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技术导则概述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一种衡量和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和实际影响的方法。

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技术导则的目的是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并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报告应综合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科学性原则:报告应基于科学依据,准确评估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

3.参与性原则:报告编制过程应积极鼓励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确保其意见被充分听取。

4.公正性原则:报告应客观、公正地反映项目的环境特征和潜在影响。

小节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方法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描述:报告应详细描述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包括项目的目的、设计和运营方案。

2.环境评价:报告应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3.评估方法:报告应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包括环境监测、模型仿真和数据分析等,并说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小节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步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步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筹备阶段:在项目筹备阶段,编制者应收集项目相关信息,包括项目背景、法律法规要求和环境状况等。

2.基准状况评价:编制者应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基准状况进行评价,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3.环境评价:编制者应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包括定量和定性分析。

4.方案对比:编制者应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评估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并选择最佳方案。

5.环境管理措施:编制者应提出环境管理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技术的支持,实现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推动节能减排等措施。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其次,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遵循绿色生态原则。

采用环保材料、设计节能高效的建筑结构和设施,提高建筑物的绿色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采取绿色环保的措施,如节能用电、水资源循环利用等。

另外,城区的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点。

应该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城市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设计也应该结合绿色生态的理念,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

最后,文化教育和社区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推广环保科技成果,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同时,加强社区绿化、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等工作,营造绿色生态的社区环境。

总之,《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的制定是为了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方向,促进城市的绿色生态化发展。

只有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6.27•【字号】浙政[2000]6号•【施行日期】2000.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浙政[2000]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二000年六月二十七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家的要求和省委。

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在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规划依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精神,从浙江实际出发,统筹考虑陆域生态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并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同时,注意与“中国21世纪议程——浙江行动计划”的制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相衔接。

一、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建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计划地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农田基本建设,重视水土保持;建设标准堤塘等防洪工程,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稳步发展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污染治理,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使我省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到目前为止,全省现有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50多万公顷,封山育林75.7万公顷,1840公里的大陆沿海基干林带基本合拢,全省森林覆盖率近60%,名列全国前茅;建立自然保护区22处(面积11.65万公顷),森林公园54个(面积25万公顷),省级及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46个,临安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平阳南麂岛海洋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9万平方公里,修造水平梯田9.74万公顷,累计整修加固江堤海塘7000多公里,建设水库3780多座,总库容350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85亿立方米,年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达200多亿立方米,并已建成141个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累计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43处,容积1.82万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6243处,容积16.82万立方米,推广农村省柴灶912万户;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有了进展,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的所有市县以及其余市一级和重要县(市)的污水处理工程已列入国家1998年和1999年的国债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建设省级绿色小城镇164个,并在一批县市和村镇进行了生态示范建设,其中奉化滕头村、绍兴夏履镇、鄞县上李家村等被联合国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以生态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

这些项目包括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地热等其他能源发电、房地产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水利、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海洋工程和其他以生态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

但不包括已单独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的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

二、总体要求建设单位应按照本指南的要求,组织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如果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需要深入论证,则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开展专项评价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涉及的环境敏感区类别,确定专项评价的类别。

设置原则参照表1.如果有必要,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程度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专项评价一般不超过两项。

但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公路、铁路)、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类建设项目不超过三项。

