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60与腾讯QQ之争
360与QQ大战结局版
![360与QQ大战结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738bd9c8d376eeaeaa316f.png)
后续:360起诉QQ(2012年)
4月18日上午9点,中国首例互联网行业垄断诉讼案在广东 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次诉讼被认为是360公司对 2011年6月腾讯公司起诉其不正当竞争案的一次反击。 原告是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一腾讯科技(深圳) 有限公司、被告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本 次起诉中,原告360提出的诉讼请求包括判令两被告停止滥 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民事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停止 限定QQ软件用户不得和原告交易、在QQ软件中捆绑搭售 安全软件产品等行为,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15000 万元,以及赔礼道歉。
结局: 2010年11月10日下午 ,
腾讯与360已经兼容。
最终判 决 :年9月29日消息 9月29日下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 2011
布腾讯公司诉“360隐私保护器”侵权案的终审判决结果:北京奇 虎 、奇智软件以及三际无限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三公司停 止侵权;三家公司需要在本判决生效起30天内在360网站的首页 及《法制日报》上公开发表声明以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腾讯经 济损失40万元。
前言
根据官方数据,腾讯即时通讯服务的活跃账户数 达6.125亿。凭借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天然的客户端 资源,腾讯也逐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的诸多领域, 网络游戏、新闻门户、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影音、 播放等等,均抢下较大的市场优势,让人不得不感 叹腾讯的扩张力之大。 360公司于2006年7月推出主打互联网安全的 "360安全卫士"软件,不到一年即成为国内最大的 安全软件。据官方数据,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 覆盖了75%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成为国内第二 大桌面客户端软件。以该客户端为基础,360延伸 出免费杀毒软件、浏览器等产品,均获得了成功。
3Q大战产生的原因
![3Q大战产生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f267cf29e31433239689359.png)
3Q大战产生的原因1、利益冲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即腾讯和360的利益冲突。
(1)2010年9月26日,腾讯借QQ客户端强制推送QQ电脑管家,其作用与杀毒软件的功能类似,与360产生利益冲突,360希望QQ在没有出现正规的杀毒软件时就被封杀禁止进入这一领域。
(2)当时,360直指QQ软件窥探用户隐私——360在他们的论坛中发布了最新公告:直指QQ软件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如用户浏览器、下载、视频播放等用户隐私文件和数据,并发布了一个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
然后,腾讯做出大的回应——联合众多公司包括百度谴责360。
2、组织关系(1)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即腾讯和360的关系。
腾讯和360原本一个是聊天软件,一个是杀毒软件,两者是互补关系,可以产生互利共赢的效果。
但是由于两家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各自的业务都与对方产生了一些交集,组织关系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利益的冲突,导致不道德事件的发生。
(2)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应该保护客户的信息,不利用客户的信息来赚取利益。
引起这场3Q大战的原因之一就是360指责QQ软件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如用户浏览器、下载、视频播放等用户隐私文件和数据。
3、沟通(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腾讯和360没有做好应有的沟通,他们没有进行有效的谈判来解决问题,而是你争我斗,最后让客户的利益受损,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强烈干预下,才实现兼容,保障了用户的利益。
(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
在360指责QQ软件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腾讯没有对用户作出解释,而是直接采取行动对付360,导致3Q大战愈演愈烈。
4、中国企业缺乏商业道德意识从道德意识方面来看,腾讯和360都没有形成从用户角度来考虑问题的道德意识,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之争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缺乏从用户角度出发,真真切切为用户考虑的商业道德意识,也是这次3Q大战产生的原因之一。
360与QQ之战
![360与QQ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1d4a4f6a7e21af45b307a815.png)
五、名人推介——曼德拉
1、“我没有敌人”——世界记住曼德拉,不仅因为他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不仅是因为他的努力,南非最终以和平方式废除了长达46年的种族隔离制度,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位和蔼可亲甚至有些淘气的老人,总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所以,他能自豪地宣称:“我没有敌人”。“我没有敌人”,他在很多场合强调,“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曼德拉在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就开始思考,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就仍处在狱中。
