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

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
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
十迷而惑;从五心十所岁知欲道,天不命是逾什矩么。;六(十《岁能为吸政取》各种)见解
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 规矩。”
第15页/共48页
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讲_个_人_修_养 ,要循序渐进,进德 修业。
本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 业的发展过程。
本章讲的是求仁的门路。子 夏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 思,是修养的重要方法。
第33页/共48页
五、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 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论语》中论述学习应有谦虚的态度,要随时随地 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 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 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16页/共48页
旧的知识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可以(之)。可以以凭借(这一条件)
做,成为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
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 老师了。”
第17页/共48页
第四章“温故知新”讲_学_习_方法_, 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 新”。
第18页/共48页
第13页/共48页
第二章“三省吾身”讲 _学_习_方_法_,强调随时都该反省 自己。
此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 提高自我修养。

《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

《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虽然《论 语》以孔子命名,但实际上并非孔子本人所著。一般认为,《论 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论语》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总结词
《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政治主张 等方面的内容,其结构较为松散,但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影响深远
它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 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十二章的文学特点与价值
文学特点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表达了孔子思想的精髓。
价值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增 进人文素养具有重
04
《论语》十二章主题思想总结
仁爱思想的重要性
仁爱思想是《论语》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和尊重,主张以仁慈、宽容、同情心来对待他人。
孔子认为,仁爱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 础,只有通过培养和践行仁爱思想,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共处。
学习与修身的统一
《论语》强调学习与修身是相辅相成 的,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升个人修养, 同时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 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02
《论语》十二章概述
十二章的选取标准与内容
选取标准
选取的十二章内容,均是《论语 》中的重要篇章,具有深刻的哲 学思想、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
主要内容
《论语》共二十篇,每篇若干章 ,共492章。选取的十二章主要 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 、政治主张等方面。
十二章在《论语》中的地位
重要地位
这十二章在《论语》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是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篇章 。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 (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 (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
•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 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
• 第六章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
•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 是不是竭尽自己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学而》 )
•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
•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 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向他们学习, (看到)他们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 己也具有的缺点。”
•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 《子罕》 )
•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 样流去,日夜不停。”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
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本文十二章 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之道。南宋时,朱 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 《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 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
•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
•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 (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0张PPT)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0张PPT)

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以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疏通文意
第七章:学习态度
以学习为乐
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以“乐之”为心理状态的最 高境界。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和做事的最好的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学习感兴趣,有强烈 的求知欲望,不用老师和家长督促,也会用心学习,取得好成绩。 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和做作业似乎是为了应付老师 和家长,或者为了应付考试。作为学生,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学习当中寻找乐趣。
疏通文意
第六章 道德修养
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颜回“不改其乐”,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 总是要有一点精神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 活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
疏通文意
懂得、知道
7、子曰:“知
代词,它,这里指学
问和事业。

者不
比得上

喜爱好,爱之好者,者……的人:
疏通文意
古义: 冷水 今义:包括冷水、热水
8、子曰:名“作动饭,吃 疏粗粮食饮
胳膊
水, 曲肱
表而顺接枕之,乐乐趣
亦也
代词:这
在 其中

矣。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不义
正当手段
表而修饰富且贵,对于于我如好像浮云。”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举一反三、道听途说、见贤思齐、尽善尽美、 患得患失、任重道远、三思而行、随心所欲、 言而有信、文质彬彬、察言观色。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5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5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4.饭疏食,饮水
(古)粗糙。
(今)疏通,疏散。
(古)冷水。
(今)包括冷、热水。
(三)特殊句式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 “温故 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愠 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 “自 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逐章学习前六章内容,理解文意。
1.朗读课文,圈画关键词,结合课文注释疏通 句意。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 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 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 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等。东汉列为“七经”之 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
成语归纳 不亦乐乎:愿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来 表示程度极深。 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后指多 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独立做事情。指开始走向成 熟。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 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xĭng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子曰:“见 贤
思齐焉,
孔子说:“ 看见德行优秀的人 要想着向他看齐
xĭng
见 不贤 而内自省也。”
虽执鞭之士,
即使是低微的官职,
hào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我也尽力去做。 如果不能获得,就从事我爱好的职业。”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 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
yuè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说:“ 没想到音乐的创作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点)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看见 不优秀的人 就要从内心反省自己。”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 有一句话 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吗?
shù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说:“是宽容啊!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 不弘毅,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 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
任重
而道远”
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人们向往的, 不凭仁义之道
wù 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讲仁义道德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抛弃仁义道德。”
子贡问君子。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
项不相同的一项是:D
A 四十而不惑 B 七十而从心所欲 C 学而时习之 D 人不知而不愠
探究创新
• 孔子的故居——山东曲阜市的汽车 站门口有一个大标语,该标语引用 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 请你想一想,哪句用在此处最恰当。
中考原题回放
A • 填入下面空白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总结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 古:可以、凭借 •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 吾日三省吾身 • 古:多次 • 今:数词,三
总结
古今异义
•而 • 人不知而不愠 • 四十而不惑 •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总结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倒装句: 贤哉,回也!
达标检测
• 基础闯关
• 对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笃(dǔ):忠实, 坚守。
切问:恳切地提问。
仁:仁德。
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珍惜时间)
2.归纳本课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三人行,必有我师
总结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达标检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论语》ppt课件

