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3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3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蛋白质和DNA?为什么?
问题二:1)能否用含32P、35S的培养基之际培养标记噬菌体?如果不能,
该如何标记噬菌体?2)被32P 或35S 标记的噬菌体再侵染什么样的大肠杆菌?
问题三:1)搅拌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搅拌不充分会造成什么结果?
问题四:1)离心的目的是什么?2)请在下图上写出上清液与沉淀物的放
射性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问题五:分析:1)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为什么沉淀 物也有较低的放射性?2)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中为什么上清液中 也有较低的放射性?
实验设计
问题1:(1)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同位素标记法
(2)分别选用什么放射性元素标记噬菌 体的蛋白质和DNA?为什么? 35S—标记蛋白质,仅蛋白质分子含有硫 32P—标记DNA,磷几乎都存在于DNA中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二中 生物学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2、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运用相关知识保护自己及家人 的健康。
回顾:
格里 菲思 实验
艾弗 里的 实验
质疑:
DNA是遗 传物质。
有没有比细菌更为简单的实验材料,只有蛋白质和 DNA。并能够把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B.TMV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 草细胞的RNA含有A、T、G、C四种碱基D.RNA是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科学研究讲究证据。
故事未完待续……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 RNA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课件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课件
避免双重效应
双重效应是指研究结果既有预期的治疗或预防效果,又 有未预期的副作用。在噬菌体研究中,应尽量避免双重 效应,确保研究结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噬菌体研究的法规要求
遵守法规
进行噬菌体研究必须遵守国家和 国际的相关法规,包括伦理审查 、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安全和数 据保护等法规。
伦理审查
知识产权保护
05
噬菌体的实验室检测与鉴 定
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
噬菌体的分离
通常采用细菌培养物作为噬菌体侵染源,通过细菌裂解后释放噬菌体颗粒,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噬菌体 。
噬菌体的纯化
采用如凝胶电泳、速率沉降等方法去除其他细菌成分,获得纯化的噬菌体颗粒。
噬菌体的形态学观察与鉴定
光学显微镜观察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 观察到裂解的细菌和释放的噬菌体颗粒。
抗菌谱广
噬菌体可以感染多种细菌 ,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 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有治疗 作用。
噬菌体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设计
多项临床试验采用噬菌体治疗大肠杆菌感染,设计严谨的科 学试验,以评估噬菌体的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结果
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具有一定 的疗效,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大肠杆菌的感染途径
食物和水污染
食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感染途径。
接触感染
与感染者或携带者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
大肠杆菌的毒素种类与作用
01
02
03Biblioteka 肠毒素由大肠杆菌产生的热稳定 的可溶性毒素,作用于肠 上皮细胞,诱导肠液过度 分泌和腹泻。
细胞毒素
作用于宿主细胞表面,破 坏细胞膜和细胞器,导致 细胞死亡。

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

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
•结构区:A~ J19个基因,编码头、 尾部蛋白质 •非必须区: 非必须,基因重组int(intagrate) 及xis(excision)
•功能区:裂解相关S和R,复制相关O和P
3、感染周期(溶菌循环)
•λDNA复制早期:一个ori ,双向复制 •晚期:滚环复制--多个λDNA分子形成线状多联体
尾巴上的微丝可以把噬菌 体的DNA注入细菌内。
噬菌体或病毒的DNA能被开发
成为基因工程的有用载体,因为:
1.高效率的感染性能使外源基
因高效导入受体细胞;
2.自主复制繁殖性能使外源基
因在受体细胞中高效扩增。
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
(一) λ-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1、由外壳包装蛋白和λ-DNA组成 2、 λ-DNA的物理图谱
必须携带标记基因
经改造后只具有一个可供外源DNA插入的克隆位点,长度 为37kb,为包装的下限,它本身也能被包装,允许插入 片段最大为14kb.
取代型载体(substitution vector)
具有成对的克隆位点,空载的载体DNA只26kb,不能被包 装,无法进入受体细胞中去,不需要标记基因.
应用:
(1)功能相近的基因在基因组中聚集在一起 目前已经被确定的基因至少61种,一半为必需 基因
(2)线状双链DNA,两端各有一个12bp的互补单链 (粘性末端,cohesive-end site),称λcos site ,粘性末端粘连接变成环状DNA。
λco基因大致分为3个区:
cI基因:编码阻遏蛋白,是感染了λ噬菌体的寄主细胞进 入溶源化的必要条件。cI基因失活或缺失的λ噬菌体无法 使寄主细胞发生溶源化效应。
DNA重组技术一般需要噬菌体处于溶源状态。
λ噬菌体DNA的整合与删除:

噬菌体课件

噬菌体课件


将待检细菌的噬菌体与样品混 合,37度培养1h,仅待检细菌 被噬菌体吸附侵染
加入灭病毒剂灭活5min,灭活 所有未侵染宿主细胞的噬菌体;
将辅助菌加入到样品中,中和 灭病毒剂,并立刻混合后倒入 琼脂平板进行培养 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裂解辅 助菌;平板中形成清晰可见的 噬菌斑。

3.1生物扩增法
• 原理:
当样品中的待检细菌数目较少时,将不利于 噬菌斑的形成,影响检测结果。如果加入能够被 噬菌体裂解的辅助菌,被侵染的待检细菌裂解释 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会立刻继续吸附裂解辅助菌 ,从而形成清晰的噬菌斑。因此根据噬菌斑的数 目检测样品中病原菌的含量。

宿主菌

含有报告基 因的噬菌体
常用的报告基因有:
with high-density arrays • 2001 Automated phage display
selection

2.2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
以噬菌体或噬菌粒为载体,将目标蛋白 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 的适当位置,使外源蛋白随噬菌体的重新 组装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通过筛选表达 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并得到大量 富集,从而获得目的多肽或蛋白质。
2.RNA噬菌体:

线状单链RNA(多数) 线状双链RNA(少数)

1.6 噬菌体分类

1.6 噬菌体分类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 (1) 烈性噬菌体:指感染宿主细胞后,能
够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2)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

2.7 噬菌体抗体库的分类
(1)根据 免疫抗体库
插入基
因片段 非免疫抗体库 天然抗体库
的来源
半合成抗体库

微生物课件噬菌体

微生物课件噬菌体

life cycle of temperate phage
温和噬菌体与菌细胞的作用
噬菌体的应用
用于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成熟与释放
Bacteriophage lytic life cycle

扫描电镜图 扫描电镜图
噬菌体 分裂中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噬菌体
被噬菌体裂解的大肠杆菌 完好的的大肠杆菌
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
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 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 细菌裂解。 ➢前噬菌体 prophage ➢溶原性细菌 lysogenic bacterium ➢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
噬菌体
Bacteriophage
定义: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 病毒,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中复制增殖。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 2. 化学组成 3. 免疫原性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
➢ 毒性噬菌体 ➢ 温和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 virulent phage
复制过程:
吸附
穿入
生物合成

第二节噬菌体课件

第二节噬菌体课件
2020/5/19
概述
• 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是感染 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 物的病毒。
• 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 个体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 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 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
• 分布广泛,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2020/5/19
2020/5/19
毒性噬菌体复制周期
• 吸附 • 穿入 • 生物合成 • 成熟与释放
2020/5/19
2020/5/19
2020/5/19
2020/5/19
2020/5/19
噬菌现象
• 液体培养基 : 混浊 澄清 • 在固体培基上,适量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后
接种培养,培基表面出现透亮溶菌空斑。一个 空斑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形成, 称噬斑(plaque)。
•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但由于噬菌体过于专一,限制了噬菌体在 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2020/5/19生物学性状• 形态来自结构 –蝌蚪形、微球 形和丝形
• 化学组成 –蛋白质与核酸
• 抗原性 • 抵抗力
2020/5/19
噬菌体的种类
• 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 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 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 菌体
•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 –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 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 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噬 斑
荧光假单胞 菌
2020/5/19
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 计数,可测定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 位(plaque forming units,pfu)数目,即噬 菌体的数目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04
噬菌体的检测与防治
噬菌体的检测方法
噬菌斑法
在细菌培养物上加病毒液,培养后观察透明圈, 透明圈越大表示病毒活性越强。
血清学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噬菌体抗原,以确定其存在 和种类。
分子生物学方法
如PCR、基因测序等,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 析,准确快速地检测噬菌体。
噬菌体的防治策略
加强卫生管理
分布
噬菌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水、土壤、动物肠道等,同时也在人类生产活 动中广泛存在,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
噬菌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致病性
某些噬菌体可导致人类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发热等症状;在医院环境中,噬菌体还 可导致医院感染。
治疗与预防
烈性噬菌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激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同时,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 械等的监管,可有效预防噬菌体感染。
为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可以包含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为医学生的研究提 供参考和借鉴,例如在研究新型病毒或者细菌时,可以通过课件学习相关的知识 和技术手段,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通过课件的学习,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治疗手段,例如在 面对新型病毒或细菌时,可以通过课件学习相关的防控和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 服务临床实践。
THANKS
生物技术应用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可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筛选 抗体药物等。
02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与感染机制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
吸附
噬菌体识别并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 。
侵入
通过酶解或融合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
增殖
在宿主细胞内进行核酸复制、蛋白 质合成及组装。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培训课件