评论摘选:1、感动来源于生活,生命力也来源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我们始终没有失去春天里的信念。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首歌里找到自己,赤子一样的执着是人们对于生活惟一不变的回报。在一首歌中,清贫不改乐观,迷茫不失自我;狂野不改豁达,流泪不失希望,于平凡生活中,更加贴近大地,永不失去向上的力量。人们对生活,体味最真实,感受最真实,没有自不量力的奢望,没有浮华虚无的追逐,有的是对快乐的追忆与希冀,有的是对生活平实的追求:“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谁不懂相濡以沫?谁不懂幸福生活?平凡如我辈,亦懂得上进的力量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伟大的作品所饱含的健康力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一首歌真实的演绎,真实的感染力,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中国有那么多农民工,“农民工已经形成中国社会一个极具特点和特色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最有生活基础,懂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经历着许多人不曾或不会经历的事情”,生活给予他们悲欢离合,生活也给予了他们创造幸福的力量。他们在贴近大地、拥抱生活时表现出的底层群众的旺盛生命力与野草般蓬勃的生气,让人震撼,让人启迪。——潇湘晨报晓宇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56e0aed630b1c59eeb553.png)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是指2010年中国两间大型软件公司奇虎公司和腾讯公司之间互相指责对方不正当竞争的事件。
2010年9月,奇虎针对腾讯QQ先后发布了360隐私保护器和360扣扣保镖,并称其可以保护QQ用户的隐私和网络安全。
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不能运行QQ软件。
《反垄断法》出台6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垄断案11月26日开庭。
诉讼双方为国内互联网行业举足轻重的两位大佬,腾讯和奇虎360。
事件同时牵涉到其他奇虎软件与同类软件的纷争,如360安全浏览器与傲游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之间、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与多家杀毒软件之间的纷争。
为此,金山、傲游、可牛、百度等软件公司11月5日联合召开发布会,抵制奇虎360并宣布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
之后政府介入此次争斗事件,责令腾讯停止不兼容行为、奇虎召回360扣扣保镖。
11月21日腾讯与奇虎两家公司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对网民的致歉信,也正式结束了此次纠纷事件。
2011年4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就腾讯起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作出一审判决,奇虎等三家公司赔偿腾讯公司人民币40万元。
2013年12月4日,腾讯和奇虎360再次在最高人民法院相见,这次不再是互联网反垄断案,而是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这也是3Q大战系列诉讼的最后一场。
据了解,此案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担任审判长;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副厅长王闯、资深法官王艳芳、朱理担任审判员等4位法官参与审理。
据了解,上一次最高人民法院5位法官出庭,还要追溯到2008年,由此细节也可以看出这一案件的分量。
(一)执法机构应当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在这个双方斗争过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执法部门介入调查,至少是没有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以至于纷争愈演愈烈,网民也从最初的“隔岸观火”走到“深受其害”,甚至于可能威胁网络公共安全。
然而,无论是《反垄断法》第三十八条: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六条: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等法律法规都对执法部门的职责作了规定。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1e799d9add88d0d233d46aa4.png)
3 Q 大战一、腾讯与360事件背景腾讯与360的竞争由来已久。
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推出QQ医生软件,到5月份升级成QQ电脑管家软件,新版软件涵盖了360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类似。
此举很快引发了360的激烈反应。
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 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并曝光QQ的行为,由此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当天,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至此,腾讯与360相继发布声明,拉锯战展开。
10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关联公司停止侵权。
当天,360声称腾讯起诉360是打击报复,对此360将反诉。
10月27日,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五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抵制360,随后腾讯QQ的在线用户马上接收到了关于此消息的弹窗报道,指引用户进入页面观看声明并参与评论。
当晚,360也终于按捺不住,以强制弹窗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回击声明,使得这场"口水战"升级为"弹窗战"。
10月29日,360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
当天,腾讯立即宣称扣扣保镖是违法的,可牛随后宣布称将推出"361特警"。
面对腾讯的"违法指责",360称其完全合法,且还能让QQ更安全。
11月3日: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0万。
11月3日18时,腾讯发布《至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
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其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且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的任何入口。
二、对于腾讯与360之争的浅析(一)、对各方观点的评析总结腾讯QQ是基于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客户端软件,奇虎360则是互联网安全服务客户端软件,作为国内目前应用规模最大的两家客户端软件,两者之间发生了一场全社会瞩目的技术道德纷争。
QQ VS 360事件全部经过
![QQ VS 360事件全部经过](https://img.taocdn.com/s3/m/3791bace0508763231121223.png)
QQ VS 360事件全部经过!学习经管类的更要好好学习360的老总如何巧妙打好舆论这张牌,现实生活中的MBA经典案例!(文章很长,部分转载,不喜慎入)前言:腾讯和360的大战其实半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在11月3日达到了极致。
