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

合集下载

第七章 教学与教学过程-1

第七章 教学与教学过程-1
(学校的性质、教学的作用、学校工作实践决定)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 的中心工作,但不是唯一。
问题 :
怎样体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
时间上,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 内容上,以书本知识为主 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 活动开展上,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主
附加:教学的作用
(1)表现在它对学生知识、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所需 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教学及其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往往和教育通用,是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一 切含有传授和学习某种经验成分的活动。包括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所有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 当中,并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室和学校。 狭义的教学专指学校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 同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 师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 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 体力,培养能力,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及良好个性的教育活 动。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是紧
密相连、辩证统一的,不是割裂和条件。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 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转化上: (1)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从不知到知;
学性的学科内容,教育作用必然伴随而生。
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 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 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 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 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 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 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 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 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 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 夫。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 能力才有其价值……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设计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设计

其次,学生应理解教师。
再次,学生应尽最大努力使自己达到教师对其的各方面要求。
首先,学生应尊敬教师。
从学生方面看: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教学中的掌握知识目标
1
知识的概念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关于知识的定义:
3
“人类认识的结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05
教师学生平行主体论
06
教师学生复合主体论
01
02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教的主体性。
再次,不可把主客体地位上的差异转化为或者理解为道德或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同时也不能因为主张教师与学生在道德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而取消他们在主客体地位上的差异。
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去学习。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01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及其教学意义
02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
03
区别
04
一是侧重点不同
05
二是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
06
三是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
07
四是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教学的情感过程
什么是情感?
教学同时也是一个情感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
教学过程受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进行着各种情感活动;
教学过程产生各种情感的结果。

教育学_第七章_课程

教育学_第七章_课程

第七章课程人们一致认为,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形成、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以课程为主要媒介。

课程理论研究的是为学校教育提供哪些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和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内容,以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唐代孔颍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时说到:“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据考,这是我国“课程”一词最早的出处。

宋代朱熹在他的有关著述中多次用到“课程”一词,如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从我国古籍记载看,“课程”一词的含义,既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又包括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时间。

课程的这一含义影响深远,直到现今在人们的日常理解和一些教育学教科书中也还认为,课程即学科或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学科——狭义的课程。

在英语国家,“课程”一词对应的英文是“curriculum”,它的词根源自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其名词意为“跑道”(racecourse),隐喻“一段教育过程”①。

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所指的课程是教学科目之义。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课程理论研究由此迅速发展,人们对课程含义的认识逐步摆脱课程即为教学科目的狭隘范畴,开始将课程看作是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为指导的涉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体框架的极为广泛的概念,即课程与学科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

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括其他方面;它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为教材)的安排、进程、时限等,课程不应只局限于学科知识体系,还应包括情感、意志、技能体系。

据此,我们将课程的含义表述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制度
改革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前教育,入学年龄提前。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四岁到五岁的时候,他 们的智力、性格与体能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布卢姆1964年指出,在一个孩子不到五岁的时候,就 可以大致预见到他在以后的十三年中智力发展的状况。如果 说17岁为100,4岁为50%,其余30%在4-8岁,20%在8-17岁。
(3)、中等教育 我国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年限各为三
年,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 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我国已从法律上规定 将初中教育列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也就是 普及九年制的义务教育。
(4)、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高等专科教育(2-3年)、 本科教育(4-5年)和研究生教育(2-6年)。这也可 分为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教育三种。全日制主要 的是指正规的高等院校,它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 同等学历者。半日制和业余的主要是指夜大、函大、 电大、职大以及自学等,这些学校或通过考试择优 录取,或志愿报名参加学习,无年龄限制。我国高 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各类高级 专门人才。
第七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当前国内外学制改革的趋势
一、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制定的依据
(一 )教育制度的概念 1、概念
广义: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 施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设施: 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等等
(3)、现代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系统图
入学年龄
层次 年级
6
初等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
第七章 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 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 会的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 统,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 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 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 程
1.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 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1、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条件 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3、教育通过转化和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制定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教育学
第一节 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认识
2、教育万能论 英国的洛克的白板说。“我敢说我们日常
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 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 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 之故。” 法国的卢梭:“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 的形成由于教育。” 德国的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 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教育学
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 方面是密不可分的,身体的发展和健康状况影响着心理活 动及其发展,同样,身体的发展,也要受到认识、情感、 意向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
教育学
一、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认识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英国的高尔顿:“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 其受遗传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 决定一样。”
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
较大影响。
教育学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 影响的外部世界。
(1)环境制约人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2)环境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进程
思考:如何辨证地理解“近朱者赤,近墨 者黑”与“出污泥而不染”?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课程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课程