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培训课件
溶菌性周期和溶原性周期(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 第8版)
本文• 档医所学提微供生的物信息学仅(供第参9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版)
(二)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
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 例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的机理
噬菌体结构模式图(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 第8版)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
virulent phage
本文• 档医所学提微供生的物信息学仅(供第参9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版)
通过噬斑计数,可测知一定体 积内的噬菌体数量。
噬斑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节
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
本文• 档医所学提微供生的物信息学仅(供第参9考版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概念
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 (temperate or lysogenic phage):存在溶菌性周期及溶原性周期的噬菌体。 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 溶原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温和噬菌体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而毒性噬菌体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点难点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
噬菌体研究的技术局限性
目前缺乏适用于所有噬菌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且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
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且多样,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噬菌体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发展新型研究技术与方法
01
通过改进或开发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以更全面、深入地研究
噬菌体的各个方面。
肿瘤免疫治疗
利用噬菌体负载肿瘤抗原,刺激免疫应答以治疗肿瘤。
基因治疗
利用噬菌体作为基因传递工具,将有益基因导入体内以治疗遗传 性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深化对噬菌体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理解
02
通过深入研究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更多关
于噬菌体生命周期和宿主感染过程的奥秘。
拓宽噬菌体研究的领域
03
将噬菌体研究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和药
物,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噬菌体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
利用噬菌体的抗菌特性,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以治疗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
2023-10-31
目 录
• 噬菌体概述 • 大肠杆菌概述 • 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感染与控制 • 噬菌体培养与实验操作 • 噬菌体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噬菌体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专性感染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组成。
特性
噬菌体具有病毒的普遍特性,如个体微小,可通过细菌滤器,以宿主细胞为 复制场所,对宿主细胞进行裂解性感染等。
实际应用
噬菌体疗法在农业和食品 工业中也被广泛应用,以 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对人 类健康的威胁。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课件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课件
噬菌体分类
根据感染特性,噬菌体可划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根据形态,噬菌体可 分为蝌蚪形、微球形、丝形等。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
吸附
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结合,通过尾部 刺突进入细胞内部。
释放
噬菌体破坏宿主细胞壁,释放出成熟的噬 菌体颗粒。
注入
通过尾部管道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
装配
将新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完整的噬 菌体。
培训更多的大肠杆菌噬菌…
推动大肠杆菌噬菌体在科研和医疗领域的发展, 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THANK YOU.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可以裂解大肠 杆菌,从而降低肠道内的细菌数量,减轻病情。
噬菌体还可以作为疫苗,通过提前感染大肠杆菌,激发机体 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防治策略
加强水、食品等环境监 测
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发现大肠杆菌感染者 及时隔离治疗。
利用大肠杆菌噬菌体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防治肠道感染和疾病。
未来大肠杆菌噬菌体防治的前景
开发高效的大肠杆菌噬菌…
针对不同的肠道感染症状,设计和优化有效的大 肠杆菌噬菌体治疗方案。
加强大肠杆菌噬菌体与抗…
结合抗生素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耐药性细菌 感染。
优化大肠杆菌噬菌体生产…
确保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稳定性和活性,提高其在 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噬菌体应用广泛
01
在食品工业、大肠杆菌污染。
噬菌体分离鉴定
02
分离自不同环境中的噬菌体在防治大肠杆菌污染方面具有不同
的特性和效果。
噬菌体检测方法
03
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噬菌体的方法越来越简便和快速,有助