在这里,我最想说的一句:不论360如何侵犯QQ,腾讯你都不该牺牲用户的权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流氓软件出生的360老总周鸿祎老谋深算,自然深知这一点,博得大众的同情,获取大量不明真相群众的支持(很讽刺的是周鸿伟是前著名流氓软件3721、现在却成了著名反流氓软件360老总)如果要把这场战斗放到MBA经典案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起个标题:TX,一个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腾讯你明明步步被360攻击,却不是受害者,这不能怪360,只能说自己的公关能力不行! -----------------------------------------------------------------------------------------------一、战斗时间线故事从今年春节开始。
1.QQ疑似扫描用户硬盘2010年5月25日。
有网友在其博客称腾讯QQ官方客户端会扫描用户的硬盘,并通过大量的截图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是不是360操控的行为,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360在9月推出的"360隐私保护器"与这位网友的发现有关,不管是360在幕后操作,至少让大多数认同或许并不存在的QQ隐私问题2、QQ管家开始威胁到3602010年5月31日。
腾讯将QQ医生升级至4.0版本,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其功能与360安全卫士越来越相似,对360的威胁越来越大。
3、《狗日的腾讯》2010年7月24日。
计算机世界刊发了封面文章《狗日的腾讯》,文章描述腾讯经常抄袭他人的创意,扼杀创业公司,是中国互联网的全民公敌。
这篇文章引起了业界的共鸣与强烈的反响。
没有证据表明360参与到这篇文章的制作之中,但是这篇文章为360后面的一系列行动做了很好的舆论导向,虽然360可能真的没有在背后推动《狗日的腾讯》。
网络巨头奇虎360和腾讯QQ之战事件起因与发展
![网络巨头奇虎360和腾讯QQ之战事件起因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14aacfa1c7aa00b52acb69.png)
网络巨头奇虎360和腾讯QQ之战事件起因与发展“360说腾讯流氓,腾讯说360色狼”。
时间进入11月,最近,奇虎360和腾讯QQ两方阵营的网络巨头之战,经历了近几个月的发展,已经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事态的发展会怎样,会对网民有什么样的影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把事件关键时间点搜集了一下,个人谈论了一些看法。
感兴趣的朋友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一、事态起因9月27日360推隐私保护器,称腾讯QQ“窥视用户隐私”。
9月28日腾讯发表文章,称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调查。
9月28日360称腾讯造谣,360已向公安局报案。
10月14日腾讯宣布已正式起诉360公司。
360称将提起反诉。
10月27日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共同发表《反对360不正当竞争联合声明》。
10月27日腾讯与360掀起“弹窗大战”。
10月29日360推出“扣扣保镖”,称该软件全面保护QQ用户。
10月29日针对360公司推出“扣扣保镖”一事,腾讯称将会追究360法律责任。
二、巨头交锋阵容对持腾讯一方:腾讯、百度、金山、傲游、可牛。
360一方:搜狐张朝阳发微博力挺360,盛大、酷狗、千橡等公司曲线帮助360来侧击腾讯。
PK:1QQ“抢滩”安全软件市场360成功短时间“围堵”注:这场恶战的种子其实早在年初就已埋下。
2010年春节后,腾讯开始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凭借其强大覆盖力,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的电脑,市场份额逼近40%。
但由于“QQ医生”尚不成熟,以及360提示阻止“QQ 医生”漏洞更新,360守阵成功,QQ“抢滩”安全软件市场遭遇挫折。
5月31日,腾讯将“QQ医生”升级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涵盖了360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极其类似。
有分析人士指出,“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
这招让360和金山措手不及。
360公司CEO周鸿祎接受采访称“腾讯应解决QQ内部安全问题”,但业界认为腾讯种种动作,是与360展开正面竞争的信号。
360,腾讯之争
![360,腾讯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547dbfeef8c75fbfc77db267.png)
360,腾讯之争一、始末缘由:9月27日:360安全卫士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目标直接瞄准QQ软件,360与腾讯在客户端领域再起冲突。
腾讯方面向搜狐IT回应称,媒体报道提及的“隐私扫描”内容,是对QQ安全功能的误解,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9月28日:腾讯在科技频道发布《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立案调查》一文,对此进行了反击。
随后,360也发布了一则公告,阐明开发360隐私保护器的原因以及技术原理,同时也对为何网友把记事本的文件名改成QQ .exe后,隐私保护器还会进行监测等问题进行了解释。
9月29日:快播公司发布声明称遭公安立案调查一文属于捏造事实,已经向深圳警方通报备案,并谴责诽谤行为。
9月30日:360隐私保护器发布第二版,新增对腾讯TM和MSN 监控。
360声明,腾讯网刊发虚假新闻有违新闻道德。
360致网民的一封信:用户隐私大过天。
腾讯晚间7点发布360隐私保护器真相。
10月1日:360再发声明,腾讯对QQ窥私解释纰漏百出10月11日:腾讯方面以QQ产品团队名义对外再发声明,称QQ被诬蔑窥视用户隐私,表示绝没有窥视隐私的行为。
10月13日:针对腾讯在11日晚间以QQ产品团队名义对外发布“QQ被诬蔑”的公告后,360今日再度发布声明,对此进行了回应,称QQ“安全模块”监督自己不能让全社会信服。
10月14日:针对360隐私保护器直接针对QQ,并在QQ用户中制造恐慌情绪,腾讯做出相关的回应。
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
法院已受理此案。
360随后提起反诉。
10月15日:互联网反垄断联盟秘书长姚克枫律师向搜狐IT表示,目前,已有超过200位网民要求起诉腾讯QQ侵犯隐私,下周该案将立案。
10月27日:金山、百度、腾讯等多家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企业共同发布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一起把矛头指向了免费杀毒软件的提供商360。
360与腾讯之争:“今天,你非常艰难的决定了吗?”
![360与腾讯之争:“今天,你非常艰难的决定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a66db75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4.png)
“今天,你非常艰难的决定了吗?”BUSINESS 商 界本栏目冠名: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战争”。
究其这场纷争,要细说那恐怕是说不清也道不明的。
