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犯罪学的发展历史
犯罪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犯罪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处理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统计学等。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及其相关问题,在当今社会,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因此犯罪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第一章犯罪学概论1.1 犯罪学的定义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处理等问题的学科。
1.2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犯罪行为、犯罪者、受害者、社会对犯罪的反应等方面。
1.3 犯罪学的发展历程犯罪学的研究历程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古典犯罪学、正统犯罪学、现代犯罪学等阶段。
1.4 犯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犯罪学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统计学等,与这些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渗透。
第二章犯罪现象及其类型2.1 犯罪现象的定义犯罪现象是指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的总和,包括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和未经法定程序认定的不法行为。
2.2 犯罪现象的表现形式犯罪现象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盗窃、抢劫、诈骗、贪污、贩毒、走私等。
2.3 犯罪现象的类型根据其表现形式和社会危害程度,犯罪现象可分为财产犯罪、暴力犯罪、黑社会犯罪、经济犯罪等类型。
2.4 犯罪现象的影响犯罪现象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整体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三章犯罪原因及其研究方法3.1 犯罪的原因犯罪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及文化环境、个体特征、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2 社会因素及其对犯罪的影响社会因素是犯罪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社会文化传统等,这些因素都对犯罪有一定的影响。
3.3 个体因素及其对犯罪的影响个体因素是犯罪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个体的性格、人格、家庭背景、同伴影响等,这些因素对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讲西方犯罪学●一、18启蒙运动产物,其诞生标志着人类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们本身的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
代表人物有边沁、费尔巴哈,以贝卡利亚最具代表性。
(一)犯罪原因思想主要论点:自由意志论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年龄(除精神病人外),都有认识和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完全是其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二)犯罪预防思想1. 法律控制论——外控只有依靠法律、遵守法律、并在执行法律中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预防犯罪。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2. 心理强制论——内控人能区分善恶、分清是非,在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的本性。
一个人知道实施犯罪可以得到快感,同时也知道实施犯罪后受到惩罚的痛苦,权衡利弊后,为免受痛苦可能放弃要实施的犯罪行为。
法律对犯罪行为处罚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实施犯罪所带来的快感,否则不能达到预防作用。
——费尔巴哈☆古典犯罪学家大多是刑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犯罪与刑罚;而实证犯罪学家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出发点则是犯罪人,试图从人的角度找到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以及预防人犯罪的对策。
●二、19(一)龙勃罗梭意大利犯罪学家,其代表作《犯罪人论》的出版标志着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被尊称为“犯罪学鼻祖”。
在犯罪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龙勃罗梭那么多地受到赞美与攻击。
在犯罪学史上,能与龙勃罗梭相提并论的人只有他的同胞、前辈——贝卡里亚。
1. 犯罪人类学理论(1)天生犯罪人理论龙勃罗梭对101名意大利人的头骨和1279名意大利罪犯的人体测量和相貌分析作了详细记录和认真对比,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生来犯罪人说。
A 犯罪者通过许多体格和心理的异常现象区别于非犯罪人。
B 犯罪人是人的变种,一种人类学类型,一种退化现象。
C 犯罪人是一种返祖现象,是蜕变到低级的原始人类型。
D 犯罪行为有遗传性,它从犯罪天赋中产生。
(2)犯罪人分类按犯罪人是否具有天生特质及主观恶性程度分为四种类型: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真正的犯罪人,主观恶性大;激情性犯罪人;偶发性犯罪人——不具有先天人体特征,主观恶性较小。
犯罪学---整理打印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1、1879年法国学者保罗.托皮纳尔首次提出犯罪学,1885 年意大利加罗法络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犯罪学广义的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索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2、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3、犯罪学研究对象的三个方面: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
4、犯罪现象是指再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
犯罪原因是指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现象。
犯罪对策包括打击犯罪、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
5、犯罪学的作用:认识犯罪;为制定完善刑事法律提供依据;为预防犯罪的时间提供理论依据;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
6、犯罪学的学科性质:犯罪学是以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并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现象及其原因,探索防控犯罪对策的一门综合行的社会科学。
