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控制型人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程的第三章节,我会讲解以对控制感的过度渴望为核心特征的一些人格障碍:比如自恋性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等,生活中这些人更容易成为关系的施害方,我也会在讲到那些课的时候来讲解一些行之有效的自助和助他方法,帮助我们在控制感这个变量上获得更多的平衡。
这一节课可以看作是为了未来讲解“高控制感类人格障碍”做出的基础铺垫。在这节课,我会通过讲解控制感的来源和心理机制,帮助大家了解为什么当健康的养育缺失的时候,会产生过度的控制欲,和过度的被控制欲。虽然表面上“控制感”和“被控制感”会看起来相反,其实它们本质一样,是两种相生相息的心理需求。
生活中很多人都曾经被控制,或者控制别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人对控制的渴望是极其正常的,因为人的安全感来自于控制感,心理学上把这种控制感称为是对未知的可控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 of the unknown),生活中充满很多未知,而面对这些未知,可控可预测感越强,安全感越大;可控可预测感越弱,则安全感越少,人心也越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你如果体验过即将毕业走入社会,但工作毫无着落,家里也没有支持和帮助;或者你忽然失业断了经济来源,但毫无把握找到新的工作,无法寻求到新的经济支持,你就知道,面对不可控不可测的痛苦与可怕,很多时候这种感觉会带来绝望,让人毫无力量感。即使不是走入社会或调换工作这样的人生的转折点,你每一天的生活也需要持续的掌控感,才可以感到稳定和舒适,才不至于被无处不在的焦虑和不安折磨。
所以,只要有可能,人人都追求控制感。这一点甚至从生命最开始就可以看到,比如婴儿通过大哭让养育人将注意力给予自己,通过自己一点点有限的力量去获得对父母的掌控,获得生理心理的满足,体会到安全感;再大一点到童年时期,每一次耍赖不听话,每一次哭闹不愿意和父母分开,也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尝试获得对父母的掌控,如果他们的不安和痛苦被回应,被给予温和的看到和对待,他们也会更加确定父母是在意我的,我的环境是安全的,我是被爱的孩子,掌控成功再次转换为对安全状态的感知。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婴儿无论怎样大哭父母都不会及时回应,或者那个小孩无论怎样抗议或胡闹,都不会被拥抱被安抚被理解,反倒会被威胁被惩罚,这时他们会深切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如果这样的“掌控失败”经历贯穿于人生早期生活的话,他们就会毫无力量感,不觉得自己有影响力,而这种力量感的匮乏,则会让他们要不过度追求控制感,要不对被掌控产生依恋,那些看起来具有高控制型人格的人,往往是两面兼具的。
因为当一个人没有基本力量感的时候,被控制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安全感,尤其当施予控制的那一方拥有被控制者,所钦佩或渴望的优势/特质/资源的时候,因为至少自己不用体验恐惧,迷茫和绝望,至少努力的目标是清晰的,也就是“只要我按照控制我的人的要求去做,我就有可能得到认可,肯定,接纳,获得安全感,甚至是被爱的感觉”。在心理咨询中,我接触过太多人因为自幼生活在与高控制力的父母的养育关系中,或者承受过长期的情感忽视,而无意识的将被爱等同与被控制,他们熟悉也依赖被控制的感觉,即使在关系中或生活中已经受尽伤害,他们往往一边极度渴望摆脱痛苦感困顿感,一边不愿脱离这种状态,担心一旦不被控制时,自己会重新回到毫无力量感,毫无影响力的脆弱状态中。就仿佛一个人手抓着刀刃,一边鲜血直流,大呼救命,一边紧紧抓住刀刃,认为这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无法离开残缺的婚姻,或者控制不住自己不断追求更高权力,更多金钱,或者过度的追求和在意他人的认可和夸赞,无论这个人是谁,都想得到对方的欣赏和羡慕,这些行为,其实都是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和脆弱感,他们因此需要“被控制感”,因为只有被他人或被某一个评价标准控制的时候,他们才可能通过满足这个人或这个评价标准而让自己体验安全感。他们的生活往往是深不见底的追逐,无论拥有多少,还是感到不够。无论得到多少肯定,他们依然担心下一个人,下一个更权威的机构或群体不能给予自己认可,他们的生活往往很累,更容易受到焦虑症,厌食症等的伤害,长期的压力激素过量分泌,也增加他们身体患病的可能性。
过去多年的心理学研究与咨询实践中,我常常会感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没能发展出成熟稳定和独立自由的人格,没有找到某种可以自洽,而且让他人受益的对生活意义的解答,都会很容易陷入过度控制的状态中。只是从一个时间点
看的话,有的人会过度控制他人,而有的人会过度控制自己,但正因为“控制感”和“被控制感”其实相生相息,就导致了这两个状态在权力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会相互转化。我们在面对权力更大的对象会极度需要被控制,而面对权力更小的对象会极度控制。
比如已为人母的米兰达,在她长大的过程中一直家教严格,从她记事起就需要配合家人维持家庭对外的形象,她一直都很清楚,什么话不可以说,什么想法不可以有,她规规矩矩安安全全的长大,自然而然进入一段她熟悉的控制与被控制的亲密关系中,男友会对她的言行举止有期待,她也可以适应的很好,很快和男友走入婚姻。这个无意识的将自我局限在安全得体的生活范畴内的经历,其实很多女性都不陌生,她们往往看起来很乖,很懂事,从不会“自私”的顺从自我心意去做决定,而是一定会想是否父母/伴侣可以支持同意自己,诸如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嫁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是做全职妈妈,还是做职业女性,甚至和谁打交道,和谁做朋友等等,都会考虑比家人和男友的观点和感受。
她在“为你好”的规劝之下安于被控制的生活,为了维持和谐,也学会了高度自控,这一切看上去都很好,直到她做了妈妈的那一天,面对比她权力更小的孩子,习惯了被控制的米兰达就将被控制等同于安全感,她拒绝面对现实生活的多样化挑战,坚持拿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来要求孩子,养育的过程不是互相挑战共同成长,而是她一边执着的处于被控制的状态中,一边执着的控制着儿子的行为和想法,甚至他的穿着,活动,交友。从儿子出生到上高中前,米兰达每天都对他的生活事无巨细,直到11年级的儿子陷入深度抑郁,寻求自杀,才是全家震荡之中来寻求心理治疗,才看到了孩子心理的痛苦和无望,原来根植于上一代人的自我压抑和对安全感的片面解读。
改变往往极其复杂和艰难,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无力让他们确信自己如果脱离控制,会无力招架未知的挑战,会被恐惧所打倒,于是只要生活的痛苦还不至于让他们完全彻底的无法忍受,他们大多会一边继续说服自己生活其实挺好的,不需要改变什么,一边在咨询室寻求暂时的解脱和宣泄。前面案例中的米兰达,就是自己深爱的孩子在成熟心理病症的痛苦时,才终于决定来面对自己通过被控制获得安全感的心理模式,陪同孩子经历了若干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自己和孩子重新体验真正的力量感,摆脱控制欲和被控制欲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