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折形状

合集下载

《折形状》PPT优质课件苏教版科学1

《折形状》PPT优质课件苏教版科学1


5.鉴于转基因食品,特别是主粮的安 全性研 究需要 一个漫 长的周 期,主 管部门 断不可 急于宣 布转基 因主粮 的安全 性。

6.由于不同转基因食品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课件:2.1 折形状PPT(20页)
二、.选择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课件:2.1折形状PPT(20页)
1、建桥梁用“工”字形钢材的原因是 (D )
A、只是为节约材料
B、四个边不容易折弯
C、增加了桥梁的厚度
D、既不容易折弯又节约材料和增加了厚度
2、细细的麦穗能够支撑得住比他重得多的麦穗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课件:2.1 折形状PPT(20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课件:2.1 折形状PPT(20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优秀课件:2.1 折形状PPT(20页)
一、我会填空 1、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_球_体__、_ 台_体__、_柱_体__、__锥_体_这4种基本的简单形 状组成。 2、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改变物体 的__形_状_,可以增大_承_受_力_。 3、_圆_柱_体_承受力最大,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 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布。而有边角的柱 形,它不能把加在上面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所 以,圆柱上的每一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能 承受比较大的力。

7..穿越浩瀚的银河,被月亮镶嵌的梦 ,具备 了无限 的属性 。自然 之子天 真而崇 高的想 象力是 对我们 神五、 神六的 理想设 计。当 我们通 过超越 自身而 实现人 类对月 的最好 抵达。 华夏人 几千年 的美好 向往, 终于与 多少代 人的热 烈渴望 有了一 个完美 的对称 。

《折形状》课件

《折形状》课件

05
折形状的未来发展
折纸艺术的未来发展
折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随 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审美观念 的改变,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折纸艺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未 来将有更多的学生接触并学习折纸艺 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折纸艺术将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更 多具有创意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满足 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折形状的分类
根据折叠方式的不同,折形状可以分 为自由折叠和规范折叠两大类。自由 折叠注重创意和个性,而规范折叠则 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技巧。
根据形状的不同,折形状可以分为几 何形状和抽象形状两大类。几何形状 包括三角形、正方形、六面体等,而 抽象形状则更加自由和创意。
03
折形状的几何属性
几何形状的属性
通过折纸作品,学生将理解几何形状 的变换和组合,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几 何思维能力。
02
折形状的基本概念
折纸艺术的历史
折纸艺术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折纸艺术在日本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日本传统工艺品之一,并逐渐传播到世界 各地。
面积
表示形状所占的空间大小。
周长
表示形状边界的长度。
维度
表示形状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折形状的几何属性
折叠角度
表示折形状在折叠过程中的角度 变化。
展开面积
表示折形状在展开后的面积大小。
折叠次数
表示折形状需要折叠的次数才能达 到目标形状。
折形状的几何变换
01
02
03
平移
将折形状在平面内移动一 定的距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折纸艺术将与更多的领域 结合,如机器人技术、可穿戴设备等

折纸100种方法

折纸100种方法

折纸100种方法
一、四边形
1.三角形:把纸一分为三,再折叠一个三角形
2.菱形:把纸对折,再折叠两个角,折叠后即为菱形
3.正方形:把纸对折,再折叠两条边,即可折成正方形
4.六边形:把纸一分为六,折叠后形成六边形
5.八边形:把纸一分为八,折叠后形成八边形
6.十二边形:把纸一分为十二,折叠后形成十二边形
二、多边形
1.五角星:把纸一分为五,然后折叠出五角星
2.六角星:把纸一分为六,然后折叠出六角星
3.八角星:把纸一分为八,然后折叠出八角星
4.十角星:把纸一分为十,然后折叠出十角星
5.十二角星:把纸一分为十二,然后折叠出十二角星
6.梯级星:把纸一分为五,然后形成梯级星
7.立体五角星:把纸一分为五,然后折叠立体五角星
三、折痕
1.三角折痕:把纸折成三角形,再用手指折叠两次
2.四角折痕:把纸折成四边形,再用手指折叠两次
3.六角折痕:把纸折成六边形,再用手指折叠三次
4.八角折痕:把纸折成八边形,再用手指折叠四次
5.十二角折痕:把纸折成十二边形
6.梯级折痕:把纸折成梯级,再用手指折叠三次。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折形状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折形状 苏教版
折形状
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
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
探究不同形状与承受力大小关系
探究不同形状与承受力大小关系
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 1.怎样把纸折成不同形状? • 2.为了公平起见,实验时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 3.怎样来比较不同纸筒的承受力的大小? • 4.放重物时应注意什么? • 5.怎样记录数据? • 6.小组分工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就被 粉笔灰 吸得一 干二净 。
• ……
纸筒形状
三角形 正方形 五边形 圆筒形
承受力(本)
预测
实际
探究不同形状与承受力大小关系
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和其 他形状的纸筒相比要大很多。
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 改变物体的承受力!
“鸟巢”
悉尼歌剧院
迪拜风帆酒店
国家大剧院
敬请指导!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历告诉 世人: 在困境 中,我 们可以 把好处 和坏处 对照起 来看, 并且从 中找到 一些东 西来宽 慰自己 。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小学科学苏教版《折形状》ppt课件1
折形状
注意事项:
1.纸筒要一样高,不能有的横折,有的 竖折。

