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①上阕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明技巧)②如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两句用三个地名和两个 方位,交代了风景点,是远景、大景;“冷泉亭上旧曾 游”一句是近景、小景。(释运用)③这三句只标明地点, 没有具体描绘西山的景色有多美好,可以让读者驰骋想 象,添补出更多更美的景象。(析作用)
(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却是诗人精 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 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 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如张籍的《秋思》:“洛 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 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 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是指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 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典例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年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①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 ①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
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老,政治失意。②赌:与人竞赛。③花柳:借指欢场上的
歌舞技艺。 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歌者技艺的?
请简要赏析。 答案:①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技巧)②
词的上阕从正面描写了歌者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 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者受人追 捧的情景,(释运用)③表现了歌者的技艺高超。(析作用)
说明:(1)若题干中已明确表达技巧,“步骤一”可省 略;
(2)作答时“步骤二、步骤三”也可以合并,并且也 可以调换顺序。
考点一 修辞手法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 认修辞格,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此类考点所涉 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 设问、反问等,其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是 考查重点。
②“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a.前者用于写景诗中,后者多用于咏物诗中。 b.前者的“景”一般由多个物象构成;后者一般只 有一个物象,它是靠一个物象的众多方面构成“景象”。 c.前者的近义语是“情景交融”;后者的近义语是 “借物咏怀”,甚至是“象征”。 ③其他。 如问及情与景的关系,可回答寓(融)情于景、借景抒 情、融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乐景、以哀景 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等。
(三)正侧结合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 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 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 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 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在鉴赏正侧面 相结合的描写时,应当明确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 面描写。
3.(2014·全国卷Ⅱ)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 情的?请简要分析。
4.(2014·浙江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一、抒情方式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诗创作中运用 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 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考点二 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抒情、描写、 说明、议论等。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 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命题方式] 1.(2016·天津卷)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 2.(2015·浙江卷)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 度的差异。
答案:①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
征”)的手法。(明技巧)②诗人用林中的奇鸟——凤凰自喻 (或“象征诗人自己”),(释运用)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性和 远大的志向。(析作用)③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 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析作用)
二、描写方式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 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式一般有动静结合、虚实 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白描等。
答案:①这两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明技巧)②词 人愁肠满腹,在其听来,隔溪残漏传来的声响就好像人 发出的一声悲凄的哽咽声。(释运用)③通过描写悲凄的残 漏声,突出了词人愁绪的深重。(析作用)
2.托物言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 寄情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融于某种 具体的事物中,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
[典例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絮二阕(其二) 韩琦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这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①诗歌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
(明技巧)②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 蜂儿排队追逐。(释运用)③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 形象。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析作用)
(一)比喻
[典例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沧浪亭怀贯之①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②,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 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cóng):快乐。 这首诗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一)白描
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 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 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 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典例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酒泉子 潘 阆①
答案:韦诗:①比喻。(明技巧)②以烛喻月,写出了
月亮的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释运用)③渲染 了寂静的气氛,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无依。(析作用)
赵诗:①借代。(明技巧)②③借“晕”代月,并配以 “冷”字,(释运用)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析作用)“晕” 又预示天气变化,结构上引出下句,含蓄地道出内心的 孤独凄凉。(析作用)
答案:①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明技巧)②酒 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 桐。(释运用)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 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析作用)
(二)比拟
[典例 2]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 缴缠。一笑琅然。
(四)借代
[典例 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 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 赏析。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学案五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 使用的各种手法。主要体现在 4 个方面。
[温馨提示:请先自学本学案后的知识清单的相关内 容。]
(一)诗歌表达技巧四大分类
(二)表达技巧题解题“3 步骤” 虽然表达技巧分为 4 大类,每大类又分多种技巧, 但从高考及解题实际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需采 用“3 步骤”。
[典例 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 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请做简要分析。
[典例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亭柳·赠歌Fra Baidu bibliotek①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念 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 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 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 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
(五)双关
[典例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枝词①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 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 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晴”字意蕴丰富,请简析 它的双重意蕴。
答案:①“晴”和“情”谐音,使用了双关的手法, (明技巧)②表面上说晴雨的“晴”(晴朗),实际上说情感 的“情”(“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 语)。(释运用)③含蓄贴切地表现出抒情女主人公听到情郎 的歌声时所产生的疑虑不安、含羞、惊喜等微妙复杂的 情感。(析作用)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典例 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好事近 魏夫人①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 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 按②《凉州》时节。
[注] ①魏夫人:北宋女词人,襄阳人。②按:弹奏。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 凄咽”。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②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 伏似清秋。 白猿③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 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注] ①潘阆:宋初著名隐士、文人。②三竺:指杭 州飞来峰东南天竺山上的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寺。 ③白猿:相传晋代高僧慧理曾在灵隐畜养过一头白猿。
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词上阕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 用。
(三)夸张
[典例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 此诗为诗人 63 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 贬之前官至宰相。
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 年程”一句的妙处。
答案:①这一句使用夸张手法。(明技巧)②人不能像 鸟那样自由地快速地飞翔,可是即使是鸟儿,也要半年 才能飞到,极言自己离开京师之遥远。(释运用)③突出表 现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眷念之情,以及对回京之难的感 叹。(析作用)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 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①比拟、排比。(明技巧)②“诗豪与风雪争
先 ”“ 雪 片 与 风 鏖 战 ” , 用 “ 争 先 ”“ 鏖 战 ” 把 “ 诗 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 缠”将“诗”拟物,(释运用)③把抽象的“诗”具象化,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析作用)④“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 缠”构成排比句,(释运用)⑤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 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析作用)
考点三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 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比兴等。
特别说明:在前面“考点二 表达方式”中讲到的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正侧结合”等也可归入表 现手法中。
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 析。
答案:①直接抒情。(明技巧)②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
士们的心声,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释运用)③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克敌制胜的爱 国激情,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 神。(析作用)
(二)间接抒情
在分开讲解之前,须明确以下三点: ①借景抒情、寓(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它们并无本质的区分,差别极为细微,所以有些答 案常将“寓(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并列。 在实际考试中“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是等同 的,为保险起见,考生可将“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 一块点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