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2019-2020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练习卷 (一)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中考模拟)下面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A.三国——东晋——西晋——南北朝B.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C.西晋——东晋——三国——南北朝D.西晋——三国——东晋——南北朝

2.(2018·云南初一期末)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有利于开发

C.江南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D.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

3.(2018·云南初一期末)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

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A.南朝

B.西晋

C.东晋

D.汉

4.(2019·山东中考模拟)

,框中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5.(2018·河北初一期末)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

①魏

②吴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南朝

⑥北魏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6.(2018·山东初一期末)下图是小华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7.(2019·山西中考模拟)《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人们……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由这段材料可推知A.人口南迁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汉朝时期的江南没有得到开发

C.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明清时期商业得到繁荣发展

8.(2019·安徽中考真题)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填空题

9.(2019·重庆市綦江中学初三月考)观察下图《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完成相应问题:

(1)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南朝最大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B.夷洲(今台湾)

(2)仔细观察下图,据图分析南朝商业城市分布的地理特点

三、判断题

10.(2019·江苏初三期中)江南地区的开发从东汉末年开始,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到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

四、综合题

11.(2018·辽宁初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哪些好处?

(3)北方南迁还给江南带来了哪些好处?

(4)南方经济状况如何?经济由哪些发展?

(5)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城市?

12.(2019·江苏初一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

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下,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发展各一例,论证材料二中“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的结论。(4)材料二反映了南宋时哪一历史进程最后完成?该进程开始的时

间是什么?

13.(2019·盘锦市双台子区红旗学校初一月考)中国古代南方的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南方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何处?这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哪一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3)综合以上材料,从变化的原因中,请你谈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的启示。

14.(2019·山西初一期末)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

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陈胜、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遇雨失期,是要被杀头的;即使去戍边也要死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大家斩木为兵,举起抵抗的旗帜。

材料三习近平在“一带一路¨论坛中讲道:“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卬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趑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囯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篙,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材料四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迂:内迁的民族主要是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及鲜卑族等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西晋末年以来,

大批北方人民为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及影响。并说说法家学派哪些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2)陈胜吴广仅仅是因为“遇雨失期”发动起义吗?请解析分析。该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占据怎样的地位?

(3)据材料三,解读古丝绸之路的作用。

(4)材料四中“内迁”和“南迁”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15.(2018·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財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材料三: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了江南怎样的社会状况?

(2)从材料二中,我们看出北宋怎样的社会局面?

(3)宋朝的商业城市是哪两个?在宋朝的海外贸易中形成的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4)综合分析,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和两汉之后中国迎来了大分裂时代,即三国两晋南北朝,中间除西晋短暂统一外,其他时期都属于分裂状态,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东汉末以来,我国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不断迁往江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因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南迁的北人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当时南方生产技术不如北方先进,C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ABD表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3.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A符合题干;西晋和汉都是大一统王朝,BD不符合题干;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而北方处于政权林立的“十六国”时期,号称“东晋十六国”,故C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朝代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因此框中顺序正确的是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西晋、北魏三个政权都曾在洛阳定都;吴国定都在建业;东晋定都在建康;南朝是东晋之后在南方建立的四个政权的总和,都城都在建康。①③⑥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②④⑤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或④或⑤的BCD,故选A。【点睛】

此题的关键词是“定都洛阳”,应掌握相关朝代都城的相关知识。历史上魏、西晋、北魏三个政权都曾定都洛阳;吴国、东晋、南朝

都城都在建康,即今天的南京。

6.A

【解析】

【详解】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题文中的“1、2、3”分别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具体表现,故A项符合题意;繁荣开放的社会是对隋唐时期的概括,故B 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内容没有在题文中体现,故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

7.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人们……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可知,材料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比较落后,没有得到开发,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状况,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人口南迁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明清时期商业得到繁荣发展,故ACD不

合题意。故此题选B。

8.B

【解析】

【详解】

由图片可知,西晋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中原汉族均出现南迁现象。大量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二、填空题

9.(1)上A,右下方B

(2)南朝商业城市分布的地理特点:主要集中于南方或长江中下游地区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四个王朝的都城都在建康,建康是南

解析:(1)上A,右下方B

(2)南朝商业城市分布的地理特点:主要集中于南方或长江中下游

地区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四个王朝的都城都在建康,建康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

会。建康即现在的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故上框应填A。依据所学

知识可知,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即今天的台湾。故右下方岛屿方框应填B。

(2)依据题干地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南朝商业城市分布的地理特点:主要集中于南方或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判断题

10.正确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

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从东汉末年开始江南经济得到发展,到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故本题说法是正确的。

四、综合题

11.(1)浙江福建广东

(2)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4)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农业丝织业

(5)建康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结合所学可知江南是指现在的浙江、福建和广东。

(2)依据所学可知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结合所学可知北方人南迁除了带来劳动力、技术还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4)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是江南农业和丝织业发展。

(5)依据所学可知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城市是建康。

12.(1)两种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

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

原因:①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

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

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

(2)事例: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宋夏议和。(任答其一)

原因: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3)农业: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占城稻推广,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推广(任答其一)

手工业:丝织业超过北方,棉纺织业兴起,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造船业发达等。(任答其一)商业:杭州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纸币与铜钱并行。(任答其一)

(4)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期。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分析可知,我国古代人口南迁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到中原地区或草原上的民族南迁;另一种情况是中原地区汉人南迁或核心地区的汉人南迁。中原地区汉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①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②北方人口增加和南方土地肥沃。北民南迁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

(2)依据材料“海外贸易的兴盛剌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事例,如北宋与辽

订立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宋夏议和。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3)依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发展。农业方面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手工业方面,北宋南方丝织业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商业方面,杭州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4)依据材料二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这种现象唐朝中期开始,南宋时完成的。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此后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13.(1)相对落后

(2)东南(或江南或南方);

经济重心南移(或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宋;

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南方战乱较少,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业发展;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或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南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依据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东南,这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出现这种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