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炮兽》教案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炮兽》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炮兽》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1.2.2 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1.2.3 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炮兽》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掌握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展示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场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古代战争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课文《炮兽》的背景和内容。
4.2 讲解课文分段讲解课文《炮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讲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4.3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4.4 总结要点归纳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以及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方式5.1 作业布置5.2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读后感的质量,综合评价学生对《炮兽》这篇课文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战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战争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正确运用科技,维护世界和平。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炮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析小说中运用的对照法。
(2)掌握场景描写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探究,达成知识目标。
3.情感与态度:面对困难,不要退缩,应该勇敢面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设置的功能.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时说明:本篇课文设计三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五、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探究法六、教学过程:合作探究两个问题:(一).阅读小说,《炮兽》可分为几个场景?明确:可以分为三个场景: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赏功罚罪。
(二).对照雨果名句,探究对照法:多媒体展示: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伴。
”这条准则始终指导着雨果的创作。
问:(1)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①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课文相关内容: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
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
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
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②勇士的犹豫不决与老人的沉着镇定课文相关内容:船长和大副——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
“的确,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
布瓦斯贝特洛说。
老人——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炮兽》的基本情节、人物特征和文学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分析《炮兽》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炮兽》的故事背景、作者简介和作品特点。
2. 主要人物形象、关系和故事情节。
3.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4. 文学鉴赏方法和阅读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炮兽》的故事背景、作者简介和作品特点。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象征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4. 读写结合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炮兽》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炮兽》的研究论文、评论和背景资料。
3. 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和投影胶片。
4. 黑板、粉笔和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炮兽》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人物分析:分组讨论主要人物形象、关系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4. 象征意义: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元素,解读寓意。
5. 文学鉴赏:讲解文学鉴赏方法和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6. 创作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文学创作实践。
7.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有关《炮兽》的阅读理解题目,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文学创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和表达等方面。
4. 小组讨论评价:对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分析能力、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作品:为学生推荐与《炮兽》主题相关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扩大阅读范围。
教学设计6:第3课 炮兽
炮兽【教学目标】1.概括本文的场景,感受“美丑对照原则”在各场景中的应用,体会场景的作用;2.探究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
【教学重难点】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2017年的暑假,有这样一个电影的场景,深深地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
它再次激起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振奋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这是什么场景呢?(放《战狼2》图片)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他是军舰上的一名乘客,他是一个乡下人,他是一个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儿……他究竟是谁?他将要带着这艘军舰驶向哪里?他将要为我们呈现怎样震撼的场景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场人兽大战。
二、雨果知多少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
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他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三、《炮兽》情节简介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
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另译为“戈万”)。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人教版高二选修课程中的《炮兽》一课,该课程是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方军队中的“炮兽”在战争中的故事。
此教材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将选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情节的要点;(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了解其性格特点;(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其语言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理解小说中不同的情感表达;(2)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意识;(2)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了解其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2)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入(1)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章节,提高其课前预习能力。
(2)通过引入,导入本次课程的关键点,提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感受小说情节。
(二)课堂授课(1)讲解故事情节。
本次课程中将选择小说《炮兽》中的第一章,详细讲解主要情节及其背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故事的情感表达。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情节,认识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形象特点、性格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炮兽”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的能力,拓宽视野。
(3)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了解“炮兽”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增强学生对家乡资源的了解,激发学生自豪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炮兽”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深入了解“炮兽”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实例分析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炮兽”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视频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分组讨论所需资料。