《论语》ppt课件

社会责任
论语提倡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论语》ppt课件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代意义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总结词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之一,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物时要 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避免过度或不
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 度和处事原则,通过保持中正、平和的 态度,可以避免偏颇和极端,达到和谐
与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适度原则,认为在追 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进步时,要保持适度 和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过于保守的态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 动荡不安。同时,诸子百家兴起,各种思想流派涌现 ,为《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总结词
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人际关系的名言
详细描述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道义和仁慈,不要只看重利益和金钱。
总结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详细描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心胸开阔和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心胸狭窄、 忧虑不安。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 ) 子 夏 曰 : “ 博学而笃志
, 切 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
( 2 ) 子 曰 : “ 三 军 可 夺 帅 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9
O
(3)当别人不理解 自 己时,我们不应恼怒,保
持应有 的风范 ,正如《 <论语>十二章》 中
所 说 的 : “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镜 ,可 明得 失 。 ”由此我们可 以联想到《 论语》 中孔子
·——课文解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三人 几个人 焉 在其中
善者 优点
而就
整段翻译
孔子说:“几人同行,必然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将他们的不 足引以为戒,作为借鉴而改 正。”
— — 课文解读 —一
请简单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
我认为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但 富贵的来应该是正义的,以不 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是不可取的。 孔子认为如果不能获得富贵, 就应该学会安贫乐道,着重在 贫困中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
道德品质
—— -结构梳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一箪食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曲肱而枕之(
)
)
)
2.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
(学派)经典著作,是一部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著
作,共20篇。它与《
》《
》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2.下列选项中红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传不习乎(c B.博学而笃志(dǔ) C.曲肱而枕之( D.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逾矩(yú)
思而不学则殆(
3.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四十而不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结合注释,字字落实
答案示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 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结合注释,字字落实
答案示例: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3.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一则,注意朗读节奏、语调。 4.全班齐读班分组合作,掌握翻译方法,结合课内注释,疏通文意。 答案示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 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 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答案示例: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
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
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答案示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家___不__了__解__我__,__我__却__并__不__因__此__恼__怒__,__不__也__是__有__才__德__的__人__吗__?__”___
曾子曰:“吾日(
<zd>
</zd>
每天
)三省(
<zd>
</zd>
自我检查、反省
)吾身:为人谋(
<zd>
</zd>
谋划事情
)而不忠
<zd>
</zd>
子曰:“三军( 军队 )可夺( 改变 )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zd>
</zd>
<zd>
</zd>
_孔__子__说__:__“_一__国__军__队__,__可__以__改__变__其__主__帅__;__一__个__人__的__志__向__却__是__不__能__改__变__的__。__”____
( 竭尽自己的心力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诚信 )乎?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习乎?”
<zd>
</zd>
<zd>
</zd>
(《学而》)
曾___子__说__:__“_我__每__天__多__次__进__行__自__我__检__查__:__替__人__谋__划__事__情__是__不__是__竭__尽__自__己__的__心__力__呢__?__跟__朋__友__交__往__是__不__是___
子夏曰:“博学而笃(
<zd>
</zd>
坚定
)志,切(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第7页
文体常识
12 《论语》十二章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
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被称为
“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
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今:疏通、疏散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第37页
12 《论语》十二章
⑤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平民百姓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⑥吾日三省吾身
古:泛指多次
今:数词,三
第38页
词类活用
12 《论语》十二章
①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③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积累
12 《论语》十二章
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 说:同“悦” ,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第35页
12 《论语》十二章
古今异义词
①不亦君子乎
古:指有才德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②页
12 《论语》十二章
③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④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新课导入
12 《论语》十二章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
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
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
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
“万世师表”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第1页
12 《论语》十二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文言文复习 教学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文言文复习 教学PPT课件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 ⑪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⑫怨(指讽刺时政)
兽草木之名。”(《阳货》)
⑬迩(近)
⑭事(侍奉)
7.理解性默写 ①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向颜回解释“仁”的内涵的句子是 “__克__己__复__礼__为__仁__”。 ②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 的句子是“___为__仁__由__己,___而__由__人__乎__哉_?” ③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 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己__所__不__欲,__勿__施__于__人”。
6.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克(克制,约束 ) ②一日(一旦) ③归(称赞,称许 ) ④目(条目,细则 ) ⑤事(实践,从事 ) ⑥一言(一个字 ) ⑦其(大概 )
⑧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
(第12章)子曰:“小子何 ⑨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
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⑩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4.理解性默写 ①《〈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 的句子是“__见__贤__思__齐__焉__,_见__不__贤__而__内__自__省__也__”。 ②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 坚强的原因是“_任__重__而__道__远____”。 ③《〈论语〉十二章》中,“__质__胜__文__则__野___,_文__胜__质__则__史__”这两句很 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 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第5章)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6章)子曰:“质胜文则野,

