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特色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模式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特色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牢固树立西部特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观念和信念,切实解决职业教育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扩招存在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西部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诸多模式,抓住职业教育本质特征,整合资源,实现西部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西部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模式跨越式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内部和谐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东部发达地区,也为西部地区和西部大开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40%的水平。我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初中生毕业,其中700多万人升入普通高中,500多万人进入职业学校,还有700多万人,主要是农村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助力。我国已开始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形成了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高速增长态势。同时,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了劳动力素质,迫切需要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

一、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1996年《国家职业教育法》要求逐步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实现职教“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既是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职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争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可见,经济社会领域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已经变成了强大的压力,并正以国家意志形式传递、释放着。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结合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把完成目标

任务情况与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和奖励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职教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好环境。学习国外成熟模式,如德国每年高中毕业生直接考大学的比例通常不足1/2,其他则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他们照样拿高工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待遇和社会地位很高。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应进行深入思考,正如陕西省前省长陈德铭认为的,政府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手段。

二、进一步提高和增强现有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

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机制的低水平、低效率,制约了“高级蓝领”的成长与成才。国内企业自己培养的方式,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效果差、效率低,重书本理论、轻实践操作的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市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确立,打开了职业教育的新思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计划在未来三年培养509万名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制造、服务业及其他技能含量较高的行业。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作用的职业教育中心或职校,每个市(地)重点办好若干所,高职教育要加快发展,要大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创建一大批一流水平的职教组织。

能否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必须把职业教育办学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挂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与就业再就业的劳动市场相联系,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扩大招生办学规模,降低学习办学费用,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教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转制、股份制和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模式,把职业教育真正办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自主办学实体。

三、加强城乡、省际、国际的职业教育合作

目前,我国技术工人的市场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其他一些用工单位的需求,“高级蓝领”即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尤其供不应求。不少大中城市“高级技工短缺”“蓝领身价飞扬”。如上海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中,中级锻工、铣工、钻工的工资年增加40%;高级技师如模型工、工具钳工、电梯安装维修工等工种的年收入则达到了7~9万元,增幅达到50%,高于一般管理岗位。其中,

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的高级技师开始与副总工程师“平起平坐”,奖金待遇基本相同,有的企业还将最优秀的技工聘为“导师”。我国目前35~50岁的各种操作工早已避“蓝领”而远之了。这说明本来就落后的我国职业教育出现了发展的不和谐。根据深圳地区劳动力市场统计信息表明:生产型企业吸纳的员工大大高于服务型企业所需员工,而且生产型企业的岗位需求量有50%以上专门针对中职生或高中生。

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省内城市、东部地区、国(境)外发达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农村、西部地区、国内外市场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与各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西部地区和农村职教要重点安排好文化和专业基础学习,东部地区各地市要重点安排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企业实习,为毕业生在当地就业提供帮助。联合办学要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实行“2+1”“1+2”“1+1+1”等多种模式,推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同时,要大力学习和引进国(境)外的先进职教模式和机制。

四、确立灵活务实的职教办学体制

一个比“电荒”“油荒”“煤荒”“水荒”“地荒”等更为严重的“技工荒”“技能人才荒”正在各行各业迅速蔓延的时候,国家教育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和有限教育经费,却被“大跃进”式的大学扩招等所引导和消耗,而有的高职教育不科学地以“升本”为评价依据,许多行业占80%的农民工只有7%受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建设靠谁来做?靠谁来更好地做?专升本作为学生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就业不易是专科生选择升本考试的重要原因,视“升本”为必然的坦途,一旦变成“独木桥”,“争抢挤过”的后果不难设想。经过连续几年的大扩招,高校总体的扩招空间已变得十分有限,特别是本科招生计划已十分紧缺,专科生升本难度甚至不亚于“考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本科生就业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人才的结构性缺乏使得技能型人才备受青睐,而这正是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所在。

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决不能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转向普通教育。”“专升本”在折射出社会上人们普遍重普通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心理的同时,还折射出了高职教育名实难符的困境,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层的思考。在我国教育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将有限的“钢”用在“刀刃”上,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办大教育的科学取向。职业教育从开始办学就要找准就业市场需求,积极配合劳动和人事部门,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合作,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运行机制的改革,打造在就业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建立稳定、有序、灵活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网络,探索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和机制模式。

职业教育牢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指导思想,坚决面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