表1 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专项评价的类别涉及项目类别水力发电引水式发电、涉及调峰发电的项目人工湖、人工湿地全部水库全部引水工程全部(配套的管线工程等除外)防洪除涝工程包含水库的项目河湖整治涉及清淤且底泥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项目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地下水(含矿泉水)开采全部水利、水电、交通等含穿越可溶岩地层隧道的项目涉及环境敏感区(不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干散货(含煤炭、矿石)、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涉及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项目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业涉及环境敏感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的项目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全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本项目涉及的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等全部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已撤销),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4.08.26•【文号】发改规划[2014]1971号•【施行日期】2014.08.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规划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按照中办、国办有关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将联合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是解决市县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保障市县规划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是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改革政府规划体制,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空间开发模式,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开展试点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的具体思路,研究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同时,探索完善市县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机制。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最新版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最新版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最新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最新版》提供了编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具体指导,以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12.24•【文号】环办[2004]109号•【施行日期】2004.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为规范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我局制订了《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1.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2.《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实施意见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附件一: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1.总则1.1 任务的由来1.2 规划编制的范围(行政辖区)1.3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4 规划编制的依据(1)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2)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3)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5)相关生态省建设规划2.基本情况与趋势分析2.1 自然地理状况2.2 社会经济状况2.3 生态环境现状2.4 主要资源状况2.5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趋势分析2.6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对比《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3.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3.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以人为本,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目录一、基本要求 (3)1.1 编制依据 (4)1.1.1 法律法规 (5)1.1.2 环保标准 (6)1.1.3 技术规范 (7)1.2 基本原则 (8)1.2.1 客观性原则 (9)1.2.2 科学性原则 (10)1.2.3 公正性原则 (11)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2)2.1 环境现状调查 (13)2.1.1 自然环境现状 (14)2.1.2 社会环境现状 (15)2.1.3 生态环境现状 (16)2.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17)2.2.1 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19)2.2.2 对水环境的影响 (20)2.2.3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22)2.2.4 对声环境的影响 (23)2.2.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4)2.3 环境风险分析 (25)2.3.1 风险识别 (26)2.3.2 风险计算 (27)2.3.3 风险评价 (28)三、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要求 (29)3.1 基本信息 (30)3.1.1 项目基本情况 (31)3.1.2 环境保护措施 (32)3.2 环境影响分析 (33)3.2.1 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34)3.2.2 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35)3.2.3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37)3.2.4 对声环境的影响分析 (38)3.2.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9)四、技术文件要求 (41)4.1 环评委托书 (42)4.2 环评工程师资质证明 (43)五、其他要求 (44)5.1 公开透明 (46)5.2 信息公开 (46)5.3 承担责任 (48)一、基本要求遵循法律法规:在编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确保环评报告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科学性原则:报告书内容应基于实际调查、监测数据、科学分析和评价,确保结论和建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全面性要求:环评报告书应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污染、水环境影响、土壤污染、生态影响等方面。

(完整版)国土空间规划认识

(完整版)国土空间规划认识
府常务会,尤其是在各种建设项目落地前,问题更集中 “分管建设的副市长协调不了环保,分管环保的副市长协调不了国土” “矛盾最少的一张图”(不能做到最好、但要避免最差):清晰准确的部门利益落
到地上,让部门事权从墙上规章变成地上的“多条空间边界线”,减少交叉,分清权责, 提高效率
29
感想: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能干什么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县域总体规划蓝图: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位置、以资源保 护为前提,统筹城乡 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 建立“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多规协同” 的全域空间规划“一 张图”,作为实施空 间资源管理的综合平 台。
县域总体规划图(2014-2030年)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019
国土空间规划解读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
-
01
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和探索
2019年1月23日下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 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通过《关于建立国土 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 实施的若干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的改革、实现“多规合一”将由 试点阶段进入全面系统的推进阶段。
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
现实
空间布局矛盾突出 用地规模不一致 项目落地困难 生态用地蚕食 审批效率低下
(1)建立了一套技术方法:以规土两规合一为基础, 突出县域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和纲领性,发挥对全域空间 资源统筹管理的综合平台作用。
•以县域总体规划为统领,构建“1+N”空间规划体 系,采取“同步编制、同步上报、同步审批、同步 实施”的编制方式,全面统一各业务部门的相关规 划。 •从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等方面理顺 “多规”关系,形成一本规划。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总纲》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总纲》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总纲》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05.11
•【文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24年第14号
•【施行日期】2024.08.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尚未生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标准化
正文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4年第14号
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总
纲》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现批准《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总纲》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总纲》(HJ 1359-2024)
本标准自2024年8月1日起实施,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
2024年5月11日。