4. 互联网查询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展示“炮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炮兽”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难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 实例分析:(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炮兽”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拓宽视野。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语文:《炮兽》教案(新人教《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教学设计盂县第三中学张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九三年》的故事梗概,能够准确的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本文场景描写的作用,学习并尝试运用场景描写渲染气氛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小说中将军对炮队队长的态度,理解将军赏罚分明的行为。
【教学重点】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人道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渗透。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帆船模型【教学流程】【教学设想】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围绕《炮兽》中的人物形象展开教学.教学过程分为朗读导入、温故知新、教学目标、人物赏析、课内检测和课外探究六大步骤,将内容集中于8张幻灯片中。
本节课旨在鉴赏人物形象,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体会雨果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鞠躬,请坐!)一、朗读导入[出示幻灯片一]“一个疏忽危害了这只船。
到了现在,这只船也许已经没法挽救.在海上,就是面对着敌人。
一只渡海的船就是一支作战的军队.风暴隐藏着,可是并没有消失。
整个大海就是一个陷阱。
面对着敌人的时候,犯了任何过失都要处以死刑.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是哪位大家的文字呢?(生:雨果。
)[出示幻灯片二]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炮兽》,进一步去感受人物形象、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板书题目、作者]二、温故知新[出示幻灯片三]上节课我们自主学习了《炮兽》,首先,请同学解读题目,并介绍小说的故事梗概。
(答案略)文学鉴赏的重要原则是“知人论世"。
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作者相关情况。
(答案:雨果,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课文《炮兽》,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炮兽》的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如比喻、拟人等。
2.2 课文《炮兽》的主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和支持主题的论据。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分享对课文《炮兽》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主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和支持主题的论据。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文阅读测试或问题回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通过主题讨论的参与情况和写作练习的反馈,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的协调情况和合作程度,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炮兽》的文本。
5.2 相关背景资料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炮兽》,使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增强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炮兽》的基本内容2.1.1 课文介绍:这是一篇描写一种奇特的动物——炮兽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炮兽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互动,展示了炮兽的独特之处。
2.1.2 课文结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炮兽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第二部分描写了炮兽的食性和与人类的互动;第三部分讲述了炮兽的繁殖习性和保护意义。
2.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2.2.1 修辞手法: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2.2.2 表达方式:课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展示了炮兽的特点和与人类的互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
3.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1.3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2 教学难点3.2.1 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难理解的部分,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3.2.2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教师进行示例和练习。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4.1.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高二语文《炮兽》教案
高二语文《炮兽》教案导读:《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
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发革命叛乱。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4、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三、教学时间 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2、文学知识:《九三年》简介《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1874年,以共和国军队平息旺代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代,纷繁复杂的阶级斗争极为激烈。
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保王党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和旺代地区率领十万农民发动叛乱,前侯爵朗特纳克成为叛乱的首领,企图占据一个海边据点引英国军队登岸。
国民公会派遣教士出身的西姆尔丹作为共和国政府代表前往旺代的一支平叛部队督战。
这支共和国军队的年轻司令郭文是被作者赋予美好理想的人道主义者,他是朗特纳克的侄孙。
共和国军队与叛乱的农民军发生数次激战,后来,朗特纳克被围困,他以被他劫走的三个小孩做人质,要求换取自由,被郭文断然拒绝。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炮兽》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埃尔弗雷德·比斯特所著的小说,本文将结合该小说内容,撰写一份《炮兽》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经典小说。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炮兽》,学生将会了解到美国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文化现象;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人性、战争和生命等话题的探讨和思考。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等。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于《炮兽》的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视和平、热爱国家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学内容:引子、主体和收尾三部分。
引子:老师可以通过介绍《炮兽》的作者介绍、小说背景、主题和阅读方法等,唤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欲望来阅读。
主体:老师可以分别以小说的几个部分、章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此次教学可以结合各种形式,如口语、朗读、课堂讨论、文件展示等等,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对《炮兽》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收尾:本节课结束了,如何让学生对学到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呢?可以通过小结、思考题、观影等等一系列上课要求来鞭策学生,在回家之前,让学生对于本次教学有所印象和领悟。
2.教学步骤:引子部分:a.简要介绍小说作者和其作品的主题,揭示小说内容的重要价值。
b.通过刺激学生,引导他们生起阅读欲望,降低文化隔阂的顺势c.激活学生的预备知识,让他们对二战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基本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主体部分:第一部分:《炮兽》章节一十种死法a.总结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b.道出身份:询问、解答一个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何理解世界是“赛场”, 而不是“战场”?c.开展讨论:针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内容等等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呈现出小说中丰富多彩和独特的世界观。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炮兽》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一只小炮兽的成长历程,向学生传递勇敢、善良、正义等品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为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提升他们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1.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3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炮兽》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使学生全面掌握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背景:《炮兽》讲述了一只生活在火山附近的小炮兽,它拥有强大的火焰喷射能力,但性格温和,不喜欢伤害其他生物。
在故事中,小炮兽遇到了各种挑战,最终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家园和朋友。
2.2 人物分析:2.2.1 小炮兽:拥有强大的火焰喷射能力,性格温和,善良,有正义感。
2.2.2 火山恶魔:邪恶势力,企图侵占小炮兽的家园。
2.2.3 森林精灵:善良的守护者,帮助小炮兽度过难关。
2.3 故事主题:本故事的主题是勇敢、善良、正义战胜邪恶。
通过小炮兽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勇敢面对困难、保护家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情节:本节课主要讲解《炮兽》的故事情节,包括小炮兽的出生、成长、遭遇挑战以及最终战胜火山恶魔等环节。