苏教版小学科学《折形状》精美版1

苏教版小学科学《折形状》精美版1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展 的,如果 课堂活 动与学 生动脑 脱节,活 动与学 生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 养脱节 ,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么 这种课 堂活动 只能说 是一种 教学资 源的浪 费.
下面的物体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形状呢?
猜一猜:蛋壳能够承受的重量有多大?
北京火车站大厅
北京网球馆
中国大剧院 悉尼歌剧院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实验结果:
将你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到实验记录单中:
我们的发现:
圆柱形纸筒为什么顶得最多?
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 量都会均匀地分布,所以,圆柱上的每一 个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承受比较大 的力。
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把薄的材
料弯曲或折叠,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不相 同。
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形状:
1.三角形纸筒 2.四边形纸筒 3.六边形纸筒 4.圆柱形纸筒
你们认为这四种形状的纸筒谁的承受力最大呢? 你能把它们按承受力,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吗?
注意
1.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纸筒不能有折痕。 2.纸筒上重物要一致,书一本一本加。 3.书要轻拿轻放,以减少对纸筒的撞击力。 4.书重心要对准纸筒,不能手扶。 5.一个纸筒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6.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员将实验结果记录 下来,并想想你们发现了什么?

《折形状》教案

《折形状》教案

《折形状》教案教案:《折形状》教学目标:1. 了解折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通过折纸的方法制作不同的形状;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折纸纸张、剪刀等工具;2. 学生准备笔、尺子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折纸作品,鼓励学生猜测是如何制作的;2. 引导学生思考,折纸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折纸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形状。

二、讲解折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折纸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将纸张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形状;2. 教师示范折叠纸张的基本方法,如折叠直线、折叠角度等;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折纸的基本方法。

三、制作简单的折纸形状(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折纸形状,如折纸飞机、折纸船等;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自己动手制作折纸形状;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变形和改进。

四、制作复杂的折纸形状(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复杂的折纸形状,如折纸动物、折纸花等;2.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折纸形状进行制作;3. 学生可以借助图纸或者模板进行制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纸作品;2. 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3.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和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折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评价自己在折纸制作中的表现;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折纸形状,并写一篇作品心得;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截止时间和提交方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折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制作不同的折纸形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通过展示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折形状》——激发孩子创造性的教案设计

《折形状》——激发孩子创造性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与教学目标1.教学背景《折形状》是一款能够锻炼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游戏;它可以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图形中的对称性进行折叠,锻炼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对于对称和图形感知的敏感问题。

2.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介绍《折形状》游戏,在孩子中植入对“对称”概念的认识,激发孩子自主思考利用对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在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追求更高更强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1.对称概念的教学2.游戏规则的介绍与实践3.创造性思维的激发4.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授课形式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的方法,以游戏体验为主线,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知对称性的概念。

2.教学过程(1)游戏介绍-显示游戏基本画面。

-让孩子们一起互动讨论,根据游戏界面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

-强调游戏规则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激发孩子们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告诉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发挥,在不犯规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实现折叠。

(2)先学习基本形状-在图形板上,游戏引导孩子们学习最基本的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学生应当在图形中找到对称部位,并进行实践,了解对称性的概念。

(3)完成虚线图案的折叠-在屏幕上展示一个含有虚线折叠图案的图形画面。

然后引导学生在虚线部分进行折叠,将图案按照对称性完美展现。

-展示优秀的学生折叠作品,鼓励孩子们进行创新和自主思考,并总结出折叠技巧和注意事项。

(4)创造性实践-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图案,然后用折叠的方式来处理。

-每个学生需要通过折叠技巧将自己的图案完美的展现,让学生频繁进行实践,锻炼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展示优秀的作品,与其他学生分享折叠技巧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5)结束-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要点;-分享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学习到的感悟与体验;-为优秀的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鼓励孩子们在平常的游戏中勇于尝试与创新。