7、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现场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和统计研究法。
8、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确定选题阶段、制定研究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对质料的处理、分析总结阶段、提出研究成果。
第二章犯罪学的发展历史1、贝卡利亚---,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犯罪学》,(罪刑相适应、及时性、必然性),边芯---学说核心是功利主义理论,英国,<道德与立法原则>、《刑罚原则》;关于古典学派犯罪学思想的总结:主张自由意志决定行为,强调犯罪的刑罚预防,任务其他手段也可以对减少犯罪发生作用。
2、龙勃罗梭---意大利,实证派犯罪学创始人,《犯罪人论》;菲利---意大利,犯罪三原因论(人类学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犯罪社会学》,犯罪饱和法则:犯罪的发生率受一定的法则支配。
3、现代犯罪学的研究概况:犯罪社会学居于主导地位;犯罪综合原因论成为犯罪原因理论的主流;广义犯罪学的观点成为犯罪学研究就的主流;犯罪学早期研究思路在衰落之后又有所复兴;犯罪被害人的研究扩展了犯罪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犯罪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日益密切。
《犯罪学教案》课件
《犯罪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犯罪学概述1.1 犯罪学的定义1.2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犯罪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4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犯罪现象及其规律2.1 犯罪现象的定义和特征2.2 犯罪现象的统计和分类2.3 犯罪规律的概念和类型2.4 犯罪现象的演变趋势和原因第三章:犯罪原因3.1 犯罪原因的概念和分类3.2 社会因素对犯罪的影响3.3 个体因素对犯罪的影响3.4 犯罪原因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第四章:犯罪心理学4.1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内容4.2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4.3 犯罪心理学的research methods 4.4 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第五章:犯罪预防与控制5.1 犯罪预防的概念和目标5.2 犯罪预防的策略和措施5.3 犯罪控制的概念和手段5.4 犯罪预防与控制的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第六章:犯罪类型与犯罪人6.1 犯罪类型的分类和特点6.2 常见犯罪类型的案例分析6.3 犯罪人的概念和分类6.4 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第七章:犯罪法律制度7.1 犯罪法律制度的概念和构成7.2 犯罪法律制度的原则和适用7.3 犯罪法律制度的主要法律文书7.4 犯罪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第八章:犯罪侦查与证据8.1 犯罪侦查的概念和程序8.2 犯罪侦查的方法和技巧8.3 证据的概念和法律要求8.4 证据的收集、固定和运用第九章:犯罪司法程序9.1 犯罪司法程序的概念和特点9.2 犯罪司法程序的主要阶段9.3 犯罪司法程序的法律规定9.4 犯罪司法程序的改革与完善第十章:犯罪被害人学10.1 犯罪被害人学的概念和内容10.2 犯罪被害人的特点和权益10.3 犯罪被害人援助的措施和机构10.4 犯罪被害人学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这是的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分别介绍了犯罪类型与犯罪人、犯罪法律制度、犯罪侦查与证据、犯罪司法程序以及犯罪被害人学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章节都包括了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际操作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犯罪学第二章
心理强制说以人为理性动物,又有自私的特性为基点。 心理强制说以人为理性动物,又有自私的特性为基点。心 理强制说强化人们对犯罪与刑罚必然相系的确信, 理强制说强化人们对犯罪与刑罚必然相系的确信,除对具体犯 罪立即执行刑罚之外,尤其重要的是以法律预先明确规定各种 罪立即执行刑罚之外, 犯罪及其犯罪后应受的刑罚处罚。由此, 犯罪及其犯罪后应受的刑罚处罚。由此,意欲犯罪者无论有何 犯罪趋向,都将面临着刑罚的威慑, 犯罪趋向,都将面临着刑罚的威慑,从而使刑罚的心理强制作 用得以充分发挥。 用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节
19世纪末的实证主义学派 19世纪末的实证主义学派
犯罪现象日趋严重, 犯罪现象日趋严重,表明以古典学派构建的刑法体系不能 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自然科学快速发展, 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自然科学快速发展,为人们认识犯罪现 象提供了科学方法。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开始出现。 象提供了科学方法。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开始出现。 代表人物主要有龙勃罗梭(Lombroso)、 )、菲利和加罗法 代表人物主要有龙勃罗梭(Lombroso)、菲利和加罗法 基本出发点:否定意志自由, 洛。基本出发点:否定意志自由,坚持犯罪为某些客观因素所 决定的决定论。生理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心理决定论。 决定的决定论。生理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心理决定论。
[参见陈兴良.刑法的启蒙[m].北京:法律出版社, 参见陈兴良.刑法的启蒙[m].北京:法律出版社, [m].北京 2003.p98 ]
“人是避免不快、追求快乐、权衡利弊之下进行活动的动 人是避免不快、追求快乐、 如果把刑罚作为犯罪的后果预先予以规定, 物,如果把刑罚作为犯罪的后果预先予以规定,实施犯罪时立 即执行法律上规定的刑罚,那么人们就会把不犯罪而产生的小 即执行法律上规定的刑罚, 的不快和因受刑罚而产生大的不快,合理地加以权衡, 的不快和因受刑罚而产生大的不快,合理地加以权衡,因为了 避免大的不快抑制小的不快而不去犯罪, 避免大的不快抑制小的不快而不去犯罪,就有必要在法律上预 先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先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犯罪学的历史与发展PPT学习教案
第11页/共29页
贝卡里亚及其犯罪学思想
贝卡利亚主张自由意志决定犯罪行为,应 当根据社会契约给予惩罚,他提出保证刑 法目的实现的著名的“刑罚三原则”对后 世有很大影响。
第12页/共29页
边沁及其犯罪学思想
边沁理论的核心是功利主义理论,认为人 的本性或人类的基本规律就是“避苦求 乐”,犯罪行为同样是因追求快乐和避免 痛苦而产生的,而刑罚最广泛、最适当的 目的就是预防犯罪。
第9页/共29页
第二节 犯罪学的创立与发展(Found&
Development of Criminology)
内容: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研究(Research of
