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地理等级考特训22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地理等级考特训22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
1.东北地区经纬度范围大致为120°E~135°E,40°N~53°N,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处于均衡状态
B.南部人口密度大于北部
C.人口重心移动速度逐渐减缓
D.北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2.东北地区人口的这种变化()
A.能缓解东北地区的人地矛盾
B.会使辽中南城市群留守儿童大量增加
C.会改变东北地区人口增长模式
D.不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2020·福建漳州质检]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3~5题。
3.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1991~1992年B.1997~1998年
C.2000~2001年D.2004~2005年
4.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增加城市经济活动
C.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D.缓解大气污染状况
5.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工资水平下降B.就业机会增加
C.经济水平降低D.产业结构调整
[高考经典]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7.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B.安徽
C.湖南D.河南
[全国卷Ⅱ]右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8~9题。
8.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9.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A.甲B.乙
C.丙D.丁
11.“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
材料二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8分)
(2)分析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13年人口净迁入的原因。(9分)
(3)说明服装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9分)
13.[2016·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看,人口重心整体向西南移动,结合图示经纬度范围可知,东北地区人口重心偏南,故人口密度南部应大于北部;该题反映了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处于不均衡状态,A错;人口重心移动速度忽快忽慢,没有逐渐减缓的趋势,C错;由图可知,北部人口数量可能呈减少趋势,D错。第2题,据图可知2003~2014年,东北地区人口重心整体向西南移动,这可能会增加东北地区西南部的人口压力,不利于缓解东北地区的人地矛盾,A错;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主要是因为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中、北部大量劳动力的迁入,中、北部地区留守儿童大量增加,B错;人口重心的移动不会影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因而也不会改变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C错;据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向西南部移动,东北地区中、北部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劳动力不足,不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答案:1.B 2.D
3~5.解析:第3题,图中两条曲线斜率在2000~2001年间最大,说明该时间段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第4题,外来暂住人口多数为就业而来,则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增加城市劳动力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从而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但会加大城市交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大气污染。第5题,图示2008~2009年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急剧下降,说明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离开该市。这可能是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产(企)业减少或外迁,从而导致原来在此类产(企)业就业人员失业而离开该市。
答案:3.C 4.B 5.D
6~7.解析: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7题,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
答案:6.D7.A
8~9.解析:第8题,迁出(入)人口=迁出(入)人口比重×人口总数。读图可知,贵州迁出人口比重略高于四川,但人口基数四川远大于贵州,故迁出人口数量应是四川多于贵州,A项错误;迁入人口比重上海大于广东,但人口基数广东远大于上海,故迁入人口数量广东多于上海,B项错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江苏、浙江相差不大,但人口的机械增长率浙江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两地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天津位于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D项错误。第9题,皖、赣、黔是人口迁出大省,且迁出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所以人口迁移加剧了这几个省区的老龄化进程,A项错误;沪、京、津是人口迁入区,且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故人口迁移延缓了这三个市的老龄化进程,B项正确;提高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C项错误;提高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
答案:8.C9.B
10~11.解析:第10题,容易吸引移民就业说明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图丙中工资比重较高,为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甲代表的工业部门为技术导向型产业,乙为动力导向型产业,丁为原料导向型产业。第11题,“移业就民”是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样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有利于加快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答案:10.C11.A
12.解析:第(1)问,从江苏经济水平高、医疗、教育、科研条件好,距离安徽近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原因应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传统观念等方面分析。第(3)问,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向中西部转移会带动劳动力的回流,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量减小,同时使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答案:(1)江苏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科研等条件好;位于东部沿海,气候适宜居住;与安徽相邻。
(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受传统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的影响。
(3)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导致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中西部地区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