(四)改革的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八个方面:
①在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 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发展。 ③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 ④在课程编制上,强调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⑤在知识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 间的联系。 ⑥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⑦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 校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⑧在课程评价体制上,强调走向弹性多元的评价模式。
(三)改革的目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 养良好道德; 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 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七章 课程
第三节
课程编制
(一) 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 提出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学习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二)对泰勒原理的反思
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 (2)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 (3)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二)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 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 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活动课程具有四个特点: (1)主体性;(2)乡土性; (3)综合性;(4)经验性。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一)分科课程:也叫“科目课程”,“是根据 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 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 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二)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 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总称。

(多)鉴于大德育的思路,我们把德育的定义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简答)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进德育目标变革。

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第二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德育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教育学第七章教师与学生ppt课件

教育学第七章教师与学生ppt课件

说到心 里乐 于接 受
不管态 度怎 样, 接受
看情况
总是误解, 不愿意, 无所谓, 不乐于 总是讲 听不 接受 大道理 进去
18.4% 16% 60.5% 1.5%
3.3% 0.3%
34.4%
60.5%
5.1%
二、调查结论
▪ 总的来说,大部分教师是爱学生的 ▪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师爱或感
二、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人
1、具有主观能动性 2、具有各自的思想感情 3、具有独特的个性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2、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四、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组织关系) 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以师长自居,公平对待每 一个学生。师生之间能相互信任、平等对话与交流。 2)爱生尊师(心理关系)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尊敬信赖教师。 3)教学相长(工作关系) 教师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生勇于质疑问 难,具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
具体包括:
角色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育人与学习) 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长与学生)
认知关系:角色认同 心理关系
情感关系:爱(尊)生与爱(尊)师
二、师生关系的意义
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 力和创造性等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也影响着教师的自身成长。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
接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 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专职人员,即是我们所称的教师。

教育学第七章实践应用题

教育学第七章实践应用题

一、引言教育学第七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理论知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结合教育学第七章的知识,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二、教育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3)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1)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语文教材中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教育学第七章的知识,教师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精选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

(2)拓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储备。

(3)关注生活实际: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学科交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数学、历史、地理等。

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教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采用启发式教学教育学第七章强调教育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方法包括:(1)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的 特点和内容
(一)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的特点 1. 实践性 2. 技术性 3. 教育性 (二)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的内容 1. 现代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2. 现代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3. 服务性等第三产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4. 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5. 个体经营和参加市场竞争的知识和技能
(二)美育的任务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 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 的热爱和追求 3. 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美育的特征
1. 形象性。 2. 情感性。 三、美育的特征 3. 自由性。
教育目的功能
四、美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目的功能 (二) 社会美
四、美育的主要内容 (一) 自然美
(二)智育的任务
1.掌握知 (二)智育的任务
教育目的功能
2.形成技能 3.发展智能
第二节 体育与卫生
一、体育的含义 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体育亦称“体育运 动”。它足以锻炼身体、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 的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学校体育、群众 体育、竞技运动等力面构成。 狭义的体育主要是指学校体育。它是向学生传授 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锻 炼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的教育。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本节 主要就学校体育方面进行研究。
第四节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 育
一、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含义 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 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 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 面,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 劳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 它偏重于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技能、实际工作能力 的培养,属于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普通教 育为基础,其目标为培养各层次的技术人员、管 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城乡劳动者。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教育。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教育。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

但不能把两者等同。

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流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3、教学中教与学。

教学还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相紧密联系。

教学由教与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自学。

但是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

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概括:教学既包括教师直接的教和学生接受学习,有包括教师间接的教和学生发现学习。

)二、教学的意义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基础技能: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

教育学第七章教案

教育学第七章教案

标题:教育学第七章教案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过程,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和个性。

本文将针对教育学第七章的内容,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2. 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分析和评价不同教育模式的优缺点;4. 思考和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育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教育的定义和目的;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3. 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分析;4. 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学生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章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并分享意见和观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教育实例和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本章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引入阶段:- 介绍本章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并引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和思考。

- 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教育实例,引发学生对教育问题的讨论。

2. 探究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实践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探讨如何改进现有的教育模式和制度。

4. 总结阶段:- 对本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PPT课件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PPT课件