Classical Criminology) 二、实证派犯罪学的创立和兴起(Found&
Uprising of Positivist criminology) 三、犯罪学的发展(Development of
第19页/共29页
三、犯罪学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Criminology (一)犯罪人类学派的进一步发展:格林
的犯罪人类学研究、胡顿的犯罪人类学研 究、其他相关的生物学研究。 (二)犯罪社会学派的进一步发展:李斯 特的犯罪社会学研究、塔尔德的犯罪社会 学研究、芝加哥学派的犯罪社会学研究。
第3页/共29页
苏格拉底Socrates
第4页/共29页
雅典卫城(苏格拉底受审与饮鸠 而死之地)
第5页/共29页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Plato& Aristotle)
第6页/共29页
封建神学统治时期的犯罪研究 (Feudalism Theology Period)
中世纪的欧洲,把犯罪视为对上帝意志的 违反,把犯罪原因归结为人与生俱来的、 源自于人类祖先的、被称为原罪的恶的意 志,而惩罚犯罪的残酷、恐怖的刑罚是彰 显法律惩罚作用的手段。
犯罪学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犯罪学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西方犯罪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派和当代犯罪学研究三个时期。
一、西方犯罪学的历史发展(一)18世纪古典犯罪学派1.(1)犯罪是违抗上帝的行为,神学色彩浓厚(2)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古典犯罪学派的产生。
西方对人类犯罪行为进行自然主义的探索开始,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类本身的因素来解释人的行为。
2.代表人物、代表作(1)贝卡利亚:1764年出版《论犯罪与刑罚》。
①主要内容A.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三大刑法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刑罚人类原则(虽然没有成为现在的原则,但是处处体现)。
B.呼吁废除刑讯逼供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
C.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刑法的报应观和威吓观,认为刑罚的目的是组织犯罪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再重蹈覆辙。
要实现刑罚的目的,应当遵循的三项原则:A.刑罚必然性;B.罪行相适应;C.刑法及时性。
(现行学说:预防作用)②贝卡利亚思想对西方刑法改革的作用:A.1768年奥地利废除死刑;B.1772年瑞典减死刑性条款;C.1776年后,美国大大改善了犯罪人的处遇条件;D.1810年法国制定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
(2)英国边沁的功利主义犯罪观①内容: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两种基本动力的驱使,即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是一切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②犯罪和惩罚的关系:A.社会对犯罪必须进行惩罚B.对犯罪者的惩罚是通过对其施加痛苦,以期受到惩治和教育C.犯罪人的内心存在着两种相互作用的动机(驱使犯罪和制止犯罪的动机)D.惩罚给予的损失应大于罪犯因犯罪而获得的利益③边沁在司法改革方面强调鉴于建筑设计(既有利于罪犯的悔改,又能体现对罪犯的人道待遇,还能威慑外面的公众)。
3.古典犯罪学派的重要思想(1)在解释犯罪原因方面,可以归纳为:①“自由意志论”是犯罪的一个主要论点,将犯罪更多地归因于个人理性的选择。
犯罪学主要知识点修订稿(二)
犯罪学主要知识点修订稿(二)引言概述: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及其原因、预防与控制的学科,对于理解犯罪现象以及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犯罪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犯罪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修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犯罪学的核心内容。
一、犯罪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 犯罪学的定义2.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3.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4. 犯罪学的发展历程4.1 早期的犯罪学理论4.2 现代犯罪学的兴起4.3 当代犯罪学的发展动向二、犯罪与社会结构1. 犯罪与社会结构的关系1.1 社会结构对犯罪的影响1.2 犯罪对社会结构的影响2. 社会结构的类型与犯罪率的关系2.1 经济结构与犯罪率的关系2.2 教育结构与犯罪率的关系2.3 文化结构与犯罪率的关系三、犯罪学的犯罪类型分类1. 普通犯罪与特殊犯罪的区别 1.1 普通犯罪的概念与特点1.2 特殊犯罪的概念与特点2. 犯罪的分类方法2.1 按犯罪对象分类2.2 按犯罪手段分类2.3 按犯罪目的分类四、犯罪学的犯罪心理学分析1.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1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1.2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主题2.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框架2.1 公共心理学理论2.2 犯罪心理学理论2.3 反社会心理学理论五、犯罪学的预防与治理策略1. 预防与治理的关系1.1 预防的概念与特点1.2 治理的概念与特点2. 犯罪预防的主要策略2.1 社会预防策略2.2 法律预防策略2.3 教育预防策略总结:通过修订本文,我们对犯罪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整理。
犯罪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犯罪现象以及预防和打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犯罪学的各个方面,以提高我们对犯罪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犯罪学章节知识点
犯罪学章节知识点概述总结第一章:犯罪学概述第一节: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1.1犯罪学的概念犯罪学就是研究犯罪现象的科学根据犯罪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的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的犯罪学之分狭义犯罪学:探索犯罪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部分是犯罪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和理论。
另一部分是犯罪原因研究和理论。
广义犯罪学:不仅包括对犯罪现象及其发生原因和规律的研究,还包括对控制和预防对策的研究。
1.2犯罪学的研究对象○1犯罪现象(犯罪学的研究是以犯罪现象为基础) 犯罪现象研究有两个视角:一是具体的犯罪事件(包括犯罪人、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对象、犯罪发生的时空条件及犯罪造成的后果)二是全部或部分犯罪事件的集合体。