噬菌体病毒微生物学习成果汇报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

噬菌体病毒微生物学习成果汇报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

“侵入”
就作文教学而言,注重激发写作兴趣 和自信 心,养 成良好 的写作 习惯; 为学生 提供广 阔的写 作空间 ,减少 对写作 的束缚 ,发展 个性, 培养创 新精神 ;注重 语言能 力和思 维能力 同步发 展。
噬菌体先通过溶菌酶的作用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打 开一个缺口,尾鞘像肌动球蛋白的作用一样收缩, 露出尾轴,伸入细胞壁内,如同注射器的注射动 作,噬菌体只把头部的DNA注入细菌的细胞内, 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
微生物学
课堂汇报
噬菌体病毒 就作文教学而言,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就作文教学而言,注重激发写作兴趣 和自信 心,养 成良好 的写作 习惯; 为学生 提供广 阔的写 作空间 ,减少 对写作 的束缚 ,发展 个性, 培养创 新精神 ;注重 语言能 力和思 维能力 同步发 展。
食品发酵噬菌体污染 当受噬菌体感染,发酵速度缓慢、产气减少、发酵 液对流也不旺盛,甚至菌数减少,逐渐使发酵停止。
三、噬菌体的危害和应用
细菌鉴定和分型
由于噬菌体的作用具有高度的种、型特异性,即一种噬 菌 体只能裂解和它相应的该种细菌的某一型
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疾病治疗中可使用噬菌体来裂解细菌,特别是有些细菌对 抗生素产生抗药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相应噬菌体来治疗 就作文教学而言,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④D型,ssDNA,球状,无尾,大顶衣壳粒
⑤E型,ssRNA,球状,无尾,小顶衣壳粒
⑥F型,ssDNA,丝状,五头尾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噬菌体可以用于治疗耐药性细菌感 染,通过噬菌体对细菌的裂解作用 ,破坏细菌的生存能力。
此外,噬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 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噬菌体可以作为生物农药,通过与病原菌结 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此外,噬菌体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具有潜在的 应用价值,例如用于净化污水和降解有机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蛋白质外壳决定噬 菌体的特异性,可 以识别、结合并侵 入宿主细胞。
尾部
由尾鞘、尾管和尾板组成。
尾鞘和尾管共同形成噬菌体的尾部,尾板则帮助噬菌体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
尾部与头部之间通过颈部相连。
噬菌体的基因组
噬菌体的基因组通常由DNA或 RNA组成,其大小和复杂性因
噬菌体种类而异。
噬菌体的基因组编码了其生命 周期和复制策略所需的所有基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噬菌体概述 • 噬菌体的结构与组成 • 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 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 噬菌体的应用与前景 • 相关词汇解释
01
噬菌体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只能感染细 菌和其它微生物。
结构简单,由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 组成。
装配与释放
装配
噬菌体使用宿主细胞的机制来装配其蛋白质外壳和基因组。
释放
一旦噬菌体组装完毕,它就会裂解宿主细胞并释放出新的噬 菌体颗粒。
04
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 作用
噬菌体对宿主的影响
01
02
03
裂解性感染
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增殖,最终导致宿主细胞 裂解死亡。
溶原性感染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课件

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培训课件
体外包装原理: λ噬菌体的头部和尾部的装配是分开进行的。
•头部基因发生了突变的噬菌体只能形成尾部和
头部蛋白所需的蛋白因子;
•尾部基因发生了突变的噬菌体则只能形成头部和
尾部蛋白所需的蛋白因子。
将这两种突变型的噬菌体的提取物混合起来, 便能够在体外装配成有生物活性的噬菌体颗粒。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野生型λ-DNA上缺少合适的选择标记,因此加 装选择标记是λ-DNA克隆载体构建的重要内容。
选择标记主要有两类: 免疫功能类标记 颜色反应类标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免疫功能失活标记 (cI筛选)
加装选择标记cI基因 cI基因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
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或甲基化酶处理必 需区内的酶识别序列使其失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灭活某些与裂解周期有关的基因
将无义突变引入噬菌体裂解周期所需的基因, 如将头部包装蛋白基因的CAG突变成UAG。这些 噬菌体只能在具有特异校正基因编码产物的菌株内 繁殖。
➢DNA重组技术一般需要噬菌体处于溶源状态。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λ噬菌体DNA的整合与删除:
➢ 噬菌体基因组可以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上, 成为原噬菌体。
➢ 适当条件下,原噬菌体又可以脱离寄主染色体, 重新变成独立的复制子,这种过程叫做原噬菌体 的删除作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