《论语》十二章 ppt课件42张

《论语》十二章 ppt课件42张

知识回顾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
(《雍也》)
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6输、质入胜标文题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这句话是讲君子的气质。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质朴本 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之 类。“质胜文”,就是缺少后天的修饰、装点,就会显得粗野、 鄙俗。这也是儒家和道家不一样的地方,道家特别强调天真、 自然。“文胜质”,则是一种矫枉过正,装点太多就显得浮华、 虚伪。所以君子就要处理好质、文的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 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这也正 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君子气质上的体现。
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的明白通透不会迷惑,因为知道大小、 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大; 仁德的人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敬人, 爱人”则“人恒敬之,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则不会招人怨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会招 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 真正的勇者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之来, 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优点 好的方面
顺从
习,如果有何他们一 样的缺点就加以改
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河,河流 流逝 这,指河水
不舍昼夜。 ”
舍弃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 逝,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以夺帅也,
军队的通称。全军。
匹夫不可夺志也。”
普通的人,平民百姓。
译文: 孔子说:“一国军队, 可以改变其主帅;一 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 改变的。”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尽己谓之忠(尽心竭力)
而不不信乎?传不习乎?
诚实守信 传授 温习 (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 次反省自己:替别人 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 呢?跟朋友交往是不 是真诚呢?老师传授 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 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 子曰:“温 故 而 知
旧的(知识) 领悟
(之) 为 师
(这一点) 做
新, 可以
可以 凭
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 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疑惑。”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代词,它。指任 何学问和事业。
喜欢,爱好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代词, ……的人
以……为乐
译文: 孔子说:“懂得某种 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 的人,喜爱它的人不 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 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 并加以评析。(3分)
答案:(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 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 “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高考回放:2009高考卷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 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 焉,天何言哉?”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 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 论》)
参考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
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 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2010高考卷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 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 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分孔子析::__以_课__内_外_对韩比非的子:形_式__考_查_ 24.对这两种儒为家政文观进化行简要评析。(4分)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规定: 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显的古诗文, 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 名篇。
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 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三、微观上: 细化知识点涉及的章节内容
复习目标:
①背诵2.1 、2.3、16.1(丘 也闻…)、13.6
②理解“为政以德”的思想
③为政者的基本素质
④ “均无贫”的含义
背诵2.1 、2.3 、13.6 、16.1
子曰:“为政以德譬, 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
基本内容
知识与做人

培养目标
君子和士

乐学,爱学;勤奋,
学习态度 不知满足;
知难而进,虚心求教

温故知新;学思结合; 学习方法 精益求精
学习目的 学以致用 (做官,做人,做学问)
标准
不器、忠信、过而能改、 无忧不如己、坚守志向、
泰而不骄、周而不比
君 子 方法 修养
目的
道德修养
言行修养 (言也讱)
对社会 贫穷中不做乱
第三,《论语》在文学 化论著的基本方法。
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 价值。
第五,进一步培养文言语 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孔子与儒学的命运: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 家思想推为正统思想。
历史上捧孔子,有三种捧法, 一是围绕政治(政统),这是汉儒; 二是围绕道德(道统),这是宋儒; 三是拿儒学当宗教(或准宗教),这是近代
《论语》选读复习
《论 语 选 读》
为什么把《论语》 《论语选读》学习要求:
作为研读对象? 第一,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论语》和孔子 。
在文化中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
第二,探究传统文化在现 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论语》和孔子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具 第三,提高个人精神品格。
有重大影响。
第四,体会并把握阅读文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 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 并加以评析。(3分)
分析:直接从课内取材,兼顾文字和文 化两个层面。
2010高考卷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 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 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 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 既来之 ,则安之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理解“为政以德”的思想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政、刑:用法令禁止人们做什么,并以惩罚为 手段加以实施。 德、礼:鼓励人们做什么,并以教育熏陶为手 段加以实施。
受洋教刺激的救世说。 甚至——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
一、请你一口气报出十篇《论语》的题目。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
《君子之风》
《周而不比》
《诲人不倦》
《高山仰止》
《沂水春风》
《中庸之道》
二、任选一篇课文,用一两个词或句 子,阐述这篇课文的思想。
二、任选一篇课文,用一两个词或句子,阐述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 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 论》)
分析:课外取材,要求从课外想到课 内,着重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
2011高考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 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 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 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 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 观。(1分)

要求、原则
言行一致
治 家
不能够急功近利
举贤才

治国的方法
富民
教民
仁者的
爱人 、言也讱 朴敦厚 孝
、质
标准
思仁
方法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努力,不懈怠

想 内在品质
择友和择处


作用 社会稳定

行为规范
什么是礼 创造和谐
功用
(和为贵)
明示行为规范
(过犹不及)
文饰作用
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


基本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相长,循序渐进

《克己复礼》
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仁者爱人》
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 主要内容和要求;
《君子之风》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宏观上:构建《论语》章节内容知识网
1、目中有人,理思想
从政者以身作则
政务和治国的
自身修养要到位
作用
对自己 不改变本心
高考回放:2009高考卷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 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 焉,天何言哉?”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 语。(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