○2犯罪原因 犯罪原因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思考方向展开:个体差异研究(假设一些人更容易实施犯罪) 社会结构/过程研究(假设某类社会环境产生较高的犯罪率)○3犯罪对策(犯罪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 犯罪对策:包括打击犯罪、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是指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和减少犯罪门性的综合措施犯罪预防和控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犯罪预测、犯罪预防战略、预防主体、预防体系和措施等方面。
研究程序:观察犯罪现象 分析犯罪原因 提出犯罪预防与控制为内容的对策建议1.3犯罪学的研究意义○1认识犯罪刑法学就是对犯罪和刑罚规律——进行概括的科学;刑法学研究犯罪是从规范的角度研究;刑法学研究犯罪是为其研究目的服务的,即如何正确适用法律。
不重视犯罪实际、不重视犯罪规律、原因。
犯罪学对犯罪现象本质和规律有着的理性科学的认识认识犯罪就是透过犯罪的表面现象,揭示犯罪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原因。
○2指导刑事政策(犯罪学为指导刑事政策提供依据)刑事政策是国家采取的治理和预防犯罪的对策。
刑事政策制定前提是对犯罪现象的科学认识;第二步制定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方阵、策略和方法,采用刑罚和一系列非刑罚处理措施,来达到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首先,犯罪学对犯罪的认识功能为刑事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犯罪学(第四版)ppt课件第2章
7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流派概述
二、犯罪人类学派
(二)龙罗梭的犯罪学理论
龙勃罗梭是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犯罪人类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由于他将现代科学 方法论引入犯罪学研究,对于现代犯罪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类学理论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生来犯罪人理论 2. 犯罪原因论 3. 犯罪人类型论 4. 犯罪对策论
8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流派概述
二、犯罪人类学派
(三)菲利的犯罪学理论
1. 犯罪原因三元论。犯罪原因三元论是指认为犯罪由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三类原因引起 的理论学说。菲利扩大有关犯罪原因的研究范围,将研究的领域从龙勃罗梭所强调的人类学因素扩展到自然和 社会方面,把犯罪看成是一种自然和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是菲利对犯罪学研究的最重要的 贡献之一。根据菲利的论述,犯罪原因包括三类因素:(1)人类学因素或个人因素。(2)自然因素。(3) 社会因素。菲利认为,一般而言,社会因素在犯罪的产生中起主要作用;犯罪是各类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各 类因素对具体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流派概述
一、古典犯罪学派
(二)古典犯罪学派的主要观点
1.基本原则。古典学派的思想和学说,深受启蒙哲学家的影响,其中包含了大量哲学性质的观点和术语; 特别是包含了下列基本原则。(1)理性原则。(2)享乐原则。(3)惩罚原则。(4)人权原则。(5)适当 程序原则。这些原则体现在古典学派的犯罪原因论、刑罚论和立法与司法等方面的论述之中,构成了古典学派 最基本的观点。
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犯罪学”一词是法国人类学家皮纳尔于1879年在其《人类学》中首次提出,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的代表作《犯罪学》问世。
此后犯罪学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
第一节犯罪学的概念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进行综合研究的事实性学科,它基于对犯罪现象原因和犯罪行为发生规律的理性认识,提出旨在预防、减少犯罪的对策和措施体系。
一、犯罪学的外延(一)菲利的犯罪学概念犯罪学的创始人之一,意大利学者菲利在1882年发表了其代表作——《犯罪社会学》。
(二)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概念以汉斯·格罗斯、格拉斯贝尔格及塞利格为代表的一批犯罪学家1、减法:不同意菲利将刑法学也包括在犯罪学之内的思想,并对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加以了认真研究。
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区别:事实和实体vs 规范2、加法:刑事侦查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均包括在犯罪学之中。
3、评价: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思想对后来西方犯罪学的研究及理论构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的观点,后世认同(2)犯罪学和监狱学合为一体的思想(三)美国经典学派的犯罪学概念美国经典学派的代表埃德温·H·萨瑟兰(Sutherland)和其学生唐纳德·R·克雷西(Cressey)提出了自己的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的科学。
划分出犯罪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刑法社会学、犯罪原因学及刑罚学。
(四)传统(狭义)犯罪学派的犯罪学概念传统的犯罪学派理论都承认犯罪学与刑法学及其他刑事科学是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学科,彼此不存在包容关系,并把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原因或主要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
第二节犯罪学中的犯罪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由于犯罪学发展的历史很短,历史上也缺乏犯罪学方面的理论积淀,因而现阶段人们对犯罪的概念,主要是从刑法学意义上去把握的。
问题:犯罪学上的犯罪是刑法规定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吗?犯罪学从事实(实体)层面来把握犯罪,而刑法学则着眼于规范(法律)层面把握犯罪。
犯罪学课件——第02章 犯罪学的思想渊源创立和发展
第四节 中国犯罪学的发展概况
一、旧中国犯罪学的发展状况(p41) 二、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状况 (一)初创时期(1978——1985年) (二)形成和发展时期(1986——至今) 在这个时期,新中国犯罪学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犯罪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2、犯罪学研究机构相继建立;1992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成立。 3、犯罪学研究成果丰硕; 4、犯罪学理论刊物相继问世,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创办了 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刊物; 5、犯罪学教学受到重视。 6、加入国际公约
第一节 犯罪学的思想渊源