3.2 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小炮兽、火山恶魔和森林精灵等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3.3 故事主题: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领悟到勇敢、善良、正义战胜邪恶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复述《炮兽》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主题。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保护家园的道德观念,培养善良、正义的品质。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炮兽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教学内容解析:《炮兽》是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场景为话题,意在告诉学生场景的概念及作用。
本文是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九三年》的开头部分,在典型的场景描绘中为后续故事的开展奠定基调,同时为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感受社会生活,体悟文化差异提供抓手。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雨果创作中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及场景的诸多作用。
教学目标设置: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雨果及其创作风格,明确从四个维度认识作家的方法。
2.明确场景的概念及作用。
3.鉴赏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1.研读赏析明确层层铺叙的创作技巧及场景的作用。
2.学以致用验证并熟练掌握场景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找准文本鉴赏点,有针对性地阅读小说的阅读习惯。
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泰河中学高一一班的学生,作为普通班,该班学生语文基本较为薄弱,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一般。
教学策略分析: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先走进作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初读感知难度较低,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大意。
紧接着通过研读赏析、疑难探究深入文本,让学生欣赏雨果特有的创作手法,明确场景的作用及对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
最后采用学以致用的方法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点,并布置课后作业,以A、B套餐的形式点燃学生参与激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神秘莫测的大海上上演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雨果的《炮兽》,来看一看这出海上事故。
二、走进雨果师:回顾已知,同学们对雨果有怎样的了解?(生答,生补充,师补充)(一)生平经历天资聪慧,少年神童,当选院士,积极斗争。
政局动荡,被迫流亡,一十九年,终回巴黎。
安然逝世,举行国葬,万民瞻仰,显荣身后。
(二)创作成就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炮兽》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4. 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炮兽》作品简介:作者、背景、故事梗概等。
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特点、动机、发展等。
3. 作品主题思想探讨:反映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4. 文学手法分析:象征、比喻、讽刺等。
三、教学资源1. 教材:《炮兽》文本。
2. 参考资料:相关评论、论文、背景资料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
4. 小组合作法:进行主题讨论、角色扮演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讨论、表演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读书笔记、论文等。
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炮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炮兽》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难点1. 对作品中的象征、比喻等文学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 对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的深入探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 让学生预习《炮兽》文本,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2. 收集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二、课堂导入1. 简介《炮兽》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基本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三、作品内容分析1.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动机、发展等。
2. 探讨作品主题思想:反映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四、文学手法分析1.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比喻、讽刺等文学手法。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_0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炮兽》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由雨果作品《巴黎圣母院》引出对雨果生平的介绍。
1、雨果生平: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因政见不和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
雨果少年早慧, 15 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 岁获图卢兹学士院“ 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夏多布里昂称之为“卓绝的神童”。
雨果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领袖。
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占领了欧洲古典主义的堡垒——法国文学阵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 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 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
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 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
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无论他的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雨果的作品都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
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
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
1885年5月26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雨果一生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炮兽》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能够把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炮兽》,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炮兽》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散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一只炮兽的相识、相处和分别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待动物要有爱心和尊重的态度。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和环保意识。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炮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回答问题和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课文的分析报告。
3.4 探究学习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环保意识,进行小组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学习。
3.5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炮兽》这部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基本情节。
让学生掌握《炮兽》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让学生理解《炮兽》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够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和评价作品。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作品背景及作者介绍:介绍《炮兽》的作者及其生平事迹。
介绍《炮兽》创作的背景和历史环境。
2.2 作品情节概述:概述《炮兽》的基本情节,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介绍《炮兽》中的主要事件和转折点。
2.3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介绍《炮兽》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主人公和其他重要角色。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阅读《炮兽》的节选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3.2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炮兽》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4.2 小组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检查他们是否能够积极互动和共同完成任务。
4.3 角色扮演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演能力和理解能力。
评估学生对角色性格和心理的把握,检查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特点。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炮兽》。
2. 能够分析并描述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 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炮兽》是一篇描写一只勇敢的炮兽与敌人战斗的故事。
