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仁礼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孔子“仁礼”思想
仁礼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也是儒家世代传承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思想中,仁存在于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也应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核心观念。仁在政治中是实行仁政,以爱民的思想来对待百姓。但是在春秋诸侯互相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是很难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尤其是不适合当时各诸侯王的需要。他们需要不断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兼并其他诸侯国,以达到扩充国土,在各诸侯中称霸的目的。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仁思想很难被各个统治者所接受并采纳
仁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是要求仁者爱人。他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每个人要把仁作为最高的信念。要求每个人要将仁具体贯彻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仁应该起着各种规则或原则的存在。子之于父,弟之于兄都应该有仁的不同体现和要求。如果将对于人民的仁的思想扩大,从家庭关系外延到君臣,君民关系来说要以对待父兄的仁,来对待自己的君主,则扩称为忠。但是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提倡要将仁的思想置于很高的地位甚至是高于自己生命的,我想恐怕在春秋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老百姓仍然会把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作自己最高的信念,而不是孔子所宣扬的仁思想。所以想要将仁的思想被整个社会所接纳,应该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民的接受水平和他们所能到达的道德思想标准。我个人认为仁的思想在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社会安定,
人民生活富足的年代才能被人民所广为接受。
再谈一谈孔子礼的思想。礼的提出早于孔子,但自孔子所发扬。中国人崇尚礼的思想,中国人也重视礼的教育。而孔子所提出的礼是广义的礼,在社会关系中他将礼与道德相等同起来。把礼当作约束人在社会上各种行为的准则以及道德标准。他要求人们的各种行为都要按照礼来进行,事事要符合礼的标准和要求。其实对于我们现在来说,道德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不断完善的,而人们的行为也越来越按照道德进行规范。在这一点上是与孔子的礼的思想是相吻合的。我个人始终认为,应该把道德中的精华提纳出来,其重要性要与法律所等同,对老百姓不断的进行道德教育,毕竟道德对人的约束在前,法律对人的惩罚在后。不过在孔子关于社会关系的礼思想中似乎有点刻板,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在条条框框中来做,基本上毫无变通的可能,这一点是很难被接受的,而且也是容易束缚人民的思想与创造性的,所以我认为对于孔子的礼应该用更加辩证的观点来对待。
孔子还提出在政治上实行礼治的观点。统治者对于人民的统治也要遵循礼的规范,以获得人民的尊重与服从。此观点的提出与民本思想在某些方面是具有相似之处的。对于人民而言,强暴的统治很难使他们从心理上服从,只有用更温和的态度和方式才能让他们从心理上服从国家的统治以及国家分配给他们的各项义务。
总之,我认为孔子仁礼思想的提出对于中国的政治、道德发展还是推动作用为多。其思想中的精华正在一代代传承着,不断的融入我们
整个民族灵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