一、犯罪学在政治哲学史中的思想来源 (一)西方历代思想家对犯罪问题的论述 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犯罪类型、中产阶级与犯罪 罗马帝国时期: 奥古斯丁:原罪说
2016年5月5日星期四 作者 辛 科
第一节 犯罪学的思想渊源
2016年5月5日星期四 作者 辛 科
第一节 犯罪学的思想渊源
二、犯罪学在刑事科学史中的思想来源 刑事科学尤其是法医学作为犯罪学的思想渊源, 其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法学这门“当为”科学领域中引入了 “存在科学”的原则。 (二)在以行为为本位的刑法学中引入了行为人 的观念。 早在2400年前,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古希腊医 学家希波克拉底在他那篇有名的誓言中就曾如此 宣告医学的宗旨: “我绝不坑害患者,决不对患者做坏事,我一心 想尽我所有的能力和判断力来救人。”
第二节 犯罪学的创立和发展
5 、刑罚的目的是防止罪犯再对社会进行侵害,
并预防其他人的危害社会行为,而不是对罪犯进 行报复; 6、应当限制并最终废除死刑; 7 、主张定罪量刑应严格按照法律的明文规定; 任何人在其罪行没有得到证明时,从法律上应认 为他是无罪的; 8、监禁应当广泛使用,但监狱里的生活费应提 高。
2023年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犯罪学”一词是法国人类学家皮纳尔于1879年在其《人类学》中初次提出, 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旳代表作《犯罪学》问世。
此后犯罪学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
第一节犯罪学旳概念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旳、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进行综合研究旳事实性学科, 它基于对犯罪现象原因和犯罪行为发生规律旳理性认识, 提出意在防止、减少犯罪旳对策和措施体系。
一、犯罪学旳外延(一)菲利旳犯罪学概念犯罪学旳创始人之一, 意大利学者菲利在1882年刊登了其代表作——《犯罪社会学》。
(二)奥地利学派旳犯罪学概念以汉斯·格罗斯、格拉斯贝尔格及塞利格为代表旳一批犯罪学家1.减法: 不一样意菲利将刑法学也包括在犯罪学之内旳思想, 并对刑法学与犯罪学旳区别加以了认真研究。
犯罪学和刑法学旳区别: 事实和实体vs 规范2.加法: 刑事侦查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均包括在犯罪学之中。
3、评价: 奥地利学派旳犯罪学思想对后来西方犯罪学旳研究及理论构架产生了较大旳影响。
(1)刑法学与犯罪学旳区别旳观点, 后世认同(2)犯罪学和监狱学合为一体旳思想(三)美国经典学派旳犯罪学概念美国经典学派旳代表埃德温·H·萨瑟兰(Sutherland)和其学生唐纳德·R·克雷西(Cressey)提出了自己旳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 研究作为社会现象旳犯罪旳科学。
划分出犯罪学旳三个分支学科: 刑法社会学、犯罪原因学及刑罚学。
(四)老式(狭义)犯罪学派旳犯罪学概念老式旳犯罪学派理论都承认犯罪学与刑法学及其他刑事科学是既亲密联络又互相独立旳学科, 彼此不存在包容关系, 并把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原因或重要是研究犯罪原因旳科学。
第二节犯罪学中旳犯罪一、问题旳提出在我国, 由于犯罪学发展旳历史很短, 历史上也缺乏犯罪学方面旳理论积淀, 因而现阶段人们对犯罪旳概念, 重要是从刑法学意义上去把握旳。
问题: 犯罪学上旳犯罪是刑法规定旳应当受到刑罚惩罚旳行为吗?犯罪学从事实(实体)层面来把握犯罪, 而刑法学则着眼于规范(法律)层面把握犯罪。
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犯罪学”一词是法国人类学家皮纳尔于1879年在其《人类学》中首次提出,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的代表作《犯罪学》问世。
此后犯罪学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
第一节犯罪学的概念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进行综合研究的事实性学科,它基于对犯罪现象原因和犯罪行为发生规律的理性认识,提出旨在预防、减少犯罪的对策和措施体系。
一、犯罪学的外延(一)菲利的犯罪学概念犯罪学的创始人之一,意大利学者菲利在1882年发表了其代表作——《犯罪社会学》。
(二)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概念以汉斯·格罗斯、格拉斯贝尔格及塞利格为代表的一批犯罪学家1、减法:不同意菲利将刑法学也包括在犯罪学之内的思想,并对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加以了认真研究。
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区别:事实和实体 vs 规范2、加法:刑事侦查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均包括在犯罪学之中。
3、评价: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思想对后来西方犯罪学的研究及理论构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的观点,后世认同(2)犯罪学和监狱学合为一体的思想(三)美国经典学派的犯罪学概念美国经典学派的代表埃德温·H·萨瑟兰(Sutherland)和其学生唐纳德·R·克雷西(Cressey)提出了自己的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的科学。
划分出犯罪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刑法社会学、犯罪原因学及刑罚学。
(四)传统(狭义)犯罪学派的犯罪学概念传统的犯罪学派理论都承认犯罪学与刑法学及其他刑事科学是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学科,彼此不存在包容关系,并把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原因或主要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
第二节犯罪学中的犯罪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由于犯罪学发展的历史很短,历史上也缺乏犯罪学方面的理论积淀,因而现阶段人们对犯罪的概念,主要是从刑法学意义上去把握的。
问题:犯罪学上的犯罪是刑法规定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吗?犯罪学从事实(实体)层面来把握犯罪,而刑法学则着眼于规范(法律)层面把握犯罪。
第二章 犯罪研究的历史
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荀子则主张“性恶说”。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改善) 也。”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善恶之争”。
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礼,规规矩矩的态度。 义,正正当当的行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别。 耻,切切实实的觉悟。
代表人物: 贝卡里亚(意) 边沁(英) 约翰· 霍华德(英) 康德(德) 黑格尔(德)
一、综述
一)研究路线 专注于犯罪行为,在确立了法定的个人刑事 责任的基础上,努力探求合理的刑罚原则和 政策,试图通过刑罚来影响和控制社会中的 犯罪现象。
二)确立的基本原则
1、理性原则 2、享乐原则 3、惩罚原则 4、人权原则 5、适当程序原则
三)犯罪对策论
1、刑罚个别化 最早提出刑罚个别化的学者是法国刑法学家 雷蒙·萨雷伊(1898年曾著书《刑罚个别 化》) 李斯特主张:通过刑罚个别化,充分发挥刑 罚的三种功能:威吓、矫治、除害 瞬间犯罪人 威吓 矫治 可以改善的状态犯罪人 除害(从社会中隔离) 不可改善的状态犯罪人