故事中,炮兽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在战斗中,炮兽展现出了勇敢、智慧和坚韧的品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能够分析并描述炮兽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2.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炮兽的形象。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炮兽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炮兽是什么样子的?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炮兽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4 写作练习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合作等。
4.2 课文理解与分析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对炮兽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的描述。
4.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和细节描写的能力。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乐观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炮兽》,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2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掌握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课文朗读与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4.3 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环境保护主题,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5.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尝试与家人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或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7.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8.1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炮兽》相关的文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环保主题的理解。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背景。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
能够运用适当的文学术语,对课文进行鉴赏和评价。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炮兽》的基本内容:故事背景:发生在我国北方农村的故事,描述了一家人与一只炮兽的斗争。
故事情节:主人公小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只被困在陷阱中的炮兽。
小杰和家人决定拯救这只炮兽,但在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
故事结局:经过努力,小杰和家人成功解救了炮兽,人与动物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2 课文重点难点:炮兽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分析角色情感变化,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第一课时:导入与阅读理解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和故事梗概。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小组讨论,分析角色形象和情感变化。
3.2 第二课时:角色扮演与创作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深入理解角色内心世界。
学生创作角色独白或对话,展示对角色的理解。
3.3 第三课时:课堂讨论与鉴赏评价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课文语言、情节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学生分析与创作能力的评价: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分析和创作能力。
4.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创作,了解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炮兽》教案
炮兽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4、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三、教学时间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
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2、文学知识:《九三年》简介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1874年,以共和国军队平息旺代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代,纷繁复杂的阶级斗争极为激烈。
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保王党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和旺代地区率领十万农民发动叛乱,前侯爵朗特纳克成为叛乱的首领,企图占据一个海边据点引英国军队登岸。
国民公会派遣教士出身的西姆尔丹作为共和国政府代表前往旺代的一支平叛部队督战。
这支共和国军队的年轻司令郭文是被作者赋予美好理想的人道主义者,他是朗特纳克的侄孙。
共和国军队与叛乱的农民军发生数次激战,后来,朗特纳克被围困,他以被他劫走的三个小孩做人质,要求换取自由,被郭文断然拒绝。
由于偶然原因,朗特纳克得以逃脱,共和国军为搜捕他而放火烧了一座城堡,城堡有很厚的铁门,钥匙拿在朗特纳克手中。
当看到三个小孩困于火海中的惨况时,人性使他回来解救孩子而自愿落入共和国军队手中。
郭文震惊于朗特纳克的
人道主义精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将他放走,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作为郭文童年时的老师,西姆尔丹视郭文如己出,他理解郭文放走朗特纳克的人道冲动,但国民公会的铁的纪律和他执行革命纪律的坚强意志战胜了私人感情。
西姆尔丹最终下令处死郭文,在郭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承受不住沉重的打击,举枪自尽。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
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发革命叛乱。
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炮兽》属于全知视角。
二、问题探究:
1、结合标题,概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肆虐猖獗,最终被人制服。
2、《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如果你是导演,这场戏你认为应该分成那几个场景来拍摄?并给这几个场景你一个分标题)
第一场景
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
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
赏功罚罪,跌宕起伏
3、赏析你认为描写精彩的地方?
示例: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
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
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
(1)、在文学作品中,词语往往根据不同语境具有不同含义和表达作用,试就上面加点词进行简要分析。
“报复”一词,将人的感情加到炮上,形象而传神地写出大炮正以巨大的力量毁坏着船只。
(2)、分析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作者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来形容炮兽的张狂和威猛,将这个没有生命的冰冷武器写得既有猛兽的凶狠,又有冥冥中不可知晓的灵性和能量。
大炮被写活了,它越是凶暴,越是残忍,就越显得人的无能和懦弱。
4、还记得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鲜明的对照法吗?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雨果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
第一场景: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雨果
(1)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
(2)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
第二场景: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1)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
(2)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
第三场景: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雨果
(1)赏功与罚罪
(2)还有是欢呼与惊惶的对比
5、主要人物形象
(1)在这一场景中,雨果也是通过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写出了老人的智勇与果敢。
与其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了。
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
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
(2)朗德纳克侯爵的赏功与罚罪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
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
6、本文中的场景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1)给全篇“定调”。
小说开头的场景就带给我们紧张的气氛,结尾的场景则给我们带来不详的预兆。
从喧嚣的静寂、阴郁的气氛弥漫开来,一直渗透到全篇,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
(2)导引人物出场。
《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
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郎德纳克侯爵出场。
(3)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炮兽》中一开始对大炮疯狂的破坏场景的描写,为我们渲染出了一种紧张、急迫、恐怖的气氛,既写出了情势的险恶,又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4)揭示人物性格。
比如第三部分中炮手与大炮搏击的场景,就集中表现出了炮手的英勇无畏、侯爵的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
(5)作为象征。
《炮兽》中,大海的风暴、船上的劫难,象征了命运所面临的威胁和凶多吉少、不可预测的未来。
三、文学理论: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雨果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旁
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