浙江省市、县市环境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

浙江省市、县市环境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

浙江省市、县(市)环境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2014年8月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依据和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市县区划定位和主要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区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区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区划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分区方法和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环境功能区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区划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区划的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环境功能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环境功能综合评价指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环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功能区识别与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2004年11月第6卷第11期中国工程科学Engineering ScienceNov.2004Vol 16No 111专题报告*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度研究课题[收稿日期] 2004-04-26[作者简介] 卞有生(1937-),男,江苏镇江市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卞有生1,何 军2,张文国2(11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7;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 100035)[摘要] 为指导和规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编制,研究制定了本导则。

导则明确指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生态文化四个方面。

导则在阐述建设规划的内涵、意义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必须包括的内容以及规划编制的程序、方法、手段和审批程序。

导则适用于全国各地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编制,同时供审查规划和检查、考核建设成效时使用。

[关键词] 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规划;导则[中图分类号]X171;X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42(2004)11-0001-071 导言21世纪是人与自然开始走向协调与和谐的世纪,/环境与发展0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时代主题。

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进步、发展的主导科学;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

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这种在共同生存基础上构筑起来的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是人类走向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奏。

显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过程是逐步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是适应世界/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和谐0规律的最佳体现。

1994年,我国编制了5中国21世纪议程6,明确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整体战略。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正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最佳载体。

河北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河北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河北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三年七月目录1 总则 (1)1.1 目的 (1)1.2 范围 (1)1.3 作用 (1)1.4 遵循原则 (2)1.5 规划期限 (2)2 工作阶段与要求 (3)2.1 工作阶段 (3)2.2 工作要求 (3)3 规划内容 (3)3.1 规划纲要 (3)3.2 规划成果 (4)4 成果要求 (13)4.1 成果形式 (13)4.2 规划文本 (14)4.3 规划说明书 (17)4.4 规划图纸 (17)4.5 基础资料汇编 (19)5 审查与报批 (19)5.1 纲要审查 (19)5.2 成果报批 (20)附表1 城乡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汇总表 (21)附表2 城乡用地汇总表 (24)附表3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26)河北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全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和报批工作,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制定本导则。

1.2 范围1.2.1本导则适用于全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1.2.2 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将县(市)行政管辖区作为规划范围。

1.3 作用1.3.1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是县(市)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

1.3.2 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是落实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引导县(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下层次城乡规划编制的公共政策。

1.4 遵循原则1.4.1 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区和区域基础设施通道等,探索建立县(市)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衔接机制,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建设一盘棋。

环评编制导则

环评编制导则

环评编制导则环评编制导则1. 总论总论的目的是对建设项目的有关背景情况、项目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工作,基本的编制依据、评价标准、环境敏感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个章节,对整个报告书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1.1 项目由来表明项目的由来和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并说明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1)建设项目的建设背景以及由来根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摘取其部分关键内容,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此段内容的编写,字数不应该太多,表述要简洁、流畅,经过提炼后用一小段文字说明问题即可。

(2)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简介根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其主要产品、产量、采用工艺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字数不应该超过50 字。

(3)建设项目的前期进展情况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进展情况进行极简单的说明,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化工类项目需要编写环评工作大纲)进行简单回顾,对环评大纲的批复和执行情况进行说明,并标注文件批号与时间。

(4)开展环评的目的和要求可参考标准范本,对此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1.2 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是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体现,必须依据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是四个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其他法律法规视项目具体内容选定。

二、技术规范工业项目的技术规范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Y/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T2.2-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Y/T2.4-1995) 。

非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海洋工程类项目海洋环评技术导则,其它有关行业的环评技术规范视项目内容决定(如公众参与导则、规划环评导则、区域环评导则、人体健康导则、石油天然气导则、化工规划环评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

某县市落实生态环保决策部署专题分析报告

某县市落实生态环保决策部署专题分析报告

某县市落实生态环保决策部署专题分析报告生态环境保护是国策、是民生、也是底线。

**县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神圣使命,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敢于较真碰硬,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敢抓敢管、真抓真管,为**县市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基本情况**县市现有国土面积***km2,林地*km2,灌木林地*km2,其他林地*km2;高覆盖度草地**km2,中覆盖度草地**km2,覆盖度草地**km2;河流水面*km2,湖库**km2,滩涂湿地**km2,沼泽*km2;沙地/沙漠**km2,盐碱地**km2,裸地*km2,固定沙丘*km2。