大家都打着维护广大用户的利益,然而到了权利相争之时,暴露的则是双方的权益之心吧!腾讯和360开战无视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利益。
打着维护广大用户利益的幌子,显然已经不能再上台面了。
网上流传说,一个是流氓软件,一个是山寨版。
要说什么理大家恐怕都不相上下吧。
然而,腾讯伴随我们经历了从菜鸟到老鸟的飞跃。
而今天,腾讯市值已经逼近了300亿美元,超越ebay 成为了世界第三大互联网企业。
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互联网企业一股不可估量的势力。
对于360来说,免费的策略使得360突破了瑞星、金山的防线在杀毒市场上迅速成长,随着360安全卫士用户超过3亿,360的布局也从原来单一的木马查杀扩展到整个安全领域,并涉足浏览器、网站导航、下载等众多领域,但360始终将互联网安全视为其最重要的一颗棋子,自然不能容忍别人侵入。
而同样处于扩张和多样化经营的企鹅帝国——腾讯,凭借其强大的用户优势,完全可以将其安全管家短时间之内打造成另一个“360安全卫士”,很显然,这样的局面是360不愿意看到的。
正因如此,360才会主动出击,试图阻止腾讯进军互联网安全领域。
双方“开火”的导引索9月27日,360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360公司)发布了一款别有意味的新品——“隐私保护器”。
360公司总裁齐向东表示,该隐私保护器可让用户了解自己电脑中所装的客户端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并将那些侵权行为进行实时曝光。
打开“隐私保护器”,即弹出“建议打开QQ,五分钟内将会看到监测结果”的提示语。
“隐私保护器”还在左上角最显著的位置提示用户:腾讯QQ 运行后将自动监控,“建议你一直开着隐私保护器,实时进行监测”。
根据360公司一位员工称,某些客户端软件,会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如用户浏览历史、网银文件、下载信息、视频文件等。
腾讯 qq 与奇虎 360 大战事件
![腾讯 qq 与奇虎 360 大战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0ec983caaedd3382c4d36f.png)
新浪科技讯 11月3日下午消息,腾讯今日 向其用户发布消息称,将在装有360软件 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360 表示将保证和 QQ 同时正常使用,腾 讯方暂停 WEBQQ 使用,360宣布召回扣 扣保镖软件 请用户卸载。
腾讯 qq 与奇虎 360 大战事件
2010中秋节期间,QQ用户发现其使用的旧版QQ软 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众多 QQ用户对此不满的是安装过程中并未收到任何告知 信息,被诸多人士评价为一次“强行捆绑的0隐私保护器”,其针对的软件目前只有一 个即腾讯QQ。
“此次发布的360隐私保护器第一版,目前仅支持 用户投诉最多、覆盖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QQ(TM 暂不支持)。该软件为绿色软件,会默认安装在用户 电脑桌面,如需卸载只要将文件夹删除即
可。”360安全卫士表示。
10 月 14 日,腾讯正式起诉 360 不正当竞争,360 提起反诉。
10 月争,并号召同 业不与 360 发生任何形式的商业往来,360 随之通 过弹窗形式反击,掀 起两家弹窗大战。
(手动整理)360与腾讯的3Q大战经过
![(手动整理)360与腾讯的3Q大战经过](https://img.taocdn.com/s3/m/7c1fc256be23482fb4da4cd6.png)
3Q大战全程介绍开始交火2010年9月27日:360公司发布“360隐私保护器”软件,曝光了QQ涉嫌窥探用户隐私行为。
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2010年10月,腾讯QQ向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
360回应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最有权力监督。
14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关联公司停止侵权。
360声明称腾讯起诉360是打击报复,对此360将反诉。
28日:360公布QQ软件扫描用户硬盘“超级黑名单”证据,这个名单里共包含685款软件。
大战升级2010年10月29日:360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 用户的安全。
11月3日: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0万。
对于360与QQ之间的纠纷,腾讯发布公告,称在纠纷解决之前,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11月8日:360公司召回了360扣扣保镖软件,同时,腾讯公司也恢复了WEBQQ的登录,QQ和360也恢复了兼容。
2011年9月29日消息 9月29日下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布腾讯公司诉“360隐私保护器”侵权案的终审判决结果:北京奇虎、奇智软件以及三际无限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三公司停止侵权;三家公司需要在本判决生效起30天内在360网站的首页及《法制日报》上公开发表声明以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腾讯经济损失40万元。
2013年3月28日上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原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腾讯科技(深圳)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奇虎公司全部诉讼请求,腾讯公司不构成垄断。
据悉,这是国内首个在即时通讯领域对垄断行为作出认定的判决。
广东高院经审理后认为,由于原告对本案相关产品市场界定错误,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在相关产品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故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腾讯与360事件
![腾讯与360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e7110bba1aa8114431d93c.png)
2010年11月6日
腾讯新闻主题《360恶意劫持QQ事件》网页中刊登 了大量360负面新闻,并且弹窗给QQ用户。 360董事长周鸿祎对外发出一封名为“不得不说的话” 的公开信,追溯了腾讯和360之间的恩怨。信中周鸿 祎表示腾讯此前抄袭360安全卫士并强制推广的行为, 是欲置360于死地。这种“明目张胆地欺负人”,使 得360选择“必须得反抗”,并且回应了腾讯发布的 很多新闻是“抹黑”。
16
8/20/2012
14
8/20/2012
360的公关工作
8/20/2012
360的公关工作做得要好些。它 考虑到了广大网民的利益,在腾 讯发出不能兼容的通知时,推出 了WebQQ。而且在这次公关事件 中,360一直处在主动位置,它 对用户利益的考虑, 是人心所向。
8/20/2012
7
11月10日:360称QQ已与360全线产 品兼容。 同日,腾讯回应称仍有500万用户受 威胁。 11月21日,在工信部的干涉下两家公 司分别发出了一份道歉信,向广大用 户致歉。 至此这场纷争逐渐告一段落,3Q案 也将于11月25日开庭。
8/20/2012
8
案例分析
8/20/2012
8/20/2年9月27日
360发布了一款名为“360隐私 保护器”软件,主打的旗号就是 监测腾讯QQ如家快捷酒店“窥视” 用户隐私文件的行为!
8/20/2012 4
2010年11月3日
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个弹窗!!
