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探索
作者:郭玉英
来源:《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03期
摘要:针对特殊教育学校低年级听障儿童个体差异大,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的现状,我总结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情感方面入手,进而制定课堂常规,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听障儿童在教师的关心爱护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低年级听障儿童课堂教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培养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亘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话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道德要求已被视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正像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我自1979年5月进入特殊教育这一行业以来,一直从事的是聋儿教育,担任聋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而且多在中低年级段循环。由于聋儿的生理特殊性,大多数孩子不能像健全儿童一样适龄上学,当他们到特殊教育学校读书时,年龄也都十一二岁了,还有的孩子已经十七八岁,还有七八岁的,一个班级里学生年龄如此悬殊。我们都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差异,而不同区域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由于地理区域、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视野的开阔面、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等等,都是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因素,特别是这些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存在着更多不是问题的问题。这是低年级教师们最大的困扰。聋儿由于受自身身体缺陷的影响,感知外界事物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视觉捕捉外界信息,易疲劳。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极易涣散,一旦受到新奇事物的影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所以在低年级组织教学时,我也做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我结合中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低年级组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情感产生教育,情感促进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因为这种爱的情感,不仅能对学生产生激励功能,还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和转化能力。”是啊!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金子,需要闪光;每个孩子都是教科书,需要研究;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尊重、而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是“智慧型阳光教师”,用我们平凡的爱、珍贵的情去呵护一棵棵需要哺育的幼苗。特别是听力有障碍的孩子,更需要多一些关心。
人常说,老天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这也就是说聋儿的视觉能力极强。察言观色是他们的一种本能。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一个眼神、一个爱抚、一个微笑都能唤起聋儿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所以上课时教师一定要精神饱满地进入课堂,目光要亲切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但聋校教师,不但要做他们学习的指路人,更要做他们生活的导航者。由于他们生理的缺陷极具个性──自卑、猜忌、孤独、焦虑和抑郁,父母对他们百依百顺,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尤其是家在农村的孩子,寄宿在学校,生活习性完全改变,自己的物品随手乱扔,找不到自己的就拿他人的。小灾小病闹情绪,都需要教师亲自去解决,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信任你,亲近你,感情沟通了,教育就有了契机。这也就验证了信之而亲之、敬之而服之。
这就是聋校教师的特殊性,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二、制定课堂常规,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的病难治一样,医生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业务水平的。孩子们结束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家庭生活,来到这个有各种纪律、制度约束的学校生活,一时间很不适应,也很好奇。所以,从聋生上课伊始,我就制定了很多课堂常规,以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例如,上课前两分钟我就站到教室门口,听到上课铃声,就引导学生看楼道或教室的指示灯(亮了),督促他们立刻进入教室坐好。又如上课起立,师生问好,坐下,点名,有事要举手。对健全儿童来说,练习两次会做得很好,可对聋儿却不易,需要写卡片,需要口语、手语、肢体语言的配合,而且要反反复复练习,甚至要一个星期才能做到。这就是聋校最基本的常规训练,一个好的开端,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细心,不厌其烦。
要求学生能坐得住四十分钟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怎样才能让学生坐得住呢,课堂教学就应是动静交替,课堂活动多样化。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b、p、d、q”时,很容易混淆,就自制教具,找一根小木条,涂成红色,再用纸片剪一半圆,涂成黄色,老师打手指语,让两个学生来完成,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快记住了各自的位置,同时也掌握了书写格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漫长和困难的,于是,玩手指游戏,如一个词(音节)看谁打得又快又准,这样不但学得快还记得牢。课堂需要活跃的东西出现,但也需要静的东西在里面填充,写作业,看谁写得既快又正确又漂亮,动静结合的课堂,不仅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也让短暂的注意力有一个分散的时间。对表现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任何工作都不能像教师的工作那样,需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课堂上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一个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话,都能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同时能够加强师生间的心灵交流,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在课堂秩序管理方面,学生出现小动作,意想不到的无知事,我会走到学生身边给予暗
示,让学生分享教师对纪律管理的情感,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逐步诱导帮助学生解围,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师加强互动,不但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因势利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不同的组织教学方法,会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答错了允许重新回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清楚的可以发问,不同意见可以讨论,教师错了可以指出。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学习过程是完全自由的,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充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教师只是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关心爱护学生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教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师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例如,我曾经教过的班上有个学生,性格内向,也很胆小,上课时教师提问他从不举手回答,生怕回答错误引起同学们嘲笑。于是,我选不是很难的问题让他回答,开始他很紧张,我就微笑着对他说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他顺利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几次之后他对自己有了信心,而且对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为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开展各种活动。例如,评优秀同桌和好朋友(一帮一),评优的目的是在课上课下同学之间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带动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班级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关爱学生不只是要关心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而健全的心理更重要。如班上有个学生,他很聪明,懂的事情相对也多些,就是有些高傲,和同学谈不来,回家又无法与父母交流,很痛苦,性格也很暴躁,在校不如意时就踹桌子、摔凳子,一时间寻死觅活。我及时去了解情况,化解他的烦恼。我有空儿就去找他聊天,最近在做什么,知道些什么新奇的事,认真听,与他讨论,并鼓励他资源要与同学共享。经过我耐心的说教,他改变了,遇事不再任性,懂得克制情绪,做起了老师的小助手,我感到师生之间有了一种我未曾体验过的融洽与和谐,这是一种美好的感受,犹如新动力,改变了全班的精神面貌,当学生相信我真正了解了他们每个人时,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师生相对,而变成师生合一了。
课堂组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去思考,寻找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这才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