意义的活动
(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 究和创造为根本
2021/6/4
11
3、新的知识观
(1)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2)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新的学习观
(1)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2)新的学习离不开原有的经验 (3)社会性的互动能促进学生学习 (4)学习离不开真实的情境
2021/6/4
(3)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局限性: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易忽视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能动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1/6/4
4
2活动课程
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 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系列活动组成的课 程.
特点: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3)合理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1/6/4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2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 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 其可接受性
4.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基础上的课程理 论的历史传统的影响
2021/6/4
6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列入学校 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
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 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 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和干扰教育目 标的实现。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 “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标规范下的,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 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
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和思想品德获 得一定的发展。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 最有效的形式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 标的基本途径 学习生活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锻炼与 成长的平台。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三、现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变革
1、代表人物:杜威
教学过程理论:五步教学法 (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 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 各种假设、推断那种假设能解 决问题、经过假设获得结论) 特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 个人探索进行学习,能够发 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派 代表人物:凯洛夫 教学过程理论: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 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 巧,实践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 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实用主义教育忽视系 统知识的偏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高了学校的教 学水平。
一、古代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 1、孔子及儒家教学过程 公元前6世纪,孔子提出把“学””思””行”看作统一 的学习过程的思想,这是最早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 孟学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强调个人能动的去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学习过程。 2、苏格拉底教学过程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 盾,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真知。 3、昆体良教学过程 古罗马的昆体良提出了“摹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 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特点: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教育学第七章

教育学第七章


(二)教学的定义

(1)最广义的理解。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至生 活本身都是教学。
(2)广义的理解。是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目的、有领导,经常而 全面的影响。


(3)狭义的教学。是指教育的一部分和基本途径。它以传授和学习 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以此对学生的身心施行多方面的影响。这是 教学的主要特征。
就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质的其他特点。


3.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 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提出了教学中的情感 因素问题,并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 动力。这一学说,对传统教学本质观是一 个冲击。 4.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 。
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是60 年代在德国产生的。它的提出者是弗兰克 和库贝。他们认为,教学是一个对学生进 行行为控制与行为管理的过程。控制论与 信息论是分不开的,教学控制系统对学生 行为的控制过程也就是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认识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学生的认 识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表现 出不同的规律性。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 矛盾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教学认识 客体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一般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 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样一个序列过程。
四个阶段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彼

2.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
立,互相对立,而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一方面智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
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确保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是发挥教学的教育功 能的重要保证。 (二)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充分利用良好的班集体的教育力量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和思想水平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思维导图)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思维导图)

《教育学》第七章 德育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二、德育内容
1.政治素质
2.思想素质
3.道德素质
4.民主法制素质
5.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概念
二、德育过程的内容、矛盾和实质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口诀:知情意行长反复,内部矛盾多交往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
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
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
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
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三节 德育原则
口诀:
陶行知教导一连串学生积极守纪律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四、知行统一原则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八、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节 德育方法与途径
一、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二)榜样示范法
(三)实际锻炼法
(四)陶冶教育法
(五)道德修养法
(六)品德评价法
1.语言说服法
2.事实说服法
二、德育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员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最基本的途径
第五节 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二、体谅模式
三、社会模仿模式
四、价值澄清模式。

《教育学》第二版第七章课程(2024)

《教育学》第二版第七章课程(2024)
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政策、科技 进步、家庭背景、学校文化等。
20
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原则和方法
2024/1/29
建设原则
科学性、公正性、发展性、可操 作性。
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 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21
多元化、综合性评价体系构建
多元化评价
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多个方 面,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
德育与美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 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 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 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 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024/1/29
28
拓展延伸: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9
25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概述
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式
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平台开发等。
2024/1/29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势
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 教学;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保持与 传统教学手段的平衡。
2024/1/29
24
创新性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1 2
创新性教学方法定义
指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举例
包括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探究式 教学等。

