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导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导学案设计
篇一:小学科学导学案设计
《哪杯水热》导学案设计
年级: 三学科:科学课题:《哪杯水热》备课人:石麟小学科学组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有五部分:一是运用感官判断水的冷热,二是初步认识温度计,三是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四是熟练使用温度计测量并学会记录。
导学目标:
1、逐步学会运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学会作记录。
2、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知道科学技术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
3、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能做好简单记录。学习重点:学会使用温度计。
学习准备:烧杯,冷热不同的水,温度计,导学案
学习过程:
导学活动一:认识温度计
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温度计有哪几部分,试着给你的小组同学
1
指一指、说一说。
2、你的认识对吗,根据老师的提示找一找吧
提示:温度计是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构成。
3、我最棒,我给大家说一说温度计的构造。
4、我来评价
导学活动二:学习使用温度计
1、你认为怎样使用温度计,想一想
2、按自己的想法尝试测量一下桌上两杯水的温度吧。
3、你的做法对吗,根据老师的提示检测一下吧。注意: (1) (2)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
(4)
度计液柱顶端相平。它的单位读作“摄氏度”写作“?” 如图所示:
写作:11?读作:11摄氏度。 4、考考自己,测出桌上两杯水的温度。
5、我能行,我来展示:
6、我来评价(师生评价,纠错达到规范) shèshì
导学活动三:我能完成
1、温度计有三部分构成。
2、我们常见的温度计它的单位是,用来表示。
3、今天天气很凉爽,气温大约是( )
2
?10摄氏度 ?22摄氏度?38摄氏度
4、读写温度
写作读作。写作读作。实践活动:生活中会用到各种温度计,我知道的有: 篇二:小学科学优秀教案设计
推荐参加“2008年全国小学科学(粤教科技版)优秀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材料之一
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
江门市江海区江南小学徐爱娥
一、概述
《唤醒种子里的生命》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需要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学习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它是第七课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后面学习种子的萌发过程、子叶的作用等内容的重要基础。二、教学目标分析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萌发过程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及成因。
2、能力培养目标: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研究,培养细心观察、认
3
真分析的好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种子萌发的有关知识,体会植物的奥秘。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和探究,将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的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难点: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参与学习的是五年级学生,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一定的感知。同时,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动手实验能力不断在加强,对生活中隐含科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活动的分析能力还不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法、分析法、猜想——探究法等方法组织教学。首先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阐明本课的学习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
件,然后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种子为什么发芽和不发芽的成因,让学生真正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并引深讨论种子发芽的其他外界条件,最后通过小结进行课后延伸学习。六、教学准备
3个实验种子发芽的杯子、一个花盆、课件、投影仪。七、
4
教学过程
课前,在课室实验角摆放三个各装有泥土和10粒菜豆种子的杯子(分男、女两组),安排学生轮流每天按课本实验要求去实验,全班同学每天用课间时间去观察,并做好记录。
(一)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种子的经历”片段。
许许多多的种子存放在仓库里(寂寞的表述),经过农民伯伯的播种,种子种到了地里生根、发芽(快乐的表述)。
师: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仓库里不发芽,种到地里种子就会发芽,你们想知道是怎
样唤醒种子里的生命吗,
生:想~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唤醒种子里的生命”的奥秘,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
环境。
(二) 收集实验情况,探究成因。 1、由实验情况,引出问题。
师:课前,我们在实验角做了种子发芽实验,同学们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请同学们说说实验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5
不浇水,保持浇适量的水,
浇较多的水,土壤干燥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浸在水中
(没有发芽) (发了许多芽) (没有发芽)
2、引导猜想,确定条件。
师:一样的种子,在土壤里为什么有的会发芽,有的却不发芽, (1) 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2) 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
板书: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空气、阳光、土壤、、、、、、 (3) 利用实验和生活经验,验证猜想。(小组活动后,汇报验证)
验证一:1号杯不浇水,杯子里的种子没有发芽,2号杯浇了适量的水,杯子里的种子发芽了。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
验证二:3号杯浇较多的水,土壤坚硬,没有空气,杯子里的种子没有发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空气。
验证三:课室实验角没有阳光,但2号杯子里的种子发芽了。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可以没有阳光。
验证四:课件出示植物生长在水中、无土壤种植的图片。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可以没有土壤。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空气(擦去阳光、土壤)
3、引导探究,分析成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