五)强调“严刑峻法”的思想 代表人物:(郑)子产(?-公元前522)、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 这一思想重要的有两点: 1、“刑不能去奸而赏不能止过者,必乱。民 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 2、“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 则无刑也。”
第二节
古典犯罪学的研究
典型表现:
1、犯罪的周期性波动 在每年的财产犯罪和人身犯罪的变动中,存 在着一种交替:当一类犯罪上升时,另一类 犯罪就下降。 2、犯罪的周期性增长 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发展 和变化,犯罪率趋于上升。
第二章犯罪学
一般认为,莫尔的著作《乌托邦》是犯罪社 会学的先驱,而观相学和颅相学家的思想则是 法精神病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先驱。 犯罪学作为研究社会犯罪现象、犯罪原因 及预防和治理犯罪的一门科学,是历代思想家 研究的结果。
一.国外历代思想家对犯罪问题的论述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到资本主 义的生产关系在欧洲确立,许多思 想家和哲学家的法律思想中,都有 过对犯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在西方犯罪学看来,从龙勃罗梭的 《犯罪人论》发表到加罗法洛《犯 罪学》的出版,标志着犯罪学作为 一门独立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的 诞生。
第三节 犯罪学的发展
犯罪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以后,主要是 在犯罪人类学、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 和犯罪社会学等方向上发展着,但是,作 为综合的犯罪学的发展却很缓慢,至今犯 罪学仍然不能算作是一个很成熟的学科。 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犯罪学发展的鼎盛 时期。在这个时期,犯罪学研究已经在许 多国家蓬勃发展起来。犯罪社会学、犯罪 心理学研究占据了犯罪学研究的主要领地, 而犯罪人类学研究则处于次要地位。
西方文化主张性恶论
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上帝造了人,但人具有自由意志,由此构成人的 尊严,即使人接受上帝的惩罚离开乐园过上尘 世的生活,但人又为肉体内生的欲望所累,在尘 世的生活中依旧会利用自由意志作恶。 原罪论在暗示人的自由意志时,也揭示了人性 的易堕落性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曾围绕正义的 问题,对法律应惩罚不正义行为进行过论述。他认为, 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手段,而不正义的行为是人的一种 恶性表现。 在一个人的品行中,具有“较善”和“较恶”两个部 分,如果“较善”的部分能控制“较恶”的部分而占 优势,就要受到赞扬;反之,就要受到责备。他还认 为,如果一个人的“较善”部分占优势,完全处于支 配地位,那么就有了正义,用不着法律。但是如果一 个人对其恶性放松控制,其兽行就会活跃起来,这时 就必须使用法律的力量,禁止人们不得放纵欲望。柏 拉图认为不良行为的根源是人的本性中的恶性。但同 时他也指出,不良的教育和不良的环境,也会促使人 的恶性占优势以致于使人作恶。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第一节:犯罪行为心理学早期发展史•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犯罪心理的根源“由邪恶幽灵引起”、“中了恶魔的结果”•苏格拉底:从人的面色和头形来推断善恶(面相)28•柏拉图的犯罪心理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8~公元前348)认为,人的灵魂中存在着善与恶两个方面,如果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灵魂中的善就能控制住其恶的部分,人就不会去犯罪,否则人就会犯罪。
•亚里士多德:头部形状与人的心智有关,犯罪者的头盖骨形状与正常人不同(颅相学),诸葛亮:魏延有反骨;许多犯罪的原因就在于人类邪恶的本性。
•近代,英国学者J.洛克“自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由意志的表现”,“犯罪也是一样,行为人对自己所发生行为要负责,法律要惩罚的就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法国学者孟德斯《论法的精神》犯罪人的精神有重大质变,“悖德狂”和“色情狂”是这种重大质变的结果和表现•人为了追求快乐、为了得到财物和肉体的享受才犯罪•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世界上第一本犯罪心理学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1889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性本能冲动是犯罪的根本原因•1936年,精神病学家W.希利和A.F.布朗纳通过对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提出“情绪障碍理论”•1939年,犯罪学家E.H.萨瑟兰出版《犯罪学原理》,提出“不同接触理论”•1940年,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出版《精神病质的人格》:具体分析了各种异常人格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上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二、我国犯罪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一)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1、强调后天习俗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作用•例:孟母三迁;西晋傅玄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2.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探讨犯罪心理的成因•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对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诸子百家“人性善恶”• A.告子的性无善恶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犯罪学第二讲
3、当代犯罪学派 (20世纪以后)
三、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萌芽时期) 1、贝卡利亚及其犯罪学思想 2、边沁的功利主义犯罪观 3、对古典犯罪学派的简要总结: (1)在解释犯罪原因时,将人的自由意志作为
一个主要因素,另外也注意分析社会原因; (2) 他们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并不多,但对犯 罪对策的研究却比较系统。贝卡利亚主张法律 控制论,而边沁、费尔巴哈等主张心理强制法。
(三)20世纪以后的犯罪社会学 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大体分为五类: 一是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周围因素的影响而
发生犯罪——社会化过程理论,以萨瑟兰的差别 交往理论为代表; 二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探讨犯罪原因,也就是研 究社会阶层的划分、社会群体的结构等对犯罪的 影响——社会结构理论,代表性的是亚文化理论; 三是社会冲突理论,代表性的是文化冲突理论; 四是社会反应理论,即从社会对犯罪的反应及评 价这一角度来研究犯罪,代表性的是标签理论; 五是社会控制理论,从如何控制人们不犯罪的角 度研究犯罪。