2024版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程

2024版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程

多元评价
发展性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如考试、作业、 项目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 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024/1/30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有 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17
03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2024/1/30
18
经典案例剖析
01
案例一
芬兰教育改革
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 程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知识点详解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 疑难问题解答与讨论 • 复习巩固与拓展延伸 • 测试评估与反馈改进
2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2024/1/30
3
课程背景及意义
教育学重点第七章课程是教育学专业 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 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10
章节内容结构
2024/1/30
01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论
02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流派和实践
03
11
章节内容结构
01
第七章:德育与美育 2024/1/30
02
德育的内涵和意义
03
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04
德育与美育的实施和评价
12
02
知识点详解
2024/1/30
13
知识点一:课程理论基础
个性化教学策略
探讨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 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16
知识点四:课程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国外的课程改革
当今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的文件中。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 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 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中学逐步开设职业 技术课程。
1.定义:
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 和。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课外活动。 或者:为了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 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目的、范围、份量、进程的 总和,包括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 的全部内容。
狭义的课程指某门具体学科。
2.课程与学科、教材的关系 3.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微型课程
三、课程理论流派
1.纵向: • 人文主义课程论 • 泛智主义课程论 • 自然主义课程论 • 主知主义课程论 • 功利主义课程论 • 实用主义课程论 2.横向: 学科中心课程论与活动中心课程论;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 • • • • 要素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论 发展主义课程论 范例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新课程的结构
[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或基本内容)
改变课程任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 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国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 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 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 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 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相结合
(1)对课程目标的制约。 (2)对课程设置的 制约。(3)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个体发展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在:认识活动的需 要、价值定向活动的需要、操作活动的需要、社 会交往的需要、审美活动的需要、体力活动的需 要。 四、影响课程制定的因素
(1)对培养新的 劳动者和新的政 治继承人的需要; (2)对更新课程 内容的要求; (3)对课程设计 思想的影响
[2]校本课程的产生
源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课程编制者、课程实施者和 课程评价者之间的脱节而造成的弊端的反思。
[3]校本课程的性质 •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与国家课程相比,校 本课程在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 程评价方面呈 “三位一体”,体现了多样性。 • 显性的校本课程与隐性的校本课程 隐性 的校本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拓宽课程范围; 适应个别需要;发挥创新意识。
(1)相关课程:亦称“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 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如语文与历 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既保持 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又在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确定了相 关科目的科际联系点,使各科教材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2)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 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融合比关 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 (3)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 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把 物理、化学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综合成“综合自然科学”。 (4)核心课程:亦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 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 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 社会需求。决定课程发展的方向
(1)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 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 • 科学知识的进步 (2)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 与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基 • 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本是同步的。 (3)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 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 结构和形式都有显著影响 (4)科学知识的分类对学校的 课程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有 着重大的影响。
一、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
• 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主要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 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目的、任务、结构等。
• 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通过课程大纲或标准、教 科书或其它形式的教材而表现出来的。
• 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主要由教师进行,需要考 虑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已有基础、学习状态、教师的 自身条件、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等。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
活动课程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 理,重视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 ;
活动课程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 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 ;
我国对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1)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为理论 基础,而不是以主观主义经验论为理论基础。(2)坚持社 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即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按照 社会要求与学生需要相结合的准则,全面确定活动课程的 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有特 色的发展。 (3)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处于辅助地位。 (4)既有结构性,又有一定弹性。(5)既有灵活性,又 有一定计划性。
•微型课程(或“组件课程”)指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单
元(组件)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中心内容或主题。
二、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 学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 式。当代出现的“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 心课程” 。 • 活动课程:指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生活 课程。 •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 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 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 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 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 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 校本课程的类型
从两个维度来划分,一是 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 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二是学校教师参与 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个别教师、部分教师和全体 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 校本课程的基本特点
2.校本课程开发
[1]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 包括:学校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 长、社会等。 [2]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包括: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 课程组织、课今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 课程观念理性化 • 课程结构最优化 • 课程内容综合化 • 课程形式多样化 • 课程建设现代化
二、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开发
1.校本课程概述
[1]校本课程的概念
指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 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 科学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教 学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主要分布在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 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中,或任意选修课和兴 趣活动课程中。
第二节
第三节
课程编制和课程的表现形式
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概念
二、课程的类型
三、课程理论流派 四、影响课程确定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课程编制及结构(表现形式)
一、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 二、课程计划 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四、教科书
第三节 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 二、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复习思考题:
1、试述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校本课程的概念 2、试评述几种不同的课程理论 3、谈谈你对不同课程类型的看法 4、简述当今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正式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或“显性课程”)指为实
现一定教育目的而正式引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课外活动,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许多国家的课程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 布。
•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指不在课
程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教师有意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而是通过学校和班级的情 境对学生的知识、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 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所谓“学校和班级的 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 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导言
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核 心地位。因为课程不仅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 容来培养新一代的问题,体现一个国家对学校 的具体要求,而且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 力结构和个性结构。尤其当代科技迅猛发展和 面向21世纪,引起了人们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普 遍关心,课程的研究空前高涨。
第七章 课 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唐代孔颖达为《诗经· 小雅》 1918年,美国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 学者博比特的 作疏说:“教护课程,必君子 《课程》一书出 监之,乃得依法制”,此处 版,标志着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意思是以一定程式 作为一个独立的 来授事。 研究领域的诞生。 • 古代:我国始于唐宋期间;西方始于斯宾塞的书中。 宋,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国内和西方的代表性观点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