县城内的绿化面积**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城区园林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达**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201*年按照《**》预审建设项目*个,审批登记表*个、报告表*个,出具初审意见*个,核发矿山生态环境准入证*个。

排污申报登记企业*家,全县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吨,氨氮产生量*吨,二氧化硫产生量*吨,氮氧化物产生量*吨,烟(粉)尘产生量*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综合利用量*万吨。

水质达标率为*%,空气达标率为*%,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

201*年,共开展环境监察*次,下达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份,办理日常环境信访投诉*件,办结率*%。

办理环境行政执法案件*起,处罚*万元,收回*万元。

*人因环保工作监管不力问题,被分别给予党纪处分。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一)县域烟尘、油烟、噪音等污染情况较为突出。

城市功能区混杂,建筑粉尘、加工噪声、锅炉烟尘、餐饮业煤气、油烟、食品加工机械振动、商业招揽喇叭声等噪声,成为群众反映最多的环境热点问题。

如:*。

(二)屠宰场等偏、散、远场所环境污染问题易成为监督盲区。

由于屠宰场等场所距离县城较远,督查工作很难做到深入细致,但这些场所年久失修,加之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导致污染问题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 (1)1.1规划目的 (1)1.2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1.3编制依据 (2)1.4规划期限、范围和技术路线 (3)2 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确定任务 (3)2.2调查、收集资料 (4)2.3编制规划大纲 (4)2.4规划大纲论证 (4)2.5编制规划 (4)2.6规划审查 (4)2.7规划批准、实施 (5)3 规划的主要内容 (5)3.1总论 (5)3.2规划区域概况 (5)3.3环境现状调查与环境压力分析 (5)3.4预测与规划目标 (6)3.5生态及环境功能分区 (6)3.6环境容量测算与分析 (6)3.7专项规划方案 (7)3.8规划项目与投资估算 (9)3.9保障措施 (9)3.10可达性分析 (10)4 提交规划成果 (10)4.1规划文本 (10)4.2规划附图 (10)5 规划大纲 (12)为了规范我省各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导则”要求,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下称《导则》)。

《导则》适用于全省各市、县、镇行政辖区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

1 总则1.1 规划目的通过加强环境规划和有序保护,改善全省各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升各地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广东。

1.2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1.2.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统筹规划城市生态体系构架,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分区;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

1.2.2 规划原则(1)协调发展,和谐共赢。

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2)分区控制,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条件的差异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控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环境优先,山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粤东、粤西地区坚持发展中保护的战略;明确划定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实施生态分级控制管理。

(3)因地制宜,符合实际。

根据各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完善功能区划,确定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保护自然与特色人文景观,确保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措施、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统筹兼顾,纵横衔接。

与国家有关新政策和发展指引相符合,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及上级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与其他专业规划相互协调、补充和完善。

1.3 编制依据(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2)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及《纲要》;(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及《纲要》;(5)地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4 规划期限、范围和技术路线规划期限: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作为规划基准年,近期、远期分别按5年、10-15年考虑,原则上应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规划时限相衔接。

规划范围:行政区域所辖范围。

规划的技术路线:规划的程序如下图所示:2.1 确定任务当地政府或政府授权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或经验的单位编制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委托文件和合同明确编制规划各方责任、要求、工作进度安排、验收方式等。

2.2 调查、收集资料收集编制规划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或现状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规划,以及农业、林业、能源、水利、矿产、渔业等行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

必要时,应对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区、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生态敏感地区及海洋、核与辐射进行专门调查或监测。

2.3 编制规划大纲按照本规划导则第5条的有关要求编制规划大纲。

2.4 规划大纲论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规划大纲进行论证或征询专家意见。

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论证意见对规划大纲进行修改后作为编制规划的依据。

2.5 编制规划按照规划大纲的要求编制规划,内容见本规划导则第3条“规划的主要内容”。

2.6 规划审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论证后的规划大纲组织对规划进行审查,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2.7 规划批准、实施规划报批稿,经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人大或人民政府批准,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3 规划的主要内容3.1 总论说明规划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时限、技术路线、规划重点等。