是一种社会现象,认为犯罪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都 是通过模仿这一人类基本的行为模式得以传播的, 即“模仿论”, 提出了模仿的三个法则:距离法则、方向法则、 嵌入法则,从三个法则中得出的结论是“个体是由 所处环境中被普遍认同的生活习俗塑造的”。 由此可见,他重视社会环境对犯罪的影响,认 为“除了犯罪人以外,所有的人都有罪。” 理论影响:模仿论后来对学习理论以及差别交往 理论等都产生了影响。
四、19世纪的实证犯罪学派与犯罪社会学派 (一)19世纪的实证犯罪学派 三个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罗, 并称“犯罪学三圣” 1、龙勃罗梭的生物犯罪学思想 (1)关于犯罪人的类型: ①天生犯罪人。这是其最有影响的犯罪学理论。 了解天生犯罪人的五种特征:身体的异常特征; 感觉和功能特征异常;心理异常;缺乏道德感; 其他表现 ②激情犯罪人③精神病犯罪人④偶然犯罪人
第二章 犯罪学的发展历史
(2)社会控制理论
• 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犯罪的可能,现代社 会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犯罪的机会,犯罪 学应当研究人们为什么不犯罪。
• 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各种社会控制的减弱有 联系
社会控制理论
• 与其他犯罪理论不同,社会控制理论假设所有的人都有犯 罪的动机和能力,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犯罪呢?是 社会控制的结果,换言之,是社会控制预防和阻止了人们 的犯罪。
• (3)犯罪行为主要是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学 习得到的。
• (4)犯罪行为的学习内容包括犯罪方法技巧、动机、 态度、理由等。
• (5)在犯罪动机和内驱力的形成方面,主要是从人 际接触中获得错误观念,即犯罪比不犯罪有利,使 违法心理战胜守法心理。
• (6)犯罪学习的结果随接触频率、时间长短、顺序、 强度的不同而异。在犯罪多发区,由于同犯罪分子 接触机会多,因此犯罪行为多是必然的。
(3)标签论
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社会定义的结果。 贝克尔被称为“与标定(labeling)”一词的联系最为密 切的人.标定一词首先出现在贝克尔的《局外人》一书中:
社会群众适用于特定的人,给他们 贴上局外人(outsider)的标签。根据这种观点,越轨行为 不是个人实施的行为的特性,而是别人将规则和制裁适用 于“犯罪人”的结果。越轨者是被成功地贴上了标签的人; 越轨行为是人们如此标定的行为。
和正直的道德观念——真正的犯罪 • 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属于自然犯罪范畴
之外的犯罪——非真正的犯罪 • 真正犯罪人:谋杀犯、暴力犯、财产犯、
风俗犯 • 2、全球性的刑事政策
• 实证 19末 人不具有自由意志,犯罪行为受个 人、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天生犯罪人论、犯 罪三元论、犯罪饱和法则 犯罪学三圣
▪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 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 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 与观念,并构成亚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的比较
• 一、历史背景与研究方法的差异 • 二、犯罪原因论的差异 • 三、刑事责任论的差异 • 四、刑罚裁量依据的差异 • 五、刑罚目的论的差异
三、当代西方犯罪学
当代西方犯罪学
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 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 当代西方犯罪生物学
• (一)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 • 1、社会结构理论 • (1)文化冲突理论 • (2)紧张理论 • (3)亚文化理论 • (4)社会生态学理论
• 1、天生犯罪人理论:
• 犯罪人类型:生来犯罪人、情犯罪人、精神病 犯罪人、偶然犯罪人
• 2、犯罪控制理论
• 处罚犯罪要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相一致, 要与不同类型的犯罪相适应
• 3、刑罚的目的不在报应而在防卫社会
• “刑罚,并不像在古典派犯罪学者和立法者 的主张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公共舆论所想象 的那样,是简单的犯罪万应灵药,它对犯 罪的威慑作用是有限的。因此,犯罪社会 学家自然应当在对犯罪及其自然起因的实 际研究中寻找其他社会防卫手段。”
•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内在控制 • 社会凝聚理论:社会凝聚力是人们不犯罪的主要原因,社
会凝聚由四个要素构成:联结感、大众性投入、常规活动 参与和信念
• 自我控制理论:低自我控制是犯罪的主要因素,低自我控 制的特征有着重眼前利益、缺乏坚韧和持续精神、对长期 规划缺乏兴趣、自我中心、缺乏对挫折的忍受力等。 低 自我控制来自幼年时期的管教。
•
紧张理论
• 犯罪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
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
愤的产物
亚文化理论
文化
•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 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 象。
• 亚文化是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 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龙氏对天生犯罪人的部分描述
• 他相信自己在罪犯身上看到了某些与野蛮人相同 的特征,并对天生犯罪人作了如下的描述:
• “下腿不发达、头盖甚小、前额后陷、前骨节过 伸、颅骨缝线关合过早、头盖过厚、额骨与颧骨 过大、凸额斜眶、皮肤过红、大耳、丛发、过于 敏捷、不知疲苦、触觉不灵、视觉过敏、伤愈极 速、情爱甚弱、淫念过早、两性不大分、怠惰、 易受激动、好赌博、饮酒、迷信等等。”
现代 20 理论繁盛时代。差别交往理论; 萨瑟兰、塞林
中 文化冲突理论等。
等。
塞林文化冲突理论认为:
刑法是主流文化行为规范的表现, 犯罪则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 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产物;由于下层 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相 冲突,所以,遵从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 群体的文化,就必然会产生违反刑法的 犯罪行为。
• 2、刑罚观:“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 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已犯下的罪 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 新侵害公民,并规戒其他人不要重蹈覆 辙。”
• 说明浓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表现。对罪犯 的处罚是有目的的。也不是要消除罪行。 也不是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而是 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有时会形成犯罪过度饱和现象。