8/20/2012 5
事件回顾
腾讯发布公告,称在纠纷解决之前,将在装有 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业内认 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 360发出公开信,保证360软件和QQ同时运行, 并称腾讯完全不顾及用户权益,要求向全国网 友道歉。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其官方网页 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已无法找到这 款产品的任何入口。
腾讯与360之争
![腾讯与360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8f1db54acf84b9d528ea7a03.png)
第六阶段
11月3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 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 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这是360与 腾讯一系列争执中,腾讯方面迄今为止最 激烈的行动。此举引发了业界震动,网友 愤怒,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 出二选一的选择。据360CEO周鸿祎称被迫 卸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
• 腾讯QQ和奇虎360是目前国内最 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 • 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 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 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 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 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其 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的策略,使 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 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 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
第三阶段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 “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 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 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 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 并提示用户"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 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引 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010年11月10日下午 ,在工信部等三部委 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
后续
• 腾讯与360的大战被称为是中国互联网 业界的一场“世纪大战”,受关注程 度之高,都足以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 留下深刻印记。腾讯与360之间的这场 交锋原本是以“保护用户隐私”为旗
• 在中国,“垄断”是经常被提及的字眼, 也为人们所熟悉。在中国市场,几乎每个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充斥着垄断, 比如通信、电力、铁路、航空运输、甚至 虚拟空间互联网。寡头垄断的市场形态, 对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而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360和QQ
![360和QQ](https://img.taocdn.com/s3/m/9c0a89ec0975f46527d3e1a5.png)
详解腾讯QQ和360之争一、公司成长解析(一)腾讯的发展:作为中国拥有用户数量最大的IT公司,腾讯在经营思路上的确非常成功,总结来说就是“三个一”:一条发展主线、一个经营模式、一种营销策略。
具体一点就是,牢牢把握阶级概念这个主线,强力推进扩张的经营理念。
任何一个用户申请QQ号码、玩QQ游戏、开QQ空间等都是免费的,为腾讯提供了巨量用户数的保证,这也是腾讯最大的资本,腾讯对此认识极为清醒,免费只是入门条件,进来以后你会发现你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增值服务都必须掏钱。
互联网日新月异,网民的喜好每一天都在变化,不进则退,必须不惜全力及时跟上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腾讯总是能紧紧跟在流行风潮的身后,迅速推出自己的模仿版,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三个一”是造就其成为中国互联网霸主的最根本原因。
(二)360的发展:360采取了不对用户进行强制操作,将所有选择权重新交还给用户,从而逐渐赢得了全国网民的心。
360安全卫士能占有80%左右的市场,离不开其对中国特色的市场分析:第一,他做得好,作为一款安全防护软件,他贴近中国市场;第二,安全卫士吸取了3721的教训,不强迫用户,还提供给用户一个选择机会;第三,360能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利益。
最主要就是免费,杀毒软件。
360不是一家小公司,但和腾讯比起来,他依然弱势。
但也正是这种弱势和亲民路线,使得他会获得大多数用户的支持二、冲突起源腾讯QQ与360之争,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之间的发展利益之争。
在此之前,360专做杀毒,腾讯则集中于做即时通信以及相关的附带产品,但随着两家在各自领域的发展,他们各自专长的发展空间都在减小,也就是说他们双方都需要进入新的领域进行发展才能满足双方企业对于利润增长的需求。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360开始做浏览器、隐私保护器…腾讯开始做QQ安全管家、安全管理…互联网时代,人们普遍惰性化,如果一个程序能完成的事情,自然懒得安装别家程序,免费的QQ电脑管家出现,虽然未必会瓜分掉360的现役用户,但会造成新用户的大量流失。
QQ vs360案例分析
![QQ vs360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c528d9ce2f0066f53322cd.png)
其他经济法律问题
互毁商誉 腾讯违反合同法
事件启示
企业应该以消费者为主要导向 创新才是新动力 企业要公平竞争 以免“三败俱伤” 和谐友好 以免“三败俱伤” 培养企业商业道德 国家应加强监管
一个艰难的决定~~~
