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与职业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中等劳动)
III(重劳动) IV(极重劳动)

例,某作业工人一天作业分别接触WBGT 30 ℃ 2h, 32 ℃ 2h以及25 ℃ 1h,其余时间在空调办公室,该 作业工人作业内容为操作自动机器按钮,问该作业工 人高温接触水平是否超标 WBGT t WBGT t WBGT t
中暑(heatstroke)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 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 /或心 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acute heat-induced illness)。

致病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 劳动时间过长 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


2、个人保健措施

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作业工人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 水分和盐分。补充水分和盐分的最好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 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L,盐20g左右。 个人防护: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 气性能好的织物 制成。防止辐射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 工作服。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 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功能 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 结核、肺气肿、肝 、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枢神 经系 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重病后恢复期及 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 作业。

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 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 暑)。

WBGT 指数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又称湿球黑球 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 单位为℃。

高温作业的分类


1.计算加权平均WBGT指数=
2.体力劳动强度 I 级
WBGT
1
1
2
2
n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1 t 2 t n
(30×2+35×2+28×1)÷(2+2+1)=31.6


3.劳动时间率为5÷8×100%=62.5% 4.是否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
比 较

5.限值判定
31 ℃
防暑降温措施
高温、强辐射作业(干热环境):火力发电厂和轮 船锅炉;炼焦、炼钢、轧钢等冶金工业车间;机械 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和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砖 瓦、玻璃、搪瓷等窑炉车间 高温、高湿作业(湿热环境):印染、造纸、矿井


夏季露天作业:巡视、田间劳动、搬运、建筑等
高温作业所致的健康影响

高温可导致急性热致疾病(如刺热、痱子和中暑) 和慢性热致疾病(慢性热衰竭、高血压、心肌损害 、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热带性嗜睡、肾结石 、缺水性热衰竭等)。中暑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职业 病的一种。
表8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体力劳动强度 接触时间率 100% 75%

I
30 31
II
28 29
III
26 28
IV
25 26
50%
25%
32
33
30
32
29
31
28
30
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按本标准第 14章执行,实际工作中可 参考附录B。
基本概念

接触时间率 exposure time rate

过度疲劳、未热适应、睡眠不足、年老、体弱、肥
胖和抗热 休克蛋白抗体均易诱发中暑。
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 病、热疼挛和热衰竭。

1)热射病: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 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所致。其临床 特点为突然发病 ,体温升高可达40°C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 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 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甚高。
高温与职业健康
陈青松 博士
什么是高温?

高温作业 heat stress work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湿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 的生产劳动。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 条件,WBGT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谢谢!



3、组织措施:

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高温作业卫生标 准搞好厂矿防暑降温工作。 根据地区气候特点,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 度。 休息室或休息凉棚应尽可能设置在远 离热源处,必须有 足够的降温设施和饮料。 大型厂矿可专门设立具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人休息公寓,保 证高温作业工人在夏季有充分的睡眼与休息,这对预防中 暑有重要意义。
体力劳动强度分 级 I(轻劳动)
职业描述 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 (正常情况下,如打字、 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 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 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 拉机或建筑设备等非运输操作等 ) ;臂和躯干的工作 ( 如锻 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 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 、割草、挖掘等)。 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

工作场所高温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10.2.1 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 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 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见表8。 10.2.2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表8中规定的 WBGT指数相应增加1℃。

1、合理工程设计和改进:

隔热:可以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 隔热,其中尤 以水的隔热效果最好,水的比热大,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辐 射热。 通风降温:任何房屋均可通过门窗、缝隙进行自然通风换 气,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每小时需换气30~50 次以上,此时必须把进风口和排风口配置得十分合理,充 分利用热压和风压的综合作用,使自然通风发挥最大的效 能 ;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的需要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 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时,可采用机械通风。

2)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 表现为明显的肌肉 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 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 最。痉挛常呈对 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3)热衰竭: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 不伴有内脏血管收 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因此不能足够的 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小而晕厥。一般起 病迅速。先有头 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 、血压短 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 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 衰竭。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 8h的比率。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 local outside ventilation design temperature

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时~ 14时的气温平均值。
附录B 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资料性附录) 表B.1 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1、合理工程设计和改进: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 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如钢水连铸、轧钢、铸造、搪瓷等 的生产自动化,可使工人远离热源,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合理布置热源:尽量布置 在车间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 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 为主的自然 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对热源采取隔 热措施;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之间可设置隔 墙(板),使热空气沿着隔墙上升,经过天窗排出,以免扩散 到整个车间。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 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