犯罪人类型论
1、生来犯罪人:是本能型犯罪人。 2、精神病犯罪人 3、偶然犯罪人:是机会犯罪人。这是经受不住个人状
况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诱惑而犯罪的人。 4、激情犯罪人 5、习惯犯罪人
刑罚学说
• 1、刑事责任理论:主张社会责任。
2、刑罚措施: (1)不定期刑。行刑委员会 (2)强制赔偿。赔偿国家和受害人 (3)犯罪精神病院。收容犯了罪的精神病人。 (4)死刑
犯罪过度饱和
如果遇到饥荒年代、商业、财政及工 业危机等自然和社会灾害以及其他重大社 会事件时,社会环境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 不平衡的状态中,财产犯罪的波动幅度就 会大大增加。与人身犯罪有关的因素产生 急剧变动时,人身犯罪也会产生大幅度波 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短暂的“犯 罪过度饱和”现象。
犯罪饱和法则
犯罪三元论
• 犯罪三元论,是指认为犯罪是由人类学因素、自 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三类原因引起的理论学说。
1、人类学因素或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法律地位、职业、 居住地、社会阶级、训练和教育程度、器官与心理结构
2、自因素:种族、气候、土壤,昼夜、季节、气象、气 温等
3、社会因素:人口、移民、习俗和宗教、家庭、政 治、金融商业活动等。
• (3)犯罪行为主要是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学 习得到的。
• (4)犯罪行为的学习内容包括犯罪方法技巧、动机、 态度、理由等。
• (5)在犯罪动机和内驱力的形成方面,主要是从人 际接触中获得错误观念,即犯罪比不犯罪有利,使 违法心理战胜守法心理。
• (6)犯罪学习的结果随接触频率、时间长短、顺序、 强度的不同而异。在犯罪多发区,由于同犯罪分子 接触机会多,因此犯罪行为多是必然的。
犯罪预防论
思想基础
• 核心的犯罪预防学说是“刑罚替代措施”或“保安 措施”。
1、经济领域。如自由贸易、限制酒类消费等。
2、政治领域。协调政府和民众的愿望等。
3、科学领域。如防盗门等。
4、立法和行政领域。如遗嘱立法可以防止谋杀。
5、教育领域。道德和文化教育。
(三)加罗法洛的犯罪学思想
• 1、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 • 违反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怜悯
• 近代刑法学的诞生以1764年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
一书的出版为标志,也是他犯罪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 1、刑法的三大原则
• (1)罪行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2)罪行相适应原则:刑罚与罪行相适应; 提倡轻刑化
• (3)适用刑罚人道原则:与当时背景有关; 提出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
犯罪青少年
对中产阶级的价值 观持对立态度。结 成帮伙,一起进行 各种少年犯罪活动, 并在活动中形成不 同于中产阶级价值 体系的独特价值观 和行为方式。
•
社会生态学理论
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与 环境之间的关系
案例
• 郑民生杀人案
• 2、社会化过程理论
• (1)社会学习理论
•
萨瑟兰:差别交往论
用的刑罚
• 4、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5、刑罚不能由法官任意裁决
总结
• 古典犯罪学派的预防犯罪思想: • 一、法律控制论 • 二、心理强制论 • 三、报应刑论
古典 18
人是理性人,精于快乐痛苦的 计算而趋利避害。犯罪正是行 为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社 会要提高人犯罪的代价,降低 因犯罪获得的快乐。自由意志 论、心理强制论、报应刑论
• 菲利自己认为,这是从犯罪统计资料中得 出的“最重要的犯罪社会学结论”。
1、犯罪的周期性波动: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 化,犯罪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模式,在每年的财产 犯罪和人身犯罪的变动中存在着一种交替:当一类犯 罪上升时,另一类犯罪就下降。
2、犯罪的周期性增长: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的发展 和变化,犯罪率趋于上升,表现为周期性增长。如出生 率和移民入境等。
古典犯罪学派的主要观点:
• 一、基本原则 • 1、理性原则 • 2、享乐原则 • 3、惩罚原则 • 4、人权原则 • 5、适当程序原则
• 二、犯罪原因论 • 1、人性自私 • 2、意志自由 • 3、功利主义或享乐主义 • 三、刑罚学说 • 1、刑罚的根据 • 2、刑罚的标准 • 3、刑罚的作用
• 四、立法与司法问题 • 1、法律特别是刑法应简明扼要 • 2、法律要公布于众 • 3、法律必须要明确规定犯罪及对犯罪所适
贝卡利亚,边 泌,费尔巴哈 等。
• 二、实证犯罪学派
• (一)龙勃罗梭的犯罪学生物学思想
• 龙勃罗梭(Lombroso)是意大利精神病学家、 犯罪学家、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的创始人,代表 作《犯罪人论》。被誉为“犯罪学之父、意大利 学派之父”、犯罪学鼻祖。
• 基本思想是:认为的确存在一种生来就倾向于犯 罪的犯罪人类型,这种犯罪人由于隔代遗传、退 化等原因以其一系列体格、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 异常区别于非犯罪人。晚年对天生犯罪人理论有 所修正,认为犯罪原因也包括气候、谷物的价格、 性和婚姻的传统、刑法、社会结构、教会组织、 宗教信仰等因素。
• 转自:《陈兴良.基因的奴隶—龙勃罗梭论》
马家爵
邱兴华
靳如超—石家庄爆炸案 109人丧生
袭 警 案 犯 杨 佳
• (二)菲利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 恩里科·菲利(Enrico Ferri)1856-1929,
意大利社会学家,犯罪学家。代表作是 《犯罪社会学》。
• 菲利的犯罪学思想主要有: • 1、犯罪三元论 • 2、犯罪饱和法则 • 3、有关刑罚学说 • 4、犯罪预防论
▪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 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 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 与观念,并构成亚文化。
科恩(1918-)少年犯罪亚文化理论
认为:在下层阶级贫民中存在着一种少年犯罪亚文化 和少年犯罪亚文化群(帮伙),它们是下层阶级少 年为克服社会适应困难或地位挫折感而产生的群体 性反应;这些亚文化与中产阶级的文化相矛盾,遵 从这种帮伙亚文化必然导致越轨与犯罪行为。
动机 • (4)对犯罪惩罚的严厉程度与犯罪的诱发力成正
比例
边沁
• 犯罪学理论:功利主义理论,或称为 “幸福计算”理论。
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的功利主义原则。
“自然将人类 置于两个至高 无上的主宰— —痛苦与快 乐——的统治 之下。只有它 们两者才能够 指出我们应该 做什么,以及 决定我们将要 怎样做。”
(3)标签论
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社会定义的结果。 贝克尔被称为“与标定(labeling)”一词的联系最为密 切的人.标定一词首先出现在贝克尔的《局外人》一书中:
社会群众通过制定那些违背它们就会构成越轨行为的规则 来创造越轨行为,并且将那些规则适用于特定的人,给他们 贴上局外人(outsider)的标签。根据这种观点,越轨行为 不是个人实施的行为的特性,而是别人将规则和制裁适用 于“犯罪人”的结果。越轨者是被成功地贴上了标签的人; 越轨行为是人们如此标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