1.蒙牛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用户胃里有伊利牛奶, 1.蒙牛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用户胃里有伊利牛奶,将自 蒙牛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动释放三聚氰胺。 动释放三聚氰胺。 2.中石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2.中石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用户汽车油箱里有中石 中石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将自动释放电火花。 油,将自动释放电火花。 3.广电总局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发现用户下载美剧, 3.广电总局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发现用户下载美剧,将自动 广电总局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转化成新闻联播。 转化成新闻联播。 4.康师傅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发现用户吃过统一, 4.康师傅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发现用户吃过统一,将自动转 康师傅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化成为钢丝球。 化成为钢丝球。
第五战:10月27日,由腾讯、金山、、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 第五战:10月2 360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 发布声明,要求主管机构对360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 。(群殴 群殴) 止。(群殴) 10月29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72 10月29日 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 公司推出一款名为 扣扣保镖 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 2000万 腾讯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 360扣扣保镖是 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腾讯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 第六战:11月 日下午,腾讯公司宣布将在装有360 360软件的所有电脑 第六战:11月3日下午,腾讯公司宣布将在装有360软件的所有电脑 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是今年10月以来360 QQ软件 10月以来360与腾讯两家软件公司之 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是今年10月以来360与腾讯两家软件公司之 间最为激烈的一次碰撞。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间最为激烈的一次碰撞。“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一举 超越“我爸是李刚”成为网络最热词。 360的CEO周鸿 周鸿祎 超越“我爸是李刚”成为网络最热词。据360的CEO周鸿祎称被迫卸 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 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 挟用户以卸360 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 。(挟用户以卸360 挟用户以卸360)
腾讯QQ和360之争始末
![腾讯QQ和360之争始末](https://img.taocdn.com/s3/m/3e7f9655312b3169a451a4b1.png)
实际上 客户端 内讧背后 说到底 是在 ” 抢人 ”。有分析人士称 ,表面上事件 因 “ 用 户隐私 —而起 , 双方均称各 自做法是 为了维 护用户上网安全和利益 但双方争执 的背后
是 数 以亿 计 的 杀 毒 软 件 和 网 络 安 全 市 场 。 ”
对此 ,有业内专家指 出,将 网民利益作 为斗争的筹码 ,是 自毁之举 。 互联网竞 争 应还 以服务 网民为前提 ,通 过提升 自己两者 形成 良性竞争 机制 .竞争最根本 的还是要依 靠产 品和服务 , 腾讯、 6 3 0这场纠纷 究竟谁 占上风最终还是要 由用户裁决。“该人 士坦言。
不要下载安装该软件。”
啊上 ■ 量 :
超过五成用户选择卸载 QQ
隐 私 战 “ 味 ” , 网 民不 愿 “ ” 代 表 变 被
伟
一
如果在 30 件与 Q 6软 Q载件之闻必须卸t一十 . 你食卸t j7 蠢
场原本被冠予 保护用户隐私”的互联网之争 却演变成引发民愤 。
你如何看待 ∞0与曩佩 之嚏的纠期 蕞 公 , 鲁纛 融 l 盏。 不寿蠢用户收盏 — 刀 饿 ・ 。
傲游 、可牛共 同发 表一份 《 反对 3 0不正 当竞争及加强行业 自律 的联合声 明》 .声称倡 6 导同行公平 竞争、呼 呼主 管机构介入 调查。随 即,3 0给 以反击 ,在一份 声明中披露腾 6 讯 偷偷扫描 用户硬盘 的最新证据—— “ 超级黑 名单”。1 0月 2 9目,双方拉锯 战进一 步 升级。3 0推出一款名为 扣扣保镖 ”的安全 工具 ,称该工具全面保护 O 6 O用户 的安全 , 包括阻止 QQ查 看用户 隐私 文件、防止木 马盗取 QQ帐号 以及给 Q Q加速 等功能。对此 . 腾讯方面再次申明“ 使用非法外挂会威胁用户账号及虚拟财产 安全 . 广大用户提 高警惕 请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23147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d.png)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2010年爆发的“3Q大战”可谓中国互联网界的一场运动,永远记录在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
一“3Q大战”历程“3Q大战”中的“3”指奇虎公司的360,“Q”指腾讯公司的QQ。
360和QQ都是免费提供客户端的下载和安装,基本上都是免费提供产品和服务,在网民中有不错的口碑。
然而,从2010年9月底开始,两者却发生了一场异常激烈的纠纷,因争斗激烈、场面恢弘而被“誉为”“3Q大战”。
这场“战争”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起。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隐私保护器,称QQ涉嫌扫描网民电脑隐私文件,腾讯矢口否认。
之前中秋(9月22日)期间,腾讯曾借QQ客户端,强制推送QQ电脑管家,通过后台静默安装的方式,强行装到用户电脑。
10月14日,腾讯起诉360不正当竞争。
10月27日,金山、百度、可牛等5家公司联合发布“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旨在“揭露360的种种恶行,表达坚决反对360不正当竞争的行径”。
第二阶段:争斗。
2010年10月29日,360推出扣扣保镖,具有防止QQ扫描本地文件、拦截QQ弹窗广告、过滤QQ聊天窗口的广告,以及禁用QQ相关软件插件等功能。
当日,腾讯称扣扣保镖为非法外挂,将追究法律责任。
11月2日,360宣布将扣扣保镖源代码交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检测。
11月3日下午6时,腾讯发布《致QQ用户的一封信》,宣布“我们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停止运行QQ软件”。
用户哗然,事件急遽升温。
第三阶段:高潮。
针对QQ的公开信,360发严正声明进行声讨。
2010年11月3日晚,360发布360版Web QQ客户端,然而,客户端推出不到半小时即被腾讯关闭端口而不能访问。
当晚9点,360对扣扣保镖做下线处理,但是360隐私保护器仍可下载。
