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的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进步。
传统的市政道路设计仅仅只能满足交通运输和出行的需要。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市政道路的设计还应该引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文章就以人文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的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镇道路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 u4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人们出行息息相关的市政道路设计,也应该符合时代的进步。
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骨架,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想的市政道路,不仅要能满足人们基本的交通运输和出行的需要,还要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享受。
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角度下的市政道路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人、车、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使道路交通不仅安全、快速、实用,而且便利、舒适和美观,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市政道路环境。
2.以人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遵守自然法则
市政道路建设属于城市建设的范畴,自然环境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市政道路建设必须要遵守自然法则。
以人为本角
度下的市政道路建设,不仅要考虑到道路的基础运输和交通功能,而且要考虑到舒适、美观和实用的功能。
但这并不表示,就可以以破坏城市的自然环境为代价。
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在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避免有对城市自然环境过大填挖的情况出现。
如果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却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那是得不偿失的。
所谓遵守自然法则,就是要建立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关系。
例如,在风景区的道路设计中,我们就应该根据其景点的分布、游览路线和交通的情况进行设计。
使道路尽量连接每个景点,沿着景点外围穿过,使得施工的时候不会破坏到景点的环境。
这样,游客在游览的时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兼顾到每个风景区的景点。
如果是在沿河沿海的道路设计中,应该使道路的设计路线尽量与河道保持一致,这样不仅能发挥了道路的基本功能,而且将河道的风景和道路融为一体,形成了不错的视觉享受。
2.2市政道路的线形设计
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能为市政道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使用效果,而且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交通运输状态。
一般来说,直线和短线的设计,当然是最经济最快捷的。
但是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直线和短线的设计不仅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且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般来讲,曲线的道路设计,比直线的道路设计,更能符合行驶力学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
如果在环境和地形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曲线形的道路设计,更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需求。
市政道路空间是一系列变化着的构图,设计的着眼点是道路景观的总体效果。
所以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规划出发。
道路的线形设计分为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和两者的组合设计。
但是要注意的是,线形组合设计要注意驾驶员视觉上的连续性,避免骤变,还要尽量避免交角小的曲线。
还要注意保持平面、纵断面两种线形的均衡。
另外,线性组合设计除了要保持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间的协调外,还应该注意与市政外部的自然风貌和地质条件的适应和配合。
2.3公平设计
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是交通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我们实际的生活和实践中,不自觉的就会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忽略,将机动车视为交通的主体。
这种情况,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也是显而易见。
例如,在设计红绿的时候,机动车通行的绿灯时间远远大于行人通行的绿灯时间;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远远大于非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划分到一条道路等等。
这就无法体现市政道路设计的公平原则,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车一族越来越多。
市政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
许多城市,为了拓宽机动车道,只得压缩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虽然这种方法有效的利用了一定的空间,但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却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
不管是行人还是非机动车,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应该享
有和机动车相同的权利。
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应该合理布局,本着和谐共处公平使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2.4以人为本----行人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专指行人。
所谓行人,是作为城市交通中的最弱者,他的权力更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市政道路设计,更应该考虑到行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
2.4.1斑马线和红绿灯的设计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必经通道之一,也是提醒机动车让行的主要标志。
斑马线的设计也可以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现在道路上的斑马线大多为白色的长条,颜色单一。
如果将斑马线设计成七彩的长条或是白色和黄色相间的长条,那么不仅可以改善单调的交通环境,还能更大程度的提醒机动车司机注意避让行人。
另外,还可以通过拓宽现行的斑马线宽度,增加行人过街的流量,加快行人的过街速度。
在红绿灯的设计方面,我们就可以考虑将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延长,特别是对于老人或者是儿童,是非常人性化的一项措施。
另外,还可以在红绿灯上加上智能装置,使红绿灯自动提醒行人过街或是等待,不仅大大方便了患有色盲症的弱势人群,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4.2无障碍设计
如果说行人属于交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残疾人就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对他们而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道路设计显得更为
重要。
因此,无障碍设计就是针对残疾人的专门设计。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不仅要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合理规范,尤其是在工程质量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例如,新闻曾经报道过,在某城市的火车站广场前的盲道,就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
该盲道不是用带有凸起的砖块铺成的,而是用钉子将带有凸起的橡胶皮垫钉在地上,咋一看和普通的盲道没有区别,但是在触感和质量上却有天壤之别。
对于盲人来说,过马路的时候,盲道对他们来说就是我们正常人的眼睛。
还有很多地方在铺设盲道的时候,经常会在遇到障碍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连续,断开的情况。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人性化设计不达标的体现。
2.5道路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必须满足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国家现行的有
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使城市道路照明技术先进、科学合理、节省能源。
能为驾驶员及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的良好环境。
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需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2.5.1路灯的布设
路灯的布置包括:路灯间距、路灯安装高度及灯具亮度。
路灯的合理布置对提高照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在综合考虑路况、路面反射特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照明器具的配光特性,使布局尽量合理。
在设计中,灯杆的设置要根据城市道路的宽度、绿化隔离带的设置确定,一般采用单侧布置、双侧对称布置、双侧非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等方式。
2.5.2灯杆、光源、灯具的选择
市政道路照明兼有景观要求,一般宜选用较为美观的灯型,但首先应满足技术上的要求。
在以往的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中,都选用拔梢钢杆,内外热镀锌表面喷塑,灯杆壁厚不小于4 mm,具有较强的抗弯能力。
光源选用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透雾性好的高压钠灯,灯具选用截光或半截光、防眩光、能效利用率高的优质产品,防护等级一般选用ip65,整流器、电容器触发元件均装于灯杆内。
2.6市政道路设计应体现城市特色和人文情怀
一个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还应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和人文情怀。
不论哪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历史特点,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应该体现出这种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历史轨迹。
市政道路的建设也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其城市文化和经济风貌的责任。
例如南京的游1路公交,从南京的中山陵,途径下马坊、中山门、明故宫、总统府、鸡鸣寺、玄武湖公园及红山森林动物园等各个景点,这是一条汇集了旅游、交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线路。
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结束语: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在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基本的功能和科学合理外,还应该加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充分理解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并增加对人的需要的重视。
市政道路的人性化发展是市政道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在今后的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和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倡人文精神,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交通路况格局,创造更加和谐、文
明和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生活。
参考文献
张寄英.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营造.山西林业.2006(2)
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学
报.2008(5)
俞方里.浅谈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论文集
萃.2010.8
蔡志.浅谈新时期下城市道路人性化的设计.[j].中华居民.2011(7)
任永生,谢红.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探讨.[j].科技致富向
导.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