3.2 规划区域概况介绍规划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情况,分析规划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及资源能源消耗,概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城市区位和发展定位分析。

3.3 环境现状调查与环境压力分析对规划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主要包括环境特征调查、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污染现状调查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环境污染破坏的效应调查、环境保护措施效益分析、环境管理现状调查评价等,说明环境保护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实施规划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3.4 预测与规划目标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对规划区环境随社会、经济、产业发展而变化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主要包括资源需求预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资源承载力分析、生态变化趋势分析等,并对预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

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

3.5 生态及环境功能分区依据区域环境特征,以服从区域总体规划,满足区域功能需求为原则,根据土地、水、大气、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区域其它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功能区划及生态分区(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

3.6 环境容量测算与分析根据规划区目标年环境目标、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情况,计算大气、水各功能区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允许环境容量),结合目标年规划区内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结果,计算各功能区大气、水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计算区域生态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足迹分析评价。

3.7专项规划方案3.7.1 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规划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以发展循环型工业体系、建立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结合规划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和环境特征,制定规划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重点内容应包括规划区生态产业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基于环境容量和功能区保护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及具有规划区特点的保障措施,如产业准入制度、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等。

3.7.2 大气环境保护方案以大气污染物的削减量为依据,考虑污染源的治理现状、治理潜力和技术可行性,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工程方案;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合理控制污染源分布;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和尾气清洁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出制定相应优惠政策的建议。

3.7.3 水环境保护方案考虑污染源的治理现状、治理要求和技术可行性,根据水环境可利用容量和主要污染物削减量,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工程方案,主要包括: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工业结构调整及布局方案、水生态功能恢复与调控体系;完善水功能区划,分区分级加强水功能保护。

地处沿海地区的城市,应同时制定保护近岸海域水环境的规划和措施。

3.7.4 声污染防治方案制定噪声控制区建设计划,逐步扩大噪声控制区覆盖率,提出工业、商业、娱乐场所的声环境管理措施,重点保护居民区、学校、医院等;规定工厂和建筑工地的边界噪声级范围,控制工业和社会噪声;结合道路规划和改造,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各功能区分界处,城市重点保护区四周,设置噪声防护林带;对主要交通干线限制车辆流量和实行分流措施。

3.7.5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根据规划目标,提出实现各类固体废物的目标年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的具体措施。

生活垃圾:提出分类收集方案和合适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案重点考虑综合处理和区域联合处理,以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满足规模化、合理化要求;工业固体废物: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提出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制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危险废物:规划建设危险废物暂存库,制定严格的收集和运输措施,统一提交省统一规划定点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处理;医疗废物:送交地级以上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置;废旧电子电器:组建废旧电子电器收集网络,统一提交省统一规划定点的电子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处理。

3.7.6 核与辐射污染防治规划(备选)根据国家、省对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标准和要求,开展区域环境辐射水平调查,摸清区域放射性生态环境状况,纳入省辐射环境基础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区域内积累的辐射闲置源、辐射废源和放射性废物等管理方案;制定隐含辐射危险的尾矿和废渣处理、处置方案。

3.7.7 生态保护与建设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集约利用区管理和建设方案。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重点和敏感生态区保护和建设方案,重点资源开发管护方案和城市生态体系格局方案。

在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敏感和多发地区,应做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8 规划项目与投资估算按照国家关于工程、管理经费的概算方法或参照已建同类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工程和管理项目的经费概算,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各项目的具体承担和责任单位。

3.9 保障措施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组织、政策、技术、管理等措施,明确经费筹措渠道。

规划目标、指标、项目和投资均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3.10 可达性分析从经济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调整改善论述规划目标可达性,从环境投资水平分析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从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提高论述目标的可达性,从总量控制和污染负荷削减的可行性论述环境目标的可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