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材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专题

.一“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必修和选修教科书中的出处

化学1(必修)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 .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必修和选修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 1.1 在《化学1(必修)》中的呈现方式

《化学1(必修)》中“离子反应”一节包括“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两部分。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在初中“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在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之后,引入了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由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入;接着通过实验2-1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SO42-

与Ba2+

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然后通过实验2-2和4组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最后通过实验2-3总结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知识的呈现顺序为:酸碱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酸碱盐是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电解质(由于没有出现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其中的电解质仅指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1.2 在《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呈现方式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而分散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章。本章包括4节,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首先是通过实验3-1使学生明确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电离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通过水的离子积的导出,使学生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的理解,找到溶液发生酸碱性变化的本质。第三节“盐类的水解”,首先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发现”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一般规律;然后通过组织“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使学生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形成水解平衡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与问”栏目设置了“在认识水解反应原理的基础上,你对高中化学必修课中所学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无新的认识?”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成弱电解质”是离子反应发生的一个条件;最后通过“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分析了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原因及其利用。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首先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形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概念,然后通过

“思考与交流”和实验3-3、3-4、3-5,引导学生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相关理论。

其中,第一、二节是学生在《化学1(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离子反应”认识的基础,第三、四节能使学生认识到离子反应在生成弱电解质、生成沉淀等方面的特点或条件,但教科书除了在第三节通过“学与问”让学生体会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的条件以外,而没有出现其他明显的提示和说明。

知识的呈现顺序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密切相关→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其规律→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是盐类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弱酸或弱碱(→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弱电解质);难溶电解质存在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可表现为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弱电解质)。其中,括号内的知识在教科书中是隐性的。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课程标准中对学习要求 1 《化学1(必修)》中的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化学1”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下有关的内容标准是,“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结合《课程标准》对其他知识的要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在“化学1”中的要求是,知道电解质(仅指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2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要求

《课程标准》设置了6个选修模块,选修4是“化学反应原理”,其“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的内容标准如下表:

内容标准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仔细研读以上内容标准,其中没有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提出明确要求。但由于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之前有化学平衡的知识,在该主题中又有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所以此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知识已经在“化学1”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其中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应该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弱电解质,由于离子反应也可以达到化学平衡而不趋于完成,所以生成的沉淀和弱电解质可以不是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

3 《2007年高考新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中的要求

《2007年高考新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其中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有“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明确要求。由于“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