围不同。
人和动物的听觉频率与发声频率范围见下图。
①振动;②声源;③介质;④不能;⑤波;⑥声速;⑦介质;⑧340m/s;⑨回声;⑩声带;⑾20Hz~20000Hz;⑿次声波;⒀超声波。
【重点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有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考试中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
【重点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
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
(v固体>v液体>v气体)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利用:回声定位、声呐;回声测距离:s=v∙12t(t为发出声音至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是()A.B.C.D.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3.如图所示,小胡同学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D.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4.下表记录了敲击大钟时,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气温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推断正确的是()气温/℃﹣20 ﹣10 0 10 20 30声音速度/m•s﹣1318 324 330 336 342 348 A.气温为40℃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可能是345m/sB.钟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气温成正比C.气温越低,大钟自身振动得越慢D.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5.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装有水的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铁管足够长,不考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D.响了三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6.如图,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生版+解析)
第二章声现象(解析版)课时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22年课程标准物理素养2.3.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物理观念: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科学探究:在鼓面上放碎纸屑,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观察与其接触的物体的运动。
将发声器放入玻璃罩中,逐渐抽出罩内空气,会听到发声器发出的声音逐渐变小,分析导致该现象的原因。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问题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如下图)……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1.声音的产生想想做做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如下图);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
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从上面的活动中可以发现,橡皮筋嗡嗡作响时橡皮筋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小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特别提醒(1)我们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与声音有关的现象,发现这些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由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个一般性的结论,这里用到了归纳推理的方法。
(2)转换法:物理学中常将一些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就是转换法。
例如,观察鼓面振动时,鼓面的振动不易观察到,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撒些碎纸屑或泡沫颗粒,鼓面振动时会引起纸屑或泡沫颗粒的跳动,由此可由纸屑或泡沫颗粒是否跳动来反映鼓面是否在振动。
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注意发声停止不是“声音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传播。
例如,发令枪响后随即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过一会终点计时员能听到枪声,说明虽然声源的振动停止了,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并有消失。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含答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5、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温度。
15摄氏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6、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m)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A .鱼B .小鸟C .同时听到D .无法确定2、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 .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D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以传声C .相同温度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D .如果声音响度够大,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敲门时,会发出声音,在此过程中()A .只有门在振动B .只有门周围的空气在振动C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D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没振动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 .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B .听到雨滴打屋顶上的“嗒嗒”声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6、如图所示,老师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说明()A .声音可以从空气向水中传播B .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C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D .声音在水面发生了反射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B .一般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C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D .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8、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上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 .鱼缸→水→鱼B .空气→水→鱼C .水→鱼缸→鱼D .水→鱼9、电影院四周的墙通常安装一层特殊材料或是设计成凹凸不平的结构,你认为这主要是为了()A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观众和电影产生的噪声B .增加漫反射,使观众在各个位置都能看到电影C .加强声音的反射,使观众能听到的声音更清晰D .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因为回声影响观影效果10、一个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 1.5s 后听到回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40m/s ,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A . 510mB . 255mC . 340mmD . 1020m1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 .钟声的回声B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迟”C .钟振动停止了而空气还在振动D .大钟还在振动12、如图所示,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四周依次覆盖不同的材料,在相同的位置比较听到闹钟声音的大小,该实验探究的是()A .声音的传播条件B .声能传递能量C .材料隔声性能D .声音与温度的关系13、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与例题 (新版)北师大版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答案:(1)振动(2)停止(3)声源(4)介质(5)液体(6)真空(7)每秒内传播(8)不同(9)v固体>v液体>v气体(10)介质的种类(11)340 m/s (12)346 m/s (13)液体(14)波(15)鼓膜(16)听觉神经1.振动发声【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唱歌(如图甲所示),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2)将鼓面上放上一些纸屑,用力敲鼓,会看到纸屑在鼓面上跳动(如图乙所示);丙(3)音叉被敲击后发出声音,把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丙所示)。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谈重点两点理解声音的产生(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产生声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就分别是由气体、固体、液体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例1】吹笛子发声主要是()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C.吹笛子的演员吹出的口哨声D.吹笛子的演员手指敲击笛子而发出的解析:管乐器如长笛、箫、各种号等,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由于里面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出声音。
答案:B提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乐器的物理原理都是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的。
2.声源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所谓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因此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释疑点理解声源声源必须是正在发声的物体,物体能够发声,并不能说它就是声源,要看它是否正在发声。
【例2】下列关于声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不一定是由声源产生的B.只有固体才能成为声源C.所有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D.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书。
突然大家都往一个方向看去,原来那里传来很不合时宜的声音——手机铃声。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双基过关考点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人教版)(原卷版)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双基过关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因此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不能凭空产生,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1)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发出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
(2)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声。
3、声音的记录(保存)(1)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2)记录的方法:机械记录、磁记录、光记录、存储卡记录等。
如早期的机械唱片,磁带,激光唱盘、光盘,mp3,mp4等。
4、几种常见动物或乐器的发声部位:(1)动物:蝈蝈——翅膀的相互摩擦而发声;蝴蝶、蚊子——翅膀振动发声;蝉——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声;鸟——鸣膜振动发声。
(2)乐器:琴(拨弦乐器:竖琴(Harp)、吉他(Guitar)、古琴、琵琶、筝,拉弦乐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二胡,击弦乐器:扬琴)——琴弦振动发声;鼓——鼓面振动发声;箫——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笛——边棱音发声方式,即气流在管内碰撞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口琴——金属簧片振动发声;唢呐——植物唢呐嘴的两片似扇形的叶片振动发声。
基础自测:1.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场面。
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锣、鼓和唢呐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B. 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C. 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D. 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2.“猿声”是由猿的声带______产生的。
3.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 B C D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将发声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4.在图中所示乐器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分析正确的是( )A. ①小提琴发声是弓振动产生的B. ②二胡发声是琴弦振动产生的C. ③琵琶发声是琴体振动产生的D. ④鼓发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介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节声音的传播和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
2、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及回声。
本节重点
1、声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3、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传播。
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4、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5、声音在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快。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播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基础训练
1、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__。
2、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
3、声音能够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
________不能传声。
4、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话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6、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7、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空气、海水、铁管
8、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9、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
10、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领悟提高
例题1:某学习小组研究声音传播途径的问题,他们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鱼缸上沿,金鱼受惊四处游动,这时金鱼接收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例题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某同学在一个雷雨天先看到闪电,然后经过4秒钟听到了雷声,则闪电处离该同学的距离为米。
例题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例题4: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答案
本节重点
1、正在发声的物体。
2、振动,振动
3、介质,真空,空气
4、340米/秒,
5、固体,气体
6、A:有声源发出声音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达到一定的强度D: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
基础训练
1、振动
2、传播声音的介质
3、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4、0.1
5、A
6、A
7、B
8、B
9、C 10、B
领悟提高
例题1 C 例题2 1360米例题3 D 例题4 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