四、教学辅助1.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游戏画面和实践图片等。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PPT1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PPT1

新知讲解
同学们,你们能用一张A4复印纸 托起一块红砖吗?
试试把纸叠成不同 的形状来托起红砖。
新知讲解
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实验
1
准备A4复印纸。
2
将纸从长方形折成圆筒形、三角筒 形、正方形、六边形。
3
将折好的纸筒竖直放,用书本做重 物,比较它们的承受力。
3
轻轻将书本放在纸筒上,一点点加 书的重量,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它物料承受更大的重量。
用、美观为使用目的。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PPT1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PPT1
新知讲解
猜猜鸡蛋壳能承受多少本书 的重量。
试试用三只手指压破蛋壳, 能做到吗?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PPT1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PPT1
新知讲解
探究蛋壳的承重力
1
准备切好的蛋壳。
2
将四个蛋壳放在合适的位置。
新知讲解
球形
我们所见的物体形状大多是 由这种简单形状构成的
新知讲解 这种形状在生活中应用较少
台形
新知讲解
判断下面这些物体都是 由哪些形状构成的?
球体、柱体 椎体
椎体、球体、 柱体、台体
椎体、柱体
柱体、球体
椎体、球体
新知讲解
他们各自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呢?
对于自然界的生物来说,不同的形状使他们可 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于人类建造的物品来 说,不同的形状可以让他们既美观又稳固。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PPT1
1.折形状
科学苏教版 五年级下
导入新知
你能说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
新知讲解
大多数物体都是由柱体、锥体、台体、球 体4种简单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又可以被 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跟其他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折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改变形状,能够改变物体承受力;知道圆柱的承受力最大。

2.探究物体承受力的大小,总结出:柱状体承受力大小与棱的数量相关。

3.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制作纸筒时,细致、认真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纸、书、双面胶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我这里有一个小问题,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
2.这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我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让它竖起来?(折形状)
3.生说师随机演示,并说明是几棱柱。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不同形状柱体的承受水平。

二、做不同形状的柱形
想一下,要能比较出这些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这些纸筒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呢?(1.纸的质地、大小、高度相同;2.折的形状都是正的,如正三棱柱等。


(注意点:1.不要把纸筒弄皱;2.废纸放纸盒子中。


三、学生实验
1.学生做纸筒。

(1—5号组员分别作这五种纸筒,其余组员协助有困难的同学。


2.请小组预测一下:哪一种纸筒的承受力最大?为什么?并由组长将你们的预测结果填在记录表预测这个栏。

你认为哪个承受力最强,就填1,第二的就填2,清楚吗?
3.刚才各组的结论仅仅大家的预测罢了,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准确的呢?(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比一比,哪种形状上放的书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


4.请同学们想一想,做这个实验时有什么注意点吗?(板演:书不能放斜)
(1)应放相同的重物(书),要一本一本地放.
(2)纸筒要平放,并要放在书的中间。

(3)要使重物在纸筒上保持平衡后再松手。

(4)放到纸筒倒了为止,如果在某一个纸筒上放了5本书,塌下去了,那这个纸筒的承受力应是4本书,就在记录表的相对应位置写4。

(5)动作要小心但又要讲究速度,放薄的书。

5.学生实验。

(3-7号组员分别实行实验,1号组长负责纪录,2号组员协助其他组员。

注意:一个同学做完,另一个同学再接着做)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实验,好吗?
四、交流拓展
1.汇报实验结果并由组长板演,(先好的先板演)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正三棱柱承受的重物数量最少,随着棱柱边数的增多,承受的书本的数量也逐渐多了起来,圆柱承受的重物最多。

)(物体形状不同,承受力大小不同)
2.你知道为什么圆柱的承受力最大吗?
因为圆柱体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布,所以,圆柱上的每一个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能承受比较大的力。

而其它棱柱体都有角,不能把加在上面的重量均匀的分散开,所以每一个点承受的力都比较大,整体不能承受太大的力。

所以圆柱的承受力最大。

(拿着纸筒解释)
3.从这个结论中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仅仅凭预测是(不行的),应该通过(实验)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
1.折形状
纸筒形状不同承受力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