晚11点,腾讯公布三项和解条件,第一条为“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恶意污蔑腾讯的隐私保护器的卸载”。
腾讯与360纷争之我见(5篇)
![腾讯与360纷争之我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87394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b.png)
腾讯与360纷争之我见(5篇)第一篇:腾讯与360纷争之我见腾讯与360纷争之我见关键词:腾讯QQ,奇虎360,商战。
绪论不久前一度沸沸扬扬的腾讯与360之争渐渐冷却收场,而我们中许多人作为一个用户也小程度地参与其中。
但更大程度上,也许只是作为一名观众,从始至终,缺少了一份思索。
当电子商务课上旧事重提乃至百家争鸣之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余,也唤醒了我的许多思考。
我想这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场闹剧——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以网络为战场、暗流汹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细细回味、审视、思考之后,我想我们将看得更透彻,而这份洞察力、智慧与思索,也正是我们在这门课程中最宝贵的所得。
盈利模式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要透彻地分析这场商战风云,我想对交战双方首先应该有所了解。
而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家公司的介绍早已无须赘述。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场商战,所有一切的本质都归于利益之争。
无论是腾讯或者奇虎,绝非慈善公司,只有在双方利益冲突或是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爆发这一矛盾。
因此,我认为首先应该看清他们各自的盈利模式。
腾讯的盈利模式目前腾讯QQ拥有的用户数已经过六亿大关,这从QQ号延伸至十位数便可见一斑。
作为这庞大用户群体中的一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切身感受,我认为腾讯的盈利途径大约有以下三种:一、针对QQ用户推出各项服务。
年轻一代无疑是QQ的最大用户群体,他们对新事物与潮流的喜爱以及个性的彰显欲望使得手机QQ、QQ秀、QQ会员等服务得以推广。
其中与电信的合作使得手机QQ以及各种下载服务为腾讯带来巨大收益,而QQ会员、QQ秀、以及针对QQ空间等的各种收费钻石服务同样在腾讯收入中占了巨大份额。
二、利用QQ庞大用户群体的优势扩大经营领域。
从一开始一款免费的即时通讯软件,到现在渗透到与网络有关的许多领域,我想,QQ庞大的用户群体是腾讯最大的优势。
比如对我自己而言,如果我选择了一款QQ代理的游戏,我只需要熟记于心的QQ 号与密码便可登陆,这小小的便利扩展到六亿用户群体,便是一项巨大的商机。
谁动了谁的奶酪——QQ与360之争的经过以及结果分析
![谁动了谁的奶酪——QQ与360之争的经过以及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a0edd910661ed9ac51f37b.png)
事件经过
9月27日,360发布"隐私保护器",提示用户QQ在未经用户 第一 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 阶段 10月14日,针对360隐私保护器曝光QQ偷窥用户隐私事件,
腾讯正式宣布起诉360不正当竞争。 针对腾讯起诉,360表示将提起反诉。
11月3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 第二 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被迫卸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千万。 阶段 晚上9点左右,360公司对此发表回应“保证360和QQ同时
Page 15
数据统计
腾讯损失
品牌价值受损
n 腾讯与360交恶之后,陆续采取了众多强硬的措施来对抗 360,令用户大感失望。甚至有腾讯高管也公开直言,其 亲戚朋友也对腾讯的行为感到愤怒。
n 对于腾讯品牌价值的减损,是无法估算的。
Page 16
第三篇 分析
战争本质
利益纷争
曾有一个基本逻辑似乎得到不少 人的认同,那就是,用户的隐私权受 到侵害了,现在没人管,360行侠仗 义,为民请命,揭露行业黑幕,讨伐 侵害企业,扮演了一个悲情英雄的角 色,似乎确实是赚到了一些同情、支 持和眼球,也引发了用户维权的紧迫 意识。
运行”,随后360公司"扣扣保镖"软件在其官网悄然下线。
第三 阶段
Page 6
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和公安部已经介入此事,4日分别找到两 家公司问询。
11月5日上午,政府部门已经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 双方不再纷争。360方面也在此形势下宣布召回“扣扣保镖” 软件。
交火过程
9月27日:360公司发布“360隐私保护器”软件,曝光了 QQ涉嫌窥探用户隐私行为。 9月27日: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 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9月28日:腾讯科技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360浏览器 涉嫌借色情推广已被调查。 9月28日:360否认浏览器涉嫌色情报道,称腾讯 报道“造谣”,已向公安局报案。
“关于QQ与360之争的行为认定等问题研讨会”综述
![“关于QQ与360之争的行为认定等问题研讨会”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78c3777284ac850ac024224.png)
“关于QQ与360之争的行为认定等问题研讨会”综述“关于QQ与360之争的行为认定等问题研讨会”综述作者:竞争与反垄断法律专业委员会会议概况竞争与反垄断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12月2日下午2点至4点30分,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综合楼408室,召开了“关于QQ与360之争的行为认定等问题研讨会”,会议除委员会委员外,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律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知识产权报、点睛网、中国经营报、方园杂志社的记者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部分法学教授等10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有近30人参加。
会议主要内容第一阶段为主要律师发言,由主任张黎律师主持。
张黎律师介绍了事件的整体脉络并将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的QQ和360的纷争划分为3个阶段,并提出相对应的问题,供大家讨论:第一阶段:首先是9月份360推出隐私保护器,发现QQ窥探用户隐私,QQ声称为对其安全模块的误解。
双方针锋相对,发表了一系列的声明,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同时需要注意,11月24日,腾讯推出QQ管家,通过对安装使用QQ 管家提升QQ等级的奖励方式要求用户使用该软件,有打压360之嫌,这个行为是否涉嫌“捆绑”客户?其间,对于兼容问题,张黎律师认为关于软件兼容与否是技术领域的问题,应放到技术范畴来讨论,技术没有对错,只有好坏。
关键看使用技术的人的具体行为所期待的预期结果和已经造成的结果是什么。
律师从专业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应当摒弃表面性符号用词,以防形成误导。
整个事件是公众利益、消费者权益和企业私权的平衡点问题。
