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深入基层为传统主流媒体扳回一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深入基层为传统主流媒体“扳回一局”
【摘要】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融入人民群众中去,才能避免写浮于表面的“官样文章”,才能发掘出无穷无尽的新闻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真相。
【关键词】走转改深入基?? 官样文章新闻资源还原真相
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曾说过,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深入群众,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新春走基层”活动正是大连新闻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写出好作品,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种切实践行,也充分体现了“走转改”的要求。事实上,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不仅是“新春走基层”,而是“天天走基层,日日‘走转改’”。相信很多一线新闻记者都跟我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
深入基层避免写浮于表面的“官样文章”
去年3月份,市领导在对瓦房店地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时曾提出:希望企业家能提升意识,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下去解决问题,深入企业办实事,为企业摆脱困境提供助力。为此,《新商报》编委会策划了一组名为“区动力”的专题报道,我作为其中一名主力记者,在当年3月至5月份的几个月内,深入瓦房店、庄河、普兰
店、金州、长海县等县市区,采访了几十家企业,走进工厂车间,贴近工人群众和企业家。采访期间,我们报道组费尽口舌地各方协调联系,起早贪黑、舟车劳顿的万般辛苦都自不必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深入基层的调查采访,抓取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故事细节,使得本来容易做成“官样文章”的一组报道焕发出新的面貌,成为一组准确反映企业当前困境,企业家当下关切,以及它们在困难中突围的心得及所获成就的良心报道、品质报道,深受各方好评。
在“区动力”报道中,有一次,我和摄影记者等一行去位于庄河偏远乡镇的一家做塑料包装的民营企业采访。刚接触时,该企业董事长以为我们只是去他的企业“走个形式”,做做“官样文章”,于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摞子资料递过来说:“你们想要的内容我都准备好了,咱先喝点好茶,然后去吃饭。”我们拒绝了他如此“热情的款待”,而是深入到企业的车间和仓库,推心置腹地与该董事长唠家常,谈知心话,从而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听他道出了当前从事实体经济企业所面临的诸多压力和挑战,以及该企业在困境中积极转型求变所取得的突破。在近一天的采访中,我们一行中午在其食堂匆匆吃了一份工作餐,然后就继续工作。采访结束时,该董事长感慨地说:“我相信你们不会写那些不痛不痒的‘官样文章’。你们今天把我的企业走了个遍,也问了个‘底朝
天’,我很期待你们用脚、用眼睛写出的文章啊。”
通过参与“区动力”这组报道,我深刻感悟到: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和现场,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新闻发生,掌握最客观的情况,才能避免采写浮于表面的“官样文章”。而只有不写这种“官样文章”才能增强记者与人民群众的贴紧感,赢得记者应有的职业尊严。
深入基层能够发掘出无穷无尽的新闻资源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冗长中不断寻求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对于很多身在一线的记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必须直面的命题。对此,我给出的答案是:到基层中去,到热火朝天的生活中去,那里才是有价值新闻线索的源头,才是新闻资源的宝藏。比如,去年秋天,面对一派热火朝天的秋收景象,《新商报》编委会一直在寻求一次“不寻常的出手”。后来,我们想到要做一组关于“小品种的秋天”的新闻报道,即选取大连地区一些有特点的“小品种”农业产业,聚焦它们的兴起和成长,从而切中秋收的时令性大话题,且反映出大连现代化农业在产业方向上所取得的成绩。同时,通过推介那些有着巨大的财富潜力的“小品种”农业产业,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致富方面的信息和参考。
方案确定下来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去哪里寻找那些有新意、有代表性、有借鉴意义的“小品种”农业产业呢?为破解这一问题,我深入大连农科院、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
市农委相关处室,并且咨询、请教了很多农业企业负责人和种植大户等,从中选出了一批“小品种”,然后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了大果榛子、板栗以及软枣猕猴桃三个有特色、有规模的“小品种”农业产业。接下来,我深入庄河、普兰店、大连开发区等栽种基地,现场考察和调研了这些“小品种”农业产业,深度采访它们各自产业发展的现状、所遇到的困难、未来发展前景等,在9月份先后呈现了《“突然”长出来的小品种》《大果榛子的意外之喜》《大连板栗的跌宕20年》《一颗偶然的软枣猕猴桃》《努力奔突下的思考》等一组深度财经报道,成就了一组成色很足的“秋日报道”,既不同寻常,又深入客观实际,踏踏实实,没有哗众取宠,得到了各方好评。
深入基层可以破解“想当然”还原真相
如果说新闻记者与普通大众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么,我认为就是:记者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权利深入基层、赶赴一线、零距离抵达现场,由此破解各种“宅在家里”所产生的“想当然”,并逐步披露出真相。这个过程往往是艰辛的,但同样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正是一名记者的幸福感和职业荣誉感所在,弥足珍贵,值得珍惜。
比如,大连人一提到星海湾商圈,通常会“想当然”地认为,那里的夜晚灯红酒绿,饕餮大餐之外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然而,去年3月份,我曾用脚步实地丈量了一次星海湾
商圈,一家一家地计数餐饮店的数量和名字,并进入每一家餐饮店采访,虽然屡屡被拒之门外却丝毫没有灰心气馁。这样大半天实地采访下来,结果吓人一跳:星海湾商圈中的餐饮店比鼎盛时期少了一半以上,很多名噪一时的餐饮名店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银行、证券公司、海外代购线下体验店、商会等等新型社会组织,这些变化清晰地折射出时代变迁和不同行业的兴衰浮沉。于是,一篇以走酸双腿、“厚着脸皮”为代价采写出来的新闻调查稿件――《星海商街变形记》见报了,刺破了之前很多人的“想当然”,把快速变化迭代中的崭新星海湾商圈呈现在读者面前。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再比如,在如今家家有电脑、人人玩手机的时代,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网吧生意应该十分冷清,甚至干脆没有活路。能够对此进行佐证的是,几年前,确实出现过一波网吧关门潮。然而,近期,记者深入大连网吧行业却了解到,经过上一轮洗牌之后,已经升级为网咖的网吧行业已焕发出新的生机,甚至形成了利润可观的网娱行业。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连锁网咖生意红火,场外资金也纷纷涌入该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资本是聪明的,如果看不到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它们是不会角逐该领域的。
深入到更新换代的大连网娱行业,我采写了《大连网吧意外复活》这篇财经报道,披露出这样的事实:如今的网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