甄庆贵律师通过列举的形式对整个事件中可能涉及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供各位律师讨论。
首先,关于腾讯公司市场支配地位以及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了分析。
第一、腾讯的市场支配地位,甄律师认为对腾讯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涉及反垄断法中民事诉讼证据的问题。
甄律师提供了腾讯自己宣称以及第三方机构报告的腾讯市场占有率的数据。
根据藤讯发布的相关信息以及社会调查机构发布的信息显示,腾讯在即时通讯市场的份额相当高,达到二分之一以上,按照反垄断法,可以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仍取决于腾讯公司是否能够提出相反的证据证明其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因为构成市场支配地位,按反垄断法的规定,市场占有率并非唯一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360与腾讯QQ之争
ZZ)360公告:已做好准备保证和QQ同时正常使用来源:曹悦的日志
360公告:已做好准备保证和QQ同时正常使用
【TechWeb消息】11月3日消息,针对腾讯发布的“装有360软件的电脑停止运行QQ”公告,360公司公告表示:“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保证大家能够继续同时正常使用QQ和360软件,相应措施将尽快推出,请大家稍候。
”
360称,腾讯的做法是置6亿QQ用户安危和利益于全然不顾的暴行。
就此,360公司严正声明如下:
一、腾讯的意图,是以不能使用QQ为要挟,强迫QQ用户卸载360系列软件。
原因是“360隐私保护器”曝光了QQ涉嫌偷窥用户隐私的行为,而360新推出的“扣扣保镖”可以保护QQ用户安全,阻止QQ偷窥用户隐私,因此遭到腾讯恶意报复。
腾讯的动机只有一个:坚持强行扫描用户硬盘,绑架和劫持用户,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保险箱、360安全浏览器等软件覆盖了中国90%以上的网民,腾讯公司强迫用户卸载360软件,将严重威胁网民安全,和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安危。
我们已向监管部门汇报,国家将对腾讯危害网民安全的行为进行紧急干预,请大家耐心等待。
三、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保证大家能够继续同时正常使用QQ和360软件,相应措施将尽快推出,请大家稍候。
360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日
关于360与腾讯QQ之争IT人士的看法(转)来源:王逍遥的日志
近日360与腾讯之争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但广大网友可能不明白,这其实不是360与腾讯之争,而是中国全体IT界在与腾讯干的一场反垄断、反山寨、反掠夺的战争。
360以及多数网站,包括腾讯,其实走的都是免费+增值服务或广告费的盈利模式,不同的是,大多数网站是术有专攻,做杀毒的就做杀毒(360、金山。
)、做影视的就做影视(PPLIVE、PPS、迅雷。
)、做棋牌的就做棋牌(联众。
),而腾讯不同,它利用自己在Q Q客户端高安装率的垄断地位,什么都做,更恶劣的是,它没有创新,从始至终都是山寨。
当一个项目别人从创意到实施到培养用户习惯都做到位了以后,腾讯就开始山寨,将别人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使别人付出的心血及投资化为乌有,这是最恶劣的行为,是也最受广大IT界人士所诟病的。
大家想想,现在在腾讯玩棋牌游戏的,是不是多数都是从联众过来的?看QQ直播的,是不是都是从PPS、PPLIVE过来的?种菜偷菜的是不是都是从人人、开心过来的?大家回头再看看,当初给你们带来惊喜、欢乐的这些网站,要么不存在了,要么没有进一步的投入而残喘。
这就是腾讯的山寨文化,它山寨别人,确实给Q友们带来了方便,直接在QQ面板上就能启动相应服务,再不用输网址、登陆等等操作,但给广大Q有带来方便的同时,它也在扼杀别人的创新、创意和创业精神。
互联网本应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如果这样让腾讯干下去,以后互联网的创新意识将逐渐被腾讯扼杀,将没有人或者机构给中小IT公司提供资
金助其发展,多彩的互联网将变为黑白,以后大家只能用QQ提供的收费服务了。
也许大家会说,腾讯实力那么强,他也可以搞创新啊?呵呵,腾讯从骨子里就是山寨文化,从它诞生开始就是,靠他们的山寨脑袋能有创新,简直是笑话,他们只有收费手段的创新而已。
看了网上网友对该事件的评论,对双方评价基本上是对半开,但在IT 界,我想应该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没有几个会支持腾讯,也就是说马化腾在IT界基本上是孤家寡人,前面有网友说“怎么各大网站都是腾讯的负面新闻”就说明了问题。
现在搜狐的张朝阳已经站出来公开支持360了,其他的IT 界大佬暂时还没露面,但可以看出来都在背后以行动默默的支持360。
腾讯在中国的IT界是一大鳄,无论是资金、用户资源还是政府关系方面,暂时没有一家IT公司能够直接对抗,所以多数IT界精英都选择是沉默,最多是暗中支持360,只有360的周鸿祎是个真汉子,敢于直面腾讯,我想这也是被腾讯逼急了,他不愿再沉默中灭亡,而是选择是反抗。
目前腾讯所拥有的业务中,除了搜索和网购业务无法和BAIDU和淘宝(阿里巴巴)抗衡外,其他业务对手基本上都被腾讯绞杀了,而百度和淘宝能够对抗腾讯的进攻,除了他们的实力不俗的原因外,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我们从百度、淘宝和腾讯这三家公司的股份结构可以看出,这三家公司都有IDG、高盛等国外风投的影子,也就是说,这三家公司基本上都有共同的股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这三家公司能相安无事了,所以腾讯其实一直在干着绞杀国内IT创业人士的勾当,是一个十足地汉奸公司。
现在的国内IT界,成了这种现象,有了创意也不敢创业,创业本身就有风险,做不好是死,做
好了呢?呵呵,如果被腾讯盯上,也是死,而且死的更冤。
当初联众的创始人说过,他今后只投资腾讯不能干的项目,他也算是一个在IT界成功创业的典范,如今确躲着腾讯走,真是悲哀啊。
是啊,现在的有钱人宁可去炒房、炒绿豆、炒大蒜,也没人敢给IT创业人士投资,长此以往,中国互联网必死。
前段时间胡总到腾讯总部视察,对腾讯评价很高,讲话内容别的我没记住,只记住了一个词“创新的企业”,听到这个词我笑了,呵呵,英明的胡总啊,你赶快把给您写发言稿的家伙拉出去枪毙吧,这不是让您老人家在全国人民面前闹笑话吗,哎。
其实腾讯完全可以做的更好,完全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公司,完全可以采用收购、入股、接入合作的方式,做到双方共赢,即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能保持互联网的创新和创业积极性,使更多资金投入中小IT创业公司,这样,不但能够保持互联网的多样性,而且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大的社会效益。
但是腾讯很令人失望,这里面也许有国外风投为了利益对其的施压原因,使他不顾民族大义,毅然走上了为帮主子实现利益最大化而绞杀国内IT同行的不归路。
那些为腾讯摇旗呐喊的网友们,殊不知,你们其实是在培养下一个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
但中石油、中石化起码还是中国的公司,起码能保证我们的石油和通讯需求,但当腾讯真的垄断了互联网,当互联网没有了创新,广大网友还能这么滋润吗?IT界还能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吗?资本都是
血腥的,当国外投资机构在腾讯身上赚的盆满钵溢的时候,才不管你中国的互联网是生是死,才不管你中国的IT界有多少人失业。
难道腾讯你就甘愿为了主子的最大利益,不顾民族大义,将中国的IT 业绞杀到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